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科注  (第四二八集)  2012/7/14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 档名:02-037-0428
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八百九十一面,第五行,最后一句看起:

「无上者,《往生论注》曰:无上者,此道穷理尽性,更无过者。如宗门《宝镜三昧》曰:潜行密用,如愚如鲁,但能相续,名主中主」。『志愿无上』,「无上」这两个字,黄念老引用《往生论注》,昙鸾大师的注解,来解释无上。此道,这个道就是真如自性。穷理尽性,更无过者。理跟性,意思相通。通常大乘教上用六个字包含一切法,这六个字就是性相,性是本性,相是现象。现象繁多,佛法、世法都把它分成三大类,在佛法里面讲业相、转相、境界相,分这三类;这世间科学家把它分作物质现象、心理现象、自然现象,也是三大类,名称不一样,事实完全相同。科学讲的能量,就是阿赖耶的业相;科学讲的精神现象,就是阿赖耶的转相;物质现象,就是阿赖耶的境界相。确确实实佛法跟科学非常接近,甚至于佛法比科学讲得更清楚、讲得更透彻。这个道,志愿无上,大乘法志愿就是在成佛,「佛道无上誓愿成」。为什么说它无上?理达到极处,性也达到极处。性相一对,性能生能现,相是所生所现,三种现象。理就是性理,事就是事相,用理跟事也能够包括一切。最后两个字是因果,世出世间法都不出因果两个字,有因必有果,有果一定有因。所以性相、理事、因果涵盖佛家说的法界虚空界,这世间法讲涵盖整个宇宙一切万事万物,达到究竟圆满。

由此可知,成佛是什么意思?佛是什么?两种圆满就叫成佛,一个是智慧圆满,一个是福德圆满。我们在三皈依里面念的誓词,「皈依佛,二足尊」。二,一个智慧、一个福德,这两种。足,足就是满足,就是圆满的意思。智慧也圆满,福德也圆满,叫二足尊。我们用这个来介绍佛这个字,好懂,而且都是大家非常希望得到的。没有智慧,就是愚痴;没有福报,就是贫苦,所以福报跟智慧是我们人人所希求的。什么地方有?佛法里头有,佛法里头有圆满的智慧、圆满的福报。只要能在经教上把这个道理,理念、方法搞明白、搞通了,然后你就可以在生活当中去求得。智慧跟福德一定落实在生活,落实在工作,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,不但这一生得受用,来生还得大受用。于是我们就明白,得人身最可贵的就是遇佛法,经教里常说「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」,我们有幸得人身、闻佛法,一定要把佛法搞清楚、搞明白,它究竟是什么,我们在这个地方得什么样的好处、什么样的利益。所以称之为无上,没有超过它的。

如宗门,宗门这是禅宗。所以佛教自己称为宗教,跟我们一般讲的宗教意思完全不同,这个要懂。佛教为什么称宗教?它修学的方法分为两大类,一个是禅宗,一个是教下。佛教在中国,过去有十个宗派,现在有八个,小乘两个没有了。禅宗跟其他七个宗派用的方法完全不一样,其他七个宗派,包括净土宗,都是像上学读书一样,由浅而深,逐渐的达到圆满;禅宗不是的,禅宗用的方法是参究,首先求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,见性之后,回过头来再学教,它是这个方法。教下的,是先学教,最后才开悟。这个方法完全不一样。所以称为宗门教下,合起来称为宗教,是这个意思。

宗门真的有好处,为什么?开悟之后,你再学经教,速度非常快,他一听就懂,一看就懂。像龙树菩萨,这是在印度的,佛灭度之后六百年,出现在印度,那个时候佛教没传到中国来,龙树菩萨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,将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这些经教,四十九年讲的一切经,他三个月就学完了。我们学三十年都没办法。三十年我们能学一个宗,通达一个宗,就很了不起了,全部通达,不可能。可是禅必须有禅的条件,没有禅的条件是不能学的。就像六祖在《坛经》上所说的,他接引的对象,上上根人。换句话说,上中下三根都不是学禅的对象,那是学教的。所以禅难,禅不开悟,出不了六道轮回。不开悟,得禅定,禅定生四禅天,再高的生四空天,出不了六道轮回。这个道理一定要懂。

天上福报大,寿命长。我们不要讲色界,我们讲欲界,从我们人道上去,欲界第一层天是四王天,这是欲界最低的。四王天的寿命五百岁,不是我们人间的五百岁,有时差,四王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五十年。他五百岁,一年也是三百六十天,要记住,它的一天是人间五十年这个算法,你说寿命多长。所以人喜欢生天。再上去一层,忉利天。我们中国称玉皇大帝,玉皇大帝就是忉利天主,他的福报更大。忉利天的一天是人间一百年,中国号称五千年的历史,在忉利天才五十天,不到两个月。从这个地方你就知道他的福报多大。忉利天的寿命一千岁,比四王天殊胜太多了,一天是人间一百年。忉利天看这个人很可怜,活一百岁,好不容易,早上生的,晚上就死了,真叫无常。寿命这么长,他的福报就可想而知。所以人没有不想生天的,愈往上去愈殊胜。再往上去,第三层夜摩天,第四层兜率天,弥勒菩萨住在兜率天。要知道,兜率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四百年,寿命四千岁。弥勒菩萨将来要到世间来成佛,那是在兜率天圆寂了,到人间来,合我们人间的时间多久?五十六亿七千万年。有人说弥勒菩萨现在就来了,不是的,现在是他的化身,不是应身。所以说天福很大。

天不究竟,寿命再长,也有到的一天。非想非非想处天,这是二十八层最高的一层,佛跟我们说,寿命八万大劫,不是用年来算,八万大劫。八万大劫也有到的时候,到了,他再上不去了,上不去就掉下来,所以说爬得高摔得重,掉下来掉到哪里?就掉到地狱。从最高的落下来,落到最下,为什么?谤佛,毁谤三宝。他自己不知道,以为非想非非想处天就是大般涅槃、就是不生不灭。八万大劫到了,他的定功失掉了,又要堕落了,所以他怀疑佛说的话是假话,我已经证得,成佛了,已经证大涅槃了,为什么我的定功还失掉、还要往下堕落?他不是平常谤佛,他是在那个将要临终堕落的时候,这个时候谤佛。不知道他那个境界不是佛家讲的般涅槃,不要说大乘,小乘都不是。小乘般涅槃,是在四圣法界的声闻法界,不在非想非非想处天,这四禅四空里头没有般涅槃。

毁谤三宝的过失,我们不知道。佛在经上虽然讲得很清楚,我们听了,耳边风,没有感觉到。如果真正感觉到了,怎么敢做毁谤三宝的事情?关于这一方面,那就是佛教导我们、祖师教导我们的,要认真学习经教。在我们这个世间,把这个事情讲清楚、讲明白,只有经教。经,佛讲的;论,菩萨所说的,祖师大德所说的,这都称之为论。所以经论是佛菩萨留给我们的法宝,这里面所说的都是宇宙人生的真相。真相搞清楚了,我们就知道该怎么做,该怎样去修学。

这是禅宗《宝镜三昧》里面有这么一句话:「潜行密用,如愚如鲁,但能相续,名主中主」。这是禅宗里面的术语,我们有个参考资料,这是禅宗曹洞宗所立的,叫「四宾主」「主,指正、体、理」,这是主。正,正法久住。什么是正法?这个法门决定成佛,这是正法。这个法的修学到最后成不了佛,这不是正法。如果它是成菩萨、成阿罗汉,这都不叫正法。成阿罗汉那是偏,偏了,成辟支佛也是偏了。所以「宾」,宾就是「指偏、用、事」这些东西。

宗门的修学,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一生成就,不要二生。六祖惠能是一个例子,像这样上上根的人,上上利根,他是属于顿舍。舍是什么?把烦恼放下。见思烦恼、尘沙烦恼、无明烦恼,这三种烦恼他能够同时放下,放下就成佛了。这种人太少了,佛陀在世的时候也不多。佛陀在世的时候阿罗汉多,阿罗汉是什么?放下见思烦恼,就证阿罗汉果。放下尘沙烦恼,就证菩萨果位。放下无明烦恼,就成佛了。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是三种烦恼同时放下,一时顿舍,很少,在中国只看到一个,惠能大师。用一、二年放下的就不少,《五灯会元》里头、《传灯录》看到的就不少,总有几十个人;三年、五年放下的,十年、八年放下的,有一、二十年放下的,三、四十年放下的,多,都行,只要放下,他证的位次是平等的,跟六祖证的是平等的。六祖那个是太厉害了,他能够在一念当中他就放下,一般人做不到的。所以宗门有顿悟、有渐悟,渐悟的多,顿悟的少。

《五灯会元》里面一千七百则公案,换句话说,就是一千七百多人用参禅这个方法,真正达到明心见性、见性成佛。佛法传到中国两千年,两千年最近这两百年不算,往前面算一千八百年,一千八百年当中,宗门成就的人不少。如果再加上教下,教下里头大开圆解,净宗里头理一心不乱,密宗里头的三密相应,总合起来,我们估计决定超过三千人,这三千人成佛了。一千八百年当中有三千多人成佛,你就知道佛教在中国成果是非常可观,跟印度相比,有过之而无不及。这里头没有算往生的。如果往生,往生,大概是到现在,从慧远大师开始,东晋时代,大概将近一千六百年的样子。这一千六百年;净宗是慧远大师,最初在庐山,江西庐山,建一个念佛堂,邀约志同道合,依《无量寿经》,念佛求生净土,一百二十三个人,个个成就,这多殊胜;这个方法传下来传到今天,世世代代如果我们就真的往生到极乐世界,决定超过十万人。这个成就绝不亚于禅宗。禅宗明心见性,净土法门往生到极乐世界就是明心见性。他不能往生,那就没法子,真往生,就见性。经上讲得很清楚,这四十八愿里头的,弥陀的本愿,第二十愿,只要生到极乐世界,皆作阿惟越致菩萨。阿惟越致菩萨是什么等级?法身大士。法身大士当然是明心见性,没有明心见性,不能称为法身大士。极乐世界叫带业往生,你自己没有到这个位次,阿弥陀佛加持你、帮助你,你在极乐世界,你的智慧、神通、道力、作用跟阿惟越致菩萨完全平等。这一种殊胜的利益,八万四千法门里头找不到。

有人批评我,说我讲经偏重在净土,其他的宗派经典都不讲。我不是不讲,早年讲过,早年讲过华严宗的《华严经》,讲过天台的《法华经》,也讲过禅宗《金刚经》《六祖坛经》《永嘉大师禅宗集》,都讲过。讲了以后为什么不讲?我做不到,我修那个法门没本事,一点把握都没有。对净土,我有把握。年岁这么大了,没有把握的事情不可以再做了,年轻无所谓,年老之后精神力量完全集中,就是一部《无量寿经》

这个本子是老师亲手传给我的,我接受了,夏莲居的会集本。这个注解,是我在美国遇到黄念祖老居士,他在美国弘法的时间很短,只有一个月,我常住在那里,我讲经也很忙,美国十个大城市轮流去讲,我们只通了电话,我来不及去看他。他这个注解那个时候刚刚做出来,是油印的本子,就带了一套带到美国,就送给我了,派人送到我们的小道场。我看了之后非常欢喜。在美国那一次,讲经告一个段落之后,我就到北京去看他。以后每一年我至少去看他三次,一直到他往生。他在病中,勉为其难完成这一部注解,这个注解是集注,集经论祖师大德之大成,集大成。所以会集是集大成,五种原译本的集大成,注解是总结经论、祖师大德注疏之大成,了不起的注疏!注解里头,宗门教下显密圆融。

像此地这一段,主中主,这是引曹洞宗的,来给我们注解无上的意思。那什么叫主中主?主,先把宾主两个字搞清楚。主,这是正,成道的正法;是体,体就是真如自性,就是真理,禅宗称它为主。宾,这是偏、是事、是用,也就是主起作用,这叫宾。「主中主,谓理之本体并非直接显现于日常之事相上」,那是主中主,在日常生活当中没有直接显现。这就是圆满的性德,是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说了五句话,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,这就是主中主。宾是什么?「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」,那是宾。它起作用,起作用就能生万法。不生万法的时候,那是主中主;生万法、起作用的时候,法里头有主、有宾。虽然我们现前阿赖耶用事,把阿赖耶当作心,阿赖耶从哪里来的?从主中主变现出来的,阿赖耶就是主中宾。

《洞上古辙》卷上」,这也是禅宗的典籍,它说得也好,「理之本体不涉于用者,名主中主,喻如帝王深居九重之内」。完全讲的是本体,哲学里面是讲的宇宙万物的本体,这是主,主中主。「反之,从理体之中自然能引发用与事」,那就叫「主中宾」。这是大乘教上佛告诉我们,「一念不觉,而有无明」,所以说「无明不觉生三细,境界为缘长六粗」。阿赖耶的三细相、六粗相怎么来的?这是主中宾,我们是由于一念不觉。

一念不觉非常难懂,什么叫一念?我们不知道,不是我们起心动念这个一念,这一念是太粗了,佛说这个一念是极其微细,微细到什么程度我们无法想象。佛在《菩萨处胎经》,在这个经中问弥勒菩萨,「心有所念,几念几相识也」。这经文,我们把它翻成白话,那就是说凡夫心里动个念头,这个念头当中有几个念?有几个相?有几个识?佛这一句话里头问了这么多问题。弥勒菩萨回答,他说「一弹指」,这是讲时间,一弹指这么长的时间,「有三十二亿百千念,念念成形,形皆有识」。你看答得这么清楚。这里头最重要的是三十二亿百千念。百千是单位,十万。三十二亿乘十万,多少?三百二十兆。这一弹指有三百二十兆个微细念头,我们怎么会知道?现在我们的科学是用秒做单位,那一秒钟能弹多少次?我大概可以弹四次,我相信有身体比我好的、气力比我足的,至少他可以弹到五次。五乘三百二十,就一千六百兆,单位是兆。一秒钟有一千六百兆次的念头。你问多少个念头,一秒钟里头一千六百兆个念头,这弥勒菩萨说的。

每一个念都有物质现象,每一个物质现象都有精神现象,精神现象就是受想行识。我们看了科学的报告,恍然大悟。天天念的《心经》,念得都很熟,「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」,五蕴皆空是什么不晓得。这才知道,五蕴是什么?就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那个念头,那个念头是五蕴。为什么?相就是色,识就是受想行识。所以观世音菩萨照见的是那个,不是我们这粗相,太微细了。这个现象,今天被科学家捕捉到了,这是科学了不起的成就。不是一个人,是最近发现的,最近三十年发现的,这些科学家去研究物质,物质到底是什么?把物质揭开了。

今天的科学是向两个方向发展,一个是宏观宇宙,一个量子力学。宏观宇宙是无穷大,研究宇宙。量子是研究反过来的,是研究小,小到不能再小,找这个东西,从物质上研究。真的被他找到,科学的名词叫微中子。一个微中子多大?科学报告里告诉我们,它的体积等于一个电子的一百亿分之一。我们没法子想象,一百亿个微中子聚集在一起等于一个电子,那电子我们肉眼看不到的,这么小的一个物质现象,那不能再小了,应该就是佛经上讲的极微之微。佛说极微之微再不能分了,再分就没有了。科学家还是把它分裂了,分裂之后,真的,物质现象没有了,看到是什么?看到是念头,是意念波动的现象。这是物质搞清楚了,物质怎么来的?物质是念头波动现象产生的。换句话说,没有念头就没有物质。

这个发现是非常伟大的发现,也是革命性的发现,对我们的好处太多了,能帮助我们现前解决很多问题。这些科学家提出「以心控物」,这是最新的学说,就是我们的念头可以控制物质现象。我们的念头能控制物质现象,今天地球,地球是个物质现象,这么多的灾难,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意念把这些灾难摆平、化解。科学家告诉我们,这个念力之大,真正把它集中在一个地方,可以改变星球在太空当中运行的轨道,有这么大的力量。佛在经上,大小乘经上佛都说,「制心一处,无事不办」。这个经文,我想大家都很熟悉,制心一处就是禅定。

像今天科学家看到这些境界,在佛经里面,佛经上怎么说出来的?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讲的,被现在量子力学家证明了,无论是说的无穷大,或者是无限小,佛都早已经说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这科学家对大乘佛法不能不佩服。佛是怎么看到的?佛从禅定当中看到的。什么样的禅定才能看到?大乘经上常讲,八地以上。菩萨阶级,在《华严经》上总共五十二个阶级,前面五十一个是菩萨,最后一个是佛,五十二个阶级。八地,这很高了,八地上去,九地、十地、等觉、妙觉,就是五十二个阶级最高的那五个阶级,他们都能看到,不需要科学仪器,不需要,亲自看到,看得清清楚楚,比科学家还要清楚。我们从科学这里得到印证,佛经上讲的东西不错,我们的念头善,身体健康长寿;念头不善,那就多忧、多愁、多烦恼,身体不健康;念头就可以治病。

贪瞋痴慢疑不善的念头,跟我们的五脏六腑相应,这中医上都说;跟我们居住环境也相应。贪心,感应的是水灾,海水上升,江河泛滥,贪心重。瞋恚,感应的是火灾,火山爆发,地球温度上升。愚痴,感应的是风灾。傲慢,感应的是地震。怀疑,这最麻烦,怀疑,什么都不相信,对身体来讲,免疫系统整个破坏了;对我们山河大地来讲,山会倒下来,地会突然陷下去,这是什么原因?这是怀疑。那我们,我们不贪,没有水灾;我们不瞋,就没有火灾,温度就会正常,气候正常;我们不愚痴,就没有风灾;我们不傲慢,谦虚,地震就没有了;我们不怀疑,山崩地陷绝对不会发生。这就是什么?以心控物。

美国的量子力学家,这现在人还在,告诉我们,怎样去应付二0一二马雅灾难预言?他这些话,是在前年,在悉尼,澳洲悉尼,一些科学家他们举行的会议当中提出的报告。两天会议,第一天报告最近科学研究的成果,第二天专门讲灾难问题。他提出应对的方法,第一个,希望地球上的居民「弃恶扬善」,我们佛门讲断恶修善,就这个意思,断一切恶,修一切善;第二个,「改邪归正」,第三个,「端正心念」,地球上灾难就化解了,不但化解,会把地球带向更好的走向。这个报告在网路上都有,真的,不是假的。我们能够相信,从我们自己内心去做起,我现在把所有的恶念统统改正过来,我对于化解地球灾难就尽到一分力量。相信的人愈多,自己能够改过自新的人愈多,地球纵然有灾难,灾难不大。我们自己要努力,自利利他,何乐而不为之!

主中宾,它有个比喻,「喻如臣相奉命而出之者也」。我们继续往下面看,接着往下看,「此正不堕法身数中。毗卢顶上行走,禅宗极则事」,你看宗门的参究,《宝镜三昧》上说潜行密用,他们参禅,在静坐,你看不出来,入定。你看到好像他愚痴、他粗鲁,好像什么知识都没有,他定中什么?他定中就是观主中之主,就是观自性。像《楞严经》上,观世音菩萨「反闻闻自性,性成无上道」,他守住自性,不为外面境缘所动摇。而如愚如鲁,但能相续,这两句话很了不起。上上根人,他用功是这个方法。日用平常的时候,你看不出来,你看他好像痴痴呆呆的。

在念佛法门里面,「净宗之寂光上上品」,跟禅宗这个「潜行密用,如愚如鲁,但能相续,名主中主」是同一个境界。但是这两种人根性大不相同,他们用的方法相同。禅宗是一切都明了,净宗多半是什么人?阿公阿婆,老实念佛的人。你看,他一天到晚,就一串念珠,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,念念相续。你看他那个样子,愚痴、粗鲁,什么都不懂。你跟他讲什么话,他都给你笑咪咪的,就是一句阿弥陀佛,他不断。无论讲什么,你问他,他都是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,什么话也没有,就这一句。这就是如愚如鲁,他能相续,他不中断。这种人念佛往生,给诸位说,往生到极乐世界上品上生。他用的这种方法,跟宗门这个参究没有两样,都是最高的成就,往生时实报庄严土上上品往生。

我们看到这种人,往往都看不起,瞧不起他,以为他什么都不懂。祖师大德们知道,这种人暗合道妙,这个道是无上道。暗合道妙,他自己不知道,到往生的时候,他证到的时候,他才知道。那一往生,阿弥陀佛佛光一照,他就大彻大悟。为什么?他已经做到制心一处,他功夫制心一处,制心一处就是如愚如鲁,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,这是大成就者。我们一个道场,无论是出家人道场还是居士道场,真正有一、二个这样的人,那是宝。有这么一、二个人,三、四个人,我可以断言,他这个地区不会有灾难。为什么?真修行人。这种人有佛菩萨加持,有天龙善神守护,所以这种人要对他恭敬,绝不能够轻慢,轻慢有罪。

「以此为志愿,故云无上」。净土宗里头念佛人很多,有几个像这样念佛的?有,不是没有,很少见。他的秘诀在哪里?就是制心一处,这个一处就是阿弥陀佛,他就守定了这一句阿弥陀佛,一句一句相续不断,这就是他的功夫,真功夫!这样的功夫,也就是古德所说的「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」,他念佛的功夫跟阿弥陀佛相应。心专了,心一了,得一心了,就通了。我们现在的心是杂心,一句佛号里头,有妄想、有杂念,甚至于怀疑,半信半疑,所以功夫不得力。那跟这些阿公阿婆比,那差太远了,天壤之别。说故云无上,阿公阿婆就是无上,人家行无上道,证无上佛果。

「净定者,其心清净,寂然不动」。修行,修什么?这是每个同学都要记住的,净宗所修的,就在这个经本经题上,修什么?修清净心。清净心没有染污。自私自利是染污,名闻利养是染污,五欲六尘是染污,贪瞋痴慢是染污,统统没有,就是一句佛号。一句佛号,一句接一句,相续不断,他修什么?修清净心。清净心得到了,再提升,平等心。清净心现前,他已经到阿罗汉的境界;平等心现前,他到菩萨境界;后头觉,是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,他证到法身菩萨。如果不是以这个为修学的目标,那你就全错了。

这个经题好,经题标示的就是本经的内容。这部经里讲什么?就是给你讲清净平等觉,因。果报,大乘无量寿庄严,果报。修清净平等觉,证大乘无量寿庄严,大乘是智慧,无量寿是德,庄严是相好,就是世尊在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。净宗,如来的德相统统在极乐世界,你到达极乐世界,全得到了。也就是说,自性里面的智慧德相,你统统证得了。于是我们晓得,人生大事是什么?无过于求往生,你不求往生就错了。求往生,得把这个世间放下。这世界上东西一样带不走的,搞这个是白搞了,要认真搞带得走的,带得走的就是「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」,要学那些阿公阿婆真修真干。其心清净,寂然不动。一切时、一切处,顺境逆境、善缘恶缘,总是不动心,真正做得了主,主中之主,不为境界所动摇。

「安乐者,安然自在,任运常乐」。这两个字好,这就是行人。行人就是真干的人,真正修行的人。行是行为,指的是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这都叫行。三业,起心动念是意业,言语是口业,身体造作叫身业,这三业,三业清净。三业有了问题,跟经教上讲的不相应,那你就要承认错了,依经教的标准把它修正过来,叫做修行,这两个字真正的意思要懂。修行在身口意上修,身口意三业最重要是意业,口跟身是外表。

我初学佛的时候,老师教我;那时候刚刚接触,还没有皈依,连居士都谈不上,章嘉大师教我,「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」,这教给我。实质是什么?实质是起心动念。心正,言论自然正,行为自然正,最重要是从心地上修!老师教我「看破、放下」,看破,了解事实真相;放下,不受外面环境干扰。《般若经》上佛说,「一切法」,世出世间法全部包括在里头,「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」。世出世间法都不要放在心上,为什么?清净心中一法不立,叫真清净。我们做不到,做不到才用这种方便方法,净宗的方法,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,心上只有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,什么都没有;口里头只有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,什么话也没有,好!身体天天拜阿弥陀佛。拜佛是很好的运动,身礼佛,每一个关节都活动到;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,没有杂念、没有妄想,这真修、真干,所以净定安乐自然现前。净定安乐全是性德,你的心清净;不动,定就是不动;安是安然、自在;这个乐,是一般世人无法体会的,真乐,这个乐不是从外头境界得来的,那是刺激的乐,那不是真乐,这个乐像泉水一样,从内心里头往外流,喜乐,充满了智慧,流露出来是德行、是性德。

「一旦」,这个一旦,「指之某一刹那际。因此无上是行不到处,故无行程可计」,也就是无期限可言,「只是在无心三昧中,突然触着碰着,摸着向上关捩子,刹那相应,究极心源,契入理一心」。这是什么?是大彻大悟,这话讲大彻大悟。所以大彻大悟之前的相,就是要如愚如鲁,念念相继,心确实是住在净定安乐之中,就是说没有妄念、没有杂念,纯是阿弥陀佛,身口意纯是阿弥陀佛,什么都不夹杂。念到时间久了,不定什么时候,一旦,不定什么时候。某一刹那际,就是我们讲的一念间。这个一念,是弥勒菩萨所说的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,就是那个一念间。因此无上,你的志愿无上,这个无上是行不到处。为什么?它没有处所。所以不能讲时间,不能讲什么时候,时间、空间都放下了,这种意念都没有了,只是在无心三昧中。

下面的话是高峰禅师的话,中峰禅师的老师。突然触着碰着,这都是比喻。碰着什么?碰着向上关捩子,好像我们开保险柜一样,号码对好了,一拉就开了,刹那相应,那这是?这就是大彻大悟。诸位读六祖《坛经》,在《坛经》上可以有一点启示。惠能大师在五祖忍和尚的方丈室,半夜三更,五祖召见他,跟他讲《金刚经》大意。六祖不认识字,不需要经书,讲到「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」,这个时候就是六祖突然碰着、触着,一下就开悟了。开悟,把他所悟到的那个境界说出来,就是向五祖做报告,只有五句话,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」,何期是没想到,自性真心本来清净,从来没有染污过,我们都是一样的。染污的是什么?妄心,不是真心。我们真心,纵然造作罪业堕无间地狱,他的自性都不染,这个事实真相要知道。知道之后要珍重自己,佛说了,你本来是佛。现在为什么变成这样?是你迷了。你一觉悟就成佛了。

我们今天用念佛这方法来觉悟,念到绵绵密密,这一句佛号接着一句佛号,日夜不断,念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再念。这谛闲老和尚教的,方法好,一点压力都没有。念个若干时日,不一定什么时候就大彻大悟。这是什么?规矩,守规矩就是持戒。持戒的目的何在?目的是得定。所以持戒一定要放下,不放下,你怎么会得定?世间人这些事你不要管,你管它的时候,你心里面就有妄想、就有杂念,根本不管,学这些愚夫愚妇,无知无识。要管事,什么时候管?大彻大悟之后再管。没有彻悟之前,老老实实,痴痴呆呆。所以这是行不到处,真正行不到处。行得到处的顶点是等觉菩萨,等觉菩萨再往上去是行不到处,为什么?不能有这种行的念头。不但不能够有起心动念的念头,起心动念的习气也断尽了,这个时候妙觉果位自然现前,这行不到处。现前之后怎么样?现前之后实报庄严土没有了。他到哪里去了?他回常寂光去了,这才叫究竟圆满无上菩提,常寂光。

常寂光在哪里?无处不在,无时不在。这个光,我们看不到,八地菩萨就看到了。我们为什么看不到?有障碍,妄想是障碍,分别是障碍,执著是障碍。妄想就是无明烦恼,分别就是尘沙烦恼,执著就是见思烦恼,这三种障碍障碍了我们自己不能见性。三种障碍都放下了,你就见到了,你跟惠能大师一样,跟释迦牟尼佛一样。这一桩事情,谁都帮不上忙,迷,是自己迷的;悟,还是要自己开悟。佛能够引导我们,不能帮助我们证得,证得一定要靠自己。靠什么?就靠放下。简单一句话说,放下就成佛,放不下就是凡夫。凡夫跟佛,关键就在肯不肯放下。人人平等,确实无有高下。

净宗尤其不可思议,净宗还是要讲放下。不放下,你往生品位很低,凡圣同居土。六道中人往生到极乐世界,在凡圣同居土。四圣法界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,他们往生,在方便有余土。明心见性、大彻大悟这些人往生,在实报庄严土。所以极乐世界,那里是个学校,有高级班、中级班、初级班。凭什么资格向上提升?就凭放下。你肯放下,你往生到极乐世界就高级班了。高级班要不起心、不动念,眼见色、耳闻声不起心、不动念,就生实报土;起心动念,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生方便有余土;起心动念,还有分别执著,那就凡圣同居土。统统在日常生活当中去锻炼,这功夫。

蕅益大师说得好,这个法门,能不能往生,决定在信愿之有无。我们真相信,我们真想去,往生的条件就具足了。往生到极乐世界品位高下,在念佛功夫的深浅。念佛不间断,深浅在放下,你放下了多少。完全没有放下,功夫浅,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;放下得愈多,品位就愈高,一定要晓得,为什么要放下?假的。极乐世界是真的,不是假的,假的带不去,不准你带假的。我们念佛,目标是契入理一心,但是理一心很难。难,不要怕,不放在心上,就是一直念下去,它自然成就了。天天想成就,这是妄想,这就是障碍,不许可有妄想,一直念下去,自然成就,这就对了。

故云『一旦开达明彻』。这就是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,净土宗的理一心不乱。「开者,心开」。我们原来心是闭塞的,没有开,现在心开了。心为什么不开?就是有妄想、有业障,闭塞了。业障消了,烦恼断了,心开了,自然开了。「达者,了达」。了是明了,达是通达。下头,「明者,明白。如《信心铭》曰:洞然明白」。洞然明白跟底下讲的彻悟,意思完全相同。「透彻」「彻悟」。所悟的是什么?你看,妙了,悟的就是,『自然中自然相』。这一句话的意思很深。念老这一段注子注得好。「如《首楞严经》狂人迷失本头,狂走寻觅」,这是不自然。这是释迦牟尼佛在楞严会上讲经,举了一个例子,说明是怎么迷的。说明什么?迷没有原因。没有原因什么?真的迷了。狂人就是迷的人,迷的什么?他找他的头,我的头在哪里?到处去找,这就不自然。遇到一个人敲你,你的头不就在你颈子上吗?这一摸,真的在,这就是自然,明白了。

这一桩事情,我们小时候常有这种事情。我们小时候,遇到的是中日战争,战争也很可怕。那个时候,小学高年级,就是五、六年级,这些孩子都要学军训。这非常时期,要学军训,万一日本人打到这里来,我们要怎样自卫,学这个东西。学军训,每天早晨一定有紧急集合。老师,就是教官,哨子一吹,三分钟就要到操场,服装整齐,排队排好。这是常常有这种事情,我们自己也有过这么一、二次,真的服装整齐,帽子都戴好了,一集合,心里一急,急的时候,我的帽子在哪里?慌慌张张到处问人。人家一指,你帽子不在头上吗?一摸,果然在头上。那就是迷头认影,就跟《楞严经》上讲的是一个境界、一桩事情。亲身经历,这个印象就很深刻。一慌一乱,迷失了。这个迷失了,戴在头上的帽子,还在找帽子,这不自然;别人一下唤醒你,就在头上,这自然中自然相。

「一旦狂歇,歇即菩提,本头宛在」。歇即菩提,菩提就是觉悟。你觉悟了,没有失掉,头在。「何等自然」。这个意思很深很深。他说的是什么?说的就是,我们每天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,你这一天所见、所闻、所觉、所知,全是自然中自然相。你为什么入不了这个境界?是因为你见色闻声,你杂的有自己的妄想、有自己的意念,就变成不自然了。那个真正修行人、有功夫的人,他见到是自然中自然相。他功夫是什么?他功夫就是不分别、不执著、不起心、不动念。换句话说,我在前面讲的,那个念佛的老太婆、老阿公,他们见到的,六根见到就是自然中自然相。所以你不管给他讲什么,你不管问他什么,他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回答你。你问他懂不懂?他也跟你说,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,他没有第二句话回答你,妙极了!你着急,他不着急;你心里头有妄念、有杂念,他没有,他非常单纯,这就叫功夫得力。功夫深了,他见的这个世间,跟佛与法身菩萨所见完全相同。法身菩萨见性了,他没见性,没见性也能做到,有同等的受用,所以往生有同等的果报。

「又如古德悟时」,这都是禅宗的,古大德开悟的时候说,「原来师姑是女人做的」。师姑是比丘尼。这是什么?自然中自然相。「又如:早知灯是火,饭熟已多时」。煮饭要烧火,灯就是火,这都是显自然中自然相。「比丘尼是女人,灯即是火,均自然中自然之相也」。只要你把念头没有、熄掉,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,六根接触现前六尘境界,就是自然中自然相,就是佛经上所说的法尔如是。给你说深一点,那就是惠能大师所说的,不现的时候,是第三句讲的,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;现的时候,就是最后一句话,「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」。何期自性本自具足,是自然;能生万法,就是自然中自然相,没有一法是例外。所以那个本然就是自性,清净本然,能生万法,能现万象。

下面又举了个比喻,「又如未悟者」,这凡夫。凡夫什么?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。凡夫,他有山的执著、有山的分别,有水的执著、有水的分别。那个觉悟的人?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。这悟了,悟了什么?不再执著这是山、这是水,知道什么?山跟水是假名。「名可名,非常名」,老子说的,大乘佛法讲离名字相、离心缘相,悟了,不执著这些名相,这是悟入。彻悟的,真正悟到的,看山还是是山,看水还是水。真正彻悟了,对于山的性相、理事、因果完全通达明了,不执著空,也不执著有,他在山水里头得大自在,在山水里得受用,一尘不染,得大自在,这是彻悟。

「高峰禅师曰:元来只是旧时人,不改旧时行履处。只是仍旧,何等自然」。这是说什么?这是说成佛了。成佛,成佛还是你,没改变。六祖惠能大师成佛了,还是旧时的惠能,没有改头换面,这何等自然。不是成佛了就改头换面,成菩萨改成菩萨面孔,成阿罗汉就变成阿罗汉的样子,不是的,还是老样子。老样子什么?他真是阿罗汉,他真是菩萨,他真是佛,样子没改,他的心态改了。以前有心、有态,现在心态没有了。虽没有了,他表演出来还是一样的,跟平常一样。那是什么?舞台表演,知道这是在演戏。以前不知道演戏,以为是真的。现在是舞台演戏,要演得很逼真,演给别人看,不是给自己看,那就是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。如来应化在世间,法身菩萨应化在世间,何等自在,何等自然。这种示现,是众生有感,佛菩萨示现。

我们不说远,我们说得很近,虚云老和尚,这大家都还记得很清楚。解放的初期,香港这边学佛的同学把老和尚接到香港来,给他建了一个精舍,我去参观过,听说老和尚住了一个月就回去了,说这个香港花花世界,不适合修行,他回去了。我们从他的传记,《年谱》里面看到一个故事,我常常提醒大家,这个故事是他四十几岁的时候,四十七岁,发心朝五台山,把这个功德回向给他父母,他父母早就过世了,报恩。他从普陀出发,三步一拜,拜到五台,三年多的时间,路上很辛苦,三步磕个头。当中两次生病,两次生病都在旷野,看不到村庄。在那个时候病倒了怎么办?遇到一个乞丐,乞丐救了他,照顾他十几天,等他身体完全恢复,再去拜,拜山。这两次大病。第二次生病,又遇到这个人。这《年谱》上都有记载。是个乞丐,问他叫什么名字?他叫文吉。问他住哪里?他说我住在五台山,你到五台山去,五台山人都知道我。他就记住了。拜到五台山的时候,他就打听,问人:有一个乞丐叫文吉,你们认不认识?没有人知道。到庙里面去之后,把他这个路上经过情形告诉大家,人家讲,那是文殊菩萨化身的,恍然大悟。你看看,你有感,文殊菩萨就有应。文殊菩萨现乞丐相,你一点都不怀疑,照顾你十几天,两次病,在一起住了一个多月,这不是假的。你有困难的时候,菩萨真现身。

我们如果一心,像老和尚那样的虔诚,他是朝山,我们是念佛求生极乐世界,我们遇到最困难的时候,阿弥陀佛肯定化身来帮助我。人要有信心,遭遇到什么困难,菩萨会来帮忙,真的,决定不是假的。我们对自己要没有信心的话,你怎么能成就?「信为道元功德母」,有信心,一个人精神能振奋起来。我真干,我真有成就,我真有把握往生,我跟阿弥陀佛念念相应,就像热线电话一样,我这一动心,他就知道。你说你多快乐!你多自在!什么样的灾难与自己不相干,心里头不要想这个东西,想这是错误的,想阿弥陀佛就对了。想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来了;想灾难,灾难就来了,一切法从心想生。这一句话希望大家好好的记住,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想什么,什么就来,何必想灾难!想病,病就来了;想死,死就来了,都是从自己心想生。大小乘经论,佛都这样嘱咐我们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

返回《净土大经科注讲记》目录

生死书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