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一八一七讲)  2007/8/28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12-17-1817
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大用无方第八段,「毛光照益三昧门」第四段,第四个小段,「释成分齐」。这一段前面总明,这是前面一首偈子,我们学习过了,我们现在从第二首,就是后面六偈「别显」,它有六首偈。别显里面也分两段,第一个小段有两首偈,「法说」,后面有四首偈是比喻,「喻说」。我们把经文念一遍,这两首偈:

【往昔同修於福业。及有爱乐能随喜。见其所作亦复然。彼於此光咸得见。若有自修众福业。供养诸佛无央数。於佛功德常愿求。是此光明所开觉。】

这两首偈是别显,前面这首偈里面讲的「本行所得光」,本行是过去生中所修的因,所以在这一生当中他有果用,就是前面所说的,一毛孔里面所放的光明,这个光里面有无量无边的功德。佛为教学方便起见略举四十四种,并不是毛光只有四十四种,那就错了。前面说得很清楚,一毛孔放的光,无量无数如恒沙功德。一毛孔既然是这样,一切毛孔都是这样的。这种无比殊胜的庄严在哪里?从来没有离开我们,一切时、一切处,从来没有离开过。这样殊胜庄严的氛围,我们一般人讲气氛,为什么我们现在感受不到?为什么我们现在所感受环境的气氛是这样的恶劣?外国人叫磁场,我们中国人叫气氛,话说得文明一点,氛围。下面就要跟我们解释。

这六首偈里面,首先讲『往昔同修於福业』,过去生中,我们跟诸佛菩萨曾经同修过。这个有人会怀疑,我们现在学了这么多年,对於这个道理、现象逐渐熟悉,知道佛经上讲的全是事实。宇宙太大,随俗说宇宙,佛经里面不叫宇宙,叫法界,遍法界虚空界,真的是大而无外,没有边际。在时间上讲,无量劫来生生世世,这是六道众生的境界。如果在佛与大菩萨,这个大菩萨就是明心见性的菩萨,法身菩萨,有没有时间?没有。他们的境界里面,时间、空间都不可得,那是不可思议的境界,所以《华严经》「不思议境界」。你看《普贤行愿品》品题,就是「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」,这是它品题。为什么不可思议?就是它没有时间跟空间。没有时间,诸位晓得,就没有过去现在未来。我们说过去无量劫、未来无量劫,凡夫。没有空间就没有距离,极乐世界在哪里?就在此地。华藏世界在哪里?就在此地。阿鼻地狱在哪里?也在此地,没有距离。你说到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就在现前,不必要动一步,就是。这很难懂,所以不可思议。

现代这些科学技术提供我们不少这些资料,我们讲参考资料,从这些地方让我们能够体会到一些。譬如我们现在用网路教学,全世界许多同修在我们这个时段,都在收看我们的讯息。你的频道按钮一按,不就现前了吗?我们讲堂的现场在哪里?就在你家里,你只要一按就现前,不要走一步。这是科学技术给我们好的讯息。而实际上,实际上不需要用机器,也不需要去按钮,这是科学还没有做到,还得去按一下钮。我相信有一天不需要按钮,意念,我想哪个频道,那个频道就现前,肯定会到这一步,科学会走向这种进步的状况。

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法界虚空界,无量无边诸佛刹土,十法界依正庄严,随你的念头,你一动心,境界就现前。那我们现在怎么动也不能现前,我很想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怎么都没有看到?很想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也没有现在面前,这什么原因?缘不足。前面这首讲得好,这种氛围必须是有缘你就见到;没有缘,是在面前,你见不到。经上举了个比喻,没有缘好比说「盲瞽常暗」,眼睛瞎了,对面都见不到;耳聋的,永远听不到。不是不在面前,在面前,你见不到。所以,别显偈颂里面第一首偈颂,第一句就是讲「同修福业」,过去生中曾经同学。我们现在是讲过去生中,实际上在佛菩萨面前没有过去,确实我们跟一切诸佛如来同修福业。怎么能那么肯定?因为一切诸佛如来是自性诸佛,唯心净土,唯心净土里头没有时空。自性如来,佛是自性变的,我们现在身体还是自性,惠能大师讲得好,「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」,万法是自性,他怎么不同修福业!

你要知道,我们跟所有一切众生,上面到诸佛如来,下面到三途众生,共修福,也共造罪业,没有一样不共。觉了就修福,迷了就造业,就这么回事情。你现在想,我们迷的多,觉的少,你在《华严经》上看,迷的不多,觉的不少。我们只看到现前这一小块,没有看到外面的世界;看到外面世界,知道像极乐世界这样福业成就的报土太多太多。我们在《华严经》前面「华藏世界品」里面读过,「世界成就品」里面读过。诸佛菩萨应化在十法界,说实在的话,我们的凡夫知见,佛为什么到这里来?菩萨为什么到这里来?只有一个目的,帮助世间众生转凡为圣;换句话说,帮助他反璞归真,帮助他转迷为悟,回归自性而已。

所以佛教也说得很明显,佛教这个世间就为一桩事情,「破迷开悟,离苦得乐」八个字,帮助众生。众生太苦,苦从哪里来?迷,迷而不觉,苦!一念觉悟,苦就没有了。苦是假的,不是真的,自性里头没有苦,自性里头没有迷,自性里头只有觉,只有乐,所以是极乐世界,那是真的。迷是怎么发生的?佛在经上说得很清楚,一念不觉,什么原因一念不觉?没有原因,你要找原因就又迷了,迷上再加迷。迷哪有原因?所以佛教我们放下,世间圣人也教我们放下,儒家讲的格物、致知,就是佛法里面讲的放下烦恼、放下所知。放下烦恼是格物,放下所知是致知,为什么?所知不放下,变成所知障,佛讲的二障,一个烦恼障、一个所知障。你看儒家圣人了不起。烦恼、所知障都没有了,菩提心现前,菩提心是真心,真心是什么?真诚心。儒家讲的诚意就是真诚心。由此可知,我们的真心、本性是被这两种烦恼障碍住,就是烦恼障跟所知障。

所知,这是学,学的东西太多,学得多,分别执著就多,就成障碍。所以,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现,我们明了之后真感恩!他老人家太慈悲,给我们做榜样,让我们很努力去求学,凡夫要求学、要求知,佛示现求学。求了有没有用?会起作用,有正面的作用、有负面的作用。正面作用是大圣大贤,负面作用是大奸巨滑,那个大奸巨滑都是有学问的,都是文章做得很好的,能言善道,祸国殃民。所以佛讲,关键不在这些,学跟不学没有什么关系。不学的人,什么都不知道,懂得伦理道德,老老实实做人,虽然过很清苦的生活,一生成就德行,他来生往上升,这肯定的。学了很多,自私自利,起心动念损人利己,将来堕落三途。看现前的果报,再进一步看看将来的果报,过几年的果报,就不一样了。明眼人要想到后福,迷惑颠倒的人只知道今天,不知道明天。这些事实真相我们了解之后,我们生活、处事待人接物的心态会转变,转变跟觉悟的人相同。不了解事实真相是迷,谁不为自己?谚语所谓「人不为己,天诛地灭」,那是迷人说的,不是觉悟人说的,觉悟人不为自己。觉悟人起心动念为别人,常常想念到别人,这是觉悟;念念只想到自己,迷惑,迷就苦多,觉就乐多、苦少。

所以,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个自己,自己念头太多,变现出十法界依正庄严森罗万象,这是讲你迷的。在觉位,无量无边诸佛报土并没有消失,存在,那个世界叫一真法界。一真法界没有失掉,要失掉了就不能叫一真。十法界会失掉,为什么?有妄想分别执著,它就有,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它就没有。所以佛常常把它比喻作梦境,「梦里明明有六趣」《金刚经》上说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梦中,醒过来之后,梦就没有了。一真法界永远存在,醒的时候存在,作梦的时候还存在,这是事实真相。

我们今天学教,在经教上得到这么多的讯息,这叫解悟。我们没有得到受用,真实受用没有得到,为什么?我们没有证得,现在只是听说,这个事实是这样的。所以,佛对我们的要求,佛对我们的帮忙只能做到解说,至於你真正契入境界,那是你自己的事情,那叫修行。修行,佛帮不上忙,修行要靠个人。修行修什么?没有别的,就是放下,放下迷惑、放下业障、放下烦恼、放下习气。归纳起来说放下妄想、放下分别、放下执著,你就是如如佛,你本来是佛。现在呢?现在你是带著妄想分别执著的佛陀,你现在有这种障碍在。这个障碍你没有放下,并不障碍你的自性,这个你要懂,不障碍,也不障碍法相;换句话说,法相、法性都不受妄想分别执著的障碍。妄想分别执著的障碍,只是你自己自作自受,绝对与别人不相干,不但与诸佛菩萨不相干,与九法界其他众生也不相干。所以你要细心观察,然后才懂得古大德所说的,「各人吃饭各人饱,各人生死各人了」,这是讲修行。

可是修行头一个真的是要觉悟,修行就是放下,觉悟是什么?觉悟就是章嘉大师所讲的看破。你没有看破,不肯放下,不愿意放下。你觉悟的时候,不要人劝,自然放下,很欢喜的放下,没有一丝毫疑虑的放下。然后会发现愈放愈自在,愈放愈欢喜,愈放愈多,多了之后,决定一丝毫不存,为什么?因为你太了解了,所有一切法,相有性空,事有理无。理性空寂,事相不是真实的,事相是个幻相,梦幻泡影,所以事相不可得,你要认为事相可得,迷了;事相不可得,是觉悟。常常提醒自己,我们自己的根深,外面的境界,六尘境界是什么东西?是虚幻、错误、相似相续的抽象概念,这才是事实真相。真的明白了,放下了,不要再去执著,学可以,不学也可以,与学不学没有干涉。所以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示现学,六祖惠能大师给我们示现不学,学跟不学,他们两个觉悟的境界完全相同。这就说明学跟无学与这个事情不相干,这要懂得。

六祖能大师一生也从事於教学工作,他教学三十多年,不认识字。不学也能教学,也能讲得头头是道,所讲的跟大乘经教里所讲无二无别,这什么原因?觉悟之后,就像谚语所讲「英雄所见,大略相同」,这不是大略,完全相同。诸佛菩萨教化众生这些言教、身教,都是自性法尔流露出来的,只要你到那个境界,你也是自性法尔流露,哪有不同?佛佛道同,佛佛心同,佛佛理同,我们在前面念过,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,一心一智慧,力无畏亦然」,这前面念过。十方三世佛,你要注意这个「三世」,三世是过去佛、现在佛、未来佛,我们全是未来佛,没有觉悟的都是未来佛,都在这一句里头,没有一个是例外的。甚至於还想到,这都是前面念过的,如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,「情与无情,同圆种智」。为什么?有情众生有佛性,当然成佛,只要有佛性的,哪有不成佛的道理?可是无情的众生,植物、矿物、自然现象,佛说它有法性,法性跟佛性是一个性。法性现出来,就是我们讲境界,有情的所现的我们叫心,心即是佛,境即是佛。心即是佛,讲得多;境即是佛,讲得不多。实在境就是佛,是真的,不是假的,心境不二,心境一如,「情与无情,同圆种智」

所以一个人觉悟了,证得法身菩萨的果位,也就是一般讲的破一品无明、证一分法身,这个时候你看到大地众生同成佛道。那好!这些修行证果的人多,同成佛道,为什么我没有成佛道?你没有成佛道是你自己迷,他看到的你是真的,你本来是佛。这个话不好懂,但是是事实真相,绝对不是妄语。这个时候他清净心现前、平等心现前、真诚心现前、慈悲心现前,那是性德,性德自然流露。从这个地方我们也能够体会到,我们日常生活、处事待人接物,真诚心没现前,那我们立刻就觉悟到,我在迷,我没有觉,我对人不诚。我在生活里面,清净心没有现前,我在迷,为什么?觉了,清净心现前。平等心没有现前,我对於一切人事物还有高下、还有分别,平等心没有现前。这个人我喜欢,那个人我讨厌,这平等心没有现前,平等心现前的时候,这个意念没有了。很容易勘验出自己学习的功夫,能够看出自己有没有进步。先从一年一年的看,今年跟去年比,去年跟前年比,你就看出来了。功夫好的人,月月不一样。所以进步确实是几何级数,就是开始的时候很慢,进步几乎是五年、十年看到有一点进步;到后来是一年、二年,再后来是半年,再后来是几个月。能够看出一个星期比一个星期进步,你就很可能在这一生当中证得无上菩提。

大经上讲,学佛要成佛要无量劫,你把无量劫浓缩成几年。所以时间不是真的,你要是懈怠、懒散、没有信心,一念就变成无量劫。真有信心,一丝毫没有迷惑,无量劫是一刹那,叫念劫圆融,没有时间。我们现在晓得,时间跟空间在《百法》里面属於不相应行法。二十四个不相应里面有方分,方分是空间,时分就是时间,它排列在这里头。它不是心法,不是精神,它不是色法,它不是物质,是不相应行法,抽象的概念。可是你认为有,它就真有,它就起作用;什么时候你认为它没有了,没有它不起作用,不起作用,自在就现前。譬如你要到远方去,我们今天要到美国,念头一想,人已经在美国,美国已经在现前,不需要交通工具,真是这样的。我想到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就在眼前;想见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已经在面前,自性弥陀,唯心净土。我们现在是「自性凡夫,唯心娑婆」,一个道理。中峰禅师在三时系念讲的,「此方即净土,净土即此方」「我心即是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即是我心」,那个话讲的是真话,一点都不假。

总的问题,就是我们没有把分别执著放下,妄想可以暂时不提,只要分别执著放下,你就了解。所以功夫是什么?执著天天减轻,真功夫。执著减到没有了,你证阿罗汉;还要放,放什么?放分别,阿罗汉还有分别。分别也是分分放下,慢慢放下,分别统统都没有了,你是十法界里面的佛,十法界里地位最高了,佛法界,分别完全没有。分别还有一些,是菩萨法界;完全没有了,佛法界。佛法界还有妄想没有放下,起心动念,所以这是最后的一关。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,用心如镜,这个比喻好,经教里的比喻,我们的用心像镜子一样。照到外面清清楚楚,了了分明,镜子没有起心动念,镜子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它什么都清楚。到用心如镜,这是法身菩萨,十法界没有了。十法界没有,他能照见十法界,他自己不在十法界里,他能照见。十法界众生有感,他也能有应,他是应化身,他自己的身,自己的身在一真法界。

所以诸位将来你要是生到华藏,生到极乐,每天去访问十方诸佛如来,去供养,供养是修福,去听经,听经是开智慧。《弥陀经》上跟我们说的,生到极乐世界的人,这个福报就太大了,每天都能供养十万亿佛。十万亿佛是方便说,为什么?佛这里头有用意,佛说了,极乐世界距离我们这个地方十万亿佛国土,说十万亿就是给你一个意念,你每天都可以回到娑婆世界来看看。从前在这里去的,老家,你还留恋,你天天都可以回来看看,是这么个意思。实际上是供养无量无边佛,遍法界虚空界,一尊佛都不漏,这是真的。哪里只十万亿,十万亿太少了,所以那是佛的方便说。到那个地方去之后你才晓得,实际上的状况比佛讲的殊胜太多太多,是这么个意思。佛在这里要讲供养无量无边佛,你不相信,那怎么可能?我怎么会有那么大的能力?所以佛就少说一点,这是方便说,善巧方便。

从这个地方我们就了解,「往昔同修於福业」,跟一切诸佛、一切众生同修。迷的时候,跟迷的同学造业,造轮回业,修轮回因;悟的时候,跟一切诸佛曾经学过。所以过去生中有这个缘,这是有缘,前面讲的「随彼宿缘同行者」,这是解释这句话。清凉大师注解里头也有解释,我们摆在后面看。

第二句,『及有爱乐能随喜』,这也是缘。过去生中虽然没有同修,可是什么?你清净心里性德流露,你爱乐,你能随喜。看到别人行善,你生欢喜心,这是爱乐;看到别人行善,你能够帮助,这是随喜。你能够尽心尽力的帮助,是随喜;没有能力,没有能力生欢喜心,到处给他赞叹、赞扬,也是随喜。随喜的功德是平等的,不是说他有钱,他拿了很多钱去帮助他,成就他的好事,我没有钱,我只是生欢喜心赞叹,心有余而力不足,实际上果报是平等的。这个理要懂,要懂才知道,修福修慧不一定要有财有势,不需要,真的佛门里面修行确实是平等。只要你用清净心,真诚清净平等心去修,一文钱的功德遍法界虚空界。如果没有真诚,不是清净平等心修,布施再多的钱,他的功德是有限的,真的是跟他的心量成正比例。心量大,得的福报、智慧大;心量小,得的福报、智慧小,与所施的物不相干,随心量。为什么?这个我们能理解,为什么物不相干,物不是真的,心量是真的。能够藉这些事把心量拓开,这才叫真实功德。所以中国谚语有所谓「量大福大」,再跟你说「福大智大」。中国也有句谚语说「福至心灵」,好像这个人笨笨的,没有什么智慧,他要有福报时,他心也开窍了,他忽然也聪明了,道理在此地,福至心灵。统统是连带的,为什么?全是性德自然的流露,根本的道理在此地。

爱乐、随喜也有善恶,迷的人他喜欢恶作,他随喜人的恶。这个佛菩萨看到,这很可怜,可怜悯者,为什么?他还要受很多冤枉苦,这作恶梦一样,恶梦他醒不过来。他造的因、受的果,觉悟的人都能看到。有他心通的人就能看到,什么人有他心通?小乘二果。小乘初果有天眼通、天耳通,二果有他心通、有宿命通,三果有神足通,四果才漏尽通,漏尽通就是执著、见思烦恼断掉了。断掉之后,漏尽,漏是烦恼的代名词,就是执著断尽,六道就没有了,他超越六道轮回。我们知道这个道理,知道这个事实真相,要非常认真努力去干。

释迦牟尼佛表现的学,我们学不中断,这都是各人什么?各人的习气,无量劫来长时期的习气。我们喜欢读书,我们好学,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示现是一条路子,喜欢读书,好学,不要执著,这就对了,执著就变成所知障。我们看到很多学者常常在一起辩论,这个道理,他说他有理,他说他有理,常常开辩论会,所知障。如果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学了之后是真智慧,看他们这些争论,你心平气和。

佛门里面有个公案,从前老和尚给我们讲的,我们听了也没有去查这些事情,应该是真实的,代代相传。说有两个出家人,大概都是老和尚的徒弟,他们学教,彼此见解不相同。这个情形常有,为什么?我们看到经典的注解不一样。我过去学《楞严经》《楞严经》的注解有一百多种,著名的注解,后人都是依它来修学的,长水注解、交光的注解,讲法就很不相同。长水注解解释奢摩他、三摩地、禅那,采取天台大师的「三止三观」来解释。而交光完全不用,他的解释法是「舍识用根」,完全不一样,这种例子太多了。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,都说得出一番道理,你听听都有理,可是不是一样的解释。大概这两个徒弟知见不相同,互相争论不下,有一个就去问老和尚,在老和尚面前说我怎么怎么看法的。老和尚听听笑笑:你对!他很高兴,出去了。那一个跟他辩论的:老和尚怎么说他对?不服气,他也去见老和尚,他也跟老和尚说。说完了,老和尚说你也对。问题没有了。旁边他的侍者站在旁边,就问老和尚:他们两个不一样,你怎么说都对?老和尚讲:你也对!这不什么事情都没有了吗?所以,真正高明是老和尚,老和尚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他们所争的,还是有执著、还有是分别;执著分别没放下,世间法,这个要知道。我们现在对世间法、出世间法,总算是搞清楚,搞明白了。不管你学世法、学佛法,只要妄想分别执著还在,没有断掉,都叫世间法。我们学《华严经》、学《无量寿经》,分别执著没有放下,是世间法,这个要知道,这不能往生。如果你能够把分别执著统统都放下,就没有一法不是佛法,法法都是佛法。

最近这些年来,我们从事於世界和平的工作,所以接触许多不同的宗教。我就想这许多不同的宗教,《华严经》上说,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」,肯定都是共同一法身。佛法叫法身,他们不叫法身,叫真神,宇宙之间一定有一位真神,宇宙是他造的,人也是他造的。我跟他们往来,我就承认宇宙之间有一个真神,每一个宗教说这个真神是我们的神。然后我就跟他们谈,我说每个宗教都说真神是他们的神,是他们自己的神,那造宇宙的,到底是哪一个真神造的?还是这么多真神开会大家共同来造的?这个问题提出来,让他们去思考。答不出来。地球只有一个,这个世界我们好像看到,只有一个,到底是哪个真神造的?还是这些真神开会共同造的?没有答案。

然后我就继续往下说,我说你们承不承认真神有圆满的智慧?这大家承认,真神有圆满的智慧。真神有很大的神通,他会变化,这个也相信、也承认,那我说这个问题可以解决了。真神在佛教里面就变释迦牟尼;在中国,儒的时候,他就变成孔子;在西方,基督教里,他就变成摩西、变成耶稣;在伊斯兰,他就变成穆罕默德,你们相信不相信?他们想了一想,虽然没有说话,都点头,默认。确实真神只有一个,他会分身。他为什么要创这么多教,分这么多身?因为在那个时代交通不方便,没有资讯,真神为了度世界上各个不同的族群,他必须要现同样的身。所以你看真神立的这些教,宗教都不同,你细细去看他的经典,相同的部分要占百分之七、八十,不同的部分只有百分之二、三十。你就晓得,总的方向、目标是一个。那不同的地方是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不一样,生活方式不一样,文化背景不一样,他随顺,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。你看五戒十善,每个宗教都有,不杀生、不杀人、不偷盗,哪个宗教都讲。不妄语,统统都讲!

我原本以为我这个说法还会有辩论,结果这么多年来,没有遇到一个辩论的。说了之后,大家听了,都觉得有道理,都能接受。所以我才敢讲,我们所有不同的宗教,都是堂兄弟,都是表兄弟,都是一家人。我们自己宗教里面很多宗派,不同的宗派,这是亲兄弟,不同宗教是表兄弟,是堂兄弟,真的是一家人。这样把宗教团结起来。团结之后,我就勉励每一个宗教,宗教领导人,宗教的传教士,不仅要认真学习自己的经典,还要认真学习其他宗教的经典。为什么?看看真神在其他宗教化身,他怎么教的?我们的智慧就圆了,我们的疑惑、疑虑全化解了。

特别是现代科技已经走向太空,我们的无人驾驶的太空船,飞行的距离远了。有人驾驶的太空船还没有离开八大行星,在小范围里面转。无人驾驶的太空船已经飞越太阳系,飞到银河里面去了。从银河里面,还有无线电联系,让它在很远距离里面对著地球拍一张照片,再把这讯息发回来。我们看太空当中,地球一点点,一个小蓝点,大概是几十亿公里,回过头来看,很小一颗星,那颗星是我们的家。所以,我们真的应该要意识到我们是地球人,地球是我们的家。都是一家人,不能再吵架了,不可以再斗争,一家人。

我们这个地方有一张照片,这是现在诸位看最普遍的,大家都看到的。这是有人驾驶的太空船,没有登陆月球,第一次人类太空船绕著月亮。这是在月亮的背后,下面这块地,这个地是月亮,这是月球,在月球的背面照地球,地球像月亮一样,升起来,你去看看。这让我们看到这个就想到,我们共同生在地球上,不可以竞争。这一张也是非常难得看到的,现在这张很普遍,许多地方都引用这个。这张是太空船,这也是人类登陆月球的,是在太阳、月亮、太空船、地球成一条直线,这个位置很不容易遇到。所以照到一个满月,这是地球圆满的球,能看到这么清楚。所以这一张距离地球近,这一张距离地球远,这个是太空船在地球、月亮、太空船、太阳,是这样一个位置。你看看,是一家人,不要再分,再分是错误的,再分就迷了。能够不分,这就晓得,我们常讲一个生命共同体。这个说法还不是最真实,最真实就是一个共同体。《华严》上说得没错,「共同一法身,一心一智慧,力无畏亦然」,这个说法才说得恳切,说得真实。所以,爱乐跟随喜,我们懂得这与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有关系。

第三句是,『见其所作亦复然』,「见其所作」,觉悟的人,见到众生行善,生欢喜心;见到众生作恶,生怜悯心。这个「生」不好懂,如果真的是生心,起了念头,他是凡夫,不是圣人。所以经上讲这个「生」你要懂得意思,就像江本博士实验的反应,自性法尔如是,它真的现行。我们用爱心对水,它反应的形相真的很美;用不善的念头对它,它反应的相的确很难看。它有没有分别?没有;它有没有执著?没有;它有没有起心动念?没有。可是这个现象真的生出来,你能够这样体会就懂得了。不是像我们观念当中的起心动念,我们一看「生心」,老是想错了,他生了欢喜心,他生了厌恶心,我们总是这样想法,所以不能理解性德的起用。性德的起用,完全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众生有感,自然有应。

佛陀在世的时候印度那些人,不管他当中,我们相信有,真有,过去跟释迦牟尼佛有缘的,同修的,也有没有,也有是见其所作,这些都算是有缘。有感,佛自然是有应,佛有应,无论是现身到世间来投胎。我们凡夫到世间投胎是有念头,是找父母,父母跟他有缘,没有缘他看不到。佛跟我们讲,缘有四种,过去世父母对他有恩,他来报恩的,这有缘。或者是父母对他有过节、有怨恨,他来报仇的,报怨的,这是报恩、报怨两大类。另外两大类是债务。父母欠他的,他来讨债;或者是他欠父母的,他来还债,讨债、还债。四种关系,没有这四种关系,他看不到。神识来投胎,他只看到一道光,这个光就是他的缘,他依照、循著这个光来找他父母。

佛在经上讲的这个我们要相信,佛没有妄语,事实真相。所以有人想求儿女,一生都没有,求不到,有人不想要儿女,儿女一大堆,缘!缘不一样。现在这个世界反常,呈现一片混乱的现象,这反常怎么来的?我们也能够体会到一些,我们现在的思想、言行反常。你说妇女怀孕,她要去打胎,这就反常,这不是正常的。反常是双方吃亏,你打胎,等於大病一场。跟儿女结冤仇了,他是来报恩的,你把他杀掉,恩变成怨;他要是来报怨的,他把他打掉,仇恨更深,怨恨更深。他要是来还债的,是好心、好意,也变成冤家了。无论是讨债、还债,统统都变成冤仇,这个事情麻烦了,所以整个社会反常。

今天堕胎合法化,全世界流行,这还得了!所有宗教都不赞成堕胎。宗教都是圣人提倡的,圣人代代相传下来的,他们懂得,了解事实真相。尤其是中国古圣先贤,你的子女,少也好,多也好,一定要把子女好好的教导他,这是个机会。他来报怨的,你好好的教导他孝悌忠信,他受到良好的教育,这就是我们以恩报怨,他的怨化解了。他是来报恩的,孝子贤孙,再教导他,那他是大忠大圣,他可以成为圣贤。学佛的人是把这些世间恩恩怨怨统统转变成法眷属,从小教他学佛,「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」。那他这一生当中得了大幸,父母对他最大的恩德是教他学佛。他的根底要是厚,家庭从小教得好,开悟、证果都有分,遇到净宗,没有一个不往生的。这对自己、对社会做了莫大的功德,所以都要懂这个道理。像这些人,心地善良的人,见到行善能生欢喜心的人,统统都能见光。

这就是清凉大师注解里面讲的,前面第一首偈就讲宿世的缘分。宿缘有四种,第一个「同业」,我们今天讲同修,在一块一起学过的,以佛来说,你学过佛。第二是「爱其行」,虽然没有跟你过去生中做过同修,看到你学佛修行他喜欢,这是有缘。这是什么?这是性德的流露,所以法尔如是。第三个是「能随喜」,这个缘就更深,善根就更厚,不但看到你喜欢,他能帮助你,等於随喜功德。第四种是「但见所作」,他见到你所作,他能生欢喜心,能随缘。只看到你所作的,与前世没有关系,这就是性德的流露,我们讲的善根,《弥陀经》上讲的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,得生彼国」,这是善根,善根、福德,他自然起现行。

下面这首偈,第二首偈,『若有自修众福业,供养诸佛无央数,於佛功德常愿求,是此光明所开觉』。这首偈里面讲现在的因,前一首是过去的,过去生中的善根、福德,这是讲现在的,「现因,不必有缘,但功行内著,光明爰烛」。这里头也有三个因,这是经上讲的,「修广福」,广修福德,「供多佛,求佛果」,这就是「福智二严」,我们常讲福慧二严,福慧双修,用这个来庄严自己。这七种因缘,有过去生的、有现在的,都能感受到佛的毛光里面无量功德。

我们先看「自修福业」,这个很重要,对我们来讲最重要的就是这一条。自修福,真的,究竟圆满的大福是什么?是十善业,这个你要认清楚。《十善业道经》要是单单是经文,没有注解的,通常《十善业道经》只有四张纸,不长,八页,四张纸,薄薄的一本。佛在里面最重要的开示,佛说「龙王当知」,龙王是谁?是我们自己,他是我们的代表人。为什么叫龙王?龙是畜生里头最善变的,龙蛇都是最善变的。所以四大天王,西方广目天王表法,手上就是拿著龙,或是拿个蛇。代表什么?代表社会,这个社会是多变的,千变万化,人心就更不必说了。这个手拿个珠子,珠是什么?珠是不变的。你在千变万化中掌握到一个不变,不变是自性,这个不变,你才能应付复杂的社会,你有个不变的东西。不变的是什么?十善业道不变,永恒不变,你只守住这个,怎么样复杂的问题你都能解决。所以,那颗珠就是十善业道。

佛教龙王,「菩萨有一法,能断一切诸恶道苦」,一切诸恶道是什么?恶道是比较的,我们今天在人道,看畜生道,他苦;如果在天道,看人道,人苦。天有欲界天、色界天,色界天人看欲界天苦,无色界天人看色界天苦,声闻看无色界天苦,它是比较的。所以十法界统苦。证得初住的菩萨,超越十法界,看十法界的佛苦,所以十法界统苦。「一切诸恶道」,佛眼睛看十法界都是恶道。菩萨有一法能断,十法界里的苦统统都能断,这一法是什么?经上给我们说,「谓於昼夜常念」,就是说日夜不间断,「常念、思惟、观察善法」。常念,心善,念念都是十善,不离十善;思惟是想善,思想善;观察是行为善。后面加强语气「令其善法念念增长,不容毫分不善夹杂」,这个太重要了。没有毫分不善夹杂,那就是纯善,人之初,性本善,就回归了。所以,它才令一切诸恶道的苦统统断,善法圆满。善法圆满,你一定会亲近善知识,你能亲近诸佛,你能亲近菩萨,你能亲近声闻、缘觉。这是什么?亲近佛门的善知识。什么是善法?十善业道。

十善业道是人天身,你能够得人身,凭什么?凭十善,你能够生天,凭十善;你能够证得声闻,证得阿罗汉果,凭十善,十善是基础;你证得缘觉,乃至无上菩提、究竟佛果,都是要靠它。所以「皆依此法,以为根本,而得成就,故名善法,此法即是十善业道」。这个经到末后佛又说,「一切人天,依之而立」,依十法建立的,「一切声闻、独觉菩提,诸菩萨行」,那就是讲菩萨五十一个阶级,「一切佛法,咸共依此十善大地」,把十善业代表成大地,你才能成就。所以我们才晓得,天王手上拿的珠子不是别的,就是十善业道。龙代表什么?代表十法界众生,千变万化。所以,这是我们要认真来学习。

六祖大师给我们的开示,真正修行基础要断十恶,断十恶就是成就十善,要除八邪,要远离一切不善的心,不善的心就是习气,说这个大家好懂。不好的习气要断,邪知邪见要去掉,十恶要去掉,你才真正能够修道,才真正能够有所成就。我们今天十恶断不掉,八邪也去不掉,为什么?习气不好。所以弟子规的学习,著重在改变我们不善的习气,这个要懂。所以,学佛从哪里学起?从弟子规学起,也就是六祖跟我们开示的这个三大类。要从哪里修?不是说从断十恶,如果十恶断了,八邪这些全都没有了。我们断不了,十恶断不了,那你从八邪,八邪也不行,也是很难,除不掉,除习气。先把不好的习气改正过来,依照《弟子规》,然后再用《太上感应篇》,深信因果,善有善果,恶有恶报,把那些八邪改过来。有这个基础,再断十恶就不难了,断十恶,成就十善,就不难。

祖师那一段的开示,好,非常之好!指出我们今天一个回头的方法,我们很想回头,回不了头,回头有方法。懂得这个方法,按部就班来学,能回得了头。需要多久的时间?根利的人,有毅力、有决心的人,一年可以做到十善业。但是你一定从《弟子规》,从这里下手,从《感应篇》到十善业,根利的人一年可以做到。根性稍微差一点,勉励勉励自己,两年一定可以做到,顶多三年。换句话说,儒释道这三个根你奠定了,你有了,你有这三个根,就是佛经上讲的「善男子,善女人」。具足这三个根,无论学儒、学道、学佛,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,《三字经》上教导我们「教之道,贵以专」,学之道也是贵以专。一门,中国古人期限是十年,从前念书人,十年寒窗,一举成名。

十年学一门,一门不断的重复,没有学完的时候。学一部《论语》,从小读《论语》,读到一百岁还读《论语》,你才能成圣成贤。为什么?一生当中搞一样东西,心是定的。依照方法去做,就是持戒;一门是修定,定到一定的程度,就开智慧。所以这种方法是修什么?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,他怎么会不成就?慧开了之后,通了,一经通一切经通。你说这个不是佛法,只要你能够把分别执著放下,《论语》就是佛法。我们学《华严经》,分别执著没有放下,《华严经》是世间法。世法、佛法不在这里分,世法、佛法在放下分,放下妄想分别执著,没有一法不是佛法,为什么?全是你自性里建立的。你再想想,你是不是依十善业道建立的?一切圣贤法,不离开十善业,十善业的究竟圆满,就是无上菩提。

我们看到许多的佛像,特别是画的佛像,你看佛的圆光,圆光顶上有三个字,「唵,阿,吽」,通常我们看到有梵文写的、有藏文写的、也有中文写的。这三个字就是十善业道,唵是身业,阿是口业,吽是意业。佛头顶上为什么不写别的?为什么写这三个字?唵阿吽,身口意,十善业。他没有写戒定慧,他没有写六波罗蜜,他没有写普贤十大愿王,没有写。他写身口意,你就晓得,身口意三业的圆满就是究竟佛果。所以千经万论,我给一些学者专家们答问的时候说过,《十善业道经》跟全部《大藏经》在天平上是平等的,诸位同学应当能体会到,佛光顶上写身口意。

十善业就是身三,口四,意三,身不杀生,不杀、不淫、不盗;口,不妄语、不两舌、不绮语、不恶口;意,不贪、不瞋、不痴。十善真正做到圆满,没有丝毫不善夹杂,是谁?是佛陀,不是别人,别人总有夹杂,菩萨有夹杂,完全一丝毫不夹杂,那是佛陀。这个要知道。有人读了《十善业道经》,再听我讲,来跟我说,他说「常念、思惟、观察」还容易做到,他说「不容毫分不善夹杂」这个做不到。是!成佛就做到,你还没成佛。但是佛给你讲,他一定有这句话,这是最终极的目标,十善业道达到最终极的圆满是这样的,这是如来果地,不是我们现在。我们现在不能不夹杂,夹杂是正常的。希望这个夹杂年年减少,这就是进步。不可以夹杂是年年增加,那你就退步了。年年减少,月月减少,到天天减少,你这一生决定成佛,那真叫希有难逢。

天天能减少,这不是普通人,普通人做不到,普通人能做到是月月减少。现在讲是一个星期一个星期,一个星期七天,每个星期都有进步,这个人决定成功。到每个星期都能够减少,都能够觉得,你往生肯定的,一点怀疑都没有,而且你品位很高,有把握往生!再告诉你,一个月一个月的减少,你就决定得生净土,就一点怀疑都没有了。所以我们自己有没有把握,不要问别人,自己很清楚。真能这样修,烦恼没有了,烦恼是十恶,烦恼没有了,自性清净心现前;十善业道是自性清净心里面的性德,它流露出来了。所以真正修行,你看佛在此地讲,人天、声闻、缘觉、菩萨乃至无上菩提,都以它做根本。根本要失掉了,其他的是假的,不是真的,决定不能成就。

所以很多人问我,为什么你重视这三个根?这三个根都是别人疏忽掉的,学这个干什么?甚至於还有人说,这些东西大乘经典里全都包括了。没错,大乘经典落实就这么简单,你只要抓住这十条落实,所有一切经教,不但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说的,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教化无量众生的,都落实在这十条上。你不认识它,你不识货,你不知道这是宝。认识之后,你才晓得这是宝,你才会真干。所以看破在先,放下在后。看破是你真的理解、懂得了,自然放下,放下不难。为什么放下这么难?你不知道,你不了解事实真相,就是你没有看破,所以放下才困难。如果真的了解,明白了,放下是轻而易举的事情。

就是因为看破难,佛才讲经说法四十九年,佛从来没有教人修行过。我们看《大藏经》,佛没有哪一天说邀请大家在一起来念佛,念一堂佛,没有;来坐坐禅,也没有。佛教人天天上课,天天讲学,你要是了解释迦牟尼佛一生的行谊,你就晓得佛不是宗教。宗教里头有拜神,佛里头没有,佛跟人的关系是师生,他是老师,其他是弟子,师生关系,这是学校,教育。他所讲的东西的内容,这些经典,我们今天整个把它综合起来,《华严经》他讲五个科目,讲伦理、讲道德、讲因果、讲哲学、讲科学,这五门东西都讲到究竟圆满。所以方东美先生一生学哲学,这是世界知名的哲学家,到晚年全部归到佛法。我跟他学的时候他还没有全部,但是有非常强烈的倾向。晚年之后,真的全部投入。因为在学校开课,在台湾大学开了三个大单元,「魏晋佛学」「隋唐佛学」「大乘佛学」,开这三个大单元,讲了不少年。台大退休之后到辅仁,辅仁是私立学校,博士班里面去讲「华严哲学」。晚年差不多是二十多年,讲这四个单元。真的是全部时间、精力都投入。当年告诉我,「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」,他在学校开这个课也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。哪里有迷信?

你看到此地,这《十善业道经》上,佛是跟龙王讲的,你要懂得他表法的意思,所以佛法教学是艺术化。他讲龙宫是咸水海,咸水海是苦海,比喻我们世间,我们世间是苦海。我们世间人一天到晚妄念纷飞,比喻做龙王,他是表法的意思。你懂得这个才晓得他教学的高明。然后你看到《华严经》《华严经》讲众神就讲得很多,山神、海神、水神、河神、花草神、树木神,统统都讲这个,统统是表法的。你懂得这个道理,你对於大自然就爱心生起来了,敬爱大自然。你决定不会破坏自然生态平衡,不可能。你才能享受大自然真正的乐趣,真正的真善美慧的人生。你要是不懂,你怎么能享受?《华严经》上佛教给我们享受,生活最高的享受。所以自修福业,就这一门十善业道就行了。

下面是「供养诸佛无央数」,诸佛里头,最重要的是什么佛?未来佛,未来佛是一切众生。过去佛、现在佛无需要我们供养,我们用什么供养?我们供养未来佛,就是供养现在佛,供养过去佛。为什么?过去诸佛、现在诸佛,都希望我们这一生能成佛。成佛从哪里成?从大慈悲。所以佛法有这么个说法,「慈悲为本,方便为门」。慈悲从什么地方表现?从方便表现,善巧方便表现你的慈悲。无条件的爱心,爱一切众生,爱花草树木,爱山河大地,爱心遍法界,得修这条。

「於佛功德常愿求」,常常有愿,有发这个愿,常常想求得,「佛功德」是自性功德。自性功德里面,六祖惠能大师说的五句就是代表。我有愿,我有求,求什么?求清净心,自性本来清净的。求不生不灭,自性本无生灭,真的是不生不灭。这一愿是古印度所有宗教学术里面都想求的大般涅盘,大般涅盘就是不生不灭,是你自性本有的。求智慧、求德能、求相好,那是本自具足。求大定,佛法里面讲,「那伽常在定,无有不定时」,自性本无动摇,那就是自性本定。最后说一句,能生万法。能生万法怎么愿求?要像诸佛法身菩萨一样,万法是自己,万法是自性。我们的真心、本性在哪里?一切万法就是,你才会真正认同万法跟我是一体,万法是我自性变现的。

自性清净寂灭,万法空无所有,所以佛法常用两个字,最简单,心性是什么?心性是空寂,寂是自性的体,空是自性的作用。自性能变现万法,万法皆空,确实无所有、不可得,包括我们自己身体都不可得。不但身体不可得,我们的精神,人家说身体死了,灵魂不死,灵魂是精神,灵魂也不可得,灵魂也是个幻相,这个要知道。灵魂是阿赖耶的见分,身体形相物质是阿赖耶的相分。见相两分都是假的,自证分变现出来的;自证分是法性,证自证分是佛性,这是真的,这不是假的。所以空寂两个字用得好,你常常想到空寂,能够帮助你看破,能够帮助你放下妄想分别执著,你不会再起这个念头,那你就回归自性,你就成佛了。

实在业障习气太重,我们只能够把执著放下,行,执著放下,六道就没有了,你成了阿罗汉。再进一步,向上提升,分别也放下,恭喜你,你成菩萨。最后再把起心动念放下,真搞清楚的时候,不再起心动念,你就回到老家了,反璞归真,回头是岸,你回到你自己本来是佛的位子上去了。那么一切毛孔放光的无量无边的功德,你统统能感受到,时时刻刻沐浴在佛与法身菩萨氛围之中,这就是得无量功德加持。所以能不能接受到加持,完全在自己的清净心。好,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

返回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讲记目录

生死书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