净土大经科注  (第四八二集)  2012/8/21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 档名:02-037-0482
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九百七十九页第一行:

【如贫得宝第三十七。】

念老有个品题的解释,「前品佛说恶苦,折伏众生,诫令舍恶」。前面说苦说得很多,从三十二品开始,一直到三十六,为我们讲得很多、很详细,这是为了折伏众生,教我们要断恶。恶行一定要舍弃,恶念不能有,有这些东西,现前受苦报,这叫五痛,来生决定是三途。业因果报无法避免,一定要知道。尤其是无间地狱苦,现在人造无间地狱的罪业很容易。五戒破了,对自己身体来说,五脏就容易得病,外面,眼耳鼻舌身统统受影响,内外都苦,这个苦叫五痛;未来堕落三途是更苦,叫五烧。佛怜悯众生,劝导众生不能造恶业。

以下的经文劝我们修善,为我们「说善因果」,这是佛「摄受众生,劝勉精进,从善止恶,拔生死之苦」。六道轮回是生死之苦,总得要脱离六道,这才算是一个成就;不脱离六道,没有成就,依旧在轮回里面搞冤冤相报,真的是没完没了,这错了,真错了。「升无为之安」,无为是出世法。《金刚经》上说的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只有出世法是真的,不但超越六道,而且要超越十法界。因为十法界全是有为法,超越十法界,你才真正得到安稳处,这个地方平安稳定,没有灾难、没有忧虑。

我们一生能不能做到?答案是肯定的。为什么?因为我们遇到净土法门,这个法门稀有难逢,我们得来好像不难。如果你细心去想想,现在这个地球上有七十亿人,七十亿人当中有多少人遇到佛法?遇到佛法的,一般估计十分之一,就七亿人。这七亿人知道有佛,佛是什么不知道,虽然知道也不放在心上,若无其事。真正知道佛是什么,可能十分之一都不到。再能够遇到大乘法更少了,大乘里头遇到净宗,一层一层去淘汰,然后你才真正知道,知道净土宗的,如果有一亿人就不得了,七十分之一,那就不得了。知道了,半信半疑。自古以来,诸佛菩萨、祖师大德慈悲心重,想尽方法让这些下下根人也能一生得度。所以这个法门要求的条件不高,真正相信有西方极乐世界、有阿弥陀佛,毫不怀疑,然后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,你决定得生。

这个法门确实是诸佛如来普度众生,一生成佛的不二法门,世尊当年在世多次宣讲,这就特别难得,多次宣讲。传到中国来,也是很早,东汉时候就传到中国,安世高曾经翻译过。但是安世高的译本没传下来,失传了,在中国这个经本,十二次翻译,现在只保留五种版本。版本里面内容差别很大,这是古大德判断释迦牟尼佛不是一次宣讲,决定是多次宣讲才有这种情形。也就是梵本的原本有很多种,这个很多种都传到中国来了。这确实是弥陀跟十方如来度众生成佛道的第一部经。

祖师怜悯众生,为契众生机故,王龙舒居士头一个做会集本,这就是会集有必要。接着以后,魏默深做了会集本。抗战时期,夏莲居老居士第三次做会集本,无非是将极乐世界性相、理事、因果、依正庄严,往生所依据的理论、方法、经验详详细细告诉现代人,让大家生起信心,不要把这一生成佛的机会错过了。可是这些年当中,海内外反对会集的很多,我听到有人告诉我。因为我自己不看报纸、不看杂志、不看电视,这些媒体我断掉有五十年了。我每天只是抱着这部经书、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认真学习,目的只是求生净土而已,其他的全放下了,不再有丝毫留恋。反对的声音我知道,不详细。

前两天,有个同修寄来一本书给我看,这个书的题目,《若要佛法兴,唯有僧赞僧》,这两句话是古大德说的,我相信学佛的同学都知道。那今天佛法衰了,为什么衰?僧赞僧没有了,互相毁谤的有,这不是个好现象;互相批评指责的有,很多。我这一生就受过许许多多的毁谤、指责,可是我很感恩、很感谢,我知道反省。我听了之后,认真反省,有则改之,无则嘉勉。我把这些人都看作佛菩萨,都是大善知识,都是来考验我的、来警惕我的,让我对这部经典、这个法门,求愿往生,一心念佛,这信心是愈来愈坚定,决定不会为外面这些言论动摇。这大家都知道的。可是这些批评确实影响了不少念佛人对会集本丧失信心,丧失信心,这一生往生的机会就失掉了,非常可惜,因果各自承当。

这部书末后,九华山幻住茅蓬宏琳法师,对这桩事情做了详细的解答,我看完了,解答得真好,出乎我意料之外,引经据典。有人说印光法师批评会集本,他完全把他反驳了,印光法师没有见到夏莲居这个本子,印祖往生的时候,这个本子没出来,他没有见到。印祖《文钞》里头,对王龙舒、对魏默深的本子有批评,但是那是善意的,不是恶意的,不是说他的本子不好。你看,本子还照样流通。他有批评,也有赞叹,为什么赞叹的话不说,单说批评的话?这就是别有用心。与我们自己个人没有关系,我们所顾全的是希望同学要生坚定信心,愈是毁谤的声音愈多,我的这个心念愈坚定,愈不会动摇。毕竟我六十一年没有离开经本,五十四年讲经没有中断过。我从大经大论,《华严》《法华》《楞严》这些大经,最后我选择净土,选择《无量寿经》夏莲居的会集本,选择黄念老的集注。我对于这个会集、对于集注佩服得五体投地,这不是佛菩萨再来,没有人能做得出来。我深深相信,这部经跟注解决定是佛度往后末法九千年众生,往后九千年众生就因这部经得度,这真的,不是假的。

不是说别的经论不好,别的经论好,但是那个根基没有了。为什么?八万四千法门,门门都要断烦恼、都要消业障。断烦恼、消业障说得容易,谁能做到?六根对六尘境界,你会起心动念,你有分别执著,这就是烦恼业障现行,不但断不了,天天在造作,你这还得了吗?唯一能成就的就是带业往生,不必断烦恼,不必消业障,就能往生极乐世界,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,业障烦恼习气到极乐世界再把它化解掉,这个方法妙绝了。我们换一个道场去修行,这个道场的障缘太多,极乐世界没有障缘,而且很容易去。

我早年在台中,跟李老师十年,听李老师讲过一部经,《无量寿经》,康僧铠的本子。李老师讲夏老这个本子讲过一次,我没有遇到,那个时候我可能还没学佛。我跟李老师见面之后,李老师就没有再讲夏莲居的本子。这什么原因,我想诸位都知道,心里都明白,有反对的声音,说这个东西是居士做的,居士哪有资格来会集经典。把居士贬低了。可是他们自己又不肯会集,别人会集又不满意。他这个本子真好,我们看了真欢喜,跟五种原译本一对照,真欢喜。确实,五种原译本的经义、精华全在其中,而且文字很顺畅,不生涩,念起来很舒服。我接受了,我是完全接受了。李老师将他在台中讲这一部经的眉注,他自己写的注解,用毛笔写的,给我了。我年岁大了,也不能据为己有,我把这个原本传给胡小林居士,现在这个本子在胡小林居士手上,我劝他要好好弘扬这部经。他最近一年专攻《大乘起信论》,好,对于大乘的理论基础奠定之后,弘扬大乘里头最精彩的一个法门,念佛法门,一部经典,《无量寿经》,这个经题,《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》。李老师给我这个本子,我当时印了一万本,让大家统统都能看到,以后这个本子有很多人翻印,我相信不止十万本。还有同学把李老师自己写的这些眉注,用红字套印进去,特别美观,印成十六开本,字大,看起来很舒服,这都是好事情,无量无边的功德。

关于会集本的问题,宏琳法师说得非常详细,引经据典,字字句句都有根据,不是随便说的,我们看了疑惑全部能够化解。这个小册子,它上面写了欢迎翻印,它没有版权,欢迎翻印,功德无量。希望对于会集本有怀疑的人多看看,还有问题不能解决的,可以到九华山去访问老法师。信心比什么都重要,信为道元功德母。我曾经说过,全世界人反对,我还是要依教奉行,为什么?老师传给我的,我不会背师叛道。我跟老师十年,老师对我非常爱护、非常慈悲,老师不会害我。我的老师有师承,他也不是普通人,他的教是跟梅光羲居士学的,梅光羲是杨仁山的学生;他的净土是跟印光大师学的,《文钞》里面有印祖给他的信。所以,我要是听信别人的话放弃这个本子,那我是背师叛道,这大家可以定我的罪,那就是真的。我还有这一点小智慧,还有一点小德行,我不会被境界动摇、不会被境界所转。

我晚年来表法,把大经大论统统放下,专学这一部经,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,一遍一遍的讲,就讲这一部经,其他的都不讲了。为什么?我们要想求生净土,一生圆满成佛,这一部经够了,不必再要多的,它讲得太清楚、太明白了。尤其黄念祖老居士的集注,引用了八十三种经论、一百一十种祖师的注疏,真是集《无量寿经》注解之大成,这菩萨再来的,不是凡人能做得出来的。莲老会集,用了十年时间才定稿,多谨慎、多小心、多负责任;黄念老带着重病,六年完成这个集注,这都不得了的人,我们得感恩戴德。莲公我没有机会见过他,这是早一代的人,念老晚年我们相见,真是一见如故。

「拔生死之苦,升无为之安」,就在这部经,不能不重视。不能以为自己年轻,黄泉路上无老少,年轻走的人很多,我们亲眼所见。所以,时不我待,我们要抓紧光阴,一定要得念佛三昧,这叫有志气的人。我依照这部经典、依照经中讲的方法,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,希望在十年之内得到念佛三昧。十年是决定可以得到,善根深厚,根利的,二、三年就得到,三、五年得到是正常的。你看《净土圣贤录》《往生传》里面,得念佛三昧往生的,太多太多了。得一心不乱的,这个功夫高,事一心等于阿罗汉,理一心就是法身菩萨,跟宗门明心见性、大彻大悟是相等的,这我们不能不知道。

我们怕时间来不及,现在社会动乱,地球灾变异常,愈来警觉就愈高,必须把时间抓紧,一天都不能空过。不相干的事情放下了,念佛重要,到极乐世界去重要,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事情,真正做到于人无争,于世无求。学佛一定向释迦牟尼佛学习,我初学,章嘉大师教给我,释迦牟尼佛一生真的是一个方向、一个目标,就是讲经教学。没开悟之前,全部的时间精力放在开悟上,开悟之后就教学,教一辈子。三十岁开悟,开始教学,七十九岁圆寂,讲经教学四十九年,给我们做出榜样,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。生活非常简单,愈简单就不需要求人,念念都要给别人方便,不要给别人添麻烦,这就是大慈大悲的表现。

我们看下面经文,「庚二」,这第二大科,「约摄受以诲勉」。一共分七段,第一段,「彼此修善相较」,相较就是比较。这里头有两小段,第一段,「一日百年」。请看经文:

【汝等广植德本。勿犯道禁。忍辱精进。慈心专一。斋戒清净。一日一夜。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。】

在我们这个世间修行一天一夜,超过在极乐世界修行一百年,这地方不错!这话是佛说的,在《无量寿经》上讲的。那这样我们这个世界很好,不必到极乐世界去了。真修行确实如此,但是这个世界修行进得快,退得也快;极乐世界进得很慢,但是永远不会退转,只有前进,没有后退。我们这个世界修得不好,退到哪里去?退到无间地狱去了。这个麻烦可大了,无间地狱什么时候能出来?这个不能不知道。

我们看念老的注解,『广植德本』,这开头佛叫着我们,『汝等』,就是你们大家,要「广植德本」。德本是什么?「据《会疏》德本有二义:一者六度为一切功德之本,故曰德本」。这个经是大乘经,是菩萨道。我们今天讲德本,这是我这么多年来,在讲席上常常跟大家说的,我不是讲六度,我是讲儒释道的三个根。佛法的根本,这个德本是什么?五戒十善,这是根本。谁说的?是佛说的,佛在《观无量寿佛经》上面讲的,跟我们讲净业三福,我用净业三福做德本。净业三福末后紧接着,世尊说这三条,这三福是「三世诸佛净业正因」,这一句话重要。三世是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一切菩萨修成佛道,都要依这个三福,如果不依三福,你就不能成就。这个太重要了。三福里头第一条,第一句「孝养父母」,第二句「奉事师长」,第三句「慈心不杀」,第四句「修十善业」。这第一条是根本的根本,没有这个根本,不能进佛门。这个根本是经上常讲善男子善女人那个善。你头一条做到了,你是善男子善女人,你有资格跟佛学教;这个第一条没有,你没有资格入佛门,这要知道。因为三福第一条,人天福,第二条是二乘福,声闻、缘觉,第三条是菩萨福,大乘。不能躐等,根从哪里扎起不能不知道,孝养父母,孝是根之根。

所以佛教传到中国,能够在中国生根、茁壮、开花、结果,什么原因?中国这块宝土是孝亲尊师培养出来的。佛法是师道,必须有孝亲尊师的人才能够学佛,才能够成佛。不孝亲、不尊师的,佛菩萨来教他,他也一无所成。为什么?他不是这个材料,没有根性。所以你说这个东西多重要!有了这个基础,可以学佛了,那就是进入第二福。第二福,「受持三皈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」。这声闻、缘觉,根!戒是无上菩提本。三皈,众戒,威仪是做人的品德、规矩,包括中国人所说的五伦、五常、四维、八德,全在戒律威仪之中。所以祖师不用小乘,用儒跟道代替小乘,这样契入大乘,做得没错。唐朝至今一千四百年当中,各宗各派的高僧大德辈出,这就说明祖师做法没错,儒跟道可以代替小乘,没有违背佛陀教诲。有这个基础,再向上提升,叫大乘。大乘第一个,「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,读诵大乘,劝进行者」。劝进行者就是叫你弘法利生。可见得三福总共十一句,十句是成就自己,最后一句是成就众生。自己成就了,要帮助别人,帮助别人只有一句,劝进行者,普度众生。

大乘要发菩提心,菩提心在《观无量寿佛经》里头所说的,菩提心,三心,第一个,菩提心的体是至诚心,真诚到极处,至诚心。《起信论》上说直心,经论合起来看,直心就是至诚心,至诚心就是直心,这是体。它起用,有自受用、有他受用。自受用叫深心。什么叫深心?古大德的解释,好善好德,解释没错,好善好德。他受用,回向发愿心,把自己所修积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,慈悲到极处。我自从遇到这部经之后,我对菩提心的讲法,深心我就不讲好善好德,我用本经的经题,五个字,自受用,清净心、平等心、觉心,清净平等觉,自受用。大慈大悲,广度众生,是他受用。先有自受用,再有他受用。所以我讲菩提心讲了十个字,真诚是菩提心的体,清净、平等、正觉是菩提心的自受用,慈悲是菩提心的他受用。这是我回到净土宗常讲的,讲了也几十年了,我菩提心是这个讲法,德本!清净心生智慧,平等心就开悟了,平等是佛心。

经教里面给我们讲十法界,十法界无量因缘,无量因缘第一个因缘是什么,这个重要。那佛告诉我们,从佛说起,佛第一个因缘就是平等。为什么?佛知道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都是自性变现出来的,自性是一,自性不二,自性就是真佛。所以世尊在《华严经》上告诉我们,一切众生本来是佛,你本来有自性。自性就是本性,中国古人讲,本性本善,也叫佛性。一性无二性,平等,没有一法不平等。古大德用比喻来说,以金作器,器器皆金,它怎么不平等?用黄金塑一尊佛像,我们对它顶礼膜拜。同样用黄金塑一个小狗、小猫,那不一样,相不一样,性相同,都是黄金,没变。所以我们不要被相欺骗,从相里头要悟出性,要认得性,这叫明心见性,见性就成佛。见性是什么?见性,你平等心现起来了,你知道过去佛是佛,现在成佛的也是佛,未来这些众生就是未来佛,平等无二。佛看得清楚,佛知道,众生不知道。佛知道一切众生都是佛,所以佛眼睛看一切众生,跟对佛同样的尊敬,一丝毫差别都没有。这是事实真相,这不是假的,法尔如是。我们能对人不尊敬吗?不尊敬,对佛不恭敬。蚊虫蚂蚁也是佛。再说深了,《华严经》上说的,「情与无情,同圆种智」,这个话说得究竟圆满。那说什么?树木花草也是有灵性,山河大地也有灵性,一粒尘沙统统有灵性。经教里面,对于植物、矿物称作法性,对于动物称作佛性,要知道法性跟佛性是一个性,不是两个性,所以同圆种智。同圆种智就是同成佛道。

这一桩事情,不能叫人没有疑惑,我们学了几十年,不能不信,佛说的不能不信,但是疑没有办法解除。一直到近代,这二、三年我们看到一些科学家的报告,特别是量子力学家,他们发现了阿赖耶,这了不起。阿赖耶在佛法是秘藏,深秘之法,声闻、缘觉都不知道,权教菩萨也不晓得,只有法身菩萨知道。真正把它搞清楚、搞明白,看到事实真相,佛在经上常说,八地以上。《华严经》上讲五十一个阶级,菩萨五十一个阶级,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。十地里面到第八地,见到了,阿赖耶是什么他亲自看到了,定中看到的,是属于现量境界,这没话说了。八地、九地、十地、等觉、妙觉,这五个位次统统清楚。七地以下都不行,知道有这桩事情,模糊不清楚。没想到这个事情,就是最近三十年,被科学家发现了。

科学家确实精神令人可佩,对于物质现象追根究柢,物质到底是什么?八十年前发现原子,在当时认为原子是物质里头最小的。但是这八十年当中,科学技术不断在进步,能够把原子击破、打碎,看看原子里头到底是什么。原子一打碎了,发现里头有原子核、有中子、有电子,它不是最小的物质。然后再把原子核击破、中子击破、电子击破,看看里头到底是什么,才发现了粒子,粒子有几十种。粒子再击破,发现夸克,也有几十种。最后把夸克再打破,看到微中子。微中子多大?科学报告里面说,一百亿个微中子,记住,一百亿,一百亿个微中子聚集在一起,等于一个电子。所以我们就晓得,那个东西是佛经上所说的极微之微,叫邻虚尘。为什么?它不能再分了,它再分就没有了。

我们怎么知道它是佛经上说的邻虚尘?科学家真的把这个东西再分析,再分析,物质真的没有了。这才知道,微中子是物质里头最小的物质,它不能再分,再分,没有了。科学家还是把它击破,把它分裂,看到什么?物质不见了。是什么?是意念的波动现象,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发现。佛经上有说,没有细说,佛经上只说色由心生,色是物质,物质从哪里来?物质是从心生出来的。佛后头还有一句话,整个宇宙,全体是心。这个发现是科学界一桩大事,科学家肯定过去四百多年的研究走向一个错误的方向,中国人叫误区。这误区是什么?就是把这个宇宙现象分作二分,物理现象、心理现象,就是物跟心分成两个。

现在科学发现,心跟物是一,不是二,而且物质是心生的,于是提出,这是革命性的口号,「以心控物」,现在科学向这个方向走,就是念头可以控制物质。这个事情在佛经上常说,佛常讲,大小乘经上都说,制心一处,无事不办。心如果能够专一,我们心的作用,它分散掉了,妄念太多了、杂念太多了,所以觉得它没什么大用处,但是念头要归了一,一就是禅定,定于一,它起的作用非常之大,对自己身体,身体任何疾病,念头正,病就没有了。譬如经上给我们讲的,破五戒的人,五戒都破了,他所得的果报,里面五脏带病毒,外面五官有疼痛,我们说眼耳鼻舌身,它不舒服。这是什么?就是念头影响身体。严持五戒,决定不犯它,身心健康,里面五脏六腑,带着病毒的人,很快恢复正常,外面眼耳鼻舌身,一切都恢复正常,意念。

这个意念不但是改变自己,带给我们健康,身心健康长寿,而且还化解我们居住这个地方的灾难,与我们念头有关系,因为居住地方是物质现象。我们贪心重,会带来水灾,贪的感应是水大;我们的瞋恨心重,带来火灾,火山爆发,地球温度上升,这都是火灾,脾气大感来的,愚痴带来是风灾,傲慢带来地震,怀疑带来是山崩地陷。如果我们心理很健康,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淫欲、不傲慢、不怀疑,这个大地这些灾难全没有。今天科学家提出来叫以心控物。地球上灾难这么多,马雅的预言很可怕,科学家告诉我们,居住在地球上这些人,如果都觉悟了,都能够弃恶扬善。恶,佛法讲十恶,十善的反面是十恶,把十恶放弃,把十善张扬出来,大家都修十善,佛门里讲断恶修善,断十恶,修十善,改邪归正,端正心念,不但灾难可以化解,而且会把地球带向更好的走向。话说得有道理,跟佛经讲的完全相同。

那我们今天晓得,世出世间第一个善念是什么?就是阿弥陀佛,没有比这个念更善了。为什么?这一念能恢复我们的佛性。净业三福最后一条,刚才我们念过,深信因果。那个因果是什么?念佛是因,成佛是果,你念阿弥陀佛,你就成佛。成什么样的佛?跟阿弥陀佛一样。这还得了吗?没有比这个更善了。为什么不干?为什么要胡思乱想?你还有什么东西比这更重要的?没有了,没有就该放下,一心专念阿弥陀佛。断一切恶,修一切善,这是随缘,在日常生活当中,随缘去做,帮助你提升品位。

断恶修善,积功累德,以念阿弥陀佛为第一,这个没有人知道,知道的人很少很少。有些人知道,他不相信,他不干;有些人知道,虽然不清楚,他肯干,那些人都不得了。这是早年李老师告诉我的,他教我,决定不能看轻那些念佛的阿公阿婆。你看到他好像很愚痴,他什么都不知道,一天到晚拿个念珠,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,问他什么他都不知道,他就是一句阿弥陀佛。你跟他说再多的话,他也是一句阿弥陀佛,也不知道你给他讲的他听见没有听见、听懂没有听懂,他都对你笑咪咪的,给你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。李老师说,这种人不得了。为什么?他们将来往生极乐世界是上上品往生。什么道理?他心里没有杂念,没有妄想、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、没有杂念,心里头只有一尊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。所以他那一种人念佛往生是实报庄严土的上上品往生。这种人叫暗合道妙,虽然他什么都不懂,他也不想懂,他这种做法,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的精华都在那个一念之中,他得到了,得到这个就行了,得到的是大圆满,没有人能够跟他相比。

我想有许多人都能够记得,谛闲老和尚他的一个徒弟,锅漏匠往生,锅漏匠就属于这种人。这种人具足三个条件,老实、听话、真干,他就成佛了。锅漏匠不认识字,一天经没有听过,没有参加过共修,念佛堂里他从来没去过,出家,什么也不会。四十多岁,穷途潦倒,苦不堪言,出家。谛闲法师只教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,告诉他,你就一直念下去,念累了你就休息,休息好了你就接着念,将来准有好处。他也不问什么好处不好处,他就接受、就念,三年,预知时至,站着往生。时间不长,三年。往生之后还站了三天,等老和尚替他办后事。那个时候没有交通工具,住在乡下,到城里给老和尚报信,要走路去,走过去回来三天,锅漏匠就站三天。站着往生的,我们听说过,很多,往生之后站三天的,大概只有他一个,没听说有第二个人。谛闲老和尚见到了,帮他办后事,对他的称赞,说天下,那天下就是全中国,天下弘宗,弘扬禅宗的,演教,讲经说法的大法师,比不上你。谁有本事站着往生,往生后还站三天,谁有这个本事?天下名山宝刹的方丈住持比不上你,真成功了。那是名实相应的大成就者,密宗里面说的大成就者,真成就了。锅漏匠能做到,说明人人都能做到,问题就是你肯不肯做,你肯不肯放下。

锅漏匠有个最大的好处,就是他是穷苦人出身,一天三餐饭都吃不饱的,他什么都没有,大概除了一身衣服,一件换洗衣服之外,他什么都没有。所以他什么都不想,天天想阿弥陀佛,一丝毫累赘都没有。什么都不会,什么都不懂,人家都瞧不起他,没有人理他,他真的变成孤家寡人。但是这样好,没有外缘干扰,让他好专心念佛,他就成就了。所以这个是德本。我们要记住,净业三福是佛门,不仅仅是净宗,八万四千法门任何一门都不能够违背。世尊末后这句话重要,三世诸佛净业正因,你违背这个,就是违背了根本。我们得从这里建立,持戒、念佛,万缘放下,一心专求往生极乐世界,这就对了,完全正确。

德本第二个讲法,这净宗,「二者弥陀选择本愿,摄成果德之六字洪名」,这就是讲南无阿弥陀佛。南无阿弥陀佛,「具足万德,为众德之本,故曰德本」。没人知道,一般人都把念佛小看了。李老师自己发愿要学这些念佛的阿公阿婆,学了几十年学不像,真难!我也想学,也学不像,我知道那个好,学不像,可见得不是人能够学得来的。那是什么?无量劫所修的善根福德因缘,在这一生当中发现了。

弥陀选择本愿,这个选择就是四十八愿,所以你一定要知道,极乐世界是会集的,不是阿弥陀佛想象的。阿弥陀佛只有一个很简单的念头,希望自己能够帮助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如来刹土里面的六道众生,有一个很方便修行的方法,帮助他们一生成佛,这是阿弥陀佛的初衷。他在没成佛之前,在因地,法藏比丘,他的法名叫法藏,出家了,有这么一个大愿。他向他的老师请教,老师没有说别的话,叫他去参访十方诸佛刹土,就像文殊菩萨打发善财一样,叫他出去参学,极乐世界这么来的。他参学用五劫这么长的时间,把十方一切诸佛刹土统统都访问过了。佛家讲参学,现在人讲考察,去参观、去考察,取人之长,舍人之短,这就是选择。所以四十八愿是他五劫参观学习的总结,总结出这四十八桩事情,就是四十八愿。

四十八愿不是自己想来的,不是的,愿愿都有根据,这是真实智慧,所以极乐世界就是四十八愿的成就。所以极乐世界是集一切诸佛世界美好之大成,诸佛刹土里好的它都有,不好的它全没有。你说六道,极乐世界有,但是它只有两道,只有人天两道,饿鬼、地狱、畜生没有,修罗、罗刹也没有。他认为不善的他不要,好的都有,这个就是选择,非常合乎逻辑。所以极乐世界本身就是会集的,一切诸佛美好之大成,这是提供给十方世界六道众生修学的一个场所,难得!那修学的方法?也要搞一个很方便、很简单的,大家都能接受,而且都能成功的,那就是接下来讲的四十八愿,摄成果德的六字洪名。这一句阿弥陀佛,里面是什么?里面就是四十八愿。那四十八愿是什么?四十八愿是一切诸佛成就美好的精华,全在这一句名号之中。我们可以说八万四千行门在这个名号中,三千威仪也在名号中,世出世间无与伦比的善法就是这一句名号,没人知道。谁讲清楚?《无量寿经》讲清楚了。

特别是这一部经,难得黄念祖老居士用六年的时间,搜集这么多的资料,一共是一百九十三种,来注解四十八愿,来注解这部《无量寿经》。夏老、黄老真正是佛菩萨再来,救苦救难,真正的大德。我们能依教奉行,能老实念佛,决定有成就,希望这一生不能再错了。遇到这样的法门,这个经,老一代的没见过,大量流通时间并不长,也不过最近二十年。我跟黄念老认识的时候,在海外讲这个本子只有我一个,在国内也只有他一个,老一辈有几个,走了。经过这么多年的提倡,这个本子过去我讲过十遍,从前年清明,我把《华严经》暂停,发心详细讲这个注解,讲念老的注解,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,认真的来学习这部注解,认识极乐世界、认识娑婆世界,我们心里头就有数,就有个底子,知道怎么选择。希望这一生不再白过,真正成就,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去。

「六字洪名,具足万德,为众德之本」,这几句话重要,这是学习本宗讲德本的讲法。「植者,种植也,即培养也」。广植德本。我们希望学这个本子的人愈多愈好,讲这个本子的人愈多愈好。现在讲经应当利用远程教学扩大效果,用网路卫星成本低,卫星电视成本高,用网路就便宜很多,全世界都能收看。而且现在网路卫星的效果差不多跟卫星电视相等,利用这个好。

『道禁』,望西法师说:「为佛道故,制禁诸恶,谓之道禁。故勿犯道禁,即六度中之戒度也」。道是成佛之道,凡是与成佛之道有障碍的,世尊都把它禁止。我们前面所读的这几品全是,特别是第三十六品,给我们讲的内容就是五戒十善。五戒跟十善融在一起,表面看是讲五戒,杀盗淫妄酒,可是酒里面那个内容,包括了意业贪瞋痴,所以十善具足。妄语里面给我们讲两舌、恶口、绮语,酒戒里面给我们讲,因酒而引起的贪瞋痴。所以经文的内容具足十善,讲得非常之好,五戒十善决定要遵守,决定不能够违犯。

『忍辱精进』,这四个字非常重要,不能忍不会成就,中国古人常说,「小不忍则乱大谋」。成佛是世出世间第一等大事,那你要有第一等的忍耐,像释迦牟尼佛为我们所说的。他老人家在因地修行,没成佛之前修菩萨道,菩萨道里面修忍辱波罗蜜,所以当时大家称他为忍辱仙人。《金刚经》上有引用这个公案,忍辱仙人遇到歌利王,割截身体,这个故事详细的在《涅槃经》,诸位在《涅槃经》上可以看见,《法苑珠林》《经律异相》里面都有,这个是忍辱波罗蜜的圆满。

歌利是梵语,翻成中国意思就是暴君,是个不讲理的人。遇到忍辱仙人,忍辱仙人给他的一些宫女在讲经,他看到了非常不满意,你是个修行人,你怎么调戏妇女?问他修什么?他修忍辱。好,忍辱,我来试试看。用刀刺他,能不能忍?能忍。把他整个身体一块一块的肉割下来,这样叫他死,凌迟处死,一片一片割下来,真能忍。割到最后都快死了,问他能不能忍。他说能忍,没有瞋恨心、没有怨恨心,而且告诉歌利王,我将来成佛,第一个度你。释迦佛成佛了,第一个得度证阿罗汉果的,憍陈如尊者,憍陈如就是当年的歌利王,佛说话算话。忍辱仙人看这桩事情是好事,不是坏事,歌利王来考试,你忍是真的是假的,果然是真的。所以菩萨忍辱这个功德,帮助他提前成佛。原本在一千佛,贤劫千佛,释迦是第五尊,弥勒是第四尊,应当弥勒先成佛,释迦在后。就是因为忍辱波罗蜜的圆满,释迦牟尼佛提前,变成第四尊佛,弥勒变成后补佛,他第五尊。

忍辱重要,什么都要能忍。我们受一点冤枉,别人毁谤、侮辱、障碍、陷害,跟歌利王割截身体,那差很远。释迦牟尼佛都能够忍歌利王,我们遇到这一点小事,怎么不能忍?那不能忍,你到底学的是什么?你修的是什么?你就完全错了,要禁得起考验。我们每天从早到晚遇到一切人事物,全都是在考验我们,六根接触这个境界,起不起贪心?如果起贪心,你错了,你功夫没有了。逆境里面,遇到人毁谤你,指着鼻子骂你,你怎么样?你马上无明火就发出去了,这也就完了。一天到晚,从早到晚,在境界当中修清净心,顺境没有贪恋,逆境没有瞋恚,念念心中只生智慧,不生烦恼,这就对了,这就真修行。如果还有烦恼习气,我们就错了,要认真去忏悔,改过自新。换句话说,在你面前表演的这些人,全是菩萨、全是善知识,要感恩、要恭敬,这是真的,一点都不假。

我们细读《六祖坛经》,你才发现六祖是真修行人,真的,顺境里头不起贪恋,不起心、不动念。逆境里头,他的逆境多,他没有背景,穷人家里出身,父亲早死,母子相依为命,苦不堪言。自己没有念过书,不认识字,砍柴、卖柴为生,樵夫。现在这个行业没有了,抗战时候还有,有卖柴的、有卖水的。抗战时候,城里面没有自来水,水一定要靠人挑。有人专门做这个行业,每一天在外面河边上挑水,挑到城里来卖,这些人生活非常苦、非常可怜。所以惠能大师贫贱出身,虽然二十四岁,五祖把衣钵传给他,没有人服气,都说五祖糊涂,怎么会把衣钵传给他?大家去找他,要把衣钵夺回来,甚至于想把他害死。

他在猎人队里头躲藏了十五年,十五年之后,这个事情被大家淡忘了,也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,是死是活没有人知道。十五年之后,他看到这些障碍没有了,他才出来,被印宗法师发现。印宗是个了不起的人,没有嫉妒心,听说他是第六代祖,对他非常礼敬,请他把衣钵拿出来给大家看看。惠能把衣钵展开。印宗很慈悲,给他剃度。所以六祖出家,剃度师是印宗。印宗给他剃度之后,回过头来拜他为师,所以印宗是六祖惠能的法子。他们两个是这个关系,互为师徒。印宗在南方是很有名望的大法师,这转过头来拜他为师,水涨船高,六祖的身分地位立刻就提升了,印宗的功德不可思议。六祖一生度了四十三个人,都开悟了,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,印宗是其中之一,无尽藏比丘尼也是其中之一。我们如果不知道这些戒律仪规,最低限度的,《沙弥律仪》、十戒、二十四门威仪要做到。二十四门威仪,就像儒家的《弟子规》一样,日常生活当中必须遵守的规则。六波罗蜜里头的戒,持戒,内容包括这些东西。

「忍辱者,忍度」。布施、持戒是修德,行善积德,如果没有忍辱,功德全都破坏掉了,有福德,没有功德。能忍辱,福德就变成功德;不能忍辱,功德就变成福德。梁武帝遇到达摩祖师,梁武帝是历史上著名的大护法,以国王的身分,在他境内造的寺院四百八十所,护持出家人十几万人,所以他很自豪。达摩到中国来,两个人见面,他就非常夸耀,问达摩祖师,我做的这些事情,功德大不大?达摩祖师告诉他,并无功德。他就很生气,立刻下令送客。送客就请他出去,问都不问就送客了。这是什么?一句话冲动。梁武帝后来后悔,但是面子下不去,不好意思再请他。这是什么?梁武帝所修的是福德,没有功德。如果梁武帝能够谦虚、能够恭敬、能够忍辱,他修的是功德。这不能忍,不能忍就不能精进。忍辱是精进的前方便,也是禅定的前方便,不能忍,怎么能得定?所以《金刚经》上讲六波罗蜜,对于布施跟忍辱讲得最多。布施是修功德,忍辱是保持功德,不让功德变成福德,功德变成福德,就变质了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

返回《净土大经科注讲记》目录

生死书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