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科注  (第二八八集)  2012/4/12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 档名:02-037-0288
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经科注》六百三十三页第一行,从第二句看起:

「昙师赞曰:道光明朗色超绝,故佛又号清净光。一蒙光照罪垢除,皆得解脱故顶礼」。下面是念老的话,「故知此光明朗离垢,复能为众生消除贪浊与罪垢,故号为清净光」。光,光之体是真实之际,光的相是真实智慧,光的作用是真实的利益,这是这部经里面所说的总纲领。从真实体流出来的真实相,这个相是什么?就是我们这一部《无量寿经》,就是这一句佛号。经是智慧光明,是解门,佛号是行门,解行相应。经典是观,佛号是止,就是止观,章嘉大师所说的看破、放下。看破要依靠经典,经典把理事、性相、因果都讲透彻了,真明白之后,你就愿意放下,放下用这句佛号。所以这个地方讲的道光,道光就是教诲跟修行,都是道,念佛是道,学习经教是道,光是真实的智慧。阿弥陀佛的智慧,诸佛如来的智慧,跟我们自性的智慧是一不是二。重要的,这个光要明朗,就是要能够透得出来,然后才有色超绝的现象。超绝是真正起到作用,把菩萨的善根引发出来,这个色就超绝。所以佛又号清净光,阿弥陀佛又号清净光佛,是他的名号。一蒙光照,罪垢就除掉了。什么罪垢?贪瞋痴慢疑,这是罪根,外面财色名食睡,那是缘,诱惑。这种诱惑把握不住,就起怨恨恼怒烦,就造杀盗淫妄,那就造业了,现前的社会确实如是。

教学的方法很多,佛的殊胜在什么地方?佛的殊胜在真诚,真诚心能感动众生。众生业障非常非常深厚,那要有耐心,也得要有方法,才能够真正慢慢把他的业障消融,他才会回头、才会真正明白。所以今天的教学,不但要把经教讲清楚、讲明白,最好是能把它做出来,做出一个榜样。这是我们今天在国际许多宗教交往当中提出来的建议,做一个宗教精神文化的示范点,真正有信仰的人住在一起,让大家来看看。我们这个小圈圈,或者是个小村,或者是个小镇,你到我们这来观光考察,看看这个小镇的人,想的是什么,他说的是什么,做的是什么,没有离开实际。男女老少,各行各业,都能够把十二光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,落实在你自己经营的事业当中,每个人心地光明磊落,真诚和谐。让大家看到才会感动,才会晓得怎样信仰才是接受宗教教育,怎样生活、怎样工作才得到宗教精神文化的加持。这是现前迫切需要做的一个工作,有一个宗教带头,其他的宗教都会跟进。

中国古谚语有所谓「求人不如求己」,求人难。虽然求人难,我们还是不放弃,跟不同宗教接触,我们都劝他,诚诚恳恳的劝导他、勉励他,希望我们一起来做。当然这里头最遗憾的是我们自己没有做好,澳洲净宗学会表面上看大家很尊敬,实际上我们自己不满意,没有认真学习,十年的时间空过了。这十年,只有我们停车场里头两棵树神往生了,那是成就,树神成就。两棵枇杷树,树神往生,说阿弥陀佛接引他们到极乐世界去了,他们在这个道场听经十年、念佛十年,树神!托梦给学会里年轻的法师。形式上的成就,人还都不错,算是个好人,奉公守法,道业上没有成就。讲经也有几个,还拿不出去。为什么?讲要修做基础,没有真正修行,光学讲经,那不是真的。讲的是什么?别人的东西,不是自己的,效果就不一样。

我们看到国内许多这些传统文化讲座,只有少数几个,像胡小林他们去做的报告,非常让人感动。什么原因?他做到了,他讲的东西是真实的。没有做到的,总是别人的东西,不是自己的,那就差很远。所以学经教要真用功。胡小林告诉我,最近几个月在学《大乘起信论》,非常有心得,对大乘教里头,过去有一些怀疑的地方,现在完全化解了。学习,年岁大了五十多岁,跟小学生一样每个字要查,每一个词句也要查,字典都翻破了。我送他一套《佛学大辞典》。他是公司老板,大概对公司的事务,每天只需要两个小时照顾一下,其他的时间全部用在经教上,不容易!女众里面刘素云居士,她那个十年没有白过,十年听一部《无量寿经》,听完了从头再听,听了十年,念了十年佛。不但听经,念佛,解行并重,一起来,心里头没有妄想、没有杂念。这是做很好的榜样给我们看,说明学佛不分男女、不分老少,不妨碍你的工作,也不妨碍家庭生活,家庭变得更和谐。真正把佛教用在自己身上,用在自己家庭上,家庭变成一个典范,一切大众家庭的好样子。

公司做出好样子,以前做生意要攀缘,现在不要了,知道什么?知道命里有的决定有,命里没有,攀缘也攀不来,不攀缘了。现在也有很多主顾、同行,这些老板请他吃饭,从前吃饭,风花雪月,现在吃饭,请他讲佛法,讲经教学。以前是吃荤菜,现在完全吃素。饭桌上就是道场,法宴!所以学到法喜充满。公司业绩年年上升,都是意想不到的,愈做愈有信心,愈做愈快乐。佛法无论放在哪个行业,决定是兴旺无比。能不能放在政治上?能,无论哪个行业都能。为什么?菩萨事业,哪有做不好的!你在这个行业上,肯定出人头地。菩萨事业,你入了菩萨的境界,菩萨的智慧,菩萨的方法,菩萨的经验,这是世上没得比的。道光明朗色超绝,色是我们生活,日常生活,是我们的工作,是我们事业上的业绩。所以心清净,样样都清净。

以前经商都是造罪业,现在经商是修善积德,生意比从前好。以前想尽方法去争取合同,用尽心机。现在人家合同自己送来,就是生意找上门来,不需要找别人。为什么?名誉出去了,你这行大家都想找你,知道你是个好人,你这个地方货真价实,你不会多要钱,你是为社会大众服务,不是为赚钱而来的,钱反而赚得更多。为什么?布施,愈施愈多。每个主顾上门来,交易成就了,送一大批礼物,光盘、经书,就送这些东西。人家拿回去看非常欢喜,主动替你宣传,这是哪一家的,这是哪个老板做的。所以人家要买这一类的东西,都到你家来,不到别家去了,信誉做出来了。他才干了五年,有这么好的业绩。日本稻盛和夫,经营五十年。我常常在想着,胡小林五十年之后决定超过稻盛和夫。我根据什么讲?我根据十二光讲,能够看得出来将来的成就。佛法,这是精神文明当中,无比殊胜的一环,我们要认识它,要好好的把它做出来,真正报佛恩、报祖宗之恩。祖宗什么恩?祖宗把佛法请到中国来,要不然中国哪有佛法?汉明帝派特使,在西域遇到印度高僧摩腾、竺法兰。国家,皇上的名义,请他到中国来,建白马寺,供养三宝,佛法在中国发扬光大。

「又《往生论》云:此三种成就愿心庄严,应知」,就是应该知道。三种成就,底下有说,「略说入一法句。一法句者,谓清净句。清净句者,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」,这是《往生论》里面一段文。下面是念老的解释,「是知清净一名」,这个名号清净,跟我们经题上清净是一个意思,「体是真实法身」,清净之体。「广摄国土、佛、菩萨三种庄严」,我们在前面学过十七种庄严,那个十七种完全是讲国土,佛菩萨没有提到。如果是讲国土、佛、菩萨三种庄严,总共是二十九种。《往生论》上所说的,赞美西方极乐世界,国土庄严、佛庄严、菩萨庄严,我们有没有把这三种庄严做出来给人看?这是什么?这就是佛教的,是净土的。

净土宗的精神文明是以西方极乐世界做代表,阿弥陀佛做大的,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里面的一个代表,他做成功了。地球上还没有。怎样在地球上做一个示范点,这就是我们常常想着的。而且我们也把这个构想告诉所有宗教,跟我有往来的,我都跟他谈这个问题,希望把经典里面所说的戒律,神圣这些训诲,都能够落实到生活上,落实到起心动念。这就是儒家所说的,格物、致知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,你要做出来。要知道,我们把祖宗的东西疏忽了两百年,今天大家都忘掉了,提到这桩事情非常陌生,还不如外国人,如果不做出来,没人相信。往年我们在汤池做了三年实验,做得很成功,那是用儒家《弟子规》做出来的。如果用《无量寿经》来做,一定是比那个效果更殊胜。有一个小地方就行,可以真干。

早年,一九八二年,我第一次到美国,在旧金山看到美国人的老人公寓,因为我在那里讲经讲了一个星期。这个老人公寓里面居住的老人有四百多人,这个公寓不是公家的,私人办的,犹太人办的,它附设一个幼儿园。老人住在公寓里,儿子、媳妇每天都上班,把小孩就送到这个幼儿园念书。下课的时候,小朋友就会去敲门找他的祖父、祖母,跟他去玩玩。到上课了,铃一响的时候,他们又下去上课。每天老人能看到自己的下一代,心里很欢喜、很安慰。我觉得这个犹太人聪明,我在其他地方没见过,非常聪明。所以当时我就想到,未来的佛教道场,应该是这样的道场。你看有老人院、有幼儿园、有小学,都办在一起,让老人是天天能看到他的小孩。这个做法让我们不能不佩服,所以我弥陀村的想法就从那里开始的,看到他们这个做法,想到我们净宗同学要是能够住在一起。他这个公寓,老人公寓是在城里面,在旧金山,好像有十几层大楼,是公寓。每一个单位合台湾大概十五坪,有房间、有客房、有储藏室、有厨房,还有个小阳台,面积不算太大,十五坪。老人,夫妻两个,有的只有一个人。我从那里看了之后,我就很有兴趣,以后无论到哪个地方,我一定看那个地方的老人福利事业。

老人福利事业,一般来讲澳洲办得最好,主要是澳洲地大,地皮不值钱。所以澳洲的老人公寓是花园,土地面积很大,房子顶多是两层,一般都是一层,避免爬楼梯。它的地方太大了,所以里面布置像公园一样,花草树木,小桥流水,在那里面住的,确实是享受。遗憾的就是没有精神生活,这是个遗憾,物质生活照顾很周到。澳洲是国家养老,年老的时候,国家每个月都会送钱给你。老人公寓是收费的,这些钱,你每个月付老人公寓里面包括伙食一起,还有一点多余。如果能够照顾到老人精神生活,老人精神生活必须跟年轻人融在一起,老人才不会感到孤单。所以最好是老人公寓,从事这个行业的话,照顾老人,要办一个小学、要办幼儿园,让这些孩子天天跟老人玩在一起,这是老人最大的安慰。所以中国养老育幼,在过去是家庭的事情,家庭是大家庭。这个事业是人生大事,每个人都会老,老了怎么办?每个人都有小孩,小孩谁去教?怎么教法?这个大问题!中国传统文化,佛教文化,有解决的门道。

所以你看这三桩事情,这是极乐世界的,一个是国土,国土是居住的环境;另外一个导师,是佛;其他的是学生,菩萨,菩萨是学生。居住的环境好,老师好,学生也好,极乐世界就这两种人。所以极乐世界是学校,这个我们首先要搞清楚。极乐世界里头没有其他的行业,释迦牟尼佛多次为我们宣讲介绍,没有说极乐世界有政治组织,没有。极乐世界没有帝王、没有总统、没有官员,没这个东西,也没有士农工商,就是什么行业都没有,只有读书,所以它是个学校。老师,除阿弥陀佛之外,十方诸佛都常常到极乐世界去参访,也会跟大家上课,所以那边教学的都是诸佛如来。菩萨,有大菩萨,像文殊普贤、观音势至这些大菩萨,大菩萨在极乐世界担任助教,帮助我们这些初学的菩萨。他们是学生的身分,所以我们在一起,学长。这大菩萨是我们的学长,是跟佛陀学了很久,他有能力辅导我们、帮助我们、成就我们,极乐世界学习毕业就成佛了。我们要学的就是要把极乐世界缩小,缩小成一个小点,把它放在我们地球上,佛法才真正能够弘扬光大,要让大家看见,你进到我这个地区,你就看到真正的佛教。

下面第八是『欢喜光』。接受佛法的熏陶,法喜充满。古人有句话说,「世味哪有法味浓」,世间快乐那个滋味,跟佛法的快乐不能比,没有佛法那么浓,叫世味哪有法味浓,这欢喜。净影大师说,「能令见者心悦」,让看见的人、听见的人、接触的人就生欢喜心,你就成功了,佛法真的如此。「憬兴曰:从佛无瞋善根而生,能除众生瞋恚戚心」,戚是忧虑,「故欢喜」。在我们佛门里面,用布袋和尚表法。我们一进山门,中国寺院建筑的规矩,第一道门叫山门,山门是天王殿,供奉着,正当中就是弥勒菩萨,塑的是布袋和尚像。

布袋和尚真有这个人,真有其事,《高僧传》里头有他的传记。他出现在宋朝,跟岳飞同时代,宋高宗那个时代。《高僧传》里面的记载,不知道他姓甚名谁,不晓得他的名字。大概最初没人知道,以后往生之后,把他的事迹记录下来,他出生在哪里、姓甚名谁都不知道,只知道他是个游化的和尚,居无定所,到处去乞食化缘,这么一个和尚。肥肥胖胖的,满面笑容,背一个大布袋,人家给了东西,就装在布袋里头,每天拖个大布袋,所以就称他作布袋和尚。他走的时候,往生的时候告诉别人,他是弥勒菩萨再来的。把自己的身分暴露,说了,他就走了。这个我们承认,他讲的话是真的。身分暴露不走,那是假的,那是骗人的。说了,真走,他是说了真走。

常常碰到人,人家向他请教什么是佛法?他也不说话,他把布袋放下,两个手一伸,就这个回答你。人家看了什么是佛法?放下。放下之后怎么办?他也不说话,他把布袋捡起来,背到身上就走了。这是禅意,一句话不说,帮你解决问题,放下之后,还得要提起。提起什么?度众生的事业,帮助别人。自己真正放下,身心世界一尘不染,在这个世间帮助一切苦难众生,帮助他们觉悟,帮助他们回头。你看他一句话不说,表演,你看得懂的,明白了,看不懂的,不知他在干什么。这一宣布出来之后,晓得他是弥勒菩萨,所以中国从此所有寺院庵堂的山门,都安置他老人家的像。这代表什么?代表学佛的人要像他一样欢欢喜喜,欢喜光,他代表欢喜光。男女老少,各行各业,看到他没有不欢喜的,笑面迎人。你喜欢他,他也喜欢你;你怨恨他,他喜欢你,他不改。那个肚皮大代表包容,什么都能包容,没有分别,没有执著。

弥勒是等觉菩萨,后补佛。印度弥勒菩萨造像,那个像有点像观世音菩萨一样,跟我们这个造型完全不一样,我们这个造型是依布袋和尚来的。布袋和尚表法,代表佛教基本的态度,学佛基本的态度。你什么条件能入佛门?满面笑容,一切能包容,你这种心态就可以入佛门、就可以学佛,这学佛条件,表这个法。天王殿供的四大天王是站在两旁,菩萨坐在当中。所以佛教是教育,是表法的。你到佛门来学什么?学欢喜,这就是幸福,这就是美满。一个人在一生,每天愁眉苦脸的,人可怜、悲哀。活在世间不问贫富贵贱,活得快乐,活得欢喜,这个人这一生有福,幸福。有钱,有地位,天天愁眉苦脸,那日子多难过。我被方老师一句话引入佛门,他告诉我,「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」。我就是听了这句话,才很认真的学习。为什么?人生最高的享受,这个要!最高享受与富贵贫贱不相干,不是有钱就是最高享受。有钱的人,生活很苦的人很多,一天到晚患得患失。所以真正认识人生最高的享受,人生真正究竟圆满的幸福,就是快乐,就是欢喜,这个东西有钱买不到。他的修养,你看看贪瞋痴真的没有了,清净光是无贪显示出来的。这人没有一点贪心、没有悭吝心,现出来清净光;没有瞋恚,现出来的是欢喜光。

昙鸾法师的赞,「慈光遐被施安乐,故佛又号欢喜光」。你看无瞋善根,生出来的光彩就是慈悲。慈光遍照法界,普照世间,对一切人、一切事物大慈大悲,没有任何条件。为什么?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原本就是一体,一体就没有分别,所以能把恶人都感动到,恶人常跟你在一起,恶的习气全没有了,有这么大的力量。所以佛又号欢喜光。「安乐」,底下有个解释,念老用《法华经》上的解释,「身意泰然,快得安乐」。身是身体,意是心,心意。这个泰然是清净平等,没有染污,没有高下。觉了自性,知道一切万物的本体是自性,离开自性无有一法可得,全是自性变现的。所以性德里头第一德,就是慈悲,就是爱。你看,没有一个宗教不讲爱。佛法讲慈悲,为什么佛不说爱?因为爱里头有情,所以佛不说爱,说慈悲。慈悲就是爱,慈悲里头有智慧,换句话说,智慧的爱叫慈悲。感情的爱,就是世间人讲的爱,那个爱会变质,会产生变化,慈悲是永远不变的。佛菩萨对众生永远是爱,众生糟蹋佛菩萨、毁谤佛菩萨、破坏佛菩萨,佛菩萨还是一样慈悲,没有一点点怨恨在里头,这叫真爱!是从自性里流出来的,不是假的。世间人那个爱,情绪化。你看看男女相爱,结婚了,过两天离婚了,那就变了,变质了,靠不住。

世间人讲爱,佛法点点头而已,晓得那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只有见性,从性德流的,这是真的,永恒不变。在世间能够有相比的,那就是父母对儿女,真爱。儿子怎么不孝,他还是爱他的儿子,儿子怎么样悖逆,他还是爱他,他亲生的。但是儿子不爱父母,儿子长大了,他不爱父母。父母一生都念着儿女,愈是到晚年,他脑子里想什么?没有别的,就想儿女。但是儿女离开他,不理他,所以心里很难过,这儿女不孝。中国的教育,把这个是放在教学里头的第一个根。教育从哪里兴起来的?就从孝道,就从父子有亲。中国教育的目标,第一个目标就是希望这种亲爱,一生都不会变质,这是中国教育。中国教育第二个目标,是希望这个爱能扩大,爱你的兄弟姐妹,爱你的长辈跟晚辈,爱你的族人,爱你的邻居,乡党、邻居,爱社会、爱国家、爱人类,叫「凡是人,皆须爱」,这是把这个爱扩张、扩大。所以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育是爱的教育。现在大家不要了,不要人就变成自私自利,人不懂得爱人,甚至于父母都不爱。

今天整个世界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子?我们要找到它的根源在哪里,到底错在什么地方?就是错在把这个爱字丢掉了。西方人以前这个爱是从神那里来,神爱世人,上帝爱世人,是从那里来。中国传统东西,是从父子有亲那个地方来的,亲爱来的。佛法讲得更深,佛法讲从自性里头来的,从真心里头来的,真心无量德能,爱是第一德。日本江本博士做水实验,他告诉我,几十万次的实验,只有爱跟感谢图案是最美的。他问我,这个爱跟感谢是不是宇宙的核心?我给他印证,我说你想得没错,确确实实是宇宙的中心,整个宇宙就是一个爱。

现在灾难这么多,四面八方都有信息传给我,我看看有些讲得有道理,有些不见得,我们要用智慧来拣别。但是大多数提供化解灾难的方法,头一个就是爱,就讲爱,没有爱心的人,这个灾难过不去。这个爱是什么?要爱一切众生,你要把爱心开发出来。第二个,就劝导要吃素,这个也有道理。为什么?灾难与这些怨恨有关系。我们一定要相信,人不是死了就完了,没那么便宜。人死了去投胎,谁去投胎?说明人没死,死是身体,他还有个灵魂,那个灵魂要报复的。所以古人常说,吃它半斤,要还它八两,没那么便宜的。这是讲什么?我们杀生吃肉。

中国在古时候,连做皇帝也不是天天都有肉吃。我小时候在农村,一个月有一天吃肉的,就是卖肉的只有一天,一个月只有一天,不是天天有。农村里面,哪个村子杀一条猪了,在树上挂个幌子,树上用一个竹竿,竹竿头包一个东西,包在上面,吊在上面,一看那个,村庄上就有卖肉的。大概一个月只有一天,哪有天天吃肉的道理!所以他杀业不重。只有过年,逢年过节,过节大概有一餐,过年的时候大概有个三、五天,不可能天天吃肉。富贵人家,肉食天天有的也只有过年,顶多一个月,平常没有。现在还得了吗?所以现在不得了!我看到信息传给我的,联合国的报告,每一年杀生吃肉,地上走的、水里游的、空中飞的这些畜生有多少?三千三百多亿。单位是亿,三千三百多亿,你说怎么得了!这些动物被你杀的,怨恨!它不欢喜,它要报复。所以现在我们坐飞机常常看下面,下面都是一片雾,雾蒙蒙的看不清楚,那是什么?那就是这些众生的怨气,罩着你这个地方,日月无光。这杀畜生。

还有杀人,一年要杀多少人?联合国统计的,五千万。什么人?堕胎的。每年堕胎的,联合国的统计是因为医院里头有记录,还有不在医院的,所以说五千万以上,平均每一天十五万,这怎么得了!这个数字,是第二次世界大战,第二次世界大战打了四年半,因战争死亡的人数总共五千万,现在一年堕胎就等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四年半所死亡的人数。我们学佛,佛门里头很多法会,都有这些婴灵缠着母亲,有通灵的人都看见。来干什么?来要命的,来讨命的。他好不容易得人身,「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」,好不容易得人身,他这一次能得人身,你把他杀掉,你想结的冤仇多深。你将来死了到哪里去?地狱道去了,造的是地狱业。

所以传来的信息说,我们应付这个灾难,素食,不杀生,第三个条件是镇静,灾难来的时候不害怕,很平静的你就能通过,你就没有问题。在我们想象当中,灾难来的时候,一定是很多人都被吓死的,大多数被吓死的,沉不住气,慌了、乱了,吓死的。所以你看看,首先是爱心,素食,不惊不怖。这个不惊不怖,要养成一个习惯。现在有两个片子,一个是美国搞的「2012」的电影片,另外一个是真的,日本上次三一一的大地震。这两个光盘最好一个星期看一遍,为什么?看成习惯,将来这个来的时候,可能比这更厉害,不怕了,我已经习惯了,这个很重要。脑子里头一点概念没有,突然来了,真的害怕,真受不了。多看几遍,我已经知道了,就这么回事情,所以不惊不怖。这是许多方面传来的信息,告诉我,我想很有道理。

实际上癌症,癌症死的,我估计至少百分之七十是被吓死的。本来是可以治的,他恐怖,他怕死,这就治不了,没法子治疗了。你要真的是不惊不怖,若无其事,刘素云居士得的红斑狼疮比癌症还严重,她告诉我,当初医生告诉她,你随时有死亡的可能,不是说二个月、三个月,随时会死亡,你心理要有准备。她沉得住气,她把生死看穿了,不在乎,一点也不害怕,这个就是她高明之处。每天听经念佛,把病给忘掉了,身体忘掉了,病忘掉了,每天的时间统统在听经念佛上,二、三个月下来,没事,再去检查一下,没有了,全都好了。

这一次,上个月二十一号,夏威夷这一位修.蓝博士来看我,他就是用意念的方法替人治病,非常有效果。不要开处方,不要吃药,也不要打针,疑难杂症他都能给你治好。而且他治病的方法,不需要跟病人见面,只要知道病人的姓名,生辰年月日,就是出生年月日,可能要性别、出生年月日。我不晓得出生地点要不要,那天忘了问他。他就要这个资料,再要病历就可以了。他的方法是把病患跟自己观成一体,自他不二,展开病历,我有哪些病,用自己意念来调整。这个很有道理,我们中国中医都讲到,贪瞋痴慢疑应对的是五脏六腑,应对在哪些地方,把我们不好的念头转过来就没事了。不贪、不瞋、不痴、不傲慢、不怀疑,五脏六腑全调整了。

调整的方法,是每天观想半个钟点。他这个就等于我们佛家讲入定,差不多。精神完全集中,没有妄念,没有杂念,专门想调整我的身体,把不善的念头换掉。一天半个小时要连续三十天,效果出现了,自己身心健康,没有了,对方病就没有了。这个病人距离几千里都没有关系。他用这个方法,这个就是完全把精神思想集中。佛经上有,大小乘经里头佛都说过,「制心一处,无事不办」。修.蓝博士就用这个道理,制心一处,他在半个小时当中就是把心集中在这里,没有第二个念头,自己一个小房间关住,吩咐这个时候没有人接近、没有人打搅,他做这个工作。我们懂这个道理,我们也行,我们就用念佛,我相信效果比他那个更好。

他告诉我们,我们平常要把心里头的记忆,负面的、正面的统统清除掉。他这个说法跟我们,我是用另外一种方法说,意思完全一样的,把我们自己心里面肮脏的东西、不善的东西统统放下,他叫清除,我们叫放下。我们叫心里面这些肮脏东西,他叫记忆,负面记忆,这个东西会带来细胞生病,病毒的细胞,统统清除掉了,一个月的时间,这个细胞带病毒的没有了,所有细胞慢慢恢复正常,你的健康就恢复了。理上讲得通,佛经上有。还有,最近量子力学家的报告上有,叫念力不可思议。不能想不善的东西,要想好的东西,世间最好的东西无过于南无阿弥陀佛,我们能想这个,比他那个什么都不想还高。因为什么?他得不到佛的加持,我们想阿弥陀佛,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,力量更大。他是一切善恶念头统统没有,恢复人身体各种器官的正常化,他用这个功夫,用得非常有效果。他也是半路学来的,他今年七十三岁,在介绍他的文字里头,写得很清楚。所以我们细心去观察,不如念佛,念佛功德不可思议,念佛能解决一切问题!对自己身心健康,没问题,自己完全可以控制。对我们居住的环境,我们虽然没有像佛菩萨那么大的能力保佑一个大地区,至少我们自己居住的这个地方会安全度过。灾难就在旁边,我们这里不会受到伤害,决定要有信心。一切法从心想生,一切法心现识变,这种原理原则,佛在一切经里头几乎都说,我们要把它记住。

今天科学总结,整个宇宙就是念头。佛经上总结,也是这样说法的。我们前面讲的十乘理观,天台家的十乘理观。第一个,观不思议境界。第一观是非常重要的,基础,后面全是从第一个生出来的。第一观观成了,人就成佛。观察什么?整个宇宙,归纳到最后就是两样东西,一个是色,一个是心。这个色是讲物质,心是讲精神,就是念头,整个世界归纳起来就这两样。但是色从心生,最后一句话总结,全体是心,心是主宰!所以你自己要负百分之百的责任,你不能怪别人。你一切的受用,都是你自己心里想出来的,为什么不想正面,去想负面?想负面,就是灾难,就是麻烦;你想正面,你就得到像方老师讲的「人生最高的享受」,你就常生欢喜心,你心地清净光明。不但你自利,你的清净光明表现在外面,照别人。我们是看不到光,真有光,外国人叫磁场,中国人叫氛围。他的磁场好,我们一进到那个里面去,感受就不一样,这是最明显的感受。

我初学佛的时候跟章嘉大师,章嘉大师居住的那个环境是一栋日本人的别墅。早年日本统治台湾的时候,他高官,他们居住的别墅,所以有院子、有花园,在城市里头住这个不容易。房子只是平房,不是楼房,没有楼,有花园。方东美先生住的也是这种房子。你进入他那个门,你就感受到气分不一样,非常柔和,感到非常安稳。那就是什么?那是欢喜光、清净光、解脱光,这就感受到。跟大师坐一天,你感觉到舒服,你不会累、不会疲乏。你跟他在一起,一句话不说,那种气分摄受你,那就是一种享受。只要进他的大门,你就有这种感受。到他客厅,跟他坐一起,你就不想离开他,两个钟点一会就过去了。我们每个星期见一次面,他没有事情的时候一定是两个小时,事情忙的时候就一个小时。这是我感受到的气分,佛经里头讲光,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磁场,这个磁场充满了智慧,充满了祥和、爱、慈悲,就享受这些。所以《法华经》上说的,「身意泰然,快得安乐。佛光能令众生安乐欢悦,故名欢喜光。」我们今天把这个讲成磁场、讲成氛围,大家更容易理解,不是真的有光照在身上。实际上,也是真有光照在身上,但是这个光,我们肉眼看不见,你决定能感受得到。

下面第九段,『解脱光』。解脱光,五种原译本里面《宋译》的,《宋译》本里头有的,《魏译》没有,就是康僧铠的本子没有解脱光。「故古诸师」,古代这些老法师们,对这个没有注解,解脱光没有注解。虽没有注解,它有意思在,我们可以从其他注解里的意思里面能找得到。「但《魏译》中有炎王与无称两光」,有炎王光、无称光,这两种《宋译》里头没有,但是这两种与解脱光意思相同。我们看昙鸾法师的赞,「佛光照耀最第一,故佛又号光炎王。三涂黑暗蒙光启,是故顶礼大应供」。又说,这个又说还是昙鸾法师的话,「神光离相不可名,故佛又号无称光。因光成佛光赫然,诸佛所叹故顶礼」。这两首偈子赞叹光炎王、赞叹无称光,都是说解脱的意思。这就是解脱,他把它分成两个,有时候二、三个合成一个,这讲开合不同,意思全是圆满的、全是完整的。那这种现象,因为佛经是从印度梵文翻译过来的,这种现象常常有,我们要知道,看多了就晓得,就能够看得出来。

我们用昙鸾法师的赞佛偈,佛光照耀最第一。我们今天把佛光解释为磁场、解释为气分,中国人讲气分、讲氛围,都讲得通,最第一。这个氛围、这种气分你很明显的能感受到,人人都能感受到。一个心地清净的人,指没有贪瞋痴、没有傲慢、没有怀疑,他从身心放出来的能量跟别人就不同。粗心大意的人,我们现在一般讲心浮气躁,不太容易体会得到。这个心地稍微清净一点,那就有很明显的感触。我在年轻的时候,每个星期要跟章嘉大师见一次面,星期天,有时候我带好朋友去,有人能感到,有人还感觉不到。感觉到的人有浅深不同,有人感觉到有一点,有人感觉到很深。这个什么?这个与自己,佛家讲善根福德因缘有关系,善根深厚的感觉很明显,善根薄的就会少一些。这是照耀最第一。

所以佛又号光炎,炎是火光,像火焰一样,这是比喻,光像火焰一样烧得炽然。三途黑暗蒙光启,这个光能照饿鬼、地狱、畜生。实在说,佛光遍照,遍法界虚空界统统照。前面我们第六学到的是常照光,常照光就是常寂光,决定没有中断的。弥陀佛光遍照法界,十方一切诸佛所放之光都照法界,为什么我们没有感受?这是我们自己的业障太重了,我们的业把他那个磁场障碍到了,我们只能感受自己的业力,享受不到佛光。我们业力从哪里起来的?心从贪瞋痴慢疑起来的,情绪是怨恨恼怒烦,造作在杀盗淫妄。学佛的人好,杀盗淫妄事上戒除了,习气还在,习气没断,所以被这些恶业还有善业混杂在一起,让我们对于佛的慈悲光明产生严重的隔阂,我们享受不到。佛光能透一切物质现象,星球那么大,它能透过,就是没有办法透过业力。这就是佛经上常说的「心佛众生,三无差别」,那个力量是平等的。佛,是佛光。心,心本来就有光,前面讲的常照光,那就是心。自性本有的般若智慧,常照光,生不起来。佛照给我们,是启发我们,希望用这个光把我们自性光明带出来。但是你要接受才行,你不接受就没办法了。他为什么不能接受?对于佛法没有诚敬心,真诚恭敬就接收到了。

所以现在讲复兴传统文化,很多人都在讲,这个观念带起来了。以前没人讲,现在讲的人很多,能不能恢复?这个答案是肯定的,能恢复,不是那么简单,没有那么快。很多人问我,要多久?我告诉大家,我们丢掉两百年,把它恢复起来,至少也要两百年。你可别着急,想一下就恢复,不可能。为什么不可能?对古圣先贤老祖宗尊重的心没有。如果人人都有个七、八分那种诚敬心,那恢复就很快,可能我们这一生能看见,没有,现在对老祖宗有一、二分恭敬心的就不多了,全都是怀疑。怀疑从哪里学来的?从科学学来的。四百年的科学,偏重在物质,偏重在物理。物理,科学家提出来,第一个怀疑,从怀疑里面去发现这个问题,然后在问题上研究,追找答案,搜索真相,就发现东西了。所以用在物理可以,用在心理不可以。心法怎么能怀疑?色法可以怀疑,心法不能怀疑。圣贤之道是心法,不是物质,只有诚敬能看到、能接触到。所以印光法师讲,「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」

我曾经讲,惠能大师得法,我看就是诚敬不一样。神秀大师跟五祖不少年,已经成为五祖的助教,多少人到黄梅去礼拜,看五祖,绝大多数的人,五祖都是叫他接待,由他解决问题,他解决不了再来找他,担任助教。所以每个人心里都认为,五祖将来传法一定传给神秀,好像人心里头都是这么想,他定了。怎么会传给惠能?传给惠能这桩事情,人不服气。可是神秀这人还是不错,他服,别人不服,他服,他自己确确实实感觉定力、智慧不如惠能。所以我的看法是,我说神秀对五祖有百分之百的诚敬,他得百分利益,可是惠能对五祖有万分诚敬,他得的是万分利益,这就不一样。何以见得?惠能大师在黄梅八个月,《坛经》上有记载。你看他对人的谦虚恭敬,对任何一个人都那么真诚谦虚恭敬,一般人做不到。尤其是一个快要明心见性的人,丝毫傲慢找不到。

五祖下令,叫每个人都可以作一首偈来给我看看,平等的。神秀那首偈写出来之后,揣摩了二、三天,不敢送。最后怎么办?想出个方法,写在墙壁上,如果老和尚看到赞叹,我就出来说,是我作的;如果老和尚说不行,那就算了,我也不讲话。犹豫不决,惠能没有这个心态。这个偈子大家看到了,每一个人都在念,传诵。惠能在碓房听到了,他心里很清楚,一听到,没见性。所以他要去看看写偈子这个墙壁,要到那里去礼拜,别人带他去。拜完之后,他说他也有一首偈,其他人都呆了,他怎么会作偈子?当时,也是有个居土,是个做官的,在场,惠能不会写字,请他代写。这个人也同意了,看看你作什么偈子。他把神秀偈子改了,秀大师说「身是菩提树」,他说「菩提本无树」「心如明镜台」,他说「明镜亦非台」「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」,他把它改了,「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」。这个偈子一写上去,大家都心惊,没有想到有这么一个人出来。

五祖听说,来看看,马上把鞋子脱下来,把字擦掉:没开悟,也没有开悟。把这个事就平下去了。为什么?怕别人陷害他,怕嫉妒障碍,别人害他,所以说没开悟。到碓房里面巡寮、视察,看到他在舂米,问他:米舂熟了没?这就是禅机。惠能说:早已熟了,还没有筛。就是没有印证,这就是话里头有话,别人听不懂。老和尚拿了拐杖,在他碓上敲了三下,走了。他知道,那三下是叫他三更的时候,到他房间里去。果然到三更,他去的时候门没有拴,一推就进去了。见到老和尚,老和尚把门关好,叫他坐下来,把袈裟给他围住,让外面人看不见,给他讲《金刚经》,半夜。《金刚经》大概讲五分之一,当然不照文字讲,讲大意,他不认识字,惠能不认识字,没念过书,讲到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」,他就大彻大悟。就回答老和尚,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」,开悟了,五句,「何期自性,本不生灭;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;何期自性,本无动摇;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」。五祖听了很欢喜,行了,不必讲了,衣钵就给他,叫他赶快走。老和尚亲自送他到河边,给他准备了一条船,赶紧走,半夜就走。他也没回寮房,也没有整理东西,就走了,就这么走了。

所以你就晓得,嫉妒障碍多难。那个时候祖师大德不知道有多少,佛法那么盛,还有这种情形,何况现在!所以现在遇到这个事情,正常,一点都不奇怪;如果没有这个事情,那才奇怪,那不正常。所以一定要懂。无论在家出家学佛,尤其出家一定要谦虚,一定要卑下。这谦德,这个德就是光明,断别人的傲慢。这个傲慢人皆有之,怎么断?做出样子来给他看。真正是大德,那么谦虚,那样的卑下,才感动人。惠能大师得到衣钵,那衣钵是证明,证明你成佛了,还在猎人队里头,给猎人做厨师,照顾他们的饮食。猎人每天打的猎,动物,他还要煮了给他们吃,他吃肉边菜。动物受伤了,还能够活下来的,他偷偷的放生。十五年,大概嫉妒障碍的人慢慢淡薄了,十五年时间过去了,把这个事情忘掉了,他才出来。遇到印宗法师,就是现在的广州光孝寺,现在光孝寺,那个旗杆还在,「风动幡动」,那旗杆还在。

我第一次,这十几年前,那个时候本焕老和尚在光孝寺做住持,两次请我讲经。第一次,听众七百多人。第二年又找我,第二年去讲两千多人听。告诉我那个旗杆,以前风动幡动就在这个地方。印宗了不起,那是岭南第一高僧,讲《涅槃经》,讲经的法师。惠能在后面听,有两个出家人在吵嘴,外面起风了,吹着那个幡在动,有人一看幡动,那个人说,不是,风动。他两个风动、幡动,搞不清楚,谁也不服谁。他听了,到当中去劝他,他说仁者,仁者是尊称,他说「不是风动,不是幡动,仁者心动」,这两个人服气了。印宗经讲完了下台,就问他们这些人在干什么?说出这个事情。印宗立刻就明了,十五年前五祖忍和尚传法有个惠能大师,他就问他是不是你?他就承认,是的。衣钵,衣钵在身上,随身带着,打开给大家看。所以惠能大师出家,就在光孝寺剃度,剃度师父印宗。印宗帮他剃度之后,拜他做老师,这水涨船高,一下就把他抬举起来了。岭南第一法师拜他做师父,那还有什么话说?这就抬举起来了。要不是印宗,他到什么时候才能成就,人家才晓得?所以印宗不是凡人,菩萨再来,来护持他的,表演给大家看。

这一来,以后他就常住南华寺,韶关那个地方,常住在那个地方叫曹溪。学佛的人可多了,全中国各处到这个地方来朝山,来向他请教的人,不计其数。在他会下明心见性的,四十三个人,空前绝后,六祖之前没有这个现象,六祖之后到今天也没有,让禅宗在中国影响了一千年,一个人影响一千年。这解脱光,确确实实能帮助你破无明,见佛性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

返回《净土大经科注讲记》目录

生死书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