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科注  (第二七四集)  2012/4/5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 档名:02-037-0274
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六百一十三页倒数第二行,最后一句:

「十乘之理观,能发九境之魔事。以五蕴生死迷暗之法为境故」,这是引用天台大师《摩诃止观》里面一段话。十种理观我们学过了,观什么?所观的就是这十种境界。十种境界里面,「由观阴入」,然后发生下面所讲的九种境界,九种境界不出五阴六入,所以一共有十种,这个十二入就是十二处。若论下面的九个境界,「互发不定」,所以它没有次第,不一定什么境界出现,我们就用什么方法来对治。十种理观是对治的方法,对治这十种境界。理观是有次第的,但是这十种境界没有次第,什么时候会爆发什么境界没次第。

「当知阴境常自现前,若发不发,恒得为观」,这句话是教我们时时刻刻要像观世音菩萨一样。《心经》上讲得很好,「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」。如果真照见五蕴皆空,十种理观圆满了,这九种魔境都没有了,九种魔境全没有了,问题就是我们没有这个智慧、没有这个能力照见五蕴皆空。可是我们今天对于五蕴皆空,五蕴跟十二入是一样的事情、一回事情,五蕴是色受想行识。

总而言之,像前面第一观,观不思议境界,不思议境界里头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字,色、心。色,今天讲的物质;心,今天讲的信息、能量,这科学的名词。近代这些物理学家发现的念力,经上讲得很清楚,三千年前说的,色由心生,色,色从心生的,所以全体是心,这句话讲得好!遍法界虚空界是什么东西?就是自己的心、自己的念头。这个话被今天科学家发现了,非常了不起。遍法界虚空界,佛在经上常说,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《华严经》告诉我们,宇宙,全宇宙一切万法是「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」。唯心所现的是实报庄严土,心现的;唯识所变的是十法界,十法界是识变的。识怎么能变?因为有心现,心要不现,识就没东西变了。所以心是第一义,识是第二义。心能现能生,心没有形相,不是物质现象,也不是意念。意念不是心,意念现在叫妄心,不是真心,真心离念,没有念头,有念头是妄心,不是真心,真心也不是自然现象,所以真心决定找不到。

眼耳鼻舌身,这五识,五根、五识,接触的对象是色声香味触,这是物质现象。意念,第六意识、第七识能缘,它们可以缘到,前五识缘不到。可是心虽然什么都不是,它能现,能现自然现象,能现心理现象跟物理现象,它统统能现,所以你不能说它无,它非常灵活。什么时候现?众生有感它就现、它就应,感应,有感它就应。它在哪里?它无处不在、无时不在。为什么你没有办法找到它?因为它不是三种现象,你就找不到。怎样才能找到?大乘经里面佛说得很好,「唯证方知」。用什么方法证?放下就是,你只要不用妄想、分别、执着,你就见到了。你有妄想、分别、执着,这个东西是障碍,障碍你见性;不是障碍别的,障碍你明心见性,这三样东西除掉了就明心见性。

所以科学家他们今天达到的境界,这佛经上有说过,释迦牟尼佛非常高明,讲过了,就是我们用八识去观察宇宙它是有极限的、有侷限的,它不是万能的。你看前面五识只能观察到物质现象,精神现象观察不到,精神现象要第六识、第七识,第六识的分别,第七识的执着。分别执着是心法,起心动念都是心法,起心动念阿赖耶知道。所以就是说,我们用第六识只能达到极限阿赖耶,你能够见到阿赖耶的三细相,见不到自性,这是对内;对外,你能观察到全宇宙。八识能力真不小,这是统统在妄心的范围,它变,阿赖耶能变,十法界所变,所以它的能力能见到十法界,就是见不到自性。

今天科学家应当是用数学推演,有此可能,然后再用精密的仪器去观察,做实验。物质真搞清楚了,跟经上讲的完全一样,我们不能不佩服这些科学家。物质是什么?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佛用分析的方法,科学家也用这个方法,这个方法是相同的。佛分析的方法,微尘,举一粒微尘,这微尘多大?叫牛毛尘。牛毛,它在毛端上,这一尘在毛端上,不会掉下来,这一粒尘在毛端上非常稳,不管怎么动摇它都不会掉下来。这很小的尘,眼睛好的人可以看见。这一粒微尘把它分,分成七分,这七分之一是羊毛尘。羊毛比牛毛细,在羊毛尖端上它能站得住脚。羊毛尘再分成七分,七分之一叫兔毛尘,兔毛就更细了。兔毛尘再分成七分之一叫水尘,这不好懂了,这个我们的肉眼全看不见。水,其实水的密度不大,水里头有空隙,这一粒尘在水里面空隙钻来钻去没有障碍。水尘再分,分成七分之一叫金尘,就是金属,金银铜铁锡,金属。金属的密度很大,但是还是有空隙,在高度显微镜去看,它还是有空隙,这一粒尘在金属那个空档里面通过没障碍,这很小的。金尘再分成七分之一叫微尘。所以佛家讲微尘,不是一般我们讲的这个尘土,不是的,这个微尘,佛说阿罗汉的天眼可以看见。这一粒微尘是不是我们今天讲的原子?这个不得而知,但是总是两种都用分析方法。

微尘还能分,分成七分之一叫色聚极微,大概就是现在科学里面所讲的基本粒子、夸克这一类的。这个东西还可以分,再分成七分之一叫极微之微,佛说不能再分了,再分就没有了,再分就空了,今天科学家达到这个境界。那极微之微是什么?应该是三十年前科学家发现的微中子。微中子多大?科学家告诉我们,一百亿个微中子,它的体积等于一个电子,就是原子里头围绕原子核转的那个电子,等于这一个电子。这个东西再分没有了,跟释迦牟尼佛讲的一样,没有了。物质现象没有了,分出来是什么东西?是念头的波动。这才真正了解物质从哪来的,物质从念头来的,从心想生的。德国科学家普朗克,爱因斯坦的老师,他一生就搞这个,物质到底是什么搞清楚了,在报告上给我们大家说,根据他研究观察得到的结论,世间根本没有物质这个东西,物质是假的,不是真的,物质的基础是念头,这他得出的结论。

所以最近三十年的科学家提出「以心控物」,心就是念头,能控制物质现象。为什么?物质现象是念头生的,所以念头可以控制物质现象。头一个人的身体,身体是物质现象,身体得病了,病是什么?这个物质现象产生了病态,不正常了,用意念可以让它恢复正常、恢复健康,不需要医药、医疗,这个实验成功了。这么多年来,他们搜集了许许多多证据。重病患,像癌症这些,没法子治的,他们去找,有些病人他自己会好,没有医疗自己就好,找这些人,问他怎么好的。这些人多半都是有宗教信仰的。医生宣布了,你存活的期间只有一、二个月,他对于生命绝望了,等于是宣判死刑,绝望了。他什么都不想了,他想上帝、想天堂,希望上帝带他到天堂去,一天到晚想这个,做祷告,没有想身体,也没有想病。二、三个月之后,想了二、三个月之后再去检查,他的癌症没有了,证明就是这个念力管用。他们找了几千个例子。

所以念佛的人,如果我们有病,可以用这个方法。我们把身体忘掉,不要想身体、不要想病,也不要想好,也不要想不好,你想好与不好,都是让那个病毒细胞你去养它,这不是办法。根本不要理它,专门想阿弥陀佛,专门想极乐世界,想上二、三个月再检查,病没有了。一个道理!原理是什么?原理是物质现象是念头变现出来的。这个物质现象产生病态是我们不正常的念头,就是贪瞋痴慢疑、怨恨恼怒烦这些念头造成的疾病,现在我这些东西统统不想了,我专想阿弥陀佛、专念阿弥陀佛。刘素云不就是这么好的吗?这是很好的例子摆在那里。得红斑狼疮,医生告诉她,不是一个月、两个月,不是,妳随时有死亡的可能,这样告诉她的。她既然被他宣布了,她也就不想了。她也不怕死,反正人总归要死。根本不想身体,根本不想病,每天听《无量寿经》十个小时,听完经之后就念阿弥陀佛。她什么都不想,三个月之后检查全没有了,连疤痕都没有。医生感觉到奇迹,红斑狼疮是有好的,但是疤没有办法去掉,一生去不掉疤痕,妳怎么连疤痕都没有?

所以这个就是念头,念头是宇宙的主宰。地球上这么多灾难,地球上的居民如果一心向善,这灾难都能化解。《楞严经》上告诉我们,贪婪感应的是水灾,海水上升、江河泛滥是贪婪所感得的。瞋恚感的是火灾,火山爆发、地球温度上升,瞋恚。愚痴感的是风灾,飓风、台风、龙卷风这一类的灾难,愚痴所感的。傲慢感得的是地震。怀疑,怀疑是对自己个人来讲,免疫能力崩溃掉了,信心没有了;对外面,山崩地陷,高山会塌下来,大地会沉到海底,这是什么?怀疑。贪瞋痴慢疑,对自己身体来讲是自己五脏六腑病源、病根,对居住环境来讲是灾难的根源,这都不善的念头。所以把这个念头统统转变过来,我再不想这些了,转过来,不贪、不瞋、不痴、不傲慢、不怀疑,这些灾难都没有了。我们要求别人难,别人不相信,所以从自己,自己至少对身体保健,得到非常良好的效果,这是学佛的好处、念佛的好处;对我们居住的环境,不会有灾难发生,你的小环境不会有灾难发生。

当然我们选择居处,也要懂得选择居住的地方地势比较高。科学家告诉我们,海水上升,南北极的冰融化了,海水上升五十米。如果我们住在这个地区,海拔两百米以上大概没有问题,但是如果靠海比较麻烦,靠海什么?海啸,海啸麻烦!科学家警告我们,如果地球上海底超级火山爆发,会引发多高的海啸?一千米。那换句话说,海拔一千米在沿海地带都不安全,要一千米以上,最好两千米、一千五百米,这没有问题。都淹没了,它那是个小岛。这是些常识。科学家还告诉我们,像太平洋中心,这样的火山爆发,引发一千米的海啸。这个海啸推到大陆海岸一定会减轻,减一半五百米,再减一半二百五十米,再减一半一百多米,一百多米都不得了,日本上一次海啸十米。最近这几天,他们内阁府,就是总理衙门发出来的信息,告诉人民,怕的是最近会有九级以上的大地震,会引发,他们计算的,大概三十四米的海啸,那就非常严重了,要大家赶快做准备,防范这灾难的准备。海啸太可怕了!上一次日本大地震,我们这有个光盘,是新闻发布的,统统集在一起,那个镜头是飞机从空中照下来的,比美国那个「2012」,那是演的电影,比那个更可怕。所以我们如果有观世音菩萨这个本事,「照见五蕴皆空」,什么灾难都没有了,「度一切苦厄」,都没有了。这个话是真的,今天科学家给我们证明了,不是假的是真的,这佛法管用,佛法是科学。

这个地方说的,「阴境」,五阴。我们讲八苦,生老病死、爱别离、怨憎会、求不得,后头五阴炽盛,那就是阴苦,五阴炽盛。教我们观五阴。阴境能生烦恼,前面七个是烦恼,生老病死、爱别离、求不得、怨憎会,那是烦恼。从哪来的?五阴炽盛来的。五阴是能生,烦恼是所生。这里一共给我们讲十个境界,这十个境界互相发起,互发,辗转相生,互相发起。譬如你观病境,生病了,可能这里头带给你烦恼,或者带给你其他境界。

我们现在看正文,第一个「阴境」,阴是覆盖的意思,盖什么?把你的智慧盖住了、障碍住了,覆盖就是障碍。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,五阴,也叫五蕴,蕴是积聚的意思。「若言覆盖一切善法,此就因得名」,这五样东西障碍一切善法;「若言积聚无量生死」,这是就果上得名。为什么叫五蕴?为什么叫五阴?因果不同,从因上叫五阴,从果上叫五蕴。这五样让你在六道里头生死轮回,没完没了,这个东西麻烦!「十境以阴居初」,这有两个意思,为什么把它摆在最前面?第一个意思是「现前」,第二个意思是「依经」「现前者,谓人受一期果报之身,即是五阴」。这一期是什么?从生到死你这一生,你这一生是五阴身。「五阴重担,常自现前,是故初观」,教你从这观起,就是观你的身心,你要了解它的真相。是故初观,把它摆在第一。第二依经,经是《大品般若》,经云:「声闻依四念处行道,五阴即四念处所观之境。又经中凡列法门,无不以五阴为首,是故初观」,这经上告诉我们。「此且就五阴通总而言」,就是照见五蕴皆空。

我们讲四念处,前面说过,四念处是智慧,章嘉大师给我讲的看破,四念处是看破。第一个教你「观身不净」,这个观不是很深,观世音菩萨那个观是很深、很彻底。这个地方只教我们观身不净,不干净,目的在哪里?目的教我们不要执着这个身体,不要过分爱惜这个身体,它不是个好东西,为什么?这是我们的业报身。我们过去造的什么业?不净、不清净的业,得到这个不清净的身。六道统统都一样,没有例外的,你在六道里头受生,六道是染污、是秽土,四圣法界才是净土。什么东西染污?执着就是染污,执着就是见思烦恼。所有一切众生都把身误认为是我,这是很大错误,叫身见,五种见惑里头头一个,身见。身不是我,身要是我,这身死了我也死了,我死了谁去投胎?我们求往生,这身死了谁往生?所以知道身有生死,我没有生死。我在哪里?现在我暂时住在这个身体上。所以身体是我所有,不是我,跟衣服一样,衣服是我所有的,衣服不是我。这个观念要搞正,身不是我,身是我所有的,我们在六道随着自己的业力,不知道换了多少身体。所以身的生死是个很平常的现象,不必很重视。世间人不知道,对身体的贪恋造成许许多多的罪业。

所以佛法里头,第一个就教破身见,身见没有破,学佛都在门外,没进门。破身见这个课程,是几年级修的?小学一年级的课程。《华严经》菩萨五十一个阶级,十信是小学,十住是中学,十行好比是高中,十回向好比是大学,十地好比是研究所,我们用这个比喻大家好懂,破身见是小学一年级的课程、功课。第一个「身见」,五种见惑都要破,你才能升二年级。第二种,「边见」,边见就是对立、二边。边见破了,对立就没有了。为什么要破边见?因为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,一体就没有对立。我们这一个身体,眼睛、耳朵、鼻子不会对立,眼睛不会跟耳朵对立,耳朵不会跟鼻子对立,各人有各人的工作,互相不妨碍,所以宇宙是和谐的。我们今天跟人对立、跟事对立、跟万物对立,错了,完全错了,和谐没有了!再其次,成见,我们都常说某人成见很深,成见是什么?自以为是。这五种见惑里头,成见分为两个,一个是因上的成见,一个是果上的成见,全是错误的,因上的成见叫「戒取见」,果上的成见叫「见取见」。不属于前面这四大类的一切错误的见解,合在一起叫「邪见」

这个东西统统都断尽了,证十信里面的初信位菩萨。虽然这是最低的一个级别,但是他是圣人,他不是凡夫,三种不退他证到了一种,位不退,他永远不会退到凡夫,他是圣人。虽然没有出六道轮回,他绝对不堕三恶道,他有这个能力,决定不堕三恶道。而且保证他在六道里头只有天上、人间,天上人间七次往返,必定成阿罗汉果,小乘阿罗汉;大乘,大乘七信位的菩萨。你看他初信是一年级,他到七年级,正是天上人间七番生死,到七年级的时候超越六道轮回了,他证得声闻这个地位,十法界里头声闻,七信。八信辟支佛,九信菩萨,十信是十法界的佛,清清楚楚。七信以上生净土,不是秽土,六道是秽土,染污,严重的污染。四圣法界净土,见思烦恼都断了,不但五种见惑断掉了,五种见惑初信就断掉了,思惑,三界总共八十八品,到第七信位断尽了。这个前面我们讲到要知位次,我们修行在哪个阶段、哪个级别清清楚楚,这个一定要知道。我们今天身见没断,身见、边见、见取、戒取、邪见统统没断,没有进入小学一年级,没有;换句话说,我们是在念幼儿园,在大乘里头我们是在幼儿园,不能不知道。可是我们虽然在幼儿园,遇到一个特别法门,这就是净土。遇到这个法门可了不起,这个法门没有阶梯,可以一步登天,而且这个法门不需要断惑,断惑太难了!

这五种见惑谁不想断?五种见惑断掉了,我们说个简单、最简单的,恢复了天眼、天耳,得天眼通,别人看不见的你看见;天耳通,别人听不到的你能听到。如果证到二果,二果在十信菩萨里面是第三信,有他心通、有宿命通。宿命通,知道自己过去生中生生世世的事情。阿罗汉的宿命通能知道五百世,二果算他十分之一,也能知道五十世,五十世之内的事情清清楚楚。他心通,别人心里想什么你都知道。所以人心要正,不能有坏念头,为什么?二果以上的人全知道,你怎么能瞒人!十信位菩萨第三信他就知道了,你起心动念他全晓得,你怎么能瞒人?瞒着别人,是个坏的、不善的念头,那叫自欺欺人,以为别人不知道,小乘二果、十信三信位的菩萨统知道。愈往上面去,那个神通力量愈大。三果就有如意通了,就能变化,能分身、能变化、能飞行,想到什么地方去不用交通工具,这一动念,身体已经到了,绝对没有交通事故,非常安全,没有障碍,真的叫通了。七信位的菩萨漏尽通,三界里头,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,烦恼断尽了,漏尽就是烦恼断尽了,六道里头烦恼断尽了,不再到六道来了,他永远超越六道轮回。再到六道来那是应身,教化众生的,他有这个能力,众生有缘,他会到这个世间来帮助众生。他能变化,像《西游记》孙悟空七十二变,他有这个能力;不止七十二变,七十二太少了。

所以,五阴重担,常自现前。四念处,头一个就「观身不净」,第二「观受是苦」,五阴里头色、受。受是什么?感受,身有苦乐的感受,心有忧喜的感受,这你有受。「观心无常」,这个心里面包括后面三个,就是想、行、识,都在心这一个字上。想、行、识无常,现在我们读了弥勒菩萨跟释迦牟尼佛的对话了解。一秒钟,这个生灭多少次?一千六百兆次。所以弥勒菩萨说,「念识极微细,不可执持」。念头有,但是频率这么高,物质是从它变现出来的。也就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,这里面现的什么境界?五阴,五阴的境界,阴境,观世音菩萨看见了。为什么说它皆空?比闪电快,一闪就没有了,第二个又冒出来了,第二个不是前面那一个。所以它不是相续相,每个相都是独立的。而是什么?相似相续相,它前面一个相对后面一个相有影响,不完全相同,叫相似相续相。所以它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如果这样能搞清楚、搞明白,对于色法、心法不再执着、不再分别了;不但不执着、不分别,对它不起心、不动念,这个人就成佛了,你就圆满了。你只要不执着它,这就是阿罗汉;不分别它,这是菩萨;不起心不动念就成佛了,佛菩萨是这么来的。

所以「专论所观之境,必须于五阴中,除却前四」,前四,色、受、想、行,这前四。它最核心的是什么?「第五识阴」。识就是阿赖耶,我们一般叫它做灵魂,佛法里头叫它做识神,「来先去后」,投胎它先来,人死的时候它最后走。人死断气了,八个小时之内,它可能没有离开。所以佛门当中送往生,断气八个小时之后不碰他,他的床,床都不要碰它,为什么?他有感受,色受想行都不起作用了,识起作用。那些真的死掉了,色是肉身,受不起作用了,你不会觉得受用,不会受用,想、行不起作用,识起作用,阿赖耶起作用。这个时候,所谓叫灵魂,没离开,你动他,他生气,他这个时候一生气,瞋恨心起来,地狱道去了。如果家亲眷属在旁边哭哭啼啼他看到了,生起留恋的心,好了,饿鬼道去了。所以送往生,家亲眷属最好这个时候不在场,不在现场,只有同参道友帮他助念,十二个小时之后再让他家亲眷属来。这是什么?神识离开了,不要紧了,你可以动他的身体,你悲痛、伤心都没有问题,他离开了。可是我们有很多人最安全的到十四个小时、二十个小时,那最安全的。取第五识阴,有道理,「为所观之境也」,这个观的就深了。

这个后面有简单给我们说四念处,「观身不净」,这个身是色;「观受是苦」,有受;「观心无常」,这个心是想、行、识;后头「观法无我」,法是一切万法,一切万法里头没有我。我是主宰的意思、自在的意思。一切万法全是波动现象,全是缘聚缘散,因缘生法。前面四句你看清楚了,你能把身放下,身心放下,最后这一条知道法无我,你对于一切法不执着了,叫法无我。人无我、法无我,这个境界是菩萨境界,人空、法也空。这法是什么?五阴之法,五阴是所有一切法的基础。「故云五阴即四念处。所观之境,除却前四」,就是除色受想行。观识,观识就是观阿赖耶的三细相,这个三细相就是科学家讲的宇宙的根源。阿赖耶的业相,科学家称为能量;阿赖耶的转相,科学说它做信息;阿赖耶的境界相,那就是物质。你看这三样东西组成的宇宙,这三样东西在佛法里面讲阿赖耶,五蕴里头的识蕴。我们要首先把它搞清楚,它是一切观行的基础,头一个对象。这真的从根上看,看什么?万法皆空,人我空、法我空。只要能放得下,不执着,事情就好办了。

第二个,就从这个地方,阴境生起的烦恼。「昏烦之法」,昏是迷、不觉,烦是恼,「恼乱心神。又贪瞋等法」,这就是贪瞋痴慢疑这五种,「与心作烦」,烦心,「令心得恼,故云烦恼」,心烦、心恼。这些东西在《百法》里头称之为根本烦恼。《百法》里面给我们讲二十六个烦恼,根本烦恼六个,贪瞋痴慢疑这五个,后面加一个恶见,恶见就是见惑,把见惑变成一条,合前面五个叫根本烦恼,所有烦恼都是从它生的。「谓无始以来,积集重惑」,迷惑一世比一世严重;换句话说,你不能提升,你决定往下堕落。你说我保在中间不动,保不住,不是升就是降,而且确实升得少、降得多。我们看到这个现象,从历史上来观察,一代不如一代。所以教育就非常重要,佛菩萨、圣贤全都是把教育摆在第一位。为什么?教他,他清楚了,搞明白了,他能往上提升;他要不清楚,一定随着烦恼转,随着烦恼习气转肯定往下降。

教什么?真的是戒定慧三学。戒的目的是帮助你得定,这目的;定的目的是帮助你开智慧,所以真正的目的是智慧。智慧从哪里开?决定是戒定。不是你读的东西多、学的东西多,那些,孔子说的「记问之学」,记得再多「不足以为人师」。为什么?你做不到,知道得很多做不到。所以今天学佛变成什么?全是佛学,学的佛教的知识,不是如来所说的真实义,是什么?全是自己的意思,那怎么行?不管用。开悟之后不一样了,开悟之后你展开经卷是自己自性流出来的意思,那是真的。因为我们的自性跟佛是一个自性,不是两个。所以佛从自性里流出来的,我们从自性流出智慧来解它。不一样!那你要有智慧一定有定,定是什么?经题上的清净、平等是定,清净是小乘的定,平等是大乘定,后面那个觉是智慧,那是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。持戒可以得清净心,清净心生智慧。所以说为什么要持戒?不是说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,不是,那是附带的,那不是第一个目的,那是以后的目的,附带的,真正的目的是得禅定、得三昧。三昧是枢纽,不是目的,从三昧开智慧,叫大彻大悟,这叫三学。

我们要不要开智慧?要不要入佛境界?要入佛境界一定要走这个路子,持戒、得定、开悟,没有第二个路子好走。八万四千法门是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法学戒、学定。定叫三昧,我们用念佛的方法叫念佛三昧,用《华严经》的方法叫华严三昧,用《法华经》的方法叫法华三昧。三昧是一样的,你用什么方法得到三昧不一定,八万四千法门,门门都成三昧。所以佛才讲「法门平等,无有高下」,只要你一心专注。同时学几门很难,很不容易成就,一定要一门。这个现在人又不相信。一门真通了,一切就通了;一门不通,一切都不通。那我就多学几门,多学几门,门门都不通。

惠能大师给我们最好的榜样,他做出给我们看。大家知道,没念过书,不认识字。他一生只听一次经,五祖忍和尚,在方丈室里头,半夜三更给他讲《金刚经》,就那么一次。他一次就行了,一次没讲完,讲到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」,他就开悟了。他有没有持戒?有。从哪里看出来?从他待人接物,从他那种谦卑,对待一切人的恭敬,平等的恭敬,不敢轻慢任何一个人,从他那个善良、真诚,那都是持戒。他有没有得定?有,他得三昧,他心里头没有妄想。怎么知道?如果有妄想,神秀那首偈子他看不出毛病。我们都觉得作得很好,「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」,好!五祖也赞叹,劝大家依这个偈子去修。可是他一听人念这个偈子,立刻就晓得没悟,还是凡夫。他把那个偈子改了,「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」。什么?定慧,超过他了。要是讲经教这个东西他不如人,讲悟入真实境界他超过。五祖当时把他否定了,没开悟,也没有开悟。这是什么?保护他,怕人害他。这嫉妒障碍多重,一千四百年前的事情。现在更严重了,你想出人头地,一脚就把你踩死了。所以自己要懂得保护,要学得像六祖惠能一样,谦下、谦卑,对人尊重,表现出来的是愚痴,叫愚不可及。所以这个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有大道理在里头,不能不知道。

广学多闻是什么时候的事情?开悟之后,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是开悟以后。他在文殊菩萨会里头,文殊是他的老师,是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;到大彻大悟,这才叫他走底下一步,广学多闻,法门无量誓愿学。有这个智慧,学习速度快。龙树菩萨大彻大悟之后,学释迦牟尼佛的经教,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教,三个月就毕业了,全学完了。那是什么原因?一部经论不需要全部学完,看几页全都懂了。就像惠能大师,《坛经》里面所说的,法达禅师一生专攻《法华经》,十年诵《法华经》三千遍。到曹溪去礼拜六祖,礼拜的时候头没着地,拜三拜头没着地。起来之后六祖就问他,你刚才拜佛头没着地,一定有值得骄傲的地方,什么事情值得骄傲?他就说出来了,诵《法华》三千部。难得!《法华经》长,虽然只有七卷,每一卷分量都大。就问他,《法华经》讲的什么?惠能大师没听过,他不认识字当然不会看经,没有听说过。你既然念得那么熟了,你念给我听听。《法华经》二十八品,他念到第二品,第二品是方便品,二品还没有念完,六祖说行了,不必念了,我全知道了。这是什么?这就叫一切经通。不一定要你念完,念几句我全明白了;《金刚经》讲到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」《般若》全了解了。

这样学习的方法,一部《大藏经》三个月没有问题,真能学得会,看几句就行了,不必要看完,这真厉害。为什么?一切法全是自性流的,只要见了性,一切法全明白了。这叫无师智、自然智,全通了。这是东方古圣先贤教学的理念、诀窍,西方没有,西方一样东西一定要认真学习,学一样是一样,不能在一样东西圆融贯穿一切课程,它做不到,佛法能做到。近代科技这些东西,你没有问他,你问他他全晓得,没有一样不晓得。连现在量子力学家看到阿赖耶的三细相,他们要讲阿赖耶的三细相比科学家讲得好,为什么?科学家才看到表面,不透彻,他们完全透彻,一点障碍都没有。没有开悟,没有开悟就生烦恼,想了解一桩事情也不是那么容易,你看物质问题,千百年当中多少人在研究。

我们看底下这段文,「谓无始以来,积集重惑,今因用观观察阴境,烦恼即发」,你观色受想行识,烦恼起来了。为什么起来?你对它不了解。观身不净不就烦恼起来了,观受是苦怎么不起烦恼,观心无常、观法无我,真生烦恼。我们读这些东西,看不透,虽然学佛学几十年还是疑惑,佛为什么这么说法?又不敢反对,但是疑除不掉。我们是看到《菩萨处胎经》里头,释迦牟尼佛问弥勒菩萨,「心有所念,几念、几相、几识耶」,我们从弥勒菩萨的回答里头恍然大悟。这个所谓是揭祕,这宇宙的祕密,弥勒菩萨给揭穿了。我们看了半信半疑,真是这样吗?看到现代科学家这个报告,这个疑才算是总结掉了,不再怀疑了。这个东西不怀疑,对佛经上许许多多疑难东西我们都会点头,佛说的不会错,科学还没证明,再来有个二十年、三十年之后,佛经上许多疑难东西科学都会把它解释清楚。佛怎么知道的?佛从禅定当中知道的,禅定是现量境界。这些科学家,他是先从比量,然后用仪器观察见到现量。没有禅定力量大,禅定看得透彻,因为它超越空间、超越时间,所谓的空间维次,禅定里头不存在。我们今天还是没有办法超越空间维次,虽然知道,不够清楚、不够透彻,所以还是有烦恼。

「譬如流水,寻常不觉其急」,我们看这个江里头、河里头水在流,没有看到它急,你看它们都是一样的。「若槩之以木」,我们丢几片木材,丢几片,不是一片,丢几片,丢到水里,你就看到水流得急了,就看出来了。「流即奔迸」,这个字是念什么?也念并,「莫能止遏」。你看到水流得快,速度很快,是什么?看到这个木材漂在水上面,看到水流得快。「是时应舍阴境而观烦恼境」,这就教我们作观的方法,这个时候你不要去看五阴,你看烦恼。烦恼从哪里来的?总的来说不离色心。色心是一切法的源头,现在科学讲的精神现象跟物质现象,心理跟物理,这就是源头。现代新的这些科学家,我们看到这个报告,说出,这将近四百年的科学,他说我们犯了一个误区、一个错误,这个错误是什么?二分法,带给我们许许多多的误会。二分法就是心理跟物理分开了,现在晓得,心理跟物理是一桩事情,分不开的。从五蕴上看就晓得了,五蕴,色是物质,受想行识是心理,所以心法跟色法是一不是二,解不开。这是科学家看到的,看到什么?中微子,这么小的东西,一百亿个中微子聚集在一起,它的大小等于一个电子,这个中微子里头,色受想行识全具足。我们以后再讲《心经》就明白了,不用身体来做代表了。以前我们都讲肉身,肉身是色;我们有感受,苦乐忧喜舍的感受;有思想,可以想前想后;这些思想就是妄想,念念不停,一个接一个,那叫行。还有一个阿赖耶,阿赖耶是什么?我们所有一切的业习,就像一些资料储藏在阿赖耶。阿赖耶是仓库,叫藏识,藏就是藏,我们的记忆统统收藏在那里面,什么时候想起来它就浮出来,好像档案一样,调出来看看。是一桩事情,不能分,这一分作两个,麻烦就来了。所以物理到今天不能解决问题,物理带来了很多灾难,灾难不能化解。

现在新的科学家告诉我们,这个灾难可以化解,用什么化解?用意念化解,用心来化解,因为心跟物它是一不是二。我们起心动念,物,它有感应。我们动一个念头,善、不善,桌子知道,这地板知道,花草树木、山河大地没有不知道的。这就说出遍法界虚空界全是有机体,活的不是死的,懂得人的念头,我们的善念、不善念它全知道;我们爱它,或者我们想消灭它、毁掉它全都知道,没有一样不知道。所以最近提出以心控物,心可以控制一切物质。这个佛说了,「制心一处,无事不办」,这句话非常重要。这就说明一门深入、长时薰修的原理是什么,道理是什么,道理就是制心一处,无事不办。我们今天念头是散的,散乱,散乱没有成就,一点点障碍都把你障住了;如果制心一处,没有东西能障碍你。我们把意念集中,集中在一点,什么障碍都没有了,都能突破。像光,光是四面八方发射,如果把这个光集中在一点变成激光,你看现在这个灯光,一张纸透不过去,如果变成激光,钢板都穿过,那个力量多大,这是物理。心的力量要集中那还得了!心集中就是三昧。你用什么方法来集中?方法很多,所谓八万四千法门、无量法门。只要你想一桩事情,不要去想别的,那就集中了,那就产生不可思议的能量,所以能改变我们的生理,能改变地球。

科学家举个例子,真正意念集中,这个力量可以改变星球在太空当中运行的轨道,能把它改变,这么大的力量。所以地球出了这些小毛病很好医治,不是大毛病。美国布莱登告诉我们,应对二0一二马雅预言的方法,他只说了三句话,我们真正能做到「弃恶扬善」,就是佛家讲的断恶修善,「改邪归正,端正心念」,这三句话这部经上讲得很清楚,他说这个灾难就化解了;不但没有灾难,地球没有灾难,会把地球带上更好的走向。这个话,真实智慧,不是假的。我们学佛要学真的,不能搞表面,踏踏实实才能解决问题。

第三,「病患境」。有病不是坏事,病能帮助你解决很多问题,能帮助你开悟。「病起之因虽多,不出四大增损」,损就是减少,「致有患生」。我们看看,这是天台大师,一千四百年前。智者大师生在隋朝,往生在唐朝,隋末唐初的人。他说「又由观阴」,观五阴,「惑」,三种惑,这是病因,病从这来的。三惑就是无明、尘沙、见思,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妄想、分别、执着,病从这来的。「激动四大」,四大是物质现象,这是缘。「致有患生」,这个患就是病,病是果。你看,病的因、病的缘、病的果。

病的因是什么?五阴、三惑。三惑里面见思惑,把它分开来就是六个根本烦恼,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、恶见。贪瞋痴慢疑是思惑,恶见就是见惑,合起来就是见思烦恼,这病因。人要常常想这些,他能不生病吗?这六样东西对应我们身体里面五脏六腑,你想它,它就起作用。所以人,他为什么不想健康的,他想病?特别是年岁大了,年岁大的人工作没有了,他退休了、下来了,没有事情做,每天就想病,这个地方痛、那里不舒服了,他就搞这个,没事也想出来了。为什么他工作的时候没有病?他没想到身体,他光想到工作。工作一丢掉之后,我老了,老了就会生病,病了就要死。完全符合他的理想,他的想法全圆满了,它就这么来的。我以后有人来问我怎么养生的我要改变说法。讲你为什么没有老?我没想老,它不老;因为你想,它就老了。我不想病,它就没有病;你天天想病,那病就缠身,就这么个道理。一切法从心想生,太妙了!所以要有正面的思想,不可以有负面的;有善的思想,不能有恶的。

那什么是最好的思想?想阿弥陀佛第一好,所有一切念头当中没有比这个更好的,这是最健康的,为什么不天天想这个?想这个什么?想这个想久了自己就变成阿弥陀佛了,真的不是假的。大乘经上常说,「自性弥陀,唯心净土」。所以阿弥陀佛从哪里来的?我自性变现的。我天天想,到极乐世界就变成阿弥陀佛。往生到极乐世界,经上讲得很清楚,你的身、相貌跟阿弥陀佛完全一样。为什么?天天想他,自然就一样了。金刚不坏身,真正无量寿,无量的智慧、无量的德能、无量的相好,没有一样不是无量的。自己成就之后成就一切众生,帮助一切众生化解灾难,从你身心的病苦一直到自然灾害都有能力化解。

佛菩萨用什么手段?给诸位说用教育,没有一尊佛菩萨不讲经教学的,没有。中国老祖宗,佛法没到中国来,老祖宗就知道,提出「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」。实际上,这个教学为先在中国已经根深蒂固了。为什么?中国家庭是大家庭制度,自古以来不分家,一家人,为什么要分?不分家。不分家,家里人口愈来愈多,五代、六代同堂就二、三百人。家里头人丁兴旺,五、六百人,七、八百人很平常,大家族。这么大的团体在一起生活,没有规矩行吗?所以教学为先从这来的,你要不把他教好,这么多人天天在一块吵架,那这个家庭没有欢乐,那不像个家庭,家庭的和睦全靠教育。

家在中国有四大支柱,家道、家规、家学、家业,四大支柱。这四个支柱有人能够继承,他的家世世代代延续下去,不衰不败。所以中国对下一辈说「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」,那个后不是子孙多,是子孙里头有继承家的人,有继承家道的、有继承家业的、有继承家学的、有继承家规的,那他们的家世世代代都兴旺,这个道理我们要懂。以后从家慢慢形成了部落,这家变成什么?变成个小国,在从前诸侯国不就是一个家!所以中国人懂得教育,远古他就懂得,一切全靠教育。

今天社会现象乱成这个样子,我遇到不少国家领导人,都会问我这一句,现在这个社会还会有和平吗?还能够恢复正常吗?有。这个社会什么问题都没有,就是教育出了问题。教育出问题?是,你们现在没有教育。怎么没有?学校办这么多。你里头没有做人的教育,只有学做事的教育,所以人会做事不会做人。没有伦理的教育,没有道德的教育,没有因果的教育,没有圣贤的教育,出事情了!什么样的制度都是枉然,为什么?人不好,好制度也干坏事;如果人是好人,坏制度他也能做好事。这就是古谚语所说的「人能弘道,非道弘人」,这个道理一定要懂。问题到底出在哪里,我们如何来解决。

那还有救吗?有救,问题就是你肯不肯干。谁带头干?在古时候皇上带头,人民才肯跟着学;人民里头出一个带头不行,没人肯跟他学。所以要国家领导人,他觉悟了,他真干,尊重、礼敬这些圣贤人,具足伦理、道德这样的人,请他来讲学,自己来听课。像前清,这清朝了不起,开国的那些皇帝,圣人,不是凡人。你看顺治、康熙、雍正、乾隆,到嘉庆,嘉庆以后衰了,对儒释道三家学者专家那种恭敬、礼遇让人感动,所以他政权巩固,老百姓归心。礼请这些人,每天到宫廷里面去讲经,给他们上课,皇帝带着嫔妃、文武大臣听课、学习;不但学习,还有复讲。他真干,不是假的。

这个风气一直到咸丰,慈禧太后执政才把它废除掉了,不再请这些人到宫廷里面讲学。慈禧太后迷信,疑难的事情怎么办?从前疑难事情向这些专家学者请教,慈禧太后遇到疑难的事情驾乩扶鸾问鬼神,什么疑难事情都问鬼神,鬼神把她的国家灭掉了。你看过去这些帝王都是三宝弟子,对儒释道都称弟子,儒释道都是老师;慈禧太后自封为老佛爷,她是老佛爷,佛菩萨两旁边站。对于传统文化、对于佛教不尊重了,这上行下效,上面开这个头,底下对于传统文化,对于佛法、佛菩萨那种尊敬的心就降温了,那麻烦来了。满清末后一百年,信心就慢慢丧失了,西洋文化进来了,迷信西方科技(科学技术)。民国成立之后,讲的人都没有了。满清末年还有人讲,没有人相信、没有人学习了;到民国这一百年,一个世纪,讲的人没有了。所以变成中国人对自己文化非常生疏,比不上外国人,外国人谈谈中国文化,中国人在外国没有谈中国传统文化的。外国人提起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不懂,他讲些什么不知道,这个问题,这叫真正是病患!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

返回《净土大经科注讲记》目录

生死书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