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十一讲) 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 档名:12-17-0011

请掀开经本第八页第一行:

「教主难思」,这是第五大段。在前面,前一次我们说到李长者在这一大段给我们做了一个结论,末后有几句话很重要。他告诉我们,菩萨六度万行,理只有一个,都是从自性流露出来,随其法身、万行、大悲、大智,果报有差别。从圆初住菩萨就明心见性,一直到如来究竟的果地,《华严》里面跟我们讲了四十一个阶级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这还不包括如来究竟的果地。他们见性的圆满是不相同的,所以果报就不一样。虽然有差别,我们一定要晓得,他的大愿大悲大智,以及菩萨行,决定都是圆满的。初住菩萨同时修学等觉的法门,等觉菩萨在日常生活当中也没有离开初住的法门,乃至十信位的法门。如果不是这样的圆修,就决定不能够圆证。圆证,像本经所说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,所以一修是一切修,一证一切证,这从圆融上来说。圆融里面有差别,差别不碍圆融,圆融也不妨碍差别,这才显示出微妙。

长者告诉我们,如果我们要想在这一生修学大菩提,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,要学习这个法门。圆宗常讲:「圆人说法,无法不圆。」圆则遍,就称法界性,所谓「称性起修,全修即性」,所以它不是偏。如果偏在一边,偏修理,就很容易落在寂静的这个境界上。如果偏在智上,就缺乏慈悲心;要是偏在慈悲上,所谓慈悲多祸害,你偏在一边,慈悲里面要圆修才是真正的慈悲。如果偏在愿上,有一些法师发愿,他不愿意往生,他也不愿意证果,他发的是什么愿?我生生世世都要到这个世间来当法师,这个好,不错。诸位要晓得,偏在愿上容易生起感情,落在情识里面,必定随业流转。理要清楚,要圆融。任何一个法门都圆满含摄一切法门,《华严》如是,《般若》也如是,《无量寿经》也如是,乃至小本《阿弥陀经》也如是。菩萨修学,圆融他才相应,与法性相应;法性是二空真如,也就是说与空性相应,这是宗门里面常讲的「三轮体空」,不著人相,也不著法相,这样才能相应。

然后在日常生活当中,处事待人接物之处,任何一个法门里面都能保持定慧等学,不偏重在定,也不偏重在慧。向诸佛如来学习,他们是在果地上,我们今天是在因地初学,一定要懂得万行因果,如佛一样。佛、菩萨出现在世间,为一切众生表演成正觉,为一切众生表演一个高度智慧的人、圆满觉悟的人是怎样生活,是怎样做他的工作,是怎样於日常生活当中处事、接物、应酬都能得大自在。果地上的,如此经所说心地,这个心地清净光明,这就是宝地。任何场所当中都与清净平等觉相应,与广大群众接触没有畏惧,这个就是「坐师子座」。生活是社会大众生活的榜样,这就是典范生活的建树,宝树的意思。你在世间无论从事哪个行业,你在这个行业里面有所建立,也是宝树的意思,足以为世间人的好榜样、好模范。无论自己住的是什么房子,都是平等的大慈悲,念念想到一切众生,这就是慈悲覆育。我们在经典上看到,或者是在一些道场上看到,道场的种种庄严,这些庄严具有时候还有那么一点模样在,甚至於布置得美轮美奂、富丽堂皇,让人家走进道场像走进一个博物馆一样。可是事事物物表法的意义,懂得的人很少,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,在佛法修学上得真实受用就少了。

讲堂的设施、座席都是宝座,主讲的人这个座是宝座,听众的座也是宝座。维摩居士讲经,听众一万个师子宝座,说者、听者都不可思议。宝座高广有没有大小?在事上讲可能有大小,在理上讲没有大小。事上讲是阶位不相等,譬如我们讲十住菩萨、十行菩萨、十回向菩萨、十地菩萨,地位不一样,应当是随他自己的修证这种功夫高下不相等,这是从事相上说。从理上来说,实在讲没有大小,也没有高下,可是在相上有,相上是诸佛菩萨随类化身。身相可以随类化身,当然依报也要随类,不能说正报随类,依报不随类,那个讲不通,依报随著正报转那就不好讲了。所以世尊在我们世间示现在菩提树下成道,我们凡夫看到释迦牟尼佛坐在哪里?铺的是草座,地下铺的是草,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铺一个草座,我们凡夫看的。可是天神、菩萨看的呢?他们看到释迦牟尼佛坐在金刚宝座。我们看不到金刚宝座,我们只看到草座;菩萨跟这些净居天神他们看不到草座,看佛坐在金刚宝座。说老实话,菩萨跟净居天人看到释迦牟尼佛的样子,跟我们凡夫看到释迦牟尼佛那个样子不一样,这里头有个道理,相随心转。通常我们讲相随心转,随自己的心转,这个诸位好懂。体质,身体健康状况也随自己的心转;更深一层的意思,相貌跟体质可以随众生心念转。如果不随众生心念转,佛怎么能够随类化身?这个道理就深了,可是这是事实。

如果我们自己要发大心,念念为众生,念念为佛法。为众生,你这个形相随众生的心念转;念念为佛法,你这个身相就随诸佛菩萨心念转,自然是不可思议。於这个意思能体会到个一分、二分,於是我们在事相上逐渐也能够想通,相貌确实也能随众生的心念转,现代的话说,一切众生每个人审美的观念不相同。同样是一朵花,有的人看到很喜欢,有的人看了很讨厌,有的人看到无所谓,这不是一个形相随著众生心念转吗?一朵花如是,一个人也如是。有些人看到你很喜欢,有些人看到你很讨厌,什么人?从来没见过面的人。我们常常在路上走,有的人看到你,跟你笑笑,点点头;有的人看到瞪你一眼,理都不理你。这不就是我们这个形相随著众生心念在转吗?我们细心从此地去体会,然后才真正了解《华严》上所讲,我们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念念都跟虚空法界有感应。你要问:感应是什么道理?共同一法身,同一个真如自性,哪有说没有感应的道理!所以报身能够随众生,众生有感,佛就有应,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,他所现的身一定跟他的依果(就是依报之果)必定相应。因此在事相上讲,那是没有一定的,有差别;从理上讲,是决定没有差别。

总而言之,如来以圆满的智慧、圆满的慈悲德能,随行普贤行。如来果地上不叫修,行普贤行。一切时、一切处都给众生做一个好样子,好的表率,这就叫示成正觉。我们能体会到这个意思,修学就有下手之处,否则的话我们学佛,到底从哪里学起,不知道!所以读了《华严经》,不但你的心量拓开了,你也知道在日常生活当中怎样去学佛,学得跟佛一模一样。第四大段我们就介绍到此地。

现在看第五大段,教主难思。前面四段讲的是依报,这一段要给我们讲正报。「教」,是教学,是教导。「主」,主持的人,主持教学的人,主持教导的人,在讲堂上主讲的人。「难思」是不可思议,这位主持教学的人实实在在不可思议。请看经文:

【尔时世尊。处于此座。於一切法。成最正觉。】

『尔时』,就是这个时候。『世尊』,此地是指毗卢遮那如来。毗卢遮那,法身佛;卢舍那,报身佛;释迦牟尼,应化身佛,应身佛;一即是三,三即是一。『处于此座』,坐在师子宝座上。『於一切法,成最正觉』。「一切法」是指世出世间一切法,我们要学。「成」是成就。「正觉」,拣别烦恼断尽,一切错误的思想、见解也都放下,正知正见,对於宇宙人生的体性、现相、因果、变化,都能正确的明白,没有丝毫差错,这叫正知正见,这个叫正觉,这是真实智慧。心安住在真实智慧里面,生活哪有不自在的道理?世间众生有苦有乐、有忧有喜,苦从哪里来?乐从哪里来?忧从哪里来?喜从哪里来?谁知道?忧苦,我们都想离开,怎样才能离开?为什么我们想离开而离不开?喜乐,我们想得到,为什么得不到?我们有许许多多个「为什么」,千千万万个「为什么」,这就是迷而不觉。佛这些疑问都断得干干净净,没有一样不明了,没有一样不清楚,表现给社会大众看,这叫「示」,示是做出样子,示是示范。

诸佛如来善於表演,现在讲演员,世间一流的演员,跟佛菩萨相比差太远了。诸佛菩萨各个都是非常精彩的演员,我们学佛,学佛也是学演员。这个世间,三种世间∶众生世间、器世间、智正觉世间,就是我们的舞台,我们表演的场所。我们的生活是表演,我们的工作是表演,我们处事待人接物没有一样不是表演。你要是能表演成正觉,你是佛菩萨一流人物。古德说此地的佛身,菩提身。《华严》里面佛给我们讲十种身,十种身菩提身是根本。这十种身实在讲,就是我们这身具足十种德能,不是说真的有十个身,犹如现在人讲的身分,每个人都具足多重身分,佛的十身有什么希奇?我们世间人要说出你的身分,对你的父母来说,你是儿子的身分;对你自己子女来说,你是父母的身分;对待你的哥哥,你是弟弟的身分;对你的弟弟,你是兄长的身分。儒家给我们讲「五伦十义」,世间法也讲每个人都有十种身分,这个意思我们仔细去思惟,跟佛的这种身分可以能配合。菩提身,这是总说。菩提是大觉,无量的智慧德能,称他作菩提身。他有圆满的智慧、圆满的德能,所以他过的是智慧的生活,他从事大智慧的工作,与法性本体相应,所以他能够在一切法中给大家做榜样、做模范。

这四个字「成最正觉」,什么叫成?你得道叫成,我们通常讲你证得,佛法里也常说契入,你入了这个境界,这叫「成」「最」是达到顶点,没有再比这个高的,这是圆教的佛果。等觉菩萨不错了,等觉菩萨还没到顶点,上面还有一层。这是达到顶点,这才叫最。什么叫正?断绝邪知邪见,远离颠倒妄想,这叫「正」。什么叫「觉」?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。心在哪里?尽虚空遍法界就是心。这里头森罗万象,佛经里面讲十法界依正庄严,这就是自心。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,心跟识都是一个意思。所以心在哪里?尽虚空遍法界就是。所谓「全妄即真,全真即妄」,真是讲心性,心性是真,妄是讲现相,整体的现相就是自己的真心本性,这叫开悟,这叫大觉。

所以佛无论示现什么身分,像本经末后五十三参,无论现什么身分,无论示现哪一个行业,都是「成最正觉」,都是示成最正觉。这个「示」是表演,表演最正觉。生活,最正觉的生活;贫穷人,贫穷人最正觉的生活;富贵人,富贵人最正觉的生活。在这个社会上,你从事高级的行业,高科技的行业,这个行业里面的最正觉。你从事很低级的行业,在从前,拉黄包车、擦皮鞋的,佛示不示现?也示现。在这个里面示现成最正觉,然后让一切众生见闻觉知,真的一下明白了。生活行业那是相,相上有差别,智正觉没有差别。果然都成最正觉了,他在差别里面过平等的生活,这就高明了。差别,相里面差别,性里面没有差别,理里面没有差别,他受用里头没有差别。决不是说高尚的行业跟卑贱的行业里面感受不一样,那是凡夫;佛菩萨他的感受一样的,都得大自在,都是无尽的快乐。这个地方我们要学。

怎样才能够达到这个境界?也就是说,怎样才能让我们现前变成佛菩萨自在安乐的生活?必须具备两种智慧∶根本智与后得智。为什么?这两种智慧才真正能帮助我们破迷开悟。我们迷得深,障重,这种迷障,佛在经上给我们说有三大类。一大类是「现行」,现行就是现前这些现象,现象有什么障碍?在我们自身来说,有烦恼,是非人我、贪瞋痴慢。在境界上,无论是人事境界、物质境界,都有很大的诱惑力,它引诱我们什么?引诱我们的贪瞋痴,把我们心里面贪瞋痴的种子引起现行。第二种障是「种子」,阿赖耶里面含藏的种子,虽然它没有起现行,障碍你证大菩提。第三类是「习气」,说习气诸位也许能够懂得,习气不好断。古德为我们形容习气,让大家能够体会得到什么叫习气。譬如一个酒瓶,酒瓶盛酒的,我们把酒倒干净,里面也擦干净,确确实实一点酒都没有了。那个酒就好比是现行,真的断掉了,断根,闻闻还有味道,那个味道就是习气。所以烦恼好断,习气难除。阿罗汉断了见思烦恼,有见思烦恼的习气。到什么时候习气才断?辟支佛,证辟支佛果,见思烦恼的习气也断了。通常讲断现行的烦恼,有定功就行,忍辱、禅定就能断。断习气是一定要开智慧,没有高度的智慧,习气是除不掉的,不用功怎么行?极其微细的习气种子,如来在果地上统统断干净了。说实在的话,等觉菩萨还有习气,极其微细的习气。他的烦恼障、所知障尽了,在十法界里头随类现身,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,众生有感,佛就有应,於一切法得大自在,在一切法里头表演最佳的榜样。再看底下这段经文:

【智入三世。悉皆平等。其身充满一切世间。其音普顺十方国土。】

这三句非常明显,身语意三业。『智入三世』,这是意业,『悉皆平等』。『其身充满』,身业。佛的身确确实实充满一切世间,佛身如是,我们的身,给诸位说,也如是。我们现在讲身,大家想到什么身?想到我们这个肉身。你怎么没有想到菩提身?你怎么没有想到智身、法身、愿身?后面陆陆续续跟我们讲这十种身。既然这么许多的身都充满一切世间,再跟诸位说明,我们这个肉身也充满一切世间,这个很难懂。

昨天,联合早报的记者到我们这儿来访问,特别来看这两个铜塔。这个记者跟李居士是早年的同学,虽是同学并不认识,说起来才知道,是同学。昨天就拿了几样宝贝给大家看,我也在旁边看到,有两卷手写的经本,《药师经》有两卷,是用金粉写的。赵孟俯写的,距离现在应该有一千七百年,他是宋朝末年、元朝初年的人,应当有一千年;保存得还非常完整,字写得实实在在是好。赵孟俯是我们历史上有名的书画家,不但字写得好,画也画得好。他的夫人也是个才女,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到有一首歌叫「你侬我侬」,那一首歌就是赵孟俯太太作的,那个词是她作的。你想想那里面的比喻,然后你就懂得我们的肉身是充满一切世间。她那个比喻是用两个泥娃娃,两个小泥人,两个人,把两个人打破,把那个泥搅和在一起,再做两个泥人,这个泥人身上有他,那个泥人身上有她,取这个意思。

我们这个身体是一些细胞、原子、电子组成的,这里面东西可能也是一切众生身上的身分,今天到我们这儿来组合;我们这个身四大解散,又到别的身体上组合了。实实在在这个身体里面这些细胞、原子、粒子充满一切世间,这哪里是假的?连肉身都充满一切世间。成菩提身的时候,得无量的清净三轮(就是身语意)。也就是说你真的是觉悟了,真的成最正觉,我们不要说最,说正觉,真的成正觉。你的思想见解、你的愿行,跟毗卢遮那佛、跟释迦牟尼佛、跟阿弥陀佛都相同。佛佛道同,与一切诸佛如来同心同愿、同德同行,你就成正觉,你的身语意也就像佛。

「智入三世」,三世是从竖的方面来说,我们讲过去、现在、未来。十方是从横的方面来讲,一般我们现在说的空间;三世是时间。说三世就包含十方,说十方就包含三世,这是在文章里面的美化。这里说智入三世,后面又普顺三世,这个言语就重复,所以用纵横两方面来表达。什么样的智慧入三世?清凉告诉我们,「以如量智通达世俗」,这就叫「入三世」。这是佛学名词,如量智跟如理智。如理智就是无分别智,也叫做根本智,也叫做实智,就是真实。如量智也叫做后得智,也叫做差别智,能知道宇宙之间一切现象。「如理智证真」,知道一切法的真相。真相是什么?相有体空,空有不二,空有无碍,所以「悉皆平等」。就能觉,我们叫他得道了、证果了;就所觉,用现代的话来说,宇宙人生的真相,他对於这些真相真的搞清楚、搞明白了。

第二句讲身业。身业通三世间,所以叫一切。成正觉身,这个身是总,说三身、说十身都离不开正觉;离开正觉,三身、十身就没有意义了。无不充满!「法身」普遍,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从这个身变现出来的;这个身没有形相,法身没有形相,法身是个理、法身是体,不是相。无相能现一切相,为十法界一切依正庄严之所依,都是依据这个理体显现出来的。什么叫「智身」?明白这个理之后,这种智慧,人有这个智慧,我们就称他作智慧之身;人有这个相,我们称他智慧之相。他所明了的理遍虚空法界,他的智也遍虚空法界。「色身」,我们刚才讲过了,色身实实在在讲,也跟理、跟法身一样遍虚空法界。清凉大师告诉我们,这个遍是圆遍,不是部分遍、不是偏在一边的遍,圆满的遍虚空法界。一切世间,一一极其细微的微尘,他说你总看也现,别看也现。此地我们必须要明白,诸佛如来如是,我们现前在座每一位同修人人皆如是。我们为什么叫凡夫,他为什么叫佛?他明白,所以叫佛;我们也跟他这样,我们不明白,所以叫凡夫。凡夫跟佛这个名称,一个是明了,一个是不明了,建立的称号,明了就叫佛菩萨,不明了就叫凡夫。佛经里面讲觉迷不同,觉了叫佛菩萨,迷了叫凡夫。而事实的真相绝对不会因为你觉迷而有差等,觉迷不同而有不一样,没这回事情,一样的。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字字句句都是宇宙人生的真相,说得更亲切一点,就是自己跟自己生活环境的真相,然后才晓得这部经与我们关系多么密切。

佛在其他大乘经所说的,是讲的局部的真相;本经里面所说的,是说圆满的真相,希有难逢。真正有几分体会了,对佛的意思懂得一些,能相信、能肯定,而后才知道∶不但一切众生身上有我,有我的身分,山河大地也有我的身分;换句话说,山河大地原来就是我身。这就好比我们在作梦,梦醒来之后,想想梦中的境界,你梦中所现的相分,梦中有自己,梦中也有很多人物,也有山河大地、也有虚空。醒来之后自己好好想想,梦里头哪一样不是我?样样都是,我岂不是遍虚空法界吗?你在作梦时,「我」是遍整个梦境,不会在梦境里这一部分是我,那一部分不是我,没这个事情;全梦即心,全心即梦。那时候要是问你∶你心是什么样子?变成梦境,那个境界就是心在那个时候的样子。同样一个道理,我们的真心、我们的本性,现在变成这个现相就是虚空法界,虚空法界是我们自性真心变现出来的梦境。哪一法不是自性?哪一法不是我?离了性没有相,离了我也就没有法,这才知道这个身确确实实是充遍虚空法界的。这是真说,真实说。

第三句,语业。语业,『其音普顺十方国土』。「顺」有三个意思。现在在这个世界,由於古时候我们居住的环境不相同,交通不方便,所以生活的圈子很小,范围很小,大多数的人所谓「老死不相往来」,於是各个地区有它自己的言语、风俗习惯、文化生活的不相同。现在科技发达,交通便捷,我们一接触就有语言上的障碍。语言虽然有障碍,可是心灵没有障碍。所以语业,「顺」的意思也有三种。一种是「能顺异类的言音」。在古时候,确实有不少人能够懂鸟兽的语言。鸟在树梢上在那里叫,它们在谈话、它们在讨论。我们听它说话的声音很美妙,不晓得它在说什么,它说得很好听,不懂意思。在我们佛门里面记载,安世高大师他就有这个能力,他懂得鸟兽的言语。在旅行的时候,他听到鸟在树上说话,两只鸟在交谈∶远处有人走过来,那人是什么样子,戴什么帽子、穿什么衣服、手上拿些什么,它们在那里交谈;安世高听懂了,告诉他的朋友。他的朋友不相信。「不相信没有关系,鸟说他们就来了」,等一会儿,果然看到有人来了,一点没错,他真懂得鸟说的语言。诸位想想,连鸟说的语言都能懂,何况我们人间语言。

经上说「佛以一音而说法,众生随类各得解」,佛有能力顺一切异类众生的言语,异类是九法界有情众生,佛有这个能力随著众生言音起变化。这个道理很深、很难懂,一般称为不思议境界,可是它是事实。听说现在电脑逐渐能达到这个目标,於是我们对佛经上这句话就更能够肯定,电脑能够做得到,佛哪有做不到的道理!不但是佛,我们现在一般人讲有通的人都可以做到,这个通叫神通。神通从哪里来?从禅定来。确实禅定功力到相当深度的时候,这些障碍统统都可以突破,彼此心灵能够沟通,能够没有障碍。

说到这个地方,我想起,这应该有将近五十年,四十多年前,我在台湾初学佛的时候,朱镜宙老居士告诉我一个故事。他的岳父章太炎先生,章太炎很多人都知道,民国初年国学大师。他在世的时候曾经有一度兼差,兼什么差?东岳大帝请他去作判官。东岳大帝的判官,判官相当我们现在所讲的秘书长,他做过东岳大帝的秘书长。晚上天黑的时候他就上班去了,第二天早晨天亮他就回来,所以他得不到休息,日夜都忙。白天忙著白天的事情,晚上忙著晚上的事情,没得休息,所以那个差事也很累,也很苦。他曾经告诉他的朋友,在阴间里面,阴间里面有中国人、也有外国人,各种各个的人类都有。就有人问他∶语言怎么办?都通!这很奇怪,都通。各说各的言语,意思都能够明了,都能明白,一点障碍都没有。我们人间里面,看起来人间言语有障碍,还要找翻译;在阴间里遇到外国人不需要翻译,他都通。这个意思慢慢的我们能够体会得到。我一九七七年在香港讲经,那时候在香港住的时间长,好像住了四个多月。前面两个月讲经要翻译,有个翻译翻广东话的;后两个月他们听成习惯,不要翻译了。他讲广东话,我懂他的意思;我说话,他也懂我的意思。我们交谈很方便,不需要经过翻译了,大概就是这种情形。这是能够随顺异类的言音。

第二种是「顺应当说的法」。众生根性不相同,需求不一样,所以要应机说法,他希望听到什么法门,佛就给他说什么法门。佛也是在一音之中圆满的表演,不但能表演音声突破障碍,说法也突破障碍,这个实在是不可思议解脱境界了。譬如佛在这里升座讲经,我喜欢听《华严》,听到佛给我讲《华严》;隔壁这个他想听《法华》,他听的完全是讲《法华经》,这叫普顺。这种境界我们在往生经里面看到过,在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说法、六尘说法,实在讲同一个音声,想听什么法门,你所听到就是你理想当中的法门;你不想听,就很清净,一点声音都没有。没有一桩事情不是随念而生,随心所欲,这是真的境界,不是虚幻的故事。佛菩萨的境界这样希有、这样圆满,我们要是不求证入,那就错了。

第三个意思是「顺遍」,遍就是遍虚空法界。不但遍一切空间,还遍一切时间。无量时空里面,诸佛菩萨演说种种妙法,无不见闻。现在我们是不见不闻,不见不闻不是佛的音声、色相没在我们现前,不是。他在,他周遍法界,我们这儿哪能说没有?我们不见不闻是我们的六根出了毛病,我们眼有障,所以见不到;耳有障,所以听不到。只要把障碍拔除,佛的形像我们见到,佛的音声亲自听到。《无量寿经》上世尊明白的告诉我们,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讲堂「大音宣布」,尽虚空遍法界都能得闻,我们这个世间没有说在例外。所以一定要晓得,我们的亏吃得实在是太大太大,什么亏?妄想分别执著。一直到现在,我们还是贪著妄想分别执著,不肯把它放下。十方诸佛如来、诸大菩萨讲经演教周遍法界,我们今天落得一个不见不闻,完全不能够觉知,这个身体好像失去知觉,麻木不仁。麻木不仁是严重的病况,我们今天这个身就是有这么重的病。有病,如果自己知道自己生病就有救了,为什么?他会求医。最怕的是有病自己不知道有病,不肯求医,这个病永远没有办法复原,就同这个情形一样。所以佛确确实实是法音周遍十方国土。

再看底下这一段,第八面倒数第三行:

【譬如虚空具含众像。於诸境界无所分别。又如虚空普遍一切。於诸国土平等随入。】

这两句是佛用比喻来说,譬如前面所讲三业普周。实在说,如来果地上的境界是不可思议,常言说得好,「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」,没有办法用言语来表达,也没有办法用心思去思想。为什么?达不到。比喻怎么能比?在种种比喻当中,古大德常讲,唯有虚空真如可以勉强的做个比喻,如果用其他的来作比喻,没有一样能恰当,所以这个地方用虚空来作比喻。虚空就是我们今天讲空间,空间里面包含许许多多的色相,这个我们很清楚,容易理解。像太空当中有多少星球,这些星球跟我们这个地球相彷佛。这许许多多星球从哪里来的?这些星球里面也有众生,有我们肉眼能见的,也有我们肉眼不能见的。我们肉眼能见的这个色相,大家容易明白;肉眼见不到的色相更多,这个要知道。虚空当中这么多的物相,会不会显得拥挤?会不会有一些碰撞?这个事情不会有的。为什么不会有?心性所变现出来的,它有秩序、有层次,真的是有条不紊,而且所变现的这些色相都是幻有,不是真有。经上讲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这是给你讲真的,一点都不假。

清凉大师在本经给我们做了综合的结论,本经显示无障碍的法界,无障碍法界在哪里?就在我们现前;确确实实是无障碍,理无碍、事无碍、理事无碍、事事无碍。今天我们在生活当中处处都是障碍,为什么一个无障碍的法界变成处处都是障碍?佛在大经上告诉我们,所有一切障碍都是从妄想、分别、执著里头变现出来的。我们想想也就能明白几分,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真的是太多太多了,数不尽;换句话说,现在的障碍就太多太多了,比你遭遇的多得多,比你想像的多得多。这些障碍要从根把它拔除,那就是妄想分别执著。佛教这些聪明人修行,聪明人从哪里修?从根本修。根本是什么?妄想、分别、执著。只要把这个拔掉,那就连根都拔掉了。然后星球与星球碰上也没有障碍,空与空相撞有什么妨碍?就没有障碍。这些都是事实的真相。

我们把本来无障碍的环境,法界实在讲就是我们生活环境,无障碍的生活环境变成处处都是障碍,过失在我们自己,不在别人。我们今天有缘学佛,学佛最要紧的事情是明白这些道理、明白事相、明白这其中的因缘,然后我们才有能力突破,突破之后恢复我们本来的生活。禅宗里面讲「本来面目」,本来面目就是本来的生活,本来的生活就是诸佛菩萨的生活。诸佛菩萨住三昧之中,三昧就是正受,正常的享受,正常的享受是无障碍的享受。我们今天由於无明不觉,生起这些妄想分别执著,把我们正常的享受变成一个不正常的享受,这个错了。常常观虚空,《金刚经》上佛教给我们,梦幻泡影,如露如电,教我们常作如是观,这个话很有道理。这个「观」就是转变我们的观念,现在哲学的名词叫做宇宙观、人生观,你对人生的看法、对宇宙的看法,我们要把过去种种错误的看法转过来。

经文里面,『於诸境界无所分别』,虚空不分别。虚空确确实实,「具」是具足,圆满具足。所有的星球、所有的万物都在虚空包含之中,虚空於一切境界、一切万事万物没有分别。这个比喻里面最重要的就是「无所分别」。佛与大菩萨於一切境界当中确实像虚空一样,他没有分别,有分别就不平等,所以人家能够转末那识为平等性智,道理在此地,他不执著了。第二句里面,『又如虚空普遍一切,於诸国土平等随入』,著重在平等随入。前面讲「於诸境界」,这边讲「於诸国土」,意思是一样的;於诸国土跟於诸境界是一桩事情。虚空普遍一切,真的是平等随入,无所分别,实在是为我们显示出《无量寿经》经题上所讲清净平等觉。

佛智广大犹如虚空,这是总喻,虚空这是总的比喻。佛的根本智,佛的后得智,经上所讲量智、理智。「量智包含而普遍,理智无分别而证入。」理智就是无分别智,量智知差别法,一切法无所不知。《般若经》上讲,「般若无知,无所不知」,那个无知是什么意思?无分别。般若无知,无知就是讲无分别,他哪样不清楚?样样都清楚。譬如我们眼见色,当我们没有起分别、没有起执著,於一切境界、一切色法里不分别、不执著的时候,这时候是根本智现前。不是说不分别、不执著,什么都不知道,哪有这回事情?样样都清楚、样样都明了,没有起心动念,没有分别、执著,根本智现前。它起作用的时候,这个作用是别人来问,来向你请教,你随问随答,无所不知。不是说来问一下,问到之后,让我想一想再告诉你;想一想就完了,那就是凡夫,落到意识里。不需要想!佛在经典里面开这么多的法会,听众当中或是启请的、请法的人向佛提出问题,随问佛就随答;佛没有说:让我想想,我再来告诉你,没有。自自然然的随问随答,这叫后得智,这就是如量智。如量是什么?如众生之量,就是《楞严经》上所讲「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」。你程度高的,佛解释的就深就广;程度浅的,佛解释的也浅也近,让你听到都欢喜、都满意,这种智慧叫如量智,如量智是无所不知。可是你要晓得,无所不知是从无分别智里面流露出来的。假如你没有根本智,哪来的后得智?就好像植物一样、树木一样,树要是没有根、没有本,那个枝叶花果怎么可能有?所以差别智无所不知,依根本智而起,只要你得根本智,你就会自然得后得智,就是无所不知。

这里面说「智」,古人也用相宗的四智来讲,因为《华严经》也是属於相宗的根本经典。法相宗六经、十一论,《华严》也是六经之一,因为这里面讲法相的理跟事也不少。相宗讲四智,讲大圆镜智,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,转末那为平等性智,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,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,所以在果地上就不是叫八识,叫四智,称为四智菩提。

「大圆镜智,纯净圆德」,圆满的德能,在迷的时候它含藏种子,觉悟的时候它能够「现种依持」。它「能现能生」,能现的是什么?能生的是什么?能现的是一切依正庄严,有情众生的十法界依正庄严,法身大士的一真法界的依正庄严,都是大圆镜变现出来的。能生是什么?能生一切智。向下经文里有说,「菩提智,普现一切众生心念根欲等,而无所现。无所现言,无有分别」。所以本经,法相宗取它作依据之一,不是没有道理。菩提智,现行功德之所依、种子功德之所持,所以普现一切众生心念根欲。所现的这些相,因缘生法,当体即空,像《金刚经》上说「如梦幻泡影」,所以现而无所现,但是无所现的意思就是讲无有分别。无有分别这个话就是讲无心而现,也可以说无意而现。有心有意就有分别,那就有障碍;无心无意没有障碍。

「平等性智,观一切法」,观自观他,有情无情,法法平等,也没有分别。诸位要晓得,没有分别才是真平等,有分别就不是真平等。十法界里面有情众生,十法界包括四圣法界,我们知道四圣法界是十法界里面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,这四法界没有执著,他有分别。执著是烦恼障,他断了;分别是所知障,他没断。不过愈是往上面去,他的障碍愈薄;愈往下面,他的障碍愈重愈深。不分别才平等,所以十法界里面讲平等都是相似法,不是真的。必须超越十法界,圆教初住菩萨真的转八识成四智,心里面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妄想也少了,这才是「悉皆平等」,平等就是讲没有分别。

十法界里面的人,他还没有忘掉我法,所以分别如来。佛菩萨示现到我们人间来,为我们讲经说法,还是要用分别、还是要用执著。你看制订这些戒律,这样可以做,那样不可以做,还是要执著、还是要分别,这是教小朋友、教初学。教法身大士,没这个话了。再跟诸位说,佛教法身大士连言语都没有了。别说是一真法界里面教学的状况我们没法子想像,我们看天界,初禅、梵天里面还有说法,还有讲经说法,二禅就没有,二禅人不讲话,讲话很累,用什么方法来沟通表达意见?放光,叫光音天。二禅是光天,放光来表达意见、沟通意见,所以佛在二禅天讲经说法是用放光。三禅天,光都不要放了,放光还太罗嗦,完全是心灵的交通,就是我们今天讲心灵的感应。他心清净,所以三禅叫净天,彼此心地都非常清净,心灵交感,他用这个方法来沟通。连高级的凡夫都入这个境界,何况一真法界?所以一真法界跟极乐世界里面那些状况,我们真的是无法想像。佛菩萨给我们描绘一点、介绍一点,都是些方便说,描绘一个相彷佛的样子,真实的境界一定要到西方极乐世界,然后,哦!原来是这样的。不是我们思惟想像能达到,那真是奇妙到极处。我们统统都有分!今天就讲到此地。


返回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讲记目录

生死书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