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解演义  (第三二四集)  2011/3/14  澳洲净宗学院  档名:02-039-0324
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乘无量寿经解》第三百八十二面第三行。

「第二十九品末复云:无量寿佛恩德布施八方上下,无穷无极,深大无量,不可胜言。」这一小节经文告诉我们阿弥陀佛,无量寿佛就是阿弥陀佛,恩德布施八方上下,就是十方,就是布施十方。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三种布施,第一种财布施,阿弥陀佛建立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,这是对十方世界的财布施。接引十方一切有缘众生,这个有缘要注意,对这个法门能信、能解、能行、能证,都是有缘众生。四类有缘众生,最后一个能证,能证就是决定往生,这叫根熟众生。为什么?他这一生当中决定得生净土,根熟了。其余的,譬如能信、能解,他不想到极乐世界去;能行,对娑婆世界的情执放不下,这都不能往生。不能往生的,阿弥陀佛也照顾到了。为什么?遇到这个法门肯定有好处,帮助这个有缘众生境界提升。

只要是这一生当中无论是什么样的身分,男女老少各行各业,真正能信,发愿求生净土,过去生中都有很深很深的缘分,供养决定不止一佛、二佛、三四五佛。像《般若经》上所说,「已曾供养无量诸佛」,他有那么大的深厚的善根福德,这一生当中一亲近就生欢喜心,这不可思议。这个法门在中国盛传大概一千七百年,东晋时代慧远大师在江西庐山建立第一个莲社,那就是阿弥陀佛的分支机构,在地球上有了接引的一个站、一个点了,这都是属于财布施。佛在极乐世界每天给你讲经教学,法布施。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寿命无量,决定成佛,在他那个环境四十八愿威神保护之下不生烦恼,无畏布施。你看三种布施具足。

极乐本土如是,分支机构也不例外。我们在这个世间,这一千七百年的净宗在中国盛行,所依靠的经典,这历史上记载的,远公大师那个时代所依的就是《无量寿经》《无量寿经》在中国最早翻译的,非常可能是安世高的本子,可惜这个本子失传,《藏经》目录上有,这书没有。从东汉,翻经的时候从东汉一直到宋朝,八百年,《无量寿经》有十二次的翻译,在一切经里面翻译最多。后人证实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是多次宣讲,这是很特殊的。世尊在世讲经总是就是一遍,没有重复讲第二遍,但是《无量寿经》特别,多次宣讲。到底讲多少次我们不能确定,从现在《大藏经》里面保存的五种译本,至少是三次,三次宣讲,还有七种失传的,我们不知道。所以这是肯定世尊多次宣讲,这个法门就太重要。

而世尊讲这个,就是给我们介绍西方极乐世界,每一次宣讲浅深广略并不完全相同,可以说大同小异,往往这小异的地方都是非常重要。古时候经书流通量很少,不容易得到,所有的译本你要统统都看到,那你算是看到极乐世界圆满的相貌。这么多的译本,你都能够找到展现在面前,这种缘分太不容易了!宋朝王龙舒居士会集《无量寿经》《龙藏》里头收的有,他只看到有四种本子,唐朝的《大宝积经》无量寿这一会他没有看到。从这个地方,你就想古时候得到经本多么困难。王龙舒是一个有身分、有地位的长者居士,五种本子都没有看到,只看到四种,所以他的会集本是根据四种来会集的。《大宝积经》里面的经文确实有很多很重要的开示,其它四种本子里头没有的,所以会集就非常重要。第一次会集是王龙舒,第二次会集是魏默深,夏莲居居士是第三次会集。不容易,太不容易了!为什么三次会集?会集本子里头有瑕疵,不圆满,第三次这个本子才算是真正一个圆满的本子,字字句句都是五种原译本的经文,没有改动。就是重新编辑一定是用原文,改动就是瑕疵。因为你不是翻译,翻译可以用自己意思,会集不可以,会集一定要人家原来的文字。

所以自古以来修学净土法门依《无量寿经》的人不多,不如日本人,日本人依《无量寿经》多,中国人依小本《弥陀经》的多。《弥陀经》三种注子,莲池大师的《疏钞》,蕅益大师的《要解》,幽溪大师的《圆中钞》。自古至今学净宗的,这三部批注非常尊重,认真学习。这个原因就是《无量寿经》没有一个圆满的本子。魏默深的本子,印光大师对它就有批评,不能算为善本。因为他更动了文字,当然改的不错,但是这不如法,还有取舍不太妥当。所以这个本子出来之后,依照这个本子修行的人不多,这才有夏莲老第三次会集。第三次会集用了十年的时间,三年完成了会集本,七年,年年修订。十年,这本子才定下来,才定本。这个本子出来之后,梅光羲居士给它写了一篇长序,给大家介绍。

梅老居士跟夏老在当时中国佛教里面是很有身分地位的,佛门里面称南梅北夏,你看这多尊重。南方梅光羲,梅光羲是江西人,夏莲居是山东人,北方。南方梅大师,北方夏老,南梅北夏。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,他的经教是跟梅光羲学的,所以我们跟梅老的关系就很深,这祖师,老师的老师。黄念祖老居士是梅光羲的外甥,梅光羲是他的舅舅,梅老跟夏老又是非常好的同参道友,所以梅老的外甥就拜夏老为老师,得夏老居士的真传。夏老经会集完成之后,讲了几遍,黄老都是一堂课不缺的,告诉我,他还写了不少笔记,但是这些笔记在文化大革命全都毁掉了。所以写这部批注是很辛苦的,全凭过去听经记忆所写的。写这部批注也是老师的命令,交代他为这个会集本写一部批注。他当年这个批注写成之后,是用油印的本子,用蜡纸油印,这种工作我们年轻的时候做过,这一张蜡纸能印多少张?大概一百张左右。一百三十张之后就模糊、就不清楚了。这就是说明他的《大经解》最初出来分量不多,我估计顶多一百三十本。

他到美国去就带了一套,我想一定是精挑细选,选的字比较清楚一点的,带到美国。我们在美国认识,他就把这部批注送给我。我也来不及看,当时就离开美国回台湾。回到台湾,我细细看一遍,写得好!所以我就跟他老人家联系,他有没有版权,如果有版权那就算了,就不谈。如果没有版权,我就准备在台湾翻印。他知道了非常欢喜,没有版权,欢迎翻印,还要我给他写一篇序文,要我给他题封面,我都遵命照办了。这第一版就印了一万册,精装一册,一万册。以后年年很多人都在印,我相信现在在全世界流通的,最保守的估计已经超过一百万册。这个经要多印,功德无量,末法时期真正度众生成佛道,只有这一部经,只有这一个批注。

我为了宣传这个批注,所以我这次发心把这个批注讲一遍,算是我学习的心得跟大家在一起分享,增加大家的信心。在我这一生讲经,今年五十三年,大概讲经五十三年的人不多。我讲过许多大经,来介绍这一部,大家就有信心。我肯定这部经是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所说一切经里面的第一经,度众生成佛道的第一法门。我这个意思我写在序文里头,念老看了我这个序文,对这一句他也特别欣赏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学佛要有智慧,要有清净心,不可以感情用事。我们怕一些人对我们信心不足,还有批评,所以我特别将九种不同的本子印在一册上,合刊。五种原译本,三种会集本,王龙舒的会集本、魏默深的会集本、夏老这个会集本,还有一种节校本,彭际清居士做的,《无量寿经》节校本。它这个本子是用一种本子,康僧铠的本子,将康僧铠的本子做成一个节要,读起来更顺畅。所以《无量寿经》一共有九种不同的本子,我把它印在一起,精装一册,提供给对这部经有疑问的人做参考。你去看《无量寿经》原译跟会集统统在此,你自己去看。无非是帮助大家断疑生信,真正能相信,依教奉行,你有福了,你这一生成佛了。这还得了!如果有怀疑不相信,你的福德因缘不够。我总总措施想出这个方法是弥补你福报不足的地方,让你从这个地方生起真正的信心,你这一生也到极乐世界作佛去了。

我这个合刊本出来之后,确实又有一些年轻人很发心,把这五种原译本做出对照,跟会集本对照,这个做得好,很有价值。能看出来夏莲居对五种原译本是怎样取舍的,一句一句去对照。这些都是为了帮助大家对于会集本生起信心。黄念祖老居士帮助我们理解,做这个批注。我们这次的演义是特别介绍。重要的部分,不厌其烦细说,让我们对这个经教一丝毫的怀疑都没有,我们自己成就了,也帮助有缘人成就。

所以同学们发心要印经布施,印什么经好?第一是《无量寿经》,第二是《阿弥陀经疏钞》《疏钞》《演义》,疏跟钞都是莲池大师作的,《演义》是莲池大师的弟子古德法师作的,作得好。《疏钞演义》我们曾经讲过。再就是蕅益大师的《要解》《要解》《讲义》,圆瑛法师有《讲义》,宝静法师有讲义,都讲得很好,都值得做参考的。净土五经一论,我过去都曾经讲过。《无量寿经》会集本过去讲过十次,这是第十一次。如果我们对这个本子、对夏莲居这个人有怀疑,没有足够的真诚恭敬心,那我们学这个本子就会产生障碍。世出世间法你能够真正得到多少,那是看你对这个经教、对这个人真诚恭敬心有几分。印光大师讲的,你有十分你就得十分利益,你有三分,你只能得三分利益。至诚恭敬比什么都重要,我们才真正得到阿弥陀佛的恩德布施。这里头圆满具足三种布施,三种布施每一种布施都是圆满具足。无穷无极,深大无量,不可胜言。说不出来!它的对象是遍法界虚空界,在时间上来说永无止境。出现在今天,今天是佛法在这个世间衰到极处的时候,他来救世。换句话说,我们统统都是有缘人,应该真信切愿,放下万缘,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阿弥陀佛。我们今天在此地同学,将来在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法会当中又是同参道友,一定要珍惜,一定要争取。

「故我侪今日」,这是说我们,我们今天「正宜乘阿弥陀佛所施恩德,发愿往生」。无比的恩德是佛为我们介绍西方极乐世界,为我们演说《无量寿经》《观无量寿佛经》《阿弥陀经》,这三经。三经里头特别是《无量寿经》讲得详细,一遍一遍的讲,所以会集就很有必要。难得的这三位会集的人都是以在家居士身出现,王龙舒是居士,魏默深也是居士,夏莲居还是居士身。这里面表什么意思?表的意思很深很深。我们必须知道,世尊当年在世的时候,同时是两尊佛出世。一般人只晓得释迦牟尼佛,他是出家身分,还有一位在家佛,维摩居士,这是说明出家能成佛,在家也能成佛。在家成佛比出家成佛更殊胜,为什么?出家是舍弃五欲得清净心,在家是不舍五欲也得清净心。你说哪个容易,哪个难?出家容易,在家难。难,他能得道,难能可贵,比出家还要殊胜。

这个会集的工作,说经是出家佛说的,会集的工作是在家佛做的事情。学佛,在家出家是一样的,统统都是修的清净平等觉,清净平等觉就是阿弥陀佛,清净平等觉就是无量寿。无量寿佛的恩德就是清净平等觉。我们要发愿往生。这一部经,你看有这么好的会集本,又有这么好的批注,我在这个之后给这部经做了一个很详细的科判。我到北京去看赵朴老,把这三样东西送给他,他无量的欢喜、赞叹!这个经全了,有经、有注又有科会。科判就是解释经的,把经里面的段落做详细的分解,科题就是一句一段他所说的宗旨,批注就是科判的解释。所以我们有缘遇到,说明我们过去生中与净土、与阿弥陀佛有很深的缘分,没有很深的缘分,你怎么会遇得到?今天又遇到,就应该发愿往生。

「同入弥陀一乘愿海。如第二十三《十方佛赞品》曰:至心回向,愿生彼国,随愿皆生,得不退转。」这四句里最重要的是至心、皆生,要用真诚心回向,我这一生什么都不想,就是想往生极乐世界,亲近阿弥陀佛;我这一生什么都不要,只要这一部《无量寿经》,依教修行,这是真供养!依教修行供养,一切供养都比不上这个供养。我们说印经供养,我们将这个书印一万部供养,印十万部供养,印一百万部供养,说老实话,都比不上依教修行供养。为什么?依教修行你自己成佛了,你成佛跟阿弥陀佛一样,无二无别。佛说这部经的用意就是希望你快快成佛,你真的成佛了,到极乐世界了,弥陀对你的愿望圆满了。

极乐世界是一乘法,不像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地方讲经,一般讲三乘,大乘是菩萨,中乘是缘觉,小乘是声闻。一乘是成佛的,不是菩萨,叫一佛乘。这佛法当中最圆满的、最可贵的是一乘法,到西方极乐世界,一到那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,这真的不是假的。阿惟越致是一乘,不是三乘。《法华经》,这是佛最后说的,佛在法华会上说真话,开权显实,「唯有一乘法,无二亦无三,除佛方便说」,诸佛的佛法就是一乘法,三乘是什么?方便说,众生根性不一样,说一乘他不能接受,大乘根性的人能接受菩萨法,小乘根性的人能接受声闻法。佛这是应机施教,按照学生程度来教导,但是终极的目标是一乘。那净宗是圆满的一乘,最殊胜、最微妙的,是博地凡夫也能够契入一乘,这叫难信之法。

为什么凡夫能接受?现在我们明白了,凡夫是他这一生所现的相,凡夫。他过去生中生生世世曾经修学过这个法门,曾经供养过佛菩萨,与阿弥陀佛的缘很深,只是一时胡涂不想去,要不然他早就成佛了。所以现在这些事实真相,我们因为长时间的熏修,逐渐逐渐全都明白,再没有怀疑了,所以展开经卷无量的欢喜。至心回向,愿生彼国,你看随愿皆生,你想往生,真的就往生,生到极乐世界就得不退转,不退转就是阿惟越致菩萨,位不退,永远不会退落作凡夫。第二个是行不退,永远是行菩萨道,决定不会退堕到二乘,声闻、缘觉不会退到那里。第三是念不退,念念趣入无上菩提,念念趣向究竟佛果,《华严经》上讲的妙觉如来。

《往生正因品》,这二十四品,经上这样说的:「昼夜常念」。这段话非常重要,常是不间断,昼夜常念。「愿欲往生」,愿是你发愿,欲是祈求,希望。没有别的愿,就是希望往生到极乐世界,「阿弥陀佛清净佛国」,这就是极乐世界。我们再看下面:「十日十夜,乃至一日一夜,不断绝者,寿终皆得往生其国」,不必要多长的时间,十天十夜,这是什么?打一个精进佛七,这不是佛七,佛七是七天,这是十天。十天是圆满,《华严经》用十代表圆满。乃至一日一夜。如果你家里工作很忙,你没有时间,你一个月用一天一夜佛号不间断,那你一年也念了十二天。记住用这个方法。有时间,同参道友三天三夜,不要超过,为什么?现在人根性比不上古人,你的业障很重,你的冤亲债主很多,你这样精进,他们着急了。着急,他就要来破坏你,就来找麻烦。你跟他有深仇大恨,他要报仇,他怨恨没有化解,你想走,你不用功念佛没关系,你那是假的,不是真的,你走不了,他不在乎,他还可以等着报复你;你这下干真的,真想走了,那得算帐了,这就是冤亲债主找来了。找来的时候,你就麻烦了,你在念佛堂就生了障碍,你念不下去。你念不下去,你影响别人。

所以精进念佛,我的主张不能超过三天,李老师过去在台中打过两次精进佛七,是七天,都出了事情。所以以后再不敢打了。他告诉我,精进佛七不能随便打。出事情什么?这个人变成痴呆、变成神经病了。人家好好的一个人到这来,现在七天之后,没法子得送神经病院,你怎么能对得起人?李老师算是个有经验的真修行人,他那一次佛七当中出事情,这个同修他用了十个月的时间才帮助他恢复正常,所以以后不敢再打了。诸位同学要真正想依教奉行的话,三天三夜,最好从什么?从一天一夜做起,不会出毛病,二十四小时一句佛号不间断。用什么东西带?用念佛机带,跟着念佛机念,声声佛号不间断,不怀疑,不夹杂,这最重要的。你一夹杂,念佛功夫破坏掉了,所以这一天一夜还得要有人护持,有人把关,决定不听电话,决定不能受外面干扰,一天一夜。这一天一夜的缘,这个功德到临命终时有人来帮你助念,你有这个底子。像这样一日一夜的话,一个月有个一次、二次,两次可以,半个月一次,这方法好。这是对什么人?平常事务繁忙的人,没有时间念佛,集合的同学不能多,愈少愈好。

李老师那时候告诉我,参加在一起念佛的人最好不要超过十个人,真正志同道合,一心求往生。我觉得每个月一次,或者每半个月一次,有个清净的念佛堂,像闭关一样,有人护关,时间就是一天一夜。简简单单的饮食,有人照顾;真用功,吃饱了不行,吃饱了昏沉会打瞌睡,饿了也不行,饿了心里发慌,所以说不饥不饱,饿了什么?吃几片面包,吃个小馒头,喝一点水,愈简单愈好。最重要的是这一天一夜,没有一个杂念加进去,这是真正功夫。有杂念就不行了。初学的时候肯定有杂念,杂念起来不要去想它,所以说是这妄念才起来,第二念就回归到佛号,这样就好。这个妄念是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习气,很难断。念佛真正有功夫的,像一天念三万、五万,定数念佛,念到三、五年,一个小时里头可能还有一、二个妄念,你就知道这个妄念多么难断。所以一天一夜妄念是肯定免不了的。有妄念,别理它,把精神意念集中在佛号上,求佛加持。妄念愈少就知道自己有进步,业障少了,妄念愈多业障多,烦恼重。寿终即得往生其国。临命终时念佛功夫得力,因为有平常的练习。

「故知深信切愿,持佛名号,乃我等唯一直出生死之宝筏。」筏是小船,古时候过小河过渡的时候用的。深信切愿,持佛名号,这八个字,如何能真正做到深信切愿?必须对净宗有深刻的认识,你认识浅不行,你做不到,深刻的认识;对我们现实的世界也有深刻的认识,你认清楚之后,对这个世界没有留恋,你真能放得下;对极乐世界能够有深刻的认识,你能生起信心,你真的想去。所以你才能执持名号,你才能往生见佛。后面这几句也是念老说的,「以佛果觉,作我因心。因果如如,直趋究竟。自觉觉他,唯此普施真实之利。」佛的果觉是什么?就是名号,名号总持诸佛圆满果觉。我们现在用佛的果觉做我们因地修行的心,我心里只有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,这就是以佛果觉作我因心。因果如如,因如果,果如因,那就是我心即是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即是我心。直趋究竟,这当中不走弯路,直捷的,向着究竟果佛的大道,这真正叫一乘法。自觉觉他,自觉是自利,这是真正觉悟,不是真正觉悟他做不到,做不到就是迷惑。心里念念都是阿弥陀佛,这个人是自觉,他走的是自觉的道路。

现在功夫还不够,智慧没开,他要是认真努力精进不懈,真的去干,有个二三年、四五年,他破迷开悟了。开悟的现象是什么?这句佛号二六时中不间断,心里没杂念,这就是开悟的现象。有这个现象就肯定往生,一点疑惑都没有。这个境界不能现前,往生没把握。这个境界现前,你自己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而且往生自在,寿命终了的时候预知时至,你知道什么时候走,知道什么时候佛来接引你,清楚明了。你修成了,与你有缘人看到你,接触到你,他相信了,他向你学习,那就是觉他。这个方法是佛教给我们的,这就是佛普施真实之利。前面这个字用得好,唯此,唯独这个方法。

深信切愿,持名念佛,这是诸佛如来普施法界一切有情众生真实之利。你在这里看到真实两个字,你就应当要想到,世出世间什么利益都是假的,不是真的,只有这个是真的,为什么?世间无论什么样的利益,你都会失掉。那就不是真的,真的永远丢不掉,生生世世都能带得走的,那是真的。心里有阿弥陀佛,是你生生世世带得走的;心里有烦恼也是你生生世世带得走,你想你是带阿弥陀佛好,还是带烦恼好?带烦恼搞六道轮回,带阿弥陀佛,你往生极乐世界。所以心里的东西得好好的把它换过来,把心里拉拉杂杂东西都清除干净,用这个心来供养阿弥陀佛。家里有佛堂供佛不算数,心里那个佛那真算数,真管用。道场大殿再庄严,没有心里有阿弥陀佛那么庄严,没有,比不上。

我们再看底下一段:「又经中从第十一《国界严净品》至第三十二《寿乐无极品》,这段经文很长,从十一品到三十二品,那到第四卷去了,三十二品在第四卷。「广说西方极乐世界依正主伴种种清净庄严、事事无碍之相」。这二十品经为我们介绍西方极乐世界依正主伴。依报是环境,介绍极乐世界的环境,生活的环境,学习的环境,正报是我们每一个人自己,正报是讲自己;主是老师,阿弥陀佛,伴是同学,诸上善人。种种是方方面面,详细给我们介绍。无一不是清净庄严,这清净两个字好!一尘不染,这是清净。庄严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真善美慧,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大乘教里头不变,不生不灭是真的,有生灭、有变异就是假的。美是美好,美好到极处。事事无碍,《华严经》上讲四种无碍,理无碍,事无碍,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,所以华严境界到极乐世界完全看到了。

「如是无量无边微妙奇丽不可思议之事相」,你在极乐世界看到、听到的,六根所接触到的,微妙奇丽,无量无边,你看不尽。不可思议,你不能想,你也无法说明极乐世界的庄严、极乐世界的美好、极乐世界的微妙,这些「悉因阿弥陀佛殊胜大愿之所成」。这句话重要,极乐世界事事无碍,无量微妙奇丽,这些事相从哪里来的?都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成就。换句话说,这些都是阿弥陀佛的财布施、法布施、无畏布施。特别是凡圣同居土往生的人,我们烦恼习气一品也没断,怎么能享受这么大的福报?这现在才明白,享的是阿弥陀佛的福报,不是自己的,自己没这么大的福。阿弥陀佛成就的福报都给我们享,唯有知恩才知道报恩,你不知恩,你就不懂得报恩。我们知道父母的恩,所以才孝顺父母;我们知道老师的恩,所以才奉事师长。阿弥陀佛对我们的恩德,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造的,是他四十八愿之所成就的,没有四十八愿就没有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。「亦即极乐导师」,这就是阿弥陀佛,「本净明心之所现」,这本是什么?本是自性,自性才是根本,是自性清净智慧心,《六祖坛经》里面所说的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,他具足什么?具足智慧就是明,具足的德相就是净。换句话说,是阿弥陀佛真心功德之所成就,所现的。

「事理无碍,故经中所宣妙相」,宣是宣布,「悉是实际理体」,实际理体是什么?是真如自性。所以在那个地方的正报,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得的身体是什么身?自性身。我们的环境,修学的环境是自性土。自性身就是法性身,自性土就是法性土,跟我们这个世界完全不一样。我们这个世界是业报身、业报土,业报有染污,不清净;法性身、法性土,它是清净的,它决定没有染污。惠能大师开悟第一句话说,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」。它在任何处所都不染污,众生迷惑,迷了自性,造了三途罪业,变畜生、变饿鬼、变地狱,染不染污?染污。他自性有没有染污?自性没染污。那他什么玩意染污?他的识心染污,阿赖耶染污了,阿赖耶里头的妄心,也叫识心,这东西染污,假的。真心,真心没染污。所以都是实际理体。这是说的理事无碍,理是自性,事是极乐世界依正庄严。

「复以事事无碍故」,这事事是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的这些事,因为理无碍,事也无碍了。「彼国一毛一尘,无不圆明具德」。一毛,毛是汗毛,是正报里头最小的,尘是尘沙,是依报里头最小的。举最小的,那大的就不必说了。这一毛一尘都圆明具德,这不可思议。我们用《华严经》上的话来说,用惠能大师之说,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,它具足什么?没说。《华严经》上佛说了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,这就是把惠能大师这一句话补充,本自具足,具足智慧、具足德能、具足相好。这三样展开就是万事万物,一法都不漏,统统包括了。圆就是自性本来具足的德相,明就是自性本来具足的智慧,圆明具德就是讲这个事情。一根汗毛里头具足自性智慧德相,一粒尘沙里头也具足自性的智慧德相。在极乐世界遍法界虚空界,点点滴滴当中你都能够见到圆明具德。

「事事无碍乃《华严经》所专擅,今经复广显事事无碍,故知今经何异《华严》,极乐不离华藏」。清凉大师为我们讲解《华严经》,提出四种无碍,这四种无碍遍一切法,唯独事事无碍是《华严》专有,其它经论法门里头没有,没有讲到事事无碍,顶多讲到理事无碍,没讲到事事无碍。我们今天看《无量寿经》《无量寿经》上讲到事事无碍,换句话说,《无量寿经》《华严》是一不是二。这桩事情明显宣布,是清朝乾隆年间彭际清居士他说的,他说《无量寿经》即是中本《华严》,那《华严经》就是大本《无量寿经》《佛说阿弥陀经》就是小本《华严》。彭际清居士将这三部经看成一部,大本、中本、小本,一即是三,三即是一。宣讲的时候有细说、有略说,里面的内容是一不是二,也就是圆明具德是圆满,大本圆满,中本圆满,小本也圆满,没有丝毫欠缺。换句话说,小本要是细说就是《无量寿经》《无量寿经》要细说就是《华严经》。所以我也曾经说过很多次,同学如果说发心讲《弥陀经》、讲《无量寿经》,真正把它讲得好,讲出味道出来,你一定要学《华严经》,为什么?《华严经》是这两部经最详细的讲解,你不入华严境界,你讲不出味道出来。《华严经》是诸佛菩萨为我们细说《无量寿经》,真有味道!这个后头的结论下得好。故知今经何异《华严》,跟《华严》没有两样。极乐不离华藏,极乐就是华藏,华藏就是极乐。我在新加坡,有人问我极乐跟华藏有什么不同?新加坡是个小国,城市国家,我在那里给大家讲,我说华藏好比是新加坡,极乐世界好比是乌节路。新加坡有一条最繁华,金融都在这条路上叫乌节路,是它最精华的地方。我说极乐跟华藏的关系,就好像新加坡跟乌节路的关系一样。所以十方菩萨修行证果,也就是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都到哪里去?都到华藏。华藏是实报庄严土,到了华藏之后,文殊、普贤会带领他们到极乐世界,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把你带到华藏最精华、最精彩的道场,极乐世界。

「如日弘法大师《秘藏记》曰」,日是日本,日本的弘法大师。他的著作叫《秘藏记》,这里面说:「华藏世界义」,华藏世界是什么意思?「华者,理也。理遍法界,藏诸法于其中,故曰华藏」。这是解释华藏两个字的意思,他把华说成一个理,行,能讲得通,为什么?理遍法界。如果把华讲成事也讲得通,为什么?事遍法界,理跟事都遍法界。藏诸法于其中,无论是理法,无论是事法,乃至于包括行法,修行的方法,都可以用这个华字来代表,这叫华藏。「是华藏世界者,最上妙乐在其中,故曰极乐」。华藏两个字你懂得了,华藏世界是最上妙乐在里面,这叫极乐,华藏里头最精华的地方,最殊胜的地方是极乐,极乐没离开华藏,华藏也没离开极乐。「当知极乐与华藏,虽名异而非异处。」名字不一样,处所是一处,不是二处,我用新加坡跟乌节路来比,大家很好懂。那你就晓得,我们用这个方法,这个方法直趋一乘,到华藏还去找极乐世界,到极乐世界就不要找华藏了,你说这多精彩!尤其是前面讲过,以阿弥陀佛的果觉作我们的因心,因果如如,直趋究竟。究竟就是《华严经》上讲的妙觉如来,在等觉之上,上面再没有了,真正的无上正等正觉。等觉菩萨还不行,他还有上,这个地方无上。

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有幸遇到,遇到的人很多,他不知道,不知道自己有幸遇到,往往疏忽了,很容易就失掉,回头再一想的时候后悔,真可惜!开经偈上讲「百千万劫难遭遇」,你怎么会遇到?缘分。《弥陀经》上所说的,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」,缘分遇到了。缘分遇到不容易,彭际清居士说,「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一日」,你遇到了。遇到,当面错过,不认识它,这是什么原因?因为你的善根福德不够。善根不够,你对它生不起信心,福德不够,你不肯依教奉行,那是没福。善根是信解,福德是行证。真念佛的人有福了。经上教导我们,这是本经「十日十夜,乃至一日一夜不断绝者」,大福报的人!真的消业障,念一声佛号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,我们一般人听了不相信,你要把事实真相搞明白了,你就相信。这个念佛不是我们平常有口无心,那消不了业障的。要怎么念?前面教导我们,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。经文里有补充的,「至心回向,愿生彼国,随愿皆生,得不退转」,要这样念法才行。黄念老在此地说得好,深信切愿,执持名号。你信得不够深,你愿不切,所以你念佛也不能往生,别人帮你助念也枉然,还是不能往生。统统怪自己错用了心,对于经教不求甚解,不行!只有一种人可以不求甚解,他也成就,但是我们不如他,那是哪一种人?下愚之人,他什么都不懂,你叫他怎么,他死心塌地真干。佛度众生,上智跟下愚好度,不费心,不费事。

你看过去谛闲老和尚度锅漏匠,那多好度。那个人什么?下愚之人,不认识字,没念过书,什么都不懂,老实。老和尚就教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,教别的都不会,这一句好念,什么意思他也不知道,就教他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,你就一直念下去,念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接着再念,永远不要中断,一直念下去。他就老老实实依教奉行,念了三年,预知时至,站着往生,好教,一点都不费力。他的成就,谛老赞叹,「当代名山宝剎的大和尚不如你,弘宗研教的大法师也比不上你」,真的不是假的。他怎么成就的?深信切愿,一向专念。他也不懂什么叫菩提心,你给他讲菩提心,会把他讲胡涂了。他念到水到渠成,极乐世界现前了,阿弥陀佛来接引他,他高兴,欢欢喜喜走了。所以这是真的,这种人真难得,真不容易。

下面:「又《秘藏记钞六》,六是第六卷。「天亲《净土论》又名《往生论》,这里头说:「极乐世界名华藏世界。是其证也」。天亲菩萨给我们做证明,极乐世界又名华藏世界。「以莲华成国土,故云华藏」。这是解释为什么叫华藏,那个世界是莲花世界,到处都看到莲花。莲花从哪里来的?十方世界每个发愿求生净土,他发这个心就有一朵莲花。极乐世界到处看到七宝池,七宝池中有莲花。有人发心念佛,他的花愈长愈大,将来往生阿弥陀佛就用他这个花,这个莲花上有他的名字,拿着这个花去接引他,花的光色、大小都是你念佛功夫成就的。你看到人家莲花大,光色比你好,人家念佛功夫比你深。莲花是这么来的,到处看到是莲花就知道十方往生极乐世界那个人数多少,莲花化生,莲花成国土,这叫华藏。

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「受最上妙乐」,所以叫极乐。华藏世界原来就是极乐世界,「是一处异名也」。这个话是天亲菩萨讲的,这是地上菩萨,他所说的话我们能信得过,他没说错。天亲菩萨的《往生论》,我们过去讲过,这是净土五经一论,一论就是《往生论》。是天亲菩萨修净土成就的报告,是他修行往生成佛,这个例子,这个故事,他跟我们大家在一起分享,为我们做证明。后人有很多念佛往生的,有传记,《往生论》就是天亲菩萨念佛往生的传记,告诉我们这是真的,这不是假的,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。这是天亲菩萨三转法轮,最后为我们作证转,我们能不相信吗?所以我们的缘无比的殊胜,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知道珍惜。遇到好像是很容易,实际上是非常非常艰难,百千万劫难遭遇,无量劫来稀有难逢的一天,能不珍惜吗?能让它空过吗?不知道珍惜,空过了,能对得起自己吗?

诸佛如来以无尽的慈悲加持我们,让我们有这个缘分。诸佛如来不舍一人,这个愿心他做到了,而是我们自己业障太重,遇到,对他怀疑。听讲的时候听不懂,为什么听不懂?对这个法门没有诚敬的心,现在人讲心浮气躁,用浮躁的心来听经,你怎么会听得懂?佛菩萨来给你讲,你也听不懂。怎么样才能听懂?真诚恭敬心,你就听懂了。所以今天佛法在这世间难,难在什么?大家都是心浮气躁,对佛法没有恭敬,对经典也不知道尊重,已经养成这个习惯了,浮躁的习惯。不但害我们一生,害我们生生世世,错了!怎么样帮助我们改正?没有别的,就是长时熏修。你真正坚持一门深入,长时熏修,这一生当中我们相信顶多十年,你的业障能消除,你能够走向正道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到此地。


返回《净土大经解演义》目录

生死书 回到顶部