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一五一八讲)  2006/2/5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12-17-1518
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净行品第十一」,偈颂第四大段,「将行披挂」第三愿看起:

【著下裙时。当愿众生。服诸善根。具足惭愧。】

这一段一共有六愿,这个六愿总的来说,就是下座的时候整衣,把我们的衣服要整理一下。这是必须要知道,这是古时候印度的习俗,也是礼貌,算作是我们中国人讲威仪。下座是在中国讲的,因为中国禅堂、念佛堂都有座位,讲堂当然也都是有课桌、有课椅。而且中国的服装跟印度人不一样,比较上容易;印度的服装,入座跟起来的时候,都要把衣服整理一下,因为他是披在身上的。『下裙』,这是下衣,我们晓得古时候讲衣裳,裳就是裙。裤,中国人做的裤子,起源比较晚,在中国历史上记载的,春秋时代还都是衣裳。

「著下裙时」,下裙是系带子,所以这是挂,披挂,挂是下裙。清凉大师在《疏钞》里面注的不多,但是把意思说出来了。「下衣盖丑,故愿得惭愧」,你看他从这个引申的意思。人跟动物不一样,人皆有羞耻之心,从羞耻自然就有『惭愧』之心。惭是自省,我们一般人讲,对不起良心,这是属於惭;愧是外面的舆论,也就是我们现在讲,一般大众对你的批评。你行善,大众对你赞叹,对你赞扬,这是好事情;你做的错事,造的罪业,社会大众责备你、批评你,这叫愧。所谓愧对社会,愧对祖宗,愧对同伦,这个意思在里面。如果人要不知耻,人比畜生还坏。

现在伦理道德确实在整个社会几乎已经消失了,现在几个人懂惭愧?惭愧在大乘佛法里面,是属於善心所,《百法明门论》里面给我们排列的。无惭、无愧,在三大类烦恼,根本烦恼之外有随烦恼,随烦恼有大随、中随、小随,这两个属於中随,无惭、无愧。无惭,做任何坏事,就是没有良心了,他不懂什么叫良心,也不怕别人的批评;就是说舆论他不在乎,你怎么说,我干我的。人走到这个地方,诸佛菩萨、圣贤人都没有办法救你。什么人可以救?什么人可以回头?还有惭愧心的人,虽然做了坏事,有时候想想还受良心的责备,这就是惭心所;还怕外面舆论的批评,愧心所。所以当著下衣的时候,裙、裤都是属於下衣,就联想到遮丑,就想到知耻。

中国古人常讲的,「知耻近乎勇」。人能够知耻才能够奋发图强,才能够顶天立地。我们想一想,人生在世最大的耻辱是什么?是不明事理真相,胡作妄为,造作罪业,感召三途苦报,这是极大的耻辱。对不起父母,对不起祖宗,辜负了这一生得人身,大乘教佛常讲人身难得。如果是闻佛法,那对不起佛菩萨,对不起经教,虽闻没有认真去做。今天我们想想,想想自己,再看看周边的环境,可以说全都迷失了方向。如果我们不是在经教里面长时间的薰修,早就迷了,跟世人决定没有两样。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摆在前面,怎么能不动心?怎么能不贪图?换句话说,贪吝心起来之后,决定干的是损人利己。损人利己这句成语,实在讲说错了,错在哪里?损人决定不利己。要把事实真相说清楚、说明白,让人家觉悟。

因果教训里面常说,连美国的凯西也肯定的说出来,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一生所感受的,没有一桩事情不是与前生的行业有关联,这就是讲因果。既然与前生行业有关联,我们今生一切造作的,当然跟来生又有关联。佛法说得好,「欲知前世因」,我们要想到过去生中造的是什么因,「今生受者是」,你这一生所受的,无论是人事环境、物质环境,你所受的就是你前生所造的。「欲知来世果,今生作者是」,你要想到我来生果报如何?这一生你所想的、所做的,这是来生的因,你就明白了。所以损人怎么会利己?哪有这种道理?跟你讲真话,损人决定害己,得不到丝毫的利益。

像现在社会上,欺骗人的事情层出不穷,什么都有假的。我听同学跟我说,鸡蛋都有假的,这不是笑话。饮食现在真的是不可靠,用些化学的东西,吃了叫人得病,你就害人!你的东西卖出去,你得到人家的钱,你是假东西,欺骗别人,就是让人家生病,甚至於要人的命。这种人、这种事,能忍心去做吗?现在人实在讲唯利是图,不考虑后果,他不相信因果报应,不相信人有来世。这是什么造成的?科学成就造成的。人相信科学,相信现世,不相信有来世,所以他敢作敢为,这实在讲是不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。

在过去,中国人相信圣贤教诲,相信伦理道德,相信善因善果,恶因恶报,两千多年历史所记载的。冷静去观察、去思惟现在这个时代,你看资讯报导的这些因果报应的事情也很多,大家看了怎么样?无动於衷,「这个事情很奇怪,不可思议」就完了。绝不想想,考虑一下,这些事情如果我们遇到,应不应该做?没有人想这个问题;只想想「这个怪事情,科学没有法子解释」。我们希望这些事情多报导,可是媒体里头也有很多限制,不愿意报导。为什么?这是宣传迷信,实际上他自己才真正是迷信。你看行善的人,心善、行善,你仔细去观察,还是真的有好的果报。无恶不作的人,你去观察,纵然他一生还能享受一点福报,他的后代,你去观察。细心观察这个事情就在面前,亏心事做不得!

对於因果教育要重视,印光大师一生极力宣扬,比宣扬佛法还重要;他把宣扬因果摆在第一,把宣扬净土还摆在第二位。我在早年,三十年前,看到老法师这种做法,我感到奇怪。净土宗一代祖师,为什么这个做法?想了很久才想通,才知道他那个用心,悲心!了不起。救今天的世界,用什么样的学术,用儒、用佛,都来不及了,这个教育所谓是「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」,来不及了。唯独因果,你真正明白因果,你才晓得因果是真可畏,善恶报应如影随形。

我们自己命不好,没有关系,能改!「佛氏门中,有求必应」,你想得财富,能得到,想得功名,能得到,《了凡四训》《俞净意遇灶神记》是好例子。了凡先生命里头没有什么财富,也没有功名,功名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学位,他的学位只到秀才,举人的命都没有,进士更不必说了。古时候的进士,像现在的博士学位一样,举人像硕士,秀才相当於学士。这三个学位他只有第一个,不算功名,举人才算功名,就是高的学位他没有。结果考举人考中了,考进士也考中了,命里没有的。寿命只有五十三岁,他活到七十四岁走的,多活了二十年,这是什么?改造命运!

用什么方法?你看云谷禅师教给他的,中峰禅师教给大众的,这在《了凡四训》里面都有记载。我在学佛之前得到这本书,大概在两个月当中,我把它看了三十遍,非常受感动。想想自己的毛病跟了凡先生相比差不多,福报还不如他。他还有个秀才的命,我连秀才的命也没有;他虽然贫穷,生活还能维持得下去,这个我比他都不如;寿命他还有五十三岁,我只有四十五岁,差很远。所以我读了之后,认真的反省,改过自新。闻到佛法之后,我也一无所求。

「佛氏门中,有求必应」是章嘉大师教给我的。教给我求有求的道理,有求的方法,如理如法,没有求不到的。你看人求作佛都能求得到,这是最难的事情,作佛都能求得到。这个世间功名富贵,在佛法讲,李老师常讲,这是鸡毛蒜皮,太简单了,没有一个人求不到。我们讲改造命运。这是很小很小的利益,得财富、得聪明智慧、得健康长寿,这是很小很小的利益。作圣、作贤、作佛、作菩萨,那是大利益,世间人可惜没有这个眼光,没有这种远见,只看到眼前。

眼前的小利怎么求?佛告诉我们,我们过去生中所种的因,就是这个,布施!财布施得财富,法布施得聪明智慧,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,你要想得,你就先施。你看我们中国一般的术语里头,「舍得」,实在讲这是佛门的术语,现在在社会上普遍流通。你能舍就有得,你不能舍就没有得。你欢喜舍,你得的就很容易。你舍的时候舍得很难受,舍了又后悔,能不能得?能得,得来很费力气,得的没有那么痛快。所以你用什么样的心舍,用什么样的方式舍,将来你得到的时候也是这样的。有人赚钱赚得很辛苦,那是从前舍的时候很难过,舍了又后悔。看到别人舍,自己又不好意思不舍,这种心情,将来自己赚钱赚得很辛苦。如果舍得很痛快,舍得很欢喜,以后赚钱就赚得很容易,就这么回事情,业因果报丝毫不爽。

老师把这个道理、方法教给我,我就认真学习。可是我学习的时候没有求果报,财富、聪明智慧、健康长寿,我都不求。我们只有一个念头,这个事情是应该做的,好事应该做,应该帮助人,应该帮助社会,尽心尽力。来生,我们知道有净土,我们决定求生净土,对世缘没有一丝毫留恋,我们懂得,你将来往生的时候自在;如果对世缘还有留恋,走得很辛苦。走得很辛苦,那往生就不可靠;换句话说,你没有把握。

所以,凡是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真的先要问问良心,可不可以做,不可以做的决定不能做。对别人有伤害、不利的,决定不可以做,不但对人,对小动物都不可以。蚊虫来叮你一口,无非是它饿了,想找点东西吃,犯不犯死罪?不犯死罪,不能一巴掌把它打死,不可以。不可以用杀虫药杀它们,它也是一条命,一定要尊重生命,爱惜生命。我们不希望别人伤害我,我也没有权利去伤害一切众生。如果你行菩萨道,欢喜,蚊子来叮你,「我供养你」,这是修布施。普贤行愿里面的「广修供养」,你为什么不布施它?不愿意布施,赶走就好了,不可以杀它。

你要有这么样的警觉,连这些小动物,它好像是来伤害你,你都有慈悲心对待它,你怎么会害人?你怎么可能有对别人不利的念头、不利的行为?不可能。我们学到这些东西,统统就落实在生活上,把我们的观念,把我们的生活行为,统统改变。日常生活当中,像这六愿都是属於穿著衣服,穿著衣服也表法。从表法当中就发相应的大愿,愿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,『服诸善根』。以「善根」做为我们的衣服,做为我们的礼服,这就是佛法,圣教,重实质不重形式。底下第四愿:

【整衣束带。当愿众生。检束善根。不令散失。】

现在的衣服已经进步了,不用带子。用什么?钮扣。古时候的衣服有带子,像我们现在穿的衣服,这是勾环,从前这里是带子,是用带子的,确实『整衣束带』,带子要把它绑好。现在用勾环比带子方便多了。海青(大袍)这个地方从前没有扣子,都是带子,里面也是带子,外面也是带子。海青是汉朝时候的礼服,宽袍大袖子,汉朝时候的,现在出家人还穿这个衣服。长褂、小褂是明朝时候的衣服,但是都有改进。明朝这个衣服也是有带子的,但是现在都用钮扣代替了,一定要把它扣好。腰有腰带,裤,不但裤上面有带子,裤口也有带子,袜有带子,鞋有带子。「整衣束带」,你要穿著整齐,带子束起来,人觉得特别有精神。这时候你看,这是菩萨,与其相应的弘愿自然就生起了。

『当愿众生,检束善根』,「善根」是什么?这个要知道。佛在经论里面告诉我们,世间善根有三,三善根。世间所有一切善法,都是从三善根生的,这三善根就是无贪、无瞋、无痴。所有一切世法善根,这个世法是通六道的,三善根。你要检查检查有没有?要把这个三善根把它束好,不要『散失』。现在我们想想,三善根有没有?没有了,取而代之者是三毒,三善根的反面就是三毒:贪瞋痴;贪瞋痴生世间所有一切不善。我们说不善,这个话是文明话,要是说得难听一点,恶毒,世间所有一切恶毒都是从贪瞋痴生的,你说这个多可怕。

佛告诉我们十法界的业因果报,在业因里面讲,无论在哪一道都是无量因缘,很复杂。虽然很复杂,有没有一个最重要的?在这许多复杂因缘当中,哪个因是最重要的因。佛给我们讲,贪这个因是饿鬼道,贪心堕饿鬼,瞋恚心堕地狱,愚痴堕畜生。三恶道的果报从哪里来的?三毒烦恼所感应的。

这些东西,人不相信,要等科学来证明,希望科学家努力,再能够有进步的发展,就是突破空间维次,你才能看到。十法界,用科学家的术语来讲,是不同空间维次,就好像我们看电视,不同的频道。我们现在没有能力在一个画面上,把所有频道都看到,没有这个能力。突破空间维次的人,确实所有不同空间维次不但看到,而且怎么样?它不混乱,每个法界都看得很清楚、很明白。佛法里面讲法界,科学家讲不同空间维次,十法界依正庄严。什么人能看到?阿罗汉以上都能看到。天,天道有神通,我们习惯讲神通,他能够看到欲界以下,欲界以上他看不到。欲界以下的,人道、畜生、饿鬼、地狱,他都能看到;看到之后才晓得,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六道轮回这桩事情,现在西方有不少高等的知识分子也明白了,讨论这个问题的文章、书籍也有相当的分量。跟我们东方的典籍合起来看,你就晓得这个事情不是假的。

人道的业因是五戒、五常,儒家讲的仁义礼智信,一生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不离这个标准,你才能得人身。从这个地方我们也能够体会,古人所讲的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他要不善,他得不到人身。既然你到人道来得个人身,你前生都是修五戒,都是懂得仁义礼智信,你才能得人身。这在佛法讲引业,引导你到人道来投胎,得人身的。至於得到人身之后,每个人富贵贫贱不相同,有人富有,有人贫穷。这是什么原因?满业不一样。满业是什么?你过去世的,就是佛法里面给你讲的布施,三种布施,财布施、法布施、无畏布施不相同,每个人不一样。

如果这三种你都很欢喜的布施,那你这一生的命真好!发大财,又有聪明智慧,又有健康长寿,你过去生中修的。至於做大官的、做帝王的,现在讲做国家领导人的,乃至於国际的领导人,省、县、市的领导人,他们修的是什么?大乘教里面讲,他们多半是在宗教里面修持的,宗教里头讲的善,这个有道理。前世都在佛门修的,这一生做了大官,把前世的事情忘掉了,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记载。这些达官贵人,前世都是出家人,很可惜,他没有求往生极乐世界,一转世,来生就变成贵人。出家人法布施多,所以做贵人多半很有才学,有学问;在物质生活上能过得去,并不是非常富裕。在家居士在佛门里面修行,一样!这些话从前人相信,现在你要讲给一般人听,他一定摇头,「你在这里搞迷信」,他不相信。你要是很细心冷静去观察、去思惟,它真有道理!所以我们对於三善根的保持,比什么都重要。这一愿里头教给我们「检束」,前面一愿教我们「服诸善根」,都是不离开三善根。

出世法里面,菩萨善根只有一条:精进,勇猛精进;精是不夹杂,进是不退转,我们都要晓得。这个经是菩萨法,不是我们凡夫,所以此地讲的善根,当然是精进。这一百四十一愿是法身菩萨修的,法身菩萨起心动念不离这一百四十一愿。我们把水平降下来,降到我们现前这个阶段,我们讲三善根,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不贪、不瞋、不痴,这叫真修行。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,不该得的不求、不取;你应该得到的可以,你工作的报酬,应该得到的;非分之财,不应该得到的。可是你要晓得,不应该得到的你得到了,还是你命里有的;你命里头没有,不义之财你也得不到。但是不义之财你要是得到,你命里头的财库就有亏折,亏损,打折扣了。

譬如你这一生,你这一生财库里头你可以拥有一亿,说多一点。可是你心行不善,处处总想占别人的便宜,伤害别人,自己获得利益,财富。你命里有一亿,结果你的一生当中你所得的财富,算算大概没有那么多了,打了对折,甚至於打得更多,变成二成、三成,一亿就变成了二千万、三千万。为什么?亏折了,用心不善,尤其是伤害别人,加减乘除里头那是除,不是减。小的不善是减,大的不善是除;翻过来,小善加,大善是乘。如果你行大善,能够舍己为人,你命里头一亿就可能变成二亿,可能变成三亿,乘!你起的大善。

所以在顺境里面没有贪心,财物不动心。至於做好事情,随缘、随分,有缘多做,没有缘少做,再没有的时候不做,你的功德都是圆满的。《楞严经》上佛说得好,「发意圆成,圆满功德」,就是发心,你有这个念头,有这个念头没有这个力量,你的功德是圆满的,你有心,这是大乘教里头。大乘,你看在戒经里面结罪,论心不论事,你有没有这个心?事是缘分,缘分,一个是自己的缘分,一个是众生的缘分。众生没有福报,你的福报加给他,他不能享受;必须我也有能力,众生也有福。所以,为什么佛菩萨做一切功德不居功?你要晓得道理在此地。我虽然修的有这分福报,他也有福;他没有福,我有福不行,他受不了。既然彼此双方的,还有什么功可居?

所以总要把这个道理搞清楚、搞明白,念念不忘无贪、无瞋、无痴。翻过头来,贪瞋痴三毒可不得了,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容易起这个念头。念头一起就知道,贪心是鬼道,一念瞋恚就晓得是地狱道。何必?何必要发脾气?何必要动瞋恚心?不是他堕地狱,自己堕地狱;愚痴,事情搞不清楚,畜生道,干不得的!整束衣裳,你看发这种相应的愿,我们应当要学习。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休息几分钟。
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接著看下面第五首偈颂:

【若著上衣。当愿众生。获胜善根。至法彼岸。】

『上衣』,清凉大师完全是用我们本土话的意思来解释,「即衫袄之辈」,这都是我们中国的服装,上衣。与这个相应的愿,『当愿众生,获胜善根』,这著重在「胜」字,「胜善根」当然不是世间善根,确实是精进。精进这两个字,也就是过去祖师大德常常教导我们的,一门深入,精;长时薰修,这是进。用这八个字来解释精进,最恰当不过。

『至法彼岸』,彼岸是一真法界,此岸是十法界。这是真正的彼岸。相似的,不是真的,相似的,此岸是六道轮回,彼岸是四圣法界;声闻、缘觉、菩萨,那不究竟,一定要超越十法界才是究竟。超越十法界,在大乘教里面,一定要断见思、尘沙、无明,这三大类的烦恼要断尽,你才能够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禅宗的话,在教下叫大开圆解。教下大开圆解,跟宗门里面的明心见性,同样境界,术语不相同,才真正是「至法彼岸」

「法」,我们可以把它称作法王,法王是佛、是菩萨,就是到佛的那个岸那边去了,见性成佛。这桩事情在末法时期,真的,没有人能做得到。末法时期不要说是明心见性,就是证个初果、二果的都没有了,现在我们看看现前的社会,你就知道为什么没有,答案不必说,这整个社会现象就是明确的答案。你会不会在这个境界里面被污染、被干扰、被影响?你会被这个环境影响,你会被环境干扰,你会被环境污染,你怎么能证果!初果是要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,在这个环境里面,你没有办法,你做不到。所以今天修行修得再好,往哪里去?来生是人天两道,下品得人身,上品生欲界天。能够生色界天的就非常希有,这是现实的状况,我们不能不明了。

明了之后,然后才知道还有个方法可以「至法彼岸」,这个方法就是净土宗的带业往生,除这个法门之外,再就没有第二个法门了。《华严》到最后,诸位都知道,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这是「获胜善根,至法彼岸」。是不是胜善根?是胜善根,就是《无量寿经》上教导我们「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」,这就对了。你看「一向专念」,一向就是一心,一向就是一门,一门深入;专念就是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。你说是不是胜善根?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至法彼岸。那边的法王是阿弥陀佛,《无量寿经》,世尊对弥陀的赞叹,称他为「佛中之王,光中极尊」,这个赞叹到极处了。世尊的赞叹,就是代表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的赞叹,我们要知道!可不能够疏忽。

末法时期,要想真正得到这八个字,「获胜善根,至法彼岸」,就是这个法门,「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」。接著这八个字,四句十六个字度尽,末法还有九千年,度尽末法九千年的众生,这个法门三根普被,利钝全收。可是得要把它讲清楚、讲明白,不但讲清楚、讲明白,而且还要做个好样子给大家看,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特别是在这个时代,往生的人要真正用功,最好的榜样是预知时至,没有病苦。像谛闲法师那个锅漏匠的徒弟一样,多么感动人!在这半个世纪之内,五十年之内,我们看到的、听到的,预知时至,站著往生,坐著往生,我自己知道的有十几个人,这是给我们做见证的。

我记得好像,应该是在我初出家那时候,我大概是出家第三年到佛光山。佛光山是开山的时候,只有一个佛学院,山上都是树木,荒山!办了个东方佛教学院,有一百多个学生。我在山上时间不长,只住了十个月我就离开了。我的印象非常之深,有天晚上,月光非常好,它前面有个小池塘,以后做了放生池,我在的那时候还没有。我们在池塘边上,晚上,晚饭之后有几个同学坐在那里讨论问题。有个工人走过来,那个工人是佛光山的长工,它的工程很多,这个工人长年住在山上。看到我们这些出家人,他来了,给我们讲个故事,家乡的事情。家乡一位老太太,念佛三年,站著往生,很感动人。那时候很近,才两年前,台南将军乡。以后我到高雄讲经,谈到这个事情,有人告诉我他们都知道,知道这个事情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这个工人是将军乡人,这个事情就发生在他们那个村子里。

老太太人非常善良,非常忠厚,他说三年前娶了个媳妇。媳妇学佛,老太太拜神,反正是神佛都拜。媳妇就劝她专念阿弥陀佛,不要去到处拜。婆媳关系处得还不错,老太太就听她媳妇的话,家里面设了佛堂,每天念阿弥陀佛。三年之后,有一天(她的儿子媳妇都很孝顺),跟儿子媳妇说你们先吃饭,那是晚上,「你们先吃饭,我去洗个澡,不要等我」,她去洗澡。儿子媳妇还是等她,结果等了很久,怎么还没有出来!去看看,房间没有人,真的她洗过澡了,换了衣服。结果找到了,她在佛堂前面,穿了海青,手上拿著念珠。喊她不答应,仔细上去一看,她已经走了,站著走的。那个工人跟我们讲,「念佛往生是真的,一点都不假」!他们附近邻居亲自去看的,三年,预知时至。她不告诉家人,怕他们扰乱,你们去吃饭,不要管我,洗了澡之后真走了,一点都不假。这就是她三年当中,真的媳妇教给她的她听了,「获胜善根,至法彼岸」。至於坐著走的,预知时至的,都很多!

李老师的往生,虽然没有明确告诉人哪一天,没听说,可是两年前他就透消息给大家了。那时候我在台北讲经,他老人家在讲经的时候宣布,劝大家要好好的用功,认真的学习,他说「我讲经只讲两年了」,说了这么个话。过了几天,台中有几个同学到台北来找我,把老师这个话告诉我,问我老师说这个话是什么意思?我听了之后告诉他,两年之后他要走了,他向你们大家宣布。果然,两年之后他往生了。不能说他不知道,他很清楚,他确实万缘放下。

台中虽然有那么多事业,他跟我讲过几次,他说你在台中这么多年,别人不知道,你很清楚,他说「我走了之后,四分五裂」。我听了点点头,我也没有说话,我很清楚。老师在,维持一个团结的形象,彼此都有成见,谁也不服谁。当然这些事业各个都独立的,不能连成一体,就像父亲死了,儿子就分家。那不是一家,分家了,也是个正常现象。

我们是外面的人,虽然在台中跟老师修学,我们在台中没有根;换句话说,我们什么也分不到。好在老师给我一部《无量寿经》,我就得到这么一份遗产,《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》。这一本是他老人家早年在台中讲这部经,他自己的注解,注得很简单,眉注,毛笔写的,段落都画出来,我看到非常欢喜。他给我之后没有多久,我就很想讲这部经,因为他的注解我能看得懂,我能体会得到。我就向他老人家报告,在台北讲这个经行不行?他告诉我,不行!我说为什么?他说你年岁太轻了,刚刚出去,这个经争议很多,恐怕别人要是提出来,你招架不住。所以我不得已换改讲《楞严经》《楞严经》没有争议,我在台中学了三年,曾经复讲过一遍,老师同意。

所以《大乘无量寿经》夏莲居居士的会集本,到李老师往生之后,我才想到他老人家这个本子没有人见过,知道的人不多。我就把它翻印,照相影印印了一万本,以这个功德回向给老师。这个本子流通出去之后,当时我在美国,那边同修看到之后非常欢喜,就请我讲。所以我第一部《大乘无量寿经》是在美国讲的,在加拿大温哥华讲过。那个时候有留的录音带,还没有录相,录音带。录音带流通到台湾之后,台湾同修听了也很欢喜,希望我多讲。所以《无量寿经》,那些年当中总共讲了十遍。新加坡这次是第十一遍,没讲完,大概讲到差不多是一半。

提到这个地方,我们今天讲到这两句经文,才想到在末法时期依这个法门才是真正的殊胜善根。我们对这个经、对这个会集本没有怀疑,学习的时候不夹杂、不间断,依教奉行,求愿往生,必能如愿,这就是至法彼岸。又何况《华严经》到末后,我对於净土法门,完全接受而不怀疑,还不是在李老师会下。李老师曾经多次劝我,我只能说我对於净宗不反对,没有意思修这个法门,我喜欢经教。所以李老师教我学讲经,那是我这一生当中感谢他的。我遵守他的教诲走这条路,一生没有改变方向,一生遵守他的规矩,讲经这些规矩,获得的利益太多了。什么时候对於净土真正皈依?是在讲《华严经》

早年在台北讲《华严》,那时候没有录影,这些设备都没有,还早,还不是华藏图书馆,是志莲精舍。我记得好像是民国六十年,开讲《华严》,一个星期讲三次,进度也很快,比现在讲的快得多了。我记得讲了也相当长的时间,因为有时候出国,经就停下来,回来继续再讲。前后一共讲了十七年,讲了一半,《八十华严》讲一半,《四十华严》也讲一半。因为我们一个星期讲三次,两堂是《八十华严》,一堂是《四十华严》,这种讲法。

在有一天,忽然有了个疑问,《华严》毗卢遮那佛的上首菩萨,文殊、普贤,他们两个学的什么法门?《华严经》后面还没讲到,我就读。读到后面果然看到,文殊、普贤都是发愿求生净土,这个让我很惊讶。不但他们两个求生净土,还引导华藏会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统统求生净土,这是太殊胜了。然后回来再看看「善财童子五十三参」,善财修什么法门?当然,善财是文殊菩萨入室弟子,文殊菩萨的传人,老师求生净土,这是第一个学生,总不会走第二个法门。

《四十华严》虽然讲了一半,粗心大意,没有细心的去观察。再细心一看,善财童子遇到第一个善知识,是文殊菩萨给他介绍的,德云比丘,第一个参访,文殊菩萨介绍的。德云比丘修什么法门?念佛求生净土。他修的法门,现在人是不容易,叫般舟三昧,也叫佛立三昧,说佛立比较好懂。修行期限是以九十天为一期,九十天当中,修行的人,就是念佛人,不能够坐下来,不能够躺下来,可以站著,可以走著,这叫般舟三昧。这个很不容易,九十天不睡觉,不眠不休,勇猛精进,真的叫获胜善根。我们在《华严经》上看到,德云比丘是修这个法门,专念弥陀,求生净土,善财第一个遇到的老师。印度跟中国都有这个传述,「先入为主」,头一个老师教你的,先入为主。

再看最后一位,第五十三位,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这才恍然大悟。善财修什么?念阿弥陀佛。当中所参访的,那就是广学多闻,任何宗派、任何法门,他没有不知道的。虽然统统都参观、都观摩,他有没有修?没有。怎么知道没有修?最后「恋德礼辞」,感谢、礼拜、辞退;辞,就是没有修这个法门。这个法门他知道、他明了,你想修他可以教你,他自己没有修,一句佛号念到底。我这才明白,这个搞清楚了,对净土才死心塌地,没有话说了,才知道这个法门无比的殊胜。再想想自己的根性,搞别的真不容易,教下大开圆解,宗门明心见性,太难了!老师过去给我所讲的,提醒我的,那个时候还不能完全接受,现在想一想完全明白了,死心塌地回过头来,念佛求生净土。

所以这个法,我才体会到,所谓难信之法,真难信!我要不是《华严》《法华》《楞严》这些经的基础,很不容易接受这个法门。我从年轻可以说,如果这个道理我没有搞清楚、搞明白,让我在这里头起信心是做不到的,我愿意认识你、了解你,但是信心不容易生起。在读书的时代,我在基督教两年,没有受洗;我在伊斯兰教差不多有一年多,我对它很尊敬。所以佛门没有接触过,接触到很长的时间,自己《华严经》讲一半才恍然大悟,这不容易!再看末后这首:

【著僧伽黎。当愿众生。入第一位。得不动法。】

我们看清凉大师的注解,「前已辨袈裟」,『僧伽黎』是袈裟里面的一种,前面介绍过,「故此直云僧伽黎,僧伽黎者,义云和合,新者二重,故者四重,要以重成,故云和合,即是三衣中第一衣故」。出家人的三衣,第一就是「僧伽黎」,僧伽黎我们通常称为大衣,二十五条衣,现在中国人习惯称二十五条衣。我们现在用的这个,就是二十五条衣,叫僧伽黎。你看里面竖条二十五条,横的四长一短,你看这个形式,所以一般俗称为福田衣,是用杂碎的布缝成的。

诸位要晓得,古时候托一钵饭容易,做一件衣非常不容易。出家人的衣是从哪儿来?是在家人丢弃的破衣服,不能再穿了,丢掉的,出家人捡垃圾,把它捡起来。捡起来之后,把它洗干净,还可以用的,裁成一小块一小块,连缀起来,以这个来做衣。没有那么大的、整块的布人家会布施给你。你捡来的,质料一定不相同,颜色也不一样,缝制起来之后把它染色,染成这样的咖啡色,这不是正色。前面讲的,袈裟就是染色,不是正色。所以托的这钵饭也叫袈裟,袈裟就是很多东西杂烩在一起,衣服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混合在一块,所以它有和合的意思。一钵饭不是一家人给的,他托了好几家,这个人给一点,那个人给一点,什么味道都有,酸甜苦辣咸都有,所以叫袈裟味。袈裟就是杂染的意思。

三衣,这个大衣是礼服,二十五条是礼服。通常普通穿著七条,叫七衣,工作服五条,叫五衣;五衣是工作服,七衣是普通的衣服,二十五条是大礼服,重大的庆典活动才用这个,才用二十五条衣。讲堂里面的佛事,这是最隆重的,世尊一生,他老人家的工作就是讲经说法。所以在这个场合当中,我们一定要用大衣,二十五条衣。初学佛的时候,对这个衣服一格一格的不懂,向老和尚请教。老和尚讲这一格一格就像种田的田地一样,所以称为福田衣。众生要想种福,到佛门里面来修供养,种福,福田衣。习俗都是这么称的,也没有人能搞得清楚。

我在一九九九年,中国建国五十周年纪念,那个庆典规模很大,宗教局邀请我回国去观礼。所以那一次我到北京,国家宗教局接待的。正好历史博物馆展览山东青州出土的一批文物,南北朝时代的,大概距离现在是一千七百年,早期的这些佛教文物在那边展览。叶局长邀请我,同时邀请文物局的张局长,两个局长陪同我去参观。我看到这里面有三尊毗卢遮那佛,我们讲《华严经》《华严》是毗卢遮那,这个像雕得非常庄严。我仔细看他这二十五条衣,每一格里面都有图画。我细细一看,上面这层是佛法界、菩萨法界,到最下面是地狱法界,我才恍然大悟!这一格一格代表什么?无量的法界,无量的法界在一个衣上,就是一体。我悟出这么个道理,遍法界虚空界一个法身。

大乘教里常常讲,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」,我这才明了。所以它每一格一样大,代表平等。在十法界里面讲,一法界显,九法界隐,只有隐显不同,没有生灭;法界确实不生不灭,它是表法的。僧伽黎如是,我们就明白,七衣、五衣无不如是,二十五条衣里面,你看得多,这个表法的意思非常明显。五衣是一长一短,它的格子少,表法的意思没有二十五衣那么样的明显,我懂得这个道理了。我说那次北京没有白去,如果不是到历史博物馆参观这一次,这个衣是什么意思一直都不懂。可见得佛门就是连穿著,统统都是教学,让你看见的、听见的、接触到的无非佛法,没有一法不是佛法。所以开悟的人讲,悟了之后原来头头是道,左右逢源,你所看到的、听到的、所接触的,无一不是。我们看到这个画面这才明白。

所以发这个相应的愿,『当愿众生,入第一位,得不动法』。「第一位」,如来究竟果地,这是第一位,等觉菩萨是第二位,法云地菩萨是第三位。第一位是究竟果地!「得不动法」,不动法才是究竟圆满法。我们在《弥陀经》读到的六方佛,这是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,他老人家是意译的,玄奘大师的《弥陀经》是直译的,里面是十方;罗什大师省略了,只讲六方。东方第一位佛,阿閦鞞佛,翻成中文意思是不动,不动是根本。不动是什么?法性,法性也叫真如,也叫本性,也叫自性。佛说很多名相,为什么说那么多?叫你不要执著,「名可名,非常名」,不要执著名字相,知道它代表什么就行了。这是佛说法、教学的方便,我们要懂得。

只有自性是不动的,除了自性之外,跟诸位说,没有一法是不动的;连虚空都有生灭,没有一法是不动的。现在科学家说,物质现象从哪来的?无中生有,无就是不动法,它能现相。所以《华严经》上讲宇宙万有是怎么回事情?「唯心所现」,这个心是真心,不是妄心,就是法性,法性变现的,它能现。现的这些它产生变化,变化是识的作用,就是妄想分别执著;随著一切众生妄想分别执著它产生变化,十法界依正庄严,「唯识所变」。这是大乘教里面给我们解释宇宙的起源,万物的起源,生命的起源,这个生命的根,宇宙万物生命的根是法性。法性不是缘起法,法性没有生灭,没有始终,没有开始。

所以佛在经上讲,法性是什么回事?法尔如是。用现在的话就是自然而然的,其实自然而然还没有法尔如是这句话说得妙,本来就是这样的。你要是对这个起疑,起了疑问,那叫无明。一切众生迷失了自性,怎么迷的?就是在这里头起了一念疑情,这一念疑就迷惑了,一念觉,众生就成佛。迷不是真的,妄心!迷能不能破?不能,你要是破迷就更加迷惑。到那个境界,这修行人常讲的,「此处用不得力」,完全要回归自然,你才大彻大悟;想用一点点心,起个念头,错了,永远见不到。

所以只要你把起心动念放下,原来就是!没有一法不是。可是什么人能把起心动念放下?先有起心动念,而后才有分别,才有执著,这是讲迷发展的过程。我们现在要回头,回头一定先断执著,再断分别,最后再断起心动念,反过头来才能还源。我们现在於一切法还有严重执著,这个很糟糕,这个佛法说悟门堵塞了,边缘都找不到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

返回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讲记目录

生死书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