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一00三讲)  2003/4/13  澳洲净宗学院  档名:12-17-1003

诸位同学,请接著看清凉大师的开示,末后他还有几句总结:

「二障既寂,二智现前,成菩提涅盘,谓不断佛种,则菩萨成就矣」。总结的文字不多,可是意思很多。二障,前面讲过的烦恼障、所知障,既寂是这二障断了。二障断了,智慧一定现前。这个智慧是自性里头本具的般若智慧,佛说一切众生统统都有,这是自性里本来具足的。在众生分上,这个智慧失掉了。这个失不是真的失掉,是因为有障碍把它障住,障住它不起作用,虽然没有失掉,等於失掉了,是这个意思,并不是真的失掉了。所以二障去掉了,智慧就现前。

经论里面跟我们说了很多,障碍断一分,智慧就透一分;障碍去二分,智慧就透二分。所以,智慧不要求,是你本有的,只要把障碍除掉。所以佛法的学习,最重要的、最根本的也就是去障碍而已。障碍太多太多了,归纳起来不外乎这两大类,一大类叫烦恼障,另外一大类叫所知障,总不外乎这两大类。这两大类,菩萨从初发心分分断,五十一个位次修满了,这两种障碍断尽了,於是两种智慧就现前了。哪两种智慧?经论上就讲得很多,像本经跟一些大乘经上常说的,根本智、后得智,这是二智。两种障碍都障,都障根本智,都障后得智。

《般若经》上常说「般若无知,无所不知」。无知就是根本智,无所不知是后得智。根本智是以真如理体为所缘,断根本无明。《华严经玄义》里面讲「断迷理随眠」,随眠是烦恼,就好比人睡著了一样,不是在清醒的状态,我们对於宇宙人生的道理不懂得。如果根本智开了,这个道理就清楚了,就明白了,这是宇宙之间一切理。后得智是缘俗,我们讲真谛、俗谛,缘俗谛,俗谛是迷的事,是现相。事相无量无边,我们对於这些事相,究竟从哪里来的,怎么发生的,如何演变?也是一无所知。后得智要是得到了,对於俗谛,十法界依正庄严,这一切事相你统统清楚、明白了,所以说无所不知。这是《华严玄义》上讲的二智,根本智跟后得智。

《华严演义》里面说二智,一个是如理智,一个是如量智。你看如理、如量,用的这两个名词,其实如理智就是根本智,如量智就是后得智,名称不相同,意思是一样的。如理智彻见真际,就是真如本性,你真正见到了真心。这个见不是眼见,不是耳闻,这个见是你真正体会到了,也就是真理。我们现在一般人讲真理,是一切万事万法的根源,在《华严经》上讲的真心。「出现品」上说,宇宙之间所有一切现象,「诸法所生,唯心所现」,那个能现的心就是真心、就是真如,佛经里头,《华严经》上常讲的法性。

法性是什么样子?《华严演义》里头用四个字来形容它「妙极寂静」。所以你要怎样去体会它?要用很深的禅定功夫。什么时候你真正见到它?大经上讲八地菩萨。我们知道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,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他破一品无明。八地菩萨破了多少无明?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,三十品,然后从初地到七地,七品,我们晓得至少他已经破了三十七品无明;四十一品无明,他还差四品就破尽了。破了三十七品无明,这个时候见到真相,真相妙极了。什么东西妙极?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他见到了,不可思议!

所以八地菩萨转阿赖耶成大圆镜智,八地菩萨叫不动地。七地还不行,八地是真的不动,如如不动。当然,到这个地位我们可以说他是圆满的证得真如,圆证真如;如来果地上,再加个大字,大圆满。八地菩萨到圆满了,十住菩萨少分,十行、十回向,十行还是少分,十回向是多分,十地菩萨也是多分。从初地到七地,八地可以说是圆满、圆证了,如来果地是大圆满。

如量智(量是度量、分量)就是后得智,他明了通达宇宙之间万事万法的差别,就是三种智里面讲的道种智。道种智是知一切有,一切智是知一切法空,知一切法空是如理智。所以大乘经上也说一切智,也说道种智,这也叫二智;如果加上一切种智,那叫三智。一切智知空,道种智知有,道是道理,种是种种,种种就多,从相上讲的。

宇宙之间的现象无量无边,没有一样不通达,没有一样不明了。通常我们也常讲实智、权智,名称不一样,意思都差不多。实是真实,真实的智慧是明理,理体,如果用哲学上的名词讲,宇宙本体。你能够了解宇宙本体,这个智慧是实智;你知道宇宙之间所有一切现象,这是权智。权智还有方便、应机,善巧方便这是权智,这是后得智。我们要晓得后得智是从根本智来的,你没有根本智哪来的后得智?没有实智哪来的权智?由此可知,佛常常讲「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」,实智是禅定。

如果我们就菩提心这个意思来讲?实智是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。如理智、根本智、一切智、实智,名称不一样,实在就是什么?就是你这个心真诚到极处、清净到极处、平等到极处,这就是禅心,禅定,真性。如量智、后得智、权智是什么?就是正觉,就是慈悲。我们用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这大家比较容易懂,有一个很清楚的概念。

《华严演义》里头也说了两个名词,一个是观察智,一个是取相智,这都叫二智。观察智就是根本智,照了人法二空,所显真如,这就见性了,人法二空。了知能证所证,二不可得,你看这是不是明心见性?就是《演义》里头讲的如理智,这也是《演义》里头说的。取相智是善取法界幻相,法界一切现相,无论是事,无论是理,它都能够法法圆融,事事无碍,这是权智,这是后得智。我们这个经读到「入法界品」,你就都看到了。

这时二智现前,成就菩提涅盘。这个菩提是大菩提、大涅盘,这不是小乘的。菩提是梵语,涅盘也是梵语。菩提的意思是智、是觉;成就真实的智慧、真实的觉悟,就是菩提。涅盘,涅盘是不生不灭。平常我们最常看到的翻译,是把它翻成圆寂,圆是功德圆满,寂是清净寂灭;功德圆满,清净寂灭叫涅盘。所以在佛门里面习惯上讲,出家人过世了,称涅盘。实实在在讲,佛菩萨行!释迦牟尼佛入灭,我们称他入般涅盘了。为什么?他真的是功德圆满,清净寂灭,当之无愧!这一般出家人,你过世了,你有什么功德?清净寂灭,不是说死了就清净寂灭,不见得。所以涅盘是活著证得的,不是死了就叫涅盘;圆寂也是活著证得的,不是死了以后证得的。如果死了以后都圆寂、都涅盘了,我们不要修了,哪个不死,死了不都圆寂了?死了不都涅盘了吗?没这个道理!

怕大家有这些误会,所以涅盘里头又有很多种讲法,有「有余依涅盘」,有「无余依涅盘」。什么叫有余依?你证得涅盘,你身体还在。阿罗汉证得偏真涅盘,他还活在世间;释迦牟尼佛证得究竟圆满的大涅盘,他没死。八相成道,示现成道就是示现证得菩提涅盘,释迦牟尼佛三十岁。证得之后身体在,叫有余依。有余是什么?身体。利用这个身体,自己的事情已经没有了。自己的事情,所修所求的就是菩提涅盘,菩提涅盘已经得到了,没事了。所以大小乘经里面,特别是小乘经讲阿罗汉,偏真涅盘他证得了,所以经上常讲「所作已办,不受后有」。他要办的事情就是永远超越轮回,不在轮回里面流转生死了,这是涅盘。

生死,所谓了生死出三界,小乘人的涅盘,他得到了。虽然得到,他身体还在,这叫有余依。那要利用这个身体帮助世间苦难众生,救护众生。所以,前面有四句话我要特别提醒同学们注意,末后两句是「悲救众生,佛种不断」,这是他证得菩提涅盘之后他要做的事。他这个身体留在世间就为这个事情,除这个事情之外,他自己没事。他自己有没有住这个世间的必要?没有。自己事情已经办了,随时随地可以离开这个世间,我们常讲生死自在;他想走就走,想来就来,一丝毫障碍都没有。这个情形又是一种涅盘,叫无住涅盘。

无住涅盘是不住生死,不住涅盘,完全随众生的感应。这不得了!这是大乘菩萨、诸佛如来。哪个地方众生有感,他哪个地方就现身,现身不住涅盘。虽现身,他那个身不是业力现的,他是愿力现的,愿力现的不住生死,他没有生死。他现身不现身非常自在,完全看众生的感,那个感就是缘。众生有感他就有现,就现身,众生的感没有了,他这个身就灭了,身就没有了,大自在!这叫无住涅盘。所以说有余涅盘,有无余涅盘,有无住涅盘。

无余涅盘,证得菩提涅盘,这个身体也不要了。一般情形是什么?在这个世间没有度众生的缘分,他就走了。没有缘分就是他在这个世间,世间人不认识他,不尊重他,没有意愿跟他学习,他在这里没有必要。他自己已经完成了,想帮助众生没有缘,帮不上忙。帮不上忙,他在此地就灭度了,这叫无余依涅盘。他是不是真的灭度?没有,离开这个地方,他方世界有缘,哪个地方有缘他哪里就现身,所以他还是无住涅盘;不住生死,不住涅盘。「谓不断佛种」,不断佛种是这个意思。

自己成就了,不断佛种,还要帮助一切有缘众生。有缘众生,我们明了,一切众生都有缘,哪有没有缘的?因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,怎么会没有缘!说他没有缘,是从哪里说的?业障烦恼太重,佛法在他面前他都不接受,他不相信,他排斥,这叫无缘。无缘怎么办?无缘给他下种。怎么给他下种?让他见到佛像,让他听到佛名,让他接触到三宝。虽然他不信,虽然他排斥,虽然他毁谤,都没有关系。佛的形像、佛的名号已经落在他阿赖耶识里头了,所谓是一历眼根,永为道种。这些种子生生世世帮助他加深,到他这些种子多了,产生力量了,他遇到三宝就生欢喜心了。

这些事情我们自己在这一生当中有体会!我们每个人自己可以反省,可以想想,我是怎么接触佛法的。小时候不懂事,四、五岁的时候,母亲、祖父母带著小孩到庙里烧香,大人在那里磕头拜,我们也学著在后面跟著拜。实在讲这是什么?阿赖耶识里头落下种子。渐渐长大上学念书,接受现代的教育,把这些东西都看成迷信,於是心里面产生什么?排斥,决定不相信,决定不能接受。看到家里老人去拜佛,在旁边笑话,迷信!迷得这个样子。以为自己很聪明、很高明,这到第二个阶段。第三个阶段是遇到真正善知识,这个真正善知识就是你最敬佩的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,你希望能跟他学习。你肯定这个人有大智慧,这个人不迷信。

我这个路子就是这么一个过程。我大概是从十四、五岁,到二十四、五岁,这十年当中对佛教非常排斥,完全不能接受,真的把它列入到迷信、消极。我二十六岁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,这是个转捩点。我们肯定方先生是中国近代的大哲学家,有道德、有智慧。很难得我跟他同乡,同乡在家乡不认识,到台湾才认识。他是安徽桐城人,我们那个城市跟他的城市是邻县,距离不远,我们中国的里是五十里,用现在的公里是二十五公里,我们都是属於小城。

在安徽,我们是庐江,桐城,还有个舒城,舒城也是小县,这三个县文风很盛,读书人非常多,乡下小朋友都读书。它的读书风气,前清桐城派,这个学派就是我们这三个县。所以这三个县文风很盛,乡下人没有不念四书五经、古文,没有不念的。所以我从小能够学一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概念,受这个影响。这个我们现在讲风气,受风气的影响。因为太小了,没有真正念书,但是这个风气影响很深,喜欢读书,爱书本,喜欢读书。所以到台湾遇到他,这一谈是老乡,这样近的老乡,感情就不一样,热心教导。

没想到最后一个单元,他那个题目是「佛经哲学」,我听了很惊讶,佛经是哲学?从来没听说过。当然以后我们接触到佛法,看到近代许许多多人的论著,称佛经哲学已经很久了,但是我们年轻,没有听到过。头一次听到方先生给我讲佛经哲学,这又把我引入佛门。这个引入佛门的时候不是迷信,才晓得佛经里头有真智慧,哲学所修的是智慧。所以从这些地方,我们今天在这里看到「不断佛种」,我们自己的佛种几乎断掉了。这个断掉是受外面(在佛经的说法)邪知邪见的影响。人家有一套说词,听起来满有道理,自己没有智慧,没有能力辨别,几乎上了当。这是幸亏遇到方老师,回头是岸。学佛到哪里学?方老师教我在经典里面学,不在寺庙,不在出家人。方老师告诉我的纯粹是哲学,佛经哲学,寺庙里头出家人那是宗教。你看我拉回来的时候,还有这么大的一个拐弯,哲学跟宗教还有界限。我读佛经是学佛经哲学,我不搞宗教。

要学经典当然得要找内行人,要找过来人。方先生不是专门研究佛经的,但他晚年,真的,六十岁以后,他差不多在学校里讲的全是佛经,在台湾大学他讲魏晋佛学、隋唐佛学。七十多岁以后,他在辅仁大学博士班开的是华严哲学。他晚年在学校里,把经典正式做为课程来教学的,至少有十五年,一直到他退休。晚年是全心全神的投入,所以最后他晚年他皈依了。他皈依的时候,那时已经有病了,成为佛门弟子,皈依好像不到半年他就走了。

所以佛种不断,先要想自己,自己的善根,然后要顾虑到佛法。佛陀的教化,一般人常讲正法久住,这个正法就是指释迦牟尼佛教学,希望佛法的教学代代有传人。在中国各个宗派祖师大德是传人,一代一代传下来,如果这个宗派没有传人,这个宗派就断绝了。但是在今天这个现象,真的我们感觉到很悲观,每一个宗派里头都看不到传人。偶尔也听到佛门里面老和尚传法,传的是什么法?传的是一张纸,叫法卷。从祖师一代一代传,传到他,现在我再传给你,我再把你的名字写在后面,传给你,你是第几世。法呢?法没有了。

过去是传法,就是说你的修学、你的成就要被这个老师肯定,老师给一个法卷,这个法卷就像毕业证书一样,名实相符。你做为这个宗派下一代的传人,上一代这个老师肯定你。佛门里头每一个宗派都是这样传的,唯独净土宗没有传人。净土也有祖师,印光大师是第十三代祖师,这祖师从哪里来的?净土宗的祖师是后代人肯定他的,不是当代。他老人家往生之后,后人觉得这个人他自己对修净土修学的成就,对於净土弘扬所做出来的贡献,称得上一代祖师。所以净土宗从慧远大师(这是东晋时代)到现在差不多一千七百多年,只有十三个祖师。所以这是被后人公认的,不是有法卷一代一代传的,没有。不像禅宗、天台宗、华严宗,他们一代一代的有这个证书,所以称之为法子。你真正是依照这个宗派的典籍学习,学习真正有成就,得到上一代的祖师肯定,他发证书给你。跟现在不一样,现在我听说有传法,有法卷,但是法没有了,等於失传!这个事情我们不能不知道,所以要有修有证。

有修、有学、有证,有修,成就你的德行;有学,成就你的学问、成就智慧。修是著重在断德、断烦恼;学是著重在智德,开智慧。断烦恼,开智慧,你在这上面有成就,不断佛种,「则菩萨成就矣」。这是教学的成就,学生的成就,就是老师的成就;学生没有成就,老师没有成就。老师有成就,后头没有学生继起,老师个人成就是有,对教育贡献上来说,他的成绩等於零,不能算是成就。清凉大师这一段开示我们就介绍到此地。

诸位同学,请看下面第二段,「举彼所说,文分为二,初十句问因,后二十句问果,今初」。现在我们看第一段,第一段的经文:

【说诸菩萨十住,十行,十回向,十藏,十地,十愿,十定,十通,十顶。】

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跟我们说「文有九句,昔云,欠第九十忍一句」。这个「昔」,清凉大师说的,是过去学《华严》的这些大德。因为它是十问,问的是十桩事情,现在这个经文里头只有九句,所以说欠十忍一句,有人这个说法。「又以十信,自不成位,是住方便,摄在住中,故不别问」,这都是古人读《华严》他们的看法,很值得我们做参考。

我们知道这部经并没有完整的传到中国来,传到中国来是一个残缺不齐的本子。梵文是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,贝多罗树叶很多同学看见过,你们现在要到博物馆里面去参观,甚至於很多大的寺庙里头还藏著有贝叶经。我们这里也有,大概只有很少几片,诸位可以看看。这个贝叶,树叶有一点像香蕉的叶子一样,但是它很坚固,能保持很久。经文就写在这个叶上,梵文是横写的,像现在英文一样,从左到右。通常把这个树叶裁成一片一片的,长条一片,两面打洞,把它穿起来,一叶一叶这样翻著看。一面通常是写六行。

是不是原书到十顶这个地方漏掉一行,有脱漏的?都很难说。现在这个原文找不到了,没有方法去对照。在格局上来讲一定是有十句,为什么会缺一句?所以,有人说少了十忍。也有人说应该是十信,但是十信不成位。就好像我们念书一样,十信位菩萨没有学位。好像你念小学毕业,中学毕业,也给个毕业证书给你,但是没有学位。十住菩萨有学位,初住就有学位了。佛法的位是有标准的,一定要跟诸佛如来同生性,你才有位子,如果是异生性,你就没有位子。

什么叫同生性?什么叫异生性?同生性是用真心。佛菩萨用真心,你也用真心,你跟佛菩萨的心是相同的,那你就有地位了。如果你是用妄心,妄心是八识五十一心所,你用妄心,不是用真心,你是属於异生性,这个就没有位。所以诸位必须要晓得,九法界众生没有见性。明心见性就超越九法界,也就是超越十法界,他到一真法界去了,这就是圆教初住菩萨。所以阿罗汉没有学位,辟支佛也没有学位,在佛法里面讲他不成位。

十法界里面的佛实际上是权教菩萨,别教里面的佛相当圆教二行位的菩萨。别教初地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,圆教是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,所以圆教的初住等同别教初地。初地到十地破十品无明,等觉再破一品无明。破十品无明是十住菩萨,再破一品无明是初行位菩萨,再破一品是他的妙觉,妙觉是二行位菩萨,所以别教佛是圆教二行位的菩萨。通教、藏教佛一品无明都没破,换句话说,他还是异生性,他还不是同生性。这是说圆教十信,他不成位,他是住方便。这个住就是十住,十住里头特别是初住;换句话说,他是准备成初住。这十个位次修学都是准备拿初住的,拿到初住,初住就是学位,所以他包括在住中。我们用现代的话来说,就是十住的先修班,十住的预备班,他们准备去拿十住的。故不别问,所以这个里面从十住开始,他没有十信。

他末后有「十顶」,第九句是十顶。大师注解里面讲,「新旧梵本,俱无忍问,答中即有,故知彼忍,即此顶也」。新旧梵本,清凉大师看到的,旧的梵本是东晋时候传来的,翻成中文就是《六十华严》,这是旧梵本。新梵本是实叉难陀传来的,这个译场清凉大师参加了,旧梵本他没有参加;他参加这一次。在这个时候(清凉大师在的时候),《华严经》传来的梵本还在,还没有失掉。所以查查传来的梵本,梵本里头没有十忍,没有这个问,但是在答覆里头有,在答中即有,故知彼忍,即此顶也。这个地方讲的十顶,答的里面就是讲的忍,所以这个顶就是忍的意思,即此顶也。底下要跟我们解释,为什么他问的跟答的不一样。

「言十顶者,因位终极」。顶是到头了,这是在修因,因修圆满了,修到顶了。在这个经里面,「十定,十通」都是等觉位,我们只要看看这个经的名词就晓得了。第七会,第七会是讲等觉跟妙觉,这里头有「十定品」,讲十定,有「十通品」,十定十通,有「十忍品」「十忍品」以后讲果不是讲因,讲「阿僧只」,讲「寿量」「诸佛住处」「佛不思议」「十身相海」「随好光明」,都是讲的果。所以,因讲到最高的是讲到十忍。「十忍居后」,等觉位讲了三个,十定、十通、十忍,十忍在最后。「又得顶名」,这是五十一个因位,妙觉是果位,菩萨到等觉是最高了,等觉里面讲到十忍,这是讲到头了,讲到顶了。

「问中约位终极,故名为顶」。这是大师他给我们解释的,问中是就位次来说,位次到最后一个位次,终极的,把它称之为顶。解答这个问题,是据法门,说「答据法门忍受,以智印定,故云忍也」。这个忍跟六波罗蜜里头忍辱波罗蜜的意思不一样,这个忍是忍可,印定,我们现在讲同意,肯定,承认,有这些意思。「非位终极,不具十忍」,如果你修学的果位不是达到终极,你不可能具足十忍,十忍是法。「非有十忍,不极因位」。你要没有十忍,你就不可能圆满你的因位。因位到极处。

所以顶是从位次来说的,忍是从你所主修法门来说的。譬如现在在学校里面修学,你修某个科目,这个科目修圆满了。譬如修文学,文学是个科目,文学这个科目修圆满了,你拿到了博士学位,你称为文学博士。「顶」就好像博士学位一样。你的博士学位是怎么拿到的?是你修学文学达到他的标准。你修学文学达到这个标准,这是法门。等觉菩萨要拿到等觉的学位,他必须修学十定、十通、十忍,这三个科目,三个科目十忍在最后。我们可以能理解十忍是甚深禅定,几几乎乎到圆满了,如来果地上的大定,是这个意思。

大师在此地引用「十忍品」里面几句话,这几句话很重要。「故十忍品末云,通达此忍门,成就无碍智,超过一切众,转於无上轮」,这一首偈。这首偈我们能理解,这个十忍法门要成就了,就是无碍智现前,《华严经》上讲的「理无碍,事无碍,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」,入这个境界。「超过一切众」,这个众就是前面五十位的菩萨,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,超过这五十众。这五十众都从事於教学工作,譬如十信菩萨教小学,他不是不教,自行化他;十住菩萨教初中,十回向菩萨教高中;十地菩萨教大学,从初地到七地教大学;八地以上教研究所,八地、九地、十地、十一地,这四个位次等於教研究所,他们是硕士班、博士班的指导教授。等觉菩萨到十忍成就了,是博士班的指导教授。超过一切众,转於无上轮,他这个时候教学的能力,自行化他的能力跟佛一样。「既言超过,即是顶义」,这里跟我们说明为什么经文上用十顶,清凉大师这样跟我们解释,说得很有道理,这是顶。

「亦犹四善根中,忍顶法门,义相类故」。这是举例,讲四善根。四善根里面忍顶是最高的,达到最高的,跟这里讲的意思差不多。「不尔,忍无别问,空答何为」。如果不是这样的话,这个文里头并没有问十忍,答里头为什么会有?这是说明十顶问就是十忍,就是问的十忍。到这个地方这是一段。清凉大师给我们解释,因为经文脱离常规,引起我们疑惑,不能不加以解释,下面有个假设。

「设欲成十」,假设我们一定要把它完成十句,「应脱十信」,应该是(脱就是掉了、少了)少了十信。少是怎么少法的?原文少了。我们知道《华严》原本是龙树菩萨从龙宫里面带出来,当年在印度也是大家手抄。这样大部的经典,手抄的时候脱落了一两个字这是很可能的。我们今天不要说是抄一本书,抄一篇文章,抄完之后校对一下,漏掉的还很多字。《华严经》传到中国的原本,肯定是印度的手抄本。在印度这个经不止一部,分量虽然不多,总有个几部,绝对不是说只有一部。那可能是什么?抄的时候掉了,这个我们想想是有可能。清凉大师他是这样一个说法,应脱十信,应该是十信这一句漏掉了,抄的时候抄漏掉了。

「十信虽未成位」。这就解释了,虽然他没有学位,「亦随法界修广大行,德用殊胜,别一会答,应有问故」。这个讲得好,这个有理由!在《华严经》整个体例上来讲,讲得通。十信虽然没位次,但是这是圆教,不是别教,不是通教。圆教初信菩萨,初信位的菩萨就非常希有难得了,断德虽然只是断八十八品见惑,这断德。但是智德,我们前面讲过三德,智德比一般二乘、权教高明多了!这一点我们要知道。为什么他高明?他心量大!

圆教初信位的菩萨,古德讲大心凡夫,所以不一样。一般二乘人没有发大菩提心,圆初信位的菩萨发大菩提心了。心虽然发了,他在学习,学习圆满了,他就证初住位,初住菩萨是发心住。由此可知,他现在心已经发了,正在学习。所以他随法界修广大行,他是真正在修普贤十愿,文殊十波罗蜜,随顺菩提心,修学四摄法。德用殊胜,这真的,一点都不错,藏通菩萨不能比。

「别一会答」,就是特别有一会来讲十信,就是我们现在念的这一会,第二会。第二会是说佛正报皆是信法门,这里头有六品经,现在我们念的是「名号品」「四圣谛品」「光明觉品」,这是讲毗卢遮那佛的正报。后面「菩萨问明品」「净行品」「贤首品」是讲十信法门。所以十信有讲,别一品讲,这是清凉大师他认为十句漏掉十信,他讲得有道理。所以说别一会答,应有问故。这个地方问是正确的,因为你这里问,他下面就答了,但是十信有答没有问。清凉这个看法很有道理。

他说「若将十忍已下四品,共答顶问」。这是清凉大师给我们解释的,解释非常有道理。十忍以下的四品,就是「十忍品」「阿僧只品」「寿量品」「诸菩萨住处品」,这是十忍以下的四品。答十顶问,「於理无失」,在理上讲讲得通,没有过失。为什么?「俱是等觉之终极故」,等觉菩萨的终极。再往下面,「佛不思议法品」「十身相海品」,那是妙觉,等觉只讲到「诸菩萨住处品」。清凉看这个看得很有道理。

他在《钞》里面还有详细的说明,说出他这个议论的理由,这个理由最有力的,就是第二会的后三品。佛为我们说明十信位,十信位的解行、德能;「问明品」是十信菩萨的解,「净行品」是十信菩萨的行,「贤首品」是十信菩萨的德。这一会是讲信位,我们要在这个里头认真努力来学习。这个三品你看看十信位的菩萨他们的智慧德行。所以清凉大师说应当有问,为什么没有问!所以这个十句,他老人家认为一定是脱掉了第一句十信。这上面有个十信,那真的看后面的答,就完全顺了,有问有答。如果没有问,不就变成佛无问自说了。这三品经不是无问自说,可见得前面这个地方一定有问,这漏掉了。

我们看这个十句,清凉大师说前面再加个十信,这个十句问就圆满了。岂不是从初发心到如来地,五十一个位次所依据的理论、方法、境界,不就讲这个。这在第二分里头,第二个大单元,一共有六会,每一会是个小单元。我们现在第二会在讲十信法门,怎么能没有问?第三会讲十住,第四会讲十行,第五会讲十回向,第六会讲十地,第七会讲等觉、妙觉。这第二个大单元解分里头一共有六会,十信在一会,所以他这里讲别一会答。他没有把它包在十住会里头,这是他老人家讲的最有力的理由。这一句经文应该是脱漏十信。

在这十句问里面,把这个大单元里面要说的内容全部都说出来了,这个大单元就是讲的『菩萨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藏、十地,十愿、十定、十通、十顶』。有人讲十顶是十忍,在理上能讲得通。清凉讲得更好,十忍下面四品合起来十顶,说得真好!要不是他老人家这样给我们分析解释,我们看不出来,这是智慧,这真的是再来人,古人称他老人家为华严菩萨,真的不是假的。这个十句问因,再看后面二十句问果,我们看第二段,「二十句问所成果」。请看经文:

【及说如来地,如来境界,如来神力,如来所行,如来力,如来无畏,如来三昧,如来神通,如来自在,如来无碍。】

这个十句是问「内德成满」「现相品」里面所问的完全相同。后面十句问的「体相显著」,我们看后十句:

【如来眼,如来耳,如来鼻,如来舌,如来身,如来意,如来辩才,如来智慧,如来最胜。】

这个十句体相显著,正报。后面一句:

【愿佛世尊,亦为我说。】

看清凉大师的开示,大师并没有每一句都给我们说,『如来地,如来境界』,为什么有省略?因为这个二十句问跟「现相品」里完全相同。「现相品」里已经有详细解说,所以在此地轻描淡写带过去就行,不要再浪费时间了。但是有几句必须要说的,那就是这二十句是两段,在前面一段问内德成满,内德成就圆满,十句。第三句『如来神力』,这一句跟「现相品」里面不一样,「现相品」里头叫「佛加持」。前会,记住前面一会实际上就是第二品「如来现相品」。因为第一品「世主妙严品」里头没有问,完全是讲参加法会的那些人,经文有五卷,很长,看到法会的无比庄严。第二品经「如来现相品」这里头才有问,前会问的是佛加持,这个地方讲「如来神力」,如来神力就是佛加持。

下面大师略略的给我们解释几条,『神通』,这个在这一边问的句子是第八句,第八句问的神通。「神通,约外用无壅」,神通是对外的;换句话说,是对教化众生的,不是自己,没有障碍。

问如来神力,神力是「约内有干能」。约这个字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是「就」,就内德来说,就外用来说。神通是就外用讲的,神力是就内有说的,内里面确实有这个能力,这个能力用在外面就是神通。「离世间品,各有十事,其相自别」「离世间品」是在第三个大单元,将来我们会看到,「神力」这十种就说得很清楚、很明白了。

「言无碍者」,前面十句最后『如来无碍』,第十句,「谓如来所作,无能障碍也」。如来果地上所作的,没有人能障碍。所以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魔王波旬对世尊很嫉妒,要想方法来障碍他。佛说诸佛如来的正法,无能为碍,无能障碍。魔王怎么说?等到你老人家末法的时候(末法是你的法运衰了,正法、像法没有办法,魔没有办法,末法时候你的法运衰了),我让我的魔子魔孙统统出家,披上你的袈裟,渗透在你的僧团,我来灭佛法。释迦牟尼佛听了一句话不说,流眼泪。这一招很厉害,这一招现在人讲渗透,无法预防,你的法运衰了,法运没有办法永远保持。佛的力量也是不可思议,你看佛灭度后,正法一千年,像法一千年,魔都不敢动。魔要等两千年以后再让魔子魔孙出家,来灭佛法。从这个地方,我们也能够明了瞋恚报复多么严重,多么可怕。我想魔王波旬为我们示现,意思在这个地方。今天时间到了。


返回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讲记目录

生死书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