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一八四0讲)  2007/9/27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12-17-1840
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大用无方第十段,「寂用无涯三昧门」,第二段「正显业用」末后的一段,「三世间自在」。第一段是讲「根境相对以辨自在」,这段的意思我们都学习过了,现在我们把经文念一遍,总共有十二首偈颂。

【於眼根中入正定。於色尘中从定出。示现色性不思议。一切天人莫能知。於色尘中入正定。於眼起定心不乱。说眼无生无有起。性空寂灭无所作。於耳根中入正定。於声尘中从定出。分别一切语言音。诸天世人莫能知。於声尘中入正定。於耳起定心不乱。说耳无生无有起。性空寂灭无所作。於鼻根中入正定。於香尘中从定出。普得一切上妙香。诸天世人莫能知。於香尘中入正定。於鼻起定心不乱。说鼻无生无有起。性空寂灭无所作。於舌根中入正定。於味尘中从定出。普得一切诸上味。诸天世人莫能知。於味尘中入正定。於舌起定心不乱。说舌无生无有起。性空寂灭无所作。於身根中入正定。於触尘中从定出。善能分别一切触。诸天世人莫能知。於触尘中入正定。於身起定心不乱。说身无生无有起。性空寂灭无所作。於意根中入正定。於法尘中从定出。分别一切诸法相。诸天世人莫能知。於法尘中入正定。从意起定心不乱。说意无生无有起。性空寂灭无所作。】

这是这段十二首偈颂,清凉大师在《疏钞》里面给我们说了很多。这些入定、出定自在无碍,都在日常生活当中,佛菩萨不给我们说出,我们的确没有发现过,没有感觉到天天在用。没有感觉到当然也不是没有原因,原因在哪里?原因在我们的心动乱,菩萨的心不乱。入定就是讲的清净心、真心,出定是起用,用是什么?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,我们是这种作用。可是这个作用从哪里起来的?还是依真心起来的。妄心,妄不离真,真妄不二,这才是真。真妄要分开来那就迷了,真妄不二就觉而不迷,所以我们的毛病,原因就在此地。现在佛菩萨把事实真相告诉我们,我们知道出入没有障碍。这个地方只说了根尘相对,觉悟的人不叫尘,为什么?他不染污。我们六道凡夫叫尘,尘是灰尘、尘土,表染污的意思,为什么染污?我们根尘一接触就生烦恼。烦恼是染污,生起贪瞋痴慢、七情五欲,所以叫尘。佛菩萨根尘相对没有染污,就叫境界,根境相对。

我们要学佛,要想回归自性,就要学不染污,不染污你一定要看破,知道根境都是幻相,皆不可得。《金刚经》上讲的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知道根境都不可得,你就不会起心动念,不起心动念你就得自在。所以,清凉大师在《疏钞》里头总结告诉我们,只要我们真正知道「事理无碍,根境一如」,一如就是不二,这个时候自然不起心、不动念,不分别、不执著,那你就入华严境界;换句话说,你就明心见性了。见性就是佛,你本来是佛,现在又恢复佛的本来面目。所以说来说去,说到最后一句话是真话,不起心、不动念,不分别、不执著。这个经文,清凉大师只讲四字「念虑不生」,念虑不生就是不起心、不动念,不分别、不执著,无论是眼见、耳听、鼻嗅、舌尝统统是这样的,这个结论非常的重要。

末后大师劝导我们,说这是「菩萨圆融功德而自庄严」,我们在此地把功德,就这段经文的意思说明什么叫功,什么叫德。寂是功夫,用就是德,德是大自在,是事事无碍。大自在、事事无碍从哪里来的?就是从寂来的,寂就是清净心,清净到极处。寂的反面就是动,我们的凡夫心是动的,动是妄心,寂是真心,所以大涅盘叫寂灭,涅盘是梵语,翻成中国意思叫寂灭。寂是功,灭是德,灭什么?灭烦恼习气。无始劫以来烦恼习气统统灭了,没有了,这是真实的功德。「触目对境,常所行用」,一天到晚都在用,你睁开眼睛你会看,竖起耳朵你会听,不都在起用吗?菩萨的作用,六根对六境的作用是圆融功德而自庄严;那我们现在起的作用,是烦恼、念虑相续不断,我们的作用在这里,这就是凡圣差别之处。

明白这些事实真相,我们就晓得,怎样转凡成圣、转迷为悟、转苦为乐,都在这一念之间。真的讲到最后就是用心不同,他用清净心,我们用生灭心。你看前念灭了,后念又生,生灭不住,生灭不住叫无常,我们错在这里。可是佛在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动静不二,那才叫真正的寂灭。如果把动静分成二边,你是凡夫,你现在在用功,功夫不到位,功夫真正到位是动静不二,那真的叫寂静。到底下这一章我们就学到了。所以,清凉大师希望我们,读到这段经文之后,「希心玄趣,幸愿留神」,希望我们用心,玄在此地就是深深的趣向。我们有幸相逢,希望你要留意,留神就是留意,你能够趣入。这个事情不是求人,求人很难,这个事情求自己,求自己就不难。下面这是第二段,这段里头一共有四段经文,前面是根境相对自在,第二段有「六颂半,於他身得自在」。我们把这段经文先念一遍:

【童子身中入正定。壮年身中从定出。壮年身中入正定。老年身中从定出。老年身中入正定。善女身中从定出。善女身中入正定。善男身中从定出。善男身中入正定。比丘尼身从定出。比丘尼身入正定。比丘身中从定出。比丘身中入正定。学无学身从定出。学无学身入正定。辟支佛身从定出。辟支佛身入正定。现如来身从定出。於如来身入正定。诸天身中从定出。诸天身中入正定。大龙身中从定出。大龙身中入正定。夜叉身中从定出。夜叉身中入正定。鬼神身中从定出。】

这个六首半说的是从他身,我们先就经文大意来说明,然后看清凉大师的注解。『童子身中入正定』,这是讲一个人,中国讲童子,没有满二十岁的都叫童子,二十岁才叫成人。在中国古礼,男子二十岁戴帽子,行冠礼,这帽子一戴就说明你是大人了,不能把你当小孩看待,对你要尊重,戴冠礼;女子十六岁,十六岁梳头,成年了。女子十六岁之前,男子二十岁之前,叫童男、童女。「入正定」就是得正受,也就是说六根在六尘境界里面没有分别执著。我们把标准降低一点,不说妄想,只讲分别执著,因为没有分别执著,这是菩萨;没有妄想那是佛,那就很高了,我们做不到。我们今天只希望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,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降温,天天能放下一些,我们的功夫就有显著的进步。要知道佛家常讲烦恼,分别执著就是烦恼,所以分别执著轻一分,你的智慧就长一分。要知道智慧是本有的,不是外面来的,妄想分别执著是障碍。障碍去掉一分,自性里面的智慧德相就透一分,那不是修成的,是你自己本有的。你明白这个道理之后,你才晓得佛法是什么?佛法就是除障碍而已。这个除障碍的事情,什么人都帮不上忙,迷是你自己迷的,现在把迷解开还是要靠你自己,所谓解铃还是系铃人。佛菩萨对我们最大的利益,就是把这些事情给我们说清楚、说明白,所以佛菩萨对我们是增上缘,老师能帮得上忙的。老师不能把你烦恼断掉,这做不到的,这一定要自己觉悟、自己放下,绝对不是佛菩萨不慈悲,这个道理一定要懂。

确实我们在童子身中就做功夫了,分别执著轻了。壮年时,『壮年身中从定出』,真正能在日常生活上用得上,确实是在壮年。不但在壮年,底下一句说得更好,『壮年身中入正定,老年身中从定出』,锲而不舍。所以像这样的大乘经希有难逢,为什么?《华严》是佛法里面的精华,无比的殊胜。古大德为我们介绍,说《华严》是经中之王、世尊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的根本法轮。像一棵树一样,《华严》是根,《华严》是本,其他所有这些经论就像这棵大树的树干、树枝、树叶,《华严》是根本,所以称经中之王,希有难逢。前面跟诸位报告过,无论什么人听这个经,没有不得利益的,而且都是无比殊胜的利益。听了怎么样?不相信、不喜欢,也得无比殊胜的利益,为什么?他阿赖耶识里种了《华严》的种子,这太希有了。没有善根的,听了几句、听个几次,善根种下去了。业障很重,常常在听,我们听了几百堂课、几千堂课,你就晓得阿赖耶识里的种子它会产生力量。力量是什么?对它信了,相信。最初不相信,试试看、听听看,听多了慢慢相信,这就增长。信解行证,从相信之后,慢慢明白了,这个不容易。

一般同修说实在的话,他只能从善根到信,相信,理解不容易。当然理解也有浅深不同,真正的理解很难,为什么?我们一般人学佛就是没有寂,就是心不清净。说这个大家不好懂,我们说得粗一点,粗浅一点,心不恭敬,这个容易懂。恭敬与清净有什么关系?关系太大了,心清净,真诚恭敬心起来了;心不清净,你想学,那个恭敬学不到,假的,不是真的,一定是从清净心里面流出来真诚恭敬。印光大师说得好,一分诚敬(真诚恭敬)得一分利益,二分诚敬得二分利益,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。老师在上课、法师在讲经,听众很多、学生很多,每个学生所得到的不一样,为什么?诚敬心不相同。如果没有诚敬,对老师怀疑、对老师瞧不起,那他什么利益都得不到。只可以说得到一个什么?阿赖耶识里种了《华严》种子,他只得到这个。他对《华严经》的信仰都没有,他怎么能理解?这个话是真的。

真的有人听经听了几十年都听不懂,原因是什么?原因就是心浮气躁。心浮气躁听经入不进去,听不进去。不但是佛法,连世间法都要从恭敬心去求。你说古时候做木匠,你是学徒,你对师傅有真诚恭敬心,师傅的手艺你全学到;如果你对师傅,觉得师傅也没有什么,你就什么都学不到。你跟他的时间再长,天天在实习,你的手艺总是赶不上他,你就晓得真诚多重要。世出世法里头头一个就是讲礼敬,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第一个「礼敬诸佛」,这个诸佛是什么?除自己之外全是诸佛。人是诸佛,佛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,佛没有说一切人本来是佛,没有这个说法,说众生。众生包括的范围太大了,包括什么?包括植物、包括矿物。植物、矿物都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,众生就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,全是佛。我们有没有做到?如果你真的做到一切恭敬,对人恭敬、对事恭敬、对万物恭敬,你这一生决定成佛,不会等到来生。

我们从这个地方细心去想想,惠能大师为什么他一生成佛?我们在《坛经》从头到尾细细去看,惠能大师这个人,没有遇到五祖之前,你看他处事待人接物是不是一切恭敬?他是这样的,谦虚、卑下,处处尊重别人,对人有礼貌。一个普通人都能够观察得出这个人真诚、老实,所以他有成就。不老实不行!我们念佛,祖师大德常常教导我们,老实念佛。李老师从前常常讲,我们念佛人所以不成就,不是别的原因,就是不老实。不老实是什么?没有恭敬心。你学习成就有多少,跟你的真诚恭敬完全成正比例,我们真正要把东西学好就在这一点。老师看学生没有别的,就看这个。果然有真诚、有恭敬,你能遇到贵人,佛法讲你会遇到善知识、遇到善友,帮助你的人多!

所以,从前古老的教育,父母对子女教育的中心理念,就是教小孩从小要做老实人,这是他一生将来成就的基础,根本的因素,从小培养这个。不自欺、不欺人,无论在世法、佛法,他肯定有成就。他有什么样的成就,那就是佛法讲的「总在遇缘不同」。遇到真善知识,没有不认真教导的,一个善知识遇到真正想学的人,要不教他,那都对不起他,这是罪过。如果遇到这个人心不真诚,可以不教他,为什么?你要教他,浪费了精神、浪费了时间,他学不到。也就是说诚敬他能吸收,你教他多少他完全吸收过去;没有诚敬,你教他就耳边风,他不能吸收。他听进去了,听些什么?听了一些皮毛常识,不得受用,就是说不能改变他的习气。中国古人读书目的所谓是「读书要在变化气质」,读书最重要的是变化气质。不能变化气质,他记忆的记性很好,他记得很多,也能讲得天花乱坠,他的毛病习气改不掉,那就没用。那所学到的就是佛法里面讲的,全是世间法,依旧是轮回心来学佛法,轮回心学《华严》,还是轮回法,不能了生死,不能出三界。

所以最重要的关键,你用的是什么心?大乘法里面你看佛时时处处都在提醒我们,教我们要用菩提心。常常讲要发大菩提心,大菩提心就是清净心,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,你用这个心来学习,哪有不成就的!学习要用这个心,日常生活也用这个心,处事待人接物统统用这个心。不能说我学佛我用菩提心,我在其他地方可以用轮回心,没有这个道理。一心无二用,真诚,那就是真诚,佛菩萨对待一切众生就是真诚,一味真诚。所以他能起感应道交,能感动人、能感动天地鬼神、能感动一切万物。中国老祖宗教给我们「诚则灵」,这个灵是讲感应,所以又说「不诚无物」

我们天天不断在学,逐渐的明白了,这是什么?这是渐修。学了几十年,可以说有相当程度的成熟,有悟处了,积小悟成大悟,积大悟就成彻悟。从这个经教里面展开经卷,愈来愈清楚,愈来愈明了。放下经卷,面对著生活,面对著一切境界,我所学的统统用上了。原来佛告诉我们的就是日常生活,没有离开根跟境,没有离开。根境是总说,这个地方都离不开根境,真得受用,真得自在,这就没有白学。方东美先生早年所说的,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,你就体会到,你就得到了。我们体会的受用不深,那是什么?我们的真诚不够,有那么一、二分,这不够。我们要是把真诚,满分是一百分,我们今天有几分?有个二、三分比没有好。希望从二、三分再不断的向上提升,能够提升到二、三十分就得受用,法喜就往外透,那时候你的学习欲罢不能。学是经教,习是生活,就是说你所学的在日常生活当中全都起作用,这才有乐趣。如果所学非所用,那有什么乐趣?我们现在讲,学习的兴趣提不起来,在佛法里面讲你没有尝到法味,《华严》的味道你没有尝到,你尝到才法喜充满。我们的学习随著时间、随著年龄在增长,愈学愈得受用。

经文是这么样排列的,是有先后,应用上没有先后,这个诸位要知道,它活的,它不是死的。『老年身中入正定,善女身中从定出』,就是不定,他才能从别人身上起作用。寂跟用,入定是寂,出定是起作用,起的是什么作用?我们用儒家东西来讲,诸位好懂。我们为什么得不到寂静心?寂得不到,是因为你没有智慧,是因为你烦恼习气太重。这个地方所讲的寂,就像《大学》里面所讲的「至诚心」,至诚心真诚到极处,那是寂。至诚心前面有两桩事情你要做,你才能把心做到至诚,前面是什么?「格物,致知」,这诚意。那你就晓得,我们的真诚透不出来是有两种障碍,这两种障碍在佛法讲,你有烦恼障、所知障。儒懂得了,这是佛没到中国来,我们中国老祖宗说的。格物就是破烦恼障,致知就是破所知障,这两种障碍没有了,你的诚意现出来了,诚意是真诚心。诚意就是此地寂的意思,寂比诚意还要深,那是真诚到极处,这是寂。我们今天要做的功夫,欲望太多,你看自私自利、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、贪瞋痴慢,这都是属於欲这个东西,要把它革除。格物的格字是革除,你要把这个东西放下,把这个东西丢掉。所以自私自利的念头要轻,名利的心要轻,贪图物质享受,这些烦恼、贪瞋痴慢总是一年比一年少。多亲近圣人,圣人不在了,圣人的经典就是圣人,读圣贤书就是亲近圣人,向他学习。

现在我们看到很多读圣贤书的,他用什么态度?他用批评的态度:圣人书不错,里面有些东西可以学的,还有些东西那是糟粕,那个没有用处的。这什么心态?对圣人恭敬一点都没有。他没有恭敬心,圣人好的东西他也学不到,他认为那些坏的东西,可能是最好的东西,不识货。所以我们读书,我是从小有个看法,圣人这些东西能够流传几千年,这几千年当中多少有学问、有道德的人,如果它是不适用的话、是糟粕的话,早就把它去掉了,谁还把它流传下来?没这个道理。要知道古时候印刷术很困难,不像现在,所以留的东西全是精华,不是最精彩的东西统统都淘汰掉。为什么?印刷术是宋朝时候发明的,宋朝以前是手写、手抄的。你想想看你死了之后,后人来学你东西,不是最好的东西他不要,精华的抄出来,其他的我都不要了。你看挑剔又挑剔,挑了几千年,这变成最精彩的东西。经过历史的考验,五千年的考验,你怎么能批评它是糟粕?这是毫无恭敬心。毫无恭敬心,印光大师讲,就是他在你面前来教你,你也不会开悟,你也得不到东西。佛经不例外,佛经完全是从心性流露出来的,可是中国人还是挑剔又挑剔,为什么?分量太多。从印度传到中国来,翻译是非常艰苦的工作,所以总是挑精彩的,最好的东西把它翻出来。你说它不好,用不著,那早已经被人挑剔掉了!

世尊当年在世讲经教学四十九年,一天都没有中断,现在《大藏经》本哪只有这一点,十倍都不止。现在留下来的,充其量十分之一,可能是百分之一,不是十分之一,这个我们要知道。印度法师到中国来,带这些法宝过来是多么辛苦,那时候没有线装书,没有,都写在贝叶。那个贝叶很厚,像这一部《华严经》用马来驮,几十匹马都驮不了一部《华严经》,你就晓得是多么辛苦。所以《华严经》到中国是三次来的,第一次东晋时候,只有三万六千颂。《华严经》全部是十万颂,三万六一半都不到,到中国来翻译出来,叫《六十华严》。第二次在唐朝,武则天做皇帝的时候,实叉难陀法师到中国来,带了四万五千颂,比第一次来的多了九千颂。佛法里面,印度计算是四句叫一颂,《华严经》是十万颂就是四十万句。它用句,不像中国人算字数,它用一句一句的算,四十万句,所以到中国来不到一半。贞元年间,最后一品到中国来,最后一品是完整的;实叉难陀来的时候最后一品只有一半,另外一半就没有。贞元年间是乌荼国的国王,对中国皇上送的礼物,叫进贡,礼品里面有《华严经》最后一品,就是「普贤行愿品」,这品完整的,太难得了。所以翻译出来,现在中文本的《华严经》大概是原本的二分之一。虽然不是完整,《华严经》精彩的部分几乎我们的译本上统统都有。所以古人留下来的,每个朝代都精挑细选,全部是精华,这个我们要相信。我们比不上古人,当然更比不上圣贤,有什么资格来挑剔圣贤的教诲?这种心态就是大不敬,这种心态学不到东西。这是我们中国老祖宗代代相传教导我们的,世出世法你真正学到东西,就是一个诚敬,真诚、恭敬,你才能学到,这是学东西的秘诀。为什么有人学得很好,有的人怎么样学都学不成功,道理在此地。

所以入定就是得清净心,就是放下分别执著;出定这起作用,我们刚才讲的,用儒家的道理来讲,你就容易懂得。他起作用是起什么?第一个是正心,就是他起的是清净心、平等心、正觉心、慈悲心,他起这个。真诚是寂,这四个心在《大学》里面用两个字,叫「正心」。佛讲得详细讲四个,它只讲一个,诚意正心,所以正心是你起心,起作用。正心用在事上,身修、家齐、国治、平天下,一直到止於至善,那都叫用。从定出,从定出的作用太大了,寂用无涯,没有边际,这个意思你就要懂。前面讲的是世间,当中讲的是讲出世间。

『善男身中入正定,比丘尼身从定出』,比丘、比丘尼这是出家人,『学无学』是阿罗汉,无学是四果罗汉,学就是前面三个阶级,须陀洹有学,斯陀含二果,阿那含是三果,初果、二果、三果都叫学,无学就是阿罗汉。这个我们清楚,无学是把执著放下,於世出世间一切人事物再不执著,这称阿罗汉。所以这个学比比丘、比丘尼是高多了,为什么?比丘、比丘尼还没有能够把烦恼习气放下。大乘经里面跟我们讲得很清楚,初果,这见思烦恼,是八十八品见惑放下,他这个没有了,则证初果。这是什么?见思烦恼放下小部分,不再执著身是我。凡夫执著身是我,造无量无边的罪业,那个罪业为谁造的?不就为身吗?他不晓得,他以为身是我。自私自利为了身,名闻利养也是为了身,贪图五欲六尘享受还是为了身,他把身当成我。所以,迷惑的人把身当作我,造无量无边罪业,这堕阿鼻地狱;觉悟的人还是用这个身,用这个身去修行,叫借假修真,成就无量功德。你看会用、不会用这个假东西,你要会用,你就成佛、作祖,成菩萨、成阿罗汉,你会用;不会用那你就造恶业,你就堕地狱、堕饿鬼、变畜生,你搞这个。所以,这是要觉悟,身不是我。

身不是我,是什么东西?是我所有的。就像衣服一样,衣服不是我,衣服是我所有的,那么身的生灭你就不在乎了。就跟衣服一样,衣服是我所有的,脏了马上丢掉换一件,不就如此吗?所以身跟衣服一样,它不是我,是我所有的。用了几十年不好再使用,换一个,真自在,不再为它造罪业。所以出家人穿的衣服,我这件衣服是韩国的,没有,中国衣服有。中国衣服领子里面有一块,这边的领子有贴一块,贴一块在这个地方,那个叫贴新。什么意思?新衣服怕你起贪心,衣服很好,脏的地方不敢坐,要擦干净再坐,你不就有执著了吗?新衣服这个地方要贴什么?贴一块旧的,旧衣服剪下一块贴在这个地方,告诉你当旧衣服穿,不要爱惜它,什么地方都可以坐,你看这用意多好!人穿衣服,不要被衣服穿人。你要为衣服,样样都为它,你错了,自己要做主宰,不能让它喧宾夺主。这些道理都要懂得,都要明了,不被环境所影响,你自己在环境里头做得了主宰。

所以顺境、善缘不生贪恋,平常心相处,逆境、恶缘不生瞋恚,统统平常心,这就慢慢接近寂,要用真心,不要用妄心。须陀洹不执著身是我,须陀洹也非常了不起,心里面跟一切人事物没有对立、没有矛盾,当然更没有冲突。这是什么?这是属於边见,二边,没有二边的念头。见取见、戒取见,叫成见,某人成见很深,自己是主观观念,我认为怎样怎样,不能接受别人的,这都是什么?这是严重执著。所以,须陀洹就很随缘,绝不执著自己的成见,可以容纳别人的,这真正有修养。办一桩事情听别人意见,这实在讲,古今中外成功的大人物他们这一点,就我们细心观察,那就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。他能听别人的意见,他自己没有意见,听别人意见,自己的心很清净,清净心能辨别是非。很多人提供意见,某个人意见好,就采取他的,而不是用自己的意见。所以他能得众,每个人都愿意为他服务,为什么?你用他。样样都是自己做主的话,你下面都是奴才,那你自己就很辛苦,到最后决定失败。所谓英雄豪杰,没有别的,他会用人,能用别人的意见、能用别人的方法,建大功、立大业。什么事情都听自己的话,这个人很苦,非常辛苦,底下没有人才,人才决定离开他。他需要什么?需要听话的。他不需要有才干的,有才干的人意见很多,他不用这种人,到最后变成孤陋寡闻,终结他走失败的路子。我们读历史都能看得很清楚,成败兴亡,你细心去观察,一个家,家的兴衰,一个国的存亡,关键都在此地,你会不会用人,会不会栽培人!真正是人才你栽培他,人家感激你。栽培成功不一定是自己用,他能为国家、为社会,都是你自己的功德。所以心量要大,心要清净。

佛法是真干,辟支佛执著的习气断掉了,阿罗汉执著没有了,还有执著的习气,辟支佛习气没有了。如来不但执著的习气没有,分别的习气也没有,妄想也放下,就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起心动念没有了,这才是如来。它这里没有讲诸佛,讲如来,如来是从性上讲的,他明心见性。虽然明心见性,还有无始无明习气,这个还有,还没断,所以他能从诸天当中出定。这个后面是感应道交,这是讲九法界众生,你看从天到龙、夜刹、到鬼神,这就讲六道。六道众生有感,他就有应,感应道交。六道里头不定是哪一道跟他有缘,没有缘就不起作用,有缘就起作用。缘有善缘、有恶缘,还有无记的缘,跟你有缘谈不上什么善恶,你的印象也很淡薄,但是再淡薄还是有缘。要知道我们人生在这个世间,这一生当中你遇到所有一切的人,都是有缘;如果没有缘,没有缘住在隔壁也不往来。我们住在这边这么多年了,楼上楼下从来他也不到这里来一下,为什么?没有缘。

所以凡是见到你给你点点头、笑笑,都有缘分;或者见了面看不惯你,瞪你一眼,那也是有缘。我们学佛的人懂得,你遇到的都是有缘人,缘有浅深,浅的,一生可能只一次见面,再就不见面了;缘深的,就相处一段时期;更深的,时间就更长。但是时间一长,这里头又有恩怨,这恩怨就是过去的恩怨又续起来,又更深了。唯有学佛的人知道这些事实真相,那怎么办?不能让恩怨深化,要把恩怨转变成法缘,变成同参道友,这就对了,自己得度也要度他、要帮助他。还有缘浅一点的,还有业障深重的,我自己得度,他还在六道,这就是如来,这个地方如来是讲菩萨,你看这里讲到辟支佛,没有讲菩萨,如来就是菩萨,法身菩萨,法身菩萨在六道里面自在现身,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。他能现佛身,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,就是应以佛身,他那个感应希望佛来度他,你就现佛身;希望菩萨来度他,就现菩萨身;希望耶稣来度他,你就现耶稣身,什么身都能现。这起用,从定出就是起作用,大用无涯,无不自在!入定也从别身起作用,你说多自在,无论是应身、化身无不如是。

应身,如果是在人中,像释迦牟尼佛他投胎来了,也示现这个样子。我们凡夫投胎是业力,坐胎的时候很苦,佛经上讲的坐胎十个月,就好比在地狱里头一样。佛在经上说得很清楚,母亲喝杯凉水,就像在寒冰地狱;母亲喝杯热水,就像在八热地狱,很苦,不好受!可是菩萨坐胎,我们在释迦牟尼佛传记里面看到,菩萨坐胎,他修行、弘法、讲经没有中断过。他在母亲肚子里头在那边讲经、开法会,也无量人天在那里听法,没有人知道,他母亲也不知道,不一样。佛在经上说这些话,我们现在能相信,为什么?前面讲过,微尘里转大法轮,他怀孕坐胎的时候,那比微尘大得多了,微尘里面都能现世界,哪有不现世界的道理!只是我们今天不知道。

毛孔,前面我们讲过毛光益众,讲了四十四种殊胜功德利益,略说一毛孔,细说无量无边功德,讲不尽的,这是讲毛光。毛光前面我们说得很清楚,就像我们中国人讲的气氛,毛孔放光就是气氛,佛法讲光,外国人讲磁场。那个磁场是无量无边功德,有缘他就感受。有缘众生多,缘分不一样,感受也不相同,所以这些境界是不可思议的境界。化身,可以变化身,也可以藉别人的身体,这是我们一般讲什么?讲附身。他来帮助这个人觉悟,也做了不少事情,好像是某人做的,其实是佛菩萨附在他身上做的。做完了,做完走了,就没有了,自己也不晓得。必须真正有缘,感受到的时候他晓得,或是言语、或是种种示现,确实不可思议。

我们现在看清凉大师的注解,这段文里面他说有三个意思,第一个是「如前眼根入等」,前面我们讲根境,十二首偈里面讲出入自在,「但约见境为出入耳」,这是讲六根对六境界,讲出入。第二「菩萨化现彼身,作此转变速疾也」,菩萨化身,像我们在讲席里头曾经跟诸位报告过,这个事情很多。我的老师周邦道先生的夫人遇地藏菩萨,那是化身。抗战胜利之后他们回到南京,他南京住的房子我去过一次,那个房子里面有院子,外面围墙。大门进去是院子,院子很大,要走一段距离才是二门,二门进去之后才是房屋,是个古老的建筑。她有一天,也是很突然,在家里面,有个和尚到她家来。她问这个和尚,那时候她不相信佛,跟佛教没有接触,就问这和尚从哪里来?和尚说从九华山来。你来有什么事情?来化缘,化五斤香油。周师母没给他,没给他,和尚就走了。走了之后突然想起来,她家里大门、二门都还关得好好的,他怎么进来的?出去之后,门也没有开,他怎么走的?人就不见了。这个事情她就老是怀疑,没有办法解释,绝对不是眼花,真的看到,这化现。以后到台湾去,在台中遇到李老师,夫妻两个都跟李老师学佛,就提出这个事情问李老师,李老师说那是地藏菩萨化身。这才后悔得不得了,当时五斤香油没有给他,这化身。所以,这里面讲的很多化身,化身转变非常快,你看进来的时候你不知道,离开之后也不知道。走了之后你就想想,有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,有缘!以后师母修得很好,她往生的时候预知时至,火化的时候有一百多颗舍利,光彩都非常好。这是第二个意思。

第三个「菩萨以众生身作自身」,这就是佛身。譬如写字,神来之笔,写得非常好,佛菩萨用他的手、用他的身,写完之后就走了,可以做这些事情。画画,那个「地狱变相图」,我跟江老师讲,我说你这幅画神来之笔,这么大的作品,没有一笔是败笔。我说这个画不是你画的,谁画的?城隍拉著你手画的。他也承认,附身!否则的话,你自己确实做不出来,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,一年完成,这么大的一个作品。我们怎么知道是城隍附身?这张画是城隍要求画的。这是我们安徽省庐江县的城隍,我在新加坡的时候,城隍附在一个居士的身上,附身来找我,说他是城隍。我们很难相信,结果他说我童年小时候的事情,我就相信了。小时候我住在农村里面,那个时候的事情,除了我母亲之外没人知道,我弟弟都不知道。他都能讲出来,这是没有办法造假的。我就向他请教,你做城隍做多久?他说已经做一万年了,也是做好事,天天劝人改过修善。现在城隍庙没有了。

我说:你什么事情找我?他说想请我帮助恢复城隍庙。我说这现在国家政策不许可,佛庙可以复兴,新盖不可以,原有的庙被毁掉可以重新再建,这是国家政策,我说城隍庙不在这个例子。他就给我建议,他说城隍庙最大的作用就是阎王殿,他提醒我这点,这个你很清楚。我说是,我记得很清楚。从前城隍庙的阎王殿是泥塑的地狱变相图,真起因果教育的作用,这个我们要知道。伦理道德的教育,人学了之后不愿意做坏事;因果教育要是接受之后,不敢做坏事,他知道有报应,不敢做。所以中国过去伦理、道德、因果的教育,带来社会安定和平,国家长治久安,靠这个,起很大作用。小时候母亲到城隍庙烧香,一年总要去几次,带著我们这些小孩看阎王殿,告诉我们不可以做坏事,做坏事将来受果报,所以我们印象非常深刻。

他提起阎王殿的重要,我就想到,那个时候正好新加坡居士林找到福建惠安浮雕,雕得很不错,雕了很多人物镶在寺庙墙上。我跟他商量,我说我们做一套阎王殿的浮雕。他说好是很好,还不如画。我说画比浮雕更简单,所以这画是他提出来的。我说我有个朋友是画家,我可以去找他。他说好,他说画了之后,希望你在全世界每个道场都送一幅,每年做个二、三次的展览,让大家提醒因果教育。我说好事情。

可是我说这个阎王殿有没有样本?凭空造造不出来,我们想不出来。有没有样本做个参考资料?他说有,我说哪里?他说九华山有。正好九华山有三个学生参加我们的培训班,我就把这三个学生找来,我就问他:有没有?他说有,真有。我说好,有的时候你们回去用照相照下来,照彩色的,拿给我们看。所以这是他出的,我相信他拿著江老师的手画的。那就是地狱形相是真的,可不是假的,他叫我们要大量流通。没想到国家政策在变,这几年放松了,齐居士在山东居然她建了个城隍庙,还做出地狱变相图,做出来。城隍又通过灵媒告诉我,非常欢喜,做地宫,就是做出来的雕的地狱变相图要跟画的一模一样。这证明是他搞的,这不是假的。所以,佛菩萨能把别人的身当作自己身,他附在他身上,他来做事。

有些灵媒附身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但是菩萨附身不多,鬼神附身倒常常见到,我们要有能力辨别。接触要小心谨慎,要有智慧去判断,他所讲的合情、合理、合法,可以参考;如果是提出无理的要求,可以不接受。人不能被鬼神欺骗,尤其是学佛的人,学佛的人心正、行正,大概鬼神都很尊重,不会欺骗你。如果学佛的人,名利心很重、自私自利的心很重,就常常会被鬼神欺骗,这个事情自古以来就有。在念佛感应里面,佛菩萨藉人身来示现开导的,这个事情很多。你看《大藏经》里面,《经律异相》里面所记载的,佛经里头说的例子很多。《法苑珠林》里面,一半是佛经里头,一半是几千年来历史里面的掌故,那都不是假的。在中国历史上所记载的也很多,正史里面记载的二十五史。民国初年,好像是聂云台居士,把历史里面感应的故事摘录出来编成一本书叫《历史感应统纪》。那完全是原文,原文是文言文,现在也难得有同学把它写成白话文,但是白话文它是选择的,我们希望将来有人能把全书统统用白话文写出来。因为中国的历史是信史,不是真实的东西绝对不会给你宣传,所以那都是非常可靠的。

除这个之外,在近代,你看报纸、杂志甚至於媒体里面报导的这些事情,真的国内、国外一个月当中有好几次,这些事情也有人在搜集。现在在国外很流行的就是催眠术,这个现在被科学也承认了,因为他的案例很多,许多人都在做,这些心理医生。我们看到魏斯博士的是因为他出了四本书,所以知名度很高。最近我们还有个同学在美国,也是找这些心理医生做了几次深度的催眠。他打电话告诉我,在美国有很多心理医生功力比魏斯超出很多,但是他们并没有出专书,所以外面不知道。真有功夫,能够叫你回到过去,回到前生、前生的前生,让你自己说出来。在深度催眠的时候,他问话让你答,把它录音录下来,等你醒过来之后让你自己听。确实有,不是假的。有过去,当然你就晓得有未来,从这些深度催眠肯定了人有轮回,有六道轮回。有些人真的前世从畜生道来的,有些人前世不在这个地球上,其他星球的。

所以我们常常讲的幽浮,外太空的这些生物,这应该是有的。凡是这些,在佛法里面讲,他是人道,他不是天道,为什么?如果是天道,他不需要交通工具。人才需要交通工具,人道,我们到其他星球需要交通工具;如果是天人,不需要了。天人有神足通,他不需要这个,他心里想到哪里他身就到哪里,这是我们这里讲的自在无碍。用交通工具就不自在了,就有障碍,所以还是不需要的好,不需要交通工具。因为天眼、天耳,我们的眼的能力能看到遍法界虚空界,没有障碍,不但山河大地障碍不了,就是星球都障碍不了,他能看透。甚至於在《华严经》上我们看到,一切众生起心动念都看到了,这更看透了。所以人还是诚实的好,不要欺骗别人,为什么?欺骗不了。可以欺骗凡夫,连须陀洹都欺骗不了,他只要心一清净他就能照见。这六种能力,就是六根的能力,眼耳鼻舌身意,它起作用就是此地讲从定出,起作用,能力可大了!

在小乘三果阿那含就有神足通,他能飞行、他能变化,他不需要交通工具。在地球上再远,中国到美国,恰恰地球是两个面,我这里一动心想他,他就会在面前现身,他就来了。而且能分身,这是我们在《大藏经》里面看到,传记里头记载印度一个法师,在中国弘法不少年,他要回去。大家对他非常尊重,也很敬爱他,都想请他吃饭。临走的前一天,很多人请他,他都答应,他也真到了。第二天到十里长亭去送行,这些人都很高兴,法师很瞧得起我,昨天到我家吃饭。那个人说不对,昨天在我家。再一看一传的时候五百家,才知道他有分身的能力,五百家都去了,都去作客。有这个能力,至少是三果阿那含、阿罗汉才有这个能力,须陀洹跟斯陀含没有这个能力。这是寂用自在,所以要晓得这是我们的能力,自己的能力。

这个后头我们把它念一下,「如下十身相作等,是故於彼身入,此身出,而彼不觉知,唯应度者知得度也」,这是寂用。有知道的,但是大多数人不知道,应度者知得度,这是寂用得度。例子太多了,是我们自己的本能,只要我们自己恢复清净心,这个能力统统都恢复,你说这多自在。何必要斤斤计较眼前的名闻利养,你的本能全失掉了,这叫可怜悯者!我们把本能找回来,这个世间东西不要放在心上,你就恢复。今天我们就学到此地。


返回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讲记目录

生死书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