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科注  (第四七五集)  2012/8/17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 档名:02-037-0475
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九百七十页,从倒数第二行看起:

注解,『或其今世』至『示众见之』,这四句经文「明五痛也,乃现世之华报。被者,受也。病者,疾病,诸业病也」,我们前面学到这个地方。在业病,我们参考了一些资料,《佛光大辞典》的业障病,《大智度论》里面说的两种病,《摩诃止观》里头说的六种病。《摩诃止观》说得比较详细,特别是「鬼神得便」,因为在现前这个环境里面,无论在中国、外国我们常常看见。这个鬼神是报怨的,来讨债的、来索命的,都有。一般用佛门以慈悲心真诚忏悔来化解,多半都能够接受。这个例子很多,接受他就离开了,病就好了。

第五种「魔来扰乱」,跟鬼神得便情形完全不一样。魔不喜欢你成就,对你的修持他有嫉妒,他不希望你有成就,往往来障碍你。障碍你方式很多,让你得病,心身都不能自在,功夫用不上力。你去检查,检查又很正常,找不出毛病,这些多半是魔障。魔也是自己找来的,这一点要注意,你不找他,他怎么会来?当然你不会找魔,不会去找他。可是,贪瞋痴慢、嫉妒障碍这不正常的念头,这个东西就是跟魔相应。所以你有这么多邪念,邪知、邪见、邪念,都会把魔招来。招来之后,你的麻烦可就大了。严重的,这一生不能成就,还要继续搞六道轮回,这是伤害最重的。我们要远离魔,那就是正知正见,这魔不能扰。特别是如果是真正念佛人,真信、真愿,一向专念,这种人有阿弥陀佛加持你。弥陀加持,当然有护法神守护你,魔不得其便。也就是说,他想找你麻烦,他没有机会,你有护法神保护你。

念头一动摇,魔就得其便,鬼也得其便。鬼是什么?是你的冤亲债主,过去你害了他,他要报仇。像悟达国师,十世高僧,他的冤亲债主居然就跟他十辈子,看他生生世世都修得那么好,有护法神守护,他一点办法也没有。当他被封为国师,皇上供养他一个沉香宝座,他那一点贡高我慢的念头起来了,觉得天下出家人我是第一,没有人能高过我,这个一得意一个念头,护法神就走了。为什么走了?你起了妄念,你心不清净,有了染污。冤亲债主得便,找到身上来,害了个人面疮,几乎把命送掉。毕竟是十世修行的功德,感应阿罗汉迦诺迦尊者来给他调解,把过去的事情讲清楚、讲明白,双方都觉悟了。这个冤亲债主也就算了,不再找麻烦了。悟达国师以他修行的功德超度他的冤亲债主,十世,不容易。我们今天才有一点点小成就,就自满,就把持不住,怎么可能有成就?

最后讲到什么?恶念引起的疾病,这就是意念。这念头是什么?这个念头都是染污,严重的染污,身心都染污。先是心染污,心染污就会变成五脏六腑染污。这是末后一段。我们到这个世界上来,身心是很健康状况来到这个世间,心地清净,没有染污,所以你看婴儿身体健康。染污是长成之后,慢慢的有了自私自利的念头,有了名闻利养的念头,有了贪瞋痴慢的念头,这麻烦来了。如果能把持得,虽然是有,还能守住分寸,不太过分,你还能过得去。如果太过分了,就会让你五脏六腑得病,这种情形在现在,无论中国、外国比比皆是,得的是肿瘤、癌症。

这个经上说得好,肝病、眼病,杀业太重。你今天去调查一下,哪些人肝怎么样、眼怎么样?你会发现很多很多。他杀业重,吃肉,天天吃肉,吃得太过分了,他会得这种病。心脏不好,口舌不好,这个病是饮酒的罪业,饮酒太过分,引起心脏不好。淫欲过分了,肾出了问题,耳朵有病,叫耳鼻喉,这个地方生病。妄语的罪业,脾脏出毛病,舌有病了。如果是盗,犯了盗罪,巧取豪夺,肺出毛病,鼻出了毛病。你看,里面是五脏,外面是五官,眼耳鼻舌。毁五戒,学佛的人不能持五戒,不能修十善,那你五脏都有问题,五根有问题。五根是什么?眼耳鼻舌身,里面五脏都会有病。这是不善的业所感得的。如果业消了,这些病就好了,一切法从心想生,这个道理不能不懂。这是讲对身,身心的染污。

这些不善的念头,还要对外面山河大地的染污。贪婪感应的是水灾,海水上升,江河泛滥,海啸,这都属于水灾。瞋恚感应的火灾,我们常常看到报导里头,大面积的山火,烧上几个月都没有办法消灭,多少森林统统烧光。火山爆发,温度上升,都是属于瞋恚所感的。愚痴所感的风灾,傲慢所感的地震,怀疑所感的山崩地陷。地球上的灾难是居住地球上人心之所感,不是别的。人心端正,弃恶扬善,改邪归正,对自己身心健康,对居住的环境没有灾难。这些事情,佛经,这几千年前佛讲的,现代的科学家、量子学家统统发现了,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

今天有两位从深圳来的同修,问我二0一二马雅灾难的预言就要来了,我们怎么应对?是不是找个地方去避一避?找不找是你的事情,这桩事情我说得很多,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心要善、行为要善,你就什么事都没有。前年日本的大地震,海啸,我们看到新闻报导,有人把这个所有新闻报导把它集在一个光盘上。那是真的,那不是美国的电影,他们是飞机在空中照的,拍照的,完全是真实的。虽然那么大的海啸冲上岸来,多少人没有了,可是还有留到的;房屋毁掉很多,还有没有伤到的,不是完全没有的。这就是什么?所谓该走的走了,不该走的就不走,各人造的业不一样,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。沿海一带,有信息告诉我,有大海啸,冲击的力量很大。但是中国沿海一带有很多丘陵地带,香港在海边,但也有很高的山,虽然是有问题,不至于完全会毁灭,这个一定要知道。

所以,不管这个事情是真是假,我们要有高度的警觉,分秒必争。争什么?我们争取时间念阿弥陀佛,就没事,不要去胡思乱想。真正相信有西方极乐世界、有阿弥陀佛,我真正想往生到极乐世界,我还走什么?不用走。他问我在哪里?我说我就住在香港,我哪里也不去。灾难来了,如果我应该在这个灾难当中要遭这个难,我走到哪里都逃不掉。我没有这个灾难,灾难就在我身边我也没事。所以不要被灾难吓死了,吓死了很冤枉,要沉得住气。很多的信息告诉我们,这我们都看过、听到过,应对这个灾难,第一个要吃素食,不吃众生肉,这个我们做到了,我们学佛六十多年,也吃了六十多年素。第二个要有爱心,这个我们也能,也做到了。发菩提心,菩提心就是爱心,爱自己,爱一切众生,绝对没有伤害一切众生的念头,这个我们有,这条件有了。第三个要镇静,灾难来了不惊不怖,没有恐怖、没有惊慌,你就知道该怎么应付。一慌乱,那个真的就危险了,惊慌失措这是最可怕的,这真的是被吓死。

所以我也是常常告诉同学们,美国那个灾难的电影多看几遍。为什么?看清楚了,将来就是这样子,我已经很熟悉了,我已经看得很熟悉。像日本这个大地震,这个把它多看几遍,看成习惯,这个境界现前,不惊不怖,没有恐怖、没有惊慌,心地清净平和,问题自然解决了。所以,不要害怕、不要担心。如果要准备救助,我就劝你,你多准备一些,那个时候需要救的人很多,有能力多准备一点。不要只顾自己,只顾自己你必定死,为什么?别人抢劫你。你有得吃,他没得吃,为了吃,争食物,他就把你杀掉。所以一定要考虑帮助别人。

我们澳洲,我不会回去,澳洲同学那边要准备,打电话告诉我,准备一些干粮、饮水、医药。我问他,你准备多少份,多少人份的?他说一百人份。我们的学院,常住大概只有五、六十个人,准备一百人份。我说灾难不来没事,灾难来了,你们首先被人消灭,你有,人家抢你。他说那怎么办?我说你得要考虑要救人。他说,那我们准备一千份够不够?不够。他说那要多少?至少要一万份。图文巴居民十万人,我们有能力照顾十分之一,这是功德。十分之一的人你照顾,人家要想害你,那些人会帮助你,会救你。你救这么多人,人家会救你,就没事。要常常想到大众,想到别人,愈多愈好。他们现在很听话,准备一万人份的干粮、饮水,还有帐篷,到那个时候怕房子都会毁掉。我叫他买蒙古包,一个蒙古包住十个人,买一千个蒙古包,到那时候真能救人,这样就对了。光顾自己,自私自利,那是死无葬身之地,没办法了,那就大错特错了,常常为别人着想。

但是,念佛比什么都重要,从现在算起算到十二月二十一号,才五个多月,时间愈来愈近了。我教大家,我们要分秒必争,争什么?就是念佛。不要再想其他东西了,一句佛号念到底,消灾免难,我们相信,一点都不怀疑。这个经上讲得多清楚、多明白,名号功德不可思议,决定不能小看,不能轻看,一定要相信,不能怀疑。真正灾难临头,阿弥陀佛来接我们往生,好事情,天天求往生,总算求到了。灾难之后你还留在这个世间,那你有任务。什么任务?灾难的善后,需要真正有慈悲心、有爱心的人去照顾,这个担子都在你身上。所以我说,你们年轻人,可能会留你们,我这八十六岁的人没有必要了,照顾自己都很困难,怎么能照顾别人?所以我该走了,我不想留,如果佛要留我,还得留两个年轻人照顾我。所以这些,愈接近信息愈多,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,不再去理会这些东西,一心念佛比什么都重要。断恶修善,一心念佛,这样才能够自度度他,除这个法子之外,再找不到更好的方法了。

有人问我,我们行善积德不念佛行不行?行,不是不行。行善积德留下来,也是要救苦救难。如果灾难你留不下来?你不念佛的人生天,因为你是好人,你是善人,你生三善道,你不会到三恶道,这是好事情。这是什么?每个人福德因缘不一样,念佛往生净土要大福德因缘。也许自己想想,我没那么大的福报,我相信有这种念头的人很多,我生天就算不错了,我哪有资格去作佛!这种人不能往生,这经上有,因为你疑惑,信心不真,信心不坚固。这个信心是两个,一个是对佛有信心,一个是对自己有信心。你对佛、对自己信心都不足,灾难来了,恐怕我罪很深,佛不能救我。你看,对自己没有信心、对佛没有信心,你去修善积德,来生三善道,也不错。

一个人真正认识净土、认识极乐世界,真正一心一意想求生,大乘经上佛常说,这种人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诸佛如来,这样深厚的善根。如果没有这样深厚的善根,他遇到了,半信半疑,这个根没成熟。尤其是遇到这个会集本不容易,这个会集本、黄念老的集注,是世尊末法时期九千年度众生成佛道的第一法门,我说过很多次。对这个法门生信心,那是大福报、大智慧,这个人不是平常人,善根福德因缘这三种具足,哪有不往生的道理!我们自己能不能往生,回过头来要问问自己,信心坚不坚定?是不是想在五个月当中我们就把这个资粮准备妥当?这资粮就是我们往生的条件,预备具足。这个条件是什么?真信、真愿往生、真念弥陀。听经也是念弥陀,忆佛念佛,现前当来必定见佛,这比什么都重要。每天都要把它当作是我生命最后的一天,那我还想什么?什么都带不走,包括身体都带不走,我就什么都不想了,什么都放下了,一切时、一切处,起心动念就是阿弥陀佛。这个时候一心投靠阿弥陀佛,佛法叫归命,皈依、归命阿弥陀佛,没有第二念。

我们这一念头一生,《妄尽还源观》上讲得很清楚,这一念阿弥陀佛就收到了,就起感应道交。我们的念头是真是假,佛知道;我们这一念里头干净不干净,佛知道。不干净是什么?还掺杂别的念头在里头,这就是不干净。没有别的念头在里头,就是一念阿弥陀佛,念念阿弥陀佛,我这一生极乐世界去定了,哪里我都不要去。到极乐世界完成自己的学业,决定得到圆满成就,真正做弥陀弟子,这不能不知道。这是诸业病,知道这些病从哪来的,也知道怎样应对。

「殃者,殃祸」,底下讲,「水火之灾」,今天所谓的自然灾害,这属于灾,这些灾全是不善业所感的,这我们一定要知道。「刑罚之祸」,祸是什么?人祸。今天人祸是战争,战争确实有可能爆发。为什么战争?将来是为粮食战争、为饮水战争。粮食歉收,地球上这么多灾难,许多粮食大面积没收成,这怎么办?人吃什么?再就是饮水,现在水里头都有毒,干净的水源愈来愈少,将来人为了活命,要争取水源。战争不是为别的,是为粮食、是为干净的水来发动战争。那我们知道,将来战争不打则已,打都是核武战争、生化战争。这种战争实在讲也是最愚痴的,为什么?双方都死,能争得到吗?争不到。

核弹、氢弹爆炸我们没有看见过,但是六十年前,投在日本广岛、长崎这个我们看到了。那是原子弹的雏形,最初制造出来的两枚,做实验的,在日本爆发。我到长崎去参观,在纪念馆里面仔细看了一看,知道,佛经上所讲的小三灾。这个小三灾,讲经讲了几十年,没讲清楚。因为佛经上只是说,小三灾,七天七夜战争;战争完了之后,有七个月七天瘟疫;瘟疫过后,有七年七个月饥饿。这叫三灾,战争、瘟疫、饥饿。结果到长崎看到了,我们去的时候好像是第九年,地上已经长草了。当地人告诉我们,整整七、八年,草木不生,被炸的地方草都不生,真是到八、九年地上才长草。草木不生就是饥饿。那瘟疫我们就晓得,核辐射,核弹爆炸之后的核辐射,这个时间是七个月;七个月之后,核辐射就没有了,七个月之内核辐射。

所以佛说的话说得很含蓄,小三灾就是核武战争,这个非常可怕。现在核弹的威力比广岛、长崎超过一百倍都不止,那个时候这个炸弹下去,一个炸弹大概死七、八万人;现在这种武器,一个炸弹下来大概会炸死一百万人。在我们这佛经上,造这么重的杀业,怎么可能有好的果报?哪有这种道理!心不善,行为不善,所以灾难重重。

「作恶之人,于现在世,或生重病,或招灾祸,求生不得,求死不得」。发动战争的人、执行战争的人,都是作恶之人。一次叫他出去杀这么多人,人要稍稍有一点良知,决定不肯干这个事情。现在,现在用飞弹,按钮,不必用飞机了。这种先进的科技,在这个地球上,想哪,打哪个点,打得很准,按钮战争。那么按钮的那个人就是作恶之人,这些人要叫他念念这些经,听听这些话,他就不敢了。饿死事小,杀人罪重,尤其杀那么多人。所以唐太宗那个光盘真是值得一看,他那时候杀人很有限,虽然打仗打了十几年,他是用弓箭射杀,一支箭射一个人,一次出去打仗,能杀几个人?十几年的战争,我相信他不可能杀人超过一万人,那不可能。现在的武器厉害。这是讲他现在,一个是得重病,一个是招灾祸,现世报!「忧苦万端,不能出离,故云死生不得」「下云示众见之」,这示众,造恶业受果报,你看,给大家看看。「显此恶果,普令大众,皆得见之」,让大家都看到。「令知因果不虚,而生戒惧」,你看到了,你才晓得因果报应是真的不是假的,你自己自然有个警觉。

再看后面一段,「后世果报」,前面是这一世的,你造作恶,你会受果报。请看经文:

【或于寿终。入三恶道。愁痛酷毒。自相燋然。】

『或于寿终,入三恶道』,这就是来世必定在三恶道,地狱、饿鬼、畜生。凡是在战场上死亡的,照唐太宗那个报告,都在地狱。而且现在还不断都在打仗,那个战争是没完没了的,因为他没有觉悟,他没有回头。地狱果报,业化解了离开地狱,离开地狱,那是饿鬼道跟畜生道,这就是还有余报。畜生报多半是还债,你过去杀他,现在要被别人杀。所以,这是讲死后的果报,「明五烧也」,五烧是指地狱。

『愁痛』,「忧悲苦痛」。『酷毒』,「极惨之苦痛」。究竟苦痛到什么程度,我们无法想象,佛在经上有个比喻,阿罗汉听到地狱,心有余悸。因为阿罗汉有天眼、有他心通、有宿命通,知道过去世他堕地狱。这出来很久了,听到地狱、想到地狱那种情形,还非常恐怖,还流血汗。我们从这个形相当中细心去体会,那真痛苦。我们在唐太宗那个碟片,有人问他,无间地狱到底怎么个苦法?他说你别提了,不要提地狱。你看那个神情、动作,那个痛苦的样子,能看得出来。从地狱出来的众生,附身,你看到他在地狱那种样子,那种惊慌失措、痛苦的样子,能够体会到一些。「燋,炙也」,这些都是在地狱里头的被火燃烧的。地狱是一片火海,这个火海很大,全部都在燃烧。无间地狱,受罪的人感触到他的身体多大?跟地狱一样大。地狱里面是化生,地狱里头有多少这些刑罚,他一时同受,不是分别一个一个受的,不是,所有刑罚一起受,这无间地狱。

无间地狱,头一个就是杀业。佛经上告诉我们,五逆十恶,五逆,杀父亲、杀母亲、杀阿罗汉。阿罗汉是圣人,他福报大,你也找不到他。但是杀老师等于杀阿罗汉,杀在这个地方有道德、有学问、有慈悲心的这些人,等于杀阿罗汉。为什么?阿罗汉住在这一方,他教化一方,一方人都得他的好处。你把他杀了,让这一方人都没有福报,这个罪过要承当。有一个好老师在这个地方,是这个地方人有福报,都能接受到好的教训。这老师被你杀了,跟老师不结罪,那是圣人,原谅你,不会责怪你,结罪是跟众生结罪。结罪大小,看这个阿罗汉在这个地方教化影响面多大,多少人跟他学,时间有多长,从这里结罪。如果跟他学的人很多,你的罪就很重,时间愈长罪业愈重。确确实实一切法从心想生,无一不是自性变现出来的,离开心想,无有一法可得。

「然者,燃烧。《会疏》曰:燋然,狱火剧貌」,剧是太大了,这火烧得太猛、太盛了,让受罪的人都烧焦了,通身都是火。这一烧就死了,但是地狱里头有风,风一吹就活过来,活过来又烧死了。就是在这个里面生死、生死,所以说「一日一夜,万死万生」,苦不堪言。地狱里头真的死了那就有福了,他就不再受罪了。风一吹又活了,又得再受,永远不间断,一分一秒都不停,这个罪重。『自相燋然』,「自者,自业所感也,故云自相燋然」。这个火不是外面的火,这火是什么火?瞋恚之火。瞋恚心断掉,没有了,地狱火就灭了。所以,从哪个地方去消灾?从内心。确确实实,贪息掉,于一切法不起贪心,水灾就没有了;没有瞋恚心,火灾没有了;没有愚痴,风灾就没有了;没有傲慢,地震就没有了;没有怀疑,大地就坚固,不会有山崩地陷这些灾难。

我们再看底下一段,「约果报以重诲」,这就果报上来说,再做一次的教诲。经文:

【共其怨家。更相杀伤。从小微起。成大困剧。】

注解里头说,《净影疏》谓上四句,乃从烧起恶」。烧是地狱,在地狱里头,不知道悔改、不知道忏悔,充满了愤怒、不平、怨恨,那就愈烧愈厉害。你看『更相杀伤』,这些经文「据望西意」,望西大师说,「是则烧生杀生恶也」,我们能想象得到。「恶人在狱火中,痛极生瞋」,生瞋恨,变成「互相伤杀」。在地狱里还继续不断在造业,「重复造恶,结怨成仇,故云怨家」。互相,这应该是报偿,这个字是债,应该是个偿字就好讲,「甲杀乙,乙复杀甲,故云更相杀伤」

「从微至着」,原本是个小小的不高兴,就动手了,很小的冲突演变成很大的杀伤。这是什么?恶道里头常见,地狱、饿鬼我们看不见,畜生道我们看见了。畜生里面也有善良的,遇到比它凶猛的这些兽类,弱小的,它能回避,不敢靠近它,这就不至于引起杀伤。如果力量差不多的,就会有互相冲突、互相打斗这个事情发生。饿鬼道、地狱道这样事情很多很多。「愈演愈烈,无有穷期,故云从小微起,成大困剧」。剧有甚的意思,有烈的意思,有多的意思,有增的意思。「行恶不止,苦增不已,乃成大困,创重祸深,故云成大困剧,又《魏译》作久后大剧」,这个也很有道理。

《净影疏》曰:身受劳苦,苦增不息,名久大剧」。大的冤仇,它在阿赖耶识里头形成非常坚固有力的种子;换句话说,他常常会想起来,他念念不忘,报复的心念念不绝,总有遇到的一天。这冤家相遇,就一定互相残杀。他把他的仇人杀了,报了仇,那个人是不是心平气和就让他杀,不再有怨恨,这帐就消了?觉悟的人能做到,没有觉悟的人不行,他不承认。你杀他,他又记恨在心,来生又要找你报复,这就是所谓冤冤相报没完没了,这不是好事情。为什么?愈报愈惨烈,愈报愈痛苦,双方都痛苦,不是一次就报完了。

所以,佛菩萨教给我们,冤家宜解不宜结,一定要把这桩事情想透,不再跟人家做冤家。这一生受别人伤害,再严重的伤害也不要放在心上。应该做什么?还债想,他这样子对待我,我过去曾经这样对他,一报还一报,帐就了了。不放在心上,这就没事了,到此为止了。如果还放在心上,不服气,那好,来生还有,这样就搞得没完没了,这就错了。阿弥陀佛接你往生,我说那个人他得罪我,我还没去报仇,那就不能往生了。真正想往生,一切亲怨都要放下,亲爱之人有恩于我,也要放下,冤家对头,有很深的仇恨,也要放下,统统放下才能往生。所以带业,只能带旧业,不能带新业。旧业,我们常常想,它就变成新业。不能想,统统把它忘干净,清净心生清净土,这才决定得生。佛的这些经文都在这里劝导我们。

《净影疏》后面说,身受劳苦,苦增不息,名为大剧。在这个地方身劳,劳,得不到安息,苦不能离开,苦上要加苦,劳上还要加劳,都是有增不已,所以叫大剧。三恶道的日子不好过,我们今天作人,人间日子不好过,三恶道比我们更苦。如果我们不觉悟,这些痛苦的果报是没有法子避免的。

我们再看下面这段经文,「约相因以重诲」

【皆由贪着财色。不肯施惠。各欲自快。无复曲直。痴欲所迫。厚己争利。富贵荣华。当时快意。不能忍辱。不务修善。威势无几。随以磨灭。】

这段经文,「重明三毒恶因,反复诫诲」,告诫、教诲。『皆由贪着财色』,世间的大祸,这两个是根。除这两个之外,还有个名,也很麻烦,所以说名利。财色名利,人之大欲,人的欲望。多求无厌足,这叫贪。贪心非常坚固,这叫着。这四个字往往是连在一起的,分不开的,名、利、财、色,古今中外几个人能免?特别是在现前的社会,伦理道德没人教了。全世界现在什么人在教?电视在教、网路在教、媒体在教。看看它的内容,确实它就教你这四个字,名利财色,唯恐你不贪,真正是多求无厌足,贪心牢固,真是这个样子。他不会回头,他觉得到这个世界上来就为这个事情,一定要得到,愈多愈好。做到国家领导人还不够,还想做全世界的领导人;做了全世界领导人还不够,还想做星际的领导人,现在人这个心,永远没有知足。《宝积经》云:邪念生贪着,贪着生烦恼。财色者,财指钱财货物。色者色情,指男女之间之情欲。《嘉祥疏》曰:或贪财,或贪皮肉。又云:皆由贪着」,皆由贪着底下,说「三毒之过」,三毒是贪瞋痴。「贪着荣华」,荣华富贵,「贪现在乐」,乐里头造恶,以造恶为乐,现在人干的是这个。

『不肯施惠』,大乘教里头,佛教菩萨修三种布施,财布施、法布施、无畏布施,他都不肯。财布施得财富,他不肯财布施,财要自己拥有,不知道这个东西是假的。现在的财是什么?纸,纸钱。放在哪里?放在银行,中国银行靠不住,放外国银行。银行有倒闭的一天,银行一倒闭,你那些钱全都泡汤了,都没有了,哪里是自己的?这就叫迷惑颠倒。法,吝法,自己知道的不肯给别人,自己要独占,什么都要讲究自己的权利。在从前念书人还不错,念圣贤书,心里想干这个事情不敢做,为什么?怕别人笑话他。现在连念书人都学会贪,你看写几本书,后头「版权所有,翻印必究」,这贪心!你这书能卖几个钱?古时候的书,从来后头没有印这几个字的,那笑话!好书,后头一定欢迎翻印,还功德无量。鼓励别人,好东西,希望大家都能得到,怎么可以限制?所以,财布施得财富,法布施得聪明智慧,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,真的,不是假的。你命里头有财富、有聪明智慧、有健康长寿,从哪里来的?过去生中修的。你现在果报得到了,你把你过去修因忘掉了,你不肯接着修,现在只贪图享受,享受完了,没有了,来世怎么办?来世三途去了,福慧都没有了。所以这个事情不能不知道,不知道就不得了,不知道,准干糊涂事、准造糊涂业,来生肯定堕三恶道。

我们现在想想,人道的条件,五戒十善,得人身,今天几个人做到五戒十善?年轻人结婚了,就不愿意跟父母住在一起,就这个念头他就得不到人身。为什么?不要父母了。父母有养育之恩,把你养成人,你不要了,所以你生的小孩将来不要你,一报还一报。从前不是的,从前你看五代同堂,不但父母在一起,祖父母也在一起,曾祖父母也在一起,一家人,人口多,生活得很快乐。你的小孩生出来,天天看到你怎样孝顺父母、孝顺祖父母,他学会了,他就会孝顺父母。现在小孩一出生,就是父母,祖父母没有了,很难得见一面。所以他将来长大的时候,一结婚,赶紧找个窝,不跟你们住了。这不叫因果报应吗?这样的心态,死了以后还能得人身吗?人的善行,善行的根就是孝道,根坏掉了,做什么善都要打折扣,为什么?你没有根。太重要了!净业三福一开头前面两句,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」,这是根本,父母是根,师长是本。本是从根生的,根没有了,本当然就没有了,一定道理。所以,现在人不知道孝顺父母、不知道尊师重道,不知道。整个世界都变成商业行为,这是大商场,都是买卖。老师也变成商业行为,贩卖知识,变成商人了,跟过去完全不一样。

「不肯以财物施人」,不肯以法施人。我曾经见过,有个大夫很高明,有些秘方,秘方就是他不给人的,不传给别人的。死了以后,两手空空,什么也带不去。药方能救人命,你要是能够心胸开阔,把这些好的方子到处传给人去救人,你自己寿命就延长了,为什么?无畏布施。方子秘而不传,折寿,很可惜。《会疏》云:贪欲虽多,以财色为大,故偏举」。贪欲实在讲太多了,许许多多贪欲对象里头,财色大概总是排名在头两个。现在真的可以排在第一,名利还排在第二,财色排在第一。「不能施惠,悭吝之相」。要晓得,不喜欢布施的人、吝啬之人,这是福尽就堕落,他的福报很快就享完了,享完就堕落。

『各欲自快,无复曲直』,念老简单的解释,「只求自利快心,不问是非曲直」。实实在在讲,我们总结一句话,总而言之就是没有智慧、没有福报,智慧生福报,没有智慧。读书,要去读名校,名校能不能真读到东西?学不到,我去参观过。学生读书,特殊的少,普通的多,大概读到高中是真的,真用功读书,考进大学,不读书了。为什么?他就开始玩了,享福了,等着拿毕业证书,是来混文凭的。老师?老师很清楚,老师是来混饭吃的,他是这个行业,他要靠这个钟点费、工资生活,不能不来上班。上班讲不讲课?不讲课,讲课学生不爱听,聊天、讲故事、讲笑话,欢欢喜喜一堂课下去了。考试的时候,老师把题目预先告诉学生,每个人分数都考得很好。毕业的时候,文凭拿回去了,他的目的拿文凭,拿到了。老师的目的是要饭碗,尤其现在学校,学生跟你不好的时候,建议下个学期不要聘他,你的饭碗就没有了。老师能教吗?这个社会怎么样?知识一落千丈,一代不如一代,这社会还有前途吗?搞科学的,也就是那极少数的,尖端几个人,那些人有成就;其他的人都在享福,前世修的福报,他享这个,享完了就没了。

这个事情我以前不知道,我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,他老人家告诉我。我原本只是想到学校旁听他的课程,他告诉我,他说现在的学校,六十一年前,先生不像先生,学生不像学生。他说你要到学校去听课,你会大失所望。这话我听不懂,我只是以为老师拒绝了,不让我去旁听,所以感到很沮丧、很难过。第一次见面。我是写一封信给他,寄一篇文章给他看,见面谈了几句话,就把事实真相告诉我。老师看到我那个样子,我们沉默了大概有五、六分钟,他开口,他说这样好了,你每个星期天到我家里来,我给你上两个钟点课。我们一分钱学费都没有,真教、真讲,真学就真讲。到以后明白了,学生不真学,老师就不真讲,真讲没用处,白讲了。所以说说笑话、讲讲故事,大家欢欢喜喜的,混日子。

以后,我那个时候离开佛光山,在佛光山教书,离开佛光山我到文化学院,在文化学院教了五年,我完全明白了。发现什么?我的课程是选修的,不是必修的,选修课程,就是佛经哲学。学生一年比一年少,到第四年的时候,好像只有五、六个学生。奇怪,到底怎么回事情?以后才知道,我教得比较认真,分数给得很紧,考试的时候我只给他及格,七十分以上都很少,学生不高兴。我才搞清楚。所以以后就算了,就不教了。到外国,外国的大学聘请我做教授,偶尔跟学生去上个两堂课,我完全明白了。我去上课,一些资深的老教授都跟我说,他说法师,你上课只需要讲十五分钟。我说为什么?十五分钟之后,学生心不在焉。我说你们教的?对,都是这样的。我才了解,真相大白,那不是真学东西。

所以,我们真的想学一点东西,方老师特别在家庭里,一个学生也教。我跟章嘉大师三年,也是每个星期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,他有事情的时候就一个小时,没有事情的时候两个小时,每个星期一次。由此可知,今天亲近善知识太难太难了。我们今天学习、分享非常欢喜,学生在哪里?在网路上、在卫星上,没有见面,我知道有真用心学习的,如同见面一样。一年,有空闲的时候,到香港来见一、二次面,平常在网路、在卫星,我们用远程教学。所以如果像学校一样,现场的学生,我想顶多也不过教二、三十个人。真正想学的没有,搞名闻利养的很多。教名闻利养的,高学费,人还往里头钻;给你真正讲了生死、出三界的,给钱给他,他都不来。这是社会现实现象,我们要真正了解。

所以这些年来,我们常常想着,中国传统文化、汉学能不能复兴,用什么方法去复兴?难,真难!这一门学问,它先决的条件就是信心,没有信心你就学不到东西。有了信心,第二个条件,诚敬,印光大师说的。佛法跟儒道是相通的,学习具备条件完全相同,要真信,不能怀疑,要用真诚恭敬心,你才能学得到。一分真诚恭敬,你学到一分;两分真诚恭敬,你学到两分;没有真诚恭敬,顶多学一点常识、皮毛,你不能体会、你不能理解,这是事实真相。

这里头讲得好,只求自利快心,不问是非曲直。下面接着说,『痴欲所迫』,「贪欲之心,实根于痴,故曰痴欲」。确实这是根,贪瞋痴,贪、瞋从哪里来?痴来的,痴是没有智慧。有智慧的人肯放下,很容易放下;没有智慧的人他执著,非常执著,不容易放下。《遗教经》云」,说得好,「若有智慧,则无贪着」,这个话说得真好;换句话说,没有智慧的人就有坚固的贪着。《遗教经》上这些话,我们参考资料里头有一段,它的内容说明释迦牟尼佛「在拘尸那罗沙罗双树间入般涅槃前最后垂教之事迹」。换句话说,就是佛要离开我们了,入灭的时候,在沙罗双树间入般涅槃前最后的教训,也是我们一般讲遗嘱。《遗教经》就是释迦牟尼佛的遗嘱,最后说的,说完之后佛就走了。

这个经的内容,最主要的,这里头说,「谓佛入灭后,当以波罗提木叉为本师,以制五根,离瞋恚、憍慢等,勉人不放逸,而精进道业」。最后遗嘱,老师走了,学生着急,老师在,我们依靠老师,老师不在了,我们靠谁?释迦牟尼佛说,依戒律。波罗提木叉是梵语,翻成中国意思就是戒条、戒本,依照戒律,依戒为师。那要不持戒,那就离开老师了。戒律最基本的,三皈、五戒、十善,在家出家统统要学的,这叫根本戒。出家,有沙弥十戒、二十四门威仪,必须要学,要把它看作佛一样,离开它就离开释迦牟尼佛了,这比什么都重要。

用戒律,五戒制五根,眼耳鼻舌身这个五根。五戒十善都是讲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淫欲、不妄语、不饮酒,十善的后面,意三善里头,不贪、不瞋、不痴。在我们这个经本里头,前面第三十五品经文上所说的,就是五戒十善,这是修行人的根本。远离瞋恚、远离骄慢,叫人不放逸,不放逸就是不能随便,不能马虎,要精进道业。「禅门尤重此经,与《四十二章经》《沩山警策》合称佛祖三经」《四十二章经》是最初翻译的,是个会集本,不是从一部经上来的,它是大小乘都有,节录,翻成一本,便利于初学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

返回《净土大经科注讲记》目录

生死书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