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科注  (第一六一集)  2012/1/26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 档名:02-037-0161
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四百七十一页,倒数第三行,从第二个字看起:

「八者,于世谈话,不生味着心」。这是弥勒菩萨所问十念第八。与世间人交谈,不生味着就是没有执着,我们常常说不分别、不执着。不起心不动念难,那是法身菩萨才能做得到。要是真正不执着,这就是阿罗汉,不分别就是一般的菩萨,没有出十法界的,十法界里面的佛、菩萨,他们能够不分别不执着。这都不是普通人能做得到的。能做到当然好,做不到的,我们要知道,对这个世间不能有留恋,有留恋肯定是往生的障碍,这个意思在此地。

第九,「近于觉意,生起种种善根因缘,远离愦闹散乱之心」。这个境界比前面更高。觉意,觉是觉悟。没有开悟,但是接近了,古大德常说,他正处在开悟的边缘,所以他能够生起种种善根因缘。世法的善根不贪、不瞋、不痴,叫三善根。如果有怀疑、有傲慢,那就造成很严重的障碍,这前面我们学过很多。慢跟疑不但障出世间法,同时也障世间法,这是不能不知道的。他能够生起种种善根的因缘,有善根的因、有善根的缘,肯定有善业现前。他能够远离热闹的场所,远离散乱的心,换句话说,这是常住在三昧之中。换句话说,已经得禅定的人,得定,没开悟,距离开悟很近了,在这个状况之下。

最后一条「正念观佛,除去诸根」。正念观佛容易懂,重要一句话就在后头这句,除去诸根。诸根就是六根,这是大势至菩萨所说的「都摄六根」,意思相同。六根里面最重要的是识,交光大师在《楞严正脉》里面告诉我们「舍识用根」,就是这个意思。舍识用根不是凡夫了,已经是法身菩萨,所以比前面第九高。第九接近开悟还没开悟,这第十,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了,他已经不用根。这是根中之识,眼根里头的眼识,耳根里头的耳识,意根里面的意识,舍识用根,用根中之性。用性是见闻觉知,那是智慧,里面没有妄想分别执着。正念观佛,这真正叫正念,纯正之念。观佛也就是念佛,十六观里头前面十五种都叫观,观想念佛、观像念佛,最后持名念佛。前面这两种,观想难,为什么?我们心太粗,境界太微细,观不成功。观像,那要很大的福报,我们也没有,都是难处。只有持名,这一句名号,一切时、一切处都没有障碍。念出声、念不出声都不要紧,只要求净念相继,要求的是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。这是弥勒所说的十念。

《宗要》曰:如是十念,既非凡夫(所能),当知初地以上菩萨」,这是讲的别教,「乃能具足十念」。这个十念法普通人做不到,圆教初住、别教初地以上,这个地位破一品无明,证一分法身,他们能用得上。「以上诸说咸以此愿专为上品,甚至地上菩萨乃能具足,则中下凡夫何由得生?」所以这个方法说得很高,中下凡夫就没分了,真的,是菩萨才可以做到。「可见以上诸家之议」,这个议就是议论,他们的说法,「未契净宗他力果教之真谛」。净宗的殊胜,净宗的微妙,净宗的特色,是以果教为因行。果是佛名,阿弥陀佛是果,以果教做为我们的修因,所以三根普被,利钝全收。照上面这个说法,与净宗的宗旨不相应。至于义寂法师,「以《观经》下品下生之十念,注本经第十八愿之十念,深有见地」。这个说法好,《观无量寿佛经》九品往生,下品下生的十念,就是《无量寿经》第十八愿的十念,这就是相同的。

「望西云:宗家不尔」,宗家指善导大师,「今之十念,但是口称,上尽一形,下至一念,通于三辈,摄于九品,莫不皆往」。这个意思好。下面是念老的解释,这个意思是说「今愿文中之十念」,今之十念,是我们现在学习这个本子第十八愿里面所说的十念,这个十念就是口念。上尽一形,一形是我们一生,专修念佛法门,一生都念佛。下至一念,这个一念是什么时候?临命终时,最后的这一念。也就是说,一生都没有缘分遇到佛法,根本就不知道,临命终时才遇到善友劝导他念佛。在这个关头,他听到了他就能相信,这个很重要,他就愿意求生。所以,信愿行在一念当中完成。行不行?行,完全符合阿弥陀佛的本愿。我们要知道,这个事情很难,第一个,临命终时头脑要清楚,如果迷惑了,连自己家亲眷属都不认识,这个没有办法。现在人讲得老人痴呆症,这就不行,他糊涂了不清楚,遇到善知识也没用处。所以第一个临走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这是福报,这是修得的。临走的时候走得好,绝对不会堕三恶道,哪一个头脑清楚的人,会到三恶道去投胎?不可能。三恶道是怎么去的?是迷惑颠倒,胡里胡涂去了,去的时候不知道,一入进去之后才晓得,后悔来不及了,出不去了,是这么个情形。

第二,临终要遇到善友,遇不到一个念佛的人,对念佛道理很清楚、很明白。他劝你念佛讲不清楚,你有疑惑,不能够接受,这都是困难地方。所以这样往生,实在说经上讲得很好,多半都是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诸佛,善根底子厚。这一生来到人间,没有缘分,遇不到佛法,在最后紧要关头的时候,朋友当中有学佛的人来告诉他、提醒他。这个时候一提醒,他阿赖耶里面的种子就起现行、就起作用,这个作用是真相信,真愿意往生,你劝他念他真念,哪怕念一声都能往生。他具足信愿行,信愿持名,符合第十八愿的精神,符合第十八愿的原则。所以,十八愿称为阿弥陀佛真实的本愿。临终这一念往生的人,他的品位有多高?不一定,与他过去生中修的因有关系,与现前遇到的缘有关系。如果这个善友是他一生当中最仰慕、最尊敬的,那个力量就大了,那什么?他信得过他。所以一点怀疑都没有,这个加持的力量大了。如果是个陌生的人,平常没有接触,临时劝他念佛,他也能信、也愿、也念佛往生,这个品位就不高。所以这个人的关系非常之大。

临终,家亲眷属要合作,如果有不同信仰的人,他会搅乱,这是很大的障碍。还有儿孙亲情不舍得他往生,表现出大哭、悲痛,这个也会影响他。这里起一念跟家亲难分难舍,又去不了。所以,临终很难,非常困难。古德送终,像《饬终须知》里面所说的,这个人临终的时候,最好跟家亲眷属隔离,请家亲眷属合作,不要让家亲眷属看到。不要让这个念佛人看到家亲眷属悲痛、流泪,不要看到这个,让他看到的都是同参道友、都是念佛的人。这都挺难的事情,世间人讲不近人情,近人情就出不了六道,不近人情才能超越六道轮回。这些事情都要预先想到,要真正相信临终一念十念决定得生。

断气之后,至少八个小时不要去碰他,不要去摸摸哪个地方热,从哪里走了,与你不相干。是有这么一说,印光大师不赞成,不是不赞成这个说法,不赞成你动手去触摸他。为什么?怕他的功夫不到家,你触摸他的时候他有痛苦,他生烦恼。如果一生瞋恚,他就堕地狱去了,你要不要背因果责任?因为一般的说法,八小时神识没离开。八小时之后神识离开了,那个没有问题,你可以去动他。最安全的十二个小时,十四个小时最安全,他走了。他去的是好地方就有瑞相,身体柔软,这个人来生又到人间来,大富大贵,身体柔软,生天也是身体柔软。所以身体柔软不一定是往生,你可以断定他决定不堕三恶道,这是真的。真正往生,是他自己告诉大家,就是告诉送终的这些家亲眷属,说阿弥陀佛来了,我看到了,我跟佛走了。这一点都不假。

所以临终开示,念佛开示没有话说的。只是听他说是他看到什么人,或者看到什么菩萨,这个时候你要告诉他,不是阿弥陀佛,不是观音、势至,决定不能跟他走。就提醒他这句话,为什么?他不是本尊,西方三圣是本尊。三位统统见到好,这品位就很高。三位当中只有一位,有人见到佛,有人见到观音、势至,见两位菩萨,有人见到一位菩萨,都属于本尊,都好,都不会错的。如果看到是别的菩萨来接引,那决定不能相信,决定不能跟他走。还有什么?家亲眷属来接你,更不能跟他走。《地藏经》上说得很清楚,临命终时见到家亲眷属,多半都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是他的冤亲债主变化成他家亲眷属的相貌,来引他走。把他带走了,那就要算帐,要报复,这个一定要提醒。

临终是最重要的关头,能不能往生,就在那一念之间做最后的决定。平常我们要认真念佛,求佛菩萨加持,自己一定要知道,走的时候未必会有人助念,所以心理上要做准备。特别是遇到灾难措手不及,这个时候怎么办?所以念佛要念得熟,平常就要能放得下,走的时候不惊不怖、平平安安,这才有把握。念老这个地方有注解,「仅念一声者,指临终一念,或获得一念净心,发一念心念于彼佛,亦皆得往生」。这都是指临终一念。或者获得一念净心,一念清净心,这一念当中没有杂念夹进来,没有怀疑、没有杂念,一心专注,这叫一念净心。发这一念心念阿弥陀佛,都能往生,佛号功德不可思议!

再看底下这一段,「本愿文曰至心信乐」,这四个字非常重要。《观无量寿佛经》上也有这个意思,《观经》上说,「如是至心,令声不绝,具足十念」「如何名为至心,又如何名为具足十念?此乃本愿之关要」,最重要的大问题。「罗什大师于此,有最极精要之论」,鸠摩罗什大师,姚秦时候在中国弘法。他老人家说「譬如有人,于旷野中,值遇恶贼,挥戈拔剑,直来欲杀」,这是讲遇到强盗。旷野当中,没有村庄,没有人见到,遇到强盗,这个强盗要抢你的财物,还要把你杀掉。「其人勤走」,当然赶快逃,逃避,遇到前面有个河,如果不渡河,一定会被他追赶上来,被他杀掉。「尔时但念渡河方便」,这时候只有一个念头,没有杂念,怎么过河?用什么方法赶快过去?「我至江岸」,到了河边、岸边,「为着衣渡?为脱衣渡?若着衣衲,恐不得过;若脱衣衲」,恐怕来不及,时间太迫切。「但有此念,更无他意。当念渡河,即是一念」,这是举比喻,在这个紧急关头他就是一念,他不能想其他的念头,紧急关头,只有一念。

我们现在也遇到紧急关头,今年二0一二,许许多多传来的信息,全都是讲灾难,而且有的信息说得非常严重,很可怕。我们今天也是像鸠摩罗什大师所说的这个状况,我们也被逼到河边了,现在还有念头去想东想西吗?念头太多,恐怕灾难来的时候措手不及。聪明人、有智慧的人,就要像罗什大师比喻的这个人,万缘放下,只有一个念头,我怎样往生极乐世界。还有很多念头,还有很多牵挂,你就晓得来不及了,你就去不了!唯有一念,叫至心一念,我们取西方极乐世界真有把握,这个重要。现在我们就要学习,像此地所讲的,「此等十念,不杂余念,行者亦尔。若念佛名,若念佛相」,念佛相是观想念佛,「无间念佛」,念佛最好不间断,「乃至十念,如是至心,名为十念」。后面这是念老给我们解释的,「盖谓此时心中所思,唯是如何渡河,更无别念。如是之念,即是一念」,用这个一念念佛就是至心。一句佛号接一句佛号念到十句,这就是十念,这就讲得很清楚、很明白。罗什大师所说的,就是为我们解释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念佛的方法,「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」,就解释这两句话。如何都摄六根?六根就是妄想,眼见、耳闻、鼻嗅、舌尝、身触、意知,心都是往外跑。现在人所说的心浮气躁,这种心不行,念佛功夫就不得力。一定要放下,一定要断掉。我们的时间,用现在人的说法是倒数计时,对念佛人来讲这是好事,不是坏事,逼着我们克期取证。

刚才我又收到一个信息,这个信息说,近十年来最大太阳风暴袭击地球,这个太阳风暴已经开始了,这两天已经感受到。它说二0一三年将达到峰值,也就是达到最严重的程度。这几天,国际的航班有很多改道飞行,就是避免太阳风暴的冲击,部分途经北极圈附近地区的航线都改道了。我还没有仔细看这个东西,这个事情不是假的,我们心理上要有准备,愈早准备愈好。这是太阳风暴。在地球上,海水上升,太平洋许多小的岛国,有的已经被淹没了,有的很快就要被淹没。如果海底火山爆发那就非常麻烦,会引起巨大的海啸。灾害当中最可怕的是海啸,去年三月十一日,日本的海啸只有十米,所造成的灾害多么严重。日本官方有预测,警告日本居民,很可能下一次的地震是上次的两倍以上,也就是说造成的海啸估计有二十米,上一次十米,要做防御设备。它还说,如果是二十米的海啸,会影响到韩国,影响到中国沿海。其余的灾难,我们最担心的是瘟疫。

佛法,尤其是净宗持名念佛,但是这个方法我们能不怀疑吗?半信半疑,这效果就减一半,甚至于更多。要真的相信。这个真相信凭什么?我们自己没开悟,没有得三昧,如果开悟,得三昧了,自然就完全相信,不会再怀疑。没得三昧、没开悟,那就要认真的研教,要相信经典确实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。梵文经典到中国来,中国翻译会不会有差错?这都是我们初学不能避免的问题。我年轻的时候,这个问题就很严重。因为我们读古文,很多古文的白话文翻译,我们没有看到一篇,那篇古文的原意他能够完全翻出来的,没看见。由此可知,翻译不容易。佛经能不出差错吗?有这个心非常危险,信心有了问题,那就是从根本上瓦解了,这是个大问题,不是小问题。

这个问题,我问过方老师,方老师告诉我,中国古人跟现在人不一样,我们对古人无法想象。古人确实有德行、有修养、有定功、有智慧,有充分的信心。我们现在人没信心,丧失了民族的自信心,也丧失了对自己的自信心。这是当然的,没有学过传统的教育,怎么可能有自信心?但是中国古时候,世世代代,不管你认不认识字,你都受过严格的伦理、道德、因果的教育。这是中国人做人的根本,必须要学习的。谁来教?第一个是父母教,第二个是家里面的长辈,第三个是社会上的贤达,大家都做榜样给你看,有信心。所以方老师告诉我,因为我曾经请教他,为什么当年从印度传来这些梵文经典,我们翻译中文之后,原本为什么不保存下来?都散失了,多可惜!方老师听到我的问题哈哈大笑,告诉我,中国古人的自信心太强了,认为梵文经典我们翻译,意思完全正确,没有翻错,而且我们翻译的文字比梵文还要华丽、还要华美;换句话说,学佛学中文经典够了,不必要用梵文。这种口气还得了吗?哪像现在中国人。这个话也是真的,中国古人开口是天下,确实有这个意思。

我同样问题请教李老师,李老师跟我讲的跟方先生完全不一样。李老师告诉我,参加译场工作的,就是参加翻译的这些人,不是凡人,很多是佛菩萨来示现。这就没话说了。参与译场的人,李老师说,至少是三果以上,三果是阿那含,也就是说有修有证。修行证果的人来翻,那还有什么话说!可不可信?可信。中国过去祖师大德当中,有身分暴露的,我们知道他是哪一尊佛再来的、菩萨再来的、阿罗汉再来的,但是有很多身分没有暴露,我们就不知道了。我们从经典感应上来看,善人多,好学的人多,喜欢圣贤的人多,圣贤就降世,就来了。不喜欢学,不要这个东西,圣贤不来。圣贤为什么不来?避免大家造业。为什么?藐视圣贤、轻视圣贤、不尊重圣教,这个罪过很重,所以圣贤不来。不让你们起恶念,不让你们造恶业,不来。你看,圣贤降世是慈悲,不来也是慈悲,慈悲到极处!李老师的话可以相信。所以这一段,罗什大师说的,念老的简单解释不难懂。

我们接着看,《宗要》又曰:今经说十念,具此隐密、显了二义」。显了的十念,即上文罗什大师所譬喻的十念;隐密义的十念,就是前面《弥勒发问经》中,慈心等十念。义寂大师云:「一一念中,自然具足慈等十念。」意谓,能如《观经》所说,或者是罗什大师所譬喻的十念,一一念中自然具足弥勒所问的十念,盖于显了中自然含摄隐密的深意。「此语道破净宗玄微」,这句话说得好!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里面含摄无量义,这就是隐密。我们不知道,不知道也在其中,不是说不知道就没有。不管你知不知道,它确确实实广摄遍法界虚空界,十方三世诸佛如来所修所证的圆满德行智慧,都在这一句佛号之中。不知道,不能说不知道就没有,知道不知道它统统具足。只要我们肯念,念久了慢慢就明白了。每句名号,我们能体会到,都圆满具足四十八愿,四十八愿里头就圆满具足一切弘愿的智慧德相,统统具足。所以,名号功德不可思议。念这一句名号,一切大乘佛法都在其中,一句不漏。

隋唐古大德说得好,他们非常认真来探究,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,能不能找到一部经,这一部经就代表了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。这一部经找到了,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。大家都承认,这部经是佛法里头叫根本法轮,像一棵大树一样,这是根本。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都是它的枝叶花果,都是从这个根本生出来的,称《华严》为根本法轮。《华严》最后,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归《无量寿》《无量寿》又变成根本的根本。《华严》《法华》大经大论统统都归《无量寿》了。《无量寿经》再里面看它的精华,这四十八品,哪一品能代表全经?那我们知道,就是现在学的这一品,「发大誓愿第六」,就是四十八愿。四十八愿哪一愿能够代表全愿?第十八愿,现在所学的这一愿,「十念必生」。这十念是名号,于是我们恍然大悟,找到最后,顶尖原来就是一句阿弥陀佛。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顶法,没有一尊佛离开阿弥陀佛。名号功德真实不可思议,我们要能够理解。所以,名号含无量义。一一念中自然具足,不仅是弥勒菩萨所问的十念,一句佛号是显了,显了中自然含摄隐密的深意。这个深意深广无尽没有边际,深密没有底,中国古人所说「大而无外,小而无内」,这句名号的密义。

念老在此地赞叹,「此语道破净宗玄微,世人多慕玄妙,而不知最极玄妙祇在平常中,故云平常心是道。但当平平常常,老老实实,绵密念去,自然暗合道妙」。这个道妙就是阿弥陀佛,这个道妙就是本经所说的三种真实,真实之际、真实智慧、真实之利,都在这一句佛号当中,「念念离念」,你就能悟入了。「以凡夫心入诸法实相,唯持名与持咒为最易」,最容易的方法。古大德有所谓,念经不如念咒,念咒不如念佛,为什么?愈精简愈妙,愈精简你用心就愈专,就这个道理。最怕的是心散乱,经太长不容易摄心,咒就容易摄心,可是咒跟名号相比,咒还是很长,不如念佛。我们看念佛的,就是从《净土圣贤录》《往生传》上去看,多少人念佛不超过三年,功夫就成就了,修其他的法门没这么快。如果是勇猛精进,时间就更短。死心念佛,像宋朝莹珂法师跟我们表演的,三天成功。证明《弥陀经》上所说,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

平常心是道,平平常常,老老实实,绵密念去,这个里头最重要的放下万缘,一心求生西方,亲近弥陀,其他的全放下了。我们无量劫以来解决不了的问题,这一下遇到,在这一生完全解决了,不再继续搞轮回,这一点非常重要。有人问,你那些家亲眷属你就忍心抛弃了吗?这个里头要有智慧,这不是忍心抛弃,你到西方极乐世界,你生生世世家亲眷属你都能够去度他。有能力了,到达极乐世界就有这个能力。这个能力不是修得的,是阿弥陀佛赐予的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皆作阿惟越致菩萨,四十八愿给你的。你要知道极乐世界有什么好处,四十八愿描绘西方极乐世界的实况,极乐世界就是四十八愿的圆满成就所现的。所以你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你就等于跟阿弥陀佛一样成就了四十八愿,这个功德利益还得了吗?弥陀能将他所修的变成我们自己所修的,自他不二。这行吗?行,为什么?因为我们是一体,一个自性清净圆明体。不是一个清净圆明体,我的不能给他,他的不能给我;因为是一个清净圆明体,所以他修的可以给我,我能得到实际上的用处,真实利益。这个道理要参透,我们的信心就具足,不再有丝毫怀疑。末后这一句,「念佛何以有如是功德,因念念暗合实相故」,实相就是自性,就是自性清净圆明体,念念自然跟实相相应。

末后这一句,『唯除五逆,诽谤正法』,这是个严肃的问题,是不是真的?古大德说得很多。「五逆者,罪恶极逆于理」,违背自性,违背了性德,性德我们一般人称它作真理,「故谓之逆。是为感无间地狱苦果之恶业,故又名无间业」《阿闍世王问五逆经》曰:有五逆罪,若族姓子、族姓女,为此五不救罪者,必入地狱不疑」。造这五种罪业必定堕地狱,没有怀疑的,无论是男女,只要你做这五种罪业,必定堕地狱。「云何为五?」哪五种罪?第一个「杀父」,第二个「杀母」,第三个「害阿罗汉」,第四个「斗乱众僧」,第五个「起恶意于如来所」《阿闍世王问五逆经》。又《华严孔目章》第三卷说,「五逆,谓害父,害母,害阿罗汉,破僧,出佛身血」「初二背恩养」,你能够活这么多年、长这么大,从哪来的?父母养育而来,没有父母养育哪有你?养育之恩,你不知道报恩,还要杀父、杀母,这个罪是无间地狱罪。另外三种就是破坏福田,这个福田是一切众生种福之处,你把它破坏掉,让一切众生都没福了,这个罪多重!这是经论里头的。

「至于常言之五逆,则为杀父、杀母、杀阿罗汉、出佛身血、破和合僧」,意思都相同,这是我们平常佛门里常讲的五逆罪。为什么会有这种罪?这么重的罪?我们晓得,杀害父母,违背养育之恩,这大不孝,这个罪重。下面三个,阿罗汉是人间的福田,阿罗汉在哪里?你找也找不到,你不可能杀他,但是什么?有跟他同等的罪。阿罗汉住在世间教化众生,跟菩萨一样,你怎么可以害他?中国从前的老师,不是现在的,从前的老师你要杀害他,那个罪跟杀阿罗汉一样。为什么?他有道德、他有学问,他教化一方,帮助这一方人断疑生信,破迷开悟,福田!父母给我的是身命,老师给我的是慧命,我因老师教诲才有智慧,才知道怎么做人,才知道怎样修福、修慧。所以,杀这种老师跟杀阿罗汉叫等流罪,就是罪是平等的。

下面,斗乱众僧,这就是破和合僧。僧团是世间典型的修学道场,他起的作用很大,他在那里教大家修六和敬。僧团一定是修六和敬的,不修六和敬不叫做僧团。修六和敬是四个人以上,最低、最少的四个人,最多没有限量。这些人住在一起,和睦相处,平等对待,给世人做示范。让世间人在这个地方看到和谐社会,大同之治,你在这里看到了,要向他学习。这些人是善人,对社会大众有影响,有好的影响,你害了他们,把他们驱散了,把他们破坏了,让社会大众没有好样子看,这个罪多重,坏一切众生的福田。

最后,害佛,起恶意于如来所,这是出佛身血,用提婆达多的故事来做比喻。佛的福报大,想杀佛是不可能,提婆达多想杀佛,用种种方法都没有能够让佛受到伤害。最后的一次,是在一个峭壁上面放了一块大石头,他知道释迦牟尼佛托钵都要走这条路,准备好了,把石头推下去,想把释迦牟尼佛打死。佛有护法神,在空中把这个石头拦住了,韦驮菩萨用金刚杵拦住石头。这个石头有一点碎片,碎片掉下去,砸着释迦牟尼佛的脚背,流了一点血,出佛身血。由于这桩事情,提婆达多活着堕地狱,地裂开他陷下去,活生生的堕地狱。佛是世间大福田,他教化众生影响多大,影响的面积是全世界,影响的时间是一万二千年,你怎么能害他!害他,无间地狱罪;如果你赞叹他,你宣扬他,那个功德不可思议,这个我们一定要懂得。称赞、宣扬,让大家都知道佛陀,都向他学习,功德就大了,对我们自己来讲消灾灭罪。「犯此逆者,身坏命终,必堕无间地狱,一大劫中,受无间苦」。在地狱住多久?住一个大劫,一个大劫就是这个世界成住坏空一次,这个时间多长。

「诽谤者」,诽的意思同谤。「谤者,毁也,言人之恶而过其实曰谤」。说别人的过失,纵然那个人有过失,有小过失,他把它渲染成大过失,过分了,这叫做谤。「诽谤正法,即诽谤佛法。此十念必生之大愿,普被一切,但除既犯五逆又谤正法之人」,这个不在其内,这个人不能往生。《观经》曰:五逆十恶,临终十念,亦得往生。今经所除,盖既犯五逆重罪,复诽谤正法,罪上加罪;且谤法罪最重,谤法之人称为谤法阐提」,这是大乘经上常说的,「故不能往生矣」。这是解释经文最后这段的意思。

「或问,若人犯五逆罪,而不诽谤正法,《观经》谓可往生。若有一人,但诽谤正法」,他没有犯五逆罪,可不可以往生?《往生论注》上卷有答覆:「但令诽谤正法,虽更无余罪,必不得生。何以言之?经云:五逆罪人堕阿鼻大地狱中,具受一切重罪(但劫尽得出)。诽谤正法人堕阿鼻大地狱中,此劫若尽,复转至他方阿鼻大地狱中,如是展转经百千阿鼻大地狱,佛不记得出时节。以诽谤正法,罪极重故。」这些都是经论上说的,《往生论》注解是引经,换句话,这都是佛说的。「又曰:汝但知五逆罪为重,而不知五逆罪从无正法生,是故谤正法人其罪最重」。说得很有道理,这些话是佛在经上说的。为什么?你把人家对佛法的信心毁掉,让这个众生永远不能闻正法,特别是这个法门,把他这一生往生的机会把他断掉了,这个罪比五逆罪重。所以,五逆罪堕地狱,这一大劫尽的时候,他的时间是一大劫,一大劫到了等于刑期满了,他可以出来。毁谤正法的人,这个大劫满了,地狱没有了,大劫也空了,转到有地狱的地方去,辗转不断的去受罪,没有出来的时候,这叫真重。佛所说的我们不能不知道,不能不相信。我们没有学佛之前曾经毁谤过佛法,学佛之后这才忏悔,知道错了。尤其是净宗,真的是难信之法!

我对于这个法门,李老师当年苦口婆心劝我,我都没有接受。忏云法师劝我,让我看四本书,《印光大师文钞》、莲池大师的《疏钞》、蕅益大师的《要解》、幽溪大师的《圆中钞》。我很仔细的读了一遍,不毁谤了,态度改变过来,但是不想学,对修学这个法门没兴趣,心里想的是学教。教里头念念不忘的,方东美先生介绍给我的《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》,清凉《疏钞》,老师介绍的。在台中那些年,跟李老师学《楞严》,看了一些《楞严》的古注,对于这些大经大论非常爱好,喜欢。到民国六十年,民国六十年是公元哪一年?一九七一年,我开始讲《华严经》。那时候《八十华严》《四十华严》我是一起讲,一个星期讲三次,一次一个半小时,《八十》讲两次,《四十》讲一次。一个星期,一天讲《四十》,两天讲《八十》,都讲到一半。突然想到文殊、普贤学什么法门成就的?善财童子他主修的是哪个法门?细细的往下面去看,看到《四十华严》第三十九卷,看到了,文殊、普贤都发愿求生净土,我很讶异!

再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原来他专修念佛法门。中国跟印度都知道有先入为主这个观念,善财参访第一个是关系重要。《四十华严》里头,第一位善知识吉祥云比丘,这个人专修念佛三昧,求生西方净土。没错,为什么?他的老师是文殊菩萨,老师发愿求生净土,他是文殊菩萨得意门生,总不能跟老师学两个法门,肯定承传老师的。老师发愿求生净土,他当然是的,果然没错,看到了。吉祥云修的是般舟三昧,一期九十天,叫佛立三昧,九十天可以站着、可以走动,不能躺着,不能坐下,很辛苦,九十天。不能睡觉,睡觉只好站着睡,不能躺下来,这个要不是年轻很有体力的人做不到。专修念佛法门,真精进!五十三参最后,看个头,看个尾,最后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。文殊、普贤率领华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到极乐世界去参访阿弥陀佛,向阿弥陀佛学习。看到这个场面非常震撼,对净土才有了信仰,修净土这个念头才生起来。要不是这些大经大论,我对净土,尊重它,我不学习;那要不学习,学这些大经大论也只学个皮毛,不得利益。这些经论,教下的修止观,止观是禅;宗门所修的是祖师禅,不立文字,更难,非常不容易。《华严》要修五止六观,《法华》要修摩诃止观,从小止观入门,最后修摩诃止观,不是容易事情。所以看到智者大师,智者大师临终念佛往生极乐世界。天台宗的祖师世世代代,到最后都是念佛往生,这应该是智者大师开头的,他带起来的。所以才知道净宗殊胜。

早年,我跟李老师学了一部《无量寿经》,康僧铠的本子,就是此地讲的《净影疏》,我听李老师讲了一遍。以后这个本子,夏莲老的会集本,老师在台中也讲了一遍,那时候我还没学佛,这很早。这个本子老师给我了,我能够看得懂,看到这个本子如获至宝,无量欢喜。早年讲这个本子讲过十遍,前面的六、七遍都是依照李老师眉注讲的,后面大概有三、四次,参考黄念老这个注解的本子讲的。这个本子念老在晚年修订过,现在我们这个本子跟我以前用的本子里面有些不同。非常难得,这个注解是集注,让你看到真生欢喜心。

这一段里面特别告诉我们,不能谤法。可是现在谤法事情好像是常见,古时候很少,大家都懂规矩,现在人不懂,随便开口。我在台中住了十年,知道李老师一些规矩,凡是从台中经过的这些高僧大德,老师一定邀情他们吃饭、供养,不请他们讲经,连开示都不请。我跟他老人家那么久,我问过他,这些人为什么不请他给我们讲讲,结结法缘?他才告诉我,过去曾经请过,他讲什么?讲的时候批评念佛法门,让我们莲友产生怀疑,对念佛的信心动摇了。老师要用半年的时间才能把他再领回头来,他说太辛苦了。佛门有个规矩,若要佛法兴,只有僧赞僧,如果大家互相赞叹,佛法会兴。要批评,这个麻烦就大了,现在人喜欢批评,不喜欢赞叹。我们从这里学到了这一招。

所以,一九七七年我第一次离开台湾,到香港来讲经。圣一法师他是禅宗道场,邀请我访问宝林寺,供斋请我吃饭,请我在禅堂讲开示。我懂规矩,赞叹禅宗,赞叹圣一法师,赞叹每个修禅的人。他有四十多个,每天都坐香,这个道场很难得,真干。我离开的时候,陪着我有十多个人,多半是青年协会的,在路上就问我:法师,既然禅这么好,你为什么不修?来问我,你这么赞叹,为什么不修?我告诉他,禅不容易修,那是上上根人修的,我不是那个根机,我只有赞叹的分,我不敢修。我念我的阿弥陀佛,我往生有点把握;禅宗得禅定,大彻大悟,我没把握。赞叹容易,禅宗的《六祖坛经》我讲过,《永嘉禅宗集》我讲过,《证道歌》我讲过,我还有点口头禅,皆大欢喜。所以这个要懂。古人常说,「宁动千江水,不动道人心」,决定不能把人的正念破坏了。人家辛辛苦苦建立一个道场,在那里参禅已经十几二十年,你怎么可以说那个不能成功,净宗好。不可以这样说法,那个说法是外行,内行的人不会。所以,无论到哪个道场,学会赞叹。现在我们尤其联合各个不同的宗教,对任何一个宗教都赞叹它,绝不拉它的信徒,绝不叫它的信徒改变信仰。宗教才能和睦相处,才可以团结一致,共同来创造世界和谐。如果互相毁谤,那天下大乱,那个罪就太重了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

返回《净土大经科注讲记》目录

生死书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