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科注  (第一六三集)  2012/1/27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 档名:02-037-0163
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四百七十七页,第三行看起:

《往生要集》所说的二种菩提心,「一、缘事菩提心(此即密乘之行愿菩提心),以四弘誓愿为体」。第一「众生无边誓愿度,是应身菩提之因」。应身,是诸佛如来、法身菩萨与一切诸佛剎土六道众生感应道交,众生有感,佛以应身去加持他、去帮助他。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,像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。这样的应身,像《虚云老和尚年谱》里面所记载的,他朝五台山,三步一拜,在旅途当中两次生病,遇到一个乞丐来救他。病倒的时候都在荒郊野外,附近都没有人家,病倒在那里。遇到这个乞丐文吉,乞丐的名字叫文吉,文章的文,吉祥的吉,两次都是他救的。他很感恩,虚老和尚很感恩,请问他的名字,他告诉他。问他住在什么地方?他说他就住在五台山,他说你到五台朝山,说我的名字大家都知道。他就记住。到五台山,第一桩事情就是打听文吉,没人晓得。到以后在寺院提到这个事情,别人告诉他,文殊菩萨化身,恍然大悟。这个身是应身,因为每次遇到,照顾他在十天以上。他的体力恢复了,病治好了,体力恢复之后,这再拜。这不是普通的化身,这个属于应身,你感到完全是真实的,这个人照顾了十几天。

还有一桩事情,我们在台湾,听到周邦道夫人讲她遇到地藏菩萨的故事,那也是化身,应化身。抗战胜利之后她回到南京,他们住的房子很大,是三重四合院。所以庭院很深,大门进去之后是院子,很大的一个院子,到里头有二门,再里面才是居住的客厅、房舍。她有一天遇到一个出家人,走到她家里去,那个时候她不信佛。她问他有什么事情?问他是哪里来的?九华山来的。你来有什么事情?来化缘,希望施主布施五斤香油。周师母没给他,没给他,他就走了。走了之后她突然想起来,院子这么深,大门、二门都没有开,他怎么进来的?走了之后不见了,门还是关着的,门没有开,他怎么走的?这个疑惑她就疑惑了好多年。以后在台湾跟李老师学佛,把这个事情告诉老师,老师说那是地藏王菩萨,妳跟他有缘。她非常后悔,五斤香油没有给他。时间虽然不长,只有十几分钟,真人真事,他不是假的。但是这个人从哪里来的、怎么出去的,不知道。这是属于化身,时间短,几分钟过去了,找不到了。不像虚老和尚,虚老和尚遇到文吉这个乞丐,照顾他十天,十几天、半个月,这个时间很长。每天他还出去讨饭,讨一点东西来分给老和尚吃。这是佛菩萨的行事。所以这是应身,应身菩提。

菩萨为什么要应身?应身太多了,随时随处,哪个地方众生有苦,他就去帮助。这是因地上发的愿,发了众生无边誓愿度,因为发了这个愿,现在成佛了、证果了,有这个能力,一定要兑现,不能说话不算话。没有能力的时候另当别论,有能力的时候一定要兑现。这应身菩提。

第二「烦恼无数誓愿断」,这是法身菩提。法身每个人都有,法身是真身,法身没有形相,没有物质现象、没有精神现象,也没有自然现象。它是遍法界虚空界,无处不在、无时不在,是我们自性真正的本体,也叫真如、也叫自性、也叫本性。它是能现能生,一切万法,包括我们自己的身体,是所现所生。法身只有一个,大乘经上讲得很多,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」,在净宗就是常寂光净土。常寂光里头什么都没有,就是一片光明,大乘也称为大光明藏,就是常寂光。等觉菩萨将最后一品生相无明的习气断掉,实报庄严土就不见了。所以,实报庄严土也不是真的。它怎么来的?它是无始无明习气来的,只要有无始无明习气,实报土就会现前。习气断掉,实报土就不见了,就像作梦一样,梦醒了,醒过来了。

我们现在六道轮回是一场梦,永嘉《证道歌》里头说得很清楚,「梦里明明有六趣」,有六道轮回,「觉后空空无大千」。见思烦恼断掉就醒过来了,六道不见了,清醒了;清醒了,是一个崭新的世界。是什么世界?释迦牟尼佛的方便有余土,六道是释迦牟尼佛凡圣同居土,换了,完全换掉了。醒过来之后是净土,你所看到的是罗汉、是辟支佛、是菩萨、是佛,你看到是这个世界。这个世界里面善恶没有了,六道里头有善恶,这个世界没有善恶。这个世界还有染净,一层比一层清净,辟支佛比阿罗汉清净,菩萨比辟支佛清净,佛比菩萨更清净,净土。这些人在这里面将见思烦恼的习气断掉,尘沙烦恼跟尘沙烦恼习气也断尽,在这里头修行,剩下来就是无明。无明烦恼断尽,十法界没有了,就是方便有余土不见了,又是一次的梦醒。

佛经上这种情形,很像现在科学家所说的空间维次的转变。他们说地球在今年十二月二十一号要进入空间维次的转变,从三维空间转变成五维空间。转变过程当中有三天的黑夜,三天黑夜是使这个空间走到零点的空间点。零点是什么都不存在、都没有了,数学里头零是什么都没有。他说这个转变是个非常崭新的世界,还有没有肉体?灵界我们能理解,他还有没有肉体?他说是个完全新的世界,以前的全都没有了,就像作梦醒过来一样。跟佛法讲的有一点相似,但是他们所说的我们现在还没有搞清楚。佛法这种转变叫变易生死,它不是分段生死。也就是说,证得阿罗汉以后,分段生死就没有了,六道轮回这个投胎没有了,往后全是化身,胎卵湿化,向上去全都是化身。所以,烦恼统统断尽,这是法身菩提,法身就现了。法身在大乘里面就是自性、就是实相,它什么都没有,但是它能生,惠能大师所说的「能生万法」,它能生。这才是真正的自己,禅宗里面所说的「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」,就是说的法身。法身一定是起心动念、分别执着全都放下。起心动念是最难,这是无明烦恼。起心动念放下,他还有习气,习气就很不容易断,要经历很长的时间自然就没有了。

第三「法门无尽誓愿学」,这是报身菩提,实报庄严土。这也给我们很大的一个启示,真正成就圆满的智慧。方东美先生年轻的时候读《华严》,他在峨嵋山养病,峨嵋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,跟《华严》的关系太密切了。他告诉我,佛经上所说的是可以相信的,为什么?它非常合乎逻辑,它不是妄想。像善财五十三参成就圆满的智慧,他从参学当中成就的,不是坐在家里哪里都不去,好像什么都知道那种神话一样,它不是的,《华严》不是的。社会上各个层面他都去访问,他都很认真去学习,这个学一般叫实学,实实在在的学问。所以,他对于佛法里面的这些修学方法非常佩服。你看善财在文殊会下成就根本智,根本智是什么?是戒定慧三学,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,这个慧叫根本智。《般若经》上所说的「般若无知,无所不知」,这个无知就是根本智。只有无知才能够无所不知,只有无能才能够无所不能。这个道理是真实的道理,现在人所说叫硬道理,它是真实的,一点都不假。

善财童子后得智从哪里来的?从五十三参来的,五十三参是无所不知。在文殊菩萨会中,那是无知,般若无知,无所不知就不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,老师那里学的是根本智。后得智也叫权智,无所不知,是得到根本智之后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自然生智慧。这个从哪里能看得出来?从六祖惠能那看出来。六祖惠能不认识字,没有上过学,虽然学佛,从开始学佛到五祖把衣钵传给他,不到一年,他二十四岁。在五祖道场只住了八个月,衣钵就给他了。八个月当中在道场学什么东西?舂米、破柴,做义工,属于厨房里面的工作。黄梅有讲堂,他没去过,有禅堂,也没去过,禅堂里没有坐过一炷香,讲堂里头没听过一堂课,这个我们要知道。开悟之后,无所不知、无所不能,世出世间一切法你念给他听,他都能讲给你听。这个本事是般若无知,无所不知。他没有像善财到处去参方,没有。他在猎人队里头躲避十五年,替猎人烧饭,照顾猎人的伙食,干这个工作,跟这帮猎人打工十五年。可以能算得出来,二十四岁得法就逃难,十年是三十四岁,再加上五年,三十四加五年,三十九岁。大概在见到印宗法师应该是接近四十岁的样子,这才出来弘法。猎人队里十五年修忍辱波罗蜜,看到这些猎人天天造罪业,他在猎人队里吃肉边菜。

从这些地方我们体会到,实智得到了,权智很容易,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,生智慧,不生烦恼,真的是智慧,不是知识。由此可知根本智的可贵!世世代代学佛的人,真正懂得这个道理的人不多,我们一般所看到的,佛门修学的人没有离开心意识,惠能大师离开了。用心意识不能证果、不能见性,明心见性一定是转烦恼为菩提,像交光法师注《楞严经》上所说的「舍识用根」,那就开悟了。凡夫,十法界的凡夫,不仅六道,十法界,用眼见,眼识见,用耳听,耳识听,用六根当中的识,六识,这就是凡夫。如果不用六识,只要你不用六识,六根对六尘境界起作用的那就是性,六根的根性。在眼叫见性,在耳叫闻性,见闻觉知,那是自性的性德,完全不一样。谁用它?诸佛如来用它,法身菩萨用它,《华严经》上圆教初住到等觉,这是法身菩萨,四十一个阶级,他们统统是用六根的根性。用根性不用六识,这里面最大的变化,就是根性是没有生灭的,因此他的境界里头就没有生灭。识不行,识是波动现象、是生灭现象,只要是用识就决定有生灭。十法界里头有生灭,一真法界里头没有生灭,一真就是实报庄严土,没有生灭。所以人的寿命很长,但是很年轻,他没有变化。树木花草亦如是,树木都是长青,没有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,没有,这个现象在一真法界看不到。所以,一真法界你所看到的一切现象,都是恒常、久远,不变。

学法门是报身,你看,先断烦恼,法身现前;再学法门,报身,住实报庄严土。他们是怎么学法?就是善财五十三参,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,他什么都知道。现在科学的报告证明了,遍法界虚空界,依照佛法来讲,不管是哪一道,任何一道的众生他起心动念法身菩萨全知道。现在科学家发现,粒子、量子彼此都互通信息,而且速度之快我们无法想象。每一个小光子,里面所含藏的信息是整个宇宙的,叫全息,科学讲全息的这个概念。小中有大,大是宇宙,整个宇宙就在一个小光子里头。它有圆满的信息,它时时刻刻都搜集到,同时本身它也是个发射台,它自己波动现象也发出去,别的小光子也都收到。都是互相纠缠在一起,形成了一个生命共同体。它的本体就是自性,佛家讲一念不觉产生这种波动现象,这个现象不可思议。

从这个现象,我们就了解《华严经》五十三参的真正的味道,确实无所不知、无所不能。佛如是,菩萨如是,一切众生个个皆如是,没有例外的,同一个自性。性德是究竟圆满的,众生迷了不知道,这是一门大学问。佛法不空谈,佛法要教你求证,头一个你相信、你理解了,然后把它落实在你的生活、落实在你的工作、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。你统统用上了,你就证明你所知的、你所解的跟你所行的是一不是二,这叫证。证得你才真正得受用,你要没有证得,那是释迦牟尼佛的、那是菩萨所说的,你知道了也没用处,你还是脱离不了六道轮回。这个就难了,证果太难了。证果全要功夫,功夫就是放下,不是别的,放下是真功夫。这是报身菩提之因。所以四弘誓愿这是发菩提。

第四「无上菩提誓愿证」,我们通俗的讲无上菩提誓愿成,证跟成是一个意思。这是「愿求证得佛果菩提」,你看前面讲的应身、法身、报身,佛果,这是佛果菩提。「由前三行愿具足成就」,度众生的愿、断烦恼的愿、学法门的愿,这三愿圆满了,佛果菩提就现前,「而证得三身圆满之菩提」。然后「还复广利一切众生也」,法报应三身圆满了,圆满之后就一桩事情,还愿,中国人讲还愿,众生无边誓愿度。所以,佛果菩提就这一桩事情,度众生,没有条件、没有理由。为什么?众生跟自己同体,同体大悲、无缘大慈从这儿生的。这是缘事菩提心。

下面再说,「二、缘理菩提心。此即密乘」,就是密宗所说的「胜义菩提心」。前面是行愿菩提心,这是胜义菩提心,胜是殊胜,微妙无比。「一切诸法本来寂灭」,是真的,不是假的,佛看到了、法身菩萨看到了。《大般若经》上告诉我们,「一切法无所有、毕竟空、不可得」,这就是本来寂灭相,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弥勒菩萨告诉我们,「识念极微细,不可执持」,这是什么相?这不就是本来寂灭吗?生灭就是不生灭,不生灭就是生灭,生灭跟不生灭是一不是二。生灭是假的,不生灭也是假的,这是诸法实相,一切法的真实相。「安住于中道实相」,关键是这一句,我们的心如何安住在中道实相。中道实相是无相,中道是空有二边都没有,二边不住,中道不存,这是真正的实相。实相这个名词是假名,千万别执着,你要执着这是个实相,那个不是实相,你错了,你完全变成凡夫了。这个境界,言语说不出来,意识达不到,所以叫做「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」。你不能去想它,你不能去说它,你想它错了,你说它也错了,你不想它、不说它也错了。

那怎么是对的?随缘妙用就对了,一切随缘,一切不着。所有现象里面统统可以随缘,不起心、不分别、不执着,我们常讲不起心不动念、不分别不执着,完全对了,这就叫随缘妙用。十法界的众生,随缘他不会妙用;十法界的佛虽然随缘,他起心动念,他没有分别执着,所以他高,高高在上,佛的地位。随缘还带着分别习气,菩萨;随缘还有分别,那是缘觉、是辟支佛;随缘还带着有见思烦恼的习气,那叫阿罗汉;随缘,起心动念、分别执着,是六道凡夫。我们把这些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就知道在佛法里头怎么叫做用功,什么叫修行。修行不是吃斋念佛,不是每天去参禅打坐,不是这个。真修行就是生活,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头不起心不动心、不分别不执着,这是佛、法身菩萨来了;有起心动念,没有分别执着,这是十法界里面阿罗汉、辟支佛来了。

世法跟佛法是一法,不能搞错了,觉,不迷,就叫佛法;迷,不觉,就叫世法。法没有差别,一样穿衣吃饭,问题在觉、迷,这个道理要懂。一定要用在生活上,活活泼泼,痕迹你都找不到,这是什么?真修行。叫你每天打坐参禅,叫你念佛堂老实念佛,那是什么?初学。离开禅堂、离开念佛堂,心就又乱了,这不管用。无论什么法门,统统是修清净心、修平等心、修觉心,清净心是二乘,平等心是菩萨,觉心是佛。你能够把清净用在日常生活当中,这就是声闻、缘觉;平等心用在日常生活当中,这人是菩萨;觉而不迷,这个人是法身菩萨再来的。完全用上了,无论是男女老少、无论是哪个行业,全都是。佛法是活活泼泼,不是死呆板的。这个道理如果我们不懂,我们不晓得怎么个学法,这一辈子都空过,全搞错了。所以,安住于中道实相,而圆满成就上求下化的行愿,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,是为最上菩提心,是为缘理菩提心,就是密宗里面讲的胜义菩提心。

我们再看底下,新罗元晓师,新罗是现在韩国,韩国在古时候是三个国家,百济、高丽、新罗。是不是这三个名词?古时候三个,百济,三个国家,现在统一称为韩国。元晓师也是唐朝时候人,亲近善导大师的,都是善导的学生,他有《无量寿经宗要》,是注解。「论无上菩提之心曰:一者随事发心,二者顺理发心。言随事者,烦恼无数,愿悉断之;善法无量,愿悉修之;众生无边,愿悉度之。于此三事,决定期愿。」对这三桩事情,你看断烦恼、修善法、度众生,决定期愿,这个期是希求,有这种希求的愿望。这三个,第一个「如来断德正因」,断烦恼才能够证得如来果位。第二个,「次是如来智德正因」,这学法门,成就圆满的智慧。第三是恩德。你看断德、智德、恩德,「三德合为无上菩提之果,即是三心,总为无上菩提之因」「因果虽异,广长量齐」,广长是比喻,它有多大?它有多长?完全平等,告诉你三个是平等的,没有差别的。「无不苞故」,这个草头的苞同没有草头的包,意思是一个意思。

「如经言:发心毕竟二不别,如是二心先心难,自未得度先度他,是故我礼初发心。」发心毕竟二不别,就是没有差别,发心断烦恼、发心学法门、发心度众生,这个发心没有差别,皆是菩提心。如是二心先心难,先心是什么?先他后自。你看第一个,四弘誓愿里头「众生无边誓愿度」,先度他,自己还没有成就,就先要度他。是故我礼初发心,初发心的心可贵,元晓法师对于初发心的人尊重。古大德常说,初发心成佛有余,但是问题怎么能把它保住?那叫可贵。保不住,他退了,退得很快,退到最后完全没有了,这种人太多太多了。「此心果报虽是菩提」,菩提是成佛,「而其华报在于净土」,这是往生。这个话说得非常之好!要是不退转,个个都成佛了。哪一个学佛不发四弘誓愿?你看到哪个人坚持四弘誓愿没退转的?千万人当中看不到一个,这个事情麻烦了。所以元晓师说得好,而其花报在净土,只要你能往生就不退了;你要不往生,你就保不住不退转。听经闻法一会,真觉悟了;下课,转几个弯就又糊涂了,全不见了,毛病习气全出来了。

下面说,「所以然者,菩提心量,广大无边,长远无限,故能感得广大无际依报净土、长远无量正报寿命,除菩提心,无能当彼,故说此心为彼正因,是明随事发心相也」。这就是什么?只有发菩提心才能老实念佛,往生净土。因为菩提心量广大无边,你看他发的「众生无边誓愿度」,这个心量多大,「烦恼无尽誓愿断,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成」,这个心量多大!真的是广大无边,长远无限。所以发这个大心,跟阿弥陀佛他就相应。阿弥陀佛心量大,我们中国古人所谓的量大福大,一个人没有心量,福报有限。一个人度量很大,没有限量,这个人虽然眼前贫穷,将来一定会发达,一定是大富大贵在后头。所以他能往生,在极乐世界能得到依报净土、能得到正报寿命。除菩提心,无能当彼,没有菩提心当不起。极乐世界那么大的福报,你是个没有福报的人,你怎么能享受那么大的福报?全在菩提心,这个不能不知道。

念佛的人多,为什么往生的人少?早年我在台中,李老师常讲,很感慨的说,他不说别人,说我们自己莲友,念佛的人多,往生的人少。甚至于讲到,一万个念佛人当中,台中莲社莲友,真正往生只不过是三个、五个,真往生的,只万分之三、万分之五。为什么这么少?我们读这一节经文就明白了,心量不大。他相不相信?相信。有没有发愿?有发愿。有信、有愿,念佛不能往生,找他的原因,就是心量小,有分别、有执着、有计较,这是我们普遍看到的现象。在一个团体里面,不和合,有小团体、有小派别,这几个人是一派的,那几个人是一伙的,彼此都不服。老师在世的时候跟我讲,我有一次在国外弘法回到台湾,我去看他老人家,他很感慨,团体大众不和。他说外人不知道,你在台中多年你很清楚,我死了以后就四分五裂,老师心里很清楚、很明白。死后的一些现象他统统看到了,明明白白。

我们想报老师的恩,没有缘分,如果台中有缘分,我在台中常住,不离开台中。我们几个志同道合的这些师兄弟们,我还能带得起来,老师的法会一代一代传下去。不行,没这个缘分。是自己没有缘分,跟佛的法运还是有关系,跟众生的福报也有关系。真正原因在哪里?我们学的佛法没落实到生活,这才是真正原因。如果我们强调把这个东西都落实变成生活,那不一样了,正法住世可以长久。内里面发心,外面要有缘分,佛菩萨还是加持,事情才能做成功。故说此心为彼正因,是明随事发心相也,这上面所讲的,这个心是往生极乐世界的正因。

「所言顺理而发心者,信解诸法皆如幻梦,非有非无,离言绝虑,依此信解,发广大心」,这是理,明理发的大心。前面是不明理,完全是在事上发的大心。慈悲心重,见到别人有苦难,怜悯的心自然生起,这属于事。这个是有大智慧,他对于事实真相完全了解。信、解,这个信跟解有一定的纯度,怎么说?对于这些事实真相他证得了,他要没有证得,这个信不是真信,佛法里叫正信,不是真信。正跟真有差别,真是自己亲证,正是听佛菩萨所说的完全能够理解,而生的信心,不是迷信,但不是亲证,亲证是真信。解是真解,真正知道诸法皆如幻梦。像今天这些量子力学家,他们看到这些宇宙之间物质现象、精神现象、自然现象,他真把它搞清楚了。而跟佛法里面讲的,「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」,这是佛说的,今天量子力学家把它证实了。

所以,所有一切现象是非有非无,你不能说它有,它当体皆空,了不可得;你不能说它无,它这个现象明明就摆在你面前。这是一回什么事情?相是幻相,怎么叫它幻相?它剎那变化。它的变化,我们过去很难体会,看到弥勒菩萨跟世尊的对话,我们渐渐体会到、理解到了。再看到科学报告,最新的科学讲弦的理论,弦就是动,像弹琴一样,我们把它弦拨动之后,你看弦发出那个声音、那个波动。他说我们的现象全是从波动里头产生的,这个波非常微细、又非常快速。他们把物质分析,分析到最后,物质没有了,波动看到了。原来物质的本质是这个东西,是波动的现象。波动怎么产生的?念头产生的,起心动念就是波动,起心动念从来没停止过。如果停止,精神现象跟物质现象就都没有了,只要一停止就没有了。而且怎么样?很难停止,除非你自觉,你要不觉,你的妄想非常多,念头非常多。

所以只有修禅定的人,真正想把念头放下,修不起心、不动念,这样的人可以能得到。只要念头控制住了,这个人就会长寿,这不就跟实报土是一样的意思吗?实报土的人就是不起心不动念,所以他人无量寿,他没有生灭。或者什么?他生灭速度减缓了,慢了。念头又多,念头又快速,寿命就会短,这是有道理的。人一切很缓慢的,这个人寿长,这个人有福报,显得很稳重,都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觉察得到、体会得到。外国人学的是速度要快,他们讲科学,中国人不是的,中国人讲哲学。你看曾国藩的家书、家训,写信给他的晚辈,时时刻刻提醒他,行住坐卧动作要缓慢。虽然家庭是很富贵,要怜悯下面的佣人,他们也是人、也是父母所生,要尊重他们,不可以轻慢他,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自己做。真难得!他的子弟、晚辈都会做家事,家里佣人虽然多,自己要工作,不是样样叫人侍候。教得好!所以要有家教。曾国藩的后代在现在都还不错,在台湾曾宝荪是他的后代,大学教授。所以家教严,后代昌盛,他明理,守规矩。

所以一切法,真的,我们一定要学大乘菩萨这种心态,一切法非有非无,离言绝虑,你要用言语去说说不清楚,你用思惟想象你也想不清楚。离言绝虑就清楚了吗?没错,真的会清楚。离言绝虑是什么?你心定了,定了的时候就照见,不是用思惟想象见到的,他一看就见到、一听就明白了,不需要用思考的。就像惠能大师所表演的,无论是什么时候,无论什么问题你请教他,他都能够给你圆满解答。他没有通过思虑,思虑是意识,他不用心意识。依此信解,发广大心,广大心就是四弘誓愿。你看有这样的信解,这个信解是大乘,这个信解是法身菩萨,这不是普通人。

「虽不见有烦恼善法,而不拨无,可断可修」。你看,知道烦恼是假的,善法也是假的,他还很认真的去断烦恼、去修法门。这什么意思?谁在做?释迦牟尼佛不就是在表演吗?我们看释迦牟尼佛的一生,全做出来给我们看,严持戒律,断恶修善,改邪归正,释迦佛常常在干,做给我们大家看的,他就用这个方法来教学。不做出来别人不相信,做出来然后再说。真照这样做了,有人看到就有疑惑、有问题,提出来向佛请教,佛再细细给他说明,结集就成为一部经典。全都是在教学,教学的方法妙极了。中国古德所谓的善教者,一个会教学的人,「先行其言」,把你所说的老早就做到了。佛所制定的那些戒律他全做到,他没做到,他决定不说。所以大家对他有信心,听他的话,他不欺骗人。没有一桩事情是做得勉强,一切事在世尊,真的是像水到渠成,自自然然,能感化一切众生。

「是故虽愿悉断悉修,而不违于无愿三昧」,无愿三昧就是空、无相、无作,大三空三昧。他断烦恼,他修法门,心地没有分别、没有执着、没有起心、没有动念,与大三空三昧相应。「虽愿皆度无量有情,而不存能度所度,故能随顺于空无相」。他知道事实真相,所以不着相,不分别、不起心、不动念,能把所有这一切在迷惑颠倒的众生唤醒,帮助他觉悟、帮助他回头。自己没有居功,没有觉得我做了多少好事,没有。这是什么?三轮体空,作而无作,无作而作。现在人做了一点都着相,着相是求福,不着相是与性德相应。不着相在佛法叫功德,着相叫福德。

达摩祖师跟梁武帝的谈话很清楚显示出,梁武帝所做的着相了,达摩祖师点醒他,那是福德,不是功德。梁武帝听了很不舒服,他误认为那是修功德。向达摩祖师请教,他在佛门里面做的这些好事,功德大不大?达摩祖师说并无功德,功德是了生死出三界。信愿持名是功德,不是福德,因为你求生净土,求生净土是为了圆成佛道,成佛道是为了普度众生,它是功德。如果还有自己名利夹在里头,这就是福德。世间人做事都留痕迹,留痕迹而不着相是功德,如果留痕迹着了相,统统变成福德。事上看好像没什么两样,从理上看差别很大。所以说是你为什么要做的?作而无作,无作而作,那是佛与法身菩萨,不是凡人。一有作为就变成了人天福报,简单的说就是离相跟着相,着相是人天福报,离相决定往生。

但是净宗着相也能往生,我们就晓得,着相往生决定在下面二土,方便土跟同居土;不着相往生肯定在上面二土,实报土跟寂光土。在极乐世界好像是没有差别,其实有差别,上二土成佛快,下二土成佛的时间长,不一样。大乘佛法里面的大,大在哪里?大在不着相。小乘之小,就是小乘在着相,见思烦恼断了还是着相。身相不执着了,不执着身是我,我见没放下。《金刚经》上讲的我相放下了,我见没放下。我见是什么?末那识里头的我见,这个东西难,还是有我执。在四圣法界,我见放下,他就证得初住菩萨,无明破了,他往生实报庄严土,离开十法界了。可见得十法界最后这个关口,跟我见有很大的关系。《金刚经》经文不长,它可以分为前半部跟后半部,前半部教人破四相,四相破了,脱离六道轮回,生四圣法界;后半部教你破四见,无我见、无人见、无众生见、无寿者见,这四见破了,什么地位?别教初地,圆教初住,你就能离开十法界,生实报庄严土。后半部比前半部深得多,后半部是法身菩萨的境界,前半部是二乘、权教菩萨境界。

凡夫最难摆脱的就是我见,念念当中没有把我忘掉,不知道我是假的,我不可得。佛法里面「我」的定义,最重要的,第一个是主宰的意思,你想想看我能做主吗?第二个意思是自在的意思,我能自在吗?两个意思都没有,那就是假的。我自己能做主,我能不生不灭吗?我能够不病不死吗?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可以做到,前面我们学过,他确实有法身、般若、解脱。这三种里面都有常乐我净,那个我是真我,不是假我,真能做主,真得自在,绝不是假的。佛法里头有我有真我,我们这身体上没有,我们的一般概念上也没有,也就是说八识里头没有。八识里面末那识那个我是假的,我见、我爱、我痴、我慢,那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在六道里面,这个东西是染污的根源,所以称它作染污意,染污的根就从这儿来的。现在这个社会染污到了极处,根是什么?根就是末那,末那是严重的染污,第六意识是严重的妄想,全想错了。末那是意根,全部也错了。把圣贤的教诲、佛菩萨的教诲全都抛弃,这里面全是烦恼习气,一点智慧都不存在了。所以造成现前的果报,只有学大乘的人,才能把这个因果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

度众生不存能度所度,故能随顺于空无相。「如经言:如是灭度无量众生,实无众生得灭度者」,这是《金刚经》上的话。「乃至广说故,如是发心不可思议,是明顺理发心相也。」这是把顺事发心跟顺理发心说出来。「随事发心,有可退义,不定性人,亦得能发」。随事发心容易,为什么?他会退转,这不定性的人也能发,发得快退得也快。「顺理发心,即无退转」,他不退转,是什么人?「菩萨性人,乃能得发」。菩萨用真心,真心不会有变化;凡夫用妄心,妄心性不定,遇缘就退了,他不是菩萨,菩萨发心他不会退转。「如是发心,功德无边」。发心要不退才行,这个不是随便口头上说说就能算数,自己对自己不能把握。中国古人所谓「盖棺论定」,等你死了,棺材盖盖好了,才能论定你的一生。这就是说你活在世间,那个心有变化,是不定性的,遇到善缘,善事好,遇到恶缘,那也不错,贪瞋痴慢就起来。「设使诸佛穷劫演说彼诸功德,犹不能尽」,这个赞叹非常殊胜。菩萨发心永不退转,这个功德假使诸佛穷劫演说彼诸功德,犹不能尽,说不完,真的,就有这样的功德。「元晓师所谓随事发心,即前文之缘事菩提心;其顺理发心,即前之缘理菩提心。以《宗要》较详,故备录之。」《宗要》里头,元晓师《宗要》讲得比较详细,全部节录在此地。

「又《劝发菩提心文》曰:发菩提心,诸善中王。」这是《发菩提心论》里面的一句话。善,善中之善是什么?是菩提心。菩提心就是觉悟的心,一切时、一切处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觉而不迷,所以它可贵。它的体是真诚,它的作用,对自己,我们最近二十多年来讲菩提心,自受用我就用《无量寿经》经题上所说的「清净平等觉」,自受用。清净心、平等心、觉心,祖师大德常常讲的深心,深心不好懂。古大德注解什么叫深心?好善好德之心。我们读《无量寿经》,经题上说得这么清楚,「清净平等觉」多好!我就用这个做深心,来解释深心,深心就是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。他受用就是慈悲。我用十个字,「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」,这就是菩提心。真正发心了,发这个心,我们在日常生活用的是这个心,工作、处事待人接物都是用这个心,这个人是真菩萨。发菩提心,行菩萨道,你走的是菩萨道。菩萨道是什么?「看破、放下、自在、随缘、念佛」。我用这二十个字,很简单、很好记。心是菩提心,行是菩萨行,用这种心行来念佛求生净土,哪有不往生的道理!

「看破、放下」,章嘉大师教的,妙极了!看破是了解事实真相,一切法如梦幻泡影。《金刚经》上说的这四句偈,「一切有为法」,有为是有生有灭,说的十法界,十法界是有为法,「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」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对于一切现象不能贪恋、不能怨恨。怎么对待?慈悲,慈悲就是一般讲的爱心。现在许许多多的信息传来,应付灾难最重要的一个心态就是爱心,怎样去发挥这个爱心,讲得有道理。江本博士做实验,发现爱跟感谢水结晶的图案特别美,他问我,这个爱跟感谢是不是宇宙的核心?我告诉他一点都不错,这是性德里头的第一德,自性里头第一德就是爱心。

中国伦理就是用这个为基础,「父子有亲」,那亲爱。这个亲爱没有条件,没有人教,是自性里头的。小孩出生谁教他?三、四个月表现非常明显,你细心去观察就看到了。所以中国的教育,就是从这个爱心发扬光大。中国教育第一个目的,如何保持这个爱心永恒不变。第二个目标,如何将这个爱心扩大,爱家族、爱社会、爱民族、爱国家,「凡是人,皆须爱」,把它发扬光大。所以中国的教育,几千年,爱的教育。在佛法叫慈悲,不叫爱。为什么叫慈悲?爱里面有智慧、有理性,就叫慈悲。因为在一般世间,爱里头有感情,情是染污,那不是真爱,真爱是有理性、智慧;也就是智慧的爱是叫慈悲,感情的慈悲叫爱,这个不一样。事相上好像没有分别,用心不相同,一个是理智的,一个是感情的,差别在这里。好,今天时间到了。


返回《净土大经科注讲记》目录

生死书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