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二三一讲)  澳洲净宗学会  档名:12-17-0231

请掀开经本,月天子长行第九句看起,前面一条虽然跟诸位说过,意思还没有能够说尽,我们今天再做一个补充,这是第八句:

【星宿王自在天子。得开示一切法如幻如虚空无相无自性解脱门。】

我们还看这一句。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,菩萨为度众生;度的意思,用现在的话来说,是帮助众生觉悟。众生需要帮助的地方太多了,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觉悟,所以佛法教学的重点是教人破迷开悟。唯有觉悟,彻底觉悟,才能够解决一切问题。所以你悟得愈深,悟得愈广,你就愈自在。由此可知,佛法自始至终是个教学的问题,是个教育的问题,它不是宗教,宗教解决不了这个问题,而是智慧的教育、觉悟的教育,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。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告诉我们,「以佛智风,持大悲月,使明见正觉,离苦清凉」,这个话说得一点都不错。如何达到这个目的?那就是今天我们读的这段经文,第八句,开示,『开示一切法』。一切法里面,大师把它归纳为两类:一个是所迷,一个是能迷,所迷、能迷意思前面曾经跟诸位说过。但是清凉大师在此地,为我们所说的完全根据相宗的教义,「所迷,谓缘起不实故如幻,缘成故无性」,这两句话需要做个简单的解释。世出世间所有的法相,我们讲的形相,人有人的样子,树有个树的样子,花有花的样子,草有草的样子,无论是动物、植物、矿物它都有个形相。相是怎么来的?佛告诉我们,相是缘起的。缘,用现在的话来说,就是许许多多复杂的条件,它不是一个单纯的,条件太多;起是生起,许许多多复杂条件生起的这个现相。所以现相实在不实在?不实在,相是个幻相,是个假相。譬如我们说这是个毛巾,这是个现相,这相怎么成的?我们把这线头打开一拉开,很长的一条线,是线织成的;这一条线再分析,里面有许多纤维黏在一起成一条线;所以这么一个小小的现相,你就晓得它的成就多么复杂。聪明人,会看的人,看到这个东西,这是很长的一条线,他没有看到毛巾,他看到是一团线;再仔细一观察,它这里面许许多多的纤维组织在里面;如果再往里面去看,他看这个东西是分子、原子、电子、粒子聚集在一起,成为这个现相。所以这个相是个幻相,毛巾是个幻相。缘聚就现这个相,缘散了,相就没有了。

我们从这个地方觉悟,所有一切的现相,世间、出世间,世间佛讲的十法界,出世间一真法界,所有的现相都是缘生的。缘聚的时候这个相就现前,缘散的时候这个相就消失,相存不存在?相不存在。你要认为这个现相是真的,是实在的,那你完全错了。所以凡所有相都是缘聚的、缘起的。《金刚经》上没有说缘起,说一合相。合是什么?合就是缘合的,组合的。虚空法界是一合相,一是指什么?今天科学家所说的基本的粒子,基本粒子所组合的,基本的粒子组成电子,组成原子,原子组成了分子,都是这个组合的。大是世界,我们讲星球,是一合相;小,一微尘、一毛端,汗毛一毛端,一微尘、一毛端也是一合相。这个地方要是看清楚、看明白了,你的平等心就生起来,诸法平等,无有高下。为什么?都是一个基本物质组成的,只是组成排列方程式不一样。众生就迷在里面,认为金银财宝很贵重,沙土瓦砾不值钱,其实组成的基本物质完全相同,只是组合排列不相同而已,我们就被这个迷惑了。

佛菩萨是觉悟的人,他对这里头的真相,《般若经》上讲的「诸法实相」,他了解,他清楚,他一点都不迷。所以万法平等,万法一如,这才是真正觉悟了。他的心永远是清净的,永远是平等的,永远是觉悟的,觉而不迷。唯有觉而不迷,他才是正而不邪,都是要彻底了解事实真相。佛法的教学以这个为中心,以觉悟为目的。所以《金刚经》上最后给我们做了个比喻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确实世尊一语道破诸法实相。世尊虽然一语道破,我们很不容易理解,开经偈常讲「愿解如来真实义」,这不容易!用什么方法才能够真正理解佛所说的真实义?佛所用的办法就是「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」,这就有可能。一门深入,你的心是定的,心定就好办了,所谓是因戒得定、因定开慧,你的智慧才能开。你这个心不定,你就决定开不了智慧,所以要想智慧现前,一定先要把心定下来。定在一,专一,一门深入,这是十方三世一切菩萨修行成佛不二法门,没有例外的。戒是守法,依照古人的成规,他们走过的道路,决定没有错误,这叫持戒。持戒,用今天话来说是守法,守圣贤人教导我们的方法。一门深入,锲而不舍,时间久了,心就得定。定的作用就是智慧,唯有智慧才能够理解佛所说的,尤其是大乘经论。小乘经论,世尊有很多话是随顺众生知见说的,佛法的术语依俗谛。大乘经教是依真谛而说的,就是如来自己亲证的境界,跟我们凡夫常识往往相违背,但那个是真的,我们凡夫知见是虚妄的。所以我们的修学讲到戒,戒里头最重要的,戒里面第一条是什么?遵守佛菩萨的教诲,这是持戒里头最重要的一条。所以每部经到最后,总是叮咛嘱咐一句「依教奉行」。我们要放弃自己的成见,放下自己的想法看法,完全依从佛菩萨的教诲。

佛菩萨教诲在哪里?在经典里面。经典很多,不必样样去读,样样去学,没有这个必要,选个一、二种就足够了,因为佛的经典全都是从心性里面流露出来的真实智慧。所以古人讲一经通一切经通,你只要搞一门,一门通了。关键在通,通就是大彻大悟,通到什么地方?通到心性,见性了。见性才算是通了,没有见性,你没通。每一部经都能见性,不但每一部经,世出世间任何一法都通自性,这话怎么说?《华严经》上说得好,十法界依正庄严,「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」,它是心性所变现的,可见得任何一法都能够通达心性。所以在圆教里面说,「圆人说法无法不圆」,又常常说哪一法不是佛法?会的人一切法都是佛法,不会的人佛法也不是佛法,为什么?天天抱著《大藏经》,你不开悟,你不会见性。会的人,任何一法里面都能够明心见性。尤其是中国禅宗的大德,我们看看禅宗的语录,有一等参禅人,听人家唱歌,唱小曲,他一听开悟了;听到风声开悟,听到雨声开悟,宗门语录里面我们都看到。由此可以证明,任何一法都能够从这个地方明心见性。我们在经上读到西方极乐世界六尘说法,我们这个世间又何尝不是六尘说法?只是我们的六根太差了,六根接触六尘总是被迷惑而不开悟。为什么有的人能开悟,有的人不能开悟?开悟的人需要戒定的基础,没有戒定的根基,那怎么会开悟?因戒得定,因定开悟,你没有戒、没有定,你怎么会开悟?所以要想开悟,必须要有戒定的基础。我们一般学佛的人把戒定疏忽掉了,以为天天听经会开悟,天天读经、天天研究教理会开悟,错了!没有戒定的基础,每天听经,每天研究教理,清凉大师说得好,结果是什么?增长邪见。大师说的,就是在《华严经》经题里面讲的,「有解无行,增长邪见;有行无解,增长无明」,都不能成功。这是我们今天在佛门里面,看到许许多多修行人不能成就普遍的现象,我们要懂得。解行要并重,行门是持戒修定,解门是真实智慧,我们能够循规蹈矩,按部就班,这是智慧,绝不求躐等,一定要守规矩。

晚近弘一大师劝导知识分子学佛,佛家经典这么多从哪里下手?他劝导最好从《华严经疏钞》下手,这个很有道理。《华严》是释迦牟尼佛圆满的教学,但是佛讲经有他的深度,深度往往是意在言外,我们在文字上去求你看不出来,所以必须要有人帮助。清凉大师作的注解,就等於给我们做《华严经》的导游,我们从清凉的注解里面体会到佛经的义趣,所以他劝人从《华严疏钞》下手,这是对知识分子学佛非常有利的。如果能得益,决定就有悟处,纵然不能得世尊真实义,也有好处,知道怎样做人、怎样处世,利益无量无边。可是到我们现在这个时代,社会的教育已经舍弃文言文,完全使用白话文,於是现在人读佛经文字产生了障碍,《疏钞》摆在面前还是看不懂,这是很不幸的一桩事情。我在早年开始学佛的时候就常常劝人,我们要读文言文,文言文是我们中国老祖宗对后世子孙关怀热爱明显的表现。我们祖宗,怎么知道他关怀我们,怎么知道他爱护我们,怎么知道他热心帮助我们?从文言文就看出来了,这是全世界任何国家民族都没有的。我们祖宗明了,语言会随著地区、随著时代改变,如果语言跟文字完全相同,过了几代的人,对於现在这一代语言文字他就不懂了,在西方世界就产生这个问题。我们中国老祖宗聪明,把语跟文分开,语言随你怎么变法,文永远不变。所以你真正能够看得懂文言文,你看看孔老夫子的著作,孔夫子距离我们现在二千五百年,看他的东西,懂他的意思,就跟书信往来一样,当面谈话一样。这个发明了不起!超越空间,超越时间,有这么一个工具传递智慧,传递思想,传递生活经验,流传给后人去做参考,流传给后人做为学习的基础,这是我们中国人最伟大的发明。我们后世子孙要不识货,这是大不孝!

文言文的学习难不难?不难,只要你肯读诵。我这个地方现在还剩两册,过去我搜集好像有八、九册,搬家搬来搬去都搬不见了,现在还剩两册,民国初年小学生的模范作文,你们同学们都看到过。民国初年小学生写的作文,现在大学文学系的学生也写不出来,不但写不出来,给他看,他看不懂;那个时候不过十一、二岁学生写的,现在大学文学系的学生看不懂。可见得文言文不难,文言文就是读。我初学佛的时候,追随李炳南老居士,李老师他很重视文言文。因为佛家的经典,最晚的翻译宋朝,翻译的这些法师都非常慈悲,用当时白话文翻的,所以佛经读起来比古文好像容易懂得多了。佛经是那个时候的白话文,在文学史里面称为变体文,佛经是变体,是最浅显的文字。可是我们现在没有文言文的基础,看起来还是不好懂。我们要肯定这是个伟大的发明,了不起的成就。怎么修学?老师教给我们,你能够背五十篇古文,你就有能力阅读文言文;你能够背诵一百篇的古文,你就有能力写文言文。所以我们当年在台中求学,李老师每一个星期有一堂国文课,给我们学习《古文观止》《古文观止》总共搜集古人的文章三百多篇,这部书我在台中十年,李老师每一个星期讲一次,十年就把这部书讲完了,不是按次第讲,选讲,选讲也选完了。他要求我们要背诵,方法好像很笨拙,非常有效果,我们不从这里下手,那就没法子学习了。我在海外讲经,常常劝勉我们的华侨子弟要背书。我劝他们背《无量寿经》《无量寿经》浅,可以说是最浅显的文言文。李老师给我们定的课程是五十篇古文,《无量寿经》四十八品跟五十篇数量相当,所以我劝大家念《无量寿经》,背诵《无量寿经》,有这么一个基础,大概佛经的文字可以看了。如果能真正去读古文,当然更好,经典里面文字深一点地方,你也能够看得懂。

所以古文不能不读,如果我们不能够背诵一百篇古文,我们真的对不起老祖宗。一定要劝年轻子弟,决定不能够疏忽,至少也把《无量寿经》能够背诵,这是不得已而求其次。当然最好年轻的学生,特别是初中以前的,小学、初中的学生,能够背五十篇到一百篇古文,非常非常好。父母能够注意这个事情,能够督促教导儿女,儿女长大会一生感激父母,这是父母对他真实的爱护,永恒的照顾,他在这个基础上,他能开智慧。他能够背一百篇,他的心就静下来,那就是修定;依照这个方法去修学,那就是持戒。所以至少我们要能看得懂古文,要能看得懂古大德的注解,你才能得真实受用。我们现在用的这个本子是《华严经疏论纂要》《疏》是清凉大师的,《论》是李通玄长者的,这两个人都是唐朝初年的人。《纂要》是前清干隆时候鼓山道霈法师,他把《疏》《论》精华的部分摘要,把它会集在一起,我们修学用这个本子比较方便,《疏》《论》都看到了。虽然《疏》《论》合起来变成这本书,还是以《疏》为主,以《论》做辅助,这种编辑方法很好,确确实实对初学《华严》的人来说,有很大的便利。这是说明我们究竟从哪一部经下手,弘一大师这样介绍。

可是印光大师教诫初学,他就完全舍弃佛家的经教,他用《了凡四训》、用《感应篇》、用《安士全书》,这三种教材都不是佛经,而印祖一生全心全力在推动、在弘扬。当时我们不知道他用意之所在,现在我们明了了,他是要挽救这个时代的劫难。儒家的学说好,佛法更好,但是救急就不如这三样东西,这三样东西救急!《了凡四训》的宗旨是教人深信因果,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,古人所谓「不是不报,时辰未到」。现在很多外国人讲世纪末,一九九九年世界末日,这个话是什么?时辰到了。时辰到了怎么办?基督教,天主教,其他的宗教,都大声疾呼要悔改、要忏悔。印祖提出这三样东西,你要悔改,你要忏悔,他的第一个条件是相信因果报应。所以提出《了凡四训》,让我们从这个书里头去建立对於因果的深信不疑,再从《感应篇》里面改过自新。《感应篇》不长,全文不到两千字,容易背诵,使我们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都要想一想与《感应篇》有没有违背。凡是违背的,决定不能做;凡是相应的,我们应该认真努力去做,才能够消灾免难。消灾免难,靠佛菩萨,靠神仙,靠不住!佛菩萨、神仙慈悲,教给我们消灾免难的方法,你依照这个方法去做,成果就现前。这是佛菩萨真正慈悲,不迷信。侥幸的心理,要希求奇迹,到最后都会失望;反而责备佛菩萨、神仙不灵,那你错怪了别人,错怪了好人,加重自己的罪业。所以佛菩萨给我们讲这些道理。

《安士全书》其中一半是讲文昌帝君的《阴骘文》《阴骘文》的分量更少,只有七百多个字,也是讲因果报应,详细注解,引用许许多多古往今来因缘果报的公案故事。后面两篇,「万善先资」是劝我们不杀生,「欲海回狂」劝我们不邪淫,末后「直归净土」,这三样东西占全书的分量一半,《文昌帝君阴骘文》占一半。周安士居士编这个书也是挽救劫难,苦口婆心!印祖当年在世,有许多地方请他去弘法,他因为家乡口音太重,一般人听不懂他的话,所以一生用文字来宣扬,偶尔也派他的同学、学生到外面去应酬,主要都是讲这些东西,不是去讲经。我初学佛的时候,听到这些讯息,感觉得非常惊讶!为什么一代祖师不讲经说法,讲这些东西?现在才知道他的慈悲,他的苦心。这些东西是真正佛法修学的根基,世出世间古圣先贤的教学都是建立在因果的基础上。像《华严经》,清凉大师判五周因果,《法华经》大家都晓得一乘因果,佛法是因缘生。「净业三福」末后一条,教我们「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」,如果我们对因果疏忽了,你在佛法里头当然不能成就。

所以观察一切法,因缘生法。因缘生法就如梦幻泡影,因缘生法决定没有自体,所以清凉说「缘成故无性」,性就是自性,就是自体。像这个毛巾,毛巾有没有毛巾的体?没有,没有它的自体。我们从这个地方去觉悟,它没有自体,因为这个线,线可以做别的用处,并不是专门做毛巾,它可以做别的用处。如果说体,只有做这一个用处,不能做其他用途,那就是它的自体。这个纤维是多用途的,并不是它的自体。一切法没有例外,都是这样子,我们从这里去体会,从这个地方去觉悟。这叫一切法无自性,我们所迷的这一切现相。

第二种,「二是能迷,谓遍计无物故如空,妄计故无相」。什么叫遍计?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执著,分别执著,计度分别,度是在度量,计是在幻想,遍计所执性,普遍的在那里分别执著。我这样说法,大家容易听得懂,否则的话这些名词都不好懂。普遍的去分别执著,去打妄想,以为这个东西有。佛要不给我们说穿,我们都迷在其中,能迷;所迷,不了解宇宙人生真相,想错了,看错了,这是你所迷。能迷是什么?妄想分别执著,这是能迷。离开妄想分别执著,这个人觉悟了。所以佛菩萨跟凡夫差别在哪里?凡夫一天到晚妄想分别执著,佛菩萨没有妄想、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不同就在此地。我们学佛还不肯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,那你学个什么佛?你怎么能成得了佛?佛法修学,开悟证果,困难就难在这个地方,你肯不肯放下,放下你能迷。能迷不懂,到底能迷是什么?我给你讲妄想分别执著,你就好懂。妄想是迷,分别是迷,执著是迷,一层比一层深,你要能够彻底放下,你就跟佛菩萨一样觉悟了。法相宗讲诸法的体性讲三种:依他起性,我们前面讲所迷就是依他起性,没有自性;遍计所执性就是能迷,就是妄想分别执著,这两种是凡夫的;第三种是佛菩萨的,圆成实性,圆满成就真实。那是什么?离开妄想分别执著,你就圆满成就,你才见到诸法实相,宇宙人生真相你明白了。

「遍计无物故如空」,这句话很难懂,但是它是事实真相;而且这个事实真相就摆在我们面前,很可惜我们不认识。现代科学进步,他们的观察,我们听了也相当的敬佩。近代科学家说,这个世间有没有物质存在?根据他们的观察,没有物质存在。那物质现象是什么?他们观察得到结论是波动的现象,这种说法愈来愈接近佛法了。佛法确确实实肯定宇宙万法、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波动的现象,确实没有物质存在。我们认为有物质存在,这个观念错误了,看错了,你想错了,确实是个波动的现象。佛经里面讲宇宙的起源、生命的起源,佛说「无明不觉生三细」。无明就是波动,佛经常讲觉心不动,觉心是真心,真心不动的,动是妄心。我们心里会起心动念,常常感觉得心不安,是妄心不是真心,真心不动。你把妄心放下,舍弃掉,真心就现前。不是真心没有,真心真有,真心永远不变;妄心是假的,妄心是生灭的;舍弃生灭的妄心,你的真心,不动的真心就现前。真心起作用是智慧,般若智慧,妄心起作用就是妄想分别执著。妄心起用是能迷的根源,外面的境界相统统被迷惑了,统统看错了,统统想错了,不知道外面境界是梦幻泡影。所以放下妄想分别执著,外面一切的物相就看清楚、看明白了,它存不存在?不存在。

所以佛法跟你讲不生不灭,是真的。可是我们冷静去思惟,佛说不生不灭,不合乎逻辑,这个话不合理,讲不通。如果真的是不生不灭,你说个不生不灭就是多余的,废话!实际上是有生有灭,但是生灭几乎是同时的,生跟灭是同时的,生跟灭里头找不到界限,所以佛才给你讲不生不灭,这是事实真相。《仁王般若》里面佛讲生灭现象,他举个例子,一弹指有六十刹那,就是一弹指的六十分之一叫一刹那,一刹那里面有九百生灭,我们怎么能够发现到?我们弹指弹得快,用力弹弹得快,大概通常一般人一秒钟可以弹四次,四乘六十再乘九百,正好两个十万八千,就是一秒钟当中有两个十万八千次生灭。我们看看现在的电影,大家都有这个常识,我们看电影放映机里面,我们看到银幕上,放映机底片,镜头的开关一秒钟二十四次;一秒钟二十四次的生灭,我们已经被银幕欺骗了,以为那个银幕很真实,一秒钟才二十四次的生灭。佛给我们说,我们眼前这个现象是什么样子?一秒钟两个十万八千次的生灭,我们以为是真的。佛说这个话是不是真的究竟说?我们现在明白了,不是!佛是举个例子说,实际比这个速度还要快,所以这种生灭我们没有办法发现。佛在经上讲修行功夫到什么时候才发现?八地菩萨,这圆教。八地菩萨叫不动地,那个定功很深很深了,看到这个生灭现象。我们今天从经教当中去体会,了解这些事实真相。所以科技东西喜欢玩玩,对佛法的领悟有好处。我在年轻的时候喜欢搞摄影,我有两架八厘米的摄影机,我自己还做剪接,所以我懂得这个东西,一看到佛经的时候我就晓得。摄影机一秒钟镜头开关二十四次,慢镜头十八次,再一想的时候,一秒钟是两个十万八千次,那怎么样也不能够发现它的生灭,所以佛说不生不灭,生灭同时,生灭几乎找不到界限。

《金刚经》上比喻存在,哲学里面讲存在,存在的现相,佛讲「如露亦如电」,这是智慧的观察。用露水,露水比喻什么?比喻我们粗的现相。譬如一个人活在这个世间,能够活几十年,几十年之后没有了,这就像露。露是比喻什么?相续相。而事实的真相像闪电一样,那个闪电就是一弹指六十刹那,一刹那九百生灭。这是告诉你存在,你明了之后,存在是假的,存在是错觉,实际上根本就不存在。所以一切法,佛才讲梦幻泡影。佛法里面讲的空,空不是什么都没有,空有,空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幻相;但是相是幻的、虚幻的,相不是常住的,相不是永恒的。这个相是空,叫空相,所以叫无相。无相不是没有相,《心经》天天念,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;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」,这都是佛说出宇宙人生的真相,知道空跟有是一不是二。色就是色相,色相跟空是一不是二。所以妄计故无相,虚妄的计度分别,你误会了。实实在在,相即无相,无相即相,就是《心经》上所说的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;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」,不异是没有两样。大乘性宗,空是表自性,相是表现相,性相不二,性相一如,我们从这个地方去体会。

第二段说「缘起法有二义」,先给你解释一切法有两种:能迷、所迷。缘起也有两个意思,第一个是「无相如空,则荡尽无所有,是相空也」。无相这两个字的意思难懂,必须要像现在科学家微密观照,知道这一切现相是波动。所以佛家讲无相,这些科学家他们会懂得,他会承认、会同意,确实没有现相存在。所以《大般若经》里面,这是佛经里头分量最大的一部,我没有统计佛说了多少句,概略的估计至少是一万句以上,不会少过一万句,「不可得」。你们去读读《大般若经》「不可得」这一句,佛重复了多少次?告诉我们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可得,不可得你要想得,你不叫自找苦吃吗?为什么不可得?万法皆空。不但所有的相是空的,你连念头都是空的。所以要记住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什么是有为法?你把《百法明门论》打开看看,八识是有为法,五十一心所是有为法,二十四个不相应是有为法,十一个色法是有为法,包括尽了。八识,五十一心所,二十四个不相应,用现在话来讲,这个统统是心法,就是什么?妄想分别执著;十一个色法是物质,是色法。用现在人的话讲,精神、物质全是有为法,全是梦幻泡影,全是不可得,真正能放下,得失的念头没有了,你就得大自在。要知道得失的念头是错误的观念,没有得,哪有失?没有得失是真的,有得失这个观念是错误的。世法不可得,佛法也不可得,为什么佛法不可得?佛法是因缘生。有世法,从世法相对,才建立一个佛法;世法没有了,佛法也没有了。真跟妄是相对建立的,妄没有了,真也没有了,你要懂得佛的意思。苦乐是相对的,苦没有了,乐也没有了,那才叫真的乐。极乐世界不是苦乐之乐,苦乐二边都离开了,才叫极乐。所以佛在经上给我们讲,乐是坏苦,乐不是真的。二边都离开,你才真的觉悟了。舍开一边,抓著那一边,依旧是错误。空有二边都要放下,你就得自在,你就入佛的境界,你才能够证得「大方广」。大方广是宇宙人生真相,大是法性,方是法相,广是作用,你就真正通达明了了。通达明了之后,我们过的日子、过的生活就是「佛华严」,多采多姿,真正是幸福美满佛华严的生活,这是佛法教学的大圆满。所以无相如空,清凉解释是荡尽无所有,是相空也,你把执著统统断尽了。

第二个是「无自性如幻,则业果恒不失,即性空也」。诸法无有自性,诸法无有自体,所以说是梦幻泡影。可是后面他说这一句很好,「业果恒不失」,这是我们常讲的「万法皆空,因果不空」。这句话要说明白,否则的话大家要怀疑。因果是不是万法里面的?没有错,因果也包括在万法;万法皆空,因果哪能不空?我们院子里面树木很多,你看看因果,这个树结果,果里头有种子,树是因,结成果那是果,这有因有果。可是这个种子,你要种植在土地上它又长成树,那个种子空了,没有了,变成树;树再结成果,树也空了,果生成了。所以因变成果,因空了,果又变成因,果也空了,因果的相也是空的,也是不可得的。但是什么东西不空?转变不空,因变成果,果变成因,它转变不空、相续不空。我们认识这一点,自自然然你就不会造恶因,知道什么?因果转变、相续不空。这个变现出什么现象?六道轮回的现象,十法界的现象就是从这样变现出来的。所以我们的心善、念头善、行善,这是善因,转变出善果,人天福报;如果我们的心恶、念头恶、行为恶,转变的果是三恶道。祸福从哪里来的?祸福是因果上变现出来的,不是别人给我们的,不是佛菩萨给我们的,也不是上帝鬼神给我们的,与他们统统不相干,自作自受。你总得要明白这些大道理,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人,应该怎样工作,应该怎样处事待人接物,就跟诸佛菩萨相应。不了解事实真相,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,也就是随顺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,那就造业了。《地藏经》上所说的,「阎浮提众生,起心动念无不是罪」,就是说的这桩事情。迷惑颠倒的凡夫,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,生活、工作、处事待人接物谁做主?妄想分别执著做主,所造的是不善业,所感的饿鬼、地狱、畜生,感这种果报,这是一个很可悲的现象,很可怕的现象。

佛帮助众生,第一步就是希望一切众生断恶修善,不堕三途,首先叫你保住人天身分,然后慢慢帮助你向上提升。你能在这些大经大论彻底省悟过来,不但六道没有了,十法界也没有了。这个经是圆顿大法,你圆满超越了。如果自己烦恼习气实在太重,如古人所说的,悟是明白了,可是境界转不过来。我们在讲席当中也常说,你的境界为什么转不过来?实在说,理没有透彻,理要真正悟到透彻,转境界很容易。凡圣是一念之差,就在迷悟,转迷成悟这个人就超凡成圣,就在那一念之差。那个一念转是行门,悟是解门,你转不过来,你解得不够透彻,解得不够深。宗门常说大彻大悟,那是解得够深、够透彻,所以就明心见性,明心见性是转境界。话再说回来,如何能做到大彻大悟?一定要依戒得定、依定开慧,你不从这一条路子走,没有第二条路子。所以整个佛法的教学,世尊留下这么多典籍,我们后人分类,则分成戒定慧三类:律藏是戒学,经藏是定学,论藏是慧学。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教的,「戒定慧」三个字,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教化众生也是这三个字,所以佛佛道同,没有例外的。这三个字用在我们现前,我们现在这个阶段,遵守古大德的方法,这是戒学;选择一个法门、一部经论,一门深入,这是定学,慧就在其中了。你一门,心容易得定,同时要想学很多法门,你决定不能得定,这是修学的秘诀,成败的关键。

往年我在台中跟李炳南老居士十年,老师教导学生,学生只可以选择一部经,你选择两部经他不教你,他很不客气告诉你,你没有能力。除非这部经学成,你才可以再选学一部。顶多你跟他的时候,你学个三部经就了不起,绝大多数的人学一部,少数可以学两部。为什么?教你修定。从定开慧,慧开了之后,所有一切经教都通了,这是古人讲的一经通一切经通。这是真的不是假的,我在他老人家会下就是得这个恩惠,《华严》我没学过,他老人家讲《华严经》,我只听一卷,听第一卷,第一卷听完之后,这八十卷我都会讲了,所以问题要通;《法华经》我从来没有听他讲过,我也会讲了。不但佛经没有障碍,所有一切宗教经典我来看统统没有障碍。所以这个通,不但是出世间的佛法通了,世间所有法法都通了。什么道理?不离自性,所有一切法都是唯心所现、唯识所变,一个根生的,只要把根找到,你就全部都得到了。所以这个叫深解义趣,好像一棵树一样,你只找到树叶,那个面太小;找到一个小树枝,那就深一层,知道这个树枝有好几片树叶;再往深处找,找到树杈,知道这个杈有好多枝;逐渐逐渐找到根,你就全部都通达,全部都了解。佛法这个通,通达自性,宗门讲的明心见性,教下讲的大开圆解,净土念佛里面讲的理一心不乱,佛法教学的目标在此地。我们要懂得,一定要依照方法,依照这些古老的方法,古老的方法好,绝对不会欺骗我们。今天我们就把这一段,第八句就讲到此地,正好现在时间也到了。


返回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讲记目录

生死书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