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六七一讲)  2002/4/18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12-17-0671

诸位同学,请接著看偈颂,毛光赞德偈颂的第六首:

【普贤安住诸大愿,获此无量神通力,一切佛身所有刹,悉现其形而诣彼。一切众海无有边,分身住彼亦无量。】

这个六句一首半,第六偈跟第七偈颂的前面两句,说明「周遍尘刹」的原因,为什么他能遍?这个经文里面给我们说出来,愿力!如果没有愿力就不能遍,就不能够普遍。我们常讲尽虚空遍法界,这个境界已经是很大很大了。一般大乘菩萨都是这个境界,但是不是普贤的境界,普贤的境界我们在前面看过,现在能体会到一些。虚空法界无量无边的刹土,每一个佛刹有诸佛如来、菩萨海会、一切众生。如来身上每一个毛孔,每一个毛孔都现无量无边的佛刹、佛菩萨、众生。毛孔里面现,一一毛孔都现;不但毛孔现,微尘也现。毛孔、微尘里面所现的佛刹、众生,那里头又有毛孔、微尘,那个毛孔、微尘也现无量无边刹土众生,所以这个法界是重重无尽。你要问现多少重?无量无边,无有穷尽,普贤的愿才能够遍入无遗。一般大乘菩萨没有这个心量。

所以你能契入境界的大小就看你的愿力,这个愿力也就是心的力量,境界是心现识变的。宇宙,说实实在在的话,佛经上讲得透彻、讲得究竟、讲得圆满。今天科学可算是相当的发达,只限於平面的宇宙,虽然在理论上,这个理论是用数学去推算,发现空间不是平面的,是立体的,科学家称它作多维次的空间。我们今天讲三度空间、四度空间、五度空间、六度空间,一直到无限度的空间。科学家在数学推演知道有这么回事情,可是还没有办法证实,没有办法契入,四度空间、五度空间没有人能够证得。《华严经》里面所讲的无量无边无数维次的空间全部契入,这个不可思议!非常可惜,世间这些大科学家没有读《华严经》

我们要问,《华严经》上用什么样的方法突破空间维次,契入无限的空间?佛法里面叫法界,世间人叫空间,这一品经里头不就是给我们讲这桩事情吗?它用的是「普贤三昧」。唯有普贤三昧才能真正尽虚空遍法界,这个遍法界、这个虚空法界是无量无边无数重叠的,重重无尽!普贤菩萨全都能够遍满,一个法界都不漏。我们讲微尘,每一粒微尘里面的法界都没有遗漏,每一个毛端、每一个毛孔里面现的法界也没有遗漏。

我这个话只能说到此地,诸位要细心去体会。否则的话,你能够了解的这个境界不是圆满的;要很细心去体会,才知道这个宇宙空间不可思议,你才晓得它的真相。你才晓得圆顿大教里面讲「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尽誓愿断,法门无量誓愿学」,每一句话里面的意义都不可思议,字字句句都是无量无边无止尽的境界,才知道这些菩萨他们修行的功夫,真的是了不起。

我们凡夫,不要说凡夫,阿罗汉、辟支佛、权教菩萨完全不知道。谁知道这个境界?法身菩萨知道。不是法身菩萨,他怎么会晓得这个境界!凡夫里面有一些人知道了,这个知道是什么?是听说,没有见到。像我们这些人读《华严经》,从《华严经》里面听说,不是自己境界。听说也不得了!你怎么会听说?你的缘分好,希有的因缘,你听了,你能信,你能解,你能够体会得几分,这在《华严经》前面讲过了,这个凡夫是「大心凡夫」,我们一般人讲你有善根福德因缘,你才有这个缘分听到,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。

「宇宙人生真相」,这一句很不好懂。我们一般人只把现前平面的时空,以为这就是究竟圆满的宇宙人生真相,都是这样的认知。哪里晓得宇宙里头还有宇宙,重重无尽的宇宙,这个就不知道了。你跟一般人讲,人家不相信,人家说你胡说八道,哪有这种事情?大乘经上常讲「芥子纳须弥」,有几个人能相信?芥子是芥菜子,芥菜子很小,差不多像芝麻粒那么大,能容纳须弥山。芥菜子没有放大,须弥山也没有缩小,怎么会容纳?怎么可能?没有人相信。现在要告诉你,你看《华严经》上讲的微尘,微尘比芥菜子小得太多太多了。微尘我们肉眼看不见,芥菜子我们能看得见,微尘里面容纳无量无边大千世界,这更不可思议了。《华严经》上讲的,佛在其他一切经里头没有讲过,顶多只讲「芥子纳须弥」,形容不思议境界。不能说真的,说真的没有人懂,没有人能接受。《华严经》上说真的,《华严经》的对象、听众都是法身菩萨;若不是法身菩萨,那都是大心凡夫。他们有善根、有福德,听佛说法,能生欢喜心,能够信、能够解,能够接受,不是普通人。

我们要问问,我们现在是不是大心凡夫?不见得。不见得,今天也听到了,你能够听到也是不可思议的因缘、不可思议的善根福德。这样究竟圆满,这不是大乘,是一乘大法!种子在你阿赖耶识里头种下去了,这是非常非常的希有。将来总有一天缘成熟了,这个种子成熟,你能够入华严境界。我们过去生中要没有这个种子,这一生当中怎么可能遇到!遇到了,顶多把《华严经》念念而已,从头到尾念个一遍,《华严经》讲些什么?不知道!当然更谈不上信解,这就是薰习成种而已。如果这个种子成熟,你对这个产生欢喜心,你能够理解,随著你的理解,你就能够契入,入华严境界。

能入几分,看你的功夫。怎样入?经里头普贤菩萨说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尤其是「入法界品」,入法界品就是入华严境界。你看末后这一品经,分量也特别大,总共有四十卷,我们称它作《四十华严》。你看看那个经题,《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》,这说出来了,不思议境界就是华严境界、诸佛如来的境界,这是所入。什么是能入?普贤行愿能入。你没有普贤行愿,你怎么个入法?说到普贤行愿,大家都很熟悉,每天早晚课都念,「一者礼敬诸佛,二者称赞如来」,大家都会念,念得很熟,你能不能入?不能入。为什么?每一愿的境界你完全不懂,你会念这个名词,名词的含义你不知道,是真不知道!

「礼敬诸佛」,什么叫做礼?什么叫做敬?什么是诸佛?你说说给我听。你说出来之后,全不是这么回事情,你统统误会了,你怎么能入得了境界?「礼」这个字、「敬」这个字里面的含义无量无边,「诸佛」是重重无尽的世界刹土,这是我们想不到的事情。重重无尽的刹土,我们身上每一根汗毛,佛的毛孔、毛端现重重无尽的世界,我们的毛孔、毛端现不现?经上讲的诸佛刹土一一微尘也现无量无边世界众生。我们现在看到所有一切微尘现不现?统统都现。我们礼敬怎么修法?我们做不到,我们不知道事实真相,所以入不了境界。

佛经里面讲毛孔、讲微尘,现在科学家所说的名词跟佛学名词不一样,但是意思很接近,现在科学家讲的原子、电子、粒子,最小的基本粒子,这一个粒子里面就现虚空法界、刹土众生,一个都不漏。科学家今天知道用科学仪器观察到原子、电子、基本粒子,观察到。但是这里面有虚空法界无量无边无尽的刹土众生,他没见到。谁见到?修普贤行愿的人,他见到,他契入。於是我们才稍稍能够体会到一点,这真不容易修。

佛经里面许多修学仪规里面,一切恭敬。「一切」这两个字里头,真正的含义我们也不懂,我们认为对於一切人事物恭敬,那就很了不起了。哪里知道一个人一个物,你想想一个人身上多少毛孔?多少毛端?一一毛孔都现虚空法界刹土众生,毛孔里面现的众生,那个众生还是有毛孔,他那个毛孔里头又现虚空法界刹土众生,重重无尽,没有办法想像,没有办法言说。这是宇宙的实相。我们这个礼敬到什么范围?到哪个境界?实在讲很有限。所以声闻、缘觉、权教菩萨,不但不能契入,也无法理解无法想像。

修净土,净土同学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我们知道极乐世界有四土三辈九品。古大德说,上面二土是菩萨往生的,不是凡夫;凡夫往生,实在讲只能在凡圣同居土。修行功夫好一点的人,可以生到方便有余土,实报土不可能。这个话说得不是没有道理,什么人说的?过来人说的。换句话说,这个人到过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的情况他很清楚、很明白,他说的!但是善导大师不是这个说法,换一个说法。换一个说法,意思跟前人讲法没有两样。他为什么要换一个?说法有善巧方便。为什么?古大德这个说法,我们凡夫一听心都凉了,没指望了。善导大师换一个说法,把我们修行这个气氛往上提升,觉得我们还有指望,不是完全绝望。

善导大师讲四土三辈九品,总在遇缘不同,这个讲得好,细细想想跟古大德讲的话,异曲同工,没有两样。遇缘不同没有说错,我们学佛几个人遇到《华严经》?遇到《华严经》,不是说你看了这个经本;你看了,看不懂没有用处。遇到这个经本,遇到有修有学有证的这个大德,这个难了。有学有修有证的大德为你讲解,这就更难了!这就是缘不同。要真的遇到这样的大德给你做详细讲解,你真听懂真相信,真能够依教奉行,实报庄严土、常寂光净土有分,不是没有分。古大德所说跟善导大师所讲的都是事实,不能说古德讲错了,善导大师讲的对。或者善导大师讲的错,古德讲对了;没有,都没有讲错。

九法界的众生,我不讲六道凡夫,有人能够遇到《华严》,这是不可思议的福分,这个福报太大了,太不容易了。这么大的经,唐朝清凉大师作的注解《疏钞》,李通玄老居士作的《合论》,这些大德确确实实圆满的具足了信解行证,他们契入这个法界来给我们讲解。但是毕竟是分量太大,谁肯学?我们现在就是依这样的进度,往后这个进度还要加快。这一部经讲下来,我现在的估计,至少需要四千五百个小时到五千个小时。我跟诸位说我的能力,我的能力很薄弱,我把这一部经讲下来,不要受时间限制,我这一部经讲下来,用的时间会超过一万个小时。我现在所讲的,讲到这一品「普贤三昧品」,这一品还没有讲完,快要讲完了。就算它是全经的十分之一,我现在已经讲了一千多个小时,差不多将近有一千两三百个小时。我现前的能力,这部经讲圆满估计需要一万个小时,一万个小时实在太长了,现在人受不了。所以我把它打对折,往后我的进度快速,我不能这样细讲。你才晓得遇到这一部经,那是多么大的福分!这一部经能够从头到尾听一遍,不可思议,这是世间第一等的大福报!

我有没有发心来学《华严》、来研究它、来讲解它?给诸位说,我没发这个心。这个念头是有,但是分量太大了。所以李老师把夏老的会集本给了我,传给我,我把学《华严》这个念头打掉了。为什么?太大了。《大乘无量寿经》就是中本《华严》,它这个多方便,我学《无量寿经》就是学《华严经》,那是《华严经》的小本,所以对《华严》就没有心在这上下功夫。《无量寿经》先后讲过十一遍,为什么这一次又要从头把它讲一遍?这个功德是韩馆长的。所以韩馆长的功德,我可以说在这一个世纪,这一百年当中,她是第一人,没有人能超过她。她找我的!我不想讲,她在往生之前要求我把《华严经》讲一遍,留一套录相带给后人做参考,我答应她。把《无量寿经》做一个易解,这个我也答应她的。这份工作已经完成,《易解》现在已经流通了。《华严经》也要做个易解,这个易解现在有学生们在做。

请法的人!没有人启请,我不可能讲这部经,启请的人使这一部经能有一套完整的录相流通,多少众生得利益,是启请人的启请功德,功德不可思议,没有人能够相比。所以我不得不在三年当中,现在就是预定每天四个小时,每一年我一定要讲满三百天,就是一年要讲一千两百个小时,三年,今年0二年,0三年、0四年,0四年年底我这个经要讲完,三千六百个小时,加上现在大概有一千三百多个小时,将近五千个小时。请法的功德不可思议,愿力!

『普贤安住诸大愿』,大愿故遍。清凉大师在注解里头讲得好,「大愿故遍,兼显遍於正中之依也,重重皆遍」。正中之依,依中之正,依中之依,正中之正,他说一句,我们就要晓得这里有许许多多句。底下这个注注得好,「今不见者」,正中有依,依中有正,正中有正,依中有依,为什么我们见不到?就是重重无尽重叠的法界,我们为什么见不到?我们见的是个平面的,没有见到立体。「今不见者,机不应故」,没有感应,原因在此地。换句话说,我们凡夫有业障,所以不见。如果我们的业障要消除了,我们就见到。

什么是业障?总的来说,妄想分别执著,这是业障。业障,无量劫养成的烦恼习气,我们也知道业障严重,很想消除,消除不掉。业障消一分,跟佛的境界就接近一分,消两分就接近两分。务必要把见思烦恼、尘沙烦恼断尽了,再进一步破一品无明,就入华严境界。见思烦恼断了,你就出六道轮回。尘沙烦恼断了,你就超越十法界。再破一品无明,你就入一真法界,那就是华严境界。只要有丝毫烦恼存在,尘沙、见思,脱不了六道轮回。

诸佛如来无尽的慈悲,为这些业障习气深重的众生,大开方便之门,这就是「念阿弥陀佛,求生极乐世界」,为众生开这个法门。这个法门叫「带业往生」,带什么业?带你的见思烦恼、尘沙烦恼、无明烦恼,你可以带业去往生。除这个法门之外,都要消业才能往生。你的业障,你看看一般证到阿罗汉果的,见思烦恼消了,在十法界里头,你往生在四圣法界,声闻法界、缘觉法界、菩萨法界(这是权教菩萨)、佛法界。那个佛是「相似即佛」,天台智者大师讲的「六即佛」,十法界里面的佛叫相似即佛,不是真佛。真佛不在十法界里头,真佛在哪里面?在一真法界。

一真法界里面法身大士,那是分证位佛,他是真的。分证,还没有证得究竟圆满佛,他是真佛,他不是究竟圆满佛。古人用月亮作比喻,究竟圆满用十五的满月来比喻,等觉菩萨好比十四的月亮,十地菩萨好比十三的月亮,用这个来作比喻。它是真的月亮,不是假的,有圆满、有不圆满。十法界里面的佛不是真佛,不是真的月亮,似月亮,但是它不是真的。

佛在楞严会上用一个比喻,叫「捏目所视」,我们把眼睛拿个手指按一按,你看到外面景象,会看到两个,两个现象。我们晚上看月亮,用指头压住一个眼睛会看到两个月亮,天上两个月亮,两个月亮一个是真的,一个是假的,假的叫相似,用这个来比喻十法界的佛。六道里面讲的佛就更假了,水里面的月亮,千江有水千江月,那个佛叫「观行位佛」「观行位佛」好比是水里头的月亮,「相似即佛」好像是捏目所见的这个幻相,正常眼睛看到的天上的月亮那是「分证即佛」,这个比喻很好。我们从这些比喻里面,体会观行佛、相似佛、分证佛、究竟佛,能够有一个比较清楚的概念。

我们今天见不到,实在讲业障深重。业障深重就是愚痴,见不到佛菩萨,见不到重重无尽的法界。这个我在前面给诸位说了,不但重重无尽的法界我们见不到,阿罗汉见不到,辟支佛也见不到,十法界的菩萨也见不到,十法界里面的佛也见不到,何况我们!谁能见到?分证即佛见到了,一真法界里面的法身菩萨他们见到了。我们十法界甚至於六道凡夫里面,古大德讲过的大心众生能见到。所以诸位要晓得,人不可以小心量,我们常常在讲席当中提醒诸位同修,要把心量拓开,「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」。我们的愿心要周遍虚空法界,你才能学大乘。

我学佛五十年,讲经四十四年,总结我这五十年学的是什么?佛教这些经典我们称为《大藏经》《大藏经》里面教我们的又是什么?我把它总归结写了二十个字,你们现在看到佛堂两边对联,「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」,下联「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」。真诚的心周遍法界,尽虚空遍法界,我真诚的心像电一样像光一样充遍法界。清净心周遍法界,平等心周遍法界,正觉心周遍法界,慈悲心周遍法界,你具足圆满修学大乘的条件。再问你具不具足学华严的境界?那就是善导大师的话了,总在遇缘不同。如果你要遇到缘了,没有问题,契入华严境界不难,你的条件太好了。你的心你的行周遍法界;绝对不是个小心量,念念只想到自己,这个很糟糕。这样小的心量,就是念佛往生凡圣同居土,往往都被它造成障碍,很可怕!

诸位同学,我们接著看第六偈:

【普贤安住诸大愿,获此无量神通力,一切佛身所有刹,悉现其形而诣彼,一切众海无有边,分身住彼亦无量。】

偈文句句讲得非常清楚,真实不思议解脱境界。前面我们谈到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说,「今不见者」,我们今天见不到这个境界。这个境界就在我们面前,在面前真正是一丝一毫都觉察不到,这是我们自己业障深重。不是从这些地方,我们简直无法觉察到这个业障深重的意义,我们把业障深重当一句口头禅,业障深重里面的含义也是一无所知。怎么个深重法?深重到什么程度?不知道,顶多晓得承认我有业障。这就好比一个人生病,我有病,我病严重到什么程度?不知道。你怎么能就医?必须自己清楚,给你诊病的大夫也清楚,病人跟大夫密切合作,你这个病才能治好,才能康复复原。如果自己对一身毛病不知道,大夫也懵懵懂懂的,怎么能把你的病治好?我们这个病,无量劫来生生世世,为什么治不好?原因在此地。

所以我劝同学,学佛头一个要把心量拓开,真诚心要周遍法界,纵然周遍不了法界,至少要能够遍及一切众生。我们一切众生讲得很小,就是讲这个地球上的。无论别人,哪个众生用什么心来对待我,我用真诚心对他,你这才叫「觉悟」。别人对我误会,对我疑惑,毁谤我、障碍我,甚至於陷害我,我以真诚慈悲心对他。为什么?他迷而不觉,我今天觉而不迷,我要用对方的心态去报复,我也是迷而不觉,甚至於我比他迷得还更严重。那我们这个佛怎么学的?不但佛你没有学到,世间圣贤教诲你也没有学到。宇宙人生真相茫然不识,你才会生烦恼,你才会把事情想错了、看错了、做错了。如果你觉而不迷,你决定不会做错事,你能帮助迷惑颠倒的众生回头,这是一桩功德事,好事!你怎么会造业?你怎么会去造罪?这不可能的事情!

学佛,时时刻刻、念念当中,以佛菩萨作我们的榜样,我们向他学习,我们向释迦牟尼佛学习。我们修净土的人向阿弥陀佛学习,阿弥陀佛在哪里?《无量寿经》里。《无量寿经》教我们怎样处事待人接物,我们依教奉行;《无量寿经》教我们怎样生活工作,我们依教奉行,这真的学佛了。地藏菩萨教给我们「孝亲尊师」,观世音菩萨教我们「大慈大悲」,文殊菩萨教我们「理智」,不能用感情,普贤菩萨教我们「落实」,要把佛菩萨的教诲完全落实在生活行为之中。要常常想到,念念不忘,这样才叫做学佛。「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」,要给世间人做好样子。世间人不孝,我们行孝尽孝,做给世间人看。世间人不知道尊师重道,我们要做出尊师重道的样子给社会大众看。现在世间人不仁不义,我们要把仁义落实。你看看社会有哪些病态,我们怎样把这个病态把它挽转过来,这叫行菩萨道,这叫做救度一切苦难众生。

经中许多地方称赞佛为大医王,这个就是把一切众生、九法界众生比喻是病人,诸佛菩萨出现在这个世间是来帮助众生治病的。治病最重要的是要把我们自己修学的成绩显现出来,修学真正成绩不外乎「忏除业障」,这一句非常重要!天天修忏悔法,天天想自己的过失,发现自己过失,在佛法里面讲觉悟了,觉悟之后把你的毛病过失改过来,这叫修行,这叫真实功德。你反省,找自己的过失,这是功夫;过失改过来,过失没有了,这是德,功德!这是真实的功德,这不是福德。

古大德常常教人,「静坐常思己过,闲谈莫论人非」,大家都知道古大德常常教人积功累德,佛在经上也是教我们,功德是怎样积累的?这两句话就落实了。一个人独处的时候,没有别的,想自己的过失,发现自己过失立刻就改,做到「不贰过」,这个人就是圣贤。我们要走圣贤的路,天天改过,日日自新,这是佛法里面讲的勇猛精进。跟大众相处,决定不说别人过失,古大德常常教给我们隐恶扬善,赞叹别人的善心善行,我们的社会就会安定、就会祥和。为什么?人人常存这个心,这个心纯净纯善,纯净纯善就跟佛菩萨相应,就跟圣贤相应。这个人常常这样修,他就转凡成圣,转恶为善、转染为净、转迷为悟、转凡成圣。

功夫都在日常生活当中,一切时一切处,夏莲老常讲的「真干」!别人干不干是他的事情,与我不相干;我要真干,我要干到底,准有好处。什么好处?决不堕三恶道,决定得生净土。生净土,超越六道,超越十法界,我这一生没有白来!诸位必须要知道,这个世间的名闻利养,假的!五欲六尘享受也不是真的。常常记住《金刚经》上讲的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。世间一切所有,不是我的,一样都带不走,谚语常讲「生不带来,死不带去」,大家都会讲,可是境界现前立刻就迷了。这是什么原因?业障,烦恼习气,你自己做不了主。头脑总要清醒。

我自己第一次来香港讲经,一九七七年,那时候我在此地认识的许多法师,我讲经的时候许多的听众,一半都不在了。我的感触很深,不到三十年,「知交半零落」,再有个三十年,我们自己也不在了。哪一样东西是我的?没有。只有真实的功德是带得走的。佛家常说「万般将不去,唯有业随身」,业随身是很可怕的!我们不要造业,决定不带罪业。不但恶业不带,善业也不带。我们带的是什么?净土法门讲的「净业」,我们这一生念念当中,我们造的是净业。净业是什么?净业是纯善之业。怎么叫纯善?三轮体空,修一切善福,心里头不落痕迹,这叫纯善纯净,这个是第一。这个能帮助你往生极乐世界,能帮助你增高品位,我们干这个。世出世间一切法统统要放下,不但是世间法,出世间法也放下,丝毫都不染著,学普贤菩萨。

「普贤菩萨安住诸大愿」,这个「诸大愿」要是就教义上来讲就是「十大愿王」,真做!我的心安住在这上面。「礼敬诸佛」,一切众生都是诸佛,没有一个人我不恭敬,善人我恭敬他,恶人我也恭敬他。为什么?他有佛性,一切众生皆有佛性,怎么能不恭敬?他造作善恶业,那是他习气在作祟,是他的习性,不是他的本性,他的本性是善的。我礼敬是敬他的本性,不是敬他的习性,习性不要去理会它,要尊重他的本性。所以遇到极恶之人,我们的心是平的,不起波浪,我们要懂这个道理,要这样做法。这样做法自己得大自在,你的心胸开阔,无比的舒畅,远离恐怖忧恼。佛经上讲的这些话是真的,不是假的,我做到了。

「称赞如来」,这句意思要懂。「如来」是讲的自性,一切众生他的思想言行与性德相应,我应当称赞;与性德不相应,不称赞,礼敬不称赞,这就是古人讲的隐恶扬善。他造恶,我对他尊敬不赞叹;他行善,我对他礼敬赞叹。要懂这个道理!他造作一切不善,我们不但不说,心里头不留痕迹,这个道理要懂。我讲《十善业道经》的时候讲得很清楚,我们的心清净善良,不能把别人的不善记在我的心里头,把我的善心破坏了。你说这个多冤枉!我们心里头只有一切众生的善行,没有一切众生的恶行,我们的心是纯善的。心里头没有恶,你怎么会说得出恶来?说不出来!由此可知,你说别人的不是,你的心已经不是了。那个真正有智慧有德行的聪明人,你一开口别人就把你看穿了。《六祖坛经》里面讲得好,「若见他人非,自非却是左」。你说别人的过失,那正是你自己的过失,为什么?你自己心里头没有过失,你说不出来;你心里头没有过失,怎么会说别人的过失?「称赞如来」

「广修供养」,不论是什么人,善人、恶人,他有需要的时候、缺乏的时候,我们要平等的供养,没有分别。这个人在饥饿,没有的吃、没有的穿,虽然是恶人,我看到了也要布施衣服,也要供养饮食。不能说这个人是恶人,我们不要去管他,那个错了。平等的供养,不能有分别、有执著。不可以说他不是我们这一国人,他不是我这一族人,他信仰跟我不同,他是信别的宗教的人,不可以。只要是人、是众生,他有苦难的时候,我们有能力帮助他,就要尽心尽力的去帮助,没有分别执著!真正做到清净、平等,用「真诚清净平等」心去修布施供养。

「忏除业障」,前面给诸位讲过,没有与别人相处在一起的时候,自己一个人功夫就是常思己过,要做这个功夫,改过自新,这叫真忏悔。普贤十愿是普贤菩萨行门的总纲领,末后的三愿都是回向,「回向菩提,回向实际,回向众生」,境界不可思议,没有深入《华严》,他没有办法体会得到。唯有深入《华严》,他懂得那三句话的意义。那三句话实在讲就是拓开心量,一定要把自己的心量像虚空法界一样,经上常讲「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」,末后的三愿能帮我们达到这个境界。普贤行愿细说就是全部《华严经》,全部《华严经》到最后总归结这十个纲领,十个纲领展开是全部《华严经》,不容易!我们有志学菩萨行的,有志续佛慧命、普度众生,应当学。

你这样的修学,那就是『获此无量神通力』。自性三个圆满,你虽然没有证得,但是非常接近。我们用天台家六个位次,分证位我们得不到,可以得相似,相似位得不到,可以得观行,很有受用。你智慧开了,你忽然聪明了,无论什么繁杂的事情到你面前,很容易你就解决了,这是能力。相好,你的相貌好了,身体好了,为什么?相随心转、境随心转,身是自己最接近的一个境界,心善行善,相貌变了,体质变了。所以最低最低的效应,观行位中。这就是学佛真正的受用,哪一个人肯干,哪一个人就能得到。方老师讲的「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」,最高的享受,真的不外乎「智慧、德能、相好」。一定要依教奉行,若不能依教奉行,那就难了,所以你能够「获得无量神通力」

『一切佛身所有刹』,这一句话要懂,佛身上的毛孔、毛端,这是举例子。要用现在的话,我们整个身体现在知道都是原子、电子、粒子组成的,整个身体每一粒基本粒子,就是身。「所有刹」,每一个粒子都现虚空法界、刹土众生。这一句的意思,我这样讲法只讲了一层,每一个粒子里面有无量无边无数的众生,每一个众生他的身体又像这个一样重重无尽,叫「所有刹」。身如是,境界亦如是,土亦如是,一切万物无一不如是,这是「一切佛身所有刹」的含义。

『悉现其形而诣彼』,菩萨这个修行人的身,他有这个愿,每一个刹土重重无尽,每一个佛刹、每一个刹土、每一尊佛的面前,都现自己的身。像普贤菩萨一样,『一切众海无有边,分身住彼亦无量』,这个分身真的是无量无边无尽,没有法子计算。你有愿,是你觉,你体会到了,你见到了。你没有这个愿,没有这个愿有没有这个事?有这个事。有这个事是什么?如聋如痴,不见不闻,不是这个境界就没有了。境界还是有,还是一样,没有改变,只是你自己如聋如痴,不见不闻。佛经里面常用这个来比喻盲聋瘖哑,不知不觉,这叫迷惑颠倒,佛经讲愚痴。佛经里面常说「可怜悯者」,这些人就是佛菩萨所说的可怜悯者。跟他讲都讲不通,他都没有办法理解。

清凉大师的注解不难懂,诸位要学习,你们自己去看,意思我全都说出来了;你要懂得我所讲的意思,你看清凉注解的时候会很轻松。注解里面讲的,什么人能见?「慧眼方见」。这不是肉眼,是慧眼。「慧眼无见无不见故」,这个话说得很好,我们要有慧眼。实在讲,慧眼是我们一切众生本来具足的,《金刚经》上说如来有五眼,有肉眼、有天眼、有慧眼、有法眼、有佛眼,一切众生跟佛无二无别。佛既然具足,众生哪有不具足的道理!虽具足,它不起作用,这是真的。为什么不起作用?迷了。怎么迷的?妄想分别执著就迷了。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第一念是正觉,第二念就迷了。第二念就堕在妄想分别执著里头,所以就不见了,这是事实真相。

明白这个道理,了解这个事实真相,你就会修行了。无论是大乘小乘,宗门教下,显教密教,方法门道太多太多了,八万四千法门,无量法门。但是原则不多,只有几个,会修的人抓住原则。古大德常讲,会修的人从根本修,像一棵树一样,你把根本抓住,你不要搞枝叶,枝枝叶叶就像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,所以聪明人、会修的人抓根本。这就是佛家常讲众生有上中下三等根机,上上根人,没有别的,他从根本修。根本是什么?根本是心,修心。心是什么?起心动念,从这个地方修,这是根本。佛在大乘经教里面常常教导我们,真心离念,我们懂不懂?如果要懂,我就在这里用功,我在一切时一切处用真心。真心是什么?没有念头,也就是真心里面没有妄想、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。妄想分别执著都叫做念。离执著,见思烦恼断了;离分别,尘沙烦恼断了;离妄想,无明烦恼断了。这个人成佛了,究竟圆满佛。你看看,厉害不厉害!

谁会这个修法?在中国古时候禅宗六祖惠能他用这个方法。所以惠能大师会讲经,他不认识字,他讲的跟佛讲的一样,什么原因?真心流露,他不是妄心。他不认识字,你把经念给他听,他讲给你听。无尽藏比丘尼学《大涅盘经》《大涅盘经》分量很大,三、四十卷,无尽藏念给能大师听,能大师跟她解释,跟她讲解,她开悟了。我们在《坛经》里面看到的,法达禅师学《法华经》《法华经》念了三千多遍,没有开悟。见惠能大师,惠能大师说你念,念给我听。他念到「方便品」《法华经》二十八品,「方便品」是第二品,念完了,他就告诉他不要再念了,这个经我完全明白,讲给他听,他开悟了。不认识字会讲经,没有学过他会讲,他是怎么讲出来的?他入了那个境界。

你看普贤菩萨为什么能讲《华严经》?入华严三昧。六祖大师为什么能讲《法华经》?他入法华三昧。他为什么能讲《涅盘经》?他入涅盘三昧。他的心安住在无量三昧,所以他没有不通达的。无量三昧是什么?就是心在一切世出世间一切法里面,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,决定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没有一样不通达。心地稍稍有一点染污,就变成障碍、业障。一丝毫染污都没有,心地要达到纯净纯善,世出世间法全都通了,道理在此地。这个修行方法快速,这是佛法讲「圆顿大法」。这个枝枝叶叶搞那个太麻烦了,你要搞到哪一年,无量劫都搞不清楚。为什么?太繁杂了。所以真正聪明人,他从根本上下手。

我总结五十年修学的,我撷出这二十个字,这是从根本下手。这一幅对联上联是「存心」,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我们要用真心,真心就是真诚心,真心就是清净心、就是平等心、就是正觉心、就是慈悲心,「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」。虽然讲五个,五个是一,五个方面讲,不管从哪一面讲,它是一体。真诚里头有「清净平等正觉慈悲」,少一个就不真诚。慈悲里面一定有「真诚清净平等正觉」,少一个,慈悲有缺陷,慈悲不圆满。这五条,一即是五,五即是一。下联是讲的「行」,我们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,「看破、放下、自在、随缘、念佛」。学佛抓到根本就容易了,千经万论,摆在面前,字字句句,自然生无量义,讲不完!长讲短讲、深讲浅讲,无不自在。就是这么个道理,这是事实真相。

这个六句会学的人,就是现前境界。佛法初学教人观想,常作如是观,《金刚经》上教我们观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这是说明一切有为法皆不可得,那是《般若经》上所说的。我常常跟同学们说起,六百卷《大般若》,总归结到最后九个字,世出世间一切法,「无所有、毕竟空、不可得」。这是我学般若的心得报告。你们要不相信,你拿我这一句话,你去好好念念《金刚经》,念念《般若心经》,这是大家常念的。你看看《金刚经》《心经》是不是讲的这桩事情?果然明白了,心开意解,你看破了。看破就是真相大白,自自然然放下了。

放下什么?放下一切妄想分别执著,不是放下别的,不是放下工作。很多人误会了,听说我常常讲放下,结果他工作也辞掉,什么都不干了,他也没有收入,过了一两个月,那一点积蓄花光,没有饭吃了,写信给我:「法师,你教我放下,我统统都放下,现在我没有办法活下去了,怎么办?」错了,你把这个话听错了。放下是放下妄想分别执著,不是放下工作。如果连工作都放下了,释迦牟尼佛何必要四十九年讲经说法?他为什么不放下?他还要做得那么积极、那么认真,帮助这些苦难众生。所以你要懂得,不能搞错。

如果我要放下了,我何必在这里每天四个小时,大家看到也很辛苦、也很累,那我应当放下。我没有求名闻利养的心,诸佛菩萨积极的工作为一切众生服务,全部是付出,没有一丝毫希求的念头,就是那个放下;工作要认真、要努力,要把它做得尽善尽美,没有丝毫希求自己要得什么好处的念头,这个放下。世间人这个放不下,「我干的事情一定要有回报,没有回报的事情不做」。佛菩萨不要回报,把回报放下。你得搞清楚搞明白,千万不能搞错了,那就闹笑话了。所以经要多听,你才真的会搞清楚搞明白,不致於产生误会。

只有真正放下,然后才能够为一切众生全心全力去服务,那个服务就叫度众生。服务的项目,帮助众生「破迷开悟,离苦得乐」。项目再多,总的目标就是这两句话,帮助众生「破迷开悟,离苦得乐」。你看菩萨还「分身住彼亦无量」,这个他没有放下,他要放下,《华严经》就没有了。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

返回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讲记目录

生死书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