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一九四九讲)  2008/4/20  华严讲堂  档名:12-17-1949
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」,第三大段第二小段,最后一首偈看起,就是第十首:

【法慧先已说。如来真实性。我从彼了知。菩提难思议。】

清凉大师注解里面说,这首偈就是「第六,一偈,推功有本者,非师心也,亦谦己推人,异乎凡情,令法钩锁,殊涂同致,下八准之」,下面八段都是这个意思。我们先将清凉大师注解的意思略略的做个说明。这是性德,是圣德,所以异乎凡情,跟我们凡人恰恰相反。凡人做一点好事,做一点功德,一定是据为己有;觉悟的人,圣贤人,他做的好事,他不是这样想法,做任何好事,功是别人的,不是自己的,这才叫事实真相。自己再有能力、再有智慧,如果别人不能理解,不能认真的效力把这些事情做好,你的功德从哪里来?我们同学都知道知恩报恩,你知不知道恩?如果恩不知道,你怎么报法?我们举个最简单的例子,汤池小镇这两年所做的,谁的功?不是我的功,我没有功;也不是杨老师的功,杨老师也没有功。谁的功?每一位老师的功,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功,包括义工,汤池居民每一位都有功。他合作,他接受他合作,所以才有成就。老师同心协力来落实《弟子规》教学,如果汤池镇民不接受,你哪来的功?汤池人民欢喜接受,如果没有这一群老师来教导,哪来的功?所以一定要晓得,功德是大家的。大家的功德,一个人把它拿去了,这不是好事情。这叫什么?一个人的福报一下就报光了。功推给大众,这个功德才大,那个福报才大。大众的福报那真是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,个人的功德很有限,这个道理要懂。觉悟的人懂,圣贤人懂,所以从来不居功。

世尊一生为我们表现的如是,诸菩萨亦如是,中国古圣先贤也如是。尧舜的时代,那真正是圣贤国君,那个时候还没有称帝,称王,国王。国王看到人民犯罪,偶尔在路上看到士兵押解著罪犯,他就停车,下来问问这个犯人:你犯的是什么罪?他说:犯了偷盗,偷人家的粮食。你为什么要偷人家的粮食?因为天旱,老天爷不下雨,没有收成,不得已去偷别人的粮食。国王听到了,就告诉这个士兵,他没有罪,你把他放掉,我有罪,你把我关起来。这个士兵很惊讶,问为什么?我没有德行,我不是一个好国君,所以老天不下雨,害得他没有收成,这个犯偷盗罪不是他的罪,是我的罪,应当把我关起来,治我的罪。话说完之后,天就下雨了。你说这桩事情我们相不相信?我们学佛学到今天,我们相信,为什么?境随心转。国王这一念善心,感动天地,就风调雨顺。这是能够把过失自己承当,好处都是别人的,别人做得好。这是我们要学习的。这叫积大功,累大德,积累功德。中国古人常讲积阴德,阴德是什么?自己做了好事不要叫人知道。自己做了好事,肯定不承认,是真的不承认,不是假的,不是装出来的。事业是大众做成功的,哪里是个人的!一个工程师画出图样,建一个伟大的建筑,建成之后,是不是工程师建的?不是,每一块砖头、每一块瓦片都是工人在做的,工程师不居功。功劳是什么?所有工人的,凡是参与这个工程的工作人员,他们真的尽了一分力。这是明白人,这用心。凡夫是糊涂人,唯恐功劳别人拿去了,所以争功。争功,反而功亏折,功没有了;推让,那个功是圆满的。

所以推功有本。这是什么?这是「一切慧菩萨」,我们上面学的十首偈颂,带这首,十首偈颂,是他讲的。他说他能够讲出来,是因为前面法慧菩萨先说,他从他那里听来的,从他那里学来的,你看他多谦虚。『法慧先已说,如来真实性,我从彼了知』,你看看,我知道的是从他那里学来的。推功有本,有根本,有源头,不是我聪明,不是我有智慧,是我跟法慧菩萨学来的。非师心也,古大德常常教导我们,「但开风气不为师」,不居功。特别是在现在这个时代,确实有些人迷失了自性,对於古圣先贤传统的教诲疏忽了,以为现在这个时代是科学、科技的时代,是资讯的时代,古人那些东西在现在都用不上了,都可以废弃,产生这么一个观念,一切都用科学来代替。代替这么多年,成绩怎么样?只知道社会的动乱,只知道人心不安,许多的冲突不能够化解,找不到原因之所在。那我们有没有想到,为什么古时候那个社会能够和睦、能和谐,那是什么原因?

特别是在中国,五千年来,外国史学家承认中国这个族群、这个国家确实是长治久安,而且是两千年来维系著大一统,令人羡慕。统一不是容易事情,统一不好治,为什么?人太多,幅员太大,你要做到这个地区的安定和平不是容易事情。这么多人,他为什么不作乱?他为什么不搞对立?为什么不搞冲突?现在是小家庭,通常一个家庭大概三、四个人,夫妻带一个孩子、两个孩子。就这么小家庭里面有冲突,夫妻冲突、父子冲突,这是现在到处你都看得到的,为什么?从前是大家庭,一个家庭小的有七、八十个人,大的二、三百人,他们为什么一家和睦?为什么没有对立?为什么没有冲突?中国社会五千年的安定,你把这些事情想通了你就明白。中国人始终守著一个「和」,和为贵,就是尽量的要化解冲突,防止冲突。靠什么?教育。那你就晓得,中国人有家就有教育,家教。我们从小农村里头,骂人最严重的一句话叫「没家教」,这句话可严重。这句话不但骂,不是骂这一个人,骂他祖宗八代,这是一般人不太能忍受的。由此你就能知道,哪个家不重视家教?所以他家才能和,家和万事兴。家和,社会就和谐,国家就能长治久安,就这么个道理。所以中国长治久安的基本原因是家和。家怎么和?家人从婴孩的时候就学习《弟子规》《感应篇》《十善业》,所以他懂得谦让,起心动念为家人著想,他不想自己,功一定推给别人,过一定自己承当,这个家庭哪有不和的道理?这个国家哪有不治的道理?所以推功谦己,这是大德,这是性德,这是自性自然的流露。

我们真的是古人所说的「生於忧患」,将来?古人下一句讲「死於安乐」。这要靠大学问、大智慧才能做得到。死於安乐,我们学佛的人知道,他不是佛教徒,他对佛法一无所知,他也不知道有阿弥陀佛,也不知道有极乐世界;但是他晚年安、晚年乐,肯定不堕三恶道。他来生到哪里去?来生是人天福报。那你要想到他的因,因是什么?忧患,患是灾难,灾难不是一个人的,灾难是社会,灾难是很多众生。他担忧的不是担忧自己,确实是担忧社会动乱,担忧那些苦难的众生。他既然有这个心,你想想他有没有行动?必然有行动,行动,全心全力帮助大家化解,消灾免难,离苦得乐,这是果。灾从哪里来的?难从哪里来的?苦从哪里来的?乐从哪里来的?诸佛菩萨、古圣先贤都告诉我们,乐是从心善行善来的,行为;苦是从不善,心不善,行为不善,要照佛法讲身语意三业,心不善,言不善,行为不善,感召来的是恶,感召来的是苦。所以断恶修善要教,教育就是这么兴起来的。

我们今天学佛,学什么佛、什么是佛,总要晓得。佛法不是迷信,佛不在外面。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,佛在哪里?佛在你心里,你的心就是佛。心迷了,你是凡夫,就叫你做凡夫;心要是觉悟了,就称你为佛,觉悟就是明白了。迷是什么?迷是糊涂了,糊涂是迷,明白是觉。你就晓得,这就很简单的一句解释开了,什么叫做佛?你心里明白了就是佛,对於一切事理,佛法讲的性相、理事、因果都明白了,这人叫佛;对这六桩事情,性相、理事、因果不明白,糊涂了,这就叫凡夫。你说「我不信佛」,那你永远不相信自己会明白。不相信自己会明白,他还是个佛,什么佛?叫糊涂佛。总有明白的一天,为什么?他有佛性,自性里面有真实智慧,只是现在有妄想分别执著障碍了他,他好像是糊涂了,好像是不明白了。其实障碍不是真的,智慧是真的,德能是真的。什么叫真的?真的是不生不灭,永恒不变。我们这个迷,有迷有悟,它的变化很大,所以它不是真的。佛法对於真妄,简单的定义就是永恒不变是真的,它会有变化就不是真的。

我们现在最重要的,是在这个动乱不安、灾难频繁的这个时代,我们如何帮助自己、帮助别人?佛告诉我们,要想帮助别人先要成就自己,自己不成就,你没有能力帮助别人。这些话我们能理解,我们能肯定。所以佛菩萨、祖师大德都教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用真心,不要用妄心。什么是真心,我们不懂。佛经上告诉我们「真心离念」,真心没有念头,没有起心动念。那我们对这句话现在懂了,确实学了五十多年现在明白了,真心的确没有念。《华严经》里面告诉我们,「迷唯一念,觉止一心」。迷就是无始无明,妄想的根,就是你起念。所以真心离念,没有念的时候是你的真心。念从哪里起的?念从你真心起的,真心起的反而障碍了真心。祖师教导我们,教我们一个方便的方法。什么是真心?尤其现在我们要忏除业障,怎样才真正把业障忏除?那你要晓得,迷的时候才起业障,悟的时候业障就没有。那要怎样觉悟?佛就是觉悟,心上真有佛就是觉悟,我们从这里下手,这是成佛之道,是成佛的根本道。为什么?因为心即是佛。佛又告诉我们,十法界从心想生的。我们心里想佛就是佛,想菩萨就是菩萨,想贪瞋痴就是三恶道;贪,饿鬼道,瞋恚,地狱道,愚痴,畜生道,想什么就现什么。凡夫有心能想,自性无心能现,感应道交丝毫不爽。

干隆时候有一位大德,灌顶法师,他的号叫慈云,所以常常称他为慈云灌顶大师。这个人很了不起,通宗通教,显密圆融,著作丰富。现在在日本《卍字续藏》收他的注解有二十多种。我知道他老人家注解应该有四、五十种。他有《观无量寿佛经》注解,他的注解叫《直指》,简称是《观经直指》,分量并不多。里面有这么一句话,说众生造作的罪业极重极重,没有办法忏悔,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教都没有办法忏他的罪;我们今天讲的「慈悲三昧水忏」「梁皇宝忏」,水陆的忏悔,水陆法会这个忏悔,都没有办法忏他的罪。最后还有一条能把他的罪忏除,那是什么办法?一心念阿弥陀佛,一心执持六字洪名,没有消不了的罪业。我们当时听了欢喜,接受,但是不知道是什么道理。现在这个道理我们明白了。你看一心受持南无阿弥陀佛,你心就是佛,佛就是心,什么罪都没有了。理上明白了,事上我们丝毫怀疑都没有。我们自己一定要肯定,这一生没有遇到佛之前造的罪业,遇到佛之后,对佛没有真正的认识,也造了不少罪业,还有宿世前生不知道造了多少罪业。所以我们看到学佛的同学,自己也不例外,看别人就能晓得自己,冤亲债主有多少?要排起队伍起来,密密麻麻的看不到边际。这些都是过去今生有意无意得罪的人。他要觉悟了,饶了你,算了,不跟你计较;你杀了我,我也不想报复了,你欠我的钱,不要了,觉悟的人。不觉悟的人?他的执著很严重,你杀我,我一定要杀你;你叫我受这么苦,我一定要叫你受更苦,这个麻烦。但是你要晓得,觉悟的少,执著的多。那怎么办?灌顶大师的话正确,你心上真有阿弥陀佛,不必口上。口上有,心上没有,没用处,冤亲债主照样找你麻烦;心里面有,口里头没有,冤亲债主也不敢找你麻烦,你是佛心。

一定要做到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。开头学的时候肯定有夹杂,肯定有间断,那是业障!可是还有救,为什么?因为你不怀疑。如果你一怀疑,那个麻烦就大了,把你的功德全破坏。不怀疑,怕夹杂、间断,你就时时刻刻提醒自己。所以念珠有什么用?念珠的用途,第一个就是提醒自己,看到念珠就想到要念佛,心上要有佛;第二个用途是计数的。手珠意思都是一样的,常常提醒自己,佛像也是提醒自己,见到佛像如真佛在。要知道,在这个六道轮回里头,只有佛能救我们,除佛之外,没有人能救。佛从哪里来?自心所现的,这才真能救自己。靠外面的佛,那错了,外面是心外求法,那叫外道。中峰大师,禅宗的大德,你看看他为净土宗的同修造了一部《三时系念》,这禅宗大德。他在《三时系念》上就讲得很清楚,「自性弥陀,唯心净土」。所以你一定要晓得,阿弥陀佛在哪里?是自己心性变现的。你心性里面想,阿弥陀佛就现前,现前是自性弥陀,这是真的,这不是假的。往生的时候,净土现前,唯心净土。这你一定要知道,时时刻刻记住,不可以忘记。

弥陀净土是唯心自性,眼前我们的环境也不例外。我们所看见的这些人,你喜欢的人也好,你讨厌的人也好,你恨他的人也好,那你一想,唯心某人,自性某人。自性某人,是我自性变现的,你怎么恨他,是恨你自己,没有恨到别人。为什么?心外无法,法外无心。你懂得这个道理,你再也不会怨恨人。为什么?自他不二,性相一如。佛在大经上讲得透彻,「生佛不二」,生,我是众生,那是阿弥陀佛、毗卢遮那佛,跟我这个众生一体,是一不是二。我跟十法界的众生也是一体,也不是二。净土秽土全是心现,我的心清净,现净土,我的心染污,现秽土;我的心善,现善人,我的心不善,现恶人,全是自心所现。除自己心之外,没有一法可得,这是诸法实相。所以明了之后,你自己的心自然谦卑,对一切众生自然尊重,性德流露。性德,总的来说,纯净纯善。要知道,烦恼是不净不善,跟性德完全相反。迷了,性德变成烦恼;悟了,烦恼又变成心性。所以对烦恼你也不要讨厌,也不要怨恨,一念就转过来。

修行,真修行,在日常生活当中,以敬佛的心敬人,真诚的恭敬。你能这样做,你的性德虽然在迷,这个做法能把你的心性引出来,这是自利;感化别人,让别人觉悟,让别人回头,是利他,自行化他。一定是先自行再化他,自己没有做到是决定不能化他。不能化他,就跟他搞对立,就跟他搞矛盾、搞冲突,就搞生生世世的冤冤相报,就搞这个,这错了,大错特错。所以学佛从哪里学起?做人从哪里做起?学佛从哪里学起?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教给我们,第一个「礼敬」。做人从哪里做起?你看《礼记.曲礼》第一句,「曲礼曰,毋不敬」,跟普贤菩萨那个第一愿完全相同。所以礼要是不要了,不讲求了,麻烦可就大了。你说我心里很恭敬,表示不出来。古人说得好,诚於中一定形於外,为什么?表里是一致的。你心里面欢喜,自然有笑容;心里面有悲痛,脸上形容是哀戚,里外是一不是二。所以你里面真有恭敬心,外头哪有没有礼貌的道理!自然就有礼,不教也会。这些事情我都亲见过,对一个人真正恭敬,就是走近他的身边,脚步都很轻,恭敬的样子就出来了;没有恭敬心,粗心大意的,那行动就完全不一样。所以从礼敬开始。

《弟子规》前面都是教礼敬,是教我们怎么样对父母。然后把它发扬光大,以礼敬父母的心、行为来礼敬一切众生,这才是学习《弟子规》真正的义趣。如果只对父母恭敬,不是父母就不恭敬,你没有学到。《华严经》上讲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,用父母来代表,让我们能知道对一切众生。我们真正明白自性是佛,一切众生哪个没有自性?连树木花草、山河大地,乃至於虚空,都有自性。自性能现,万物是所现,能所是一不是二,所以性相一如,自性在哪里?自性在现相里面。黄金在哪里?黄金在金器里面,金器就是黄金,黄金就是金器。明白这个道理,现相就是自性,自性就是现相,性相是一不是二。性是佛,相怎么不是佛?所以在大乘教里面,性叫法性,相叫法相,法性跟法相不二,然后你就见佛!

说到迷悟,人有迷悟,性没有迷悟。中峰国师在系念佛事里面讲得很详细,没有迷悟的是真的,有迷悟的是假的。所以要晓得,我们的自性是不生不灭的,不来不去的,不迷不悟。悟都没有,哪来的迷?所有这些对立的名相全都加不上。我们怎么迷了?我们不说微细,微细的难知,我们讲最粗的现象,大家好懂。凡是为自己的都是迷,凡是为别人的都是悟。那你真的想破迷开悟,你应当知道从这里下手,起心动念为人。我常常劝勉同学们,我们学了佛,起心动念只有两桩事情,第一个是护持正法,正法久住要靠我,不是靠别人。我们把这个责任推给别人,佛法会消灭。佛经里面常讲「直下承当」,直是直捷,当下我就把这个责任使命承当过来。这是佛对弟子们的勉励,也是说实话。正法久住靠谁?靠我。现在佛法的衰,衰在讲经的人太少,真正依教修行的人少,怎么办?我要承当,从我干起。自己要有这个心,要有这样的志,在佛法讲的愿。我不承当谁承当?劝人靠不住,自己都靠不住了,别人是更靠不住。所以一切从自己本身干起,我们把它承当过来。如果说我的文化太浅,受的教育不多,年岁也大了,我心有余而力不足,这是轮回心。看著佛法衰灭,束手无策,悲叹没有用处。总而言之,还是对於佛法不认识、不明了。真正明白的人,老病到极处,都可以发心承当,为什么?境随心转。心转境界是真的,不是境界转心。你一发起这样一个大心大愿,我们一般人讲,三宝加持,你今年一百岁,你可以活到一百五十岁,还可以干五十年;你可以活到两百岁,可以干一百年。身体不好,每个细胞器官都恢复正常。这都是真的,不是假的,要你真能信!你没有私心,不是为长命富贵,不是为自己,是要用这个身体为众生服务的。如果有一念自私的心,你就被业力牵了,我们讲的是业报身。如果你的愿力很大很强,超过你的业力,你就是乘愿再来身,你业力的身没有了,现在取而代之是愿力的身,愿力的身不可思议。

希望真正明白人,真正通达的人,要发大愿。我学经教不多,我能讲经弘法吗?那你就想想惠能大师,不认识字,没有念过书,没有上过佛学院,听五祖和尚讲经,我估计顶多不超过两个小时,他一生受教育就那么一点点,两个小时。他以后讲经说法,什么都通,什么障碍都没有。那是什么原因?愿力,用愿力代替业力,自自然然把业力化解了,最后全变成愿力。这个愿力是什么?四弘誓愿。四弘誓愿里面只有一个是愿,就是第一条「众生无边誓愿度」,另外三条,另外三条是成就自己的。你用什么度众生?头一个就是断烦恼,断烦恼就是持戒。持戒修定是断烦恼,真的是万缘放下。我们今天要给社会大众做样子,就认真的学《弟子规》,给大家做样子。我不学,叫人学,人家不相信。蔡老师过去在澳洲净宗学院细讲《弟子规》,讲四十个小时,我每堂课都听,四十个小时我全听下来了。我为什么要去听?我不去听,谁愿意去听?带头!一堂课都不缺,让大家对蔡老师有信心,道理在此地。我在澳洲那一段时间,同学们讲经我常常去听,跟我的时间不冲突我都会去听。不仅如是,无论在哪个地方,我是一个学讲经的人,我们懂得因果的道理,法师讲经我不去听,我讲经的时候也没有人听,为什么?因果报应,这道理就是这样。所以我这一生,无论哪个法师在我们附近讲经,如果我没有讲经的时候我一定去听经。我听别人的,欢喜听别人的,别人才欢喜听我的。我如果自以为是,不愿意听别人的,也就没有人听我的。所以凡事都有业因果报,都得要清楚、要明了。转,转业、消业,不是难事。五逆十恶,就像慈云灌顶法师讲的,这一《大藏经》都消不掉的业障,一句阿弥陀佛就消掉了。为什么现在阿弥陀佛消不掉?你不相信!你不是真信佛!所以它就不起作用。真信佛,还得了!真信佛,立刻就转了,快得很。所以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都是为帮助众生破迷开悟。

我们要做出破迷开悟的好样子,一切一定是从自己开始。从自己做起,不能有为自己这个念头,这很糟糕。你说为什么?为自己这个念头是增长我执。我执是什么?执著,最坚固的执著,执著的根就是从我。把我放下了,你才能证须陀洹果,佛门你才能入门。你们读《金刚经》就知道,须陀洹没有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没有了。如果他有这四相,世尊就不称他作须陀洹。在《华严经》里面呢?初信位的菩萨,这是小学一年级。你有没有进到一年级?不要问别人,自己知道,还有我执,没进来,没有入华严之门,在外面。我执放下,起心动念都是为佛法,都是为众生。佛法能觉悟众生,佛法能普度众生,所以要护持佛法。护持佛法从哪里做起?从自己依教奉行做起,叫真护持。护佛的戒律,这是根。没有戒律就没有佛法,经典虽然在世间,变成了佛学。佛学救不了众生,化解不了灾难;学佛才行,学佛能救自己,能救众生,能化解灾难,要学佛!从哪里学起?从戒律学起,这是不能不认真学习的。

所以出家同学四个根要特别重视,一定要从《弟子规》做起。《弟子规》是做人的,全篇的内容就是四个字「孝亲尊师」,全部《弟子规》所讲的,哪一字、哪一句不是孝亲、不是尊师?中国五千年的圣学就是孝道、师道。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,儒所传的,孝道;佛所传的,师道。佛法为什么在中国盛行?中国有孝道的基础,所以非常适合於佛法的成长。世尊灭度之后,弟子们四面八方教化众生,可是只有在中国这一支真的是茁壮、开花、结果。其他的很多都没有了,有些传一、二百年没有了,三、四百年没有了,六、七百年没有了,唯独在中国,这一支真的永久传下来。什么原因?中国有良好孝道的基础,适合它发展的空间,道理在此地。如果我们现在孝道丢掉了,肯定佛法也会灭亡,也就没有了。以后经典虽然在,全变成佛学,传统的变成儒学、变成道学,学佛、学儒、学道的人没有了,这是严重问题。如果我们发心直下承当,我们继承五千年的道统,我们学佛、学儒、学道,你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人,真正名符其实,为往圣继绝学,为天下开太平,你真干!那这一生,你想想你活得多么有意义、多么有价值!来生的果报无比的殊胜,要不往生净土,那就像黄念祖老居士说的,来世的福报不得了!福报之大,人间没有这个位子,那只有到天上去做天王,不是人王,是做天王。天王最高的摩醯首罗天王、大梵天王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我们遇到这个机缘,一世就能够修这么大的福报,这个缘不是容易遇到的。你在隋唐盛世,或者在清朝初期,康熙、雍正、干隆也是盛世,儒释道的高人太多,你生在那个时候修,修成功了也没有什么希奇,为什么?太多了,不足以为奇,福报有限。可是在今天不一样,今天怎么样?今天快要断了,没有人学了。好比燃灯一样,那个时候灯很多,油很足,现在怎么样?现在看到只有一盏灯,油很少,快要灭掉,你把它加一点油,使它光明继续不断,这个功德多大!所以这个缘,也是无量劫来稀有难逢的缘分。

我们今天真干,做出个好样子,我的业障很重,真正能把业障消除,做出样子来给你看,大家相信了。要真干!不真干,你的业转不过来。诸位如果看看我初出家那个样子,你们就能够看得出来,我刚刚出家那个样子,那是一个没有福报的短命相,很多人一看就知道,不好意思说。说了怎么?说了怕我伤心。知道得最清楚的,我的两个老师,他们以善巧方便帮助我,劝我发心断恶修善,教我修布施,弥补过去生中没有修的福报。你这一生没福,福不是上天给你的,不是的,不是佛菩萨加持你,这个道理要懂,是你自己修的。过去吝财,这一生贫穷;过去不肯帮助贫苦的人,这一生短命。我转过来了,接受老师的教诲,认真的学习,转过来了,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从出世艰难困苦,到现在可以说心想事成,这是这一生修的,这五十七年,不算太长,真的是一百八十度的转过来,长时期跟我的人你们亲眼看到。我造作的罪业比你们重,过去生中造的罪业我不知道,我年轻的时候,十几岁,喜欢打猎。抗战期间当中,我们家的伙食还很不错,每天都出去打猎,好像是功课一样。杀生太多,果报很严重,一直到七十多岁,我还有皮肤过敏的病,每年到季节交接的时候全身痒,长红的疹子,样子很恐怖。这个现象到去年就没有了,年年都有的,去年没有。我觉得身体比从前愈来愈好了,那是什么?我知道,业障病!业障没有消除,我们的功夫还不够,不到。努力,再努力,功夫到了,业障就没有了。

现在我们对於这些理论方法知道得很清楚,现前的问题就是如何把它落实,百分之百的落实。所以我们对人、对事、对一切万物谦敬。这些年来我们提出四个字,在国际会议上赠送一些朋友们,「诚敬谦和」,真诚、恭敬、谦让、和睦,待人接物,这是悟;不知道谦虚,不知道礼敬,那就是迷。所以头一个要学谦,对治贡高我慢的习气。要知道贡高我慢习气人人都有,与生俱来,这不是学的。从前李老师给我讲,讲经的时候也跟大众常讲,举个比喻,讨饭的乞丐,你仔细观察,他贡高我慢。贫,真无立锥之地,贱,没有地位,沦落到乞丐了还有什么地位?贫贱到极处了,你看他在路边,坐在地下,求人家布施个一文、二文,有钱人从他面前过了,他还哼一声「有什么了不起,不过有几个臭铜钱而已!」你看他那个样子,言语傲慢,他还瞧不起人。

学佛之后,我们知道,傲慢在末那识,「四大烦恼常相随」,生生世世,真的是与生俱来,它不是学的。这个四大烦恼,第一个是我见,执著身是自己,这是大烦恼。这是什么?这就是轮回心,你只要有这个执著,你就永远出不了六道轮回。我爱、我痴、我慢。你想想看,四大烦恼常相随,所以这个傲慢是与生俱来的烦恼。儒家不讲出世,所以他只劝人傲不可长,你的傲慢有,不要再增长了。佛家讲超越六道轮回,一定慢要断掉,如果断不掉的话,六道出不去。所以佛法,烦恼是一定要断,我们学佛要在这里做功夫。戒律很难持,规矩很难守,这是什么原因?我们的坏习气养成习惯,想改改不掉,原因在这里,必须认真努力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。头一个克服自己傲慢,自以为是,自以为了不起,这是修道人最大的障碍,头一个要克服。连天主教,天主教的早晚课是《玫瑰经》《玫瑰经》十五段,第一段就是讲圣母玛利亚的谦卑,他把它摆在第一个。这就晓得,世出世间圣人,无论是哪个宗教,从哪里学起?从谦卑学起。现在宗教也出了问题,为什么?大家不肯谦卑,所以宗教没落,宗教衰微,造成的影响是社会动乱,是灾难频繁。

所以迷悟的相我们一定要清楚。我们必须从相上下手(就是样子),我们要学谦虚,要学敬人,尊敬别人,要学著推让;好事让给别人,过失自己承当。决定不能把过失推给别人,功劳自己承当,这是最不道德的,纵然你做成功了,折福,福里面包括寿命,也亏折了你的寿命。总是要常常想著别人,自己有这个身体,在这个世间,现在明白了,觉悟了,为众生服务。为众生服务没有别的,处处要给众生做好样子。好坏的标准是戒律,所以《弟子规》《感应篇》《十善业》《沙弥律仪》这是标准。依这个标准修正我们的思想、见解、言语、行为,不善的远离,善的要认真去做,这就好,更重要的是懂得自爱。这真正叫行道。

道是什么?这个字很难讲。前几年我在日本开会,顺便去访问江本胜博士,参观他的水实验,他的实验室好像我去过三次。他接待我,请我吃饭的时候告诉我,他说「宇宙的核心好像就是一个爱」。因为他水实验当中,对这个实验得最多,无论哪一国的言语文字,只要是「爱」的这个意思,水结晶的反应都是最美的。他发现这个秘密,告诉我。我说没错。你看西方的宗教,经典虽然那么多,最重要的一句话,「神爱世人,上帝爱世人」。在佛教也不例外,佛教讲「慈悲」,慈悲就是爱,佛教说的是「慈悲为本,方便为门」。方便是什么?慈悲就是爱,因时、因地、因人、因事而不同,他能落实到恰到好处,那叫方便。他在行为上落实什么?它不是一个方式,千变万化,对象不一样,时节因缘不一样,处所不一样,事不一样。所以它没有一定的形式,无一不是慈悲,叫大慈大悲,叫大用无方。大的用途没有固定的方法,活的,它不是死的,所以说活学活用。真的是核心!

在中国传统里面,五伦第一个「父子有亲」,那个亲是亲爱,这个爱真的是核心。在佛法讲是性德的核心,也就是自性里面第一德是爱。迷了自性的人就不知道自爱,悟了才知道。实在说这个东西在日常生活当中也常常现前,但是现前的时间很短,一刹那他又迷了,真的像闪电一样。我有一次在日本旅行的时候,好像有十几个同学跟著我一起。其中有一个年轻的妈妈,推了一个摇篮,里面是四个月大的儿子,这个婴孩四个月大。我看了之后,我就让这十几位同学,你们大家仔细看,你看什么?看「父子有亲」。你看看这个小孩,他的动作,他的眼神,他对他母亲的爱,表现出来了,那是没人教他的,那是性德的流露。然后你再仔细看看,你看他母亲对这个儿子的爱。这个你才能看到经书上讲的「父子有亲」,你亲自看到了。这是性德的流露!如果不能保持,它就会变质,为什么小孩长大的时候,小孩讨厌父母,父母也讨厌小孩。为什么变质?这慢慢长大了,那个烦恼天天增长,无明天天增长,本性德一天一天淹没,烦恼现前,道理在此地。所以中国的教育没有别的,中国教育确实第一个教育的目标就是怎样把「父子有亲」永恒的保持,一生不变,这教育成功。所以是孝道,孝道的根是父子有亲,保持永恒不变。第二个目的,教育的目的,是把这个爱发扬光大。你爱你的亲人,父亲爱子女,子女爱父亲,把这个爱扩大到,你会爱兄弟、爱你的家族、爱你的邻里乡党、爱社会、爱国家、爱人类,这是中国教育的目标。中国教育它是和谐的,它跟一切众生没有冲突,所以中国五千年长治久安、社会和谐有道理。

这种教育在哪里落实?在家庭落实。所以诸位一定要晓得,中国人讲家是大家庭,五代同堂的大家庭,不是现在,现在家没有了,小家庭不是家。大家庭你看看,你的兄弟姐妹、父亲、祖父、曾祖父、高祖父都不分家的,大家。所以大家通常都是一、二百人口,伦理落实在这个家庭。人人都守规矩,人人都谦让,人人都懂得尊敬别人、照顾别人、关怀别人,都知道互助合作,起心动念是为整个家族,他不为一个人。现在小家庭不行,小家庭起心动念都为自己,所以就变成自私自利,爱心失掉了。不知道自爱,怎么会爱人?所以自爱是觉悟,违背性德是自私自利,是迷。所以你说现在人他不懂得关怀别人,可以原谅的。为什么?他根本就不知道自爱,他怎么可能会爱人。这个原因要说起来话就长了。第一个他没有接受过伦理道德教育。为什么没有接受到伦理道德教育?家破了,没有家。现在的社会,从中国古人的眼光来看,家破人亡。你看你一家人,四处分散,从前兄弟姐妹,这些亲戚朋友,堂兄弟、族兄弟,都住在一起。一个父母生的,亲兄弟;一个祖父生的,堂兄弟;一个曾祖父所生的,再从兄弟;高祖父所生的,族兄弟,一家人!我们这个徐姓,一家人。最早我们的老祖宗到庐江来落户,距离现在六百年了,坟墓还在。前几天我去看了,六百年的坟墓,祖坟还在。这个地区徐姓都是他传下来的,这家谱里有记载。家谱是家庭历史,你知道你家的世世代代,人就会爱家,为家服务。他不是为小家庭,为我大家族服务,承传家道、家规、家学、家业,世代承传。所以他生命,一个人生活在世间,他有方向、他有目标,这里头有意义、有价值、有情趣。但是现在这个很不容易建立,这样的家庭在今天的社会没有法子再恢复了,所以我们要寻求补救的方法来安定社会。家破了,社会没有不动乱的,社会要恢复和谐不是容易事情。我们的老祖宗,世世代代的承传,小心谨慎,唯恐出乱子。现在这个乱子真的出来了。所以伦理的教育,伦理道德的教育,有这个家族容易落实,大家也容易明了,容易接受;家没有了,太难!因为一个人生活,就像船航行在茫茫大海,没有方向、没有目标,每天提心吊胆,过著惶恐的生活,他怎么能安?心不安,什么都不安,这问题严重。

学佛,菩提心是悟,轮回心是迷,什么是轮回?分别执著就是轮回。这个范围讲得很大,佛为我们用最简单的话告诉我们,执著我就是轮回。用《金刚经》上四句话来讲就很清楚,有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就有轮回。学佛还是用轮回心来学佛,佛法也就变成轮回法,这个道理要懂。如果我们舍弃轮回心,我们用菩提心,菩提心是什么?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,我们用这个心,所有一切法都是佛法,没有一法不是佛法。佛法、世间法不在外面形相,在用心。用菩提心,一切法都是佛法,我们跟不同宗教往来,读他们的经全是佛法。如果我们用分别执著的心,念《华严经》也不是佛法,这个要知道,也是世间法。所以一切法总在用心不同,差别在此地;除这个之外,没有丝毫差别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第二个小段就学习到此地。


返回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讲记目录

生死书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