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科注  (第四四五集)  2012/7/25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 档名:02-037-0445
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九百二十四页第六行,从当中看起:

「我等遵依佛示,从文字般若而起观照,入于实相,是名敬荷佛恩」。前面我们学到此地,把三种般若详细的做了解释。疏里面告诉我们,要怎样做到「敬于佛者,是为大善」,对佛的这种恭敬心怎么样才能够生得起来。首先要真正认识,佛对我们有些什么恩德,所谓知恩报恩。如果对佛不认识,感恩的心生不起来,恭敬的心生不起来。现在这个社会,我们常常看到毁谤佛菩萨,这个现象很普遍,在佛经里面讲,这是很大的业障、很严重的业障。我们看到了,只有默默的替他忏悔,说不得。为什么?他不知道,真的是无知。想想我们自己在年轻的时候,跟他们差不多,心目当中根本没有佛的印象,误以为佛教是宗教、是迷信,这个恭敬怎么能生得起来?到以后慢慢接受老师的教诲,终于把释迦牟尼佛这个人认识清楚了,才知道这个人有大智慧、有大慈悲心,对一切众生有真实的功德利益,敬佛的心才生起来。这经过若干年,不是短短的几天、几个月,不是的。于是今天社会上对佛教、对释迦牟尼佛不尊重的我们完全理解,只是怪我们佛弟子本身对于佛菩萨恭敬的心不足,表面恭敬,不是真正的。什么原因?没有彻底了解。彻底了解谈何容易!说实在话,我们学佛六十年,恭敬心才生得起来。六十年没有离开经教,每天学习,这世间人怎么可能?

「敬于佛者,是为大善」,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事情,对佛的恭敬,那是大善根、大福报。这说明什么?现在人没福报,我们生在是这个时代。比我们早一代的,我父母那一代的比我们就强,他们对佛菩萨虽然不十分了解,但是对佛菩萨的那种恭敬,至少我们看到跟对祖宗的恭敬差不多,这就很难得。原因是什么?接受的教育不一样,社会风气不一样。我们出生这个时候,社会风气已经败坏了,开始,开始败坏,速度太快了。前面说败坏了,速度很慢,十年十年不显著,看不出来。到最近的三十年,速度太快了,一个十年、一个十年来比,差距很大。这说明什么?说明众生没有福报,没有福报,苦难就多了。

怎样才叫做敬?《净影疏》说得好,「敬荷佛恩,名为敬佛」,这把敬这个字,恭敬这个字说开了。荷是什么意思?承担,也就是常说的续佛慧命,弘法利生,弘护正法,这个叫敬。底下的解释,荷是承担的意思,承是继承,我们要把佛的法继承下来,让佛法不至于中断,一代一代的承传下去。继承,一定要修行,一定要真干,自己不修行就没办法弘护,无论弘法、护法都要真修行。担,是把这个责任担当下来。「领受」,领受就是接受佛陀的教诲,领纳接受。

「如来万劫薰修,入佛知见」,这八个字很感动人,如来不是短时间修成的。我们在这个经里头,看到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在因地遇到世间自在王那个时代,自在王佛住世,弘法利生四十二劫,众生福报大,寿命长。佛说我们这个地球,地球上的人寿命最长的时候八万岁,每一百年减一岁,减到十岁,这最低的;从十岁再每一百年加一岁,加到八万四千岁,这一增一减叫一个小劫。世间自在王住世的时候,寿命四十二劫,你就知道那个福报多大。阿弥陀佛原本是国王,世饶王,是个非常好的国王,勤政爱民,国家治理得非常好。听佛说法,觉悟了,慈悲心特重,做国王只能照顾这一个国家,他把王位舍掉,出家修行,发心要作佛。因为,佛能照顾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苦难众生,不止一个国家,照顾遍法界虚空界,他做到了。发这么大的愿,特别是苦难众生,哪些是苦难众生?六道,六道众生太苦了,他要帮助六道众生,成就六道众生。什么原因?佛知道,我们不知道,佛知道「是心是佛,是心作佛」,知道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」。为什么会堕落到这个样子?没人教,学坏了,本来是佛,学坏了。所以他就想到,他将来建立一个道场教化众生,让这些苦难众生有一个最方便的法门、最稳当的法门、最快速的法门,不分男女老少、不分富贵贫贱,也不分学习程度高低,都能平等的成就,这个成就是成佛。

这个法子到哪里去找?他向他的老师世间自在王请教。老师没告诉他,老师只教他去参访,十方世界无量无边诸佛刹土你都去看看、你都去学习,去考察、去学习,取人之长,舍人之短。他很听话,真的他去参学了,用了多少时间?五劫,这不是短时间,五劫的时间。将每一尊佛的刹土里面的优点记住,缺点不要,总结成四十八愿。四十八愿是他考察一切诸佛刹土圆满的总结,就依照四十八愿来建立道场,就是极乐世界。所以,极乐世界不是佛说的,也不是他自己想的,是事实真相,他去考察的、总结的,四十八愿是总结的报告。所以这个世界建成之后超过一切诸佛刹土,一切诸佛刹土都比不上。这什么原因?集大成,一切诸佛刹土的优点统统在极乐世界,一切诸佛刹土的缺点在极乐世界找不到。这是万劫薰修,五劫考察,总结的大愿,成就了西方极乐世界。用这一块,用这么个道场来接引众生,提供他们认真的修行,在极乐世界决定一生成佛,不要等到第二生,一生就圆满。这种大恩大德,谁知道?要不是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,我们怎么知道?所以,对极乐世界的爱戴,对于阿弥陀佛的崇敬,自然就生出来了。

世尊,本师释迦牟尼佛,用佛的知见教导我们,帮助我们悟入。上上根人一闻千悟,听佛说法他马上就能做到。这种人少,不是没有,太稀有了。绝大多数没有办法将烦恼习气一时放下,这做不到,所以有渐渐学习的法门,很多法门,这讲八万四千。八万四千也不是确定的数字,也是表法,表无量无边。四弘誓愿里面说「法门无量誓愿学」,八万四千代表无量。可是净宗法门特殊,它「以佛果觉,作我因心」,这个佛是阿弥陀佛,不是别的佛,是以阿弥陀佛果地上圆满的大觉。这果地上圆满大觉是什么?就是名号,所以名号功德不可思议。听到这句名号生欢喜心,这个人善根福德不可思议。没有善根福德的,听到这句佛号拒绝,不喜欢,生厌恶的心。这些经上讲的,我们要晓得。我们想想我们自己,最初听阿弥陀佛是什么样的心态?没有欢喜心,也没有毁谤的心,很平常,听而不闻,听也像没听到一样,不在意。经过许多年来的学习,渐渐深入经藏,慢慢明白了,欢喜心才生出来。到真正认识的时候,才真正顶礼膜拜,真要跟阿弥陀佛学,真发愿求生净土,真是叫一点一滴的长时间培养出来的。

我们希望在这一生当中「顿入佛智」,必须要到极乐世界,在这个世界是决定不可能。这里修学的环境不好,我们得换一个学习环境,现在讲移民,我们移民到极乐世界去,在极乐世界成就。这才讲到般若,我们遵依佛示,从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,入实相般若。言语也是文字,把言语记录下来就变成文字。这就是接受释迦牟尼佛的教诲。观照就是真正修行,依教修行,才能够入于实相,证得实相;实相就是自性,明心见性,真正了解世出世间一切法的真相,这就叫成佛了。是名敬荷佛恩,这叫真的敬佛。

「依此经中种种教诫」,佛在这个经里面教诫得很多,我们得依靠。以这个经做标准,「端正身心,止恶修善,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阿弥陀佛」,这教我们修行。种种教诫很多,我们要抓住纲领,纲领简单扼要,记在心里不会忘记。当年净宗学会成立的时候,我们的修行提了五个纲领,五个科目,第一个净业三福,第二个六和敬,第三个戒定慧三学,第四个六波罗蜜,第五个普贤菩萨十大愿王。我们以这五个科目代表经中种种教诫,做为我们端正身心、止恶修善的标准。这五个科目,第一个比较长一点,四十四个字,第二个长的,普贤十愿,一句四个字,十句四十个字,其他的都不到四十,都不到。好记,你不会忘记。时时刻刻念兹在兹,可别忘记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不离这个。

净业三福,第一福,这是福报,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。四句,一句四个字,四四十六个字。孝亲尊师我们将它落实在《弟子规》,慈心不杀落实在《太上感应篇》,修十善业落实在《十善业道经》,我们称它作儒释道的三个根。从哪里修起?从根修起。没有根,修行是假的,没根,不会成就。真正从根本上修,决定有成就。成就大小在乎自己勤惰,勤是精进,你功夫就深;懈怠,功夫就浅。这三个根重要,有这三个根是世间善人。佛经你打开,你看都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说这种人;不具足这三个根的不能称善人,善人才能学佛。

第二福,这是佛弟子了,「受持三皈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」,三句十二个字。这真正是佛的弟子,受了三皈,至少受了五戒,出家再沙弥十戒,二十四门威仪。这真正的佛弟子,不是假的,总得要真干。再向上提升这大乘,第二是小乘,它三福,第一是世间福,第二是小乘福,第三是大乘。大乘,「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,读诵大乘,劝进行者」,劝进行者是化他,欢喜把佛法介绍给别人。净业三福不仅是修净土要遵守,无论学哪个宗派、学哪个法门都要遵守。佛在后面讲,这三条叫净业,它是「三世诸佛,净业正因」,三世是过去、现在、未来。菩萨修行要成佛都必须遵守,不遵守这三条,成就不了,你说这三条多重要。佛法从这里开始,所以我们必须要依照这个修行。

第二个科目,六和,家和万事兴。人跟人不和,你决定成不了佛,你也不能往生。为什么?不能跟别人和睦相处,到极乐世界还跟人家打架吗?极乐世界是个和谐世界,没有和谐的条件是决定不会到极乐世界,阿弥陀佛不来接你。今天佛法衰了,为什么衰?佛弟子不能和睦相处,出家跟出家的不能和睦相处,在家跟在家也不能和睦相处,在家跟出家也不能和睦相处。现在能相处什么?利害,跟世俗人没有两样,有利可以在一处,没有利益,分开了,再也不见面。所以六和敬重要。佛在经上甚至于说,这个世界上出现一个僧团,六和敬的僧团,就得到诸佛护念,龙天善神守护,这个地区不遭灾难。六和僧团有这么大的功德,你愿不愿意做?你要愿意做的话,你救了多少人,让多少人得到你的恩惠,这个地区不遭灾难。几个人?四个人。四个人住在一起修行,完全依六和敬,就有这么大的功德。所以三皈依里头,「皈依僧,众中尊」,那什么意思?僧就是六和敬的僧团,不修六和敬不叫做僧。四个人在一起就称为团体,这个众,佛家的众是团体的意思。就是世出世间所有的团体,哪一个团体最值得人尊敬?就是僧团,僧团就是六和敬的团体,就这个意思。你在家人,譬如公司行号,你们完全能修六和敬,那就是一个僧团。僧,不是指出家、在家,不是指这个,就是团体,众是当团体来讲。修六和敬的团体称为僧团,因为它跟出家团体一样,它里面上上下下一团和气。

然后翻过来说,破六和敬的僧团,破和合僧的,在这个团体里面不和,破坏和睦的气氛,佛说了,这个果报是无间地狱。无间地狱,重罪五种,叫五无间,杀父亲、杀母亲、杀阿罗汉、出佛身血、破和合僧。这个和合僧你要记住,不是出家人,也不一定是修行人。它这个团体是照着佛的佛法,这个六条修,见和同解、戒和同修、身同住、口无诤、意同悦、利同均,它是依这个方法修的时候,这个团体你要破坏它的话,你的果报就在地狱,这个道理要懂。今天我们是个出家人,我们在这个出家团体不能跟大众和合,这个罪多重。无论我们在什么地方,今天在大埔这个地方也是个团体,我们人数不多,只有十几个人在一起生活。这十几个人能够真正修六和敬,香港这个地区不会有灾难。如果这个六和敬是用真诚心来修,中国沿海这一带地区都不会有灾难。得到您恩惠的人,数字要从亿来算,那多少亿人受你的恩惠。

怎么个修法?我跟人和,别人跟我不和没有关系,我跟人和。你不跟我和是你的事情,我跟你和;你对我有意见没关系,我对你没有意见,真正要从自己做起。怎么样才能和?真的,无我相、无人相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,见和同解、戒和同修就成立了。决定不跟人起争论,处处懂得让人、尊重别人,自己谦虚。自己一定要知道,我在这个地球上住的时间很短,充其量不过一百年,一百年一弹指就过去了,时间很短,我要到极乐世界去。凭什么?凭我跟人和睦相处,就这一点极乐世界就欢迎你,你对任何人没意见。极乐世界是一个六和敬的团体,决定没有主观观念,我要怎样怎样,我要以为,不是的,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。我们得学这个本事,把这个习惯养成,这是极乐世界他们要的。

见和同解,跟阿弥陀佛一样的同解,这个三般若讲得很清楚,无论是性、无论是相、无论是理、无论是事皆不可得。《大般若经》的总结,「一切法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」。你能把事实真相看穿,问题就很容易解决。我们用三种般若来生活、来工作、处事待人接物,完全是智慧。智慧没有别的,就是知道这个东西是假的,只有实相般若是真的。实相是体,是我们的真心、是我们的自性,一切众生同一个体,没有第二个,同一个体。知道同一个体,敬爱的心就生起来,尊重的心生起来,关怀照顾的心生起来了。别人有苦难,我们会尽心尽力去供养他,这个心都生起来了。为什么?一体,哪有不照顾的道理!别人的痛苦是我们自己的痛苦,别人的快乐是我自己的快乐。我自己的手脚受伤了,你看你不是很好的去照顾它吗?看到苦难众生造作罪业,就等于自己的手脚受伤了。我受伤了,赶快去医疗,让它恢复健康。看到众生迷惑、颠倒、造业、受报,我们怎么办?要救他。他迷得太深、迷得太久,完全不能接受,我们赶快修自己,到极乐世界。到极乐世界修成圆满的功德、圆满的智慧、圆满的神通,我们真有能力帮助人。不到极乐世界,不靠阿弥陀佛,要自己修到极乐世界众生那个程度,那个时间太长了,不是论年算,论劫数算。所以,认识了净宗,这真正值得我们一生最大的庆幸,太幸运了,我这一生要决定成就。

人要学一个本事,什么环境都能处得好,顺境能相处,逆境也能相处,善缘能相处,恶缘也能相处。老老实实一句名号念到底,这是往生净土的秘诀。心里念就可以了,念出声,别人欢喜,不反对,可以出声念;别人讨厌,我们心里念,默念,功德完全相同,后面说到。所以端正身心,止恶修善。

戒定慧三学那是一条道路,成佛之道,可不能搞错了。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,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,一门深入就是定,定慧都在其中。学太多了、学太杂了,这一生什么都不能成就。所以,不能走知识这个道路,要走诸佛菩萨智慧的道路,那就是戒定慧。这五科是戒律,三福、六和、三学、六度、十愿这是戒律,必须得遵守的。第四个六度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。

最后,普贤十愿,到普贤十愿那要相当功夫,因为普贤十愿是已经没有自己,身见放下了才能做到。中国人讲量大福大,普贤的量最大,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,看一切众生都是自己。首先,功夫达不到的,看一切众生我们都是一家人,都是兄弟姐妹,从这里入门。慢慢到最后,跟自己是一体,那就修成了。先从一家人开始,最后慢慢的真的体会到是一体。所以「礼敬诸佛」,这个诸佛是一切众生,为什么?一切众生是未来佛。过去佛知道,现在佛也知道,未来佛是一切众生。对一切众生,蚊虫蚂蚁、树木花草都要把他们看成是佛,这叫普贤行。普贤行跟一般不一样,普贤菩萨看一切众生都是诸佛如来,所以他真诚到极处、恭敬到极处。「称赞如来」,恭敬是平等的,对蚊虫蚂蚁都恭敬,对花草树木都恭敬,对山河大地也恭敬,没有一样不恭敬的。但是称赞就有差别,好事称赞,坏事不称赞;不像礼敬,礼敬是平等的,称赞是有差别的。因为称赞,有别人会向他学习,只能够学好,不能学坏。

供养是平等的,供养是当他有需要的时候,他有困难、他有需要的时候,我们有多余的,一定要帮助他。帮助的人愈多愈好,你能够照顾的、你能够护持的人数愈多愈好,无量功德。必须把一切人看作一家人,恭敬心才生得出来;没有看作一家人,恭敬心生不出来。现在一家人都很难,这个社会上,一家人不照顾的太多了,连夫妻都不行,你看离婚率有多少!是一家人,能离开吗?不能离,没有理由离。只有一个理由,他去求学,他到外国去留学,这个没办法,这要成就他;他去修道,这要成就他。除这种情形之外,不离。

真正有个合适的道场,让我们修行、让我们成就,这个机缘也不可多得,一定要抓住。今天修行,必须要自己有真实智慧,要抓住机会,只有真实智慧才能抓住机会,一时一刻不能放松。我们只要真正能够掌握住,真信切愿,一心专念阿弥陀佛,就是道场。无论在什么地方,地方,人在哪里,哪里就是道场。要用真功夫,不要露在外头,外面人看不出来,自己功夫绵绵密密不间断。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阿弥陀佛。「横生四土,圆登不退,才是真实敬佛」。敬佛,佛喜欢的我们做到了。阿弥陀佛最喜欢的不是别的,叫我们赶快到极乐世界去,去跟着他,这他最喜欢的。我们真做到了,这叫真正敬佛。

「故曰敬于佛者,是为大善」,大善是往生极乐世界,亲近阿弥陀佛。到极乐世界,就不离阿弥陀佛了。什么时候离开?成佛再离开,不成佛的时候不离开。到十方世界,十方世界本身没有离开,有这个本事,本身不离开阿弥陀佛,化身去了。能变化无量无边身,每天到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去拜佛修福,闻法修慧,那是什么?化身去了。本身没有去,本身在阿弥陀佛讲堂没离开,这只有极乐世界人办得到。极乐世界人,这些事情叫家常便饭,每天都在干的。所以,无论干什么事情,他全在定中。这怎么说?不着相。极乐世界人,心像什么样子?就是经题上说的,清净平等觉,极乐世界所有的人个个都是清净平等觉。那清净平等觉太重要了,我们时时刻刻照顾自己清净平等觉。于一切众生没有高下就平等了,不受染污就清净,不迷惑颠倒就觉悟了,这大善。「大者,即大方广之大」,大方广的大怎么讲法?「绝诸对待,强名为大」。大的反面是小,大方广的大没有反面,它不是大小的大,它是绝对的大、永恒之大,这叫大善,「谓无上之善」

「又《会疏》曰:三业敬奉,是为敬」,这再告诉我们什么叫敬。三业是身口意。我们看下面念老的注解,「以己之身口意三业恭敬奉事于如来,身业清净、口业清净、意业清净,乃名敬佛也」,这叫敬佛。如果三业不清净,三业里头最重要是意业,就是念头,意业有染污,自私自利是染污,名闻利养是染污,五欲六尘是染污,贪瞋痴慢是染污,那就不敬了。所以,这个敬是三业清净。意业先不染污,然后口业清净。清净的相就是十善业,身,不杀、不盗、不淫,身业清净;口,不妄语、不两舌、不绮语、不恶口,口业清净;意,不贪、不瞋、不痴,还要加一个,不傲慢、不怀疑,意业清净,这才叫敬佛。

所以,「非同世俗,但以焚香礼拜为敬佛也」。这是世俗,怎么叫恭敬佛?我每天给他磕头,定上早晚课,拜佛,烧香拜佛,以这个为敬。念老在此地说的,跟早年章嘉大师教我是一个意思。大师教我,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,这种焚香、礼拜这个恭敬,这是形式,最重要的是心地。真正三业清净是恭敬,恭敬再往上提升,最恭敬,那是平等。所以三业清净是二乘善,阿罗汉、辟支佛做到了,平等他还没做到。真正做到心地平等,那是菩萨,定功更深了。我们前面的比喻,阿罗汉、辟支佛看一切众生一家人,可是法身菩萨看一切众生是一体,平等了,不一样。我们自己要练,怎么练?那就是一定要靠经教,多听经、多读经。像这样的经文每天都要念一遍,就念这一句,「以己之身口意三业恭敬奉事于如来,身业清净、口业清净、意业清净,乃名敬佛。非同世俗,但以焚香礼拜为敬佛也」。干真的。

「密宗常云,清净三门信上师」,这个三门就是身口意,就是「以身口意供养上师」,这是真供养。这是什么?依教奉行,上师希望你早一天成佛、成菩萨。如果这个上师,你天天对我礼拜,来供养我,这个上师是假的不是真的。真的上师、真的佛是希望你早一天成菩萨、成佛,特别是你真的能求往生。为什么?往生到极乐世界,你的成就是大圆满。一个众生真正求生净土,到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,我可以说,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赞叹你,都生欢喜心。为什么?你真的得解脱了,你真的遇到善知识,你真的成佛了。见到阿弥陀佛,哪有不成佛的道理?没有一个是空过的。十方诸佛赞叹阿弥陀佛,你要晓得这里头的密意、深意,赞叹一切众生往生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的这个人,诸佛对他的赞叹跟对阿弥陀佛的赞叹是一样的。「如是敬佛,实为大善」,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

「又《会疏》云:佛如善见药,见闻悉得益。故为大善」。这个地方有个典故,「善见药」,我们有参考资料。出在《华严经》上,《六十华严》第三十七卷。「善现药王」,善现药是「妙药之名」「晋华严经三十七曰」,晋是最早翻译的《六十华严》《六十华严》第三十七卷里面有这么一段。「譬如雪山」,雪山就是喜马拉雅山,「有大药王名曰善现,若有见者」,你看见,「眼得清净」,你要是听到它的声音,「耳得清净」,你闻到它的香,「鼻得清净」,若尝味你就「舌得清净」,若有触到身体,你「身得清净」「若取彼地土,悉能除灭无量众病,安稳快乐」。这叫善现药。《往生要集》上末后有一句说,「善见药王灭一切病」,你要得到这个药的话,什么病都治了,不管什么病,遇到它统好了。

这个药在雪山。佛经里头的话很多都是意在言外,这个一定要晓得。这也就是佛经难懂的地方,光看文字,你被文字迷了,它意思不在文字里头。这善现药到底是什么?给诸位说,人人都有。雪山就是你的清净身口意,善现就是你的善意、就是你的善念。身口意三业清净,你那一个善念,什么病都没有了。所以你要懂得,是经里头言外之意,中国古人讲弦外之音,这是真正会听的,说意在言外,这叫妙音;话里头有话,你能听懂、你能看穿了,这叫智慧。

我们再看底下一段经文,「念佛杜恶」,这个杜当作止讲,念佛能止恶。请看经文:

【实当念佛。】

真实,老实,应当要念佛。

【截断狐疑。】

决定不能有怀疑。

【拔诸爱欲。杜众恶源。】

这个『众恶源』是什么?就是『爱欲』,爱欲是一切恶的根源。请看注解,『实当念佛,截断狐疑』,「以念佛方是敬荷佛恩」。真正念佛人怎么个念法?宗门大德常说「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」,这句话讲得好。念头才起,不管这个念是善念、是恶念,念头一起就警觉到,第二个念头阿弥陀佛,这就对了,这叫真念佛。不能叫这个念头相续,这个念起来,第二个念头又起来,第三个念头起来,相续,那就造业了。对什么念头来说?举个例子,就是爱欲,你所喜欢的人、喜欢的事、喜欢的物,你常常想着。这个想着我们知道,是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。弥勒菩萨告诉我们,一秒钟有一千六百兆个念头连在一起,像我们看电影一样,在银幕里看出画面。一个看不出来,单独一念根本不能够觉察到,它速度太快了,我们的眼睛跟不上;可以说,六根都跟不上,速度太快。所以它是相续相。爱欲才起来,第二个念头阿弥陀佛,换掉了,那个念头就断掉了。这就是说「拔诸爱欲,杜众恶源」,这效果就成就了。念佛有这么大的力量,帮助我们断恶修善,善中之善,没有比念佛的善更大。

你说你想做功德,你来布施,拿大千世界、拿全世界的珍宝来布施,比不上你念一句阿弥陀佛。为什么?大千世界七宝是假的,这一句佛号是真的。虽然只有一句佛号,种在阿赖耶识里头,这一生不能成就,来生后世遇到缘决定成就。成就的起源就这一念,这一念功德多大。我们会不会往生?个个都会往生。为什么?你阿赖耶识里头有阿弥陀佛的种子,你怎么会不往生?不过这一生能不能往生那不知道,那要靠你的缘了。这一生如果你这个佛号不间断,念头才起,第二个念头就是阿弥陀佛,你决定往生。但是阿赖耶里头既然是你曾经听过阿弥陀佛,就可以断定,来生后世你决定往生,这是一点不假。所以这个功德比什么都大。

早年我做这些衣服,你们现在穿的T恤,我把它印上南无阿弥陀佛。有人骂我,你怎么可以把佛号穿在身上,这洗起来不就脏了?我说阿弥陀佛不在乎这个,阿弥陀佛在乎让人看到这几个字,阿赖耶种善根。我说你们穿这个衣服,马路上走一圈度多少人!这个阿弥陀佛欢喜,脏了拿去脏水里面去洗,阿弥陀佛也不在乎,也不会被染污。我那个时候到香港,看到香港人穿这个衣服,里面的图案五花八门,妖魔鬼怪一样的。为什么不用佛像、为什么不用佛名字?佛像说不恭敬,用佛名号可以,这个方法真好。或者是用一句经文,像这些十六个字的都不算很长。

我们接着往下面去看,「盖一乘愿海,六字洪名,实为佛恩中最上之恩。又以念佛方是三业敬奉」。我们都想修积功德,不知道怎么修法。万缘放下,一心念佛,你就圆满功德,世间什么样人修的功德都抵不过你,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这些话句句都是真话,真正认识的人少,他听到、他看到了,不相信。念佛是三业敬奉亦如是,也没有人知道。佛菩萨希望我们,确实是三业清净,一心称念,决定得生。这是阿弥陀佛对我们殷切的期望,搞什么都是假的。

「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」,这两句话,大势至菩萨说的。都摄六根就是放下万缘,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,摄是什么?收回来,眼不向外头攀缘,向内。向外是见相,向内是见性,你要会见。耳向外听声,向内听性。观世音菩萨反闻闻自性,反,他就回头了,他不向外听,他向内。这个不向外怎么个向内法?我们用色相做比喻,你眼睛看到是色相,怎么能够反过头来?就是色相里面有内外,色相的外表是外,相;内是什么?内是法性。这相从哪里来的?相是性变现的。你不要看相,你看性,相五花八门,性是一个。性是什么?性空寂,性没有。「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」,你从万法里头看自性,这叫内,你看万法,那叫相。执著在相,错了;从相里头见到性,这就对了。万相,一切相都有自性。你看,佛告诉我们的,在一切有情众生分上,今天讲动物,叫佛性,我们的自性在有情分上叫佛性。那你就见佛了,见性就是见佛。你见相,见相就错了,相是妄,假的,不是真的。现在我们晓得,弥勒菩萨讲的这个话常常记住,一秒钟一千六百兆次的生灭,一秒钟,所以它是假的,它不是真的。我们的身体一秒钟一千六百兆次的生灭,哪一个生灭是自己?找自己找不到。这种生灭的相,实在讲我们能理解;虽理解,很陌生,没有在这里开悟。善根深厚的人、灵性高的人他会在这里大彻大悟,就明心见性了。

看什么?看电影。在拍摄电影的时候,用的摄影机,拍的是幻灯片,我们过去玩过这个东西,小型的。胶卷,一卷四分钟,我们以前拍的这个,一卷四分钟,一秒钟二十四张。你这个人从这边走过来走到那里,我给你拍进来,你没动,你这是一个生灭相。这是生灭相,张张都是生灭相,动了没有?没动。不但人没动,我们要拍飞机,飞机在空中飞,我们拍,一张一张的,没动。你一张一张看,没动,真的没动。那是什么?一个一个一个相。所以从摄影机里面能够觉察出来。摄影机里面拍摄的是粗相,细相拍不出来,细相是一秒钟一千六百兆的生灭。我们要用什么快的机器,一秒钟拍摄一千六百兆张,你就把那个真的生灭现象拍摄出来了。你没有那么高速度的频率,你拍不到它。这说明什么?说明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所以善根厚,根性极利的人,他看到这个他就开悟,他就见性了。开悟什么?放下了,不再执著,不再分别了。为什么?全是妄相,也不会起心动念,他马上就成佛了,就跟惠能没有两样。真的知道事实真相,万缘真的放得下,这一放下没事了。

我在年轻的时候玩这个玩了一段时期,我有两台摄影机,都是很高级的,以后送人了。照相机玩得多了,至少有十几个。以前保留这个东西,现在都丢掉了。幻灯片至少有几千张。玩过,对这个印象就很深刻,看到经典上佛所讲的「梦幻泡影」,我就有很深的印象。拍摄这些电影,那就梦幻泡影。不仅是一秒一秒不一样,一秒里头有一千六百兆的不一样,这从前不晓得。哪个是我?所以你找我找不到。一秒钟里头有一千六百兆个幻相,哪个幻相是我?如果都是我,一秒钟就有一千六百兆个我,哪个是真我?确实找不到。

所以佛告诉我们,无我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必须把四相空了,真我就现前。惠能大师见到了,「何期自性,本不生灭」,这个不生不灭的,那是真我。不生不灭的,没有波动现象,它是不动的。凡是动的都是假的,不动的是真的,不动是性。一切相里头都有自性,都有那个不动的性。不动的性,你六根觉察不出来,就是六根都缘不到,它真存在。相是假存在,相一过去就没有了;自性是真存在,永恒不变,妙不可言。为什么?它有无量智慧、有无量德能,又具足无量相好。虽然一切都具足,它又无相可得,它本身不是物质、不是精神,就是不是念头,也不是自然。所以你没办法说它,你也没办法想它,你决定想不到,你决定说不出。佛称它作「言语道断」,言语,对它不能起任何作用;「心行处灭」,心行是你思想,你想不到它。它真存在,能生万法。但是万法是假的,就是它是个生灭相,现相才生,立刻就灭了。所以大乘教说,生灭即是不生灭,生灭跟不生灭不二,是一不是二。这个意思深,一般人听不懂,但是它是事实。在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这下面,生灭就是不生灭,我们能体会到,为什么说生灭跟不生灭是一不是二,你才体会到。

相似相续为什么存在?那是业力,是因缘、是业力,你存在这里。在诸佛菩萨,他不是业力,有因缘,因缘是感应,感是因,缘是果,这里头有因缘果,相续不断。诸佛菩萨现相是愿力,不是业力。众生这些六道轮回这些拉拉杂杂的相是什么?业力。佛讲得一点都不错,众生到这个世间是来酬偿业报的,你过去造的善,你酬偿善报,你来享福;你造的恶业,那你得受罪。享福、受罪都是业报,你不造这个业你就不受这个果报。统统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无论是享福、是受报,不怨天不尤人,为什么?知道是自作自受。怎样跳出这个圈子?这个游戏玩过了,觉得不好玩,很痛苦,毫无意义,没有一点价值,那就是不值得。那怎么办?今天遇到这个法门,就办法来了。念佛往生净土,跳出这个圈子,不再搞轮回,不再搞十法界。这是个误区,迷惑颠倒,很不幸的掉在这里来。现在找到出路了,这个出路千载难逢,不是容易得来的。那我们这一生,每分钟、每秒钟都要掌握住,我要走出去。这个走出去的秘诀就是信、愿、持名,你看看就四个字。这是什么?这是究竟圆满的佛法,无上的大法,千经万论到最后都归到这四个字,信愿持名。这四个字真正认识、真正掌握住了,如来大法你就得到了。其他的不关紧要,经每天念可以,不念也可以,如果真正相信,一点疑惑都没有,经就不必念了。经的用处干什么?断疑生信。我已经断疑生信了,这经就毕业了,这个要知道。

所以我们想想,那些阿公阿婆,不认识字,什么都不懂,叫他念阿弥陀佛,一天到晚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,他什么念头都没。那什么?那已经毕业了,可不能瞧不起他,没有人能跟他相比。我跟一些法师说到这桩事,现在这些法师们对待这个人非常尊敬,不敢轻慢,以前瞧不起。我告诉他,那是真佛,那是真修,我们讲经教,天天说说而已,他真干。真干的人一般人不认识,我们不能不认识,我们对他敬佩,我们会讲,没做到,他已经做到了,他不需要讲。那种人将来往生的时候都是上辈上品,上上品往生。我这个得来也不容易,李老师跟我说过多少次,我明白了,他一生就是想学阿公阿婆,他说怎么学都学不像。当然学不像,你要是一天到晚多少人尊敬你,多少人来访问你,你当然没办法。要怎样才能学得像?你没有名望,人家瞧不起你,那你就很像了。你做了很多慈善事业,人家尊敬你。那个念佛的,什么事也没做,什么都不会,你知道他比你高,别人不知道。这是什么?这就是各人遇缘不同。

所以,「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,身口意三,全入佛中」,这才是真正归敬。归是皈依,真正归依三宝,真正敬佛。「若欲真实念佛,首须截断狐疑」,这句话比什么都重要,你这一生能不能成功全在这一句。疑用狐狸做比喻,畜生里面,狐狸疑心最重,它什么都怀疑,所以它时时刻刻小心谨慎。决定不能有怀疑。「狐性多疑,故云狐疑。行人」,修行人,「不能绝疑,不敢勇猛直前,谓之狐疑」。修行人为什么功夫不得力?他有疑,真的有疑。怎样把疑拔除?这要靠经教。所以有疑虑,不能不听经。什么时候经真听懂了,疑虑放下了,不再怀疑,不再有顾虑,什么顾虑都没有了。我有七天时间,我七天念佛就往生了;我有三天时间,像莹珂法师一样,我三天就走了;我有一天时间,我一天就成就了。没有怀疑、没有忧虑,这个人他就做得到。

所以,身口意三业清净重要,清净没有怀疑,怀疑不清净,怀疑是严重的染污。贪瞋痴是染污,我们特别讲傲慢、怀疑,贪瞋痴慢疑讲五个。其实三个包括五个,傲慢是瞋恚里面的一分,怀疑是愚痴里头的一分,讲贪瞋痴都包括了。可是傲慢跟怀疑它非常严重,傲慢是瞋恚最严重的,怀疑是愚痴最严重的,特别提出来。贪瞋痴慢疑统统没有,这叫清净心。心清净,身口都清净,这样念佛,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,声声佛号跟阿弥陀佛相应。所以,临终一念十念,决定往生,道理就在此地。

我们要把每一天的时间都看作我最后的一天,你妄想就没有了。印光大师教导我们的,把死字贴在额头上,天天想到我就要死了,还有什么事情重要的!没有了,念佛重要。到这个时候才真正叫万缘放下。还有放不下的,自己警觉到我这一生极乐世界去不了,依旧还要搞六道轮回,这一生的机会错过了。天天练,天天作如是观,我们这一生才决定有成就。成就高低,这个地位不去计较它,我只要得生净土,什么品位都行,不要为这些操心。愈是真诚,品位愈高;愈是计较,品位愈低。一点杂念都没有,这个人往生往往都是上上品往生。所以净土里面这个地位,它不是一级一级往上提升的,它是可以大幅度直超的。这是十方世界没有的,只有极乐世界有,问题就是你放下了多少,品位从这个地方来说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学习就到此地。


返回《净土大经科注讲记》目录

生死书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