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科注  (第三九一集)  2012/6/22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 档名:02-037-0391
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八百五十五页,第三行末后一句看起:

这一段是说明入道,入道就是明心见性,方法很多,所谓八万四千法门。净土法门也不例外,所以方法很多。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,一个是理入,一个是行入,这前面我们都学过了。「行入则有四者」,单单讲行。例如上上根人,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,像六祖惠能,那是理入,一闻千悟。普通一般人要从行,行是修行,慢慢来,一步一步向上提升,这属于行。行里面四种,第一种是「报冤行」。报冤行也就是我们往年离开新加坡的时候,我写了一幅对联,赠送给我们所有同学,上联就是这个意思。「处逆境,随恶缘,无瞋恚」,这个很重要。我们怎么处逆境?怎么跟一些障碍我们的人相处?佛教导我们,用清净平等觉。知道这些缘分都是过去造的一些业障,或者是现前所造的,叫报应。报应现前,虽然有苦难,要忍受,不能有怨恨心,受什么样的迫害,都没有怨恨。

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了榜样,没成佛之前,修菩萨道,修忍辱波罗蜜,被歌利王割截身体。这是最不能忍受的事情,他能忍,完全接受。而且告诉歌利王,我将来成佛,第一个度你。释迦牟尼佛成佛了,第一个得度的,憍陈如尊者,憍陈如的前世就是歌利王。佛说话算话,没有妄语,不但不怨恨歌利王,反而感谢他。为什么?他提出这个考题,忍辱仙人通过了,忍辱波罗蜜圆满,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时间提前了。世尊本来排列的,贤劫千佛他是第五尊,弥勒是第四,因为忍辱波罗蜜圆满,把他提在第四,弥勒排在第五。所以释迦感恩,没有怨恨,还感恩。今天我们遇到毁谤的、侮辱的、障碍的、陷害的,要像释迦牟尼佛一样知道感恩。不是坏事,是来考验我们功夫够不够,在这个境界还会不会起心动念?还会不会想报复?如果都没有,提升了。没有他的考试,怎么知道你的成就?所以,人人是好人,事事是好事,这个道理一定要懂,我们这一生才能有成就。

第二个,「随缘行」,是随顺境、善缘。顺境、善缘往往更容易让人堕落,不知不觉的堕落掉了,很可怕。为什么?他欢喜,欢喜容易自满,容易生起傲慢心,这就堕落了。一切顺利,别人看到你都恭维你、赞叹你,来供养你,你在这里面很容易起贪心,贪瞋痴慢非常容易勾引起来,你就堕落掉了。顺境里面,没有贪恋、没有愚痴,你也就顺利通过了。

第三,「无所求行」。我们知道万法皆空,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,千真万确的事实。今天科学家为我们做报告,他们看到了真相,这个世间所有一切物质现象都是假的。物质从哪里来的?是意念波动现象所产生的幻觉,不是真的。佛告诉我们,真心不动,妄心动。阿赖耶是妄心,所以阿赖耶是波动现象里面产生的,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它做主宰,随着它的变化。佛在经上常说,一切法从心想生,这个心想就是阿赖耶。阿赖耶起心动念,意识跟末那识执行,意识分别,末那执著,前五识就落实在事相上,前五识就造业。清净心造净业,净业比染业好,净业现净土,四圣法界是净土,染业现秽土,秽土就是六道轮回。六道轮回里面又有善恶,善业感三善道,恶业感三恶道。不论是恶道、是善道,是净土、是秽土,统统是假的,没有一样是真的。所以,菩萨在这个境界里面,他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,这是智慧,叫观照。心怎么样?如如不动。住在这个世间,是为帮助众生觉悟,自己觉悟了之后帮助众生。帮助众生,没有起心动念,这一点千万要记住。帮助众生,自己有起心动念,自己在造业。你一个善念,造的善业,一个不善的念头,造的是不善业。既然天天都在造业,这是凡夫,这不是圣人。修行修什么?就是修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头不分别、不执著、不起心、不动念,这叫真修行。能够这样修行的,一生当中没有不成无上道的。

惠能大师做到了,即身成佛。在他会下,很难得,有四十三个人做到了。这四十三个人都跟他一样,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这一点我们要明了。达摩祖师传承禅宗,从二祖慧可到六祖都是单传,只传一个人。惠能大师他传四十三个人,空前绝后,六祖之前没有,六祖之后也没有。有传二、三个的,四十三个人,有人根本就没有传人,传一个的,二、三个的,没有像能大师那么样的胜,殊胜!这是缘不一样。宗门如是,教下亦如是,教下是渐修,一步一步向上提升,这种人占绝大多数。所以释迦牟尼佛的示现,讲经教学四十九年,就是为这些人。祖师大德常说,黄念老的注解也是会集本,会集了八十三种经论,一百一十种祖师的注疏,总共一百九十三种,搜集的材料非常丰富。把材料里头的精华,都写在这个注解里头,所以这个注解是集经论、各个祖师之大成。对于这桩事情讲得很多、讲得很清楚,提醒我们,修行不是读经、磕头,这些都是形式。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,实质是什么?实质是我们见色闻声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,这叫真修、真行。千经万论总不离这个原则,与这个原则不相应就不是佛法,与这个相应就是佛法。

所以修行在哪里修?日常生活,穿衣吃饭、待人接物。修什么?经题上讲得清清楚楚,清净平等觉,修这个,这是因。果,果是经题的上半部,大乘、无量寿、庄严,那果,那就是极乐世界。大乘是智慧,无量寿是福德,庄严是一切圆满成就,那果报。大乘无量寿庄严,就是极乐世界,就是阿弥陀佛。《往生论》上讲的二十九种清净庄严,怎么修成的?清净心、平等心、觉而不迷,那个觉是大彻大悟。单独的讲,清净是阿罗汉,平等是菩萨,觉是佛陀,全在经题上。这部经就是经题的详细说明而已,注解是解释经文的。

所以于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无所求。佛法要不要求?现在要求,觉悟之后就要把这个求的念头放下。为什么?自性清净心里头没有求的念头,你有这个求的念头,你的自性被染污了。所以到最高的境界,禅宗所谓向上一着,求的念头没有了。求不求?还求,求是相,不求是性,性相圆融,理事不二,这就入进去了。空有二边不着,空是真空,有是假有,二边都不着。

最后一条,「称法行」。法就是佛法,大乘佛法。大乘佛法是什么?诸法实相,真如自性。「谓性净之理,因之为法」。性净之理,这个理就是真如自性,与真如自性相应,这叫法;与真如之理相违背,那叫非法。非法就不是佛法,不是佛法叫世间法,与自性相违背。具体而言,不能说得太玄,太玄了,我们连边都摸不着。怎样才称性?怎样才如理?离妄想分别执著就称性、就如理。换句话说,还有妄想分别执著,就不称性,就不如理。佛这种教诲,我们如果真的听懂、听明白了,就会用。在哪里用?穿衣吃饭我还执不执著,我还分不分别,我还有没有起心动念?所以道在哪里?道就是佛,佛就是道,无处不在,无时不在,问题是你认不认识,你觉不觉悟,你要觉悟没有一样不是。你确确实实能在生活当中,把妄想分别执著淡化,那就相应了。相应,不圆满,你只是淡化,根没断。但是这一点淡化,那个福德就不得了,智慧、福德就现前。淡化一分,透一分福智;淡化十分,就透十分福德智慧。所以要舍,要放下!

初学的人要在事上去放,理摸不到边际,就从日常生活事相当中去淡化,不再讲求,不再执著。功夫用得纯熟,理就明白了,就入理了,入理是真的觉悟。在事上这样的修法,相应的修法,路是走正确了,你是走觉悟的路子,你是走成佛的路子,没错,但是现在还没到。上上利根的人,他初学就到家;中等根性的人,时间长短不一定,各人的缘不相同,各人用功也不相同。我们必须知道,非常想用功,非常想相应,非常想快一点成就,为什么不能?不能的原因,你没有真看破,你没有真放下。真看破的人,彻底放下了。眼前所拥有的这些?不碍事。为什么不碍事?它是假的,它不是真的。你一点都不关心,一点都不操心,这叫真放下。你还关心、还操心,你没放下。有,没有放下;没有,也没有放下。有也好,没有也好,都不关心、不操心,这叫真放下,这才是真正成就。

佛这个字的意思,彻底明了宇宙万法的真相,这样的人称他为佛。佛陀这句话是印度话,翻成中国意思是觉者,就是觉悟的人,真正觉悟了,圆满的觉悟。我们要把这个字认清楚。佛法是觉悟的方法,学佛没有别的,学觉悟,学做一个明白人。明白人再不造业,不造业才能够成佛,才能够往生。我们这一生非常幸运,有这种殊胜的缘分,得人身,遇佛法,而且遇到大乘,遇到大乘当中的净土宗,这不可思议。净土宗里面能够遇到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,只有我们这一代人,我们前一代人没有见到过。这个会集本的完成在抗战时期,那个时候流通的分量非常稀少,中国这么大,人口这么多,大概只有一、二千册。所以,许许多多出家在家的,都没有见过、没有听说过。

我到台湾,律航老法师,这位法师是将军,国民党的一个中将,到台湾之后,他出家了。出家之前跟夏莲居老居士学佛,也是夏莲老的弟子。所以将这个经,好像带了五、六本,带到台湾,送了三本给李老师。李老师看到非常欢喜,尤其看到经本前面一篇长序,是他老师写的。所以在台湾讲过一遍,自己用毛笔写了眉注,就在经书的四周空间上写的注解,以后再没讲了,也没流通。那个时候我们年轻,刚学佛,不了解佛门状况,可能有一些法师提出意见,不赞成这个本子。我跟老师见面的时候,老师七十岁,他把这个本子,眉注的本子给我,我看了无量欢喜。他的注解我看得懂,我依照他的眉注我也能够讲得出来。

那一年韩馆长五十岁生日,我就提议,讲《无量寿经》来祝寿。她很欢喜,印了三千本。我到台中把这个事情向老师报告,老师说不行,你不能讲。我说为什么?他说你的资历太浅,万一这些老和尚提出意见来,你挡不住。我们听老师的话,把这桩事情停下来,改讲《楞严经》。这部经,一直到李老师往生,在台中知道的人已经不多,时间过了十几年,都淡忘了。这个本子在我手上,台中同学们没见过。老师往生,我把老师注解这个本子印了一万册,分送给海内外,大家才看到。看到的人,没有一个不生欢喜心,缘成熟了。当时我在美国、在加拿大,那边同修请我讲这部经,我记得第一次讲在温哥华,第二次讲在旧金山,先后讲过十遍。回到台湾,讲这部经,没有人反对了。这是缘,缘成熟了,障碍就没有了;缘不成熟,障碍重重。

这部经先后讲过十多遍,最近这两次,我来发心讲注解,完全用黄念老的。这个注解不容易,他身体不好,有病,而且很重,带着病,不眠不休,六年时间把这部注解写成,太难得了。做这个注解是奉老师之命,夏莲老嘱咐他为这个经本写个注解。他抱病完成,报老师之恩,报佛恩,没有人知道他的辛苦。我到北京去看他,亲眼看见的。他在世的时候,每年我到北京都会去二、三次。我知道他的辛苦,知道他的慈悲,我来负责流通,所以就发心讲注解。我讲注解,这个注解就有人看,就有人去研究了。晚年专学这一部经。过去自己没道场,居无定所,一生过着流浪生活。到去年,香港同修供养一个小道场,很小,可以不要流浪了。流浪要听别人的,人家请我讲什么,我就讲什么。自己有个小地方住,就不求人,自己能做主,自己做主是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。八十五岁之后,专讲这部《无量寿经》黄念祖老居士的集注,我就专讲这个。一年讲一部,一部标准的时间是一千二百个小时,一天讲四个小时,要讲满三百天。我带头,一个方向,一个目标,求生极乐世界,亲近阿弥陀佛。我这一生没有别的,把大乘佛法介绍给大家,晚年特别把《无量寿经》会集本这个集注介绍给大家,这是我学佛的使命,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一无所求。

国内、国外不少同学到这个地方来跟我见面,求我常住世间,这是我做不到的,我还没有这个能力。我的寿命早就没有了,这有些同学知道。寿命早就交给阿弥陀佛,佛让我多住一天,我就多住一天;佛让我立刻走,我就很欢喜跟他走。所以这个事情我不做主,阿弥陀佛做主,我得自在,住与不住都一样。住在这个世间,就是讲经,就是把同学们唤醒。虽然大家都皈依了、都受戒了,甚至于有出家了,还没有醒过来。一切经里头,这部经跟注最契现代人的根机。现代人真正认识了、明白了,依照这个经的道理方法修行,没有一个不往生,没有一个不成佛。一定要知道,往生成佛才是真正圆满、真正究竟。你要不往生,不跟阿弥陀佛,你就错了,大错了,真错了!所以经不能不读,这个注解不能不认真下功夫去研究。彻底搞明白、搞清楚,信心坚定,愿心坚固,绝不动摇,决定往生,我们这一生没有白来。什么都是假的,谁要就给他,我们所要的,就是要念佛,就是要学《无量寿经》,就是要把自己所学的跟一切有缘同学们分享,我们责任就尽到了。其他的,不是我们分内事情,一概放下。

「此理众相皆空,无染无着,无此无彼」,这几句话就是自性。自性、真如是个什么样子?理跟相都是空寂的。自性的理体不是物质,不是精神,也不是自然现象,所以用个空来做代表。从体现相,这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,这个相是幻相,不是真的。六道十法界都是梦幻泡影,你要把它认清楚,在这个里面可以随缘,不要攀缘。在这个里面要样样放下,为什么?没有一样是真的,放不下就造业。造什么业?造轮回业。轮回从哪里来的?是因为你造轮回业就现轮回,你造地狱业就现地狱,你造天堂业就现天堂,十法界依正庄严自作自受,与别人毫不相关。

有人来欺骗我,有,常常有,这一点我跟道安法师学的。道安法师在世,很多人骗他,而来骗的人都得手,老和尚都给他,我们以为老和尚不知道。有一天我去看老和尚,老和尚告诉我,刚才那个居士,我也认识他,见过几次面,你有没有看到?看到,在门口,我进来,他出去。老和尚说,他今天又来骗我。我说给他没有?给他了。老和尚非常可爱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那你给他不是帮助他造业了吗?老和尚说,不要紧,他虽然去造业,业贯满盈的时候他会回头。他如果真知道,每次去骗老和尚,老和尚都知道,他会受感动,他能回头。现在还不是回头的时候,别说。老和尚摄受众生真有智慧,一定到他感动的时候,他来求教了,这才会告诉他。这就是佛法里头,「先以欲勾牵,后令入佛智」,我们在道安老和尚身上学到这一招。这句话佛说的,怎么做法,怎么落实?道安法师做给我们看了。

真正修行人少!道安法师,我们这一生遇到的人最佩服的一个,没有嫉妒心。他在台北办大专佛学讲座,那个时候有学生将近八百多人,请我去做总主讲。我讲经的时候,学生几乎都来坐,讲堂坐得满满的;他讲经的时候,寥寥无几,只有三、五十个人,差距太大了。我上午讲,他下午讲,我跟老和尚商量,我们对调一下,上午你讲,我下午讲,他说好。对调之后,这些学生上午不来,下午来,搞得我们没法子。可是老和尚一点都不在心,真难得!你说一般人这种情形他受不了。他那时候六十出头,我们才四十岁,老和尚大我二十岁的样子。我只看到这么一个人,心胸广大,对于后学全心全力的提拔、照顾,再没有看到第二个这样的法师。真的是爱护人才,给我们机会,来领导这么一个团队,这个团队以后起很大的作用。

这些大专学生毕业之后到海外留学,很多在海外有成就了,在海外自己创业、成家了,我们都认识。我在全世界有这么好的法缘,就是这批学生,要没有这些学生,谁知道你?谁会请你?所以在全世界到处都是。那个时候我认识的学生,我们这个大专讲座,加上李老师的慈光大专讲座,办了十多年,学生差不多将近一万多人,法缘从这儿来的。他们邀请我去弘法,我也知道他们生活不容易,尽可能的节省开销。我只要求他们给我买飞机票、买车票,我不要钱,你们都替我准备好,到那个地方,管吃住,不要供养。尽量减轻他们的负担,所以大家欢喜。

我第一次到美国,一九八二年。到美国之后,学生们知道了,不到一个月,有二十多个城市,三百多个同学,他们就联起来了。每个地方讲一个星期,三、四个月,一年去两次,在美国、在加拿大,我们在那边成立三十多个净宗学会。还有南美找我,没有时间去,我介绍给别的出家人,到那边去建道场。以后在东南亚、在欧洲,全都是这些同学做骨干。我们非常单纯,就是一桩事情,把大乘佛法讲清楚、讲明白,介绍给大家。所谓「师父领进门,修行在个人」,你修什么法门,怎么个修法,是你自己的事情。这一生过着释迦牟尼佛游牧的生活。

所以,知道事实真相,我们就不再有染着。染是烦恼,染什么?贪瞋痴慢,这个是染污,染污的心,染污的行为是财色名食睡、七情五欲这些东西。所以我们学佛入不了境界,理不能入,行也不能入。这样搞一辈子,把佛法变成了学术,把智慧变成了知识,这个因果怎么讲法?我们有因果,不是没有因果,你把如来的法变味道了,不是那个味道了。佛法的真味道,这个经上讲了标准,三句话,真实之际,真实智慧,真实利益,这是纯正之法!我们把它变味道了,我们就有罪过,把它变成世间的学术。超越世间是能了生死出三界,变成世间,不能了生死,出不了六道轮回。把它变成世间法,这个错了,很多人自以为是。如果把它变成宗教,甚至于变成商业化,那就更错了。佛法在现前社会很多花样,我们都要清楚、都要明了。

我们的目标、方向要认清楚,决定不能动摇。今天如果不求生净土,亲近阿弥陀佛,别无二路,不可能有成就。八万四千法门不是不好,你烦恼习气断不了,你业障没法子消除,这些东西障碍你。何况还有外缘,意想不到的外缘,所以成就真的很难!自己一定要晓得,晓得的方法没有别的,天天学这部经教,一门深入。这部经参透了,就见性了,参透了,一切经自然通了。通了以后怎么办?通了以后还是学这一门,还是弘扬这一门。为什么?这一门契机,这一门现在人能得真实利益。因为他可以不断烦恼,他可以不消业障,他能往生极乐世界,叫带业往生。实际上,带到极乐世界,业障烦恼自然就没有了,这个东西太妙了。烦恼不断,自然断了;业障不消,自然消了。这个有道理,这个道理很深,都在这部经里头。这是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,弥陀名号不可思议功德,你没有真搞清楚,你不相信。虽然说有信,信里头有怀疑,百分之九十九信,还有一分怀疑,那都是障碍。

我们今天这个地方,也算是个道场,只要有道,所在之处都可以称为道场。我们要学,真正知道万法皆空,学什么?学不染,学不执著,真修。「无此无彼」,无有彼此,是什么?是平等法界,平等是佛法界,没有彼此。我们要认真努力,非常认真努力,取得跟阿弥陀佛相应,也就是取得往生真正的条件。什么时候能往生?随时能往生,你才真得大自在,想走就走。佛菩萨慈悲,要我留就留,走跟留是一不是二,都得自在。

「故经云:法无有我,离我垢故」。这是真的,佛法里头无我。无我,还有什么好操心的?小乘须陀洹身见破了,知道什么?这身不是我,不再执著身是我。我有没有?有,不是身体,世俗人说灵魂,佛家说灵魂也不是我,为什么?灵魂迷惑颠倒。我具足无量智慧、无量德能、无量相好,那是我。所以用这个标准来说,灵性是我,灵魂不是我。灵魂是迷而不觉,灵性是觉而不迷,这个要分清楚。也就是灵魂糊涂,实在它不灵,叫迷魂名符其实,它迷惑颠倒。它要真正灵了,它愿意住六道吗?真正灵,它不愿意住六道,外面的境界海阔天空。迷了就出不了六道,所以灵魂出不了六道轮回。阿罗汉觉悟了,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著,他超越六道轮回,他住四圣法界,住释迦牟尼佛的净土,不住秽土。离我垢故,我就是染污,染污的根源。「智者信解此理」,有智慧的人对这个道理相信,他理解。「应当称法而行」,他的生活跟法性相应,法性无我,他不执著有我。

「法体无悭」,悭贪,「于身命财」都没有贪着,可以舍身,可以舍命,可以舍财,他行菩萨道。菩萨道是什么?「檀舍施」,就是布施,就是放下,他轻而易举把这个东西全放下了。「心无悭惜」,没有贪心,没有吝啬。「达解三空」,这个地方叫三空,底下有注解,三轮体空,「施者、受者及所施之物,三相皆空」。他布施,没有想到我布施什么东西、布施多少、布施给哪些人,没有这个念头。布施出去了,心里头干干净净一尘不染。如果布施着相,记得清清楚楚,它变成福报,来生大富大贵,得这个果报;不放在心上,变成功德,功德帮助你了生死出三界,果报不一样!所以,他明达理解三轮体空。

「自利利他,庄严菩提之道」。我们还没有到菩萨境界,我们把所作所为回向极乐世界。极乐世界,天亲菩萨讲二十九种庄严。二十九种庄严,我们把功德回向庄严极乐世界、庄严阿弥陀佛、庄严一切往生的菩萨,这个好!「为除妄想,修行六度而无所行」。六度做不做?做,非常认真做。怎么无所行?不着相,布施不着布施的相,持戒不着持戒的相,忍辱不着忍辱的相;也就是修六度万行,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。六度万行都做得圆圆满满,在哪里?就在日常生活。你每天要穿衣,每天要吃饭,穿衣吃饭里面能不能修六波罗蜜?能。菩萨能修我为什么不能修?

穿衣,我怎么施?我今天有衣服穿,想到现前社会还有很多人没有衣服穿的,虽然你没有布施的行为,你有布施的心。遇到这些苦难众生,我真用衣服供养他们,我用饮食供养他们。我初学佛的时候,章嘉大师教我,要常有布施的心。布施的事是缘,遇到缘,有能力,要尽心尽力帮助别人。我们在十年前,整整十年,是意想不到的遇了个缘。那时候我住在澳洲,澳洲格里菲斯大学、昆士兰大学校长找我,跟学校一些老师举行一个座谈会。讨论的问题?九一一的事情,恐怖的攻击。这个事情是大事情,如何化解冲突,促进安定和平,这是讨论的主题。我给这些教授们分析,冲突从哪里来的,他们都没想到。冲突从自私自利来的,深的道理很难讲得清楚,浅显的事例很容易懂。譬如今天利益在面前,我们念头起来,是自利还是利他?每个人都说自利,那冲突不就起来了吗?我也要这个利,你也要,他也要,这怎么办?都说我们的利益,我们国家的利益,那别的国家不就冲突了吗?

所以我就问我对面,对面坐了个老教授,我看资格很老,跟院长坐在一起,美国人。我就向他请教,我说美国的教育,从幼儿园到大学研究所是不是统统教竞争?他说是的。我接着说,竞争再提升是什么?他看着我,没有回答。我接着说,竞争提升就是斗争,斗争再提升就是战争,现在的战争是核武、生化,同归于尽。我说这个概念是死路,怎么可以这样教法?我说古老的中国跟印度,从小教小孩没有教竞争,都教让,小朋友教他忍让,奖励他能忍、能让;到大一点,他就晓得谦让;将来踏进社会,他懂得礼让。一路让到底,这个世界哪里会有斗争、会有冲突?不可能。这种想法、看法,他们从来没听说过。

所以第二个星期再邀我的时候,学校就请我做他们学校教授,送学位给我。我说这些对我们出家人没有用处,没有这个必要,大家想在一起聊聊天,这个很好,座谈会很好,我会来参加。可是学校校长意思不在此地,他说我这些想法确实能帮助联合国消灭冲突。你看他们用的字,消灭冲突,我们中国人不用这个字,这个字太狠了,我们中国人讲化解冲突。用那种字眼,冲突就化解不了,你想消灭他,他也想消灭你,如何化解?东西方文化不一样,对于疾病,你看看西方人讲消毒,那个毒要把它消灭,中国人讲解毒,把它解开,理念不相同。所以希望我代表学校、代表澳洲,参加联合国的和平会议,这样的一个原因。他说联合国不会邀请和尚,他邀请的对象是专家学者,是一些教授,我没有这些条件。所以马上就给我,学校给我学位、给我教授的聘书,我代表学校、代表澳洲。这是一个很好的缘分,也是出家人的本分,帮助社会安定和平。所以我就接受了,有这个机会去看看,国际会议还没看过。

二00三年第一次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活动,地点是在泰国曼谷,曼谷大学,跟泰国结了缘。泰国这个缘,就以后有二00六年巴黎的活动,巴黎那个大型活动,我们做主办单位,是泰国大使推荐的。没有这个缘,他找不到我们,缘是一个环节接着一个环节。我们要懂得把佛陀的教诲用在生活,这真实利益,这真实智慧。如果学了用不上,那白学了。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佛怎么教我们的,我们要善于体会、善于应用。「故名称法行」,你的思想行为与佛法相称,全用上了。这个六度,布施用上了,我们参加联合国的活动,是去布施佛法,去布施中国传统的文化。在那个场合里面去宣传,向大家做报告,确实能解决现前社会问题。这是机会,没有,不求;有,我们可以参加。

持戒,守规矩,守法。佛法,佛的戒律要守,世间风俗习惯也要遵守。不遵守什么?不遵守跟人格格不入,不好相处。古人对这个非常讲究,入境一定要问俗。我到达这个生疏的地方,问他们的习俗,特别是哪些忌讳的地方,我们一定要知道,不要犯别人的忌讳,与大家和睦相处,这就对了。佛法是最随和的,所以它没有障碍。你看到中国,马上就接受中国的风俗习惯。印度出家人,三衣一钵,树下一宿,到中国来这行不通。中国人讲礼,出家人是帝王师,皇上的老师,叫他晚上睡在树下,叫他去托钵,这中国人做不到。你看,一到中国来,住的是宫殿,穿的是四季的服装,饮食起居跟中国完全相同,他才接受,欢喜!

佛法传到现在全变质了,一些仪规,祖师制定的,现在也都变质了,味道不一样了。我们要想把传统文化再找回来,把大乘佛法找回来,首先第一个步骤,是要人认识传统文化、认识大乘佛法。那就得把教义讲清楚、讲明白,活活泼泼的表演出来,让大家生欢喜心。告诉他学佛对你一点障碍都没有,对你只有好处,没有障碍,这才愿意接受。你想发财,佛法帮助你发大财;你想升官,佛法帮助你高官,谁不愿意?但是这里头有道理,如理如法,你得的名利是正法;违背了道理,你所得来的,眼前得到,后患无穷,不是真正的福报。所以日常生活当中,这六个都要做到,从早到晚,处事待人接物全要用上,要忍耐、要精进、要禅定。定是什么?心要是定的,心不会被境界所转,有理智,不用感情,六度用在日常生活当中。

集注里头,行入这四条里头,他特别引第三,「无所求行,世人长迷」,长时间迷惑颠倒,「处处贪求」,这个错了。处处贪求的果报就是六道轮回,永远不能出六道,苦不堪言。贪求到的,来生还得还债。六道里头,冤冤相报没完没了,它太苦了,这不能不知道。「智者悟真」,真正有智慧的人他觉悟了,他知道事实真相。事实真相知道之后,「安心无为」,他的心是定的,他能够安于现前的状况,绝对不会为非作歹。他知道万有皆空,所以没有希求,中国古人所谓「人到无求品自高」。人生在世,生活需求很简单,能穿得暖,吃得饱,有个小房子遮蔽风雨,足矣!我们一生没有福报,没有住处,过的是流浪生活。流浪生活过惯了,什么都好,随遇而安,一丝毫执著都没有。「是真无求,顺道而行,故谓之无所求行」。随顺、随缘,一切都不需要去计较,什么都好。「由上可见,无希求想」,就是无所求行,「亦无不希求想」,不希求也没有。希求不希求都没有,那就是随缘,什么都好,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。

我们在今天一定要想到,当年释迦牟尼佛在世,怎么创立佛教传给后世,要学他。为什么?佛法在今天实质上没有了,没有了就再创,再创得用创教的理念、创教的方法。所有一切仪规,后人去建立,释迦牟尼佛的时候没有,都是以后祖师建立的。世尊当年在世一生,开悟之后,四十九年讲经教学,除这个之外,他一法不立。戒律怎么制定的?看到这些人作恶,造业、造孽,这才制定的。这个事情不能做,杀生不能做,偷盗不能做,淫欲不能做,看到人家犯,犯这些过失,这定下来的。我们今天学习释迦牟尼佛的理念、释迦牟尼佛的方法、释迦牟尼佛的经验,就能把佛法找回来。

传统文化亦复如是,现在全都丢失了,丢失了再找回来,不难,不是找不回来的,只要真的有心,肯定能做得到。孔子那个时候跟现在相彷佛,现在实在讲,有过之而无不及。周朝末后的五百年,乱世,前面三百年好,周王做得好,带领得好。后面的人从小长大都享福,没吃过苦头,不知道,贪图享受,世风就日下了。孔子生在春秋时代,乱了;孟子更乱,战国时代。这两位夫子在乱世,到处劝人,行道,但是没有人相信,没有人肯接受。孔子的影响力太大了,你看每到一处,国君对他敬而远之。他的智慧、学问佩服他,因为他影响大,他学生太多,所谓三千人,七十二个杰出人才。人家不敢用他什么?怕他篡位,怕他搞政变,不敢用他。孔子老实,决定不搞革命,为什么?不带这个头,这个头不能带,守法。有学问,有德行,没有人肯用,回家去教学,把这些智慧、学问传给底下一代,做这个工作。所以,周游列国十几年,最后回老家教学。

回去那年六十八岁,孔子七十三岁过世,实际教学五年。五年教学的功德,他在历史上被称为至圣先师。孔子在世连作梦都没想到,如果要晓得有这桩事情,我想他三十而立那年就开始教学。释迦牟尼佛三十岁开悟的,孔子三十而立,十五有志于学,三十而立,那会学释迦牟尼佛。如果说一生教学,那他的影响可太大太大了。释迦牟尼佛教了四十九年,孔子教五年。所以我们看历史上这些人物,真正有智慧、有道德、有学问,几乎全是从事于教育工作。这个工作清高,于人无争,于世无求。所以他什么都不求,简单生活能维持,得天下英才而乐育之,这是多么快乐的事情,多么幸福的事情。

所以,「一法不立,是真无求也」。真无求,你就真清净、真平等、真觉悟了。还有求的心,还有希望的心,错了,这心不清净。「又无希求」,就是无为,无为就是无作,夫子一生没有创作、没有发明。「无不希求,是不住无为。不着有为,不住无为」,这叫中道。这就是什么?随缘,有缘可以做,没有缘不做,这多自在。我们要没有澳洲两个大学的缘,我们就不会去参与联合国的和平会议,不求这些事情。有这个缘的时候,也可以随缘,为什么?整个世界乱了,帮助世界恢复安定和平,这是慈悲,这是利益众生;换句话说,菩萨应该要做的。做,没有居功的念头。

汤池小镇的实验,联合国逼出来的。我们做很多次的主题报告,大家听了很欢喜,散会之后我们在一起聊天吃饭,就有一些会友来给我说,说我的报告很好,这是理想,是做不到的。我听了这句话,是当头一棒,这个问题严重,对古圣先贤没有信心。怎样帮助这些人建立信心?只有一个办法,做实验,这科学,科学拿证据来。所以才有这个念头,搞实验,大概找了二、三年,缘都不成熟。二00五年回老家,七十年没回去,回去看看,还有些族兄弟、堂兄弟。家族同辈分的还有三十多个人,聚集在一起,我把这些年的事情向大家做个简单的报告,知道我在干什么事情。他们晓得我想做实验,大家很高兴,回来做,我们支持你,在家乡做。刚好汤池小镇那个房子要卖,政府的,他们迁移,有三十亩地。政府领导也非常合作,希望我做这个事情,就这么做成了,意想不到。我们预定二、三年才能做出成绩,没有想到三个多月成绩卓著。我们在这个实验里面,得到两句话的结论,第一个,人性本善,证明了;第二个,证明人民是很好教的,就是没人教,一教他就懂了,就明白了。

所以我们那个时候就想,怎么样到联合国做报告,这才能产生很大的效果。我们找联合国难!可是五月,两个月之后,联合国来找我,这机会到了。找我,我都不敢相信,联合国找的是会员国,不可能找到我们净宗学院。我们派三个人去打听,在巴黎打电话告诉我,真有其事。他们找的是泰国,泰国大使推荐,邀请我参加主办单位。你看,都是缘!这种成功,我跟汤池老师们说,决定不可以居功、不可以傲慢,这个成就不是我们做出来的,祖宗之德,三宝加持。我说我们要居功那就有罪了,一切成就归功于祖德、归功于三宝。所以,要懂得鉴别缘成不成熟,缘成熟,可以做,做成功了,影响很大。今天国内,对中国传统文化醒悟过来了。对海外影响很大,我们在马来西亚能办个汉学院,得到两位首相的支持,这都是从汤池成就,让人家产生信心,对海外的影响。所以佛法活学活用,不是死呆板的。以上都是明极乐世界的菩萨平等游刹的妙德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

返回《净土大经科注讲记》目录

生死书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