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一五八五讲)  2006/7/3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12-17-1585
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贤首品第十二」,李长者的《合论》。我们接著看他老人家引用《起信论》里面说的四种方便,我们看最后一条。第四,「四者大愿平等方便,所谓愿尽於未来,化度一切众生,使无有余,皆令究竟无余涅盘,以随顺法性广大,遍一切众生,平等无二,不念彼此,究竟寂灭故」,到这个地方是一小段。这个地方的法性跟世尊在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完全相同,这是四弘誓愿具体的落实。

「愿尽於未来」,我们知道大乘教里面常讲,过去无始,未来无终,过去就不说了,讲未来。未来是尽未来际,你说这个愿多大!这里面没有期限,就与法性相应。法性没有边际,菩萨发愿要随顺法性。「化度众生」,化是教化,度用现在的话来说,就是协助他、帮助他。帮助他什么?在事相上来讲无量无边,无量无边的事相里头最重要的一条,是帮助众生觉悟,帮助众生回归法性,回归法性就是究竟成佛。

「使无有余」,这里头有两个意思,一个意思是要帮助他到究竟果位,另外一个意思,是帮助所有众生,一个都不漏。大乘教里常讲佛氏门中,不舍一人,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众生,一个都不舍弃,这才叫究竟圆满的慈悲。诸位想想,发这样的慈悲心,这人能害人吗?不可能的,这就是自性纯净纯善的流露。这样的众生,诸位细细想想,是不是清凉大师所讲的大道心众生、大心凡夫?具足这个条件,就是《华严经》的当机者。所以《华严经》凡夫里面有一类当机,就是这一类众生,真正是舍己为人。这是与大菩提心相应,我们应当要学习。末后这一句是跟《金刚经》的意思完全相同,「皆令究竟无余涅盘」。无余涅盘是无始劫以来的无明习气断尽,再没有余习,我们在讲席当中多次的说明,我想大家都能够体会到这个意思。不但无明破了,无始无明的习气都没有,这才是平等方便到了究竟圆满。

我们初发心,虽然是在凡夫地,我们自己知道,发了这样的大心做不到,这跟四弘誓愿是一样的。四弘誓愿,每天早晚课我们都念,众生无边誓愿度。可是在现实生活里面,这个众生我喜欢他,那个众生我讨厌他。你喜欢他,度不了他,为什么?那个喜欢是烦恼;你讨厌他,也度不了,那个讨厌也是烦恼。所以诸位知道,七情五欲,在佛法里头用烦恼这个名词全都把它包含了。七情就是七大类情识用事,这七大类头一个就是欢喜,第二个就是发脾气,喜怒;第三个是悲哀,我们一般讲伤心;第四个是乐,快乐,都是动了情。再下面是爱,这个爱里头有感情。宗教里面讲的爱,那个爱的意思是慈悲,因为它是理智的,不是感情。爱下面是恶,恶是讨厌。最后一个是欲,欲就是欲望。这叫七情,情识用事,七大类。

欲是外面的,财色名食睡叫五欲。想想看,我们虽然发心、发愿了,现实生活当中起不起七情五欲?只要七情五欲生起来,愿就没有了,你的好心、你的善愿全部都被盖覆住,现在人讲全都打败了。所以累劫修行,我不讲多年,为什么?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我们有过去世,过去世还有过去世,无量劫来生生世世修行都没有成功,怎么知道没成功?如果成功你就不再轮回,你就超越三界六道,超越十法界,你成就了。既然还是在六道里面打滚,就是累劫的修行为什么不成功?我们要明了,就是七情五欲没有放下。有时候也放下,不彻底,境界现前,老毛病又犯了,七情五欲又起来。

七情是我们里面的病,五欲是外面的诱惑,内有病毒,外面境界一感染就发作,这是我们功夫不得力的真正原因,我们不能不知道。知道了,明白了,就叫做看破,这一点非常之难。看破就是觉悟,觉悟之后就要真干,干什么?放下。放下,诸位要知道,不是在事相上放下,事相上放下,这一愿就没有了。是在什么?是在心里面放下。放下什么?心里头放下七情五欲,初步功夫。七情五欲放下了,诸位要知道,你就超越六道轮回,证阿罗汉果。如果你是修学大乘的,大乘圆教的,像《华严经》的位子,你就是七信位的菩萨,真的彻底放下。

世间一切所有必须要认清楚,幻妄不实,不是实在的,不但是这个身体,我们讲的虚空世界,都不是真实的。《金刚经》上讲得好,可是老是记不住,就两句话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。相是现相,所有一切现相都是虚妄,这个道理很深。为什么放不下?因为不了解诸法实相。就是你没看破,你不知道诸法真实相,你把虚妄相以为是真实,坚固的执著,这就吃了大亏。这个坚固执著,外面的相是随著你的心在转的,心有坚固执著,外面的现象就变成六道轮回。六道轮回本来没有,从哪来的?坚固执著来的。放下执著,轮回就没有了。永嘉大师讲得好,「梦里明明有六趣,觉后空空无大千」,大千是三千大千世界,就是六道轮回。所以觉悟就没有了,迷执它就有,迷了才执著,觉了就不执著,觉了就彻底放下,放不下就是迷,没有觉悟。为什么不放下?由此可知,菩萨的弘愿要帮助别人得究竟无余涅盘,是不是先要自己得到?自己没有得到,你怎么能帮助别人得到?

我们继续看下面的论文,「以随顺法性广大」,这个愿是法性,法性没有边际,法性不可思议。这个心一发,「遍一切众生」,遍是周遍,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。这是说发心的学人,或者我们尊称为菩萨,发心的菩萨,这个心一发,他对待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平等无二。所以我们自己要时时刻刻警觉到,我对於一切众生有没有做到平等无二?这就是我们学习的标准,我们要向这个方向、目标去努力,对一切众生「平等无二,不念彼此」,彼此是对立的。我常常讲,真正修行人,头一步的功夫,要把自己内心深处与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对立的念头放下,这就是此地讲的不念彼此。你心里头还有彼此的念头,就是对立没有放下,还是对立。对立是什么?对立是执著,执著就是轮回心。轮回心,你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没有一样不是轮回业。轮回业里头有善、恶、无记,善业感三善道,恶业感三恶道,你怎么能出得了六道轮回?

我们要问,念佛人临命终时往生,他有没有对立?我告诉你,凡是真正往生的人,临命终那一念不念彼此才能往生,如果那一念里头还有彼此,就不能往生,这是一定的道理。祖师大德常常提醒我们,一念相应一念佛,一念里面没有彼此,因为彼此是二念,你想对不对?换句话说,一念没有对立,有对立不是一念。这个彼此往深处去讲,临命终时还有生、还有佛,佛生,佛跟众生,二念,有彼此,我是众生,彼是阿弥陀佛,能不能往生?不能。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,哪里还有彼此?

诸位常常念中峰大师的《三时系念》,你看中峰大师在《系念》里面的开示,「弥陀即是我心,我心即是弥陀」「净土即是此方,此方即是净土」,这是什么?这是不念彼此,平等无二,这叫一心称念,这样念佛他怎么会不往生?然后想想我们自己何以功夫不得力?就是这八个字做不到,做不到与法性不相应。法性里面平等无二,法性里面没有彼此,所以大乘比小乘圆满、究竟、快速,道理在此地。小乘教虽然能做到,不彻底、不究竟。严重的彼此是执著,还有轻微的是分别,分别有彼此,没有彼此就没有分别。起心动念还有彼此,那是最微细的。极其微细的彼此也没有了,无明破了,十法界没有了,这个时候的境界变现出来的叫一真法界。一真这个念头都没有,叫不起心、不动念,这是「究竟寂灭」,如来所证的。

下面我们看长者的开示,「菩萨发如是心故,则得少分见於法身」。菩萨发心,发像前面讲的大愿平等心,这是破一品无明、证一分法身,所以少分见於法身。才破无明,才见法身,这是什么地位?十信圆满,十信位修圆满,把起心动念放下了。诸位要知道,无明就是起心动念,六根接触外面境界,不起心、不动念,这叫断无明、证法身,见法身了,从十信就契入初住位,初住即发心住。「随其愿力,能现八相成道,利益众生」。所以初住菩萨(这是讲的圆教)就成佛了,天台大师讲的六即佛,这个位子是分证即佛。十信位是相似即佛,不是真的,有一点像佛,不是真的。可是初住是真的,这怎么个说法?用心不同。从初住以上,用真心,真心就是菩提心。而十信菩萨他还是用妄心,为什么说他用妄心?他有起心动念,他有分别,他有执著。

虽然阿罗汉以上,你看十信菩萨,从初信到六信,执著没有完全放下。是在放下,初信位放下一些,二信位又放下一些,放下执著,执著很难放。三信位还在放,四信位还在放,五信、六信还在放,到第七信位完全放尽,执著没有了。你就晓得,从初信到六信都是在放。执著全没有了,对於世出世间一切人事物的执著都没有了,就到七信位。七信位没有执著,他还有分别,还有执著的习气;执著真的没有了,有执著的习气,他有分别。

这个时候,因为习气没有法子断,那是要靠时间自然的断,这个东西没法子用功,用不上力。他有分别,这是断分别,分别没有断尽,这是八信。八信是什么?辟支佛;八信是辟支佛,在那个地方放分别。实际上七信位就开始把分别放下,八信再放下。到九信,分别没有了,真的放下,分别的习气还在。到这个位子,给诸位说,见思的习气没有了,分别的习气还有。他再放下最后的起心动念,就是妄想,这是九信菩萨。九信菩萨在断念,在日常生活当中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在学不起心、不动念。哪一天真的不起心、不动念,给诸位说,他就是十信。

十信心满就是初住,那时候所带的是起心动念的习气,那叫无明习气,也叫做无始无明习气。前面跟诸位说得很多,不碍事的,这时候才叫做分证即佛。所以在四圣法界里面,十法界的四圣法界里面,相似即佛,不是真佛。这时候才是真佛,破一品无明、证一分法身,就有能力示现八相成道,众生有感,他就有应。

感应要靠缘,所以我们在修学过程当中要跟众生结缘。缘,无论是法缘还是世缘,世间缘里面,无论是善缘是恶缘,总而言之,一定要有缘。没有缘,你跟他产生不了关系,换句话说,你想帮助他,帮不上忙。你要跟众生结缘,恶缘也行,恶缘反正是很别扭,但是到最后还是会得度。善缘,善缘很容易得度,逆缘是要经过一番挣扎,最后他觉悟。你们这两天看《俞净意公遇灶神记》,俞净意就是不善的缘,恶缘,经过一番折腾,到最后觉悟了。所以没有缘不行,我们要跟一切众生结缘。你真正了解这些事实真相,我们跟众生结法缘,这个好。为什么?法缘里面没有魔障,世缘里头有魔障。善缘生欢喜心,恶缘生瞋恚心,所以很麻烦,自己一不小心就又要堕落。但是结法缘好,法缘永远保持自己心地清净不染污。

我们再看下面的文,「然是菩萨未名法身,以其过去无量世来有漏之业未能决断,随其所生,与微苦相应,广如彼论说」。这段文我们要注意,这段文说什么?十信位菩萨,还没有入住,他在这里做什么?他在这个地方断起心动念。我们知道,断起心动念是很难的一桩事情,九信菩萨开始断。断有伏断,用什么功夫?用禅定,定能伏。还得要用智慧,智慧才能转,转烦恼为菩提,那就真的断了,灭断。所以十信位菩萨的断无明烦恼是伏断,他还没有入住。如果智慧开了,转烦恼成菩提,那就是决断,决定断了,他就到初住。十信菩萨还不能称法身菩萨,为什么?因为他还在十法界,他还没有到一真法界。《论》上说得很好,为什么?「以其过去无量世来有漏之业」,有漏之业就是妄想、就是无明、就是起心动念,没有完全断掉,伏住,我刚才讲他是伏断。禅定功夫很深,智慧没有现前,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,他功夫还没到此地。所以叫「未能决断」

「与微苦相应」,微苦就是无明没有破的苦处,也就是说起心动念没有能够把它转成般若智慧。烦恼即菩提,转过来就是菩提,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。智慧没开,这是他与微苦相应。智慧一开就脱离十法界,就不叫十信菩萨,就称之为法身菩萨,法身菩萨是初住菩萨。「广如彼论」,广是详细的,详细的在《起信论》里头说得很清楚。由此可知,此地只是略略的引用。

「计其少分得见法身,即是信满,入十住位菩萨」。我们问十信位菩萨有没有明心见性?在我们想像当中能体会得到,他见性或有或无。有时候确实起心动念没有了,起心动念没有了就见性,可是怎么样?不久他又起心动念。又起心动念,见性就又不见了,法性又不见了,又迷了,他在这个边缘上;换句话说,不稳定,也就是功夫不熟。已经到了,不熟,这时候又用不上力,所以他得见少分法身,这是信满,就是十信圆满。「入十住位菩萨」,十住位是初发心住,入十住初发心住的菩萨。

「已上是三乘发十信满心,入十住初发心住,上以愿力故成佛」。初发心住断妄想,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,於一切法,这一切法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三大类,就是人、事、物。世间法、出世间法,世出世间法一切人事物,或是接触,或是不接触,或是现前,或是不现前,确实能做到不起心、不动念,这就是初发心住。初发心住就真的成佛了,不是相似佛,这跟十信菩萨不一样,十信菩萨若有若无。初住菩萨明心见性不再退转,十信菩萨是有进有退不稳定,功夫再向上提升,不退了。这个地方的不退,要知道是三种不退,第一个是位不退,他绝对不会退到十信菩萨,十信以前就不必说了,决定不退。第二个是行不退,这是大乘,绝对不会退堕到小乘。第三个是念不退,就是菩萨从此尔后,他就是一个方向、一个目标,无上菩提。真正是所谓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,他不会改变方向、目标的,他才能够达到究竟圆满的果位。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尚且如此,何况我们?

我们今天绝大多数的人不成就,原因在哪里?搞得太多太杂,他不是一门,不是一门深入。他的念头错了,我们讲思想错了,见解错了,他是什么都要想懂,什么都想学。在世间人来讲,这个想法不错,是要一切都要通达。但是他不知道,一切通达是没错,你今天想一切通达的方法错了。这些诸佛菩萨、祖师大德教给我们的,难道障碍我们一切通达吗?如果障碍我们一切通达,佛菩萨不慈悲。要怎样才能一切通达?一门深入就通达。深到什么程度?深到明心见性。哪一天一见性,就像此地讲十信心满,全通达了。这是古圣先贤教人的秘诀,你真正要成功,你可不能搞那么多;你要搞多了,就错了。不但不能搞得太多,两门都太多。你走路是什么?你走两条路,两条路不容易到达,三条、四条就更糟糕,只有一条路。无论修哪个法门,无论修哪个宗派,古往今来,真正成就的人都是一门深入。到什么时候才能触类旁通?到明心见性,也就是说到於一切法不起心、不动念的时候,这个时候可以。

诸位要知道,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他在文殊会上成就什么样的功夫?就是不起心、不动念。他在文殊菩萨那里修行修到十信心满,修到这功夫。然后出去参学,你看第一位吉祥云比丘,《八十华严》里面讲的德云比丘,初住菩萨,他去参初住菩萨,他本身就是初住菩萨。这个要知道,初住菩萨才广学多闻。四弘誓愿里面「法门无量誓愿学」是谁干的?初住菩萨。没有到初住,是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。现在时间到了。
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接著看长者论文的下一段,一乘发心。「一乘发心者,如此经十信发心,初发心时,以初会中如来始成正觉之果,普贤菩萨法界微尘毛孔重重无尽,随根本智行果而起信心,信他诸佛所得之果」,我们先看这一小段。

一乘跟前面三乘不一样,三乘发心我们可以理解,一乘发心不可思议。这是讲众生的根性,一乘根性太少了。一乘是真实,三乘是方便。世尊在《法华经》里面明白的告诉我们,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,「唯有一乘法,无二亦无三,除佛方便说」。由此可知,说二乘、说三乘、说五乘,都是方便说,实际上就是一佛乘,这很不好懂。一佛乘是什么?你本来成佛,你本来是佛,你现在还是佛,这个话会把我们讲糊涂、讲迷惑了。这些话是从法性上讲的,是真的不是假的。

为什么现在会变成这样子?很不幸的,就是你起了妄想执著,你才变成这个样子;换句话说,你是带著妄想分别执著的佛,你是真佛,你不是假佛。你现在带著妄想分别执著,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,你跟一切诸佛没有两样,你就是!这是一切如来的真实语。一乘发心,对於这句话完全肯定,一丝毫疑惑都没有,当下就能够放下。为什么?妄想分别执著是虚妄的,自性里头本来没有,一断一切断。佛门当中有个比喻,「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」,屠刀是什么?妄想分别执著就是屠刀,你一放下,你本来就是佛。佛果地上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,你没有一样不具足,没有一丝毫欠缺。

前面讲三乘发心,引《起信论》里的;今天讲一乘发心,这是本经的,「如此经十信发心」「初发心时」,我们在前面初会里面读到的,如来「始成正觉」。你就能信如来始成正觉之果,你能够信普贤菩萨法界微尘毛孔重重无尽,这在前面都学过,这是讲宇宙万物的真相。现在科学也在讲宇宙万物的真相,没有《华严》讲得这么详细、这么透彻。

我的老师方东美先生,一生专攻哲学,这是世界级的名教授。中年以后就契入佛法,晚年可以说专攻《华严经》。他晚年时代,七十岁以后,在台大开「大乘佛学」,在辅仁大学博士班开「华严哲学」,佛教经典拿到最高学府博士班的课程来学习。我学佛是他老人家介绍的,《华严经》是他特别给我介绍。《华严经》是佛经哲学概论,有圆满的理论,有周详的方法,最难得的,后面还带著表演。他说全世界的哲学书,找不到一样能跟《华严经》相等的。

我们读了之后,再看看现在的科学、哲学、宗教,我们心里就有数。你只看到这一句,这还得了吗?普贤菩萨法界微尘毛孔重重无尽,前面我们读过,是讲这个世界。大世界,今天科学家讲太空物理;微尘毛孔,现在科学家讲量子力学,这是讲的最小的,量子力学是讲小。科学今天一个是往无穷大,一个是无限小。今天科学把微观世间讲到原子、电子、粒子,现在新的名词叫夸克,这讲微尘。佛家没有那么多的名词,就用一个微尘。

微尘有等级,有大小不同,最大的微尘是「牛毛尘」。牛身上一根毛,这个微尘能够落在牛毛的顶端不会掉下去,那很小了。牛毛尘的七分之一,这就更小,叫「羊毛尘」。羊毛尘再分为七分之一叫「兔毛尘」,更细。兔毛,我们中国人写毛笔字,有用兔毛做成毛笔的,很软很细。兔毛尘再分为七分之一,叫「水尘」,就是水里面有空隙,它在水里面可以自由往来,没有妨碍,水尘。水尘再分为七分之一,叫「金尘」,就是金属。金属的密度比水大,但是还是有空隙,它通过金属没有障碍。金尘再分为七分之一,叫「微尘」,所以此地讲微尘很小,肉眼看不见。是不是现在在高倍的显微镜之下看到的原子、电子、粒子、夸克,是不是这些东西?不知道。可是微尘还能分,分成七分之一,叫「色聚极微」。色聚极微还可以分为七分之一,叫「极微之微」,佛说这个不能再分,再分就没有了。所以也叫「邻虚尘」,它跟虚空做邻居,若有若无,这是最小的。

佛告诉我们,微尘里头有世界,大世界、大千世界、华藏世界、无有穷尽的世界,在哪里?在微尘里头,这个科学家没发现。后面重重无尽,那就是什么?世界里头又有微尘,微尘里头又有世界,微尘世界里头还有微尘,那个微尘里头还有世界,重重无尽。这叫不思议境界,佛法讲其广无边、其深无底,那个深就是重重无尽。什么人能契入?普贤菩萨能入,普贤能入重重无尽微尘毛孔世界,这我们在前面读过的。

下面文说,「随根本智行果而起信心」,根本智。根本智是什么?《般若经》上讲「般若无知,无所不知」,无知是根本智。实在讲无知就是不起心、不动念。佛性、法性里面没有起心动念,起心动念是无明,起心动念你就迷了,就不觉。《起信论》里面所谓「一念不觉,而有无明」,一念不觉就是你一念起心动念,一个起心动念就是迷,就是不觉。这个不觉,就把法性里面本来具有的根本智变成了无明烦恼。所以你一定要把起心动念舍得干干净净,这个境界就是清净寂灭,这个时候心里面一丝毫染著都没有。心就是法界,法界就是心;心就是智慧,智慧就是真心。法性就是能力,现在科学家讲能量。能量就是法性,能现相好,现十法界依正庄严,十法界依正庄严就是法性。理事不二,性相一如,无障无碍,不思议的解脱境界,这个境界叫普贤菩萨法界。由此可知,根本智的行果就是遍法界虚空界的全体,一个也不漏。从这个地方生起信心,这是一乘发心。

「信他诸佛所得之果」,一丝毫没有疑惑,为什么?法性,法尔如是,他本来就是这样的。这些诸佛他证得了,我们今天没有证得,为什么没有证得?没有放下,法性上那些障碍的东西没放下。这个障碍就是妄想分别执著,佛跟我们讲三大类,每一类无量无边。妄想就是起心动念,所以我们要放,从哪里放起?从执著放起,最粗的,最严重的,要从这里放起。首先学什么?学不执著,然后再学不分别,最后再学不起心、不动念。

放下执著是本经七信位菩萨,放下分别是本经里面八信、九信、十信的菩萨,也就是我们一般讲的缘觉、菩萨、佛(十法界里面的佛)。再把起心动念放下,你就是圆教初住菩萨,证三不退,位不退、行不退、念不退,这一般人讲成佛了,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。虽然无始无明习气还在,不碍事,你到十方世界与众生感应道交,能够「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」。他希望你用什么身来出现,你就能示现。他希望见佛身,你就可以示现八相成道,以佛身而度脱之;他愿意见菩萨,你就现菩萨身;他喜欢阿罗汉,你就现阿罗汉身;喜欢天人,你就现天人身,你得大自在。就像《普门品》里面讲的观世音三十二应,应以什么身得度,你就现什么身,你说你多自在!圆教初住菩萨就做到了。

从初住往后怎么修行?没有修行的,就是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,圆满落实第一大愿,「众生无边誓愿度」。往后在示现的过程当中,示现在十法界,也断烦恼、学法门、成佛道,那全是表演,全是度众生的一种善巧方便。为什么?自己烦恼已经断了,法门已经完全通达,佛道已经成了,还要去表演。像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,八相成道,表演给我们看。在这一处表演,就是在地球上表演,这不是第一次,《梵网经》上佛告诉我们,这是第八千次。你就晓得,初住以上法身菩萨在十法界示现的次数无量无边,数不尽的。哪个地方众生有感,他就有应,他就有示现,示现有情身,示现无情身,示现树木花草,示现山河大地,真叫神通广大。

做种种示现,他一个目的,觉悟众生,必定至少有一个众生觉悟;换句话说,他那个示现就为这个众生。这个众生根熟了,他一接触这个现象恍然大悟,悟了之后,彻底放下。最后放下起心动念,他就成佛了;起心动念没有放下,没有出十法界。这是信他,信他就是信自,为什么?自他不二。

我们再接著看下面的文,「以第二会中普光明殿如来报满之果,及行果,而自信入修行」。这是在《华严》第二会当中,第二会是十信会,初信菩萨。这是什么?一乘发心,初信位菩萨。我们读到之后,真的是生无限的羡慕。一乘根性也不是无因而有的,过去生中生生世世,常常接受一乘大法的薰习,这样成就的。就像我们今天在此地学习《华严经》,我们虽然是凡夫,中下根性的凡夫,如果对《华严》挺有兴趣,锲而不舍,我们这一生在薰习。来生又遇到这个法门,可能立刻就发心,一乘发心。薰习成种!长期的薰习,锲而不舍的薰习,它才成为力量,所谓信根、信力,五根五力里头真的有信根、有信力。看到经上所说的,能信能解,决定没有疑惑,不但能信、能解,还能行,学习,依教奉行。

二会,「如来报满之果」,这就是究竟圆满的佛果。如果说如来未报满之前,那就是前面所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还没有圆满,无明习气还没有断尽。无明习气断尽,这才叫报满,圆满了;圆满之果,圆满之行。

「而自信入修行」,这个地方,圆满之果我们没有怀疑,圆满的行果是什么?这两个字要重视。一乘发心的人修行修什么?就是要修如来报满的行果。信报满之果,现在要想学的是报满的行果,我们要学习。报满的行果,近的来说就是「净行品」里面所讲的一百四十一愿;大乘教里面的菩萨戒、比丘戒、沙弥律仪;再往前面讲,三皈、五戒、十善;再往前面推它的根,我们现在不用小乘,用儒家的《弟子规》,道家的《感应篇》。如来究竟果位的行就是这些。一乘发心者一发心,这些东西他就落实了,这是一乘人,不像前面三乘。他可以说从最初入门的《弟子规》,到前面「净行品」的一百四十一愿,统统落实。真的是一行一切行,一切行一行,一多不二。十信菩萨,从初发心到十信圆满的解行,一乘发心人统统具足。所以这跟前面三乘发心不一样。

我们再看底下这段文,前面都讲过,我们再复习一遍。「金色等十色世界」,这就是十信位菩萨境界当中所现的十色世界。「即明自觉之理」,所以那是表法的,十色世界是自觉的理体。「不动智佛等十智如来」也是表法的,「即明是自心所信自心佛智」,用十智如来来表。初信菩萨,不动智如来,这个意思在前面我们也讲了很多,这个地方再提醒一句,为什么?我们现在一般人学习,心动,不是不动,心浮气躁,妄念纷飞,你怎么能契入?真正能入,除了不动之外,没有第二个办法。

《无量寿经》六方佛是表法的,东方第一位就是不动智佛。所以学佛从哪里学起?如如不动学起。如如不动是讲的心,不是讲的事,你要知道理事无碍、事事无碍。在动中成就不动,是真不动,离开动去学不动,是永远得不到不动。所以,禅定是不是盘腿面壁?盘腿面壁是最初级的禅定,你刚刚开始学,用这个方法来摄心,初步的。到禅定功夫成熟,要在日常生活当中,顺境逆境、善缘恶缘,境界现前的时候还是如如不动,那叫真不动。

五十三参里面表演修禅定的善知识,他在哪里修?善财童子到哪里去参访他?经上讲他在市廛,市廛是什么?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百货公司、商场。他在那里去逛商场、逛百货公司,那是什么?修禅定,那是修不动智。你看他到商场里面看,琳琅满目,这些新的产品日新月异,他看得清清楚楚,这是智。看了怎么样?他没有起心动念,这是不动。不像凡夫,凡夫一看到,这个也动心,那个也想买,这个也很喜欢,就动心。他在那个地方溜达,天天在那里逛,他是在那里修不动智,他是在那里修真正的禅定,善财童子去参访。这才真正是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。一般人进入这个环境里面,他的心就会被外面境界转动,那个不行,功夫不到家。好,回去面壁,盘腿面壁。功夫到家,要在这些地方,就是最热闹的场所,也就是诱惑力最强大的这种处所,你入进去之后,如如不动,不起心、不动念;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是智慧,不起心、不动念是禅定,定慧等学。这是「自心所信自心佛智」,不是外面的。

「文殊师利,即明自心智上分别妙慧」。这个分别实在讲就是大乘法里面讲的了别,没有分别心。此地这个分别就是了别的意思,明了,样样清楚、样样明了,有没有分别?没有分别,不但没有分别,起心动念都没有。就像什么?像一面镜子照外面的境界,清不清楚?样样清楚,一样都不漏,他决定没有分别,决定没有执著。

所以,佛在大乘教里头也常常教导我们,我们的修行,你看你早晨要照镜子,起来要照镜子,晚上睡觉之前洗洗脸也照镜子。照镜子的时候,你就要想到我们用心要像镜子一样。诸佛菩萨用心如镜,照得很清楚,他没有分别执著,他也没有起心动念。我们的心要像一面镜子一样,就成佛了。六道凡夫的心像什么?像照相机一样,一照就落个印象。现在数码相机也不例外,它里头印象落进去了。佛心像镜子,照的时候绝不落印象。即使在照的时候,照见的时候也不落印象,这叫妙慧。慧是明了,妙是不落印象,也就是说他没有分别执著,没有起心动念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你问他,他没有一样不知道;你不问他,他什么也不知道。所以般若无知,没有人问他的时候,什么都不知道;无所不知,任何人问他,他都对答如流,不用思考的。

所谓是一经通,一切经通;一法通,一切法通。这一部经真的通了,不但佛经你全懂了,世界上所有宗教经典你也全通。不但宗教里头,就是世间法里头,像中国的《四库全书》、外国的百科全书,全通了。为什么?那是自性里面的东西,你明心见性了,是自性里头的东西,你怎么会不知道?哪有这种道理?你要不见性,这里头就有障碍,那就是什么都不通。见性之后,障碍没有了,现在科学家讲的空间维次没有了,时空没有了,这是事实真相,诸法实相如是。

再看底下文,「与古今三世诸佛同一体用,分毫不差,方名为信发心」,这是《华严经》上的初信菩萨。信发心,这个发心是一乘发心,跟三乘不一样。真正相信自己跟古今(古今就是过去、现在、未来)三世诸佛同一个体,同一个作用,分毫不差,这才叫初发心菩萨。断证的功夫跟小乘须陀洹平等,那就是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,三界八十一品思惑没断,见惑断尽。根本烦恼里面,贪瞋痴慢疑恶见,这六个根本烦恼,末后的恶见没有了,恶见就是见惑。小乘人证须陀洹果位,大乘圆顿根性,断烦恼是平等,智慧完全不同;换句话说,他的见解跟诸佛没有两样。这是一乘发心。这就是长者在此地为我们做个简略的介绍,二会六品经,这我们学过的。

「从此信心,以佛名号品,即明所信十方示成正觉佛果之号遍周」。这一段很重要,我们学习应当把它背过,为什么?人家问你,「佛名号品」讲的是什么?这几句是正确的答案。佛教是什么?慈悲为本。初住以上就在十方示成正觉佛果之号,周遍法界,周遍法界虚空界。

佛的名号是表法的,对谁表法?对众生表法。众生根性不同,佛的名号不一样。对一个众生来说,迷可不是一断一切就断,他慢慢的断。你看十信就分十个阶级,所以每个阶级用的名号不一样,这我们看过了。在我们这个世间示现成佛,无论是哪个菩萨来示现成佛,都叫做释迦牟尼佛。释迦牟尼佛是通名,不是专用的。为什么称释迦牟尼佛?释迦是仁慈的意思,牟尼是寂灭的意思,清净的意思。这个世间的众生没有仁慈,对众生没有仁慈,所以佛教化众生要以仁慈为教学的目标。此地众生对自己心不清净,所以用牟尼;牟尼就是清净心,释迦就是仁慈。所以释迦牟尼这个名号是提醒我们对别人要仁慈,对自己要清净,就是这个意思。这就是佛在我们这个世间教化众生的目标,教学的总纲领、总方向,你不能不知道。所以佛的称号周遍十方,它不是一个人专用的名号,它是表法的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

返回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讲记目录

生死书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