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七四三讲)  2002/6/17  澳洲净宗学院  档名:12-17-0743

诸位同学,请看「世界成就品」,第六段刹清净,偈颂第二首:

【久远亲近善知识。同修善业皆清净。慈悲广大遍众生。以此庄严诸刹海。】

这一首在前面跟诸位说过,但是由於时间的关系,没有能把这个意思交代清楚,必须再在此地来做补充。因为偈颂里头所说的,对於我们现前修学很重要,世出世间求学、求道,第一个条件就是亲近善知识,亲近一个好的老师。学生有多大的成就,可以说是完全决定在学生对老师的诚敬,也就是说对老师的信心,我们现在人讲的信任。如果对老师不相信,是很尊敬,老师的话自己有疑惑,决定不能够信受奉行,他所得到的就非常有限。印光大师讲的求学的态度是决定在诚敬,所谓一分诚敬一分受用,十分诚敬你就得十分受用。什么叫诚?什么叫敬?这两个字现代人几乎都不懂得其中的意义,这个原因是不读古人书之过。看到古人的文章就像看到外国文章一样,字认识,意思不懂,那我们从哪里学起?我们今天要是把这个名词用最浅显的白话来讲解,就是对老师的相信、对老师的信任,你有一分信心,你就有一分成就;你没有信心,你不可能有成就。

我们亲近一个善知识,自己完全肯定老师的智慧比我高,我不如他;老师的见识比我广,他年岁大,他见得多,我不如他;老师的经验我不如他,老师处事待人的那些方法,我也不如他。有时候我们看到好像老师处事待人办事有很多过失,我们以为是过失,对老师产生了怀疑,丧失了信心,最后吃亏的是自己。我们看老师办事情错误,其实他是正确的,而是我们见识太浅,不知道善知识用心之深,不知道自己浅薄。

对善友怀疑,有时候不但障碍自己,还有时候障碍别人、妨害别人,自己的造作自己完全不知道。错在哪里?错在对善知识没有信心。所以每一个人的善知识都不相同,这个人对我是善知识,对你未必是善知识。为什么?我相信他,他就是我的善知识;我怀疑他,他就不是我的善知识。诸佛菩萨来,亦复如是。

所以你看看在《四十华严》,文殊菩萨教善财童子,善财出去参学的时候,他教善财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对待善知识。经上恭敬的言词,像「奉事善知识」,奉事现在人也不懂,我们只好讲对待,里面特别教导他不能见善知识的过。善知识的过失,那里头有很深的学问,是一般人看不到的,一般人无法了解的,这个善知识也未必会讲给你听,没有必要这么罗嗦。日久天长,慢慢的你才能体会到他的做法是正确的。例子很多,自己要用心,要细心去观察,你才能长学问、才能长见识。这个见识就是经验,在这里面吸取教训,懂得怎样对人对事。有些时候我们自己误会,「那是错误、是不善」,到以后你才恍然大悟,人家那样做是正确的,那样做是大善,是真正利益众生。

『同修善业』。我们今天最重要的是要拣别什么是善、什么是不善,《了凡四训》里面一共跟我们讲了八对。善有善中之善,有所谓「正中偏」,有「偏中正」。凡事你要观察后果,他的动机、他的做法你不以为然,到后来后果是圆满的。再想想,如果依你的意思去做,后果不堪设想。然后你才知道善友之可贵,善知识难遇。难遇不是别的难,是我们自己对善知识那种信心、信任很难生起。

善知识的心行、善知识的目的都在第三句,『慈悲广大遍众生』。清凉大师注解只讲这一句,初地菩萨是欢喜地,是以「慈悲为首」,佛法里面常讲「慈悲为本,方便为门」,你就晓得这一句话是专门对初地菩萨说的。「故云为生修行」,他修行不是为自己,是为众生,念念为众生,行行为众生。「遍满真如」,真如是自性、是本性,点点滴滴都跟真如相应,所以叫「遍满真如」。这才叫「广大」,这个行叫大行。连穿衣吃饭都是大行,为什么大?它跟真如相应,真如遍法界虚空界。跟真如相应,他的功德、他的起心动念、他的一切造作遍满虚空法界。什么遍满?慈悲遍满,关怀遍满,尊敬遍满,帮助众生遍满。心量大,心清净,称为广大。

「广大」下面三个字好,「遍众生」,尽法界虚空界,《华严经》上讲的世界海微尘数刹土,一一刹土里面又有世界海微尘数众生,菩萨的慈悲是一个众生都没有舍弃,这叫大慈大悲,慈悲广大就是大慈大悲。

大慈大悲我们听到耳熟,大慈大悲是什么境界,我们不知道。他那个清净的爱心,真诚的爱心、平等的爱心、清净的爱心遍虚空法界一切众生,我们要学。众生有犯过,这是在所不免。要怎么想法?要想著你自己的儿女很小,还不到一岁,他做错事情,他犯过了,你怎么办?菩萨看一切众生犯过是这样的心态,慈母之心看待她的儿女,跟我们凡夫不一样。他有没有过失?他没有过失。谁有过失?我自己有过失。菩萨把一切众生的过失归自己,这是什么道理?没有教得好。小孩犯过了是父母的过失,小孩不懂事,他懂得什么叫过失?你做父母的人没有教好,所以儿女犯罪是父母的过失。他成年了,责任要自己负责,他懂事了、成年了;他在幼小的时候,父母要负责任。

你要养他,你要教他,「养不教,父之过」,那个父连带著母亲,父母的过失。「教不严,师之惰」,现在跟诸位说,父母不教了,老师也不教了,不敢教,不接受。儿女不听父母的,学生不听老师的,这些小孩听谁的?跟诸位说,现在听电视里面的,听网路里面的。还不会用电脑的时候,天天看电视,电视里头教他,电视取代了父母,网路取代了老师,现在是这个社会。电视跟网路的教学,二十四小时不中断。我们看年轻的小学生,他看网路,晚上到三、四点钟都不睡觉,看的是什么节目,做父母的人不知道。父母白天工作很累,晚上睡著之后,不知道小孩在家做什么。我听到有个同学跟我讲,他有个小孩七岁,有一天告诉他:「爸爸,你死了以后,你所有财产都是我的,你知不知道?」他吓一跳。这个思想、这种话他怎么说出来的?天天看电视教他的。你看可怕不可怕?

所以现在我们在报纸上、资讯里头看到,有小孩他希望父母财产早一天得到,那怎么办?把父母杀掉。现在连这些事情都不是新闻,这个社会成了什么社会?你说做父母的、做老师的多么寒心!所以说要讲现在这个世界没有灾难,不可能!人的心行到这样的程度,谚语常讲:「老天爷要算总帐!」这不是零零星星一个一个算,要算总帐。

算总帐,这个世间有大灾难出现。觉悟的人、明白的人,那就是李老师讲的,唯一的一条生路是念佛求生净土。世间的好事、善事,利益社会、利益众生,如果遇到了,尽心尽力去做。你有能力你要不去做,这个机会失掉了,以后你想做没有机会了,后悔莫及!我常常提醒同学要认识机会、要抓住机会,你是有智慧的人,你觉悟了。你要是愚迷,你不认识机会,你抓不住机会,你肯定把机会错过。错过机缘,不但你没有做好事,如果你要是障碍,那你是做了坏事。这些教诲极其微细,很少人能听得懂,很少人听了会觉悟。听不懂,听了迷迷糊糊,莫知所云,真正是经论里面常讲的「可怜悯者」

到初地,初地这不是普通菩萨,他才真正永恒的不离善知识,知道人家有这样的德行、这样的智慧,不会舍离善知识。我在前面跟诸位说过,今天的善知识是经教,无论到什么地方,他身上所背的一定是经书,经书是他的善知识。他每天在读诵,依教奉行,这样的心行庄严佛国土。

『诸刹海』是诸佛刹土。『以此』,我们回向偈念的,「愿以此功德」。初地菩萨的功德,「亲近善知识」,跟善知识同修纯善纯净之法,境界是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。以这个功德,「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国土」,那个佛是诸佛。再看第三首:

【一切法门三昧等。禅定解脱方便地。於诸佛所悉净治。以此出生诸刹海。】

第一句我们要细心去观察,『一切法门』,我们常讲八万四千法门,无量无边法门,四弘誓愿里面说「法门无量誓愿学」。无量无边的法门,三昧是等同的,所以佛才说「法门平等,无有高下」。为什么无有高下?都教你得三昧,三昧是平等的。

什么叫三昧?三昧叫正受,翻成中国意思是正常的享受。必须要知道,六道众生的享受不正常。为什么不正常?佛在经上把六道众生种种享受归纳成五大类,身的享受是苦、乐两大类;心的享受,我们今天讲精神的享受,有忧、喜两大类,总不外这四大类;另外一种叫舍受,就是你心没有忧喜,很平静,身也没有苦乐,这个状况叫做舍受。所以佛归纳为这五种受。六道凡夫、欲界众生,「苦乐忧喜舍」统统有,这是欲界众生。色界、无色界,「苦乐忧喜」他不受,他有个「舍」受,他很自在。身没有苦乐,心没有忧喜,实在讲这个也就算是正受了。为什么不说他是正受?不说他是三昧?他保持不长久,他是暂时的,暂时的正受叫做舍;如果是永恒的,那就叫三昧,那就不叫舍受。

我们要细心体会这个境界,这个境界是真自在,我们一般讲真舒服!「喜怒哀乐爱恶欲」,我们世间人叫它做七情,七情五欲都不是正受,这个要懂。诸佛菩萨他们永远住在正受里头,我们修学佛法,无论学哪个法门,目标要定在三昧上。我学这个法门,我要得到受用。得不到受用,学它干什么?那就是一般人讲的「所学非所用」,那是错误的,那个很可惜。学了就有受用,这叫实学,真实的学问。

早年方东美先生把佛法介绍给我,他跟我讲「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」,享受就是受用。我学这个东西,我得不到受用,我学它干什么?老师为我介绍,学这个东西是能得到人生最高的享受。最高的享受是三昧,佛法里面称之为三昧。我初学,他要说三昧我不会懂,他说最高的享受我懂,最高的享受就是三昧。这是老师为一个初学人介绍,言词的善巧方便,我听懂了,我就接受了,我就会认真努力来学习。学习的目的在哪里?得人生最高的享受,目的在此地。

下面举出几个例子,『禅定、解脱、方便地』,都从三昧里头得来的。「禅定」是心不散乱,心不被境界所转;心被境界所转,禅定就没有了。禅定的功夫,浅深差别很大很大,究竟圆满的大定是如来果地上证得的。虽然大乘经上常讲十地菩萨所证得的跟如来果地上相同,这个话没错,虽然相同,但是在深度上来说还是有差别。十地菩萨证得浅,如来果地证的圆满。我们可以讲是等觉菩萨证得深,如来果地上才圆满,究竟的圆满。

在这个地方,这四首偈都是讲初地菩萨,也不错了,够深了,无论在什么境界里头都不会动心。不会起心动念,决定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他依智慧恒顺众生,依智慧就是解脱。

「解」是对烦恼讲的,见思烦恼解除了,尘沙烦恼也解除,无明烦恼也差不多解除得干净了。「脱」是从果报上讲的,见思烦恼解除就脱离六道轮回,尘沙烦恼解除就脱离十法界,无明烦恼解除一品,菩萨地位就向上升一级。无明有四十一品,菩萨有四十一个等级,四十一品无明断尽了,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。所以「脱」是从果上讲的,「解」是从因上讲的。

「方便地」,这一句是对教化众生来说的。帮助一切众生、教化一切众生要有善巧方便,善巧方便是从禅定、智慧里面生的,没有智慧、没有禅定,哪里来的善巧方便?

所以它底下「解脱」两个字用得好!解脱,实在讲就是放下,世出世间万缘放下,连度化众生的念头都要放下。这个念头是什么?妄想分别执著。度化众生你还有想,想著要怎么做怎么做,分别执著要怎么做怎么做,都是错误的,何况其余?

度众生的事情要不要做?要做!很认真的去做,很努力的去做,做的时候绝对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这是菩萨。为什么?你一定要跟禅定、般若、解脱相应,这是菩萨道。凡夫也修行,也做好事,也是很慈悲帮助一切众生。他的帮助,起心动念、一切作为没有离开妄想分别执著,那就叫修福,属於福德一边,不是功德;如果与般若、禅定、解脱相应,这个方便是功德。「方」是方法,「便」是便宜,便宜用白话讲是最适合的方法、最巧妙的方法、最好的方法,「便」里头有这些意思在。这是我们要学习的。你要是真学会了,你这一生那就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。

所以一个人一生在世,要想得到真正受用,正受,不能有妄念。自己生活跟帮助一切众生,随缘!决定不能攀缘。攀缘你就又回头了,又去搞世间法。世法跟佛法的差别就在此地,佛法不攀缘,世间法攀缘。

当然做事,譬如今天讲做事要有财力,你没有财力,什么事都做不成功。财从哪里来?要想办法去找,这是世间人,这与般若、禅定、解脱不相应。那怎么办?你要懂得唐朝庞居士为我们示现的,「多事不如少事,少事不如无事」,我们懂这个道理,一生遵循这个道理去做。

早年我们在台北经营一个「华藏图书馆」,以后又有一个「佛陀教育基金会」;图书馆由韩馆长负责主持,基金会由简丰文居士负责。我教他们怎么做,他们能听。想做的事情很多?不需要,不要去想!想是在妄想。两个道场从来没有募捐、没有化缘,不要人家一分钱。两个道场都天天讲经,欢迎大家一起来共同学习佛法,不收人家一分钱。道场开了要开支,有钱我们就继续做;没有钱,关门,不做!

我跟韩馆长讲,如果我们没有钱,那个钱都是自动来捐助的,绝对不是我们要求他来做的。实在没有钱,我们打个电话给区公所,请他来接收,我们赠送给政府,我们不要了;不要就得大自在,就解脱了。但是我们做了一段时期,很多信徒对我们起了信心,财源不断的进来。进来了,我们就要替他们做事。他们希望我们做什么,我们要随顺他的意思,不能够违背。

我们的工作有几个科目,由大家去选择。有人喜欢印经,有人喜欢救济贫苦,有人喜欢放生,我们有好几个科目任你选择。你捐献的钱用在哪个科目上,我们一定用到,绝对不会把你这个科目移到另外一个科目,那是背因果的,我们决定不能干。

有一年过年的时候,很辛苦,为什么?常住经费捐助的人很少,印经、放生的捐助的人很多,钱很多。过年的时候简丰文跟我讲:我们经费不足,过年的时候一些工作人员慰劳的钱都拿不出来。他说可不可以在印经、放生的钱里面拨一部分来用?

我说:不可以,决定不能做。

他说:怎么办?

我说:我还有一些同修供养我的这些红包,我也存在银行里面。我让简居士去看一看。

简居士告诉我:「法师,你银行存款还有六十万。」

我说:「好,基金会三十万,图书馆三十万,拿去过年。」

他们就提掉了。然后我看看存摺,里面还剩几百块钱。我们要做得如法,我们不背因果,我们有信心,肯定我们不会堕落。佛门里面点点滴滴是因果钱,错了因果,你要负责任。我们维持了这么多年,「佛陀教育基金会」一直到现在,收入还是很可观。所以我常讲收入多多做,收入少少做,没有收入不做,永远守住这个原则。我们今天在此地建这个道场,也要本著这个原则,决定不能错。现在时间到了。

诸位同学,请看「世界成就品」,第六段刹清净,偈颂第三首:

【一切法门三昧等。禅定解脱方便地。於诸佛所悉净治。以此出生诸刹海。】

前面两句我们也说得很多,尤其是如何落实在我们实际的生活当中、工作当中、处事待人接物,这样的学问才是真正的实学。学了就管用,学了真的得受用、得利益,而不是所学非所用。所学非所用我们决定不干,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,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去浪费。

所以对自己修持,总的原则纲领是清净心,心净则佛土净。利他的事业是菩萨一定要做的,自行化他,利他的事业决定不能够破坏自己的清净平等觉;如果与自己的清净平等觉相违背,利他的事情就不能做。这个道理一定要懂。佛在经上讲得很多,自己没度,想度别人,无有是处!

自己什么得度?自己要证得清净平等觉,觉就是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。清净是戒,平等是定,觉是慧,戒定慧三学没有成就,我们度化众生是协助的,是帮助别人做的;自己戒定慧成就了,那是完全为众生。像此地,这初地菩萨、这十地以上,他不是为自己,他是为众生。前面讲过「为生修行」,可见得他不是为自己。「为生修行」,就是修种种行是示现做样子给众生看的,在教学里面我们讲的身教,示现一个榜样给人看,是这个意思。这是自度之后,那就完全度他。

所以在前面讲过菩萨修行,菩萨是以度众生为修行,他的修行是无碍辩才。小乘的修行,那是唯止与观,那真的是叫自利;大乘修行,无碍辩才是利他的,利他就是自利。在初学的,自利就是利他,自利是我准备利他,我现在先要把自己充实起来,然后才能利他。到自己已经充实了,登地了,这个时候完全利他,利他就是自利。

佛经上这些话我们要很深刻的去体会,佛在《金刚经》上教我们「深解义趣」,就是这个意思。我们对於经典字字句句,它的意思、它的旨趣要解得深。它有多深?跟诸位说,它的深广无尽,你千万不要看错了,「它这个地方没有多大的深度」,那你是完全不懂。字字句句深广无尽,等觉菩萨还天天在用功,还不能舍弃。

我们初学,学的功夫不得力,不能成就,原因是对於经义不能体会。不但是看不出来,听也听不懂,这很苦!为什么看不懂、听不懂?这个道理我们在讲席里头讲得很多很多,是因为自己烦恼习气太重,把自己的悟门堵塞、障碍住了,所以虽有眼看不懂,有耳听不懂。真正能听得懂的人,我们晓得他烦恼轻,他的心比一般人清净,比一般人定,这种人看经听经容易领悟。

他领悟能领悟到多深,能领悟到多广?也决定在他清净心的程度。我们举个例子说,《华严》里面讲菩萨有五十一个等级,愈往上面去,心愈清净。我们在前面读过,清凉大师讲得很好,初信菩萨就有他的净土,说明什么?初信菩萨比凡夫的心清净多了,三界八十八品见惑他断尽了,他接触到大乘法。所以讲断证的功夫,虽然跟小乘须陀洹相等,但是聪明智慧不相同。聪明智慧,不但小乘须陀洹不如他,阿罗汉也比不上他。为什么?他天天亲近大乘,「久远亲近善知识」,他的智慧小乘人望尘莫及,道理在此地。

楞严会上我们看得很清楚,阿难尊者这是大乘,他证得什么果位?初信位的菩萨。在小乘来讲他是须陀洹果,大乘来说他是初信位的菩萨。世尊讲《楞严》还不到一半,《楞严经》是十卷,才讲三卷,阿难开悟了,说偈赞佛。富楼那尊者在旁边感觉到奇怪,富楼那是四果阿罗汉。佛说《楞严》,富楼那尊者不懂(示现的),阿难听懂了,富楼那尊者提出疑问。

在这个地方我们明了,从前李老师跟我们讲过这两个人程度上的区别。老师讲阿难尊者烦恼障重,所以他断烦恼断得不多,烦恼障重;所知障轻,所以大乘教他一听就懂。富楼那尊者的根性跟阿难相反,他是烦恼障轻,所以他见思烦恼断尽,证四果阿罗汉;但是他所知障重,所以对大乘经典听不懂。李老师是从这两种障上讲的,也有道理。

譬如有人念佛,有些人真的他没有听过经教,他老实念佛,他得功夫成片,他真的有把握往生。那是什么?烦恼障轻。经教听不懂,所知障重,真的是有这个情形。有些人所知障轻,经教很通达,很容易领悟;烦恼障重,烦恼习气断不掉,结果念佛不能往生,烦恼障太重。

我们在这么多年学习当中,时时观察周边的这些同参道友,我们看得很清楚。所以,两种障碍障碍了我们,两种障碍都要断。佛教给我们是先断烦恼,成就自己的德行;再破所知,成就自己的圆满智慧,这是一般教学几乎是成了一定的秩序、规矩。

《华严经》教学也是这个方法,善财童子在文殊菩萨会上断烦恼障。他断烦恼断得干净,见思烦恼断了,尘沙烦恼断了,破一品无明。这是什么原因?前面讲的「久远亲近善知识」。久远的意思很深,有人跟善知识跟了三十年、五十年不开悟,懵懵懂懂的,那个不算久远。那是说什么?根本没有亲近善知识,他对於善知识的态度若有若无,疑信不定。有时候信,有时候怀疑,这样的心态就根本没有亲近。真正亲近那是完全肯定,一丝毫疑惑都没有,真正能够做到依教奉行。善知识讲的他懂,他能领悟,他能奉行,这个人叫真正亲近善知识。

那我们可以说,「久远亲近善知识」,就是印光祖师所讲的「十分诚敬」,诚敬到极处!虽然亲近善知识的时间不长,都算是久远。他有十分诚敬,他得的利益是圆满的;如果只有一两分的诚敬心,亲近善知识三十年、五十年都未必有成就。

在因上讲,二障不一样;缘上讲,事奉善知识的心态不相同,那是缘。如果你的因善,缘也善,你的果报当然殊胜,我们能看得出来。老师住世几十年当中,他教的学生很多,为什么有人能出来,有人出不来?你把这当中一些道理搞清楚、搞明白,你就清楚了。能出师的、能够学成的,他的因殊胜、缘殊胜,所以果殊胜。同样跟这个老师多年,反而不能成就,因不殊胜,缘也不殊胜;缘是对老师没有十分的诚敬心,道理在这里。我们自己要想成就,你懂得这个道理,我要具足圆满的诚敬心。

善知识在哪里?我们今天不谈人,我今天教人的,善知识是经,善知识是注解。我们学《华严》,经是佛说的,我们依靠的注解是清凉大师、李长者的。我们天天读诵《华严经疏钞》、读诵《华严经合论》,我们亲近这两位善知识。李老师当年在世,教我要依印光大师为师。印光大师已经往生了,怎么依靠?《印光大师文钞》在。每天读诵、求解,依教奉行,这是印光大师的学生,起心动念总要与大师所说的相应。

在整个《文钞》里头,我们看到了大师的中心、原理、原则,十六个字。所以我说这十六个字是印祖传法的心印,「敦伦尽分,闲邪存诚,信愿念佛,求生净土」,十六个字。这十六个字就是印光大师一生的行持,十六个字是印光大师一生修行证果的写照。我们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不违背这十六个字,就是印光大师的学生;违背老师的教诲,那就不是学生,那就不叫亲近善知识。一切时一切处,无论是对人对事对物,起心动念都不离开这十六个字,这叫「久远亲近善知识」

所以今天讲亲近一个好老师,这个亲近,不知道什么叫亲近。天天跟著老师身旁,这不是亲近。跟在老师身旁多少年,不成就的人一大堆,很多很多!有真正成就的人,并不在老师身边。孟子成就了,孟子没有在孔子身边。那个时候孔老夫子已经过世,孟子怎么跟孔子学?孔老夫子的书在,他天天读孔老夫子的书。不懂的地方向孔子的学生请教,曾经听过孔子讲学的这些人,向他们请教,依教奉行,成功关键就在这里学。

所以佛经每一部经后头最后一句,「依教奉行」,这个人成功。不依教奉行,你念的是一套,你想的、你做的又是一套,与你所学的毫不相关,你没有学,你没有修,你怎么会成就?依旧是轮回心干轮回业。是的,你帮助佛法,在这里推动弘扬佛法,你是轮回心。你的果报是什么?三界里头有漏福报,你搞的是这个,与了生死、出三界毫不相干。

我们要干这个事情吗?干这个事情不是不好,但是跟诸位说,这不究竟,你得的果报是福报。福报,那你要想想,你来生能得人身吗?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。来生要能得人身,五戒十善要修得很好。五戒十善,我们讲评分,你要拿不到八十分,来生得人身就不可靠,真的一点都不假。《观经》三福里头第一条是得人身的标准,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,才能得人身。所以佛在经上讲的话,我们愈想愈有道理,他讲的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

现在在这个世间的人,失掉人身再得人身那个比例,佛在只园精舍的时候,在地上抓了一把沙土撒在地上,当然手上还黏了一点,指甲上还有一点。学生看老师这个做法,就问老师:「你这个做法什么意思?」老师就说:「现在在世间的人,死了以后不能得人身的,就像这一把土撒在大地上;还能得人身的,那是我手上还黏了一点,指甲缝里头还有一点。」为什么?不能奉行十善业道,对於孝道师道有亏,所以失人身不能再得人身。

但是你修的福报,不管在哪一道你还是会享福。多半到哪里去?到畜生道享福,到饿鬼道享福。有福报的人总是在这两道,我们愈想愈可怕。所以不管世间人怎么做法,也不管世间人怎么想法、怎么说法,与我不相干。我今天觉悟了,我今天明白了,我一定要出离三界。出离三界,就要把世出世间法统统舍掉。

诸位要听清楚,舍掉了要不要做?要做,随缘做,心上决定没有,那才叫「作而无作,无作而作」。心里头没有忧虑、没有牵挂、没有累赘,舍得干干净净。名闻利养我什么都不要,一切随缘而不攀缘,这就对了!这个样子,我们取西方净土才真有把握,念念跟阿弥陀佛心愿相应,念念跟经教的教诲相应。

我们修行真的是不复杂,很单纯,我们抓的科目真的是抓到最重要的纲领,「三福、六和、三学、六度、普贤十愿」,起心动念,对人对事对物念念都与这五个科目相应,这是我们取净土有把握的保证。世出世间法有一丝毫的沾染就错了,佛法不能沾染。《金刚经》上佛教导我们,「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」,那个法是佛法,舍是不要放在心上,就是说不可以执著、不可以分别、不可以再打妄想。连佛法我们都没有妄想、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何况一切世间法?这个样子才真正得大自在,真正得大解脱。

所以身住在这个世间,全心全力为一切众生服务。虽然是为众生积极在服务,「作而无作,无作而作」,相应!如果你有作有为,你就很苦,我们常讲「你做得很辛苦」,没错!有作有为很辛苦;「作而无作、无作而作」就没有辛苦了,就没有劳累了。总在相应,千经万论都这么说。

所以这个地方,第三句讲『於诸佛所悉净治』,「治」是对治,「净」是清净。凡夫无论修学哪个法门,最困难的是心不能得清净。你有忧虑,不清净;你有欢喜,不清净;你有所策划,也不清净。换句话说,只要有为就不清净。《百法》里面把一切法分作有为法、无为法,有为就不清净,无为才清净。

清净能不能做有为的事情?能做,菩萨有为跟无为是一不是二。从世间人眼目当中看,菩萨有为,样样事都做,好像也做得很辛苦,都是做利益众生的事情;实际上,心里头无为,所以说「作而无作」。身在做,心没有做。心里虽然没有做,身是不断在做,不疲不厌。我们要学这个本事,这个本事学到了,那就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。永远没有休息的在做,实际上什么事也没做,清净自在,为而无为,这个样子才叫做净治。

「於佛所」,就是在佛所。佛所在哪里?佛所是经论。经论是标准,修正我们所有一切过恶,这是真实的标准,永远不变的标准。

『以此出生诸刹海』,这句话是怎么说法?就是我们平常讲的乘愿再来。他是这样的一个心愿,这样的境界,应化在九法界。应化在九法界就是「出生」,我们通常讲乘愿再来。你看看,乘愿的标准是什么?我们在这里看见了。我们要不具这个标准,能不能乘愿?不能,是业力再来的,那不是乘愿的,哪里是愿力?业力!凡夫业力受生,一点都不自在;菩萨是愿力,愿力到这个世间来,那就是得大自在。这是我们要学习的,我们要明了的。我们从这个地方体会到佛菩萨示现在人间,过去祖师大德他们是真的得自在解脱,而我们一般凡夫粗心大意,不认识,不能觉察。再看下面一首:

【发生无量决定解。能解如来等无异。忍海方便已修治。故能严净无边刹。】

这首偈子里面讲「解」,又讲了一个「忍」,这是菩萨行里面很重要的两个科目。诸位要晓得,它是跟著前面来的;如果没有前面的三昧,没有前面的禅定、解脱、方便,哪来的深解?我们凡夫有没有解?没有。我们凡夫学佛,你读得很多、你听得很多,这是儒家讲的「记问之学」;后头还有一句话,「记问之学,不足以为人师」,没有办法教化众生。

由此可知,这个「解」的意思是什么?真正的意思跟诸位说,解的意思是悟,佛门里面常讲大彻大悟,大彻大悟就叫做解。所以在佛门里面,诸位都晓得佛教有宗派,宗派里面有所谓宗门、教下。宗门是禅宗,禅宗完全是讲觉悟,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叫觉悟。但是教下,教下是除了禅宗之外,所有宗派都叫做教下。教下是依靠经典来学习,经典是教。教下里面不叫做大彻大悟,它叫什么?叫大开圆解。其实大开圆解跟宗门的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是同样的境界,就是前面讲的「一切法门三昧等」。所以,这个解就是开悟。再说得白一点,跟诸位说,就是通达无碍,这就是解。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你都通达无碍,所以『发生无量决定解』,决定是一点错误都没有。你不学怎么行?你不修怎么行?

这个能力谁有?有修有证的人有。我们初学,实在讲真的是很可怜,对於有修有证的人,我们没有看在眼里。我们轻视他、不认识他,可遇不可求的机会当面失掉,这样的人不知道有多少!我实在是代他们惋惜。方东美先生是善知识,你看他的学生有多少,有几个学生真的有成就的?十个都不到。他一生教的学生有多少?为什么只有这几个人成就?凡是有成就的人,对老师都有尊敬心,我们讲尊师重道,对老师崇敬,对老师没有疑惑。章嘉大师一生教的学生有多少?李炳南老居士在台中,教学三十八年,我给他最保守的估计,五十万人以上。成就的人有几个?什么原因?原因很简单,对老师信不过。信不过为什么亲近他?这个老师名气很大,知名度很高,一定要亲近亲近他,沾一点气氛。大多数是这个样子,不是真干。老师清楚,老师笑笑。师生之道也是缘分,可遇不可求,那怎么能强迫?这些是善知识,真善知识。

真善知识一生,他只有一个愿望:传道,他要找传人,我们世间人讲他要找后代。「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」,他要找后代,在学生里头找。找什么样的人?找孝亲尊师。中国古时候国家选拔人才,标准是什么?跟诸位说两个字:孝、廉。《汉书》,汉朝的制度「举孝廉」。举是选举,它的选举不是一般人民选举,是地方官员。譬如在这个地方做县市长的,如果你在这里做了三年县市长,不能替国家选拔一个人才,你的政绩再好,皇帝也不用你;纵然不撤职,也把你调走,不会叫你做地方行政长官。把这个列在政绩里头第一条。

所以那个时候地方上的长官,常常出去私访,穿著便衣。因为从前没有电视,资讯不发达,官员穿了便服出来,老百姓不认识。名字知道,但是人没见过,不认识。他出去私访打听什么?打听哪一家小孩孝顺父母,他就找这个,去找孝子。找到孝顺父母的,再观察他廉不廉洁。为什么?他能孝顺父母,将来会忠於国家,忠孝是一体,他能够廉洁他不会贪污,是以这个为标准来选拔人才。这个人既孝又廉洁,地方官一定把他找出来培养他,让他念书。那个时候念书都是公费,你们看《了凡四训》能看到。由国家来养他,他无后顾之忧,安心读书。中国这个制度好,真正想求学的人,有的时候因为家境清寒,没有办法,失学了,中国古代是由国家给公费。

老师选传人选什么人?选孝亲尊师。当然老师观察学生,首先观察这个学生对老师很尊重,对於课业很认真,这第一个条件具足了。然后再仔细观察,他对父母、他对祖先如果能尽孝道,这个条件具足,培养他,这个人能够做传法的弟子。基本的条件,老师都是在暗中细心去观察。不具足这两个条件,培养他也没有用处,所以不会下功夫全心全力来教导。具足基本的条件,再观察学生的根性,他是上根、中根,还是下根?他是利智,还是钝根?采取教导的方法,帮助他,成就他。

老师教导,跟诸位说,最主要的目标是帮助学生破迷开悟,这是主要的目标。真的开悟了,这个人就是传人。所以他对於无量事物,我们今天有的时候讲状况,他有「决定解」,他有这个智慧,他能理解,他有能力处置。

『能解如来等无异』,这句话了不起,这句话普通人做不到,这句话是地上菩萨。地上菩萨的智慧、理解的程度跟诸佛如来没两样,可见得这不是普通人。我们今天要学的,只要他的理解是正知正见,没有错误的就非常难得。再观察这个学生的善根,果然有善根,善根看什么?精进,精进是菩萨唯一善根,他不懈怠,他勇猛精进,这人肯定成就。如果没有精进的善根,那就难了,他会懒散,再好的老师、再好的条件都不能成就。所以基本的成就是孝亲尊师,其次的条件是勇猛精进。好,今天时间到了。


返回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讲记目录

生死书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