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一0八讲) 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 档名:12-17-0108

请掀开经本第六十五面,从变化幢天王看起:

【变化幢天王。得观众生无量烦恼普悲智解脱门。】

这是第十位天王,这一段里面总有十一位天王。『观』是观察,观察『众生无量烦恼』,这也是属於观机,观机愈深愈广,教化的效果一定就愈殊胜。如果没有能力观机,教学的效果就很不容易收到,甚至於还恰恰相反,收了反效果,这种情形自古至今常常见到,所以观机一定要真实智慧。世间人智慧没有开,往往凭他一生当中的经验阅历,也能达到相当效果,但是总不能像诸佛菩萨那么样的透彻,这就是世圣不如出世间的大圣,道理在此地。观察众生无量无边的烦恼,烦恼就是病毒,烦恼就是病根,他在六道里面轮回受苦受报都是由於痴迷引发,你能够观察到,无缘大慈、同体大悲油然而生,慈悲心生起来,你一定会去帮助他、去教导他。他是由『普悲智得解脱』,这里头「普」字非常重要,世间人也有慈悲,为什么不能得到解脱?也就是说他有慈悲,为什么不能从慈悲里面修行证果?他的慈悲心不普。这个普是周遍法界,他是清净平等周遍法界的大慈大悲,这才能够超越十法界,得到真正的解脱。

四果罗汉的解脱不算是真正的解脱,古大德所谓半个解脱,怎么是半个解脱?他脱离六道轮回,没有脱离十法界,所以算是半个解脱。如果脱离十法界,那才叫真正的解脱。脱离十法界,诸位要晓得,就证三不退:位不退、行不退、念不退。虽证三不退,没有圆满,所以总比不上念佛法门。念佛法门,只要往生净土,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都是圆证三不退,要特别注意「圆」字。在一真法界里面,初住菩萨就证三不退了,什么时候才圆证?一般大乘经论上给我们讲的标准是八地以上,八地以上才叫圆证。由此可知,净土的超胜,诸佛之赞叹不是没有道理。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人,一品烦恼都没断,往生到极乐世界叫带业往生,带著烦恼去往生,生到那个世界,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,所以就圆证三不退。何以知道圆?四十八愿里面明白的告诉我们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,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」,阿惟越致菩萨是圆证三不退。通常经论里面跟我们说,什么地位是阿惟越致?七地以上,七地以上就是八地。在一般诸佛净土里面,从初住到等觉要经历三个阿僧只劫,七地菩萨是第二个阿僧只劫修圆满。由此可知,圆证三不退的人,是已经达到第三个阿僧只劫,念佛往生的人占了很大的便宜,等於说是少修两个阿僧只劫。这些道理与事实真相,我们都要清楚、要明了,然后你对於净土的信心才会坚定,任何一个法门没有办法跟它相比。所以华严会上,文殊、普贤劝导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华藏世界从初住菩萨开始一直到等觉,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劝他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。普贤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你们想想看,这是什么气象?看到这种情形我们觉悟醒悟过来,你叫真觉悟,真的清醒过来,死心塌地修学这个法门。这是世尊在所有大乘经里面都这么说,不是偶尔说一次、两次,千经万论处处指归,我们要深深体会到佛这个意思。实在讲诸佛如来观察我们这个世间众生太苦了,凭著自己没有能力断烦恼,只有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,我们这一生才能成就。他是从这个法门、这个方法得解脱,我们也应当效法菩萨、学习菩萨,死心塌地一门深入,希望我们在这一生当中也能得到这样的成就。末后一尊:

【星宿音妙庄严天王。得放光现佛三轮摄化解脱门。】

『三轮』都在这一句里面显示出来,身现相,口妙音,意放光,『放光』、『现佛』、『摄化』,把这个意思都显示出来。三轮摄化,前面天王名称里面有『星宿音妙庄严』,音妙,所以在名号以及得法里面,三轮的意思非常圆满,都很明显,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。一切诸佛如来无不如是,身语意三轮念念都是帮助一切众生,念念护念一切众生,念念成就一切众生,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。凡夫身语意无一不是贪图自己的享受,纵然是利他也是自利厚、利他薄,心行都如此,所以修行不能成就,功夫不能得力,原因都在此。在这个经里面,诸佛如来、诸大菩萨为我们示现三轮摄化,可以说是太多太多。为什么这么多次的来示现?这正是所谓「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」,我们凡夫根性不利,遍数少了记不住,很容易忘记。遍数多,重复多次,几十次、几百次,才稍稍有一点印象。这个印象能够帮助我们,在日常生活当中提起观照,也就是说我们面对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会想得起来佛在经典上的教诲,这就叫观照。我们面对著这个境界,应该要用什么样的心、什么样的态度行为,依照佛的教诲去做,这叫提起观照功夫。

如果你记不得,境界现前你会被境界牵走,境界具有强大的诱惑力,五欲六尘。外面很大的诱惑力,里面又有妄想烦恼不间断,你怎么能禁得起诱惑?所以境界一现前就跟著转,心随境转,这是凡夫,这叫迷惑颠倒。怎样才叫不迷惑、不颠倒?你的心在境界里面做得了主,不被境界所转。佛法里常讲「外不著相,内不动心」,这是你做得了主,用现代的话来说,你已经不会被外境所诱惑。外境里面有世法、有佛法,世法、佛法都不能诱惑你,你的心定,安住在三昧之中。我们念佛人安住在念佛三昧之中,你就得念佛三昧,世出世法都不能动摇你,都不能够诱惑你,你的心定了。这就叫念佛三昧,这就叫功夫成片,这样的人就决定得生净土;虽然往生品位不高,生凡圣同居土,那就很了不起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过去祖师大德讲,你就圆证三不退。

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,念念念众生,念念念佛法。念众生苦,提高自己的警觉心,如果我们这一生不能往生,一切众生所受的苦难,我们都不能避免,往后的日子要跟著受苦,你说这多可怕!所以念众生苦意思很多,最重要的意思,对我们讲提高我们自己的警觉。第二个意思,我们如何帮助这些苦难众生离苦得乐,那你就要真修。真修是念佛堂里真念,诸位同修一定要知道,你在念佛堂念佛,不仅仅成就自己,救度一切苦难众生!救度的道理,前面说过好几遍,你明白这个道理,才晓得我们在念佛堂念佛产生的效果是真实的,不是我们假想的。用今天科学理论都能够证实,何况佛在经上跟我们说得太多太多次,我们这部经从头念到此地,已经念到不少句了。这一切诸法从哪里来的?从心想生。众生苦难从哪里来的?也从心想生。他心想不善,念头一起来就是自私自利,自私自利必定损害别人,这就造罪业,罪业带来灾难,天灾人祸是这么来的。

我们要想消除灾难,消除这些天灾人祸,从哪里做起?从心地里面做起,你把这些损人不利己的念头行为放弃掉。外国人所谓控制一切人事物的念头,我们佛法里面讲执著;占有一切人事物为自己享受,更是严重的执著;这种执著就变现出六道三途一切苦难的境界。世间人不懂这个道理,不了解这个事实真相。我们接触佛法,读诵佛的经论,起初虽然念,也不会真的相信,说说而已。念的遍数多了,念的时间久了,我念了将近五十年,在半个世纪生活里面的体会,证实佛在经上所讲的句句都是真话,深信不已,然后才晓得念头重要。所以佛家讲修行,修行最基本的理论是什么?作观,你们都听说这个名词。禅宗里面讲观想、观照,我们念佛有观想念佛,禅宗更重视这个总持法门。观照、照住、照见,都离不开观,简单说个作观,就是你要做观照功夫,要做照见的功夫、照住的功夫;换句话说,用现代的话讲,你要改变你的观念。我们净宗讲,你要改变你的观想,净宗经论上教我们观佛、想佛,你把观念换过来,这是心想里面最殊胜的心想,最好的心想;想佛、念佛,十法界里面没有比佛更殊胜,我们把念头转过来,想佛、观佛。

念佛堂就重要,念佛堂里面挂满佛像,挂那么多佛像用意何在?就是帮助你作观,让你无论在哪一个方向你都看到佛,无论在什么时候你心里面都想佛。功夫如果成就,你看到一切众生都是佛;念佛堂这些佛像是什么?芸芸众生,一切众生都成佛,你自己也成佛。这个心多殊胜,这个想多圆满,把一切众生那种错误的想法、烦恼的想法、自私的想法,把它平息。我们想佛念佛,把众生种种烦恼、种种罪业的想法把它扯平,灾难就消除了。这是消灾免难的根本法,世间人不知道,这个道理确实只有佛知道。所以我们一个人念佛效果小,大家在一起念佛、一起想佛,这个力量大。谚语常讲「三人同心,其利断金」,这是比喻,三个人同心,这个心的力量就太大了。金是金属,最坚固的东西,你能够把它切断,比喻这力量之大。我们念佛堂有几十人、有几百人在一起念佛,不只三人,三百人都不止,你才想这个力量多大。

这个念佛堂就等於是思想波的发射台,发射出去是忆佛念佛这个思想波,所以能平息众生的烦恼,然后你才晓得,到这个念佛堂念佛是多么大的功德。你在家里面念佛是自度,你到这个念佛堂来念佛是自度度他。我们为什么要急著建弥陀村?还要建大的念佛堂,将来弥陀村里面念佛堂,李会长告诉我,我们那个念佛堂的直径是四十米,四十公尺,估计可以容纳一千多人念佛,容纳一千五百人都没有问题。在目前来讲,这是世界第一殊胜的念佛堂,我们要认真努力,才能得到诸佛菩萨的加持。建道场、树法幢,少魔障,得诸佛护念,龙天善神拥护,这一切障难都没有了,让我们能够快速建成,能够发射无比殊胜的思想波,来挽救世间的劫运。劫难就在眉睫之间,要争取时间,迟了就来不及。所以我们弥陀村没有建,先办念佛堂,我们知道这个事情非常迫切。

我们明了,在国外也有许多国外有智慧的人,他们也明了。前几天我收到澳洲一位同修给我寄来的信,他是澳洲人,也是虔诚的佛教徒。澳洲在三月要召开一个国际的宗教和平会议,这信也告诉我,也感觉到这个问题非常迫急,他们很希望我去参加。这是有眼光的人、有智慧的人都看到了。这个和平会议召开,究竟有没有效果?很难讲,真正的效果在念佛堂。彼此在一块研究讨论,那是解门;如果不落实到行门上,不会产生效果,所以诸位才晓得念佛要紧。我们走到任何地方都提倡念佛堂,没有法师带,希望有大心居士出来领众念佛,不会敲法器没有关系,现在用念佛机也很方便,跟著念佛机老实念,只要真正能做到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,就产生不思议的效果。我们可以学习谛闲老和尚,教锅漏匠徒弟的方法,这个方法有效,而且非常方便,一点障碍都没有,念累了你去休息,休息好了赶紧接著念,要知道把握光阴,决定不能让时光空过;念累了坐著休息也行,躺著休息也行,休息好了,一醒过来赶紧接著再念。他锅漏匠的徒弟就用这个方法,念了三年站著往生,他没有别的本事,就是依教奉行,老老实实照老和尚教诲去做,就收到这样殊胜的效果,令人羡慕。所以我们要真干。

这个念佛堂,实在讲就是挽救世界现前劫难而生。你们诸位参加念佛堂念佛,就是诸佛菩萨,你不以为你是诸佛菩萨,我看得出来;你进念佛堂,心静下来老实念,诸佛菩萨加持在你身上;你离开念佛堂,诸佛菩萨加持就没有了。就好比你们进念佛堂,海青一穿上,加持了;出了念佛堂,脱掉,凡夫,没有了,就这么回事情。要多多到念佛堂来念佛,这个念佛堂我跟诸位讲过多少次,诸佛如来在里面念佛,法身大士在里面念佛,所以气氛磁场不一样,道理就在此地,同修们一定要珍惜。佛在经论里常常劝导我们断恶修善、积功累德,我们不晓得从哪里下手,不知道怎么做法。进到念佛堂念佛,就是断恶修善!你在念佛堂里面,心里想佛,口里念佛,身礼佛,岂不是诸恶莫作、众善奉行了吗?那就干的断恶修善。你在这个念佛堂念佛,不知不觉为全世界苦难众生消灾免难,这是积大功、累大德,你到哪里去找这个机会?这种殊胜的机缘绝不可以当面错过。要知道其他国家地区多少人向往这边念佛堂,想来念佛没有机会,我们住在当地而不来,你说多可惜!所以三轮摄化,意愿我们必须要有,要向菩萨学习。接著请看下面的经文,末后一行:

【尔时清净慧名称天王。承佛威力。普观一切少净天。无量净天。遍净天众。而说颂言:】

这是说偈的仪式,跟前面所说的意思一样。这是第三禅,三禅是净天,三禅有三天:少净、无量净、遍净。『承佛威力,普观一切天众』,都有很深的意思,前面说过,此地就不再重复。请看偈颂第一首:

【了知法性无碍者。普现十方无量刹。说佛境界不思议。令众同归解脱海。】

第一首偈是清净慧名称天王说的,在前面长行里面,我们读到他得的是「了达一切众生解脱道方便解脱门」,他的赞颂与他所得的法门一定是相应的。得法里面有「了达」,此地讲『了知法性无碍者』。我们学佛,对於「法性」这个概念,多少都要有一些体会才好。佛法的修学常讲如理如法,什么叫如理?对法性稍稍有一点体会就如理,然后如法就不难做到,如理是最难。法性是什么?虚空法界依正庄严,我们一般人讲万事万物,生起的根源叫做法性。法就是指一切万法,性就是体性,一切万法的体性叫法性;所有一切万法,连虚空都是它生的。也许诸位问,虚空怎么是它生的?虚空真的是它生的。你要不相信,我问你:你有没有做过梦?你有作梦的经验。你梦中有没有虚空?有,梦中有虚空。梦中虚空从哪来的?不是从梦境当中生出来的吗?等你醒了之后,你梦境里的虚空没有了,虚空也有生灭,虚空不是真的,永嘉大师说得好,「梦里明明有六趣,觉后空空无大千」

我们今天在迷,迷就在作梦,我们觉得这是虚空,虚空是我们的梦境,哪一天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,虚空就粉碎,虚空就没有了。宗门叫「粉碎虚空」,那是破无明,证得法性。证得法性就是明心见性。明心,心是什么?心是阿赖耶识,我们广义的说,心就是八识,对於八识到底是怎么回事情,明白了,清楚了,见性是见到真性。心是能现,识是能变,能现能变搞清楚,所现所变哪有不明白的道理?这叫大彻大悟,这叫做明心见性。入这个境界才知道无障碍,就是《华严》所讲的四种无碍:理无碍、事无碍、理事无碍、事事无碍;无障碍的境界,就是诸佛菩萨的境界。所以第一句就是宗门所讲的明心见性。

第二句『普现十方无量刹』,这是现相,依什么现相?依法性现相。法性是理无碍,现的相是事,理无碍,事也无碍,这是不思议境界,普现十方无量刹。刹是讲依报,依正是一不是二,给诸位说,有依必有正,有正必有依,不会只现一个,现相是同时现的,没有先后。世间人说宇宙生命是从进化而来的,进化不是真的。提倡进化论,说人是从猿猴进化而来的,你们想想这话能讲得通吗?人从猿猴进化而来的,现在的猿猴为什么都不变成人,还有猿猴在?总不能说这部分进化,那部分不进化,停留在那里,这就讲不通。可是这种说法世间人容易相信,佛说的真实法一般人听了摇头,不能接受、不能相信。佛告诉我们,法界的现象是顿现,没有渐次,一现一切现,一现同时现,没有先后,没有次第。

《楞严经》上说得好,「当处出生,随处灭尽」,说得太好了,都是讲事实真相,谁能懂得?这两句话把宇宙发生根源,讲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《楞严》上这两句话,诸位要细心去体会,「当处出生,随处灭尽」就是不生不灭,生灭同时,一切诸法的真相如是,佛见到了,法身大士见到,这个意思我们在前面曾经详细报告过,这是事实真相。所以一切法,相有体无,事有理无,你可以受用,决定得不到,你要以为你会得到,是个妄想,你自寻烦恼,一切法不可得,这是佛给我们讲真话。所以佛应化在十法界,游戏神通,他多自在、多潇洒,为什么?他没有得失。为什么没有得失?他知道一切法不可得,不但世间一切法不可得,佛法也不可得。现象怎么来的?缘生的。这是就我们常识来说,第二义的讲法,缘聚则现、缘散则灭,这个我们可以懂,可以接受,这是很粗的相,不是真相。真相就是当处出生、当处灭尽,生灭同时,那才说的是真相。

诸位要晓得,现依一定有正,现正一定有依,就如同我们作梦一样,大家都有作梦的经验,梦中有人是正报,有山河大地、有虚空是依报。你在作梦,你仔细去想想,你哪一天曾经做了个梦,先有一个人,然后又出来,次第变现出来,有没有这种情形?没有,所以它是顿现,同时现,它不是有次第。梦境实实在在讲,就是我们现前现实环境的一个缩影,非常相似。世尊在经论里面,常常用梦幻泡影来给我们做比喻,希望我们从当中去体会,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虚幻不实。依法性的理体能现,依心想能变,我们能够转变自己的境界,我们也能够帮助别人转变境界,这里头是有理论的,不是随便说,确有理论依据。我们念佛就是帮助世间业障深重的众生消灾免难,我们在帮助他。所以第二句是讲能现能变。

『说佛境界不思议』,「说」就是教学、教导,「佛境界」是真实的境界。悟了就是佛境界,迷了就是众生境界;换句话说,境界没有迷悟,迷悟在人。境界哪有迷悟?觉悟了,十法界原来就是一真法界。所谓「踏破铁鞋无觅处」,那是在迷;悟了之后,「得来全不费工夫」,原来就是!这说明一桩什么事情?境界没有迷悟,迷悟在人。谁给我们说法?过来人给我们说法,也就是他悟了,他来给我们说,把他悟入依据的理论、所用的方法,以及悟入之后他所见到的境界,给我们报告,我们听了之后也明白、也觉悟了。觉悟的浅深,与每个人的善根福德因缘各个不相同;善根福德因缘厚的人,一听他就真的能悟入这个境界,听了之后他能证果,这是善根福德深的人。我们在经上常常看到,经典里面记载,世尊讲经说法,听众里面居然有证果;经还没讲完,讲了一半、讲了三分之一,听众居然有证果的,善根福德厚。差一点的,他开悟了;这个悟是解悟,他解悟,明白了,没有入境界。所以悟有解悟、有证悟;解悟不错,但是没断烦恼,没断习气;换句话说,出不了轮回;一定要证悟才能够超越三界、超越十法界,这个我们要懂得。

所以能说佛境界,佛境界就是不思议解脱境界,以《华严经》来讲是一真法界;「佛境界不思议」就是一真法界,极乐世界也属於这个境界。谁能说?克实而论,只有佛能说,等觉菩萨都不行,只有佛能说。等觉菩萨还有一品无明没破,要得佛力加持他才能说,所以这些菩萨很客气,「承佛威力」他才能说,承蒙佛威力加持;他能信能解、能行能入,这是承佛威力。我们今天亦复如是,我们要不得佛威力加持,我们是凡夫,哪有能力说?再说,这种一乘了义的大经,诸佛根本法轮,同修们在下面听,你能听懂,那叫怪事,你怎么会听懂?殊不知你能够听懂也是承佛威力。你没有求佛,怎么就得佛加持?实际上你有求,你自己不知道。怎么说你有求?你过去生中曾经听过这个法门,曾经学过这个法门,阿赖耶识里有《华严》的种子善根,这是潜藏在你阿赖耶识里,你自己不知道。现在听说这个讲堂有人在讲《华严经》,你很欢喜来了,坐在这个地方,这个念头、这个行为就是求佛加持,佛知道。所以到这个讲堂来,每个人都是承佛威力加持,你在这个地方你能够听得懂,你能听得生欢喜心。

虽然听得好像明白,听得很欢喜,出去就忘掉,也没办法做到,不能落实,这是什么原因?善根不够厚,还是差一些,所以你的妄想烦恼一现前,佛这个加持力量立刻就退了。你进到这个佛堂就得佛加持,离开佛堂,加持就退了,就这么个道理。你要是真正了解这个事实真相,你才晓得我一定要常常到讲堂来,常常到念佛堂来,希望在一天当中佛力加持我们的时间长,这在一生当中是最宝贵、最难遭遇的,你得佛力加持的时间有多长。每天都有一个长时间得佛力加持,如果能继续不中断,半年、一年那个人就改样子,就起了变化;你的心理、观念起了变化,你的容貌起了变化,你的体质也起了变化。而这种变化非常明显,你自己会感觉到,这也叫做证,证得浅显而已,证得很浅。由浅证,逐渐就深证,功夫都是从这么来的。你果然有恒心、有毅力、有智慧;有智慧的人,才能把世间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舍弃,这是智慧;进入到道场来,接受诸佛菩萨的薰陶。诸佛菩萨你没见到,道场气氛,现在人讲磁场,你在这个地方有不一样的感受,这个磁场,这种气氛,就是诸佛菩萨不思议威神力的加持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我们世间人什么叫加持?找个和尚、法师给你摸摸头顶叫加持,假的不是真的。真正的加持是你肉眼看不见的,一股无形的力量,那是真加持。

最后一句是说成就,我们一般讲成绩,『令众同归解脱海』。佛现身说法为了什么?为了普度一切众生。众生也得解脱,那真的叫得度,这是究竟圆满的得度。我们今天帮助众生,唯一能够圆满帮助他得度,就是念佛往生不退成佛。可是要令众生对这个法门相信,不怀疑,肯念佛,肯求生净土,真的不是容易事情。如何能令一切众生生信心?当然首先自己要有信心,自己都不相信,怎么能会叫别人相信?早年我在台北,有一些法师,都是知名度很高的法师,见了我的时候跟我谈、跟我说,他说:你讲经人家听到不怀疑,很多人上台讲经,听众是半信半疑。什么原因?我自己本身不怀疑。为什么有些法师讲经叫听众半信半疑?他本身半信半疑,所以说的语气,话都是松动的,不坚定。他自己信不过,可是经上又这么说,又不能不讲,自己没信心,所以自己跟听众都是半信半疑,那怎么能收到效果?首先自己要坚定信心,自己有真实恳切的愿望,别人接触他才能够生起信心,他才能发愿。由此可知,古人讲的话没错,自己没有得度,要想度别人,无有是处,没这个道理,可见得自己一定要得度。我们今天凭藉什么得度?凭藉净宗法门,凭藉念佛成佛,我们就凭这个。自己有坚定的信心往生净土,绝不怀疑,人家听我们说话的语气,看到我们这个形象,他才能生起信心。我们自己要是半信半疑,愿也不恳切,人家一看就看出来,一听就听出来,你那是假的不是真的;你叫我们做,你自己还做不到,人家怎么能相信?末后这一句是讲果德,教化众生真有成果。再看底下这一首,第四行:

【如来处世无所依。譬如光影现众国。法性究竟无生起。此胜见王所入门。】

这是最胜见天王他的赞颂。前面长行他所得的法门,是「随一切诸天众所乐如光影普示现」的法门,他是从这个法门证得的。『如来处世无所依,譬如光影现众国』,就是说光影示现的意思;这是真正觉悟,於一切法中不迷不惑。我们凡夫在这个世间,细细的思量观察,何尝不如是!「处世」两个字,可以把它解作出现在世间。我们现在出现在这个世间,有没有依靠?真正说来是「无所依」,这是给你讲真话;有所依是假的,有所依决定不可靠。诸位同修学佛,一进佛门先教给你三自皈,传授给你皈依法门,皈依意思很深。皈是怎么?回头,从那些不可靠的无所依处回头,世出世法里没有靠得住的,这个你一定要清楚;回过头来要找一个真正能够靠得住的,你依靠它,真正靠得住的是什么?是自性。三皈依跟诸位说,因为你们前几天听了几天《楞严经》,给你说的时候比较方便一点,要没有听过《楞严》,真的很不好讲。就是《楞严经》上讲,你要想证得不生不灭,无上菩提,你要用一个不生灭的因行去修;你要依不生不灭的因,你才能证不生不灭的果。不生不灭的因是什么?自性。所以三自皈,叫你皈、叫你依什么?依自性觉、自性正、自性净,这叫三宝。佛是自性觉,法是自性正,僧是自性净,这真靠得住;可见得不是依外面,外头靠不住。你要依佛,佛门常讲「泥菩萨过河,自身难保」,你怎么能靠他?这是一个形相,形相的作用是什么?叫我们看到这个形相,想到自性三宝,要依自性三宝。所以形相的三宝有用处,常常提醒自己,它功德在此地;没有这个形相就忘掉,就跟烦恼走了。所以形相功德也不可思议,它的作用是提醒我们,使我们念念都能回归到自性。这是真正皈依处,除这个之外全是假的,无所依。我们凡夫很可怜,凡夫把自性迷失,真正是完全无所依。我们任何一个人,任何一个众生,念念之中都要找一个依靠,心里面才有安全感。依靠到哪里去找?决定找不到。你想找个依靠,给诸位说,那是迷信,不是正信。所以只有佛法殊胜,只有佛法真实,教我们一个真正的皈依处,这就是教我们依自性。

第二句讲「譬如光影现众国」,这是讲从性现相。「众国」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,也是尽虚空遍法界诸佛刹土。说现众国,依正庄严都包括在其中,所现就像光影一样,不是真实的。所现的这些相无所依,不能依这些相,依相就错了。为什么?它是生灭法。不但十法界依正庄严是生灭法,佛给你所讲的一切法,佛所现的一切相,也是生灭法,一定要认识清楚,这个东西叫假的。明白觉悟的人,依假修真,借假修真,都可以。我们借这些假相,借这些假法,到这里面去体悟自性。为什么?一切法的法性就是自性。在有情众生分上,六根的根性就是自性,在无情众生它的体性就是法性。说法性也好、说自性也好、说佛性也好、说本性也好,都是一个性,这一个性是真的。为什么佛见一切众生都是佛?我们见一切众生,为什么看他是众生?我们是从相上看,佛是从性上看。从性上看都是诸佛,佛看一个人,看到眼睛能见是见性,看到耳朵会听是闻性,佛在有情众生根门当中见性,他怎么不是佛?性是真实的,不生不灭,性就是佛。宗门说得好,「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」,一切众生本来成佛,就是这个意思。一切众生本来就是佛,佛决定不是说他将来成佛,这个话说错了,他就是佛。将来成佛,那他将来六根才有根性,现在没有根性,哪有这种道理?

「迥脱根尘,灵光独耀」,这两句话也是《楞严经》上说的,是形容什么?形容我们六根的根性,根性虽然跟根尘和合在一起,但是它不是根,它也不是尘,它决定不随根尘生灭。根是眼根,我们以见性来讲,眼根,外面它见的是色尘,色尘有生有灭,我们这个身体也有生灭,刹那生灭,但是见性是不生不灭的,绝不随眼根生灭,也不随外面尘境生灭,所以它是常住真心,它是真如本性,当下就是,你怎么能说他不是佛?佛看一切众生是佛,他从哪里看的?就是从这里看的,所以他成佛了。我们为什么看一切众生是生死凡夫?性忘掉,专从相上看。我们是著相不见性,人家是见性不著相,所以看一切众生平等,一切众生跟十方三世诸佛无二无别。所以要晓得,现相是光、是影。

第三句讲『法性究竟无生起』,无生起就是无生灭。法性如果就《楞严》上做比喻,在一个人的身上就是六根,六根的根性;「究竟无生起」,无生当然就无灭,有生就有灭。所以六根根性没有生,哪来的灭?所以它没有生灭,没有来去,没有大小,没有异同,世间任何一法都加不上去。它什么都不是,但是它是一切万事万法的根源,一切万事万法都是它变现出来的。可是你要晓得,所变现出来都是光影而已,绝非真实。佛家讲真实跟虚妄的定义,永恒不变叫真实,如果会改变那就不是真实。所以一切现象都会变,诸佛刹土也会变,你们在经上看过,将来阿弥陀佛也有入灭,观音菩萨接著示现成佛,这样说,极乐世界还有生灭,华藏世界也有生灭。诸佛刹土里只有一个土不生灭,什么土?常寂光土。这个土,为什么?这个土就是法性,法性身、法性土,法性就是身,法性就是土。说法性就是身,就叫法身,或者叫法性身;法性就是土,土是你所依的,叫常寂光土,叫法性土,是这么个意思。

由此可知,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不是我们究竟的目标,我们要在西方极乐世界证常寂光净土,证法性身,那才叫究竟圆满。能不能得到?能!不但能,而且很快速,比任何一个佛国土都快速。《华严经》是毗卢遮那佛的净土,华藏世界;在华藏世界证常寂光土,证法性身,时间长,经上讲要三大阿僧只劫。所以,文殊、普贤劝导大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为什么?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证法性身、法性土,时间短。这两位大菩萨做表率,真正是学为人师、行为世范,他们做榜样、做表率,他们两个先发愿求生净土,后面再跟著去;不是说他只劝人自己不去,他自己去,带头作用。这些理跟事都要清楚,要很清楚。古德讲经言词含蓄,那个时候的人心清净有智慧,稍稍一提他就明白了。现在的人烦恼重,妄想多,要不说得很白、很清楚,听不懂。茗老法师讲经我听得懂,你们听不懂,他依照古大德的注解讲,言词含蓄。可是现代人不行,现代人用那个讲法,人听不懂,引不起兴趣,所以现在人讲经一定讲得很白,白到不能再白才行。这是我们讲如何契现代人的根机,这很重要;否则的话,我们精神、时间岂不都浪费,都白费,大家没听懂。

法性是没有生灭,法相是有生灭的。法相虽从法性生起,但是法性绝不随法相生灭。法相之生,法性不随它生起;法相灭,法性不随它灭。这还是很难懂,我们还得拿比喻来说,诸位要细细的去听,细细的在里面去体会。我们现代大众日常生活当中,用电器用得很多,如果讲用电器来作比喻,诸位都能够体会。我们把法性比喻作电流,把法相比喻作电器,电流充满空间,无处不在,我们六根接触不到,不能说它无;它确实存在,我们看不见、听不到,也摸不到,确实存在,如果我们有电器接上电流,你就看到它起作用。电流通过灯,灯是个器具、电器,是法相,它就放光,通过前面这个机器,它就能把影像录下去,通过麦克风它就把声音传出去。这就如同我们的六根,我们法性就好比是电流,通过眼根它就起作用,见的作用,通过耳根它就闻的作用。电流是一个,绝不是说见性有别於闻性,一点分别都没有,完全是一个性;器具不一样,它起的作用不一样。如同我们用的电决定是一样,但是电器不一样,所以它起的作用就不相同。

再看器具有成有坏,电流绝不随电器的成坏而成坏。你造一个电灯,电流不会随你制造成电灯,电流就成了,没这个道理;你这个灯坏掉,电流绝不会随你这个灯坏掉,它就断灭了,没这个道理。诸位从这个比喻里细细去思惟,我们身体六根就是六种不同的电器,能够叫六根起作用的那个电流就是法性,就是自性。自性之自,我们都把它解错,认为什么?这是我自己的自性。他那个自很小,圈圈很小,他不知道自是大自,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;我们没有办法理解自性,障碍在这个地方。看到自就想到就是自身,就这么小,别人那是他不是自,你说糟糕不糟糕?你怎么能够明了事实真相?

所以这个自是大的自,我们讲大我,不是小我,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。宗门悟道的人曾经说过,尽虚空遍法界是「沙门一只眼」,你们想想这个话什么意思?眼是什么?见性,见性是自性;这个意思就是说,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性。沙门是什么?沙门是觉悟的人。觉悟的人明白,尽虚空遍法界是自己,所以看到一切众生本来成佛,看到情与无情同圆种智,这是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。你不契入这个法界,你怎么会晓得;你不晓得,你怎么会得受用?这个受用是真解脱,大自在。我们从这些地方体会到,见到世尊无尽的慈悲。我们众生愚昧无知,一遍、两遍怎么行?四十九年千遍万遍,永无止息的为我们开示事实真相,让我们也能够入佛法界。

这是最胜见天王,天王名号意思也很殊胜,这个天王他是修什么法门得道的?眼根。在六根里,《楞严》二十五圆通,他是眼根;观音菩萨是耳根入门,他是眼根入门,最胜见,从见性里面入门的,是这个意思。学《楞严》,交光法师讲得好,他老人家主张「舍识用根」,这句话要用现在的话来说,就是要学用六根的根性接触外面的境界,不要用六识,用六根的根性,所以叫舍识用根。用见性见,用闻性闻,当下就是!当下就是什么?就是佛境界,用我们《华严经》来讲,当下就是「大方广」,当下就是「佛华严」。所以《楞严》叫开智慧的《楞严》,道理就在此地。问题是你会不会用?你对於道理不甚明了的话,你没有法子用。

所以明其理,识其相;理,「法性究竟无生起」;相,「譬如光影现众国」,这个文是这样说的。在《金刚经》上讲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《金刚经》上用的两句,此地连上面也是两句,「如来处世无所依,譬如光影现众国」,跟《金刚经》这两句合起来看是一个意思。后面加上这句,比《金刚经》的意思还要圆满,「法性究竟无生起」,这一句好,显示出「佛华严」「大方广」,当下就是!希望我们同修也能细心体会,体会不到别胡思乱想,一想就错了,一想就落到意识里面去,就堕落,不能想的。不会不要紧,后面这样的开示多得是,一遍一遍的薰修,决定想不得,这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交代;决定想不得,一想就错了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

返回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讲记目录

生死书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