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科注  (第五十五集)  2011/11/20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 档名:02-037-0055
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净土大经科注》第二百六十八面第三行。这是概要的第十段,「正释经文」,概要介绍完了之后,这正式为我们讲解经文,所以从这个地方就入文了。

「前明全经纲宗与经题总义」,说明了,「下则正入经文」,正式要入经文了。这部经一共有四十八品,「分品逐句,阐发经义」,一品品、一句句给我们细说经义。「谨以局心限量之言,略彰净宗无尽之妙」。这是念老的谦虚,说明自己并没有开悟。没有开悟的人,烦恼习气没断,知见自然有侷限,这是各个地方学习经教都是难免的,只能够简单,尽自己所知道的,贡献出来给大家分享。「兹依先例」,现在依照古人的例子,「全经分三」,这部经总的分为三分,「初序分,二正宗分,三流通分。蕅益大师曰:序如首」,序分好比我们介绍一个人,这是他的面孔,「五官俱存」「正宗」,就好比身体,五脏六腑没有欠缺;「流通」,就像手足一样,它可以运行没有障碍,用这个来比喻这三分的关系。「依大师意」,这个大师是蕅益大师,「序如首,指经之序分犹人之有首。由首之五官(眉眼耳鼻口),可窥其人之善恶智愚」。我们看到这个现象,对这部经的内容就能了解一个大概。「观一经之序品,便可知全经之大小偏圆。故序分中,亦必含有深文。今依大师之旨,判分本经如下」。第一部分是第一品到第三品,是本经的序分;第二,从第四品到四十二品,这是本经的正宗分;最后六品经,从四十三到四十八,是本经的流通分。「今之三分」,现在分的这三分,「亦正如我国净影、嘉祥两家对本经魏译本之判分」。所以这个注解都有来历的,三分的分法是净影跟嘉祥两家。序分有三品经,正宗分有三十九品经,末后流通分有六品,总共是四十八品。我们现在先看序分:

「又序分复分为二:一通序。二别序。通序,又名证信序,诸经皆具」,几乎一切经里头都相同的。「如天台与嘉祥等,依《法华论》以六种成就为证信序」。六种成就,宗密大师说:第一个是信、第二个是闻、第三个是时间、第四个是主、第五个是处所、第六个是听众,这六个条件缺一个,法会不能成立。所以说「六缘不具,教则不兴,必须具六,故云成就」,叫六种成就,「以证经文,确为佛说,真实可信」,所以叫做证信。「本经之前二品属之」,前面两品是证信序,后面一品是第三品,叫「别序,又名发起序。乃发起全经之端由」,就是这部经发起的缘由,佛为什么要讲这部经。「以法不孤起,起必有由,诸经各别,故又名别序」。证信序几乎都是相同的,可是发起序就不一样,每一部经、每一个法会都有它特殊的机缘,机缘成就,所以众生有感,佛就有应;缘不成熟,佛不会说。所以叫别序。「例如小本」《佛说阿弥陀经》《阿弥陀经》乃不问自说」,没有人问,佛是主动提出来的。「本经则因世尊放光现瑞」,光瑞非常稀有,阿难很惊讶,向佛请教佛放光现瑞是什么意思。这个因缘,佛说出这一部《大乘无量寿经》

这六种成就证实经文确确实实是释迦牟尼佛说的,真实可信,所以叫证信。本经之前二品属之,就是这两品经都是属于证信序。别序,也叫发起序,乃发起全经之端由。佛为什么要讲这部经,要在这一品讲清楚、讲明白。因为法不孤起,起必有由。释迦牟尼佛在这个世间,现身说法都有因缘,因缘具足,佛就出现,佛就讲了。肯定有人依教奉行,得到殊胜的功德利益。这是诸经各别,故又名别序,每一部经的缘分不一样。下面说,例如小本《阿弥陀经》,是释迦牟尼佛无问自说,没有人问,释迦牟尼佛主动为大家宣说的。这个因缘很特殊,世尊在世并不多见。本经是因为世尊放光现瑞,「阿难启问而说」。各经不一样,所以叫别序。这部经里面第三品是发起序,说明这个法会发起的因缘。

下面是「证信序」,证信序也叫通序,一共分五段,第一段「信成就」。经文,「如是我闻,诸经皆置此四字于经首,盖遵世尊之遗教」。这个尊应该还有一个走字,是遵守的遵,遵守世尊的遗教。「世尊将般涅槃」,释迦牟尼佛将要离开我们这个人间,入灭了,「阿难悲不能胜」。阿难还有情执,确实他证得初果,他的地位是须陀洹,情执的习气还在,佛走了之后他非常难过。这个时候,「阿泥楼陀」在他旁边告诉他,「徒悲何益」,你现在悲伤有什么利益?「应前向佛,请问四事」,提醒他,阿难是佛传法的人,这个时候重要的事你得要问,不问以后没人说了。阿难心乱了,问不出来,向尊者请教。尊者就告诉他,这个四事,《教乘法数》《佛学字典》都查得到,阿难问的四桩事。这当中就有这一条,「一切经首,当置何字」,将来结集经藏,开头第一句话要怎么写法?「佛即答曰:当置如是我闻」,佛当时就答覆他,结集经藏的时候,这个经本一开头要放「如是我闻」,把这一句放在最前面。

「佛在某方等六事(即上述之六成就)」。其中我,就是阿难,这个里头「我」就是阿难。「如是我闻,表如是法门乃我阿难所闻于释尊者也」,不是传闻,是我亲自听释迦牟尼佛讲的,这别人就相信了。如是我闻,表如是法门乃我阿难所闻于释尊者,这一句话,「正可破当时之疑」。佛灭度的时候,阿难他们结集经藏,这个瑞应稀有。「因阿难结集经文时」,大众生了三个怀疑,第一个,怀疑释迦牟尼佛又来了,来给我们讲经说教;第二个怀疑,阿难成佛了,不成佛怎么能教化众生?第三个,有人疑他方佛来了,有这些问题。所以阿难一说「如是我闻」,这些疑惑都没有了,说明这个经是我亲自从佛那里听来的。阿难的记忆力非常之好,一生听到一句就永远不会忘记,比我们今天计算机还可靠。佛身旁弟子要有这种人才,没有这种人才,法传不下去。

「或疑曰:佛成道廿年,阿难方出家」。又过了十年,阿难才是释迦牟尼佛的侍者。换句话说,前三十年,前三十年所说的经,阿难没听到,所以说,「阿难何能皆曰我闻」。这个问题古大德有三个解释,第一个是「辗转闻」,第二个是「佛重说」,第三个是「阿难自通」,三种都有。阿难也是大权示现,那不是真的小乘,那是做样子给我们看的。第一个「辗转闻」:像《报恩经》所说的,「阿难所不闻经,从诸比丘闻,或诸天子说」,这是第一种。早期佛讲的经,阿难还没有出家。阿难二十岁出家,三十岁做佛的侍者,所以前面二十年他确实没有听到,以后的这个十年可能听到,也可能没听到。这是做了侍者。他没有听到的,那些菩萨比丘会讲给他听,阿难也非常勤于向他们请教。第二个「佛重说」。这也是有根据的。佛让阿难做侍者,阿难提出三个条件,就是三桩事情,三个条件里面有这一条,「所未闻经,请佛重说」,过去三十年佛所讲的,他没有听到的,请佛重说给他听,佛许可他。第三种是「阿难自通」《金刚华经》里头有这么一段话,「阿难得法性觉自在三昧」,法性觉自在三昧,「所未闻经,自能忆持」,这个三昧跟释迦牟尼佛融成一体,佛所说的经哪有不知道的道理!第三个是阿难自通,《金刚华经》上说,「阿难得法性觉自在三昧,所未闻经,自能忆持」。这是说明阿难未闻的经他怎么会知道,有这三个原因。

阿难在释迦牟尼佛会上承传教下,迦叶尊者承传的禅宗,普贤菩萨传的是密法,这非常重要的几个人,他们是传法的大菩萨。「如是者,信成就也。居六种成就中之首位」,信比什么都重要,《智度论》曰:佛法大海,信为能入。又《华严经》说,信为手」,这是比喻,「至珍宝处,随意采取;若人无手,空无所获。可见,信者乃入法之初门,舍此莫由」,除了这个没有第二个方法。「又为摄法之上首」,这个「摄」有取的意思,有得的意思,有觉的意思,一切法之首要。「故云:才入信门,便登祖位」,教下肯定这句话。十信菩萨,第十信圆满就能以佛身应现在十法界教化众生,这什么原因?《华严》上说,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,一法通了,法法全通。这个道理非常重要!所以末后说,才入信门,便登祖位。

「又如是者,指所闻之法体,即实相之理体」,宇宙万有的真相你全明白了。「实相妙理,古今不变,故曰如。如理而说,故曰是」,这如是两个字的意思。如理而说,没有见性不行。在这一点,我们在初学的时候,老师苦口婆心的叮咛,教导我们,我们对古圣先贤要尊重,决定不能够轻慢。为什么?他能讲经,他能著书,都是有修有证。有修没有证不能讲经,会把经讲错,讲错了要负因果责任。证可不是简单的事情。但是佛法有圆有偏、有半有满(有圆满),通权达变,活泼玲珑,没有能够彻证,对初机也能够讲经教学,不能说错。用什么方法?我们这一代没有现在人胆大,小心谨慎,教义没有搞清楚不敢说,到这个地方搞不清楚,念一遍念过就好。念没错,我讲会讲错,念的不会错,不讲,念过。实际上我们看注解,确实有很多经文有深奥的意思,但是注解里没注出来,也是把它带过就算了,这什么原因?他对于这段经文他没有搞清楚。这个不算过失,这是正确的,是负责任的。正所谓是「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」。释迦佛、诸大菩萨求学的态度跟孔子的态度是一样的。

所以最好什么时候出来讲经教学?开悟,宗门大彻大悟,教下大开圆解,净土也要得理一心不乱,那是真善知识,我们跟这个人是决定不会错误的。可是这种人难找,到哪去找?现在在末法时期,讲经的人没有了,佛法就快要断了,我们怎么办?逼着我们非要出来讲不可。讲,自己条件又不够,这困难!老师教给我们,我们讲经真的是不可能,我们讲注解,那就容易多了。古人注解是文言文写的,我们把注解翻成白话文,跟大家在一起分享,用这个方法。要等我们开悟再出来讲经,可能佛法就灭掉了。我们还没法子开悟,这是不得已而求其次的。修行祕诀就是放下,放下名闻利养,放下自私自利,放下一切分别执着。每一天在教里面学习,知道多少就放多少,这是真功夫,真有感应。我们的智慧增长,烦恼会减轻,业障、习气慢慢也会化解了。讲经这个方法妙极了,我学了六十年,深知它的好处、它的受用。每天讲经,每天要备课,就是要预备。这部经讲了很多遍,早年讲了十遍,这样细讲这也是第二遍了,愈讲愈有味道,愈讲愈欢喜,这是自受用;听的人,如果他也能契入这个境界,味道他品尝到了,他就得受用。

如是者,信成就也。居六种成就中之首位。《大智度论》说:佛法大海,信为能入。现在最难的问题,就是学习佛法的人对佛法怀疑,不相信,采取一种半信半疑的态度,这个亏吃大了。这原因为什么?这是现代教育所教的。现代教育教科学,科学第一个教的就是怀疑,从怀疑能发现问题,再深入研究来解决问题,最近这三、四百年都用这个方法。圣贤教育,精神教育,不容许怀疑的,要真信。印光大师说得非常好,一分诚敬你就得一分利益,十分诚敬你得十分利益;没有诚敬,佛菩萨来教你,你也得不到利益。这个道理不能不懂!学圣贤教育最重要的是心态,最好的心态、最殊胜的心态就是完全相信,一丝毫怀疑都没有。我们自己对它有怀疑,是我们自己业障,是自己智慧没有到这个境界,什么时候智慧到这个境界,问题全没有了。这是今天我们谈到学习圣贤教诲的难关,要靠自己去化解,自己真的能放下,完全相信,不再怀疑,才能契入境界,诸佛所证得的我们也会沾一点边。佛菩萨所证得的,跟自己证得的没有两样,能信就能得利益。

「蕅益大师曰:依实相理,念佛求生净土,决定无非,曰是」,我们要能信得过。「盖实相妙理,只是当前一念心之自性。非生非灭,无去无来,湛然常住,故名曰如」,如就是如如不动。盖实相妙理,只是当前一念心的自性,这个自性非生非灭,它不生不灭,无去无来,湛然常住,故名曰如。我们的心跟这个如融成一体,这就是契入。「依此心性念佛,求生净土。能念是实相心,所念是实相佛,所生是实相土,咸为实相正印之所印。故大师曰:决定无非,曰是。」这个地方所说的印现诸法即是随缘妙用,普利一切众生,所以称之为无非,称之为是。

第二段,闻成就。「我闻者,闻成就也。阿难结集法藏时,自言如是法门,我从佛闻。我者自我,闻者亲闻,以告大众,实可证信。圣人无我,而阿难仍自称为我者,不坏假名故。实相无相,故非同于凡夫之有我,实相无不相」,实相就是一切万象,所以非同于凡夫之有我,「故非同于二乘之无我」。凡夫跟二乘都执着在一边,大乘菩萨二边不立,中道不存,这才得到真实受用。「阿难随顺世间」,大家称这个身是我,我也称它是我,说话方便。凡夫执着这个身真的是我,他放不下;小乘人他说这个身是我,他并不执着这个身是我,他没有这个执着,所以叫妙用,随缘妙用。随顺世间,「假名为我,无乖于第一义谛」,他所契入的境界并没有违背。诸佛菩萨离一切相,能现一切相,所以他没有障碍。

《观经疏》里头说:「无我则无闻,无闻则化道绝」,佛法在这个世间教学不就中断了?「为传化不绝,假名说我」,你们执着这个东西叫做我,我也称它作我,你对它有分别执着,我对它没有分别执着;你以为是真的有我,我只是随顺众生,你说这个东西是我,我也不反对,我也不排斥,但是性相理事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这是佛菩萨的境界。为传化不绝,假名说我,这就是随缘妙用。「闻」这个字,「耳根发耳识,今不云耳闻,而言我闻,盖以我字统收诸根识等」,说一个我,六根六识全都说到了。「以总代别,以我代耳」,所以说我闻,而没有说耳闻。「以上如是表信顺,我闻表师承,我之所闻,皆世尊金口所宣,传承有自,决非他说,或为臆造。以之证信」,用这个来证信。

下面第三段「时成就」,什么时候说的。「一时者,时成就也。盖时无实法」,时间不是真的。「长短随心。延促同时,三祇一念」,三大阿僧祇劫跟一念是平等的。这是尖端科学。谁能知道?大乘经里面佛常说八地以上,为什么?八地菩萨他亲自看到了,他证实了,确确实实没有时间跟空间,时间空间里面所有一切现象都不是真的,都是幻妄。佛在《般若经》上说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没有一样是真实的。我们什么时候见到它是虚妄的,不是真的?阿罗汉见到六道,六道轮回不是真的;菩萨见到十法界,十法界也不是真实的,是假的。为什么会有这些假相,这些假相最后演变到什么样的程度,大乘经里面讲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我们六道凡夫迷着,迷了着相。不但我们迷着,四圣法界也迷着,他们比我们迷得轻,他们容易解脱,我们迷得太重了。这真的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、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,所以佛教我们放下。放下你就见到事实真相,你就得自在,你不再受苦了,超越六道轮回。这是大事,人生没有比这个事情更大的。这个事实真相,世尊通常隐而不说,为什么?众生听不懂。于是佛教给他一个方法,就是本经所提倡的老实念佛,就用这一句老实念佛把业障念掉,把习气念掉,业障习气念掉,自自然然融会贯通。

「如《疏钞》曰」,这个《疏钞》是莲池大师《阿弥陀经疏钞》「或说者得陀罗尼」,陀罗尼是梵语,翻成中国的意思,总持,总一切法,持一切义,我们今天讲的纲领。你能把大乘佛法的纲领抓住,大乘佛法里面许多没有学过的你自然贯通。「一剎那顷,一字之中,说一切法门」《华严经》上说的,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,一多不二。「或听者得净耳根,于一剎那,闻一字时,于余一切悉无障碍」。像惠能大师为我们所示现的,开悟之后没有一样不通,出世间法通达,世间法也通达,世出世间都没有障碍,得大自在。说者如是,听者亦如是,或听者得净耳根,于一剎那,闻一字时,一剎那顷,一字之中说一切法门。这是真的,《华严经》上讲,「一切即一,一即一切」「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」,这是宇宙的奥祕,古大德称之为「华严奥藏,法华祕髓」。或说者时间少,听者时间多,或说者时间多,听者时间少。「或说者神力延促随宜,听者根器利钝不一」。这全是事实真相,听者根器利钝不一。

「古谓三乘凡圣所见佛身报化,年岁短长,成佛久近,各各不同故」。这是真的,为什么不同?每个人分别执着不一样,全是假相,没有一个相是真的,没有一个相是永恒不变的。古谓三乘凡圣所见佛身报化,年岁短长,成佛久近,各各不同故。「今止取佛及弟子师资机感相遇之顷,说听事毕,便名一时也」。所以佛经的一开端统统用「一时」,这一时是什么?感应道交的时候,这叫一时。众生有感,佛就有应。这个一时实在讲,没有先后、没有远近,就在当下。

「又经中不举年月者」,为什么?「各地历法不同。又世界时分不一」,现在所讲的时差。下面举个明显的例子,「四天王天一日,便是人间五十年」,这个时差太大了。忉利天的一天,人间一百年;夜摩天的一天,人间两百年;兜率天的一天,人间四百年,不一样!所以佛讲经契机契理,众生有感,佛自然有应,感应道交,这叫一时,这个说法最好了。「且现代科学证明,太阳围绕银河系中心运行一周」,就是太阳上面的一年,多长时间?「相当于地球时间之二万万年」,地球上的时间二万万年,太阳绕银河系一周。「且物体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,则时间随物体运动速度而变异」,所以时间不是定法。「故经中祇言一时,最切实际」。佛为什么讲一时?我们在机感相应的时候就见佛、就闻法,有缘遇得到。这是时成就。

下面是「主成就」,主是教化主,本师释迦牟尼佛。经上,「佛者,主成就也。佛为一切众生之宗主,故名为主。又六成就中,主成就最为主故」。如果没有佛,其他五种条件都具足,不能教学。所以第一条信,那是我们自身,我们要有善根、要有福德。第二个,我们真正遇到了佛陀,他是真正过来人,在我们这个世间示现成佛,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。我们能够依教奉行,一定能证得无上的佛果。「佛者,梵语为佛陀,今祇言佛,乃省文也」,尾音都省略掉了,中国人喜欢简单。佛陀耶,翻成华文意思是觉者,「自觉、觉他、觉行圆满」,有这三个意思。

「自觉异于凡夫之不觉」,六道凡夫不觉,小乘人,他也觉悟了。怎么知道他觉悟?他知道这个身不是我,知道这一切万物不是我所有的,这叫觉悟。觉悟了之后他的心是清净的、是平等的、是觉悟的。异于凡夫,跟凡夫不一样,凡夫不觉,阿罗汉、辟支佛开始觉悟了。「觉他异于二乘之独觉」,跟二乘人不一样,二乘是声闻、缘觉,他们自觉,不肯觉他。小乘人自觉之后回小向大,又肯帮助别人,这就转小为大,入大乘十信位。须陀洹入大乘十信位初信位菩萨,二果是斯陀含,三果是证得了阿那含,步步向上提升,回小向大。所以觉他异于二乘的独觉,他要帮助别人。「觉满异于菩萨之在因。三觉俱圆,众圣中尊,故称为佛」,自觉、觉他、觉行圆满,在大乘里面称为佛陀,众圣中尊。「又云智者」,智是智慧,智就是觉的意思。「智无不知,所谓得一切种智,即觉满之义」,这个大觉圆满了,这个世间万事万物他无所不知、无所不能,这称之为佛陀。这个地方的「佛」字,经题上这个「佛字,即指大恩慈父,本师释迦牟尼佛」

底下第五段,「处成就」,在什么地方讲的这个经。「在王舍城,耆闍崛山中」,这是「处成就」「王舍城古有二说,一曰上茅城(或作上第城)(旧城),一曰寒林城(新城),两说不一。今据《智度论》中曰:佛涅槃后,阿闍世王,以人民转少故,舍王舍大城」,在王舍城旁边建立个小城,这就是新城。《甄解》云:本王舍城者」,那就是上第旧城。「更作小城者,寒林新城也。此既佛灭后」,阿闍世王建筑的,「佛何住后城乎」,王舍城那边的小城是释迦牟尼佛灭度,阿闍世王建的。当然,佛在世所住的一定是大城,上第城。更作小城者,寒林新城也。此既佛灭后,闍王筑之。佛何住后城乎?后面这个小城,佛不可能住在这边,佛所住的一定是上第旧城。「今正佛所住处,明知上第城也。此说可证,佛说此经是在旧城」《慈恩传》里头说,「王舍旧城,处摩揭陀国中,古昔君王多住其内」。又这个城又生好香茅,所以也称它作香茅城。《慈恩传》里面说,《慈恩传》就是窥基大师的传记。王舍旧城在摩揭陀国中,古昔君王多住其内。其城又生好香茅,故举为称。「又日本《望西疏》曰:若依宗家,应是上茅」,这个宗家是善导大师,如果依善导大师所说的,这应该是旧城。望西师的意思,「亦谓经中之王舍城,即上茅旧城。此说可信,故不引异说」

《法华论》云:如王舍城胜余一切城舍故,显此法门最胜义」。佛陀在世,印度有十六个大城,王舍城最大,「故在此城说经,以表此经之最胜」,这是佛经上有表法的意思在。「又《大宝积经论》云:问云:何故此法唯王舍城说,非余城廓」。这假设个问题,这部经为什么在王舍城中讲,而不在别的城?这是表此经之最胜也。「答曰:释此法门法王住处故。喻如王舍,王所止住,故名王舍。此法门亦复如是」。这个净宗法门是法王住处。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住的地方,十方诸佛如来对弥陀的称赞,赞叹他为「光中极尊,佛中之王」。所以这个经在王舍城讲,有很深表法的意思在。此法门亦复如是,「法王住处。释成此义故,说住王舍城」

下面耆闍崛山,中国人讲灵山,《法华经》就在这个山上讲的,佛在这个山上讲了不少经。「耆闍崛山,是王舍城外五山之一。《净影疏》曰:耆闍山,此翻名灵鹫山也。此山多有灵仙居住,故名为灵。亦有鹫居止」,这个鹫是鹰,老鹰,住在这个山上很多,所以也名鹫。「又此山顶似鹫头」,这个山顶好像一个老鹰的头,「又名鹫头山」《西域记》志此山曰」,这是记载这个山说,「北山之阳,孤标特起。既栖鹫鸟,又类高台,空翠相映,浓淡分色,如来御世垂五十年,多居此山,广说妙法」,释迦牟尼佛在这个山住的时间最长,说了许多经教。《智度论》曰:耆山于五山中最胜故」,我们中国人讲风水,这个山的风水特别好。「此山精舍」,出家人住的地方,「近城而难上,近城故乞食不疲,难上故杂人不来」,这山上很清净,「故多住此不在余处」。佛总是选择清净的环境,远离尘劳,帮助我们在这个地方得定、开悟。第二,「是耆山福德吉处,诸圣人喜住处。佛为诸圣主故多住」这个山。第三,「耆闍山是三世诸佛住处故」。第四,「是中清净,有福德闲静故。一切诸佛行处,十方诸菩萨赞叹恭敬,八部大力众神所守护、恭敬供养处故。诸大乘经多在此山说」。第五,「是中十方无量智慧福德力大菩萨,常来见释迦牟尼佛,礼拜恭敬听法故。诸大乘经多在此山说」。所以《法华论》上讲,「耆闍崛山胜余诸山。佛在于此说,显此法最胜。故本经即在此山说」。佛说一切经,表法的意思非常重要,让我们看到六种成就就开智慧、就觉悟了。

下面这一大段「众成就」,有三段,第一段「声闻众」,请看经文。「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」,这个听众跟其他经上所列的不一样,一般经上列的听众都是一千二百五十人,这个经是「与大比丘万二千人俱。本品独标比丘众及菩萨众,第二品末广标余三众弟子,及诸天众。又有比丘尼五百人,清信士七千人」,清信士是在家居士,「清信女五百人,欲界天、色界天、诸天梵众,悉共大会。经末则云:诸菩萨、声闻、天龙八部,一切大众,闻佛所说,皆大欢喜,信受奉行」。说、听、行、证都具足,这就是佛在《般若经》上讲的正法久住。「可见说经时,会中有诸大菩萨、声闻、比丘、比丘尼、清信士、清信女」,在家的居士,一直到「至诸天梵众、天龙八部,咸来听法,此乃六成就中之众成就。会中,有菩萨、声闻、诸天人等,与此界四众弟子二万人同闻,非是阿难独闻。是可证信」。当时在这个法会上听经的人很多。

「与大比丘。与者,共同之义。表佛与大众共在会中。比丘是梵语,名含三义故不翻」,在中国找不到适当的词,所以就用音译,再加以解释。三义第一个,「乞士」。士是读书人,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,但是他乞食。这个乞丐跟一般乞丐不一样,有学问、有德行。这三个意思,「乞士谓乞食乞法。乞食谓,既出家已,乞求自活,不事经营,无所贮积。万缘俱放,一意清修,故曰,乞食养身」。所以每一天养自己的身是乞食,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,真正是于人无争、于世无求。第二个意思「破恶」,他智慧开了。「正慧观察,破烦恼恶,见思惑(指见惑与思惑)尽,超出三界」。见是对世间一切法的看法,思是想法,六道凡夫对世间万事万法看错了、想错了,要把这个放下。第三,「怖魔。如《涅槃》说:魔性姤弊」。姤就是恶的意思,弊是「忌他胜己」,嫉妒心很重,看到别人的好事他就心怀恐怖,怕这个人将来名气太大了,得到大众的恭敬供养,嫉妒心生起来了。如《涅槃》说:魔性姤弊。据《中华大字典》,这个姤有八个意思,「今取其一,姤者恶也」。他嫉妒别人胜过他自己,看到别人胜过自己,所以他怀恐怖;又怕这个人,「多化众生,同出生死,空其境界」,所以他生恐怖。

「若人出家受戒,羯磨成就,地行夜叉,空行夜叉,天行夜叉,辗转赞叹,声传欲界六天,魔闻心怖」。这个都是事实。菩萨没有嫉妒心,魔有,所以魔对于学道的人处处设障碍,障碍你、阻挠你,希望你退心。念佛的人,真正把这句佛号功德利益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让自己的心安住在佛号当中,不为一切境界动摇,我们这一生决定生净土,决定成就,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。魔来扰乱是当然之理,你要是受他的干扰,这一生往生的机会就失掉了,那叫真可惜!没有比这桩事情更大,没有比这桩事情更重要。经上讲的话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若人出家受戒,羯磨成就,夜叉就辗转相告,地行夜叉,空行夜叉,天行夜叉,辗转赞叹,声传欲界六天,欲界六天就是魔王,他化自在天,魔王听了心里恐怖。

大比丘,「大者,梵语为摩诃」。具三个意思:有大、有多、有胜,这三个意思。「大者,《弥陀疏钞》云:天王大人,所共敬仰,非小德也,名大。《净影》云:旷备高德」,这句话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老实、好学、真干,那就是旷备高德。「过余近学」,过是超过,你超过其他的学人,「故名为大」「多者,内典外籍」,内典是指佛所说的一切经,外是世间圣贤所有的著述,「无不博通,非寡解也,名多」,广学多闻。「胜者,胜过余学,超于九十六种外道之上。再者,《佛地论》另有三义」。第一个是「最极利根,波罗密多种性」。第二个「得无学果位」,证得小乘阿罗汉果,第三「得小果已,趋大菩提」,立刻就回小向大。具足上面三个意思,所以称之为大。「又嘉祥师谓大有三义」,第一个是生大解。第二个是破大恶。第三个是证大果。「由上可见大比丘者乃德高望重,回小向大之比丘,乃比丘众中之尊宿。万二千人俱,标比丘之人数。日《会疏》曰:诸经多标千二百五十人。今经与《法华》标万二千人,盖是出世本怀」。德高望重,回小向大,比丘当中的尊宿,不是普通的比丘。万二千人俱,标比丘之人数。日《会疏》曰:诸经多标千二百五十人。今经与《法华》同标万二千人,盖是出世本怀,「一代胜会,故十方大德皆云集乎」,都到道场来了。「上说甚是,会众之盛,正表世尊说法之胜也。又俱者共集之义」。这是把与会的这些大德做了简单的介绍。

下面一段,「叹德标名」,哪些人,他有些什么成就,给我们做什么样的榜样,这一一介绍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

返回《净土大经科注讲记》目录

生死书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