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二一六讲)  新加坡净宗学会  档名:12-17-0216

请掀开经本,日天子长行最后一句:

【普运行光明天子。得普运日宫殿照十方一切众生令成就所作业解脱门。】

这个法门里面包括的境界非常广大。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的提示,「使物居业,莫越日光。令人进德,宁过法义」。虽然解释只有四句,意思也是深广无际,给我们最明显的教诲,就是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都必须正大光明,日天子表这个意思。菩萨的德号是『普运行光明』,佛法常讲光明遍照,他得法,也就是他自己所修学的是『普运日宫殿』,我们要懂得它表法的意思。光表智慧、表德行,这个德行『照十方一切众生』。能照是菩萨称性的智慧德能,所照的是一切众生,就是四弘誓愿里面所说的众生无边誓愿度。「一切众生」,这里面没有族类的差别,没有国家界限的差别,也没有宗教信仰上的差别,一切众生,这叫普度,十法界一切众生平等得度,就像太阳普照大地,决定没有分别、没有好恶。这个心是真正的平等心、清净心;清净、平等是我们的真心,清净、平等是我们的本性,我们要知道;我们现前用的这个心,不是真心,不是本性。佛陀教导我们没有别的,恢复真心自性而已,大乘经上常说「佛不度众生」,这句话的意思我们要能体会。佛何以不度众生?真心本性是你自己本具的,不是从外面新得的。所以「度」只是一句空话而已,用现在的话来说,是一个抽象概念而已,不是事实。所以佛教化一切众生,他不居功,不是说「我帮助多少人,我有多少功德」,他没有这个念头,才是真正的「作而无作,无作而作」,道家所讲的「为而不有」。那个「不有」往深处讲,念头都没有,那是真的叫不有,这是跟佛的境界就相应。

首先要认清对象,对象是一切众生,我们学佛就要从这个地方学起,对於十法界所有一切众生,有情众生、无情众生,决定不可以分别执著,我们跟诸佛如来同一个知见,这就是大经里面常说的「入佛知见」,你跟佛的知见一样。才有分别执著,你就落到凡夫知见,就不是佛知佛见。佛的知见是真诚、清净、平等,凡夫的知见是跟这个恰恰相反,虚伪、染污、不平,这是凡夫心,凡夫心也叫轮回心。要记住佛讲的话,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你的心是佛心,变现出来的境界就是佛境界。这一切法从心想生,佛心生佛境界,菩萨心生菩萨境界,然后你就晓得,天人心生天人境界。天人是什么心?五戒十善,善心。善心是因,善境界是果报,种善因得善果。鬼心就生鬼境界,畜生心就生畜生境界,地狱心就生地狱境界。三恶道是什么心?贪瞋痴。我们想想我们的心是不是贪瞋痴?为什么李会长看到一些同修肯定他不能往生?因为看出他的心是贪瞋痴,贪瞋痴不但与西方极乐世界不相应,与三善道都不相应;换句话说,来生得人身都没分,哪里还能够到极乐世界去作佛?我们每天在读经,每天在一起研究讨论,目的何在?无非是把这桩事情搞清楚、搞明白。我们听得也不少,甚至於你们上台也会讲,也会说给别人听,可是贪瞋痴依然不能放下,境界现前依然是被境界所转,自己丝毫都做不了主,这还得搞轮回,决定免不了三途苦报。因为这么一个原因,我们天天在探讨,每天在研学经教。

放不下的原因就是没看破,看破没有放不下的。所以我们自己心里一定要有数,起心动念还是自私自利,起心动念还是是非人我,自己要明了,我对经教一窍不通,虽然天天读、天天听,白听了,白读了,你有这个意识,这是觉悟了。觉悟是知道自己不行,不行就还要认真努力再干。最怕的是自己以为行了,以为通达了,那就坏了,永远没有回头的一天;换句话说,一直就错下去。古人说得好,不怕迷失方向,怕的是你不知道回头,知道回头的人决定得度。这个意思很深,字字句句都是真实话,觉迷就在一念之间,我们这一念就转不回来。这一转回头来了,我们随顺的是光明,随顺的是智慧,与诸佛菩萨就相应,实在讲与法性相应,与自性相应,与自性本具智慧德相相应,这是入佛境界。没有回头,我们起心动念是跟烦恼相应、跟习气相应,这是最可怕的。迷的时候念念为自己,不顾别人;每天在讲台上讲经说法,你仔细观察他的起心动念、他的行为,还是念念为自己,没有转过来;转过来之后,他起心动念、所作所为不一样,跟迷的时候完全不相同。

『令成就所作业』,业是事业,一切众生所做的事业不一样,我们今天讲各行各业;同一个行业里面,分工也不一样。成就是什么意思?你现前所从事的行业做得尽善尽美。尽善尽美这句话也是含糊笼统,要达到怎样的标准才叫尽善尽美?与自性本具的智慧德相相应,那才叫尽善尽美。这四个字不好懂,不拘任何行业,我过去曾经举例子说过,家庭主妇,你照顾这一家人的事业,你就能把佛法圆圆满满落实在你工作里面,你每天做家事成佛了,那是尽善尽美。所以佛法叫平等法,佛法叫清净法。我们小团体里面,每天来做清洁的工人,每天在环境里搞卫生的,他要能做到尽善尽美,他就成佛了,就在这个工作里头成佛了,大乘佛法所讲的菩萨六度万行,他统统落实了。所以不拘任何行业,你觉悟了,你回头了,点点滴滴都是利益法界无量无边众生。做这么一点点事情,怎么会利益法界无量无边众生?他心没有界限,他的业就没有界限。我们今天做再多,有界限,为什么?心有分别、有执著,有分别、有执著就是有界限,你做再多的好事,不能超越你的界限。如果真正学佛,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,他没有界限,一丝毫之善,佛经里面举的比喻,一文钱的施舍,功德是没有穷尽的。为什么?他心广大,他没有分别执著,所以一文的功德遍虚空法界。你有分别执著,你布施黄金万两,你所得的福很小、很有限,为什么?你有界限,道理在此地。

这个地方教给我们心量广大,普照十方一切众生,这个心多大!佛家常讲「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」,真有这个心,这个心落实了,所以才能「成就所作业」。无论我们现在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,现在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,如果会了,都是大方广佛华严。我们现前的生活是大方广佛华严的生活,我们现前的工作是大方广佛华严的工作,我们的境界是大方广佛华严的境界,问题是你会不会。经本一展开,你究竟是真懂还是假懂?你懂得几成?祖师大德常常劝勉我们「深入经藏」,这个话我们听得多,听得耳熟,究竟怎么深入?我们粗心大意,没有接下去问怎么入,怎么深入?入就是落实,你读诵经论,你理解多少,你能够做到多少,做到就入了。什么叫深入?你做到之后,你再读这个经,你所理解的就更深入一层,然后再修正自己的落实,落实得还不够,还不够圆满,解帮助行,行帮助解,解行相辅相成,这就逐渐深入。要知道一切法深广无尽,不能够得少为足,那你就错了,深广没有止境的。无论做什么事情,要知道这个事情想做得圆满,圆满也是没有止境的,今天觉得很好了,还有比这个更好的。六波罗蜜里面教我们「精进」,用现在的话来说,永远在求进步,永远在追求完美,完美不离性德,离开性德就不完美,决定与性德相应。性德是什么?此地「光明遍照」,要与这个相应。日天子,实在讲整体的表法是般若智慧,不能离开般若智慧。般若智慧是自性本具的,今天我们般若智慧不能现前,原因是障碍障住,什么障碍?烦恼障住了,见思烦恼、尘沙烦恼、无明烦恼,这三种烦恼障碍我们自性的智慧德相。

原本的智慧德相是什么?是华藏世界,《华严经》上讲的华藏世界,真正的自己是毗卢遮那。我们今天对佛法很不容易契入,原因在哪里?我们是用分别执著心来学佛。跟你讲毗卢遮那,毗卢遮那是一尊佛,你就分别他,你就执著他,所以你入不了境界。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著,毗卢遮那是谁?毗卢遮那是自己,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,是自己的清净法身,自己是毗卢遮那佛。毗卢遮那是什么意思?毗卢遮那不是一个人,不是一个相,这句话是梵语,经典里面跟我们解释,「遍一切处」,我们自性的智慧光明遍一切处,我们自性里面德能遍一切处,我们自己自性的相状遍一切处,这叫毗卢遮那。毗卢遮那是法身佛,经上诸位都念得很熟,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」,那个法身就叫毗卢遮那,所以毗卢遮那是自己,不是别人。毗卢遮那是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整体,叫毗卢遮那。卢舍那是报身佛,报身专说自性里面般若智慧。说毗卢遮那是说自性整体,说卢舍那是说自性里面般若智慧这一部分。释迦牟尼佛是应身佛,释迦牟尼也是表法的。今天我们一说释迦牟尼,就想到古时候印度有这么一个人,这得到哪一天才能入得了境界?释迦牟尼是表自性里面无量无边德相,所以经上给我们说「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」。我们今天这个身是不是释迦牟尼佛?如果你说是的,恭喜你,你成佛了,你入佛境界。你说不是,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老师,我是他的学生,你跟他的距离好远好远。释迦牟尼佛是自性德相的一分,德是能力,无量无边的变化能力;相是相状,各个相状都不相同。

佛经最难懂是表法,所以说它是意在言外,你照它的字来解释就坏了,古人讲「依文解义,三世佛怨」,三世诸佛都喊冤枉。所以性宗、禅宗不立文字,为什么?怕你著文字相。不立文字,它的文字最多,你们看看《大藏经》,禅宗的东西比哪一宗都多,它不立文字,文字比人家多。那个「不立」是什么意思?不执著文字,不是不要文字,绝不执著。不但文字不执著,相状也不执著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千变万化,显示自性的德能,它的作用。这个意思跟《华严经》佛所讲的「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」,唯心所现的是法身、报身,唯识所变的是应身、化身。三身是一个身,《华严》上讲的十身也是一个身,所以说「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」。这些重要的教诲,重要的这些经句,我们要熟;不但要熟,常常依著这个教诲起观照,你掌握这些原理原则,观察这个世间一切诸相,你就有所领悟了。悟,智慧开了,你就能契入,入是你证得了,你得到真实的受用;契入要深要广,受用才圆满、才自在。而这里头最大的障碍是我执,所以佛法的修学,破我是第一关;我执没有了,三界六道轮回超越了。可是要放下我执,首先要放下「身见」《楞严》上讲「最初方便」,不要再执著身是我,这身见是头一关。身是什么?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,四大五蕴众缘和合生起的幻相,它不是我,它是什么?我所。我们得认识清楚,它是我所,它不是我,我所是我所有的。

我所有的到底有多少?有多大?虚空法界一切众生都是我所有的。我们住在这个地球,地球是我所有的,没有我所有的话,我到哪里去住?地球是太阳系的一员,太阳系是我所有的,我要没有太阳系的话,地球往哪里放?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个小星系,银河系是我所有的,尽虚空遍法界都是我所有的。这个身要跟一切我所有的平等看待,不要偏爱它,偏爱它就错了,你的心就不平等,就不清净。虚空法界一切众生、十法界依正庄严全是我所有的,佛经上讲一切诸佛如来是我所有的,一切菩萨也是我所有的。「我」是什么?我是毗卢遮那,我是清净法身。这个念头转不过来,《华严》决定入不进去,在《华严》的门外,没入门。换句话说,要想契入《华严》这个大门,用现代的术语来说,思想要解放,知见要解放,你才能入得进去。起心动念还把这个身体当作我,还为这个身造业,要叫这个身舒服一点,要叫它多享受一点,造业!

所有一切平等法中,一切我所有是平等法,平等法中生起不平等的妄想、恶念,这个错了。这是背弃智慧光明,随顺烦恼习气,烦恼习气是愚痴、是黑暗的,佛法是光明。这也是我们平常劝勉同修们,在生活里头、工作里头,与大众相接触的时候,决定不能够随顺自己的知见。为什么?自己的知见是错误的,自己的知见都是与是非人我、贪瞋痴慢相应,所以这不叫学佛,学佛要把自己这边放下。放下怎么办?我没有开智慧、没有见性,不要紧,随顺佛陀的教诲。佛陀教诲在哪里?在经典上,佛在经上教我们怎么做,我们就依教奉行,我们相信,一点不怀疑。佛菩萨在经里面所讲的字字句句都与自性相应,所以随顺佛菩萨的教诲就是随顺性德,千万不要说释迦牟尼佛也是个人,聪明一点而已,我何必要跟他走?我有我自己的主张;那你就错了,你还是搞是非人我。释迦牟尼佛不是一个人,不能把他看作他是一个人,我们要深深了解,他是性德的一个象徵,性德的一个代表,是我们自性本具的智慧德相。经上说得好,教你念佛,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西方极乐世界在哪里?「自性弥陀,唯心净土」。你听说过了,听说怎么样?不会用,死在这一句下,见到释迦牟尼佛,不知道「自性释迦,唯心娑婆」,你就不会用;你要会用,你好自在。真的会用了,你在日用平常当中,你遇到个同学,觉华法师是自性觉华,唯心净宗学会,全用上了;你的心立刻就恢复到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,性德就现前。

凡夫天天听经入不了境界,总是离不开妄想分别执著,麻烦在此地,所以日子过得那么辛苦,学教也学得这么痛苦,这是根本。舍弃妄想分别执著,得大自在,生活大自在,学习也大自在,真的是法喜充满。佛经,古德跟我们讲,它的教学宗旨是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,这话完全正确。可是我们天天学佛,天天念佛,很用功,很精进,实际情形怎么样?愈学愈苦。我们给社会大众看的是什么形象?是离乐得苦。人家看到好的衣服也不穿,肉食也不吃,你们这么辛苦!他们觉得那个很乐、很自在,我们一学佛,乐没有了,天天在吃苦,吓得一般人不敢学佛。他们不能够学佛,不敢接触佛法,我们要负责任,我们做错了,我们表演演错了,让他看到之后不敢接触佛法。我们为什么表演错了?我们自己错会了佛的意思,这是根源,错解如来真实义。佛经难懂,难懂不是文字难懂,难懂是它意在言外,你一定要从它文字里面去想外面东西。佛法就好像一个指路牌一样,你不能把指路牌,这个地方指著新加坡,那个牌子就是新加坡,错了,你要顺著那个方向走。经典就像指路牌,佛法不在经里头,经典里头没有佛法,佛法在意外。所以李老师教学的时候常讲,要懂得弦外之音,你才真能觉悟,你才真正明了什么叫佛法。佛法就是自性觉之法,不仅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,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所说的,说什么?都是说我们自己,离开自性无有一法可得。换句话说,整个佛法的教学没有别的,找回自己而已。禅宗说得好,「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」,你把这个东西找到,佛法教学就圆满了。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是什么样子?就是毗卢遮那如来,毗卢遮那如来就是我们自己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,千经万论说这一桩事情。这一部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概略的介绍而已,细说那就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讲的一大藏教,真实智慧。

今天我们非常感叹,真实智慧的教学我们不认识,把它贬成迷信,完全舍弃了,崇尚科技,以为科技是真实的,科技才是真理,被人们科学方法所证实。科学里头真的有真理吗?现在科学家不敢讲了,为什么?他所证实的真理,可能再过几年,后面一个科学家起来把它推翻,这个例子太多了,谁也不敢讲是真理。所以科学家是在黑暗当中摸路,摸一步算一步,不定什么时候掉下坑里头去了。佛法不一样,佛法光明遍照,它不是在黑暗当中摸索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这是真的。现在人认假不认真,那有什么方法?听骗不听劝,好言劝勉他不相信,骗他相信,现在社会就是这样的。我们要明了,我们很有幸,佛法讲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缘,我们这一生才能遇到佛法,遇到正法,太难了!遇到之后,要认真努力学习,不要让这一生空过。真正修学不难,难在你自己不肯认真去做,也就是说我们在经典上学习这些道理、方法、境界,你没有能落实,难在这一关;果然落实,不难!譬如五戒,佛教我们不杀生,真正做到,这与佛教诫相应,不杀生是性德,仁慈。不偷盗,不邪淫,不妄语,我们有没有落实?有没有去做到?难在此地。果然认真去做到,有什么难处?从五戒十善,逐渐向上提升。五戒十善是第一个阶段,转恶为善。先从行上转,从事上转,然后慢慢从心上转,从理上转。心上转,理上转,就会提升到第二个阶段,转迷为悟,就开悟了。我们今天学佛,你为什么开不了悟?因为转恶为善你没做到,你就决定不能开悟。为什么?你还有恶念,你还有恶行,要知道恶念、恶行是悟门最严重的障碍。

佛法教学,大家都知道是以智慧为目标;换句话说,让我们自性本具般若智慧圆满现前,这是佛法教学目标。可是用什么方法,我们自性般若智慧才会现前?要心清净,要心平等,清净、平等就是禅定。如何能够叫心恢复清净平等?这就要用持戒,戒定慧三学。持戒的目的何在?目的是得清净平等,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。十方法界无量无边诸佛菩萨教诫众生,都是这么一个纲领;法门再多,无量无边法门,都离不开这三个原则。所以戒学就是教我们转恶为善,定学就是教我们转迷为悟,慧学是转凡成圣,智慧一开,这是圣人,不是凡夫。所以我们学佛,不但没有恶行,恶念都不能有,你还有恶念,你还会有什么成就?不但对善人没有恶念,对恶人也没有恶念。如果对一切善人心里欢喜,恶人嫌弃讨厌,你已经有分别、有执著,你已经不平等,你已经心地被污染了。见到顺境、善人起欢喜心,被欢喜污染了,见到恶人、逆境起瞋恚心,你被瞋恚污染了,总在贪瞋痴里面转,你转不出来。到什么时候,顺境、善人不被他所动,我们对於顺境、善人称赞,称赞是为谁?不是为我,为众生,鼓励那些还没有觉悟的众生要学他,自己一尘不染;看到恶人、逆境,我们礼敬,不赞叹,《华严经》上教给我们的,对他还是尊敬,绝对没有一丝毫轻慢心,不赞叹。这种心态让别人看到,就想去如何学习。永远在境缘当中,保持自己的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,我们这一生才有契入大方广佛华严的希望。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佛华严的境界,《无量寿经》诸位一展开经文,第二品第一句话「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」,你们想一想西方极乐世界是不是华严境界?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,所以我们的清净心、平等心对一切众生。

这个人是善人、是恶人,心里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是慧,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是定,对他礼敬、称赞是戒,你戒定慧三学落实了。不能说学佛,我要用平等心、用清净心,好人、坏人都一样,都不知道,那你变成白痴,哪有白痴的菩萨?样样清楚、样样明了,又不分别,又不执著,这个很高明。我们清楚明了,里面就有分别、就有执著、就有好恶,烦恼起来了;他们样样清楚,里头不生烦恼,我们要学这个本事,对一切众生平等的爱心。他在造业,他迷了,做错事情,菩萨可以随顺他,随顺他的迷惑颠倒。为什么?随顺他,他欢喜,然后才能够救他出来。你要不随顺他,他做坏事,算了,随他去,我们永远度不了他,他就愈迷愈深,愈陷愈苦。菩萨大权示现,所以许多佛菩萨作恶,天台大师讲作恶,那个作恶是慈悲心,度恶道众生,四摄法里头「同事摄」。这一条我们没本事,我们要一干的话,就被他拖下水去了;菩萨行,菩萨有戒定慧,真实戒定慧,可以随顺,随顺到一个时期之后,他会把他们带出来。我们在五十三参里面看到有恶行的,胜热婆罗门愚痴,贪瞋痴的痴,专门度那一类愚痴众生;甘露火王瞋恚,专门度那些瞋恚众生,你们瞋恚心,我比你瞋恚还重,你们到处杀人放火,我杀人放火干得比你还多,那些人佩服了,你可以当老大,跟著他,然后慢慢他们回心转意,把他们带出来。所以你看到那些佛菩萨无恶不作,要知道他是手段,度那些罪业的众生。我们初学,没有这个定功,没有这个智慧,四摄法里头我们只能学前面三个,后头那一条不行。「布施、爱语、利行」,我们可以学这三条,「同事」很危险,你没有真正的定功、真实的智慧,你要学这个方法度众生,往往被众生度跑掉了。古时候很多,现在更多,一定要自己量力而为,我有多大能力,我做多少。到自己真有能力了,苦难众生、作恶的众生不能舍弃,「佛氏门中,不舍一人」。世间人有分别心,分别心很重,这个人造作恶业,算了,不要去理他,我们跟他走得远远的,这个错了。我们一定要晓得,他的恶是他一时迷惑,没有人教他,没有人帮助他,他愈迷愈深,愈陷愈苦,非常可怜!有这个机会我们一定要帮助他,要把他救回来,要把他唤醒,这是真实的慈悲。

所以末后这一句,「令成就所作业」,所作业就是一切众生所作业无量无边,关键的字在「成就」,所有一切造作都是菩萨业,那就是成就;如果不是菩萨业,那就不是成就。菩萨业里头最殊胜的是普贤业,普贤业就是佛华严,怎样将一切众生所造之业,无论哪一种行业都把它转成菩萨事业,都把它转成佛华严事业,这叫成就,圆满成就。我们想到,如果没有圆满的智慧、圆满的德能,就没有办法转变。圆满智慧德能的修学,初步一定要转恶为善。把话说回来,对於恶人、对於逆境都不能起一个恶念,从这里做起,要以慈悲善念去劝勉、去感化。尤其我们是凡夫,我们没有很高的智慧,人家做一桩事情,可能他别有用意,我们不懂。假如我们明白了,也许点头,他的做法正确的;表面看到是恶,里面是善;形象看到是恶,用意很善;现在看到是恶,可能过几年你就看到它是善;他的智慧比我高,我看不到。像这些事情,引起误会就很多。晚近,这十几年当中,我们提倡《无量寿经》,特别提倡专修专弘,尤其是劝大家念这一本《无量寿经》,不要念别的经,先把这一本经念上三千遍。我在全世界劝导同学们,这个话传到北京去了,黄念祖老居士他们那一班同学们听到了,问老居士:净空法师这样做对吗?怎么一切经里头只念一部经?老居士回答他的学生,他说:净空法师可能别有用意,我们不了解。这个答覆,是智慧的答覆。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法?这是我自己学习的经验,初学的人涉猎的经论太多,心就乱了,意志不能集中,心力不能集中,佛法的成就在戒定慧,你一定要明了定是枢纽,一部经容易得定,你同时搞个三部、五部,定不下来,所以我教人这个是有阶段的。首先三千部念下来修定,修戒、修定。三千部念完之后,你要是专心念,其他一切都不接触,我想这么长的时间,你会感觉你心里的妄想妄念比过去少了很多,我们用意在此地。妄念少了,烦恼就轻,然后再涉猎经论容易开悟,这是第一个阶段。为什么现代人学佛没有听说开悟的?我们看古来大德,你看出家人《高僧传》,在家人《居士传》《善女人传》,开悟的很多。为什么从前有,现在没有?从前人心专、心净,外缘少;现在人外缘太多,太乱,一天到晚胡思乱想,一团糟,心定不下来,怎么会开悟?天天听经都开不了悟。时代不一样了,方法也不尽相同。

我早年跟李炳南老居士学,他用的是这个方法,教我一部经,其他的什么都不可以看,也不可以听。这个方法很有效,三个月之后我自己就感觉到,我对於他的方法就生欢喜心,心地比从前清净了,听东西、看东西比从前进步了;换句话说,能听得出弦外之音,能看得懂意在言外,你心不清净,没有这个能力。能力不是天生的,不是从外面得来的,自性本具,你要是把这些障碍除掉,我们能力就恢复。恢复之后,接受老师教诲容易了,老师教不必那么辛苦,三言两语点到你就通了。所以李老师讲《华严经》,这一个小本子,他去讲顶多一个月就讲完,我们今天讲一年多了,才讲了两卷。但是这样细讲,我们还是回不了头来,还是随顺烦恼习气,那有什么法子?我们真的要觉悟,真的要反省、要检讨、要回头,否则的话,这一生大好时光一定又空过,跟佛法结个缘而已,不能成就。世间讲可惜的事情,没有比这个更可惜了。今天这一段长行就介绍到此地。


返回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讲记目录

生死书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