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解演义  (第四七三集)  2011/6/28  台湾高雄  档名:02-039-0473
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乘无量寿经解》第五百九十七面,从第三行最后一句看起:

「至于《魏译》作慧由心出」,从这里看。《净影疏》有简单的批注,《净影疏》释云:真解发中,名慧心出」。智慧由心出生,才能够真正体会到,就是真解发中,真解发自于中心,它不是在外面,这个叫慧心出。「盖谓真实明悟,发于自心,名为慧由心出」。这是为我们说明,真实智慧不是从外面来的,凡是从外面来的,现在人称它叫知识,这是正确的,不是智慧,智慧一定发自于内心,外面可以做助缘,外面决定不能帮助你生智慧,这个道理一定要明了。如果外缘能够帮助我们生智慧,我们就不必这么麻烦。诸佛菩萨大慈大悲,能不能帮我们生智慧?诸佛菩萨在外不在内,所以他不能。不是佛菩萨不慈悲,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,阿弥陀佛的福报可以给我们享,我们享他的福,阿弥陀佛的智慧没有法子给我们,还是要我们自己去求。自己向哪里求?向内求,不是向外求。诸佛如来为我们讲经说法,无非都是说出诸法实相,这种的说法,我们了解一切法的真相,就自然能把外缘放下,只要把外缘放下,我们自心就起作用。为什么?自心里头障碍没有了。

障碍无量无边,佛把它分为两大类:第一类叫烦恼障,第二类叫所知障。第一类来自我们对于物欲的贪爱,是从这里来的,烦恼障从这里来的;第二类是我们对于知识的渴求所造成的,称为所知障,就是对知识的欲望。第一种是对物质生活的欲望,第二种是对渴求知识的欲望,求知欲。所以,总而言之,所有的烦恼都是从欲望生的。欲望是不是真的?不是真的,是假的。为什么?自性清净心里面没有欲望。欲望生自阿赖耶,阿赖耶是妄心,妄心里面有这个东西,真心里头没有。真心什么都没有,但是自己真心本来具有无量的智慧、无量的德能、无量的相好,是自性本具的,不是从外来的。惠能大师见性的时候就说过,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,一样都不缺。所以从自心里面去求,这是正法,从外面求那是邪法,不是正法。大乘经里面跟我们讲得很清楚,「心外无法」,这说得多清楚,所有一切法都是心现的、识变的,所以「法外无心」。心在哪里?心在万法,它已经变成法相,这个相已经起作用。这是真心,里面含有邪思邪念、邪知邪见,所以它变质,变成烦恼、变成妄想、变成分别。凡是境界里面的东西,就像《般若经》上所说的,「一切法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」。我们在这个注子前面读过,古大德有一句话讲得真好,叫「不断之无」,前面我们念过。确确实实是无,但是这个无它不间断,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,让我们在这个地方产生很大的误会,以为它有,不知道它是无,不知道它是空,这个我们不能够不明了。

「又望西《无量寿经钞》曰:疑网既断,实理忽证。彼能证智,不由他生,必由心出。」这个话说得好!疑是烦恼,贪瞋痴慢疑,烦恼分为五大类,疑网断尽了,这个五大类烦恼,疑是最后的,疑要是断尽,前面全都断尽;前面没有断,疑决定不会断。所以世尊教学,宗旨就针对这个问题,帮助一切众生破迷生信,转迷为悟,都在这疑字上下功夫。不疑了,你就相信,这个信叫真信。我们现在这个信不真,为什么不真?知道,做不到;不是做不到,里头有疑,如果一丝毫疑情都没有了,你肯定百分之百做到。这也是检验我们自己修行功夫的一个标准,那就是看我们没有百分之百的做到,要相信自己的疑根没有拔掉。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出现许许多多不如法的事情,就是说跟性德不相应的事情。贪瞋痴慢也都是标准。为什么还有贪心?为什么还会吝啬?为什么还有瞋恚、还有怨恨?为什么还会有傲慢?全都与疑有密切关联。于是我们才能看出佛陀教学的善巧,教学手法的高明,让我们明白这些道理。真正明白道理,这个智慧发于自心,你自心本有的智慧。这个说明就是与知识不相干,不是知识,是智能,知识是从外来的,智慧是自心所生的。但是外面可以帮助里面,换句话说,能够诱发、诱导,开发我们自心的智慧,佛是用这种方法。我们学的人要会学,什么叫会?古大德常常教导我们,用真诚心去学。真诚里头有没有疑?没有,有疑就不真诚。印祖讲得好,一分真诚得一分利益,十分真诚得十分利益,百分真诚你就得百分利益,万分真诚你就得圆满的利益。所以真诚里头决定不夹杂疑惑。由此可知,真诚心能够出现,还是要断疑,学经教的目的也就在此。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讲经教学?为了让众生逐渐逐渐明白诸法实相,真正明白了,真诚心就现前。为什么?疑惑没有了,就是障碍没有了。疑惑没有了,肯定贪瞋痴慢也都没有了,因为它有连带关系,疑是根!

「望西《无量寿经钞》曰:疑网既断,实理忽证。」实理是什么?心性,实理忽证就是明心见性。「彼能证智」,这是讲能证的那个智慧,「不由他生,必由心出」。能证的智慧是什么?在阿赖耶里面讲四分,这一句就是证自证分。自证分是实理,就是自性,你怎么知道有自性,这个智慧叫证自证分。我们再用一个佛语,佛教的术语来说,证自证分就是自性里头本有的般若智慧,它不是外来的。这个智慧现前,我们是被烦恼搅乱,它变质了,无量的智慧它变成无量的烦恼,我们起心动念、分别执着,把它搞乱了;如果离开起心动念、分别执着,它就恢复正常,正常就是自性本具般若智慧,佛法里也叫它做佛性。佛是觉,自性里头这一部分是觉,觉而不迷,叫佛性。法性讲得大,法性里头包括佛性,佛性能证法性。法性是自证分,佛性是证自证分,我们精神现象是见分,物质现象是相分,阿赖耶的四分,这把阿赖耶就讲圆满了。四分搞清楚,诸法实相就明白,明白之后再也不执着了;不但对相分不执着,见分也不执着。相分不执着是《金刚经》上的破四相,见分不执着是破四见,《金刚经》后半部讲「无我见、无人见、无众生见、无寿者见」,四见破了。四见破了是法身菩萨,四相破了是小果圣人,都算是有成就。

《无量寿经钞》这里面一段文,念老有解释,「盖谓纤疑永断」,纤是纤毫,一丝毫的疑惑都永远断了,都没有了,这个时候怎么样?没有障碍了,「朗然大悟」,禅宗里面讲的大彻大悟。一丝毫的疑惑都没有,自自然然大彻大悟。让我们想到当年惠能大师在世,夜晚在五祖方丈室,五祖给他讲《金刚经》,惠能大师对五祖的心态万分诚敬,真的是一丝毫的疑惑都没有。五祖用《金刚经》,因为《金刚经》跟他有缘,过去世中生生世世都学习《金刚经》,缘很深,用这个来挑逗他。果然有效,讲到「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」,他就豁然大悟,自性里面般若智慧立刻现前。般若现前那就是照见,像观世音菩萨一样,照见五蕴皆空,照见一切法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,真正看到现象。现象究竟是什么?是不断之无。妙不可言!它一个念头一个念头确实是不间断,但是每个念头都空寂,都无所有。念念无所有,念念毕竟空,念念不可得,妙!从根本智起作用就是后得智,后得智所显现的是无量无尽的善巧方便。五祖将衣钵马上传给他,他就是宗门第六代祖。这个表演给我们很大的启示,让我们真正看到觉悟的诀窍,他怎么觉悟的。五祖用的方法巧妙,惠能大师也真会,会看、会听,所以他才会觉悟。「得一乘道」

「能证此一乘道之智,必从自心出,决不从他处生也。」这一句话非常重要。我们想明心见性、想见性成佛,这个智慧是一定从自己心里生出来的,决定不是外来的。如果是外来的,我们就不必修了,阿弥陀佛大慈大悲,他能给我们,我们真能得到,不是这样的。一定要你自发,自动自发,什么人都帮不上忙,十方诸佛到你面前也束手无策,只有你自己自动把疑情放下,不再怀疑了。疑情真正放下,那些诸佛如来、法身菩萨他们就会起作用,他用方便智来度你、来启发你。像开保险柜一样,号码一对了,门一拉就开了,这对上了。迷在自己,不在外面,我们明了这个道理,了解这个事实真相,对我们自己的修学有很大的帮助,从此之后不再心外求法。

下面,《会疏》曰:断除疑网,则智慧自生。由心者,无师自然智,而不由他悟。」无师智是没有老师;自然智连起心动念也没有,无量无边的智慧自然就生起来,所以「不由他生」「故云:慧由心出与不由他悟也」「上之三疏可以互参」,上面三种批注,《净影疏》、望西的《钞》,跟《会疏》这三种,我们可以合起来看。「综之则为朗然大悟,证入实相」,综是综合,看看三位祖师所说的,你把它合起来看。「无师智、自然智等等妙智,炳然齐现」,无量无边的智慧,炳是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自然一起现前,这起作用。「悟由自心,非从外得」,在这里又提醒我们,是自己,所以你自己本来是佛。本来不是佛,你怎么能成得了佛?哪有这种道理!你本来是佛,所以非从外得。「从门入者,不是家珍」,从门入者是什么?从外面来的,家珍是自家的珍宝,智慧、德能、相好是家珍,自家本有的,不从外得。

「六祖惠能大师曰:密在汝边。」这句话是《坛经》上的,是惠明大师,你在《坛经》上看到他,有简单的介绍,没出家之前他是四品将军。他是武官,四品阶级相当高了。如果我们用今天这个军阶来看,一品是四星上将,二品是三星上将,三品是中将,四品是少将,这就是看出惠明法师他在世俗是将军。惠能大师得了衣钵,半夜逃走,寺庙所有的人分到四面八方去追,去找他,想把衣钵拿回来,惠明遇到了,别人没有追到,他追到了。六祖在这个时候没有法子,保性命要紧,所以衣钵就放在外面,大路旁边放在石头上,他就躲藏起来。惠明追到,看到人不在,衣钵在,去拿这个衣钵,他提不动。诸位想想,四品将军,这个衣钵,这个包袱拿不动。他马上就觉悟了,立刻就改变心态,求惠能大师出来,「我不是为衣钵来的,我是为求法来的」,马上就改变态度。能大师听了这句话真的就出来,出来就坐在石头上,惠明法师就跟他礼拜,向他求法。能大师给他一说,他真开悟了。开悟之后就问能大师,还有没有秘密?惠能大师回他一句,「密在汝边」。密不在外,在你自己,就说这一句话,密在汝边,真的不是假的。这个密就是前面讲的诸佛密藏。「故知诸佛密藏本来具足,悟则明现,不从他得。」以佛法一般来讲,大乘小乘、宗门教下、显教密教,都在你自己心里,不在外面,你向你自心去求就统统能发现,你到外头去求怎么求也求不到。外面求是求的知识,今天我们讲佛教知识、佛学知识,与你自性毫不相关。

「故云:得一乘道,不由他悟」,这就是你自己一定要相信你本来是佛。我们中国老祖宗告诉我们,人性本善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你要求学,一定要肯定自己本性本善。本善是什么?本善就是圣贤。佛说你本来是佛,要用佛这个话,套他的话来说,老祖宗告诉我们,你本来是圣人,你本来是贤人。圣贤在哪里?是你自己,不是别人。那我们现在为什么变成凡夫,变成这个样子?是我们自己不要圣贤了。佛说我们本来是佛,我们现在不想去作佛,不就是这个意思吗?真的一切法由心想生,十法界心想生,六道心想生,三途也是心想生,佛菩萨也是心想生,极乐、华藏还是心想生,你心想什么它就生什么。你记住,所说这一切现象,包括极乐世界、包括华藏世界、包括阿鼻地狱,所有现象都不是真的,是什么?不断之无。这个话说得有意思,不断之无。相续之空跟不断之无,是一个意思,或者是相续之有,有是假相,这三句话是同一个意思。你在这个现象里你成佛了,在这个现象里没有拘束了,你得大自在,所有现象你可以尽情去欣赏,你绝对不会起个念头说我要占有它,我要控制它,不可能有这个念头。为什么?这是妄念,它是空,它是无,你怎么能占有?有是相续之有,不是真的有,你肯定不能占有它。所以,你得大自在!这个道理你一定要懂,不能不懂,明白了你就解脱、你就悟入。你怎么悟入的?还是用你自性的智慧,不是外面来的,只有自性真智才能够悟入。这一品我们就学习到此地,我们接着看下面:

【真实功德第三十一】

念老在前面为我们介绍,「本品续前」,这一品的内容接着前面来的。「同明」,同是跟前面完全相同,还都是说明极乐世界的菩萨自利利他之妙德。菩萨功德说不尽!经文分三大段,第一大段「先以喻明」,佛先说比喻,「二、明真实功德,三、蒙佛赞叹」。极乐世界的菩萨确实得到十方一切诸佛的赞叹,为什么?真实智慧。不是真实智慧,你怎么能选择这一个修学的道场?你怎么会选择阿弥陀佛做老师?换句话说,你选对学校,你选对老师。这不是运气,不是偶然,是什么?真实智慧,真实功德。这一生没做什么功德,过去生生世世肯定做了大功德,要不然哪有这种善根福德因缘?纵然这一生造作很多罪业,没关系,那是什么?一时迷惑。现在明白了,现在明白跟过去世的善根福德就连上,你遇到这个法门才能生起欢喜心,才真信,真正能理解,真想往生,在这一生当中你就非常有可能真的往生极乐世界去了。那这部经、这部批注对你会产生很大的助缘,帮助你,了你的心愿。请看经文:

【其智宏深。譬如巨海。菩提高广。喻若须弥。】

像须弥山一样。

【自身威光。超于日月。其心洁白,犹如雪山。】

这是第一段,第一段给我们讲妙德之体尊胜,殊胜。这第二段:

【忍辱如地。一切平等。清净如水。洗诸尘垢。炽盛如火。烧烦恼薪。不着如风。无诸障碍。】

这第二段是讲德用,第一段是讲德之体,都是用比喻说。第二段是讲起用,下面第三段是利他:

【法音雷震。觉未觉故。雨甘露法。润众生故。旷若虚空。大慈等故。如净莲华。离染污故。如尼拘树。覆荫大故。如金刚杵。破邪执故。如铁围山。众魔外道不能动故。】

这一段是讲教化众生的大德。我们看念老的批注,第一,这是第一大段,「乃以诸喻,谕极乐菩萨二利之德行」。前面两段是自利,末后一段是利他,所以是二利德行。「首以大海,喻菩萨智慧之宏深」,用大海来做譬如。『其智宏深,譬如巨海』就是这两句,首以大海喻菩萨智慧之宏深。「宏即广大。如《华严》云:当愿众生,深入经藏,智慧如海。」这一句经文,后来祖师大德把它放在三皈依里,我们早晚念三皈依,这是最简单的早晚课,「自皈依法,当愿众生,深入经藏,智慧如海」,编到三皈依里头去了。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明了,特别是念佛往生到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这个人有智慧吗?没智慧。为什么没智慧?他现前没智慧。过去有没有智慧?你不能说他过去没智慧。将来有没有智慧?生到极乐世界智慧就现前。为什么?障碍没有了。我们可以这样说法,都是事实,每一个往生极乐世界的人,乃至于畜生,乃至于饿鬼,乃至于地狱。地狱有没有往生极乐世界的?有!饿鬼道也有,现在好像我都听人家说,有好多人告诉我,鬼、畜生往生的比人多,人往生的这个数量比不上饿鬼、畜生。这话说得有没有道理?细细想想挺有道理的,不是假的。

三恶道的众生往生到极乐世界,他凭什么?过去生中所修的,这一生生在三途。经上有比喻说,「富贵学道难」,富贵人生活太优裕不想学道,他留恋现前的生活。第二个是「贫穷学道难」,三餐饭都吃不饱,哪有心去学佛!我们就特别用后头这个例子,三恶道就像贫穷的人,他太苦,他还有什么心思去学佛?他在佛法上得的受用全是过去在人间修的,修得不错,临命终时一个错误的念头堕三途了。修得很好!临终的时候贪欲没断掉,饿鬼道去了;如果临终还有别人跟他过不去,他还有怨恨,我还没报复他,这个念头一起,地狱道去了;临终的时候迷惑,是非真妄不能辨别,畜生道去了。所以是真修行人,还真有一点功夫,临命终时一个念头错了,堕三恶道。可不可能?大有可能,不是一个、两个,太多了。

早年李老师告诉我们,他以台中莲社为例子,一万个念佛的同修,真正往生只有三个、五个。大多数的人到哪里去?堕到三恶道去了,临终一念差错。这个临终一念差错是非常容易,所以我们自己要提高警觉,就怕临命终时自己保不住。最好的方法就是现前把万缘放下,一心专念阿弥陀佛,临命终时不一定到寿命终了,你念到功夫成片自然往生,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,这叫真有把握,真正是一心不乱、心不颠倒。活着往生,不是死了往生,还有寿命不要了。我们这个念头一生,寿命不要了,阿弥陀佛就知道,阿弥陀佛就来给我们约定时间,来带我们走,你说多自在。这样的人有,不是没有,有时候我们看到了,听到就更多。这是真的,这不是假的。所以在这一生当中,只要我们一口气没断,这个机会我们就有;一口气没有来,我们的机会就失掉,随业流转,这是一桩很可怕的事情!在世间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统统不重要,这是假相,时间很短暂,你死了之后一样都带不去。真正警觉到,万缘放下,一心念佛,就成功了。有能力,还有一点力量,尽心尽力帮助正法久住,帮助苦难众生破迷开悟,这是无量功德。

我在日本遇到一个同修很发心,年岁不大,大概五十左右的样子,他发心用自己的财力去刻《大藏经》。刻什么?刻石头,这个不容易!我们在北京房山看到古人所刻的一套完整的《大藏经》,用了多少时间?八百年,不是八十年,世世代代,好多代接着干这一门事情,花多少钱。为什么?为正法久住,怕将来灾难来的时候这经教会失掉。可是你不知道,如果一个大地震,这套经不就完全毁掉了吗?末法时期之后,除念佛往生极乐世界这个门路还行,还能办得到,其它各宗各派是好,你修不成功。统统要断烦恼,你能断得了吗?佛早就看清楚了,告诉我们,末法时期只有净土成就,除净土之外都不可能。所以我就劝他,不必刻全部《大藏经》,在《大藏经》里面挑个十种、二十种,或者是三十种,大量流通。我刻这个石经不能在一个地方,我最好能找十个地方、二十个地方。为什么?不至于完全毁掉,总会有几个地方留在,这样才好,这个才能安全。

还有个方法,现在印刷术发达,印书成本很低,大量翻印。我这一部经印十万本,分藏在全世界各个地方,有些地方有灾难,有些地方没有灾难,不就留下去了吗?这是个好方法。中国古代那个时候没有印刷术,经要手抄,所以那个真不容易。现在印刷术这样发达,给我们带来非常大的便利。花那么多的钱去造这个石经,不如拿那个钱来印《大藏经》。他那笔钱拿出来,我想印《大藏经》至少可以印一万套,分一万个地方去收藏,真正续佛慧命。再供养什么?供养真正研教的人。不是研究《大藏经》的、学经教的,你给他没用,他放在经橱里一辈子都不会打开,那有什么用?给真正读诵、研究这个就管用。如其在寺院里面供奉这一套《大藏经》,不如在大学文学系或者哲学系,他们研究经教的,放在他们图书馆会起作用。我们要发这个心,这比什么都重要。所以一定要像三皈依真正发心,「当愿众生,深入经藏,智能如海」,要帮助众生学习经教。现在学习的人少了,讲解的人也少了,趁现前科学技术还在,我们用卫星、用网络、用光盘来流通。如果万一真有一天,像美国拍的电影片「2012」那样的,整个科学技术就毁掉。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电,所有这些电器用品都变成废物,到那个时候什么东西管用?书本管用。

今天年轻的同学们要认真努力学习,你学习不是为自己,是为了传法,把世尊的法世世代代传下去,不至于断绝,这个功德无量无边。学不要学多,学多能力做不到,学一部经,一生学一部经、讲一部经、教一部经。一部经学好了,智慧开了,触类旁通,你再学个几部经。学十部经,传十个人,一个人一部经,每一个人再传十个人就有一百人。这个方法几千年来世代相传都用这个方法,这个方法可靠!要很努力,今天我们已经懂得这个诀窍,诀窍是什么?诀窍是放下。万缘放下,一心专念,没有一个不成功的。世界上人多,各行各业很多,我们只选一行,传承古圣先贤,传承佛菩萨这一行,这一行做好了,能够利益广大的众生。要做这个事业,先要成就自己,自己不成就,这个愿是虚愿,不能兑现的,自己成就了就能实现。

我们再看下面第二句,「继以须弥,譬菩萨菩提之高妙」。这是第二句,『菩提高广,喻若须弥』,须弥是山。佛告诉我们,这个小世界的中心是须弥山,须弥山高,须弥山妙。须弥山在哪里?过去确确实实有不少人认为地球上第一高山喜马拉雅山,认为那就是地球上的须弥山。可是跟佛经上所说的又不一样,佛经里面讲须弥山的四周,这个周围是四大洲,我们是在东方,须弥山的东方,印度在南方,那北方呢?北方是西藏、是新疆。佛说须弥山北面是北俱卢洲,那里的人福报很大,一切受用都是自然的,寿命一千岁,短命的很少很少,几乎看不见。那我们看看西藏人,看看新疆人,没有活一千岁的,没有那么大的福报,于是我们对于这个说法就产生怀疑。现在科学发达,佛说日月绕着须弥山的腰围绕。所以我认识黄念祖老居士之后,他在生前,我们每年大概都会有三次碰头。他出来不方便,我们进去比较方便,一年至少有三次到北京去看他老人家。我们谈得非常投缘,因为弘扬《无量寿经》用夏老这个会集本,在海外就是我一个,在国内也就他一个,我们两个碰头就特别有缘分。讨论到须弥山的问题,他告诉我,须弥山实际上就是现代科学家所发现的银河系的中心。银河系的中心确实是妙、是高,这个诸位如果在太空你看这个星系图你能看出来,银河系像一个盘子一样,像吃东西的盘子一样,圆形的,当中确实高出来,旁边就慢慢低下去,高!它妙。妙是它的能量特别大,它是个黑洞,科学名词叫黑洞,有巨大的能量,连光都逃不出去,就是说光都被它吸收进去,就这么大的能量。

马雅的预言讲明年,就是二0一二,明年有个特殊的天象,就是银河的中心、太阳跟地球排成一条直线。这样排成一条直线有麻烦,因为它的能量太大,在想象当中会引发太阳风暴。太阳风暴中国古代称为太阳黑子,这是在汉朝时候就被人发现,我们中国历史上都有记载。它的周期性是十一年,每十一年有一次大爆发。这一次刚刚好碰到银河对齐,就怕它引起大的风暴,引起大风暴就威胁到地球。最小的威胁,是把地球放射在太空这些卫星会全部毁掉,这个威胁对地球上的居民还不至于造成麻烦,顶多是通信没有了,对于航空有影响,有很大影响,对于航海影响比较小一点,不能说没有。最怕的是这个太阳风暴它有种抛射物把太阳里面东西抛出来、丢出来,这个东西丢出来要是丢到地球,那个麻烦可大了,会引起地球上巨大的灾难,现在大家担心这个。可不可能发生?科学界里面的人他们的看法,一半认为非常有可能,另一半认为没有什么太大影响;影响肯定有,不至于很严重。这是科学家的看法,提供给我们做参考的。

所以有人讲明年,这个太阳和银河对齐是明年十二月,所谓说它是地球的末日。末日我们佛教不赞成,佛法的法运后面还有九千年。释迦牟尼佛的法运是一万二千年,照中国古人的记载,释迦牟尼佛灭度到今年是三千零三十八年,正法过去了,像法过去了,末法一万年才过去一千年,我们现在是第二个一千年的第三十八年,后面的日子还长,哪有什么末日!这桩事情,早年我请教过章嘉大师,章嘉大师告诉我,末法时代灾难是有,但是不会是末日,佛在经上讲得清楚、讲得明白,地球不会毁灭,地球会存在。地球上的灾难肯定有,遇到灾难的人当然也肯定有,地球不会毁灭,中国不会毁灭,我们要有信心。

中国为什么不会毁灭?你细心去观察,中国最近五千年来这个族群,过去的老祖宗他们做些什么事情,你就明白了。老祖宗积德!五千年来他们自己履行仁义道德,教育后代也是五伦五常、四维八德,这种教育一直到清朝末年都没有改变。中国这个族群是什么起家?仁义道德起家。虽然最近一百五十年,我们把伦理道德疏忽了、丢掉了,遭受这么大的困难,绝不会亡国。这是祖宗的德行,祖宗在保佑,这是全世界找不到像中国这样一个家庭,伦理道德起家,在全世界只有这么一个族群。

我这次到日本去讲经,我就告诉日本的朋友,日本跟中国是一家人,这个要知道。日本的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,我到日本去就感到回到中国古时代,他们从中国学去的东西到现在没有改变,这个真是令人尊敬。这一次我到日本讲经的地方是乡下,在冈山县真庭市一个小镇。我过去参加联合国的和平会议,就在这个冈山县开的,所以这个地方我去过两次。那边有个华侨,中国大陆的人,很发心,虔诚的佛教徒,建了一个小道场,我给它起个名字叫净宗学会,「日本冈山净宗学会」,这次讲经就在这个净宗学会。人民纯朴,没有贪心。赵居士告诉我,他们全家出去旅行,两个星期,他那个店门关着没有上锁,一推就进去了。我听了都呆了,这个时代还会有这种情形在?所谓是「夜不闭户,路不拾遗」。这一次我第三次住冈山,真如此。所以日本要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比中国容易,人民非常纯朴、非常厚道,我们去的时候看我们像一家人一样,尊重!所以我告诉他,中日是一家,要相亲相爱,要互助合作。

他们遭这么大的灾难,就问我适合用什么方法救?我说用传统文化,传统文化全是中国文化。我告诉他们,今天救日本只有一个人。他问我是哪一个?我说日本天皇。天皇在人民心目当中是最值得尊敬的人,如果天皇出来推动传统伦理道德的教育一定成功,真的能救日本。给全世界做一个和谐示范的榜样,无量功德,是好事情!这次去很难得,也是灾难引起的,他们的前首相鸠山由纪夫邀请我,再加上他们的佛教会水谷幸正长老,这跟我也是老朋友,他今年也八十三岁了。日本我去过七次,所以老朋友很多。这次去讲经,我一个人也没有通知,我只是写了两封信,感谢鸠山首相跟水谷幸正长老他们的邀请,我们对日本尽一点绵薄之力。这次去他们还告诉我,日本民间有个传说,他们第一个天皇是什么人?秦始皇派徐福带五百童男、五百童女到海上去求神仙,一去没回头,就到了日本,他说第一任天皇就是徐福。我说那我们是一家人。他问我,有没有这回事情?中国历史有记载,有这个事情。所以全是中国传统文化。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在日本兴旺起来的时候,也能够带动中国,也能够带动台湾,好事情,我们非常希望他能做得成功。

这是用须弥山来做比喻,菩提就是智慧,菩提特别说智慧,前面讲智,这个地方的菩提还是讲智慧,大如巨海,高像须弥,都是赞叹智慧。你看智慧摆在第一,只有真实智慧能解决问题,只有真实智慧能帮助你证无上的佛果。这个地方也简单给我们介绍须弥山,这是念老介绍的,「须弥山乃一世界之中心,译为妙高山」,乃一个世界的中心。《慧琳音义》曰:唐云妙高山」,唐朝翻译的把它翻成妙高。「四宝所成,故曰妙。出过众山,曰高」,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它更高的山。「或云妙光山,以四色宝,光明各异照世故」,宝放光,所以也称为妙光。「又云安明山」,这个名称比较少见,念老在此地统统给我们举出来,「明,具妙光义,复含清净无垢义。安者,定也,不动也。故《宋译》云:坚固不动,如须弥山」,经论上有这么多种的翻译、说法。「今以此为喻者,以须弥乃四宝所成,表菩萨之菩提,乃万德之所庄严。山之妙高喻此菩提,更无有上。山之妙光喻其慧光,常照世间。山之安明,安显妙定,如如不动。明喻洁净,如宝无垢。」

『威光』,「威德之光,此光即智慧之光。」这个威光,用现在科学的名词叫磁场,说磁场大家都知道,威光实际上就是今天所讲的磁场。这些经、论、注疏,都是为我们显示须弥山的意义,虽然说得不是很详细,我们对须弥山有个粗浅的概念,它是表智慧,在此地是表法,表智慧,表智慧的体,表智慧的相,表智慧的作用。下面看《魏译》,这就是康僧铠的译本,他译作「慧光明净,超逾日月」《会疏》《会疏》就是《魏译》的批注里的一种,「超逾日月者,日月有亏盈,慧光不然。日月有出没,慧光常明。日月不照心内,慧光能照。日月不周,慧光周遍故」,这个周是周遍,「故云自身威光,超于日月」,我们念到这个地方。总结里头最重要的意思,智慧光是自己内心流出来的,不是从外头来的,这个意思非常重要,所以称为自身威光。日月的能量太大,地球如果没有太阳,地球上的所有一切生物就不能够生存,所以阳光给予地球上的生命。阳光是一种能量,所有一切众生生命的渊源。但是我们自身是有光,比阳光还要殊胜,可是现在这个光发不出来,这个光变质,变成什么?变成无明。光本来是明的,现在不明,照的作用没有了。这是什么原因?这是我们自心里有了障碍,自心的障碍障碍住自身的威光。所以佛在经上说得好,一切法由心想生,外面的日月是心想生的,自身的威光也是心想生的,心想不可思议!没有心想的时候,智慧、德能(光是属于德能里头的)、相好,它不起形相,没有形相,但是它有体、它有用,体不生不灭,遇到缘它能现相。

自性的性体在净宗称为常寂光,净宗有四土,第一个常寂光土,常寂光它是自性。自性里头没有现象,三种现象都没有,这三种现象是自然现象、精神现象、物质现象,它全没有,但是这三种现象自性统统能现。它现要有缘,缘是什么?众生之感,只要众生有感,自性它自然就有反应,这个反应就会现这三种现象,现自然现象,能量;现精神现象,信息;现物质现象,自然能现。所以从能现不能说它无,从空寂不能说它有,这是说自性。性体是共同的,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万法依它为体,都是它变现出来的。《华严经》上说得好,能生能现,阿赖耶能变。我们看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的批注,古注很少,只有一种,前清灵椉父法师他注的,叫《科注》,我们过去学《地藏经》、讲《地藏经》都是依这个批注。这个批注在五重玄义里面标题标得好!他用性识这样的字样,这是我们看古注里很少有这种字样,《地藏经科注》他用性识。性是自性,识是阿赖耶,性能生能现,识能变,他讲圆满了。《科注》依天台大师五重玄义,这五个科题都用性识,当时我们看到这个题,我们很赞叹、很欢喜。所以学佛的人,最重要的就是要相信佛的教诲,教诲里面最重要的,告诉我们本来是佛,告诉我们智慧、德相是自性本有的。我们真的相信、真的接受,对外那一种希求的念头就断了,不会再想向外去求,向外求不到,向外求的全是知识,不是智能,求智慧一定向内求。所以佛的经典叫内典,说明佛所说的是自性流露的,不是知识,不是释迦牟尼佛广学多闻而来的,他全是自性流露。

佛陀很难得,确确实实他向外求法用了十二年的时间,但是十二年所求的最后他放下了,在菩提树下入定,把十二年所学的放下。也都是表演给我们看的。如果所学的不肯放下,就变成所知障,障碍他入定,障碍他开智慧,障碍他明心见性。所以他必须做这种示现给我们看,告诉我们,真正要想明心见性,真正要想般若智慧现前,一定要向内求,向外你的方向错了,你的路走错了。所以这个示现是非常非常重要的。再加上中国禅宗六祖惠能大师,为我们示现的身分是樵夫,是靠劳力生活的人,生活非常清苦,不认识字,没有念过书,可是他有智慧。智慧从哪来的?从内心来的,不是从外来的,外面他没有涉猎过。除了早年每一天到野外去砍柴卖柴,得了一点钱去买一点米、买一点菜回家去供养他老母亲,他没有学过,世出世间都没有涉猎过。他为什么有那么大的智慧?为什么有那样的辩才?这从哪里来的?都是从自心来的。

世尊跟六祖两个人的示现,我们可以合起来看,可以把它融会贯通。渐渐我们就能体会到,圣贤人他们所用的方法,它真有效,帮助我们启发智慧。智慧是自性里有,我们今天智慧失掉,是心里面生起妄想、分别、执着,把智慧变成烦恼,把智慧变成所知障。如果我们能够把起心动念、分别执着统统放下,烦恼就不见,智慧就现前。所以你说要不要学?不需要!不需要,要真放下;真的放不下,那还是要学。所以阿弥陀佛大慈大悲,建立西方极乐世界,劝我们到那个地方去学习。那个地方学习环境好,特别是人事环境,老师好、同学好,凡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身心清净,一尘不染。世尊告诉我们,那里「皆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」,我们参加诸上善人的聚会,自己也就成了上善之人。所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为别的,是去上学去的,参加培训班去的。我们去干什么一定要清楚、要明白,那个培训出来,毕业之后就作佛,是成佛的培训班,保证成佛。

这下面给我们介绍雪山,说「雪山,即大雪山。南瞻部洲,此山特高,冬夏积雪,故名雪山。雪山洁白,以喻戒德与定净。憬兴云:定净满德,如雪山也。」这就是许许多多祖师大德都把它看作是喜马拉雅山,这个大雪山。现在时间到了,这一段我们下午继续再学习。


返回《净土大经解演义》目录

生死书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