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二一一二讲)  2010/2/19  华严讲堂  档名:12-17-2112
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方广佛华严经.十住品第十五》,第三「修行住」,我们将经文念一段:

【佛子。云何为菩萨修行住。此菩萨以十种行观一切法。何等为十。所谓观一切法无常。一切法苦。一切法空。一切法无我。一切法无作。一切法无味。】

我们学到这个地方。前面我们一起在学习,知道「修行住」里面就是讲修行,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讲放下。所以经文上给我们讲十种无常观,你真正明白了,了达,明了通达了,这些虚妄的东西是我们学佛开悟、证果严重的障碍。障碍不除,开悟证果不谈,就是连学佛都学不像,这是麻烦事,障碍你修学,你不会学。这些障碍去掉,你就会学,你菩提道上就一帆风顺。无常,无常的对面就是常,如果用《坛经》里的说法,就像能大师跟印宗法师见面,印宗法师正在台上讲经,讲《大涅盘经》。这部经,我们有理由相信惠能大师完全通达明了,为什么?他在逃难的时候,他逃难十五年,时间很长,最初遇到的无尽藏比丘尼,这位尼师就是受持《涅盘经》的。惠能大师那年是二十四岁,听无尽藏比丘尼诵经,就是诵《大涅盘经》。她念完之后,惠能大师给她讲解经文里面的意思,这个比丘尼听到之后佩服得五体投地。诸位要知道,那时候惠能大师的身分是在家身分,五祖没给他剃度,法传给他就叫他赶快走,去逃难,避免有人害他。拿著经文就向他请教,能大师说我不认识字。她说奇怪,不认识字,你怎么能把经文讲得这么好?他告诉无尽藏比丘尼说,这个事情无关文字,这个与文字不相干。

所以能大师一生度了四十三个人,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,无尽藏比丘尼是头一个,这是宿世的缘分,遇到了。在十五年之后,大概缘成熟了,他到广州到光孝寺听经,听说印宗法师在那里讲经。这里头有个故事,他听经坐在后排,坐在后面,后面就有两个同修,也都是来听经的。外面风吹起来,外面有一个旗杆,那旗杆还在,当然不是原来的,它是原来的位置,上面挂著是幡。风吹得幡动,有一个人说:你看,幡在动。那个人说:不是的,风动。两个人在争,争论不下,谁都不服谁。能大师在旁边看到了,告诉这两个人,「不是风动,不是幡动,仁者心动」。那个时代,真正修行人听到他这句话一点醒,两个人不争了,真佩服了。印宗法师也看到了,讲完经下了台之后向他请教。看他所答的,都不是普通人能够说得出来的,就想到,听说五祖忍和尚把衣钵传给一个人,第六代祖,他说是不是你?能大师就承认了。那你能不能把衣钵展示让我们看看?他就把衣钵展开。印宗非常欢喜,印宗这个人了不起,向他请教。因为《涅盘经》上讲的这个东西也是个难题,解脱、禅定很不好讲,就向能大师请教,五祖忍和尚对於禅定、解脱,他怎么讲法?惠能大师回答他说,禅定、解脱是二法,二法不是佛法,佛法是不二法。印宗就磕头了。他也没有讲禅定什么意思,解脱什么意思,没讲。告诉你,二法就不是佛法。我们这边讲的常、无常是二法,二法不是佛法,佛法是不二法,他一句话把修行住就讲完了。这个话,什么人能听得懂?什么人听了受用?得三住菩萨才行,他才能听得懂,他才真正契入境界。我们无论怎么讲,都在这个边缘绕圈子,为什么?我们刚才说出来了,佛法是不二法,几个人能入这个境界?只要入境界,这个人就成佛了,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;他没有见性,这句话是学别人讲的,不是自己的境界。我们都会讲,不二法门,大经上讲「入不二法门」,我们都会讲。但是,什么叫不二法?不懂;怎样入?不知道,这个没用。没有用,咱们还是讲二法,二法是俗谛,不二法是真谛,都是经教里面常常讲的。

这个地方给我们讲十种无常,十是表法,不是数字,代表什么?代表万法,一切法都是无常的。『一切法无常』,这个道理,我们确实有这么个概念,但是不深。概念从哪里来的?从贤首国师的《妄尽还源观》,我们讲过两遍,从这里来的,一开头就给你讲不二法。这篇论文一共分六个段落,前面三段是讲宇宙万法的真相,《般若经》上讲的诸法实相。这里面所说的,确实是方东美先生所说的最高的哲学、最高的科学,讲宇宙的缘起,宇宙的来源。后面三段是讲你怎么样能入。先给你讲四德,自性上的四德,诸佛如来、法身大士应化在十法界,他怎样教化众生,怎样帮助众生破迷开悟、离苦得乐、回归自性。能行这四德是什么人?菩萨再来。怎么样回头?后面两段,五止、六观,五止是放下,六观是看破。章嘉大师讲得更简单,四个字,看破放下。为什么放不下?看不破。

这边这个经文,修行住的菩萨先教给我们怎样看破,万法无常,十无常里头重要意思是这个。实际上常、无常不能分,为什么?不二,二而不二,不二而二,是一桩事情。觉了就不二,迷了就变成二法,所以整个佛法来讲不外乎迷悟,这个道理一定要懂。所以迷了,真的是『一切法无味』、『一切法苦』,前面讲的无常、苦、空,有什么味道?悟了之后,法法都有喜乐,法法都有法味。所以我们在这个地方,也是清凉大师注解里面提到的,涅盘的八味。涅盘是觉悟了。什么叫涅盘,我相信同学都能解释,依照经上讲的。什么叫涅盘?简单的说,涅盘就是常乐我净。真有,自性里头确实有真常,不是假的,真乐,有真我、有真净。或者说,你看涅盘翻成中国意思就是「大灭度」,大灭度是什么意思?是法身、是般若、是解脱,这是大乘教里面讲的三德秘藏,这叫大涅盘。所以说是证大涅盘,入大涅盘,都是说法身、般若、解脱你完全恢复。因为这是自性里头本有的,每个人都有,只是我们现在迷失了自性,虽有,不起作用。实在讲也不能说不起作用,它还是起作用,不过作用扭曲了。法身到哪里去了?法身变成现在这个身,变成轮回身;般若变成愚痴;解脱变什么?解脱变成造业、受报,搞这个。学佛没有别的,无非是教我们做个转变,我们如何能够把这个业报身转变为法身,把我们的愚痴转变为般若智慧,把我们的造业、六道轮回果报转变成解脱。这个「解」就是解的意思,解开,解开什么?解开烦恼的情结,把这个解开。脱是什么?脱离生死轮回,不但六道的生死轮回你脱离,你也脱离十法界,你恢复法身。一个名词里包含这么多意思,就是涅盘。涅盘里有这么多的意思,它没有办法翻,还用原来的名词音译,再加以解释,你就晓得涅盘什么意思。

在古印度所有的宗教学派,他们最后的目标都是追求涅盘,法身就是不生不灭。可是没有真正的过来人指点,很多走了弯路,把什么?把四禅天、四空天误会以为那就是大涅盘。不容易,修四禅八定,修到四空天非想非非想处天,几个人能到这个层次?以为是不生不灭,实际上它还是有生灭,寿命长,寿命多长?佛讲八万大劫。八万大劫就是指我们这个世界,还不是地球,这个世界是我们这个星系成住坏空八万次,你就想到他寿命多长。八万大劫到了,他的定功会失掉,失掉,他不能再往上去,他就往下坠落。往下一坠落,他就犯了重罪,什么重罪?谤佛、谤法。「你看看,佛说的不生不灭,我已经证得不生不灭,为什么现在还有生灭?」这个念头一起,就是谤佛、谤法、谤僧。毁谤三宝罪在哪里?罪在阿鼻地狱,你看冤不冤枉?中国人谚语讲「爬得高,摔得重」,他爬到非想非非想处天,掉下来就掉到阿鼻地狱,是这么个道理。是他误会,不是没有涅盘,真有涅盘,这就是《华严》《大智度论》里面所说的,「佛法无人说,虽智莫能解」。你要遇到真善知识,对佛法修学真有成就,你要找这种人你才行,你不能找错,找错你就错修了,纵然修成禅定,出不了六道轮回,这个不能不知道。我们这些人有本事吗?没本事,四禅八定,连初禅的边都沾不上,还谈什么!

禅定是佛门修学的总纲领、总枢纽,绝对不是说禅宗在修禅,其他宗不是,错了!八万四千法门,无量法门,统统修的是禅。禅是什么?禅就是看破放下,大乘教里面常讲止观,止就是放下,观就是看破。我初学佛的时候,第一天跟出家人见面,章嘉大师,我就向他老人家请教,佛法修学有没有方法让我们很快就契入?我跟诸位讲过多次,我提出这个问题,他没有立刻回答我。他看著我,我也看著他,我们这样子过了半个多小时,他才开口,有。这一个「有」,我们的精神马上振奋起来,注意来听,他又不说话了。大概等了五、六分钟之后,说两句话,「看得破,放得下」。这很容易嘛!我一问,为什么他不给我讲,要等半个小时之后才给我讲?那个时候我们完全不懂,年轻,是好学没错,心浮气躁。心浮气躁这个时候给他讲没用,耳边风,这个耳朵听进去,那里出去了。所以他看著我,我看著他,看到我一定心平气和,浮躁定了才给你讲,你的意志精神不集中的时候不跟你说。说一个字「有」,你看我们一振奋,心又动了,再让你慢慢停下来,五、六分钟停下来之后才给你说,一辈子不会忘记。不管你能够体会多少,我们初学,体会得很浅,不深。实在讲,他老人家讲的这两句话,我们似懂非懂,好像是懂了,其实不懂。他真给我们说破了,绝不是假话,就是看破放下,看破帮助你放下,放下又帮助你看破。就这两个方法,相辅相成,从初发心到如来地,没有别的方法。八万四千法门、无量法门,统统是看破放下,总的原则,永恒不变。至於每个人根性不相同,要用什么方法来引导他,那就是无量无边,无量法门是这么来的。宗门里面的人聪明,他要抓总纲领,总的方向、总的目标,不愿意走弯路;但是世间,特别是知识分子,喜欢走弯路,喜欢研究、喜欢探讨。所以,我们才真正体会到诸佛菩萨无尽的慈悲,「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」,在这个地方体会得。

涅盘八味,八种法味,我们前面学了五种,今天我们看第六,「虚通,谓此涅盘之理,虚彻灵通,圆融无碍,故曰虚通」。这两个字也非常重要。我们的心,心里是装满邪知邪见,中国古人常说「满招损,谦受益」,我们不容易接受别人意见,为什么?自己有成见,满的,自以为是,佛菩萨再好的教诲教我们,我们装不下去。怎样才能接受?虚就能接受。虚是什么?心里什么都没有,干干净净,一尘不染。这在佛法叫什么?叫法器,如来以无上的妙法给你,你完全接受。惠能大师就是个很好的例子。为什么五祖忍和尚给他讲《金刚经》,半夜三更,我们估计顶多两个小时,他不认识字,绝对不会拿经本给他讲,讲大意。讲到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」,你翻翻《金刚经》的经文,大概是三分之一或是四分之一的样子,不到一半,他就完全明白了,就通了,「虚彻灵通,圆融无碍」。这个通,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通了,一点就通了。佛门常说「一经通一切经通」,为什么?一切经都是从自性流出来的,你见性了,焉有不通之理?哪有这个道理?所以一见性,全通了。他向五祖提出的报告,说了五句话,五祖给他印证一点都不错,衣钵马上就给他。给了他,叫他赶快走,半夜三更没有人知道,五祖送他上船。他是南方人,你回南方去,现在弘法因缘不成熟,你慢慢等。他等了十五年,逃难的路上遇到无尽藏比丘尼,你看《涅盘经》通了,没有学过,一听就通了,与认识字不认识字没关系,心通了,就是你心里没有东西才行。

我们现在心里,头一个是有我,什么时候你能把我忘掉,有我就有自私自利。怎么知道有我?有自私自利这个念头就是有我,有身见;有边见,对立,喜欢跟人对立;无量的烦恼习气,就是成见,见取见、戒取见、邪见,都是满的,很深,善知识给你讲的装不进去。听了之后怎么?打很多疑问,提出很多问题,还跟你辩论。要知道佛门里有些真善知识,看到你不能接受,不给你说,免得说废话。到什么时候来给你说?什么时候你虚彻的时候,他来给你讲,虚怀若谷那就是虚彻的意思。你心里面烦恼习气少了,确实你的心就灵,为什么?智慧生起来,一点就通。我们今天学经教,学了几十年为什么不开悟?没有别的,本来是烦恼习气填满你的心,你心里装这个东西,现在又装了一肚子佛法。佛法也是空的,也不是真的,你把佛法装进去也是错误的。佛在般若会上讲,「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」,法是什么?法就是佛法,佛法也不能放在心里,为什么?它是方便法,不是真法。真正的法是什么?真正的法没有法。你清净心现前,那是真的佛法,佛法是你自己的,你本来有的,别人的东西你把它装在心上,你就坏了。

《还源观》四净德里头第一句「随缘妙用」,我们用在修行上,我们依照经论的理论、方法来修行,这叫随缘。妙用是什么?妙用是不著修行的相,这个我们做不到;我们如果能做到,那我们很快就开悟。怎么叫不著修行的相?马鸣菩萨在《起信论》里告诉我们那个,就是不著修行的相。他讲的,听教,听教就是我们讲的听讲经,研经,研究经典,听讲经、研究经典的方法,他告诉我们三个,三桩事情,重要的。听教,「不执著言说相」。善知识在给我们讲演,不执著言说相,听什么?听他讲的义趣,味道,法味,听这个。这第一个,你不能执著言说相。第二个,「不执著名字相」。里面很多名词术语,修行住不就是名字吗?菩萨是名字,一切法是名字,无常、苦空是名字,无我、无作是名字,不都是名词术语吗?你在佛学辞典都查得到。不要执著名字相,名字是术语,是假设的,为了教学方便它有用,你一执著就坏了,就错了。第三是「不执著心缘相」。什么叫心缘相?我听了,这个有意思,我懂得了。那是什么?那是你的心缘相。是不是真懂得?是你自己的意思在猜测,那不是如来真实义,是你自己的意思。如来真实义是什么?如来真实义是没有意思。没什么意思,听什么?你悟入实际了,你回归自性,你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,那是真的。你只要执著言说、名词术语,你以为懂得这个,这全是烦恼习气,错了,你不解如来真实义。

研究,研究不执著名字相,文字是个工具,假的,不是真的。文字里头有名词术语,你也不能在此地望文生义,我一看这什么意思。佛没有意思,没有意思才能生无量义,有意思就变成死板的,它就不能生无量义。同样是一句经文,对一百个不同的人讲,有一百种不同的方法,不同的解释,各个人都得利益。那个得利益是现前得的小利益,不是真实利益,真实利益是彻悟。真实利益要什么人才能得到?虚通的人他得到。虚通,简单的给你说,他没有起心动念,他没有分别、他没有执著,这就虚了,这心就干净。如果有妄想分别执著,他那个心是满满的,里面装这些垃圾装得满满的,诸佛如来的法入不进去,是这么个道理,这个道理不能不懂。中国道家也说得好,「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」,学问是什么?常识。技能,我们学这些技术,你学的是天天有长进,愈多愈好。但是为道,佛是道,中国道家也是讲道,道是什么?道是每天要放下,天天放下,放到最后没有了,没有也放下,你就成功了。这两种是完全不一样的,为什么?为道的目的是见性,回归自性,自性什么都没有,但是什么都不缺。为学,就包括我们今天讲的常识,学术,广学多闻,这是世间的学术,跟道完全不相同,道是清净心。我们总要把这些东西搞清楚,搞明白。

特别是亲近善知识,我们今天也找不到善知识,但是不能说找不到,经典所在之处就是善知识。我们今天读的《华严经》是释迦牟尼佛讲的,他老人家不在了,这部经典在我们面前,经典的意思非常丰富,我们不得其门而入。清凉大师大慈大悲,为我们做了解释,这个解释就是指点我们入门的处所,我们得到他的解释,对这部经就有门可入。清凉也不在了,他的注解在此地,我们今天展开这是《华严经疏钞》。真善知识,释迦牟尼佛善知识,清凉大师善知识。后人确实有在《华严》里面开悟的,他为什么会开悟?他虚心,研究的时候虚心,没有成见。经上所说的、清凉大师所讲的,百分之百的接受,虚心;虽接受,接受他的义理,不执著文字,文字是言说的符号,离言说相。我们今天读古人的东西,要懂得离文字相,怎么离?不是不要文字,即文字而不执著文字,这就对了,你不要执著文字相。文字要不要?要;不要文字,善知识就没有了,我们无法亲近。我们要文字相、要文字,不执著文字相,要紧是这一句。不执著就是妙用,也就是说我们用清净心来对它,愈清净愈好,因为清净心有灵气;心浮气躁的人是浊气,混浊。清净心就有灵气,灵气的感应是觉悟,浊气是叫你迷惑。这些道理不能不懂。

我们对这些道理明白了,才真正体会到过去李老师曾经给我说过一句话。他说学生找一个好老师不容易,可遇不可求,然后告诉我,好老师想找个好学生更难。找个什么好学生?传他的道的,传他的法的,比学生找老师还要困难,到哪里去找?古来的大德找不到这样的人,怎么办?就著书,把他所悟的道,藉用文字传下去。这一世当中没有传人,希望将来后人有读他这个书会开悟的,那就是他的传人。这就是所谓私淑弟子,不是直接教的。中国做私淑弟子里面开悟承传的,在我们中国古时候有一个,孟子,第一个人。孟子是以孔子为老师,但是孔子已经过世了,已经不在世,孔子的著作在世间,他得到了。他很认真学习,有不明了的地方请教孔子的学生,那个时候孔子的学生还有不少人在。他真学成功了,为什么学成功?虚怀若谷,他完全接受。所以今天儒家,提孔孟,不说别人,孔子弟子太多了,像子游、子贡这都很著名的,都不提,提孔孟。换句话说,大家都肯定孟子比孔子当年在世那些学生学得好,他超越了,叫私淑弟子。后人尊称孔子为至圣,孟子为亚圣,这就是说,现前社会找不到善知识,你还是能成圣、成贤。

在佛门里面一样的道理,你在真正找不到有高僧来指导的时候,你自己也能够成佛、成菩萨,关键是你会不会,你会你就成功了。这个会,什么叫会?你虚心就会,你不虚心就不会,你心里有很多东西,就不会;心里面干干净净,什么没有,就会、就容易。「虚通」这两个字重要,这就有味道了。具体的来说,就是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,放得愈多愈好;统统放干净,那就恭喜你,你距离成佛不远了。为什么?这样根性的人,诸佛菩萨没有不照顾的,你根熟了。诸佛菩萨头一个度化的对象,是根熟众生,你只要跟他一接触,你就通了。五祖等了一辈子,不就是等像惠能这样的人吗?一遇到之后,那真叫大喜过望,那个心情多么安慰、多么欢喜,遇到一个传人。达摩来到中国,面壁九年,遇到一个慧可,前面五代都是单传,到惠能这才「一花开五叶,结果自然成」。惠能大师一生,学生里头大彻大悟,跟他同样境界的四十三个人,在中国历史上找不到第二个,能大师以前没有,惠能大师以后到今天也没有。这在佛法叫成佛,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惠能大师度的学生里头四十三个成佛,这种功德多殊胜,还得了!唯一的一个条件就是「虚通」,我们自己学佛,将来成就到什么样的程度,就靠这两个字,你的心胸能够虚通几分,你就得几分利益,这个跟诚敬是成正比例。印祖常讲,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,诚敬从哪里来的?从虚通来的。你自己的成见很多,你自己的想法、看法很多,那就没法子,给你最好的忠告听不进去,还是你自己妄想做主宰。善友一定恒顺,不会跟你辩论,随著你,你还要继续搞六道轮回,到哪一天你真的觉悟了,再来帮助你。佛度众生,生生世世,不著急在现前;心浮气躁的人著急,恨不得现在马上就度你。佛很清楚,那是做不到的,来生后世,现在一定给你做增上缘,一定帮助你提升,是有限度的提升。这个有限度不是善知识,是你自己,看你这种状况能提升多少帮助你提升多少。往上?往上你上不去,为什么?业障太重,业障习气在累赘你。

这是讲涅盘里是虚,所以他通达无碍,这里讲的圆融无碍,一通一切通。我们希望我们自己在这一生成就,能不能?能,理论上讲能,只要你真能放下你就能。如果你放不下,放不下是决定做不到,你不圆,你不融。做人,这两个字也很重要,中国古人讲内要方,外要圆。内方是什么?内方是有原则,有主宰;外圆就是,圆是能随缘,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,这是圆。随喜里头有染净、有善恶,染净善恶都能随,自己清清楚楚不迷不惑,他不迷惑。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没有丝毫自私自利在里头,那就是妙用,那就叫做方。融是包容,含容,佛法里面讲量大福大,那个量就是此地讲的融,你能包容。十法界依正庄严没有一法不能包容,这是谁?这是如来。如来是谁?如来是自己的本性,是自己的真心。自己的真心、本性本来就是遍法界虚空界,佛法里讲「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」,本来如此,一切众生个个是如此。所以我们对一切众生不敢轻视,个个都是佛菩萨,《华严经》上说的,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」。现在还是佛,迷惑颠倒的佛。

世尊为我们介绍的这些现在佛,他们是觉悟的佛;在六道里面,还在搞轮回的,这是迷惑颠倒的佛。虽迷惑颠倒,不能够轻慢心看他,那你就错了,还是要跟诸佛如来一样的尊重、一样的礼敬,这就对了,你走的是觉悟的路;如果你是对他们轻慢、歧视,你走的是迷惑的路,你没有觉悟。觉迷从这个地方观察,非常明显。我们念佛人,念佛人应该怎么看?一切众生都是阿弥陀佛。大势至菩萨在楞严会上给我们说过,讲念佛人,他说「现前当来,必定见佛」。见什么?见阿弥陀佛,现前当来就包括过去现在未来。佛没离开我们,一切时、一切处都在我们面前,只是你自己没看见。在哪里?一切众生都是阿弥陀佛,为什么?阿弥陀佛是自性,是自性的德号,一切众生都是自性变现的,你能说他不是阿弥陀佛吗?阿弥陀佛承认,你不承认,你不承认不算数,阿弥陀佛承认算数,个个都是阿弥陀佛。如果你用这个心态来念佛,你怎么会不往生?你不但往生,你往生品位可高了,给诸位说,不是在同居土、不是在方便土,你往生是在实报土,为什么?你现在见佛了。

对一切众生都恭敬,自己都用谦卑,对一切众生都尊重,这叫真学佛,这叫真念佛。我们现在看到一个,我得要多提几次,希望大家学习,为什么?她做到了,东北刘素云居士。我看到这片光碟,她在光碟里面向大家报告,「我看所有众生都是阿弥陀佛」。正确,没错,确实如此,这叫现前见佛,大势至菩萨讲的「不假方便,自得心开」。她为什么能这样?她心里干干净净,什么东西都没有,没有杂念、没有牵挂、没有忧虑、没有自己。但是人家都批评她,这个人怎么都不替自己想想?她从来没有替自己想过。人老实,一生没有说过一句谎话,这个难得,老实到这种程度。你看,得的是严重的疾病,比癌症还要严重,红斑狼疮。得这种病治不好,没法子治,医药帮助顶多帮助你半年、一年,能熬过一年的人太少了。而且她的病况比别人严重,别人得这个病没有她严重都走了,真的,半年、一年都走了。她比别人严重好几倍,一句阿弥陀佛念好了。她相信,阿弥陀佛是大医王,我的毛病阿弥陀佛一定会把我医好。坚定的信心,一丝毫疑惑都没有,她真好了。

我感到很讶异,我看光碟后面她写的有日期,二00三年五月四号录的这个光碟,今年二0一0年,八年前。八年了,这个人还在不在?我不放心,托香港同修去打听一下,还在,还把电话号码找到。我立刻就跟她通个电话,她接到我这个电话,她很激动,几乎说不出话来。我说不要紧,慢慢来,不必激动。我问她,身体怎么样?好,毛病完全没有了,今年六十八岁了,她得病的时候是五十九岁。身体很好,一年比一年好,我听她的声音很洪亮,难得!每天听经,这是她的功课,八个小时到十个小时,她看我的光碟,很如法,一门深入,她一个碟片看很多遍。她一天只看一片,一片看八遍,因为一片是一个小时,看八遍就是看八个小时,有的时候看十个小时,这是她正常功课。万一事情多的时候,她说至少她要看足四个小时,不能少过四个小时,通常一般都是八个小时到十个小时。除了看光碟之外就念佛,就是一句阿弥陀佛,什么毛病都没有了。

我在她那个光碟上提了八个字,「相由心生,境随心转」,刘素云居士做了实验,做出来给我们看,这表法。净宗同学要想一生成就,这是个好榜样,你能学她这个样子,你就笃定往生,一丝毫怀疑都没有。三转法轮,我这一生做到的示转、劝转,大家未必有信心,她作证转,现身说法,给大家做证明,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所以这一片光碟要把它看作经典,你看这一片光碟时间不长,大概一个小时,这是听经。真正把你的信心激发出来了,还是要看,三十遍不够,三百遍也不够,你真想往生你天天看。到你信心生起来了还看,看什么?给别人看,做样子,让大家统统都看,真有好处。

最近在全球联播的,电影院里放映的「2012」这个电影,很多同修都去看过。网路上有学者专家讨论这个问题,所以有四个记录片,记录片都不是很长,大概每一种都差不多四十多分钟的样子,有四个记录片。这个要多看,也把它当作一门功课看。这里面讲什么东西?就是修行住所讲的,「一切法无常」。这个东西多看之后,你自然对於眼前的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会淡化,那对你修行有大帮助。我们修行最大的障碍是放不下,为什么放不下?以为这个东西真有。念念当中控制的念头太强、占有的念头太强,你只要有这个念头的话,佛法再好,你这一生不得其门而入,你入不进去。你所学的,怎么用功都是皮毛,到临命终时用不上,这可惜!你所学的,用现在话说,你学的是佛学常识,我们在跟学术界交流的时候,常常说你搞的是佛学,你不是学佛。我把学佛跟佛学这两个名词,我解释得很清楚。学佛,修行住是讲学佛,真有受用,真干!佛学是学习佛经里面这些理论,自己没照做,没做到,会讲,讲得天花乱坠,也能够著书立说,可以取得世间博士学位。

我在牛津、剑桥大学去参观,汉学系里面的学生,拿著儒释道的经典去写博士论文,我很佩服,不容易。外国人,汉文基础很好,能看得懂文言文,我们很多中国人不如他,我不能不佩服。我也给他们上了一堂课,跟他们那些教授交流,我很赞叹。我说你们搞的是佛学,不是学佛。你们可以拿到博士学位,将来也可以做为汉学家、名教授,但是你这一生你没有办法脱离苦恼,你依旧还生活在烦恼的世界、痛苦的世界。如果学佛,那就不一样了,学佛你会得喜乐,法喜充满,常生欢喜心,怎么会一样?孔子所说的,「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」,那种喜悦,真学儒、学道的人他得到,搞佛学、道学、儒学的人,这个法喜他得不到。从这个地方大家能体会到法味,我们今天讲这是「一切法无味」,真正学,一切法有味,它不是无味,涅盘的八味,这是真的,是自性里头本有的;迷失了自性,就变成无味,一切法苦空无常。但是真正知道苦空无常,你能把一切法看破、把一切法放下,自性里面的常乐我净就现前,自性里面的法身、般若、解脱就现前,那是真常、真乐。

下面第七句,「不动,谓此涅盘之理,寂然不动,妙绝无为,故曰不动」。不动是性德,能大师说过,惠能大师开悟时候他的报告,二十个字。他说「何期自性,本无动摇」,不动,自性是不动的。万法是动的,万法从哪里来?迷了自性才现出来。诸位要记住,无论是依报、是正报,都是在动。我们身体是物质,物质在动。科学家告诉我们,我们身体的细胞,组织是细胞组成的,外面眼耳鼻舌身,里面五脏六腑,都是细胞组成的。细胞是原子组成的,原子是基本粒子组成,所以它是物质。物质它有新陈代谢,它有周期性,周期是七年。七是周期,佛法常常用七来表法,换句话说,七年,我们身体所有的细胞都是新的。旧的全没有了,旧的不见了,新的生了,七年是个周期。所以七年前身上旧的细胞是一个也找不到了。我们在这里就会想到新陈代谢,旧的没有,都换新的,就像机器,像汽车换零件一样,这个零件用得不好用了,换个新的,换新的好。换新的,不是年年都年轻吗?不就可以不老吗?为什么我们愈换愈老?都换些旧零件,都换些破零件,生病就是破零件,老了不就是旧零件,为什么不换新的?你们想想这什么道理?他换零件怎么换,听谁的话?听意念,我们的念头。我们念头里面有个不正常念头,一年一年年岁大了,慢慢老了,所以愈换愈旧,不会换新的。如果有个念头,我年年年轻,年年十八,那可能全部都换成十八岁的,就这么个道理。

退休了,年纪大退休了,退休天天就念我老了,社会都不要我了。不但老得快,病得很快,衰得很快。这个我有经验,我在台湾有很多老同学、老朋友,在工作的时候非常勤劳,每天有工作,他有事情做,他忘掉了,他对自己身体的想法很少,没想到,只想到工作。退休之后他没工作了,没工作天天看到老人,自己也老了,两年没有见面,就好像十几年没有见面一样,一下怎么会变得这么老,衰老得这么快!这是心理的问题,他天天想老想病。你看年轻的时候自己要储备一笔钱,医药费,存在银行里,就准备老的时候、病的时候用。到老的时候他就生病,那个钱就有用处,他有这个意念在。所以很多人问我,法师,你老了怎么不生病,没有病?我说我没有医药费,所以我不能生病。我医药费,医药费布施掉了,我年年都要布施医药费。我在澳洲图文巴,这个城市有个公立医院。我每一年捐给他的医药费是澳币十二万,一个月一万,帮助一些穷苦生病的,给他们做医药费。我年年捐,我的医药费捐掉了,所以我不会生病,我生病没有医药费。你们都把医药费准备好了,准备生病,肯定生病。意念!你要把你的医药费捐出去,你就不生病,为什么不这么干?所以我们念头要纯要正,不要想歪了,不要想偏了,念念为别人著想,不要为自己著想。我执虽然没有断掉,但是比起一般人来讲淡化很多,没有完全放下,比一般人讲我们就放下不少了。就这么一个基本的道理,这个道理是章嘉大师教给我的,我相信,对老师的话不怀疑,相信,依教奉行。

老师教我修三种布施,财布施、法布施、无畏布施,布施医药是无畏布施,还有临终关怀,这个很重要。澳洲图文巴是我住的那个地区,基督教他们办了一个临终关怀,因为他经费困难,他们来找过我,我去参观,很满意。他们很开明,不拘束於基督教徒。他临终关怀,你说佛教徒有生病的,临终时候用佛教仪式,他都协助,他一点障碍都没有,尊重别人的信仰。所以我也帮助它,我也是一年给他十二万,我是每年一月付钱给他的。就是对於临终关怀跟医院的医药,我每年是二十四万。临终太重要了,难得有这么一个机构,政府承认。所以我们要想不生病,那我们得诚心诚意去照顾别人,不能用身体照顾的时候,我们用财力来帮助他。帮助医院来照顾,帮助老人院去照顾老人,这好事情,应该要做的。你常常怜悯老人、帮助老人,你自己不容易衰老。这就是什么样的因有什么样的果报,如是因,如是果,丝毫不爽。

为别人才是真正为自己,为自己是真正害了自己,这个话很少人懂,为什么?别人跟自己,自他不二。佛法里讲生佛不二,生是众生,佛是诸佛如来,是一不是二。我们念头真的转过来,看到所有一切众生都是阿弥陀佛,这叫真念佛,念得彻底,念得圆满,念得究竟,决定生净土,丝毫没有疑惑。这个信心不动,这个念头不动,「寂然不动」,为什么?它是真的,它不是假的。「妙绝无为」,无为,无所不为,那叫妙绝。如果只有无为,没有妙绝,那是什么?那是小乘涅盘,阿罗汉、辟支佛的,那就不一样,有无为,没有妙绝。众生呢?众生有妙绝,科学技术妙绝,没有无为,凡夫。妙绝跟无为融会成一体,这是诸佛如来、法身菩萨才能做到,真正寂然不动。这个不动,就是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头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执著。起不起作用?起作用,妙绝就是作用,起作用。不是他不会看、不会听,不是的。他看得透彻,看到诸法实相,他听到自性的妙音,为什么?性德里头本来具足见闻觉知。

见闻觉知是自性本来具足,见性的人,给诸位说没有受想行识,他有见闻觉知,妙绝。迷失自性的人,见闻觉知变质了,变成什么?变成受想行识。受想行识里头有执著、有分别,见闻觉知里头没有执著、没有分别;同样起作用,作用里头完全不一样的,就是一个有分别执著,一个没有分别执著。没有分别执著叫妙绝无为,有分别执著是六道凡夫。分别执著淡薄这是四圣法界,他有,他不是没有,很淡薄。所以他也有相似的虚通,不是没有,他的智慧比我们高,他有神通,我们没有。六种神通都具足,但是他不能见性,那就是虚通还不到圆满,还不到那个程度,比我们六道的人高明太多了。所以在这里告诉我们,寂然不动是自性,动是错误的,不动是正确的。在我们凡夫位上,最重要的,不动是讲心,不是讲身。但是心真正做到不动,那就是禅定,对於身起不起作用?起作用。刚才讲过,生理上的细胞新陈代谢缓慢了,速度缓慢,定功愈深就愈缓慢。因为新陈代谢是听信息的话,信息就是分别执著,内心要不分别、不执著,我们身体新陈代谢就缓慢。缓慢就是不容易衰老,虽然一百岁、二百岁,还像年轻人一样,道理在此地。

所以宗门,禅宗重视禅定,禅定里面最重要是心不动,不是身不动。你看坐禅之后一定要跑香,跑香是什么?运动。在拜佛,这种修行方式就很容易体现出来,拜佛你看身动,像打太极拳一样,身动,照一定的规矩,全身每个部位都运动到,很好的运动,心不动。心不动才真正是禅定,如果你坐在那里端端庄庄的,你心里还有念头,还有妄想分别执著,那不是修禅。真正修禅,不一定要盘腿面壁,《华严经》上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你去看看,真正修禅定的人在哪里修?经上讲市廛。市廛是我们现在讲的百货公司、商场,最热闹的地方,他在那里逛商场。逛商场做什么?修禅定。也就是眼在外面看得清清楚楚,这些商品、时髦的东西、新的东西,特别是科技这一类东西,日新月异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,这是智慧,他样样晓得,他不是不晓得。心里怎么样?如如不动,那就是定。不是看到这个也想买,那个也想要,不是的。看清楚是慧,没有念头、没有起心动念,那是定,真正修禅定。

所以大乘经教里面佛告诉我们,行住坐卧都在定中,「那伽常在定,无有不定时」。那个定管用,盘腿面壁的定不管用,腿一放下来,心就又乱了,妄念又起来,有什么用?真正禅定是在生活当中,生活当中心是定的,工作当中心也是定的。你心定怎么工作?心定的时候,事情一来,一看清楚,叫照见!处理一点不会错误,他是用真实智慧来处事,待人接物亦复如是,都在定中。然后我们才真正体会到,这些诸佛如来、法身菩萨跟十法界里面一切众生感应道交,众生有感,他就有应。他应的时候他有没有起心动念?没有,他在定中。也就是说,应以什么身得度他现什么样的身,应该用什么方式教导他,帮助他离苦得乐,帮助他破迷开悟,方法无量无边。怎么示现的?是那个感的人,自然应现的,菩萨自然应现的,众生感不一样,菩萨应现是一个原理,从来没有起心动念,你想求佛度你,他就来现佛身,你想菩萨度你,他就现菩萨身。凡夫有心求,有分别,菩萨无心他在那里应,他要有心就不能应。所以永远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这叫「那伽常在定,无有不定时」。谁能做到?法身菩萨做到,四圣法界里面这些小圣也能做到,他有出定、有入定。实报土里面那些佛菩萨他没有出入,没有出定入定,他是自性本定。这个地方讲不动,是涅盘之理,这是自性本定,就是能大师所说的自性本无动摇。

所以养心要定,养身要动,这是佛家对於初学佛法的人,教他学佛头一个条件,身心健康。身健康,就是要运动,心健康,就是没有妄想,没有妄想心才健康,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。养生之道,也是佛家讲到绝顶,讲到究竟圆满,身心健康,你有这个本钱你才能够修行,才能够学佛。这是佛法头一个带给我们的,健康长寿,无论在什么样生活方式,这个东西与贫富贵贱不相干,你生活得很快乐,所谓是法喜充满,常生欢喜心,这个你能得到。富贵的人学佛能得到,贫贱的人也能得到,这是相同的,与贫富贵贱不相干。贫富贵贱是属於果报,在佛法里讲,满业所感的果报。我们同样到人道来,都得一个人的身体,这叫引业,牵引著你到人道,都得个人身。但是得人身,在这一生过程当中,贫富贵贱、苦乐不一样。修行人呢?修行人确实离苦得乐,没有说离贫贱得富贵,没有说,离苦得乐,这是真的。乐从哪里来?开悟来的,人悟了真乐。迷惑的时候真苦,富人迷惑,他也苦,贵人迷惑,他也苦。怨恨恼怒烦,操心、烦恼,人人都有,修行人去除这个东西,知道这全是假的。首先观察世间一切法无常,所以「2012」的光碟多看看,提醒我们一切法真的是无常,对於一切法再也不贪恋,我们的心就定下来。用清净心,虚通的心、不动的心来学佛,进步就很快,能契入境界。这些东西,心不清净,心浮气躁,学佛非常困难,怎么努力来学习,都是学习个佛学,佛法里的知识,不是智慧。知识跟智慧是两桩事情,我们要求智慧,知识不重要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

返回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讲记目录

生死书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